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再现古老的文明遗迹

曾经繁华一世的楼兰古国到哪里去了?意大利比萨斜塔为何斜而不倒?南马特尔遗迹的那些古代坟墓,真的遭到诅咒了吗?进入墓地死神就会降临到闯入者的头上吗……

漫长的历史留下了一段段璀璨的远古文明,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古城、繁华建筑、精美雕像、峭壁王宫、海底墓群……古老的文明逐渐地消失在岁月的迷雾中,无影无踪。只有那些历经沧桑遗留下来的文明遗迹,还在向世人展示着人类文明曾经有过的辉煌。

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

楼兰是西汉时期西域的一个城郭小国,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它位于今天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历史上,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当时那里气候温湿,植被茂盛。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从而使这里成为当时亚洲腹地的一个交通要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楼兰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汉朝和匈奴对楼兰曾反复争夺。然而,大约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国急剧衰亡,最后不知所终。那么,楼兰为何会消失呢?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缺水困境。但是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和尝试,但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被废弃了。

也有学者认为,古楼兰消失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和环境的严重恶化。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后改道,迫使居民撤离了那里。

还有人认为,由于古罗布泊向北移动,使得楼兰居民失去了水源,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不得不撤离。

象雄王朝之谜

在西藏高原,曾经出现过一个古老的王朝——象雄。象雄,意为“大鹏鸟之地”,汉史记载为“单同”,它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

据考古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很早就已在西藏高原崛起,且比吐蕃更早地与唐朝建立了关系。

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业为主了,而且还兼有农业。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及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尔和拉达克。

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给世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古格王国消失的谜团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城以西18千米的札布让区象泉河畔,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黏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很难分辨出哪是城堡,哪是土林。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的时候,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

古格王国整座城堡建筑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黄土坡上,地势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布局有序,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一些曾作为居室的洞穴,密密麻麻遍布山坡。这些共同形成了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有大量文物遗存。

古格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品,虽然它们已经沉睡了几个世纪,但如今依然光彩照人。这些壁画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产、生活场面等,内容十分丰富。透过这些绚丽斑斓的图画,人们不难窥视到昔日古格王国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从中去追寻古格兴盛与消亡的历史。

相传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九世赞普朗达玛被杀,其曾孙逃往阿里地区。约公元10世纪,其后裔建立了古格王国,在近7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1635年,拉达克人(今印占克什米尔)入侵并消灭了古格。

然而,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古格文明的消失和玛雅文明的消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发生得异常突然。在今天的遗址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10多户人家守着一座可供上千人居住的城市,而这10多户人家并不是古格后裔。

一个兴起于10世纪,创造了700年灿烂历史,经历了16位世袭国王,拥有过10万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1635年拉达克人入侵的战争中瞬间灰飞烟灭。它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10万之众的古格人为什么会无影无踪?这确实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千古之谜。

如今,古格王国遗址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浩大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奇的“古格银眼”、无头干尸洞和无数的古物珍宝,吸引着考古学家的探索。但古格文明何以会突然消逝,仍是一个谜。

尼雅古城为何消亡

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而这座古城遗址就是被称为东方“庞贝城”的尼雅遗址。

有学者提出,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介于楼兰和于阗之间,离长安有8820里,住着480户人家,3360口人,养着由将领统辖的兵士500人。可见这个遥远的精绝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俨然一个机构完整的王国。可到了东汉时,精绝国就被附近的鄯善所征服。

这样的一个小国,在历史上仅有上面所讲的一点点记载,此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么,尼雅就是精绝国的遗址吗?如果是,它又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它为何被埋没于滚滚黄沙之中?为什么璀璨的绿洲变成了死亡的废墟?为此,历史学家们既困惑不解又争论不休。

许多人认为,尼雅之所以被废弃埋没于沙海之中,是因为尼雅人大肆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致使水源枯竭、风沙肆虐、绿洲消失,最终被淹没于茫茫沙海之下。不过,也有许多人对此持疑问和否定的态度。

西夏王陵未解之谜

西夏王陵坐落在贺兰山下一片奇绝的荒漠草原上,进入陵区,九座西夏帝王陵园和二百多座王公贵戚的陪葬墓一览无余。这片博大雄浑的陵园建筑遗迹不仅被日本游客称为“东方金字塔”,而且给人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谜。

西夏王陵一带地势平坦,被山洪冲刷出的道道沟坎纵横交错。这些不太深也不很宽的山洪沟里,生长着北方特有的酸枣树,树冠不大,但厚实油亮的绿叶却十分浓密。它们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疏密相间地交织在方圆53平方千米的陵区里,网着那一座座高大突兀的陵墓。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没有一条山洪沟从帝王陵园和陪葬墓园中穿过。西夏建陵近千年,贺兰山山洪暴发不计其数。但是,沿贺兰山一线,仅有西夏陵区这片土地没有遭受山洪袭击。原因何在?这至今还是一个谜。

西夏陵园内最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状如窝头。仔细观察,其为八角,上有层层残瓦堆砌,多为五层。于是有学者认定,它在未被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陵塔”之说便屡见报端。

但塔式建筑缘何立于陵园之内,其功能、作用是什么?则少有人说得清楚。至于这座“陵塔”又为什么建在陵园的西北端,学术界的说法至少有四种,各执一端,拒理争辩了十多年仍不见分晓。

三星堆七大千古之谜

在四川广汉出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其中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尤其是其中的“七大千古之谜”,更加成为历史和考古的悬案。

未解之谜一: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三星堆文化的来源目前有如下几种说法: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但究竟来自何方?目前仍未有定论。

未解之谜二:三星堆遗址居民属何种族属?

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

未解之谜三: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是怎样的?

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未解之谜四: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这些青铜文化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

未解之谜五:三星堆古蜀国因何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未解之谜六: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

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也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未解之谜七:“巴蜀图语”之谜。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标有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可以说,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地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大西洲失落何方

大西洲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谜。据传说,1.2万年前,有一块沉没、古老而神秘的大西洲。这是一个经历了数十代繁荣,创造过灿烂文化,但不明不白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岛国。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350年在《对话录中》对大西洲有过细致的描述,他认为在直布罗陀海峡之外的大西洋中,有一座很大的岛“亚特兰蒂斯”(即大西洲),其面积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亚特兰蒂斯以强大的船队著称。此外,哥伦布在航海的地图中也绘有大西洲。那么,大西洲究竟在哪里?又是如何毁灭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觅,却始终没有找到它的踪迹。

1882年,美国学者唐纳利指出,大西洋中过去的确存在着一个显赫的岛国。他认为,位于欧洲以西1200千米的亚速尔群岛,就是这片被淹没大陆的唯一尚未沉入大海的一部分。这一结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

1958年,有人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床上发现了许多巨大的几何图形结构,它们是一些长达几百公里的城墙以及沉没的码头和港口。因此,有人认为,巴哈马群岛一带才是大西洲的沉没地。

也有人认为,地中海东部海域的克里特岛也许是大西洲的残余部分,历史上这里诞生过高度发达的文明,也遭受过火山和地震的毁灭。但克里特岛的面积和灾难发生的时间都与大西洲的传说不符。

因此,是否存在过大西洲在目前来说,仍然是一个谜。

示巴古王国之谜

在《圣经》中提到的示巴王国,经考古学家验证,认为其位于现今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北部,濒临红海。

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示巴王国盛极一时,国内盛产香料、宝石和黄金,商业发达,与邻近的以色列、埃及、也门、苏丹等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

据说,示巴商人当时已经会利用红海的季风之便远洋航行了。他们在每年2~8月海风吹向印度洋和远东时,便加大对这个地区的贸易运输量。等到8月以后海风回吹时,他们又溯红海而上与以色列和埃及交往。这个季风的秘密长期未被泄露,直至公元1世纪时才被希腊人发现。

示巴的陆路贸易也很发达,他们的骆驼商队活跃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的广阔地带上。

关于示巴王国,《圣经》中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10世纪中叶,示巴女王马克纳美丽而聪颖,治国有方,王国版图不断扩大,与当时所罗门统治的以色列相得益彰。由于仰慕所罗门的智慧和声名,示巴女王在庞大的扈从队陪同下带着香料、宝石和黄金,浩浩荡荡地抵达耶路撒冷,拜见以色列国王。

示巴女王在《圣经》中偶然闪烁的神秘色彩,引起了历代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和民间艺人的极大兴趣,由此引出了各种传说、臆想和荒诞不经的故事。

但是,有关示巴女王的种种事迹都缺乏考古或文字所提供的可靠依据。示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至今还是一个谜。同时,示巴古迹的发掘,已透射出这个文明古国的奇光异彩。但失落的示巴文化这个历史之谜,还远未被揭开。

尼尼微城的雕塑探秘

尼尼微城建于公元前8世纪末,位于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传说公元前883~公元前627年,在国王辛赫那里布和国王亚述巴尼拔王在位期间,尼尼微开始形成一座真正的城市,并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

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帝国渐渐衰落。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攻进了尼尼微。尼尼微在被洗劫一空后,又被放了一把大火,一代名城尼尼微和庞大的亚述帝国一起,就这样从地球上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那些巨型浮雕。

几千年过去了,人们除了从史书上知道曾经有过尼尼微城和其巨型浮雕之外,其他的东西就一无所知了。尼尼微城的发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英国人勒亚德按照《圣经·约拿书》中对尼尼微城址的描述,在这里找到了两个亚述宫殿遗址,发掘出了象牙雕刻,还有楔形文字碑和记载战斗场面的雕塑画板。1847年,勒亚德开始发掘库羊吉克,经过6年的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找到了辛赫那里布的王宫和亚述巴尼拔王的部分藏书室,证明这里就是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王宫拥有71间房间,至少还有27个入口,每一个都由巨大的牛、狮或者狮身人面石雕卫士守卫,最令人难忘的要算那些记载着亚述历史和神话的石雕壁画。勒亚德估计,如果把画一幅接一幅地排列起来,几乎有3千米长。而在亚述巴尼拔王的藏书室里,堆满了刻有亚述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板。最大的一块楔形文字泥板长达3米,宽2米多;最小的一块还不到1寸长,只刻着一两行文字。这些泥板就是2500年前亚述人的图书,包揽了古亚述历史、法律、宗教以及文学、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当时历史的最宝贵的文献资料。

过了几年,一位伊拉克考古学家拉萨姆,再次来到这里。他在1852年到1854年期间,又在库羊吉克土丘下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王的王宫,找到了许多新的楔形文字泥板和浮雕。经过几代探险者、考古学家和学者们的努力,尼尼微城消失了的辉煌又再次被展现在了当今世人眼前,所有的遗迹都远去了,只留下空旷的尼尼微城在岁月的风雨中感受历史的沉重。

米诺斯文明之谜

有关克里特的传说是希腊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克里特岛上有座极其复杂的迷宫,这座迷宫是在克里特的著名国王米诺斯时代建造的。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斯等人的著作里,都曾提到过米诺斯。

但是,历史上真有这么一座面积广阔、结构复杂的迷宫吗?如果有,它又坐落在克里特岛的什么地方呢?

经过漫长的考古工作和发掘,英国学者阿瑟·爱文斯解开了这个谜团。20世纪初,经过长期的准备、选点和初探之后,他在一个叫做凯夫拉山的缓坡上,真的挖出了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巨大宫殿遗址。

宫殿分为东、西两宫,西宫是两层的小楼,东宫则是四层楼,中央是一个60米×30米的长方形露天庭院,周围分布着1500多间宫室,各宫室有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相连,千门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后通,扑朔迷离,和传说里的一样,结构之复杂令人叫绝。

王宫墙壁上的壁画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其中的一个房间里还藏着国王的印章以及无数的黄金和宝石。东宫北侧有露天剧场,西边有一狭长的仓库,仓库里也盛满了粮食、酒以及战车和兵器。王宫内上下水道完善,寝宫里附有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另外,他们还发现了几万张刻着文字的泥板,记录着米诺斯人的文明程度。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米诺斯王宫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产物?为何它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它又是怎样被废弃的?

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海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的居民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了,而米诺斯的文化正是从那时候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500年的。就在该文化的中期,岛上建立了国家,修建了王宫。

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当地曾遭受过一次大地震,岛上的建筑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但重建后的王宫比之以前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可是200年后,迷宫忽然销声匿迹,米诺斯文化突然中断。而爱文斯发掘的遗址,就是这座最后复建的王宫。那么,克里特人有能力重建被毁的建筑物,为什么晚期反而弃之而去,销声匿迹了呢?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从这里出土的泥板文字证明,接着统治这里的已经换成了迈锡尼人。但是迈锡尼人又为何不去享用这座宫殿,却忍心把它毁掉呢?

有关米诺斯迷宫的各种谜团,目前世界各国的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相关学者们都期待着米诺斯文明之谜能早日大白于天下。

迈锡尼文明之谜

迈锡尼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奴隶制国家,出现迈锡尼文明。迈锡尼的考古遗址,位于伯罗奔尼撒东北部。

迈锡尼文明是谁缔造的?在史学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迈锡尼城堡享有“黄金之城”的美誉,在已发掘出的迈锡尼城堡的皇家墓井里,人们发现的很多尸体都是由黄金所包裹着的,有一具男尸脸上还戴着精致的黄金面具,妇女头上也装饰了各种黄金首饰,连墓内的小孩儿也被黄金片所覆盖。但是,令人疑惑的是,迈锡尼本身并不出产黄金,那么多的黄金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公元前13世纪,迈锡尼的自负国君倾尽全力去攻打特洛伊,花费了10年时间,耗尽了人力和财力,虽然最终将特洛伊城攻克,整个国家却已经元气大伤。迈锡尼文明从此一蹶不振。几百年之后,它自己的城池也被攻破,迈锡尼就永久地消失在人类的视线中了。

迈锡尼城雄踞在高山之上,也算是固若金汤,但在历史上却多次被攻破,这又是为什么呢?

另外,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迈锡尼文明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且被用来书写进行贸易时的货物清单,但他们却不在墓碑上刻下死者的名字和业绩,这有别于同时代及后世民族树立丰碑的习惯,又是为什么呢?

苏美尔文明之谜

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哺育了包括古巴比伦在内的许多古代文明,但是这些文明的最初源头却要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很早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他们在两河之间修建了复杂的水利系统,治理了时常泛滥的河水,开垦出富饶的田地。他们不仅发明了楔形文字,记录下许多神话、史诗、演讲词等作品,他们对于数字的运用也达到了令人称奇的地步,历法也颇为先进。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后来的巴比伦人根据苏美尔法典订立的。

但是,令人们感到困惑的是:开创了辉煌文明的苏美尔人究竟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它的出现就好像奇迹一般。

不少人坚持认为苏美尔人是某个古老民族的分支。他们的神庙往往建在由泥砖堆起来的建筑物上,看上去很像坐落在群山之巅,于是有些学者猜测他们来自东方的山区。

从出土的一些图章看,苏美尔与古印度文明的图章风格极为相似。因此有人认为,他们与印度人有着某种联系;还有人从语音上考证,认为苏美尔人可能来自中国。众说纷纭,看来要想得出结论,还需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埃特鲁斯坎人之谜

公元前8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半岛靠第勒尼安海的西侧,自北部到中部,埃特鲁斯坎人一共建立了12座城市,号称埃特鲁斯坎帝国。他们还开始通过陆路和海路,与希腊和西亚、北非的一些国家建立联系,进行海外贸易。

到公元前6世纪时,埃特鲁斯坎人的社会繁荣达到了高峰。他们以意大利北部的托斯卡纳为中心,积极向半岛的中部和西部扩张,不仅征服了罗马城,而且还将科西嘉岛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在出土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文字中发现,他们的这种文字体系不属于印欧语系,世界上也没有某种已知的古代语言文字,能与之加以类比,帮助人们破译。这就是说,埃特鲁斯坎文字对现代人来说仍然是无法读懂的“天书”。

但是,让史学家们感到头疼的是:埃特鲁斯坎人究竟来自何处?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提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今土耳其阿纳托利亚地区),由于饥荒来到意大利;但公元1世纪的史学家狄奥尼斯奥斯却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是意大利最早的土著居民;到18世纪时,又有人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中欧地区。

遗憾的是,目前这三种观点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看来这个难解之谜只有寄希望于考古学的新发现了。

另外,埃特鲁斯坎人在经历了长期的繁荣之后却突然衰落了,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多数史学家认为,公元前4世纪,由于克尔特人的入侵和罗马人的崛起,使得埃特鲁斯坎人逐渐走向了衰落。

曾经繁华的庞贝古城

公元79年8月24日,距罗马200千米的庞贝城像过去一样,迎来了又一个盛夏的黎明。2.5万多居民陆续走出了房间,人们各自忙碌起来,城市苏醒了。

上午8点左右,街道上已是车马如流,人群熙攘,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可谁能想到,这一切竟是这个繁华都市的末日图景呢。

5个小时后,即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点,庞贝城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巨大的火山灰喷涌而出,顷刻之间,整个庞贝城被淹没在火山灰下。

在这场灾难中,有近2000余人丧生。如果不是一个幸免于难的16岁少年把当时目击的灾难情景写成文字寄给了罗马的朋友的话,后人恐怕就难以了解庞贝城毁灭时的景象了。

19世纪初,曾有一批人来到庞贝城遗址挖掘财宝。而直到1860年,人们才正式开始发掘庞贝城遗址。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庞贝古城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整座庞贝城犹如一座庞大的博物院,栩栩如生地展现了1900年前庞贝城的风貌和古罗马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

在这个拥有25000居民的城市里,有罗马皇帝华丽的行宫,众多富人的别墅,当时生活的挥霍奢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城内还有一座大型的圆形体育馆,其规模之宏大令人惊叹。城市商业发达,仅面包作坊就有40余家,1900年前烤好的面包如今仍旧放在烤箱中。城内还有20余家印染作坊,有3座大型公共浴场,用水管道设施齐全。市容整齐,主要马路均铺有人行道。

大概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养狗的风气吧,在城内有的别墅地面上,还可清楚地看到用马赛克拼成的狗的图像,旁边还有提醒来客注意的“小心狗咬”字样。除了赤贫人家,庞贝城的一般住家都有水管,设有浴室……

目睹庞贝遗址的人,无不为它的不可思议而震惊。是谁给了这座城市如此高度的文明?仅仅是我们人类自己吗?

我们不敢相信这竟是座1900年前的城市,一切恍若在昨天。

迦太基文明遗址

驰名世界的迦太基古迹,位于北非突尼斯城东北18千米处,濒临地中海,扼守突尼斯海峡,据东西地中海要冲。公元前814年,其为腓尼基人所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之一。

迦太基简直就是一座“国家考古公园”。由于它往昔的繁华,使它成为可与意大利庞贝城相比的著名古迹。古代的迦太基城占地315公顷,是第一个城市国家。

从公元前9世纪末起的600余年中,迦太基城曾是有名的奴隶制强国迦太基国的都城,繁荣富庶,威甲一方。公元前3世纪,罗马与迦太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开始,双方先后进行了3次布匿战争,到公元前146年以迦太基战败告终。

战败后,迦太基城遭罗马军烧毁,夷为废墟。现在所见到的迦太基古城遗址,多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公元439年占领时期重建的,该城曾发展为当时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其主要建筑有长34千米,高13米,厚8米的城墙以及宫殿、神庙、别墅、住房、公共浴室、竞技场、跑马场、剧场、基地和港口等,现在仍然依稀可辨。

紧靠海边的安东尼浴池,为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时期建成,从残存的遗迹上可以看出它巨大的规模,面积达3.5公顷。从底层结构上可以清楚看到两边对称排列着更衣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蒸汽浴室、逐渐降温的热水室、温水室、冷水室、健身操室等。

古城内发掘出的腓尼基时代的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墓葬品等。有几具公元前400年的石棺,棺盖上有死者的雕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陈列出来的墓葬品有水壶、陪葬者石雕像和装饰品等。

壮丽宏伟的罗马剧场,矗立在一座公园的小山之上。这个露天剧场共有21级,分成3个部分,各用栅栏隔开,乐队席后都有5个大台阶,舞台前都有几个壁龛。后墙有3个门,舞台两侧的门直通剧场外面的柱廊,舞台对面是半圆形的观众席,全部是石头制作的,一层一层上垒,把整个舞台围住。

此外,还有古老的迦太基神庙等遗迹。迦太基神庙在迦太基城建立前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高大宏伟,气势庄严,富有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色。在神庙里可以看到发掘出来的一层层堆积着的石碑和盛放祭神后的儿童尸骨的容器……

迦太基,不愧是地中海地区各种古代文明汇集的橱窗,由于它的存在,地中海的古代文明发出了熠熠的光辉。

摩亨佐·达罗古城为何毁灭

1922年,考古学家经过多年挖掘,终于使掩埋在厚厚土层下的印度史前文明古城摩亨佐·达罗重见天日。发掘结果表明,印度古代灿烂文明的创造者是黑色皮肤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而不是以前认为的外来入侵者雅利安人。

古城占地达260公顷,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四周建有高耸的塔楼。

城内有大浴池、大粮仓、宽敞的会议厅以及其他许多公共建筑。除此以外,古城还有宽阔的大道、合理配置的小巷、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精致的汲水井等。这些都显示了古达罗毗荼人建造城市时的周密设计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摩亨佐·达罗是一座繁荣美丽的城市。然而,到了公元前18世纪中叶,摩亨佐·达罗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古城的残迹中,到处可见男女老少的尸骨,整座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因而人们称之为“死亡的山丘”。“摩亨佐·达罗”一词在印度语中即是“死亡谷地”的意思。

那么,摩亨佐·达罗是如何毁灭的?这一问题成了考古学家探索的重要课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这个历史之谜终于解开了。原来它是被一场特大的爆炸和大火毁灭的。巨大的爆炸力不仅使以古城为中心半径为1千米内的所有建筑物被摧毁,而且使走在街上和待在家里的人和动物,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杀戮。

科学家证实,这种巨大的爆炸力来源于大气中电磁场和宇宙射线的双重作用。空气中非常活跃的化学微粒,导致气溶胶的产生,并迅速积聚占据了广阔的空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球体。这种物理化学性球体有的被称之为“冷球”,是一种未曾燃烧起来的色暗不透明的“黑色闪电”;有的是一种“发亮”的球体,呈柠檬黄色或亮白色。

摩亨佐·达罗的居民,大概是受到有毒空气的折腾后,紧接着又经历了剧烈的爆炸,使他们连同他们创造的文明一道同归于尽的。

科学总算暂时解开了这一历史的千古之谜。但是,还有新的解释吗?科学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目前画下的只是一个暂时的句号。

巨人建造的城——蒂瓦纳科文明遗迹

1548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以西约60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代城市遗迹。当地的印加人称这座城市遗迹为“蒂瓦纳科”,意思是“巨人建造的城市”。

这里的海拔足足有4000米,气压很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相应很少。看起来,它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荒凉。

蒂瓦纳科城中有着庞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太阳神庙、栩栩如生的精美石雕、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水池等等。它是什么时候兴建的?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

早在印加人来到这里之前,这座荒废的古城就已经存在,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建筑情况一无所知。一般的考古学家认为,它大约兴建于公元500年。

在蒂瓦纳科的地下神庙中,传说中的蒂瓦纳科的缔造者维拉科查的肖像雕刻在一根高大的红色石柱上。雕像坐北朝南,高达2米多。他的额头宽阔,眼睛既大且圆,嘴唇丰厚,鼻子挺直,胡须造型奇特,令人望而生畏。在他的头颅两侧,耳朵上、下方,雕刻着奇异的动物图形。他的两只手和胳臂交叠在胸前,环抱着身上的那件飘逸的长袍。

令人惊奇的是,没有人知道这座雕像的原型是谁。至少,他不属于印加人,因为,印加人是不蓄胡须的。

此外,一些罗列在墙上、数以百计的用岩石雕成的人头更加诡异莫测。这些完整的头颅,一颗颗从墙上凸出来,栩栩如生,给整座神庙渲染出一种怪异的气氛。至于它们的含义和用途,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休。

一座名为“亚卡帕纳”的金字塔依循着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兴建,每边长约200米。金字塔内部,有一个纵横交错、用上等方石砌成的渠道网,将水从塔顶的贮水池里一层一层引下来,注入环绕塔身的壕沟。这些渠道的角度和连接点都经过仔细的设计和测量,误差不到5毫米。

这个复杂的引水系统是干什么用的?同样没有人能够知道。

遗址的西南角有一个名叫“卡拉萨萨雅”的广场,意思是“石头竖立的地方”。那里有一道用不等边四边形巨石砌成的墙,每隔一段相等的距离,就树立起一根形如短剑、高约3.5米的石柱。一般学者认为,它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功能在于准确地预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期。

有学者根据广场石柱所显示的日出、日落的方位断定,它兴建时的黄赤交角应该是23°8′48″。再根据国际蜉蝣研讨会确定的黄赤交角倾斜度历史对应曲线图,这些石柱兴建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1.5万年。这真是骇人听闻,公元前1.5万年,是原始人茹毛饮血的时代,怎么可能兴建起这样壮观的城市呢?

丛林中的吴哥城古迹

数百年来,吴哥古迹一直埋藏在柬埔寨的热带雨林之中,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国从9世纪到15世纪历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吴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迹。直到1861年,它才由法国生物学家亨利·墨奥特发现。

吴哥城,古名禄兀,东西长1040米,南北长820米,其中几百座大胆设计的宝塔林立,城周围还有宽200米的灌溉沟渠。城内有寺庙、宫殿、图书馆、浴场、纪念塔及回廊等。

我国南朝人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记载,当时的吴哥繁荣富庶,整个城市有秩序、有法律,人口众多。但是在1431年,暹罗人攻陷吴哥城,搜刮大批战利品而去。第二年他们再度光临吴哥城时,却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一座空旷无人的“死城”,不但没有半个人影,连牲畜也不见了踪影。他们去了哪里呢?

有人认为可能有一场可怕的瘟疫侵袭了吴哥城,大部分居民都相继死亡,侥幸生存者将死者焚毁以避免流行,然后怀着哀伤的心情,远走他乡。还有人说吴哥城内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内乱,国民互相残杀,所有人都被杀戮一空,然而,在这里却没有发现一具尸体。

另有说法认为,暹罗大军攻占吴哥城以后,将所有的居民强行带到某地去做奴隶。那么稚子、病弱者、老迈的人也被当做了奴隶吗?

奥克洛核反应堆之谜

1972年,在非洲的加蓬共和国奥克洛铀矿区,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古老的但是非常完整的、早已停止运转的核反应堆。因而,他们称这里的矿石为反应堆的“化石”。

据测定,奥克洛铀矿的成矿年代大约在20亿年前。反应堆由6个区域的500吨铀矿石组成,成矿不久即开始运转。输出功率只有10~100千瓦,但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

在20亿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人,那么,这座反应堆是谁建立的呢?

有些专家认为,这是天然核裂变的结果。但是,另有专家指出,只有在极其精确的条件下,裂变中的铀—235才能“烧掉”。发生这种裂变反应,必须要有极纯净的水,而这种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富于幻想的人们又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在20亿年前,外星人来到了地球,并在地球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工作,建造了核反应堆,以保障能源的供给。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外星人放弃了在地球的开采工作,回到了他们的家乡,而把核反应堆留在了地球上。

直到现在,奥克洛核反应堆的谜底仍未揭晓。尽管有许多科学家对这个问题极感兴趣,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多,因而很难对其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大津巴布韦古城的奥秘

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津巴布韦的马斯温哥省,距首都哈拉雷350千米,它证明南部非洲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黑人文明,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

1868年,葡萄牙猎人伦德斯在凯尔湖边狩猎时,在一片开阔地的小山坡上,发现了这座不一般的古城。不过当时,那里已成了废墟,根据依稀可辨的字样可知,这里原叫大津巴布韦。

整个大津巴布韦的建筑异常精致和整齐,椭圆形的建筑物实际上是一座小城,城墙高9米,长256米,墙壁是用坚硬的花岗石砌成的,石块排列得非常整齐,虽然没有采用任何黏合剂,但石块与石块接合得很严密,城的东、西、北三面各有一扇门,门的顶部用花岗石砌成拱形。

小城的东南部还有一道平行于城墙、与之相隔1米左右的石墙。墙与墙间的通道竟有100米长。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半封闭的院子,院子里竖着一座9米高的锥形石塔。

在小城外面的悬崖上,古人们找出了一条小道,顺小道而上可以到达卫城,卫城在小城90米高处,城墙有10米高,五六米厚。登上它,可以鸟瞰四处,将小城看得一清二楚。更令人惊叹的是,小城和卫城的墙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早期来到大津巴布韦的探险家一直认为,这些建筑不是非洲人自己造的,而是其他外来民族造的。然而,试图证明外来民族曾在此居住的努力已归于失败,许多试图证明这类观点的材料也被一一否定。

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大津巴布韦完全是非洲人自己创建的,那里早期生产的陶器和人工制品与现代班图人(现居非洲南部)的器具非常相似。据考证,这座石头城建于公元600年前后,是马卡兰加古国的一处遗址。

但人们无法知道的是,那时的大津巴布韦为何那么富有,并日益重要。不过有一些是肯定的,即在15世纪前,那里曾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地方。它向外输出了大量的珍贵物品,输出量超过了当时该地区的任何一个民族。

突然消失的赫梯王国

距今3100年以前,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今土耳其境内),曾经出现过一个强盛的奴隶制王国——赫梯王国。

赫梯人建立王国后,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他们将苏美尔楔形文字改造后,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涅西特楔形文字,他们还将土著居民的马车改造成实用的战车,他们的战斗力也因此得以大大加强。

公元前16世纪,赫梯人攻入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消灭了古巴比伦国。同时,他们还吸收了古巴比伦的文化,在国内进行改革,制定新的法典,使赫梯王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强盛时期。

又过了100年的时间,赫梯人率先进入了铁器时代,这使他们的军事实力和生产水平大大地高于他们的邻国。

而且,赫梯人还将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制铁技术载入了史册。考古学家从波加兹克伊附近的五陵遗址中挖掘出的含镍短剑及其他铁器和铁渣等实物,都充分证明它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文明的古老王国之一。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强盛了500多年的赫梯王国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是谁灭亡了赫梯?并且彻底摧毁了它灿烂、悠久的文明成就,使它对后世毫无影响?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谁能够解答。

特奥蒂瓦坎文明遗址

特奥蒂瓦坎古城位于墨西哥城东40千米,坐落在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尔火山和伊斯塔西瓦尔火山之间的谷底中。它的面积为2.5平方千米,是印第安古代文明的重要遗迹,因其壮丽的玛雅文化古迹而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特奥蒂瓦坎全城布局井然有序,城郭气势磅礴、宽阔壮观,以两条垂直相交的大道为基线,其中纵贯南北的中轴干线称为逝者大道,逝者大道将城市中的主要建筑连成一体。大道长2.5千米,宽40米。大道东侧北端屹立着著名的太阳金字塔,外观近似五角形棱锥体,这可能与古印第安人认为四方对抗的力量都从属于富有生命的第五点——宇宙中心有关。

太阳金字塔的塔基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6米,体积达100万立方米,坐东朝西,台阶陡峭,表面铺以红色火山岩,正面有数百级台阶,可直上塔顶。顶部原有太阳神庙,是以活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现神庙已荡然无存,仅剩下一个平台。

大道最北端是宽阔的月亮广场,广场北面尽头耸立着月亮金字塔,南距太阳金字塔700米,与太阳金字塔风格相仿,规模较小,坐北朝南。塔基长150米,宽120米,塔高46米,分为4层,体积为37.9万立方米,游人可沿已经整修的台阶登上塔顶。

城内还发掘出许多规模宏大的建筑遗迹,其建筑风格和壁画艺术同样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例如,逝者大道西侧外的特迪特拉、萨库亚拉、雅雅华拉和阿特特尔科宫殿神庙建筑群,东侧的特拉密密罗尔帕、霍拉尔潘、特蒂特拉建筑群及壁画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繁荣的古城,在公元650~公元750年,却突然衰落了,出现了权力真空期,而原因不明。是毁于大火,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被废弃?人们不得而知。

玛雅人迁徙遗址之谜

玛雅人在创造了高度文明的同时,他们的迁徙也是个不解之谜。大约在公元6世纪末,散居在四面八方的玛雅人,好像不约而同地接到了某种指令,抛弃了世代为之奋斗的追求以及辛勤建筑起来的营垒和神庙,离开了肥沃的耕地,向荒芜的深山迁移,又重新营建他们曾经创造过而又舍弃了的生活。

他们居留地的选择也同样令人费解。其他一切古老的民族都沿着河流和海岸发展,他们却把新的城镇建筑在深深的丛林和高耸的山巅上。

据考察,玛雅人的120座城镇之间无一相连的大道,他们怎样交往?怎样运来巨大的岩石建造城市、寺庙?在蒂卡尔,他们建了13座大水库,总容量达16.4万立方米,为什么他们宁可修建水库,也不愿靠近水域定居呢?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踏上尤卡坦半岛,玛雅人曾把他们当做“神”的使者来欢迎,然而厄运也从此降临到了他们头上。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玛雅人似乎有着天才的预见,在侵略者的屠刀还没有来得及挥向他们的脖子时,他们就突然间销声匿迹了。公元830年,科班城浩大的工程突然宣告停工;公元835年,帕伦克的金字塔神庙也停止了施工;公元889年,蒂卡尔正在建设的寺庙群工程中断了;公元909年,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堡,也停下了对已修建过半的石柱的修建。

这不只使当时的殖民者吃惊,也使今天的考古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成为一个永恒的疑团。

奥尔梅克文明之谜

3000多年前,就在地球上的大多数角落仍然处于文明的黑暗中时,美洲的墨西哥湾海岸上出现了这样一种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它曾在高原上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它曾在这些古远的城市中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他们曾经很强盛,但到公元前900年,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突然消失了。

奥尔梅克遗迹中最卓著的当属奥尔梅克特有的雕像,这些雕像以巨大的石头头部雕像工艺见长,大都雕刻着厚厚的嘴唇和凝视的眼睛。科学家认为,这些雕像很可能是当时帝王的纪念碑。

尤其令观者震撼的是,这些雕像所用的石头均来自很远的地方,而在当时没有先进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奥尔梅克人却把沉重的玄武岩石块从40里外的火山区拖到圣洛伦佐,其中的力量与智慧实在不容小视。

关于奥尔梅克文明的消失,在他们的遗迹中也没有任何遭到外敌入侵的痕迹。所以,科学家猜测也许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河流由于淤泥堵塞而改道,导致他们不得不放弃这里,远走他乡。

神奇的古都底比斯

底比斯横跨尼罗河两岸,地处今天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千米的地方。底比斯的右岸,也叫东岸,曾经是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底比斯的左岸,也叫西岸,是法老们死后的安息之地。

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兴衰是整个古埃及兴衰的一个缩影。底比斯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曾经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希腊大诗人荷马称其为“百门之都”。

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兴建底比斯,并将其作为都城。法老孟苏好代布定都底比斯后,又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成了全埃及地位最高的神,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由此奠定了底比斯在古埃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虽然第十二王朝的开创者门内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孟菲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为阿蒙神继续兴建纪念性建造物。

从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底比斯遭到了外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喜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个埃及,最后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斯由此经历了第一次衰落。

埃及人在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领下,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七王朝,并在公元前1580年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赶出了埃及,开创了古埃及新王国时代。新王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掠取了大量财富和战俘,并把底比斯建成当时世界上最显赫宏伟的都城。他们在东底比斯为阿蒙神和他们自己建起了一座座壮观的神庙和宫殿。

在西底比斯一个不显眼却又盛产建筑材料石灰岩的山谷里,法老和权贵们为自己修造了一座座陵墓,这个山谷被后人称为“国王之谷”。著名的吐坦卡蒙墓就位于“国王之谷”内,在吐坦卡蒙的三间墓室里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如果把这些财宝折合成现在的货币,至少也有数百亿美元!

第二十一王朝以后,随着底比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不断加剧,加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一带的“海上民族”的不断入侵,新王国日益衰落,底比斯也开始了自己的厄运。公元前663年左右,入侵埃及的亚述军队再次火烧、洗劫了底比斯。公元前27年,一场地震又使底比斯城里仅存的一些纪念性建筑物瞬息之间倾塌无遗。

到公元19世纪,只留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人们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一些断壁残垣。

崇山峻岭中的马丘比丘

1911年7月,美国探险家海伦·宾加姆在秘鲁乌鲁班巴河岸海拔2430米的悬崖上,发现了一座荒废已久、不为人知的古城——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建筑在三面临水、一面连山的花岗岩平台上,除了一座悬空吊桥外,无路可通。印加人就在这块陡峭得几乎无法攀登的地方,建起了一道石块围墙,宛如一道屏障。

从入口处往里看去,马丘比丘的宏伟景色迭次展开,就像一组系列照片一样。在马丘比丘和汇纳比丘两座山峰之下,一簇簇石质建筑和绿草如茵的院子依次排列。城市的农业区里密布着层层石头垒成的花园平台,其间有蜿蜒陡峭的小道穿过,通向传统的门楼。购物区里的道路则没有那么陡峭,分布着许多神庙和茅草覆顶的屋子。

所有的建筑物都用巨大的石块垒成,其中最大的一块多边形巨石大约长3.6米,宽1.5米,厚1.5米,其质量绝不少于20吨!石块与石块全都以各种不同的角度拼合在一起,没有使用任何黏合剂,但仍然拼接得错落有致。

建筑用的所有石料都不是取自所在山头。当时的印加人没有文字,没有车辆,不会使用铁器,不会使用牛马之类的畜力,仅凭着肩扛手拽,怎么可能把这成千上万的巨大的石块,特别是把那块重约20吨的巨石搬过索桥,运到这险峻的高山上的呢?

同样,这座古城高居在悬崖之上,到底是起到什么作用呢,也是一个悬而未绝的谜。

有人认为,它是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后,印加人最后的避难所,随着印加人的逐渐去世和转移,该城最终也遭到废弃。还有人认为,马丘比丘是一个宗教中心,是印加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这里山高地僻,可以更好地与神亲近。

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到目前为止,都只是猜测,没有确切的答案。

被诅咒的南马特尔遗迹

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叫“泰蒙”的小岛,人们也把它叫做“墓岛”。在这个岛延伸出去的珊瑚礁浅滩上,矗立着89座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的建筑物,高达4米,远远望去怪石嶙峋,如果走近看,它们又好像是一座座神庙。有人称这些建筑是远古时代人们的坟墓,因此,“墓岛”之名由此而来。

这些既像神庙又像坟墓的建筑就是南马特尔遗迹,按波纳佩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集中着众多的家”,另一个是“环绕群岛的宇宙”。

据考证,南马特尔遗迹是在公元1200年左右建造的,人们建造那些建筑物用的石头都是从波纳佩岛运过来的。据调查,整个建筑用了大约100万根玄武岩石柱,在波纳佩岛加工成石柱后用筏子运到这里。

专家们估算,如果每天有1000名壮劳力从事开凿,那么光是采石就需要655年,加之还要用人力加工成五角形或六角形棱柱需要200~300年,最终要完成这项建筑的话,需要1550年的时间。

现在,波纳佩岛上有人口2.5万人,而在南马特尔遗迹建造时的古代,其人口还不到现在的1/10。据此,1000名劳动力差不多是动员了当时全岛所有的劳动力。因此,专家们设想这项工程是很难凭借人力完成的。

有学者指出,在太平洋中,曾经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太平洲文明。整个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和复活节岛都处在太平洲中。这样要建成南马特尔遗迹、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群的人力、物力、技术力量都是具备的。

后来,太平洲因大地震而沉陷海底,许多地方都成了孤岛,太平洲人由于人力分散、剧减,而不得不停下他们的巨大建设工程,所以复活节岛还躺着300多个规模更大的未完工的巨石像,波纳佩岛采石场则留下了很多刚开采准备使用的石块。

南马特尔遗迹的那些古代坟墓,从来没有一点文字记载。据当地人说,这些古代坟墓的来历,完全是靠口授,从酋长的世系中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只有酋长自己和可以继承酋长的人才知道。而且,他们绝不能向外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属泄露出去,不然的话,就会遭到诅咒,死神就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印度河文明两大古城遗迹之谜

印度河是世界上较长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璨的历史。而且,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的。

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8世纪对哈拉帕遗址的发掘时。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后来,考古专家以含哈拉帕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在东西达1600千米,南北1400千米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究竟是什么人创造了这个文明,开始人们曾误以为它是受其他文明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但是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印章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而且对出土人类骨骼的鉴定也表明,这里的人融混了许多人种的要素,不是现在已知的某个特定民族。

有人认为,印度河文明与其他文明是同时崛起并存的。是不是可以说,印度河文明发展之初,受到过外来文明的影响,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高度文明。

还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总之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过去、现在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着无法取代的财富。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环,因此揭开它的谜底是今人的重任。

神秘的太阳门

太阳门是南美洲波利维亚蒂瓦纳科古建筑群中最驰名于世的建筑。它由一整块巨型中长石雕镌而成,重约百吨。它高3.048米,宽3.9629米,中间凿开一个巨大的门洞,两边的壁面磨得很光,门楣上刻有精美的浮雕。浮雕中间是一个神像,神像两旁分三列雕刻着48幅较小的、生动逼真的图案,最下一排刻着“金星历”。

据考证,制作太阳门的石料来自的的喀喀湖边的一个名叫珂帕卡斑纳的半岛。当时的人们用什么方法雕凿这些石料?又用什么方法把这百吨重的巨石运送到蒂瓦纳科来的?又是怎样把巨大的石门立起来的?这些都还是不解之谜。

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年9月21日,也就是秋分这一天,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总是准确无误地射入门中央,然后再缓缓移动,这样精确的计算,又是怎样完成的?

在石门上部横饰带中间凸起的部分,雕刻着一幅肖像,一般学者认为,这就是印加人信奉的神——维拉科查。他面容肃穆,头上戴着冠冕,手中还握着两支雷电。奇怪的是,他的手却只有四个指头,他的眼下还有两行眼泪。他是不是地球上的人类呢?他流下的眼泪又代表什么呢?

方形图案右边的第三列,雕刻着一头大象的头颅、耳朵、长牙和鼻子。这个发现令人惊异,这个雕刻的“象”酷似美洲地区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突然灭绝的“居维象”。这种象具有长牙和长鼻,它曾经出现在安第斯山脉南端。而“居维象”灭绝以后,美洲地区就再没有出现过这种动物。

雕刻在太阳门上的一群风格独特的动物图像中,还有一种“剑齿兽”。它是一种三趾两栖哺乳动物,身长大约3米,高1.5米,很像是犀牛与河马杂交生下的杂种。剑齿兽曾活跃于南美洲,但在大约1.2万年前也绝种了。

很显然,当时的工匠,是根据已知实物,来雕刻太阳门上的图案的。如果真是“居维象”和“剑齿兽”,那么太阳门的历史又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另外,从太阳门的形状来看,它是在某一个时期突然中断建造的。它门楣横饰带上未完成的图像显示,有一天灾祸突然降临,迫使正在为作品做最后润饰的雕刻家们匆匆抛下凿子,远离了这个地方。这又是为什么呢?

斜而不倒的比萨斜塔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3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黏合得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

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却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因为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另一些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尔后又转向南倾斜,他们同样认为250年后该塔会不会倒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

当然,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尽管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可与世界上任何著名建筑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深恶痛绝。如1934年,相关部门在塔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快。

人们目前还难以预言比萨斜塔今后的命运,但仍感叹它斜而不倒的壮观景象。

新巴比伦修建过通天塔吗

《圣经》记载:巴比伦塔是一座10级大寺塔,高90米,边长220米,人们称之为“通天塔”。传说,这个寺塔的建造惹得上帝不高兴,上帝就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使人们不能自由沟通,于是这座“通天塔”最终没有建成。

如今,在巴比伦古城遗址的正中,人们找到了通天塔的遗址,这足以证明通天塔是确实存在过的。但是,这座塔到底为什么而建?这也是一个永恒之谜。

有人认为,这座塔是人神交会的通道,既是凡人升天之地,又是诸神下凡驻足之所。

又有人认为,这座多层方形寺塔的结构形式在远古的苏美尔人时代就已经出现,当时这座塔很可能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古代巴比伦人丰富的天文知识和对星空的无穷兴趣,也需要有一座这样的高塔来支持。

还有人认为,它和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国王的陵墓。

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部的吉萨,散布着大大小小约80座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字,因此在我国被称为“金字塔”。

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项伟大奇迹,更是永恒的谜团,数千年以来,它矗立在古老的尼罗河畔,迎曙光,浴暮霭,闪烁着神奇的智慧之光。

在埃及,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约建于公元前2700年,塔高14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的摩天大楼,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占地约5.29万平方米。

整个胡夫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最轻的石块约1.5吨,最重的约160吨,平均重量为2.5吨,总重量约684.8万吨。这些石料需要用978286辆载重7吨的大卡车来装载。

有关专家估计,在修建大金字塔时,埃及居民至少应有5000万。然而,据历史资料统计,在那个时期,世界总人口才有2000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矛盾。

何况,已经发现的金字塔有80座之多,按每30年完成一座来算,总计也需要2400年。古代埃及,承受得了这样浩繁、长久的消耗吗?

据考证,用于建造金字塔外层的11.5万块上等白石灰石,取自尼罗河东岸的穆卡塔姆采石场,内部墓石的花岗岩,则采自500千米外的阿斯旺。

更令人不解的是,建造金字塔所需的如此之多的庞大的石块,古埃及人是怎么将其运输的。因为即使有足够的人力,也难以把这每块重达1.5吨到160吨的巨石运送到工地。

那时的埃及没有马,也没有车。车和马是公元前16世纪,也就是建筑胡夫大金字塔以后1000年,才从其他国家引进埃及的。因此,当时运输石块是不可能用车载和马拉的。

有的人提出了橇板圆木滚运和水运的设想,但古埃及既没有木质足够坚硬的木材,又没有足够先进的滑轮、绞车和起重设备,因此在古埃及也是不可能采用这两种方法的。

更加令人称奇的是,整个金字塔不用一块木料,不用一根铁钉。石块和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结物,然而却拼合得天衣无缝,甚至连最薄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怎样把石块一层层垒上去,更是一个令人猜想的神秘疑题。

英格兰巨石阵的疑团

在英格兰南部的索尔兹伯里,耸立着一组高大的巨石阵。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高约5~10米,一般重是25~30吨,石阵周边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岗和深沟,紧靠土岗的内侧由56个等距离的坑构成又一个圆,坑用灰土填满,里面还夹杂着人类的骨灰。

巨石阵规模宏伟,结构神奇,工程浩大,蕴意深邃。一直以来,它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建造的?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据考察,巨石阵的建成比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还要早700年,而且,索尔兹伯里平原附近,不能为巨石阵提供必需的石材。这些石材均采自直线距离在几百千米的威尔士。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工具简陋,人口稀少,要完成如此浩繁的工程,其难度可想而知。

有人认为这是当地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建造的墓穴;也有人认为是古罗马人为天神希拉建造的圣殿;还有人认为是丹麦人建造用来举行祭奠的地方。然而,这些虚无缥缈的想象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20世纪60年代,牛津大学的霍金教授认定这群石柱是一台推演天文历法的“计算机”,它能准确无误地表示日食、月食的时间。然而,5000年前的原始人类,又怎么知道用如此粗陋的石块来完成如此高科技的天文观察任务呢?

令人惊奇的土耳其地下城市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神奇而又古老的地方,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土耳其的格尔里默谷地,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堡,这一地貌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形成的。真正使卡帕多基亚闻名世界的是这里地下城市的发现。

迄今为止,人们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大约36座地下城市。连接卡伊马克彻和代林库尤的地道,足有10千米长。令人惊奇的是,地下城市确确实实存在着,可谁是建造者呢?它们是什么时候建成的?用途又是什么?

对此,人们众说纷纭。当然也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史实之一是,据记载在基督教早期,这一新生宗教的信徒为了寻找避难之地来到了此地。最早的一批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3世纪,以后一直延续到拜占庭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军队攻打坚固的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然而考古学家发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建造者,因为在他们到来之前地下城市就已经存在了。

这一带的地基是由凝灰岩构成的,因为附近就是火山群。只要有黑曜岩,即火石,地基就十分容易被凿空,而火山在这一地区十分常见。就这样,也许花了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地基就被掏空了。地下城市大多是超过13层的立体建筑。在最底下的一层,人们甚至发现了闪米特时代的器物。

问题是人们修建这些地下城市有什么用途?他们为什么要躲避在地下?一个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对敌人的畏惧。谁会是敌人呢?人们至今仍不知道土耳其地下城市的真正用途,但神秘的地下城市却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悬崖宫是如何建成的

1888年的冬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高原上,两个牧民正在赶着牛群行走,突然被眼前的一片悬崖挡住了去路。他们定睛一看,原来那悬崖竟然是层层叠叠的房子,最前面还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呢。他们惊奇万分,这么“蛮荒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房子呢?于是,他们随口称这个地方为“悬崖宫”。

20世纪初,美国的考古学家发掘出了悬崖上最大的村落遗址,俗称梅萨维德“悬崖宫”。这座村落依傍崖壁而建,占地近1.4万平方米,据估计当年施工周期达50年。村落的布局十分紧凑,有许多方形、圆形的高楼,其内共有150间民房、23间地穴祭祀房间。著名的云杉大楼,也就是两个牧民见到的“崖宫”,因楼板是由云杉木板铺成而得名。该楼是3层楼,长达203米,宽为84米,地面有114间住房,地下还有8件祭祀房间,而其中最大的一间地穴祭祀房竟然有7间住房那么大。云杉楼的北边有个“杯子房”,里面藏有430只彩陶杯子、盆子、饭碗之类,这里或许是祭器贮藏室。

村落的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天生自然,即使野兽都难以攀登。在壁面有凿出的一个个小洞,仅能容手指和脚趾插入进去。村民便是靠着这些小洞来攀爬崖宫,进出村落的。显然,这有对付外敌入侵的功用。村落周围还陆续发掘出蓄水灌田的水渠、水塘,编织篮筐的作坊,精美的陶器、玉器、骨器等。总之,村落处处体现着普韦布洛人的智慧和文明。

可是几代人辛勤建造而成的悬崖上的大村落,后来为什么又被弃置了呢?这是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的谜团。

布列塔尼石列之谜

在法国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在长达8千米的范围内竖立着近3000块巨石,它们排列成几条平行的直线,这些石柱属于史前遗迹,大多高度从5.4到6米不等,最高的一块达7米,参差错落,蔚为大观,这就是著名的布列塔尼石列。

这一列巨石阵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建造它?是谁建造的?迄今为止仍然没有谁能够解答。

关于这些石列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公元前56年,恺撒征服了高卢。被罗马人打败的卡纳克守护神科内利逃到了城北的山坡上,眼看就要被追上了,情急之下,就用魔法将追赶他的罗马士兵变成了一队队排列整齐的石阵。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在18世纪,不少学者坚信石阵营造于恺撒时代。

据考证,这个石列大约是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分期竖立的。至于那些遥远的古人把这数以千计的巨石,整整齐齐地埋成行,埋成列,到底用来干什么,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明白。

考古学家发现,石列附近有些用石头搭成的史前墓葬,由此猜想这些石柱是为了纪念死者而竖立的。

有人则认为石柱是用来祭祀太阳的,因为石列沿东西方向排列,位置显然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的日出方向一致。

有人又推测,石列是占星祭司所设置的观月台,用来观察天象,预测月食的时间,又可能是生育能力的象征,因为当时的人念念不忘获得丰收和健康的子女。还有人认为,石列是蛇崇拜的产物。

巴勒贝克古城遗址

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东70千米处,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巴勒贝克古城遗址。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巨石庙宇,巍峨雄壮的围城……处处透着一股神秘的色彩。

巴勒贝克的意思就是“太阳城”。这里最早的庙宇,是闪米特人为供奉他们的日光之神巴勒和他的妻子阿斯泰特女神而建立的。公元前63年,这里被罗马人占领,皇帝奥古斯都毁弃了闪米特人的庙宇,建起了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爱神维纳斯的神殿。可惜的是,这些神殿均在1759年的一次地震中纷纷倒塌,留下了一片废墟。

朱庇特神庙还残存着6根高大的门廊列柱,柱呈圆形,高19米,直径2.3米,柱顶用石榫相接,横梁上雕有许多狮子头,栩栩如生,人们称之为“朱庇特之柱”。

朱庇特神庙左边的酒神庙规模略小,虽已倒塌荒废,但气势犹存。

在这些废弃的建筑物的外墙上,残存着一段三石塔。三石塔是由三块凿好的巨石呈门洞式搭构而成。这座三石塔的巨石特别重,每块都重约750吨,其中有一块巨石必须要升高6.6米,平放在另外两块摆放整齐的巨石顶上。当时并没有起重设备,他们是怎样把如此巨大的石头垒上去的,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在三石塔附近的石矿场中,有一块被称为“南方巨石”的巨大石块。这块巨石长20.8米,高和宽都超过4米,重达1200吨以上,仅这一石块,就可造三幢高5层,正面宽6米,深12米的公寓大楼。

如此巨大的石头是做什么用的?那些石器时代的古人又是怎样开采、搬运这个庞然大物的?实在是未解之谜。

肯尼亚的19根巨石柱之谜

在肯尼亚的北部,图尔卡纳湖西边,有一片广阔的荒原,在荒原上屹立着19根石柱,每根石柱的长短和大小各不相同,重达200~300吨,都是用整块花岗岩雕琢而成的。这些石柱插入地下的角度各不相同,石柱之间的间隔很小,一般距离不超过1米。

石柱上刻着许多奇形怪状的花纹、左右对称的图案,包括一些毒蛇和鳄鱼等动物形象,较多的是酷似字母“E”的图形,19根石柱全向北倾斜。当地居民图尔卡纳族人把荒原石柱称为“纳穆拉图恩加”,意思是“变成了石头的人”。

这19根石柱过去没有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直到1975年,才有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考察。经过长期调查,大家一致认定:这19根石柱,是2000多年前古人特意建造的一座石头天文台。

用放射性碳的分析法测定,这座石头天文台的年龄为2285年。由此可知,这19根石柱大约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竖立起来的。

石柱之间连续形成的几何线条可以确定天空中一些星座的位置。西侧的第15号和第18号石柱,是观察天空星座的基本石柱,观察者站在它们的背后,就能经过其他石柱的顶端划出一条条线,指明星座出现的空间位置和这些星座在天空中移动的踪迹。这种观察,能达到较为精确的程度。

在这19根石柱中,最高的是第11号石柱,最矮的是第19号石柱,似乎没有任何一根线要通过这两根石柱的顶端向天空延伸,这两根石柱组成的线条不指向任何一个星座。究竟这两根石柱的作用是什么呢?至今考古学家还无法弄清原因。

石柱上所刻酷似字母“E”的图形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据调查,肯尼亚的莱恩基列族人爱在身上和家畜身上盖上“E”字图形的标记。那么,石柱上所刻“E”字形图形与莱恩基列族人所盖的“E”字图形之间是否又有某种联系呢?这也是一个不解之谜。

荒原石头标记之谜

在秘鲁首都利马南部,有一个叫毕斯柯湾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古印加人建造的红色岩壁,高达246米。在岩壁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图案,这个图案看上去呈三叉戟或者三足烛台形状,而且,三叉戟的每个股有3.9米宽,是用含有像花岗岩一样硬的雪白磷光性的石块雕成的,所以,假如没有现在的沙土覆盖,它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来。

那么,是什么样的动机使印加人建造了这样的石头标记呢?

后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说,在毕斯柯湾的岩壁上的这个石头标记,可能是为了指示船只航行的路标。但是,大多数的考古学家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指出,在这个海湾中,即使绘制出这个三叉戟石头标记图案,也不能使所有航行的船只都可以看到它;另外,在那样遥远的古代,是否存在远洋航行这回事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基于此,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曾经在古时候光芒闪耀的三叉戟石头标记图案,一定是作为某些会“飞”的人的航空标记而设立的。

考古学家们推测,假如三叉戟石头标记是航空标记,那么它的周围应该还有另外的一些东西。果不出所料,20世纪30年代,在距三叉戟石头标记图案160千米外的纳斯卡荒原上,考古学家又发现到许多的神秘图案。这些图案遍布广泛,在从巴尔帕荒原北部到纳斯卡的南部的大约59.2千米的狭长地带,都有发现。它们主要是一些几何图案、动物雕绘以及排列得很整齐的石块,而且这些布局,看上去十分像是一座飞机场的平面图。

到底是谁制作出的这些图案呢?又为什么要把它们绘制得那么巨大呢?以至于只能从一个极高的高度——比如飞机上面才可以见得到整个图案的全貌呢?这许多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图案可能与“宇宙来客”有关系,而且它们作为古代遗址,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无法理解的海岛石柱

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名为纳玛托岛,岛上有无数巨型石柱整齐地码放在那里,堆成了一座十多米高的石头山。

经考察证实,这是一处远古时代的建筑废墟。这些石柱是加工过的玄武岩柱,由冷却的火山熔岩凝成,每根重达数吨。瑞士人冯·丹尼肯研究发现,这座石山共由4328根石柱组成,连同各处地上散乱的石柱、若干墓室和一道860米长的石砌围墙,岛上的古建筑废墟总计共用了约40万根石柱。

岛上的建筑没有浮雕,没有装饰,没有南太平洋建筑常见的雕刻花纹。只有数不清的玄武岩石柱和纵横交错的运河水道,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呢?

更令人困惑不解的是,纳玛托岛本身并不产玄武岩,这些石柱是从波纳佩岛运来的。两岛之间只有水路通航,人们认为是用当地一种叫卡塔玛兰斯的独木舟运输的。这种独木舟一次只能运一根石柱,据计算,如果一天运4根,波纳佩的岛民就需要工作296年,才能把40万根石柱运完。

但是,太平洋岛民向来慵懒、散漫而自足,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特殊的动力是难以想象的。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岛上的建筑显然并未完工,一部分城墙还未来得及建好,就由于某种原因突然放弃了,因此在纳玛托岛到处可以见到散乱在地上的石柱。

到底是谁在这个岛上建造了这样奇怪的建筑?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有什么用途?为什么尚未完工又被突然放弃了?这些疑问一起,构成了纳玛托岛石柱需要可被解的谜团。

马耳他岛史前建筑之谜

马耳他岛位于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的地中海上。在这个岛上,有着众多的史前地下建筑。这些不可思议的史前地下建筑的设计者是谁?在石器时代,他们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建造这些巨大的地下建筑?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最令人觉得不可理解的是蒙娜亚德拉神庙,这座庙宇又被称作太阳神庙。一个名叫保罗·麦克列夫的马耳他绘图员仔细测量了这座神庙后发现,这座神庙实际上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时令。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从太阳光线与祭坛的关系推测,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这座神庙是公元前10205年建成的,离现在已经超过1.2万年了。

这座神庙的存在,又一次打乱了人们的正常思维方式。1.2万年以前,神庙的建造者们居然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设计出那么精确的太阳钟和日历柱。这一切该怎么解释呢?

石器时代的马耳他岛居民真有这么高的智慧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为什么他们在其他领域却没有相应的发展?是什么因素激发了他们建造巨石建筑的疯狂热情?而这些知识又为什么莫明其妙地中断了?这一切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

巨石建筑如今仍旧无言地耸立着,把一切高深莫测的疑问保持在一片沉默中。

印第安人的“峭壁王宫”之谜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梅萨维德地区的沙漠、峡谷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建筑群落。从它被外界发现开始,就吸引着无数学者、游人前来观光、凭吊。这些神奇的建筑就是北美著名的文化遗址——印第安人阿纳萨扎伊部落的峭壁建筑群落。他们的所有建筑都建在峭壁之上,这足见他们文化习俗的奇特。

阿纳萨扎伊部落在13世纪遗弃了这片生存之地,不知去向。人们面对着这些空荡荡的建筑时,总不免会感到一丝神秘。

据考证,这个神秘的印第安部落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他们的居住地。到了公元1050年,他们就已经在这里建成了12座城镇。从那时起,这里成了这个部落的宗教、政治、商业中心,是一个具有5000多名居民的核心居民点。

虽然这个北美印第安人的古代聚居地已被废弃了700多年,但是,建筑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害。

今天人们看到的峭壁建筑共有500多座。其中,被称为“峭壁王宫”的最大建筑物,约建成于公元11世纪。它有200个房间,用了几十万块扁石头和2万多条松木十分考究地修建起来的。所有石料都凿打得有棱有角,且石块之间用一层薄泥加固。

在峭壁王宫的周围,有着很多地下室。每一间地下室都有一个用木料挤成的蜂巢形顶盖,顶盖的最上端塞满了土块和碎石。唯一的入口是屋顶上的豁口。屋内的地上都有一个神洞。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地下室是供部族内部进行社交活动和敬神用的。

在峡谷两侧的坡地上还保留着峭壁居民开凿的梯田,谷底有他们修建的水池。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由他们制作的各种造型精巧、黑白纹的陶器。

大量考古发现表明:阿纳萨扎伊人的创造力十分丰富。他们没有文字和计算方法,可他们同样有着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工艺水平堪称一绝。

这就使人难以理解,阿纳萨扎伊人有着发达的文明,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频频发生旱情的荒凉峡谷作为本部落的生存之地?为什么要把房屋都建在峭壁之上?后来,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放弃了这块世代居住的地方?

神秘的复活节岛石像

1722年的一天,荷兰一个舰队的司令罗格文率领3艘军舰第一次登上距南美大陆近4000千米、隶属于智利的复活节岛。他们发现,这里耸立着众多奇形怪状的巨大石雕像。而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960年,智利政府委托考古学家对这里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修复。迄今为止,共在岛上发现670个石像。这些石像的造型非常奇特,高翘的鼻子,没有眼珠,眉弓宽大,耳廓偏长,双手按着肚皮,神情严肃。

它们有的站立,有的躺倒,还有的被随意抛置。石像大小不一,最高的有22米,有5层楼房那么高,脑袋长7米,直径3米,躯干长13米。最重的达400吨以上,最轻的也有几吨,平均重量在60吨左右。最独特的一尊是供奉在神庙里的石像,竟然有四只手,全都放在肚子上。

复活节岛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孤零零的小岛,岛上只能维持2000人生存,他们有什么力量来雕凿这近千尊平均重达60吨的石像呢?又是怎样将其运送到海边的?他们长年累月站在岛的崖岸上,期待着什么?这些,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一切,似乎是在一个无法预期的时刻突然结束的。采石场的300多尊石像,有的还未完工,有的等待启运;山道荒野中还有正在运输的近百尊。为什么他们突然停止了呢?是战争?是灾害?这是一个等待破解的谜。

或许,他们是在一个威严的命令下,一天之内,舍弃了这个贫瘠的小岛。但是,他们不仅没有可供远洋航行的船筏,甚至也没有制作这些船筏的材料,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神秘的水下建筑遗址

1958年,美国学者范伦坦博士来到大西洋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床,发现那里有着许多巨大的各种形态的几何图形结构和长达好几百里地的线条。

又过了10年,范伦坦博士宣布了新的惊人发现:在巴哈马群岛所属的北彼密尼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长达450米的巨大丁字形结构石墙,此墙由一块块16立方米的大石块砌成。石墙还有两个分支,与主墙成直角。

范伦坦博士兴奋不已,经过继续探测,他还发现了几个码头和一座栈桥,这显然是沉没了的港口旧址。

此后,法国工程师兼潜水家海比考夫来到现场,他是水下摄影的高手,用当时最新的技术勘察了这一片海域,并拍下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发表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轰动。

1974年,一艘苏联考察船也来到这里,并进行了水下摄影和考察,再次证明了这些水下建筑遗址的存在。

很快,巴哈马群岛一带便挤满了世界各地赶来的科学家、潜水家、新闻记者和探险者。而围绕着这些水下石墙的争论也越来越多。

有些地质学家指出,这些石墙不过是较为特别的天然结构,并非人工筑成,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是人造的。对这些建筑究竟是谁造的这一点,人们的看法也很不一致。

有人认为,巴哈马与玛雅人的故乡尤卡坦半岛相距不远,因此这可能是史前玛雅人的古建筑,由于地壳变动而沉入水下。有人则从巴哈马海域陆地下沉的时间上推算,认为这些水下建筑建成于公元前七八千年间,因此应该出自南美古城蒂瓦纳科的建造者之手,但蒂瓦纳科的建造者是谁本身就是个谜。

还有一些人说,1945年已故的美国预言家凯斯,在生前曾作过一个预言,他宣称亚特兰蒂斯将会于1968年或1969年在北彼密尼岛海域重现,如今范伦坦的这个发现,正好印证了凯斯的预言,因此这里就是那个沉没了的著名的亚特兰蒂斯。

当然更多严肃的科学家们拒绝按预言来判断,但人们又无法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而只能笼统地回答,说这些水下建筑“大概是人造的”,年代“相当久远”。至于到底是谁造的?造于什么时候?则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

海底墓群之谜

大约在半个世纪以前,考古学家们就已经发现在西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近海区域内的珊瑚礁群内,有一处用石柱群围起来的神秘的海底墓群。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是在1986年独立的一个袖珍国,人口仅数千人,首都设在波纳佩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相当落后的国家,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渔民,岛国的四周围绕着美丽的珊瑚礁群,是一处旅游胜地。

美国的一个科学调查小组,运用许多先进的科学探测仪器和雷达设备对该地进行了考察,通过对石柱样本的碳化测定,科学家认为其建造年代为公元1200年左右。石柱的材质与岛北的火山玄武岩相同,由此推测,石柱的材料来自岛北的采石场,就地加工后运到此处安装。在公元12世纪该岛的统治者是兴盛的萨乌鲁鲁王朝,这个王朝共维持了200多年,当时岛上总人口约3000人。

据调查小组估计,如果要在200年内完成规模这样庞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动员l万名劳动力。因为单石柱的数量就达上万根之多,而当时岛上全部可以使用的劳动力还不足1000人。这就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专家们认为,要揭开这个历史之谜,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取出墓中的棺木和随葬品,经过研究分析后才能进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A0upT7+doRHVKQg0YB7OuVVBW4aEMPrhaLVyFv3fMl/yb34L0FEjaveTu9w9bbO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