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部分 什么是六大核心技能……我为什么要关注它们?

1.全新模式助力故事创作

如果你是一位作家,在你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可能没有人要求你为故事下一个定义,没有人问你何谓故事的本质,它包括什么又不包括什么。对很多作家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很可能自己也解释不清楚。要想成为一个作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别把自己当作家看。

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故事,什么不是故事,以及介于是与不是之间的种种。

定义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故事是人物,故事是冲突,故事是情节高潮,故事是主题引发的共鸣,故事是设计的情节。

问题是,上述的所有说法某种程度上都对,但作为故事的定义,没有一个说法能完整地定义故事。即便是把上述其中几个说法整合起来,仍远远不能说明一个好故事的本质。故事失却了精髓,就好比是一张餐桌,上面摆满了各种食材,却没有一个能把这些单个的原料合成一道美味佳肴的食谱。正是故事精髓能把故事变成一道文学盛宴。

即使是最精美的食材,也需要经过各种调配和烹饪,包括煎、炒、烹、炸或腌渍等不同的工序,才能得到美味可口的菜肴。故事的构建也是如此。

很多作家还没有好好构思,就坐下来动笔写。至于他们的脑海中是否已经有了故事的雏形,是否知道写好故事所需要的各种结构要素,是否了解故事的精髓,即我们上文提到的食谱,就不得而知了。对于这类作家,我们只能用“碰运气”三个字来形容。

有些作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落笔之前就做好了功课——或着手简单构思故事,或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这可以从他们记在餐巾纸上或粘在墙上泛黄的笔记中寻到蛛丝马迹;还有些作家直接在头脑中构思。

不管何种形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从最初想法的萌芽中搜索出故事的影子而已。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或者说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能否成功找到故事素材,取决于那些重要的原则,取决于故事的一系列构成要素,取决于各要素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以及创作过程是否有效。把所有这些要素混在一起,融入一锅的“炖”法,决定了故事的精髓。

至少到目前为止,人们写故事时似乎漏掉了一点,那就是没有给一个好故事所有必不可少的要素及相关创作原则下一个定义。故事的发展模式不仅仅是我们写作时需要联系的语境,也是一套能够发挥作用的工具。

工程师按照结构上安全可行的设计图来建造可承受重压并能抵御强风的建筑,他们的设计图也可以说是一种构想或是一种计划,基于应用已久的物理学和结构动力学。同样,作家也可以受益于一种故事创作的技巧,且这种技巧是对文学上的相关知识掌握得炉火纯青之后所练就的。我们很难想象工程师和建筑师同聚工地现场,一起挖坑,一起填灌水泥。即使他们的构想相同,或者对自己的最终成果都有艺术诉求,但上述场景还是无法想象的。除了一种具体化的设计图,在现实世界中,他们基于双方对物理学、现有技能、核心原则的深入理解,在规划过程上达成了一种共识。

不过,就像建筑师的构想成就了工程师的设计图,即便这种设计图在结构上毫无瑕疵,由此创造出来的产品也不一定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这就是艺术性的体现。高耸的建筑物能够抵御强风是一回事,但是否能登上《建筑文摘》的封面则另当别论。

写作也是如此。我们把故事建构在一种结构合理的原则基础之上。在那之后,我们又凭借某种难以定义又难以传授的元素来升华作品,将作品提升到这样一种高度:出版商乐于接受、读者乐于掏钱购买并叫好。作家依照这些原则和模式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虽然由此创作出的作品并不能保证比那些或忽略、或断然拒绝这样一种技巧,笔耕不辍数载、苦苦寻求掌握相似的文学力量的作家所写出的东西更有美感,更具艺术气息。

换句话说,我们要么勤奋工作,要么巧妙工作,当然两者结合最妙。一种绝妙的故事发展模式虽然不能解放人力,但却能在写作过程中注入大量的巧妙元素。

故事创作的物理现象

在写作指南的浩瀚书海中,充斥着很多理论和原则,要求作家理解并能够付诸实践。这些理论和原则可以列成一个表,这个列表尽管冗长而繁杂,却可以归结为六大核心技能,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如此一来,便可拨开笼罩在故事创作上的层层迷雾。

我称其为六大核心技能。将这些技能应用于故事创作过程中,你就能获得构建故事工程的精髓方法。

就如同建筑设计图能让人们轻而易举地建造起体育馆和摩天大楼,这种方法能让作家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它基于自然创作的法则,且经过时间验证,已被奉为真理。对建筑师来说,它是一种物理法则;对作家来说,它是六大核心技能。这种方法跟作家的经验和最终产品的价值无关。六大核心技能创造了一种遵从写作公式的故事创作模式,除非你想反反复复地重写,不然你还是遵守为妙。

以一种专业的水准来执行六大核心技能,你就可能跟出版商签下合同。这种模式虽不能为你的作品注入艺术气息——那种蔑视量化或权威性标准的东西——但却能助你跻身于作家之列,让你得以与那些已经发表过作品的作家一争高下。掌握了六大核心技能,就等于为签约出版商增加了砝码。这就像大联盟球队的预选赛,里面有许多很有实力的种子选手,你必须使用一些独门绝技,才能脱颖而出。

六大核心技能有一者缺失,或者掌握得不够专业,你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有了这种模式,至少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写,并且知道那些愿意出版你的作品的人对你有哪些期望。

故事发展模式

六大核心技能包含我理解的最基础的故事创作模式,这种模式把所有成功创作故事的必要元素和技巧整合为一种方法。它以一种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故事的精髓,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个作家必须了解的东西整合在一起。这种创作模式为任何一个故事都提供了所需要的要素清单和标准。

事实上,除了那些孤立的、互不相干的例外情况,出版的每一本小说或创作出来的每一个剧本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种模式,及其所描述的每一项核心技能。有的作家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他们在多次修改之后,恰巧回归到核心技能上来了。即使大家都运用了六大核心技能,也只有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家才能把这些技能天衣无缝地融合到一起,发挥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水平,那就成为了艺术。

这让我们明白了另外一个事实:漏掉任何一个技能,或者是在运用当中有任何一个短板,故事都将卖不出去。

搜集故事素材

作家们往往先打草稿,一遍又一遍地增删修改,让故事的雏形慢慢浮现,以此来发现并探索与六大核心技能相同的要素。他们本能地认为不找出这些要素就写不成故事,但把握这些要素的技能超出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范围。他们只是不停地写,直到有了感觉,但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太过冒险,因为这些作家往往自己都不知道写出来的故事到底好不好。如果他们不能直接领会创作故事的核心技能,或者如果他们自己先产生了怀疑的想法,抑或他们在故事即将完成之际放弃故事,那就等于他们根本就没有找到故事的要素,至少此时动笔还行不通。

想象一下,在创作故事之前就了解所有要素和技巧及其文学力量会带来多高的效率吧。我可不是在谈什么故事构思,而是引入了一种关键的认识和理解,让你学会运用一些原则,从而让故事大放异彩。

像斯蒂芬·金、亚瑟·C·克拉克或诺拉·罗伯茨这样多产的作家,他们脑海里想出的故事一开始就符合了六大核心技能的要求,之后的修改也只是为了故事的完美而做适当增删,而不是去填补致命的漏洞,或者与整体节奏不搭的语言风格。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肯定的。以他们的智慧,他们天生就知道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他们熟谙好故事的自然法则,在写作之中不知不觉地就运用了六大核心技能,保证故事跃然纸上。

可惜绝大多数作家并非如此,他们甚至不明白自己需要遵守的标准,还没有完全掌握六大核心技能就贸然动笔。

变则通,不变则怠。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谓才能,不过就是一个作家理解并将六大核心技能运用到自己故事创作中的能力。满纸都是莎士比亚式的唯美抒情并不能让你的作品得以出版。其实你只需要写得清楚一点,不拖泥带水,恰到好处,具备普遍技能和专业精神即可。故事创作真正需要的是无论原因及效果如何,都能够运用六大核心技能之原则和标准的敏锐能力。

遵从这一模式会让故事创作如有神助,不再让你一步步摸索甚至盲目创作。无论你是直接按脑海中的所思所想落笔成篇,还是在下笔之前细细规划,六大核心技能都将直接带来两个立竿见影的好处:更好的故事以及更好的初稿。

因此,用六大核心技能指导故事创作可谓明智之举。

2.六大核心技能:一万英尺的鸟瞰

现在打开新工具箱,让自己的思路清晰明了起来,对这六大核心技能翘首以盼——每项技能都有自己的组成部分、要素清单和标准。

你可能想知道为何过了这么久它们才露出真面目。你甚至可能快速翻阅本书以求立刻寻得这六大核心技能,这固然很好,但理解这些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获知它们同等重要。这就好比一个孩子参观一架飞机的驾驶舱,或者一个人透过手术室的展示窗观看外科手术,如果他们不甚了解操作原理,那么这些对他们的意义并不大。只有真正理解了技能的内在价值,知道它们能解决什么样的难题,知道它们唤起了哪些创造性的力量,知道它们不可替代的性质,知道不合时宜地使用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并且知道只有看完这冗长而关键的前文才能掌握它们之后,这些技能才算真正有用。

因此,在揭开这些工具的神秘面纱之前,先概览一下全局,让自己从中受益。

故事是有呼吸的生命体

一个故事有多种情绪,时阴时晴,所以,必须要好好培养以免引起故事情绪的恶化。故事如人,它们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能决定自己的感知方式。其实,如果把一个好故事比作一个健康的人,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身体的活动、发育、成长,依靠化学和生物学构建的微妙平衡,故事创作也是如此。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没有心脏,或者没有肺、大脑,没有这些发挥作用的器官,这个人就没法存活。这些器官是生命的必需品,肝脏、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复杂的网状结构对生命存续至关重要。这些至关重要的器官一旦失去作用,生命就会终结,就必须要进行器官移植。联想到故事创作,就意味着要进行重写。其他的身体器官或许可以失去,或许功能会衰退,但生命依旧在,只不过这样的生命已被改变,必须以其他的方式进行补偿。

故事也是如此。需要一些必要的元素让其发挥效力,这些元素不可或缺。如果它们功能受损,失去效力,整个故事就会不堪卒读。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文学元素可以成就好故事,但是这些元素可有可无,并非不可或缺,只是对故事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如人一样,有些故事会快速成长,有些故事只是静止不动。如果我们把故事出版比作参加一场职业联赛,为此,你需要调动所有的身体器官,让自己达到活力充沛、强健有力的最佳精神和身体状态。如果你的力气只够喘气吃饭,只能维持这些生命的基本活动,那么你将无法达到专业水准。

故事创作也不例外。故事不能人云亦云、流于俗套。如果你想让故事出版,就必须让故事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强壮有力、肌肉发达、步履迅捷且技艺高超。这样故事就能比同样优秀的对手更有竞争力。

当然,平庸的故事也一直在出版,但别忘了,这样的故事往往在封皮上写着一个如雷贯耳的大名。因为读者拥有不同的期望值,这是那些名作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既无公平可言,也难以避免。

有些作家不理解一个故事的某些基本元素是必要的,就像心、肺和血液一起维持身体的运转一样,因此他们创作的故事,以艺术或无知的名义,对应赋予生命的部分偷工减料,其结果必将是收到一封又一封的退稿信。继约翰·厄普代克之后,作家们被归为能言善辩、文采飞扬者之列,但是,如果他们不牢固地掌握故事创作的基本要素,何来出版可言。

哪些必要元素通常被忽略?

故事没有戏剧性场面、没有冲突,就没有人喝彩。故事没有氛围、没有方向感、没有鲜明的节奏,就没有心脏。故事没有灵魂、没有意义、没有目的,就只能沦为模仿与敷衍。写这样故事的作家不知道他们需要用一系列必要的、基本的元素赋予一个故事以生命,这就好比让一个冒牌医生主刀手术一样,这样的医生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那么病人很可能命丧手术刀下。

六大核心技能让作家对故事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够赋予故事以鲜活的生命。如果完全理解了各技能之间的关系,它们就会成为一组有力的写作工具,不仅能开启出版的大门,而且保证让你抵达梦想的终点。

六大核心技能无法赋予自身以生命

把身体各个器官以合适的方式组装起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想象一下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是魔法为其带来了生命。如果你不相信魔法,也可以想象成是某种电解的能量加上科学无法解释的好运带来了生命。我们始终需要生命的火花,因此涉及故事创作时,我们也应该探索出构成故事生命的公式。

诚然,文学的火花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将情感、灵魂和意义注入故事中去。只有当人们完全理解了六大核心技能(无论你怎样称呼它们),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它们时,文学的火花才会迸发出来。

没有这些核心技能,故事就不成其为故事,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

两个作家的故事

一个作家理解并运用了六大核心技能,另外一个作家则不然。

没有运用核心技能的作家可能一开始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创意,甚至已经构思好了一个有意思的人物。但由于她没有理解六大核心技能的内容和应用语境,也就没能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她的故事创作中去。她可能不知道自己应该未雨绸缪,抵御可能的风险,而且她可能也不知道该怎样未雨绸缪,所以她的小说无人关注。手稿写了两百多页,她可能才意识到还没有为自己的人物设定背景故事以及内在性格,因此发掘不出潜在的人物弧线,故事创作的节奏也没有规律,时快时慢。与此同时,她也忘了设定次要场景,更不用说潜台词了。而她的故事之所以缺少主题共鸣,是因为上述种种恰恰是引起主题共鸣的核心。

她在阅读最喜欢的作家的小说时,一切看似如此容易。那些作家使用的语言并不比她的更灵巧。她是在即兴创作,靠自己的直觉写作,但是写完两百页后,她遇到了第一个挑战,意识到自己的故事写不下去了,需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或者至少需要大幅修改;也可能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挑战,继续写这个注定要失败的故事。

另外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六大核心技能及其标准,从而避免了这些难题。这并不是说创作过程会因此变得简单,而是说必要的模式和标准会使一切变得清晰明了。无论作家是列一个大纲,还是构建整个故事,他写在纸上的故事都应该符合基本的创作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后面写出好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让自己忙于亡羊补牢。

哪一个核心技能放在最前面?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必须知道六大核心技能可分为两类:

故事的四大基本要素;

有效实施技能所需要的两大叙事技巧。

乍一看,这个回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别忘了,六大核心技能就像是六种讲故事的连环字谜。每一种都有一长串的细节有待考虑,而每一个细节又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和清单,确保你能事无巨细地考虑周全。因此,故事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清晰地归入六大核心技能之一。

现在想象一场棒球比赛,这与掌握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非常相似。击球手在击球时,必须要掌握很多的原则和技巧;投球也是一样,有更多具体的选择和技巧,每一种技巧都和击球大不相同;然后是守垒,要了解各个防守位置;还有跑垒,以及其他在特定情境下的战略选择,旨在集进攻与防御于一身。若想棒球打得好,需要掌握五种技巧及相关要领,分别为击球、投球、守垒、跑垒和传球。忽略任何一个技巧,或者任何一个方面有短板——比如,你击球不错,但你祖母在防守上比你更胜一筹——你肯定不能成为专业球员。就是这样。

写故事也是一样,只不过写故事的人应该掌握的是六种技能。

3.六大核心技能的定义

写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要说到如何写作、如何定义写作、如何学习写作,方法有很多。理解六大核心技能就可以回答上述所有问题。

六大核心技能是成功创作故事的基础,它是一种创作模式,让你能够随心所欲地挥毫落笔。它把故事创作的精髓归纳为朴素而通俗易懂的信息及标准,把这些信息和标准组合起来,就能构成一个内容丰富、严丝合缝且真正有意义的故事。

写故事就像是一位大厨在烹饪美味佳肴。首先,大厨需要菜谱所要求的所有食材。这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做一道班尼迪克蛋,就必须有鸡蛋、火腿、一块英式松饼以及荷兰酱)。大厨能够玩转菜谱,还有发挥自己创意的余地,但是绝不能违背基本原则,比方说,不能把鸡蛋煮得太老。大厨备好原料,知道如何在恰当的时间把这些原料以恰当的方式调配在一起。比如他在煎火腿的时候,还分别煮着鸡蛋、调着酱料,烤箱里还烤着松饼。

虽然各自分开,互不相同,但它们合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却大于各部分之和。厨师在某个时点,以某种方式,将所有这些原材料搭配融合为一体,调配成我们想要的佳肴。为了防止厨师肆无忌惮,闹过了头,我们还要提醒一次,要做班尼迪克蛋必须先煮鸡蛋。当酱料煮沸时,大厨不会一开始先做好意大利面,再做这样一道有创意的班尼迪克蛋。某种程度上,大厨唯一可能搞砸的就是对酱料的处理。

写故事大抵也是如此。

故事创作的任何一个元素、任何一个方面,都隶属于六大核心技能。比如,体裁隶属于立意,情景隶属于场景表演,背景故事是人物的子集,次要情节隶属于结构,并在立意的情境中展开,依此类推。

让我们再回到班尼迪克蛋的菜谱,注意故事的每一份原料——立意、人物、主题和结构——是如何在搅拌器中融为一体的,尽管它们可能各自独立。为了让故事有意义,它们必须忽略自己原来的样子,在情境中相互关联。主题、情节与结构和人物弧线有关。立意与主题相关,因为立意为主题设置了可以展示的舞台。

把核心技能分成不同的种类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每个技能的定义和标准,因为这些定义和标准自成一体。因此,我们需要将其完全分辨出来,并了解各个技能之间的关系。就算开始写故事时对这些准则不加区分,等写到最后,你也要努力去定义各种深奥难懂的要素和感受,比如混乱和爱。

除非你是个天生的诗人——如果是,那就要恭喜你了。

很多作家常常在区分这些核心技能时一头雾水,原因之一是,在一个写得有意义的故事(作为消费者,这是我们要花时间阅读的东西,所以我们不会认可没有写完的作品)中,各个技能之间的界限本来就很模糊。作为一种故事创作模式,六大核心技能是一份清单,必须在一个故事仍然有意义之际列好。该清单的标准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一个故事的四大要素是否都发挥了作用?这四大要素是否都强大而引人入胜?如果没有,那么故事就未达到专业水准。当然,如果两大技巧也同样没有到位,那么坏消息会接踵而至。

接下来,我们来细分一下标准。

虽然作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或多或少地符合了这些标准。意识不到没有关系,只要纸上有就好了。我们有可能只用耳朵听就能学会弹钢琴,只凭感觉就学会开飞机,但要做到技术熟练却是难上加难。如果你想学会讲故事的方法,而且还要讲得好,可是又被写作的过程弄得灰心丧气,那么我鼓励你按照本书给出的方法做一做,看看你写出的作品是否会与众不同。

为什么这一模式让作家跃跃欲试

很多作家,尤其是那些为写故事绞尽脑汁,或者对自己遭遇退稿百思不得其解的作家,即使还没有动笔尝试,也很快能意识到六大核心技能模式潜在的价值。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方法带来了希望和清晰的未来。它描绘了通往彼岸的路径、策略、希望和方法。它回答了最基本也是最令人沮丧的问题:我该怎么写才好?我该把它放在故事的哪个位置?这些都可以从六大核心技能模式中找到答案,同时它又没有违背写作的套路,就像厨师可以看着菜谱自由发挥,但仍要遵守基本规则一样。

往往是那些倾向于靠直觉写作但又总是碰壁的人,在尝试过这种模式后,成为其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在一个固定且有效的结构里,自由发挥自己的无限创意,而那些坚信凭自己的实力可以创作故事的人则不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六大核心技能并没有定义和提供一套写作公式,而是定义了一种符合标准的结构,让各个要素在其中各显其能。

想尝试以任何其他方式来写故事,都是力图重新改变故事的创作方式,不过这并不一定总能如愿,尤其是期望作品能获得出版的时候。

你可以写一本书,介绍每一个核心技能

其实,每一本关于写作的书都大同小异,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那种“我是怎么做的”这类书除外。你只有把它们放到相应的情境中考虑时,才能让你拨开云雾见晴天,至少比参加一个讲习班要好。

即使你是最凭直觉、最不按常理出牌的作家,也能从这种模式中受益。

以下便是有助于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的参考定义,顺序无先后。

1.立意——指想法或萌芽,慢慢会演化成为故事发展的平台。最好、最令人信服的开头可以表达为“如果……将会怎样?”系列问题。该问题的回答能引出更多的“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层层推进,把答案整合起来就能形成故事雏形。

2.人物——写作离不开人物,每个故事都要有一个主角。与你的高中老师所教的不一样的是,主角可以不必是我们喜欢的角色,但你必须将其塑造得有血有肉。

3.主题——是的,主题就像是把烟雾收进瓶子里,很有挑战性,但你可以做到。不要把主题跟立意混为一谈,主题是故事中描写的真实的生活。

4.故事结构——什么在先,什么在后……依此类推,为什么这么安排。不能随意来安排,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预期与标准编排结构。了解故事结构是迈向出版的第一步。

5.场景设置——尽管你对比赛有所了解,但是如果技艺不精,你还是赢不了比赛。一个故事就是由一系列相联系的场景组合起来的,需要遵守一些原则和指导方针让这些场景发挥作用。

6.写作风格——外表的一层油漆,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称之为故事的外衣,作者通过它把故事呈献给读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别让写作风格成为绊脚石,少即是多,要巧妙表达,不要夸夸其谈。

至此为止,关于创作的技能我已倾囊相传。你所能想到的所有要素全包含在上述六种技能之中。请注意,前四个是“基本要素”,后两个是用来执行的“技巧”。为了让故事能够出版,你必须要掌握这六个技能。但凡有一处短板,故事就不会成功,而且很可能以被退稿告终。假若漏掉一处,那么被退稿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篱笆虽高,但是,你有梯子在手。

4.开启故事创作的过程

哪一个核心技能排在最前面?

这无关紧要。核心技能就如同人身体里的那些重要器官,在故事能够呼吸之前必须全部呈现出来,且要功能健全。即便如此,在故事创作过程中,我们还是要首先定义各个技能。是故事创作的起因,想法的那一点星星之火,燃起了另一个想法,最后燃遍了整个故事的原野。而最初的那点星星之火,总是起源于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不管是立意、人物、主题或者是用得不太多的结构。至于哪个要素居首,其实并不太重要,因为其他三者必定随之而来,在故事创作过程中总会整合到一起,就如同最初的想法会慢慢发展一样。

很多人写故事,一开始可能想到了一个人物,或是产生了一种想法。你想到的人物,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恶棍,这时你想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一个印象,以及简短的事迹。想想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一形象,很可能是作者柯南道尔突然灵光一现的产物,然后才开始在大脑中考虑这个想法。

很多故事都始于一闪而过的想法,有时候是在回答“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时猛然想到的。也许在德克·皮特闪过克莱夫·卡斯勒的脑海之前,克莱夫就已经在思考把泰坦尼克号从海底打捞上来会怎样的问题了。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式——这是问题的关键。事实是,《泰坦尼克号重见天日》是克莱夫的第三部以德克·皮特为主角的作品,也就是说,克莱夫先构想了人物。不过,如果克莱夫先想到了立意的问题,其余的也会迎刃而解。

我们也不必费心从其余的作家作品中寻找证据了,它们大同小异。关键是,只有把四个要素都找全了才能开始写故事,而不必纠结于四个要素到来的先后顺序,因为从哪一个开始都可以。

有时候,一个故事始于一个主题,作者希望通过编撰一个故事,来阐释某个问题或探讨某个领域(比如文化、地理或环境,小说《可爱的骨头》、《糖衣陷阱》以及电影《壮志凌云》便是如此),但是,却还对故事和里面的主人公没有一点概念。只有在主题中加入立意和人物,有了创作故事的素材,才能产生故事。

很多人认为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始于一个立意、一个想法或者一个引人注目的“如果……将会怎样?”命题。为什么?因为“如果……将会怎样?”这个命题在故事中非常引人入胜。他一定是从回答问题开始的,难道不对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布朗会把他的主人公与其他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融合在一起,将其浸入一个有着丰富背景主题的、连贯的结构中。然后,他只要再发挥一下那两大不可或缺的技巧,就可以坐等三亿美元的稿费了。

但是,如同卡斯勒一样,布朗也是反其道而行之。《达·芬奇密码》是关于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天使与恶魔》。也就是说,《达·芬奇密码》的原始“种子”并不是一个立意,而是始于一个人物。主角兰登是贯穿于所有系列故事的主轴,可能还包括一个关于天主教的主题。布朗不得不把其他三大基本要素——立意、主题和结构——与故事最重要的谜面人物整合在一起。他需要为兰登编造一个故事,不然就没有续篇了。

这一过程说明了我们在策划故事时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从核心技能的四大要素之一获取想法,通常想法总是来源于前三个要素:立意、人物或主题;然后,再融入其他三个要素。

这正是故事创作过程的定义。

四大要素缺一不可,不然故事注定失败。但四者的顺序无关紧要,因为它们终有一天会聚在一起,共同为故事的成功发挥作用。

当然,极有可能布朗在创作两书之前,就一直在酝酿《达·芬奇密码》的立意和主题方面的事情了,但只有把立意和主题与最初的要素人物本身相结合时,这个故事才可能成为最畅销的当代小说。

很多作家都会犯的致命错误

作家有了那种最初的想法,便开始创作故事。但是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其他三个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或者在写作中根本就没有展开这三个要素,而是在打草稿的过程中期望故事自己送上门来。凭直觉写作的作家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草稿来拓展他们的故事,其实是在寻找其余三个要素,让它们与最初的想法结合,使其丰满起来。按照计划写故事的人则事先深入探索四大要素,创造一种线性结构,然后循着这种线性结构,开始对人物和主题进行探索,从而创作出第一稿。

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让故事奏效,除非四个要素全都包括在内,还要保证彼此之间相互平衡,每个要素都有效发挥作用。你应该了解这一事实,并加以练习,不然就只能沦为直觉的奴隶,别无他法。很少有人能达到斯蒂芬·金那样的水平,因此我们应当忽略他的建议,转而学习本书的知识,将其用于写作的全过程中去。

故事的想法从何而来

这是作家常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它可能是让你深夜突然起身的梦,可能是最意想不到的时刻生出的一个无意识的想法,也可能是萦绕心中多年的一个念头。

但是,无一例外,这个想法来自于写作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立意、人物、主题或故事结构。诀窍就是在下笔之前找出让你灵光一现的那个要素,然后把该要素再加入到其他三个要素之中,让它们融合在一起。往往是人物这第二个要素让你突然兴奋。比如你可能在深夜突然坐起,迫不及待地想写一部描述失业者的小说,不出几秒你就设定了主角。最初的立意与人物塑造这两个想法是如此接近,看似同时出现在脑海中,但其实一个在前,一个紧随其后。我可以告诉你,找出第三、第四两个要素,然后仔细思考和琢磨前两个,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想法和有价值的创意。

灵光一现的创意几乎同时出现于你的脑海中的确是个好征兆。其中一个要素非常丰满,以至于另外一个或多个要素也会马上显现,让你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创作出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故事。但是此时,不能犯简化创作过程的错误——不考虑其他,只是拿起笔就开始创作初稿——这就好比在开始烹制班尼迪克蛋时,却没有在荷兰酱上浇黄油一样。

其实,我们都有那种最初创作故事的天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但其他三个要素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召唤它们现身,描写出它们的外形,然后使之组成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之后,我们就可以尽情发挥了。

故事创作存在着诸多的艰辛,因为如果你假装自己无所不能,就必须承受由此而来的代价。

模式背后的理论支撑

如果知道六大核心技能模式不会去教你写作的过程,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因为该模式主要侧重于你需要了解、需要实施的东西,而非教你怎么做。

换句话说,你仍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你的故事。如果你从六大核心技能这样一个全知全能的角度思考,你的付出终将有回报,甚至可以说是速成。如果不运用六大核心技能,则可能事倍功半,尤其是在你的初稿阶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初稿就变成了一条探索未知的冒险之路,仅此而已,除非所有的要素都各得其所。

你可以提前构思好故事,也可以运用直觉写作法来写作,边写边整理,哪种方式都可以。总之,如果你理解并运用了这一模式,你的初稿就能成功包含所有必要的基本元素。

规则之外,就是你自由驰骋的天地了。

当然,有些问题也在所难免:你对六大核心技能了解得越多,尤其是故事结构方面,就越有可能提前考虑故事的各种重要事件和各个不同的部分,而这构成了故事的最终结局。换句话说,这种模式可能只是把你变成一个做做笔记,记录故事大纲的故事策划者,虽然这看似是最不可能的结果。

知识就是这样传递给人的。只有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策划才有意义。

这就好比一个飞行员,在他第一次学习驾驶飞机时,可能连雷达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的驾驶技术依然不错,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只依靠肉眼、仪器以及直觉,来躲避其他飞行物,在燃料耗尽之前抵达目的地。然后有一天,他发现了雷达和导航系统(如同在写作中,从我那儿发现了六大核心技能一样),突然,一个全新、高效、安全的图景展现在他面前,这跟休息室里那些老驾驶员所说的完全不同,但是丝毫没有减少飞行的乐趣。实际上,这为他的安全飞行提供了保证,从此他学会了如何制定飞行计划,然后根据指示,利用剩余的燃料从一地飞到另一地。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法,即便是一个前期的计划构思型与直觉写作型整合在一起的写作过程,都能让你在考虑故事的主要事件时,自由探索各个主要事件之间的关系。附带说一句,这种创作方式尤其受到那些凭直觉写作的作家的欢迎,因为你也参与了同样的创作过程。

不论你如何创作,都是在寻找自己的故事。要对故事进行充分展开,考虑不同的选择,做出判断,优化戏剧张力和节奏,为你的人物设定最佳的探险、成长和救赎之路。

因此,不论你是前期构思大纲者还是凭直觉写作者,无论你是策划者还是埋头写作者,在写作完成的那一天,我们都是一样的,都创作了自己的故事。根据六大核心技能模式的精髓,对标准和实践方法了解得越多,你的写作就会越快、越好。 UeISyJgBWzyIp8aJZ6ksV3JzhTvQnvEAc2pyNh+X7/2Y0PDcFJnegP1nsEpRPm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