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在写作这行混迹多年,变得多少有些玩世不恭。我常常扪心自问,大家是否真的需要一本传授写作秘笈的书,是否需要一位还称不上是家喻户晓的作家为大家指点一二。就“如何写作”这个关键词,我在谷歌上快速一搜,就发现了128000000个相关词条。(其中居然有1380000条与我本人有关,而且是在我出版了五本小说之后,我没开玩笑。)

不过,就是128000001个词条也没有多大区别。

如果一本小说没有创意,内容模棱两可,写的都是作家们司空见惯、佶屈聱牙的陈词滥调,那么多一条少一条又有什么关系呢?小说创作需要推陈出新,不拘泥于陈词滥调,打破一切流派与体裁的界限,即要找到一种能通用于小说、剧本、回忆录甚至散文的创作模式,这样的作品才能脱颖而出。

据我所知,迪恩·孔茨、大卫·莫雷尔以及斯蒂芬·金就是如此。我猜想(我有些愤世嫉俗),这不过是出版商假借他们的名气牟利罢了。虽然这样的书读了一箩筐,但我却从未发现有一本书或一次讲习班能以一种完全清晰而通俗的方式(或许行不通,可能写作一直就是难以捉摸的业余爱好)传授写作的核心技巧,也没有谁能给出得到公认的符合写作标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

或者,说得更明白点,一本关于写作的书应该告诉写故事的人该写什么,从何处落笔,如何不用那些程序化的套路就能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写故事要么故弄玄虚,要么通俗易懂,这并不是过分的要求。

大多数写作书是基于审美的需要

问题是,故事创作本身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类似于工程构建。然而各类写作指导书却鲜有从工程构建的角度来分析创作活动的。

各类写作指导老师通常都会迫不及待地告诉你写作需要什么,他们会说:“写作需用心……我们必须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经历他的一切……故事必须节奏鲜明、简洁有力。”但是很少有人告诉你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来完成这一痛苦的过程。这类老师所教的大都是些空泛的理论和美感的培养,这两者固然重要,但却不如准确的建议来得实际。即便是我一向敬重的作家斯蒂芬·金,也在他的《写作这回事》一书中提议,一旦你碰巧有了一个故事的萌芽,就应该坐下来,提笔写出一个故事。金还说初稿是写给自己看的,修改后的稿子才是给别人看的。

好吧,那么就按这种方法做,看看结果如何。作者似乎不会对自己吹毛求疵,也不愿意对自己进行严格的剖析,更不愿意按照普遍的标准、固定的模式来创作初稿。似乎这种随性写出的故事更符合自己的艺术观。

然而这种方法只会让你无功而返。

不过幸好,我们不需要使用那种方法。如果你不能像斯蒂芬·金一样成功地将故事创作的形式、功能和标准信手拈来,就应该考虑换种方式写作,因为你原先的那种方式实在是无效又无用。写故事时,痛苦可以避免,而出版销售故事时,痛苦在所难免……在此不再赘述。

金的方法被称为自然写作法,在个别圈子也叫直觉写作法。这种方法可能对某些作家有用,但必须基于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你不必精心策划就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第二,你碰巧想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结构框架,并且所有的核心要素都碰巧符合标准;第三,你愿意经历这样一个因不提前构思而导致的反反复复的修改过程。但是,几乎每位写作新手都使用这种方法,同时,那些有经验的作家——不论他们是否已有作品出版——使用这种方法的也不在少数。有些人竟然还在吹嘘自己那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好像对着一张白纸磕磕绊绊地拼凑出一个故事是一种荣耀。

如果你想从一只菜鸟变成能参加美国高尔夫PGA巡回赛的达人,专业球手一般会建议你马上拿起球杆,疯狂挥杆开练。这样终有一天你能找到自己的套路,不必理会那些标准的挥杆技巧,就能把球打入球道中段300码远的洞中。

这就是所谓的“摸着石头过河”之法。

别忘了我们正在讨论的是要成为一名专业高尔夫球选手,就像你的书只有出版了,你才能步入专业作家之列,这是同一个道理。

如果你已经尝试过按照那种自然写作法创作,但你的书依然没有出版,甚至更糟糕的是——根本没办法终稿,你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个悲哀的事实。很多作家依然执著于凭直觉写作的方法,理由仅仅是“想不到其他的方法”。

我们的命运由我们选择的路而定。

大家疯狂膜拜的原因

像金那样著作等身的作家,可以仅仅在有了一个想法之后就提笔挥毫,他们文思敏捷,十分清楚该如何构建故事。对他们来说,写故事是一种直觉和本能,就好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之前不必再查看《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此指书籍,非热门电视连续剧《实习医生格蕾》)一样。他们已经驾轻就熟。故事以合理的顺序从这些作家的脑海中涌现出来,初稿阶段就可以牢牢地埋下一个又一个结构上的里程碑。他们清楚故事里最重要的是什么,后续如何发展,以及原因如何。他们凭直觉创作出来的故事与标准逐一相符,随后只需稍加润色,而不必另起炉灶。

如果写作新手不了解基本的创作原则,也能像他们一样挥洒自如吗?恐怕不可能。从这些新手脑海里涌现出来的故事往往毫无头绪。

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杂乱无章。

更糟糕的是,这些无法驾轻就熟的作家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写出来的故事是杂乱无章的。他们在自己的大作上用力贴上邮票,满怀信心地把作品寄到案头上已经堆满庸俗作品的编辑那儿。

让我说清楚一些,我并没有明确地说你必须提前列出故事大纲,或者规划好细节。虽然这样做大多数时候的确管用,但这并不是重点。老实说,你对故事结构的原则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落入俗套。如此一来,你要在一开始就亮出绝活,而不是等着把初稿修改到第五遍。

怎么写,自己说了算

你要出版的故事充其量也就像是发明了一种高尔夫球挥杆的新技巧,或是给病人做了一个脾脏摘除手术,至于是否符合故事创作原则,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了。要想把你创作的故事卖出去,无论如何都要跟创作原则相符。当然,越早明白这些越好。

故事创作的基本原则几乎没有被系统地阐述过,如果不了解这些基本原则,大多数写手只会终结于一个永远不会成真的幻梦。作家在打草稿之前要是不做好规划,就好比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而规划得越少,挖下的坑就越深。更多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作茧自缚,因此,当收到退稿信时,他们总会一头雾水,不知道何以至此。

即使没读过他们的作品,我也知道被退稿的原因。那是因为在运用六大核心技能时,其中之一或部分并没有打动经纪人、编辑或是出版商,以致得不到出版合同。六大核心技能只要有一处败笔,或毫无出彩之处,就会扼杀你的机会。设想一架飞机,每一项核心技能都是它的机翼,那么任何一个机翼出现问题,都会让整个飞机坠毁。

但是,不必灰心,理解并运用六大核心技能成功创作故事的方法是存在的。实际上,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剧作家都知道的,很多小说家却不知道

有趣的是,很多关于剧本创作的书承担了小说写作指南的任务,这些书教给我们该写什么、何时写、顺序如何、结果怎样、原因如何,此外,还告诉我们判断自身创意是否有效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怎样才能成功创作故事。很多人常常在写故事之前列出大纲和步骤,那些崇尚自然写作法的人尤为如此,这被认为是一种创作技巧,决定了创作计划。

我向你保证,那些作家们全都错了。为了故事能够出版,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完善,草稿堆成了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雇剧作家来改编故事,为了把故事搬上银屏,他们肯定不会让自己受此煎熬。尽管那些凭直觉创作的作家不愿意承认,但他们鼓吹的初稿修改过程其实就是挖空心思来构建故事的过程。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只是为了让故事的结构连贯合理。在草稿上构思故事无异于用一摞3×5cm的卡片或一本发黄而黏糊糊的笔记本……来记录故事,这都是构思故事的不同形式罢了。

因此,本书意在将适用编剧的故事创作原则(不过,经过仔细改编和修改,已经变成了非剧本创作的语言)介绍给小说家、传记作家以及那些虽借鉴了剧本的结构规则和人物发展原则,却没有显著收效的写手。附带提一下,实际上,正因为有规律可循,剧作家们才能自由高效地创作出故事,而我们小说家却在大堆的创意风景中漫步,苦于找不到一个路标。缺乏形式、成效和标准,是难以创作和出版优秀小说的主要原因。

改变将从现在开始。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如果没有掌握故事创作的六大核心技能,即使拥有了一流的创意、莎士比亚的语言天赋,出版故事也只能是一场空谈。

本书适用于那些参加过所有写作讲习班,通览过所有写作指导书,却仍不知道自己的写作哪里出了问题,不知道为何吸引不到一个经纪人,为何打动不了一个出版商的写作者,当然,更适用于那些初次踏上写作之旅的菜鸟。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即便你的写作恪守原则,写出一个好故事也并非易事,因为本书传授的技能并不会为你代劳。回想一下我们之前讲的那个要成为高尔夫球达人的例子:如果你得到优秀职业高尔夫球手的亲自指点,并按照他们的模式训练,你最多有机会参加俱乐部冠军争夺赛,而不能参加巡回比赛。

不只比赛如此,世间万事莫不如此。

本书是我写小说、写剧本、教授写作20余年来的成果。本书呈现的内容,即掌握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虽然借鉴了许多人所共知的写故事的素材和技巧,但纯属自创。

如果你研究过故事创作的技巧,可能对这些技巧略有耳闻。事实就是事实,无须否认。但是我敢保证没人将这些技巧呈现出来、用言语组织起来,甚至也没有写成文章表述出来,以便让故事的创作流程瞬间变得清晰易懂。

这就是我撰写本书的原因所在。成千上万的人参加我的写作讲习班,有些人纯粹是鸡蛋里挑骨头,因为那些满腔热忱的直觉型作家们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写作理念的;还有些人是带着极大的怀疑而来的;而更多的参加者成为我的信徒,他们在离开之时十分兴奋,因为知道了故事创作果真有一套周详的计划,且鲜有变化,他们对此略感吃惊。即便你只学到了一点皮毛,也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保证,你会成为一个更高效和更有实力的故事创作者。我的讲习班办了30年,有很多次,人们告诉我这是他们听过的最清楚、最通俗的写作知识——这是大家给予我的梦寐以求的无上荣誉。他们说:“为什么其他人就不能像你讲得这么明白呢?为什么你不出一本书呢?”

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再加上我自己也在写作中运用这六大核心技能,我开始相信这些技能对那些想要量化、分析、构思并推进故事的作家有些用处,他们可以运用已经被证明了的原则创作故事,即使不然,至少也能让写作基于对已知语境的理解,而非出于个人的那一点点创意与偏好。

同大家一样,我也讨厌程式化写作

你要从本书中学到的绝对不是程式化的套路。如果你认为是,可以看看我数十年创作的悬疑、惊悚、爱情及历险故事,之后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设计并建造一幢办公大楼是程式化的吗?开飞机是程式化的吗?做心内直视手术是程式化的吗?如果是,那么正是程式化成就了他们。我宁愿把这些程式化的东西称为过程以及符合标准的技巧,或者称作核心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讲,符合出版标准的故事创作也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人类的面部有为数不多的一些特征,一双眼睛、两条眉毛、一个鼻子、一张嘴、一对脸颊和两只耳朵,它们分布在我们从椭圆到圆形各不相同的脸庞上,构成我们的面貌。即使有特别的原型,通常变化也不大。有趣的是,写故事的必要元素和重要部分也有十一种,为了让创作的故事成功,需要逐一展示出来。

鉴于只有十一个器官可供组合搭配,想想看你见过几次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在人群中,长相完全相同的双胞胎或长得十分相似的人是很少见的,而你总能分辨出这当中的每一个人。

人的面孔之所以不同,在于造物主应用了一种符合工程学的方法,让十一个器官的组合产生了艺术效果。

至于文学创作,有许多值得从中借鉴的地方。

创作故事,我们也能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

如同九天之上的造物主,我们有一套创作工具,可以将其与期望和固定的模式组装起来。如果大自然可以用十一种元素创造无穷无尽且几乎没有重样的版本,那么我们这些写故事的人就不应该给故事的创作贴上标签,归类为公式化的套路。

如果你只是把故事创作当成公式或套路,那么,遵守固定的故事创作原则就没有意义了,那些构成创作原则的各个要素、不同成分和重要条件也就都没有关系了。

你知道这些原则和要素都是什么吗?如果你知道有很多作家耕耘数十载,却不知道故事的创作原则和构成要素是什么,你肯定会大吃一惊。花几小时读读这本书,你就会豁然开朗。

多年以来,我阅读了很多雄心勃勃的作家未公开出版的手稿及退稿,并作出评论,从中悟出了点门道。他们的思路与我的六大核心技能规定的标准完全相符,由此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的,可以应用到小说、影视剧和戏剧剧本、短篇小说、回忆录、论文以及散文的创作中去。

开启写作之旅

开启心智,要先将怀疑(包括凭直觉写作培养出来的愤世嫉俗)搁置一旁,轻装上阵。这段旅程不仅能让你收获写作的技巧,还能让你了解为什么那些仅凭直觉,不按结构来的写作方法混乱且无效。

旅程归来,即便你仍愿意坚持自己的直觉写作法,至少也会受益于那些符合标准的写作要素,由此为自己的创作锦上添花。

毋庸置疑,不论是直觉写作法,还是制定了写作计划,凡是成功的故事创作,其目的和标准大致相同,且都得到了读者热切的回应,因为他们都遵守原则,运用了六大核心技能。

没有遵守上述原则的,只能以失败告终。

运用六大核心技能的同时,你要先了解故事创作的标准和结构,即故事的策划与设计,然后再开始展开叙事。而凭直觉写作则着眼于叙事和构思(不一定是以这种顺序),以此发现并运用(或是偶然发现)故事的标准和结构。

不论何种方法,你都能写完故事……只是运用六大核心技能是一个捷径。

或者你也可以为其另想一个名称。

开始之前再罗唆几句

你们想必都听说过我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黑暗束缚》。在我把初稿卖给纽约一家大型出版社后,我没有收到任何必须改动或重写的要求,后来该书成为《今日美国》的上榜畅销书。我是怎么做到的呢?当然并不是因为我是斯蒂芬·金第二(虽然历史证明的确如此),而是因为该书是依据六大核心技能的原则来计划和写作的。这种方法效率很高,我仅用八周就写完了全书。

其余的四本小说也是如此。应编辑的要求,最长的一次改写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其中的一本小说《诱变》,凭借着一篇一流的评论和编辑推荐奖的肯定,位列《出版人周刊》2004年度畅销书公众推荐榜榜首。

是得益于程式化吗?我可不这么看。轻而易举?肯定不是。动手做就行,不过要按照正确的原则、使用合适的工具才能做到。 PP5FXG89KStTAmW+WcLje2iLbpzTQf8TpaT3B7qWfpEEA4Yn1Xi5AOM1fXVjuj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