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主要标志,除了人会使用工具外,还有思维和意识。但是人为什么会有思维和意识,这个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却没有搞清楚。古时候,人们往往认为意识的器官是心,所以汉字中有不少与意识有关的字都与“心”字有关,如心字底的想、恐、志、思,竖心旁的恨、慌、愤、怕等。我们现在常说的“心领神会”、“心旷神怡”、“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余而力不足”等,其实也出于同样的认识。

后来,人们搞清楚了,思维和意识的产生不是在于心,而是人脑的产物。脑子,可真了不起。成人的脑子一般仅重1300克~1500克,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5%左右,但它却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又与1万多个细胞相联系,形成一个神经网络的世界。神经细胞的直径很小,只有十万分之一厘米,然而其神经脉冲的传递速度,最快时竟达到每秒钟1万厘米左右。正是这个原因,脑子才成了思维和意识的源泉。为此,人们把脑子称为指挥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这个司令部的组成非常复杂,各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有人在一个生理实验室里,用狗做了3个实验,因为狗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和人脑很相似。这3个实验,将会帮助你认识这个“最高司令部”。

第一个实验:

一条麻醉了的大狗,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生理学家在两位助手的帮助下,迅速切开狗头的表皮,凿开头骨,再揭掉一层硬膜。呈现在无影灯光下的,是白花花、皱褶不平、像核桃仁似的大脑皮层。然后,生理学家手起刀落,利索地切除了狗脑子里的最高神经中枢——大脑。

手术很成功。手术结束之后,这条狗虽然心脏还在跳动,呼吸仍在继续,胃肠依然能消化,可是躺在那里完全没有了知觉,成了一条“活死狗”。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大脑占了整个脑子重量的85%,大脑皮层是我们进行记忆、思考、想象等心理活动的中心。没有大脑,人就没有知觉,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认识,永远处在昏迷的状态。

第二个实验:

仍然是那位生理学家给狗动手术,当然,得另换一条狗。他把这条狗脑子里的第2个重要部分——小脑切除了,可是大脑还继续保留。小脑藏在整个脑子的后面,比大脑小得多。

手术以后,狗倒是醒了,什么都懂得,能吃东西,能汪汪地叫,也能摇尾巴。可就是站不稳,走不了路。原来,小脑是管四肢活动的,负责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肌肉的运动。人的小脑如果有了病变,动作就失去协调,身体老是摇摆不定,走起路来腿抬得老高,东倒西歪活像个醉汉。

第三个实验:

生理学家切去了第3条狗的脑干。这回狗既没有知觉,也不能活——一命呜呼了。

脑干在整个脑子的基底,是脑子的第3个重要部分。人脑中的12对脑神经,就有10对来自脑干,人的内脏活动,几乎全由它来指挥。比如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胃肠的消化食物、肾分泌出废物——尿,这些活动全是脑干在那里统一指挥。把它切除了,生命当然也就终止了。

正因为脑子承担了如此重要的任务,所以需要的氧气和血液供应也非常之大。据实验得知,脑子消耗的氧气竟占全身的五分之一,人脑只要缺氧6秒钟就会死亡;从心脏输出的血液,有六分之一要供给脑子,正常成人一分钟流经脑子的血液要有800毫升之多呢。

大脑这个司令部一旦出了故障,人的活动可就要全部乱套。1985年圣诞节,安娜一个人正孤苦地守在纽约州的寓所里,门铃响了,她开门一看,“哇”地惊叫了起来——门外站着的是她的丈夫,已失踪了15年的詹姆士。

詹姆士原是当地邮局的投递员。1971年3月的一天突然失踪,人们只在公路边的山坡上发现了翻倒的邮车,不见詹姆士,既不见活人,也不见尸体。后来知道,他在那次交通事故中受伤而失去记忆力,一直到15年后跌了一跤才恢复记忆,他想起了纽约州温馨的家,想起了妻子安娜,只是想不出为什么自己会在离家数千千米的加利福尼亚,更想不到此时已是1985年了……

专家推断,很可能是那次交通事故使詹姆士的头部受伤,大脑的神经“断路”了,故失去了记忆,而后来的一跤又使神经重新“搭上”,从而恢复了记忆。这是极罕见的偶然事例,专家也无法对此作出更合理更科学的判断。毕竟,大脑中有着100多亿个十分娇嫩的神经细胞,所以,目前人们还根本不可能找到“断路”的场所。 +ihIuEZVAFBOZP1NWNnqTkJQYT8mDVlE2XfXZKA5A3ah6MH6Oz8HtaIR+W6UUZ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