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自然名胜

庐山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吸引着中外游客。提到庐山,人们就会想到庐山那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

庐山的自然名胜实在太多了,比较有名的有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大口瀑布、三叠泉、五老峰等。庐山的这些自然名胜是大自然赋予庐山的礼物,它们给庐山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一)锦绣谷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两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开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

锦绣谷长一千多米,曲径盘空,云雾迷漫,峰回路转,步移景换。峰壑组合奇特,盘崖峭峙,典雅深幽,两边如斧劈刀削一般。锦绣谷内长满奇花异草,神采非同一般,这里四季花开,犹如锦绣,故有锦绣谷之名。

相传锦绣谷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之处。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进谷采药,曾得睡香花。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诗写道: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做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二)花径

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两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达,沿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

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司马时,曾在816年亲自登上庐山游览。

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三)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是为仙人洞。

仙人洞的洞高、深各约十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

到清朝时,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成为海内外游客客来庐山之后的必游之处。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

仙人洞右侧之观妙亭下,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可通观锦绣谷。游仙石傍有一竹林。“游仙石”三字和傍山崖的诗“竹林无处访仙居,百尺丹崖悬断石,游踪亦是未除。”为明嘉靖七年东莞钱全志所作。

(四)大天池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米的天池山顶,即可来到大天池。这里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两水萦回,四山豁朗。

此处原建有天池寺,但是后来寺庙被废弃。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相传,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侍徒文殊骑着青狮从五台山来此,见此峰峦迭翠,云雾重袅,幽雅翠滴,认为是座人间仙山,唯缺一分秀水,于是“开化帝释,插石成池,水涌石上”,故而得名天池。

由于文殊施展法力,双手插石,顿时土开石裂成两个旱坑,又施法力,引来灵水,世称神泉。山泽通气之时,池水常冒出如珍珠般的气泡。若泛气泡,天空即会升起云层。这种现象,当年连范仲淹这样的学者也认为是“神异”,并作诗描写道:

巅冒泓清少见源,天干不竭引猜疑。

后来,人们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空气中某些气体遇到气压降低,就形成层云,水中容纳不了较多气体,也就形成气泡。

(五)龙首崖

从大天池西南侧,循石阶下行数百米,便可见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龙首崖。

人们若从悬崖左边一石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劲松,宛如龙须,微风吹佛,恰似龙须飘飞。

龙首崖是观云雾的好地方。每当大雾袭来,深涧峡谷中,云雾升腾,龙首崖如傲游在茫茫云海之中。人们站在岩上,有如腾云驾雾,云游太空;也似乘龙探海,嬉戏波涛。不多时,浓雾散去,睛空艳阳,满目青翠,远处峡谷,河流、田野、农庄清晰可辩。

在龙首崖上凭栏俯瞰石涧峡谷,可见悬索桥似的彩虹横卧,狮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凉岩、万丈梯等诸多景致,奇石累累,姿态万千。

(六)铁船峰

铁船峰俗称“桅杆石”,与龙首崖隔涧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舰昂首,故有此名。

相传,东晋大将军王敦,军事大权在握,欲篡夺帝位。一天,王敦在建康邀请许逊等人,共同饮酒作乐。席间,王敦让人给他释梦。

王敦说他昨晚梦一木破天,问是否吉祥?

许逊等人知其用心,便释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轻举妄动。”

王敦听后不悦,暗起杀心。许逊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至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来,幸好许逊学有法术,呼来二龙挟船并飞,并告诫众人紧闭双目,不得窥视。

当船飞临庐山紫霄峰上空时,云雾迷漫,船底擦着树梢沙沙作响。此时,船上的人感到奇怪,就偷偷去看个究竟。看到有人偷窥,二龙突然离去,船随即坠于紫霄峰下的石门洞旁,而化为铁船峰。

虽然这个传说,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但它却给铁船峰这一景观增加了传奇色彩,使铁船峰更加扬名。

(七)石门涧

从龙首崖下去不远,就可到达石门涧。庐山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而得名。景区面积一万余亩,景观百余处。集“雄、奇、险、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从东晋起这里就游踪不绝。此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历代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为之相涉,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与摩崖石刻,文化底蕴丰富。

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

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人们入“门”必须侧身才能通过。峡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镌有“石门涧”三个大字。

过了大磐石,峡谷更加险峻,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几乎都呈90度垂直,上接霄汉,下临绝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惊心魄,纵有鬼斧神功,也难劈此胜景。

(八)黄乌二龙潭

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两潭相邻,各有千秋。

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后来,只见一潭。

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像是一把银锻的竖琴,日夜在拨动着琴弦。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后来,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后来,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两字。

(九)三宝树

庐山的“三宝树”,是比较特殊的三株大树,即两棵柳杉,一棵银杏,姿态古老婆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古树是晋僧人昙诜所栽,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柳杉原叫娑罗,据讲是从西域引来树种,旁岩上镌有“晋僧昙诜手植娑罗宝树”十字。银杏树参天似伞,一般称为白果,乃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树,有“活化石”之称,因为祖辈种树,孙辈才能得果,故名“公孙树”。

三树凌空耸立,高达三四十米,身躯粗大挺拔,几人挽手方能合抱,气势雄伟,可谓三杰。三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纵横交攀,密密层层,蓊蓊郁郁,荫及数亩,遮天蔽日。这里山色岚气,石乳清泉,竹木掩映,环境胜似幽宫。

(十)芦林湖

芦林湖地处芦林谷中,原为高山四环、中阔开朗盆地。根据地质学家考证,芦林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巨大冰窖遗迹,大约在冰川活动晚期,被冰碛物壅塞形成。

在漫长的岁月中,约两百亩的芦林凹地,一直保持荒凉、芦草丛生的原始风貌,为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后来,才慢慢变成灌木丛林。

由于筑坝造桥,截住猪卷山的溪水和犁头尖的流泉等,1955年下半年开始蓄水,从而成湖。

芦林湖的面积9万平方米,蓄水量达120万立方米。湖的四周奇峰秀峦,苍翠欲滴,湖面阔如镜,澄明透澈,湖心挺立两个小亭,别致典雅,对映天色,碧波粼粼。

(十一)含鄱口

黄龙潭前行两三公里,便可到庐山著名景点含鄱口。含鄱口海拔1286米,与对面的汉阳峰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鄱阳湖水之势,故而有此名。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它活像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人们踏着微露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

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鳞片。

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

(十二)汉阳峰

清代曹龙树曾有诗曰:“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这就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

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观汉阳灯火,故名汉阳峰。

汉阳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为禹王台,为大禹治水登临处。每当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登此台眺望,江汉倒悬,楚楚环供,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

汉阳峰南为紫霄峰、东北有小汉阳峰。西北乃一峡谷,系张性断层,长七八公里,是庐山较大的山谷之一,名为康王谷,相传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为原型。

峡谷的末端有一飞瀑,史载“谷帘泉”,传说诸葛亮见此瀑,大为惊叹。

(十三)大口瀑布

大口瀑布是庐山近年开发出来的景点,人们可以从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

大口瀑布又称彩虹瀑布,它是典型的冰川遗迹。在雨过天晴以后,在这里可以看到阳光下五颜六色的彩虹。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描写,说的就是大口瀑布。”

从含鄱口坐索道去大口瀑布,下了索道再走上一段石阶,就到了瀑布下。然而,后来的大口瀑布已经没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水变的很小了。但是水很清凉,脚往水中一伸一下子特别舒服,缓解了走路带来的燥热。

此外,大口瀑布周边还有仙人指路、鹰嘴石、骆驼峰、黄丹口等风景名胜。

(十四)五老峰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五老峰海拔1358米,陡峭挺拔,根连鄱湖,峰接霄汉,奇峦秀色,驰誉天下。

五老峰东南面绝壁千仞,陡不可攀,而西北坡地势较缓,人们可循小道爬坡登山。

登上五老峰,只见危岩削立,层崖断壁,天高地迴,万仞无倚。站立山顶俯视山下峰峦,有的挺立如竿,有的壁立如屏,有的蹲踞如兽,有的飞舞如鸟,山势此起彼伏,犹如大海汹涌波涛。极目眺望,远处的城廓川原宛如盘中玉雕,鄱阳湖中来往的船帆尽收眼底。

倘若朝夕登峰极顶,则可见朝霞喷彩,落日熔金,色彩缤纷。有时山上天风作起,白云四合,身埋雾中,刹时那蓝天、澄湖、远树、遥山统统迷藏在云雾里,片刻云消雾散,头顶露出蓝天,云海逐渐消失,蓝空下鄱阳湖好像一面巨大明镜,把扬帆的船影映照得特别清晰。阳光里,几朵白云把五老峰衬托得更加雄奇,渲染得格外富有诗意。

有云雾时,它好像腾云驾雾的五仙翁,高高腾起于半空的云雾之中;月光下,它衬托着蓝天白云,俨如一朵仰天盛开的芙蓉花,格外鲜艳夺目。

历代许多诗人名士来到五老峰,无不为这里的瑰丽景色所迷恋,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在这里留下“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千古绝唱。

(十五)三叠泉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155米,极为壮观,撼人心魄,故名三叠泉。

三叠泉的每一叠都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二十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历来到过庐山的人们都认为,庐山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但三叠泉却长期隐藏于荒山深壑,曾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流白鹿洞的朱熹都没发现它,直到南宋时期才被人发现。深处藏幽,更使三叠泉具有了一份独特魅力。

(十六)碧龙潭瀑布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在距庐山牯岭约五六公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龙潭瀑布”,也称作王家坡瀑布。

碧龙潭瀑布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庐山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层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在一起达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

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潭旁边建有观瀑亭。

(十七)小天池

小天池位于庐山牯岭北面,池中之水置于高山而终年不溢不涸。池后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始建于1936年。

小天池山对面还有一怪石,远望似一雄鹰伸颈欲鸣。鹰首有巨石叠就,一石伸出鹰嘴崖,石缝中绿树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鹞鹰嘴。山南麓有一山峰凌空突出,下临深壑。

峰顶悬崖上有一伞顶圆亭。步入亭中,长江似一条白色缎带,飘忽在天际。山脚是深谷,形如一把打开的剪刀,故名剪刀峡。峡中溪流淙淙,松柏翠翠,怪石嶙峋,幽雅秀美。

小天池是牯岭观日出、晚霞、云海等奇观最佳的地方之一。登临山顶,宛如漂泊在云中,盘桓在庐山的上空,青山碧水,红瓦苍崖,历历在目,令人纵横浮想,思绪万千。

(十八)飞来石

庐山西谷上端,有两块超然叠置的巨石,小的横架大的面上,乍看形如老鹰翅膀,又似天外飞来,神乎奇妙。

这两块石头还有一些神话传说。据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被打破,女娲补天之时,跌落碎片飞来这里,就化成了下面的那两块石头。

另有传说,夏禹治水架舟临汉阳峰,考察九江洪流走向,庐山各个山头逐次露出,大禹欲一一登临观之,却很难实现。此时,正巧飞来一只老鹰点头展翅,大禹即予跨上。不料,老鹰飞到此处上空时,因体力不支坠下,翅膀跌脱,正落在那块石的上面,以后化成了后来的上块石头。

基于以上神话、传说,这两块形状奇特的石头故名“飞来石”。

在享誉全球的庐山,自然名胜到处都是,真可谓数不胜数。这一处处名胜,它们像一张张名片,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游览。 31VCUMLF0JXld52NmBGVlSFKzY2qB4Q1YHmlo+vO/sinkFgwXtEMB5Hj6CXQ1R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