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地理与发现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东临甘肃省文县,北部与甘肃省舟曲、迭部两县连界,西接四川省若尔盖县,南部同四川省平武、松潘接壤,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沟是九寨沟县境内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

这里原始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生态环境奇特,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沟内分布着108个湖泊,更有雪峰、叠瀑、翠湖和彩林等世界奇观,因此素有童话世界、人间天堂的美誉。

(一)地理成因

九寨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属松潘、甘孜地槽区,恰好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阶梯的坎前部分,在地貌形态变化最大的裂点线上,地势南高北低,有高山、峡谷、湖泊、瀑布、溪流、山间平原等多种形态。

九寨沟地貌属高山狭谷类型,山峰的海拔高度大多在3500米至4500米之间,最高峰嘎尔纳峰海拔4764米,最低点羊峒海拔2000米。整个景区内沟壑纵横,山峦叠嶂。翠湖、叠瀑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变化、冰川运动、岩溶地貌和钙华加积等多种因素造就的。

在距今四亿年前的古生代,九寨沟还是一片汪洋,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使地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山体在快速的不均衡隆起的过程中,经冰川和流水的侵蚀,形成了角峰突起、谷深岭高的地貌形态。

另外,由于地震等因素引起的岩壁崩塌滑落,泥石流堆积,石灰溶蚀和钙华加积等多种地质作用,导致了沟谷群湖的产生,叠瀑越堤飞出。因此,九寨沟景观的雏形早在二三百万年以前就已经形成。

九寨沟的喀斯特地貌是造就悬壁,形成瀑布的先决条件。在台式断裂的抬升面上,堆积了泥石流等堆积物,后经喀斯特作用,钙华加积,增加了瀑布高度,形成了今天壮观的诺日朗瀑布。三十多米高的悬崖上,湍急的流水陡然跌落,气势雄伟。较发达的冰川地貌和岩溶地貌为九寨沟的风光奠定了地形地貌的基础。

九寨沟的山水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九寨沟一带的许多山地海拔已达到4000米以上的雪线。随着冰川期气候的到来,高山上发育了冰川,山谷冰川又伸展到了海拔2800米的谷底,留下了多道终碛、侧碛,形成堤埂,阻塞流水而形成了堰塞湖。长海就是形成的堰塞湖。至今,这里仍保存着第四纪古冰川的遗迹,冰斗、冰谷十分典型,悬谷、槽谷独具风韵。

钙华指的是湖泊、河流或泉水所形成的以碳酸钙为主的沉积物。九寨沟的钙华有着自身的特点。由于流水、生物喀斯特等综合作用,以钙华附着沉积形成了池海堤垣。随着时间的推移,钙华层层堆高,垂直河流的方向形成了大小不等的钙华堤坝,堵塞水流形成了湖泊或阶梯状的海子群。水流的外溢下泻,又形成了高大的瀑布或低矮的跌水,加上一些水生植物如苔藓及藻类的繁衍,不少湖泊就变得五彩缤纷,造就了九寨沟多姿多彩的独特景观。

(二)开发沿革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发出号召,要开展三线建设。人们纷纷响应号召,走进阿坝州、甘孜州及凉山州九寨沟,在这里建起了两个林场砍伐地。

1966年至1976年,九寨沟的两个林场停砍十年,生态得到了一些恢复。1975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的一个工作组在对九寨沟进行了综合考察后认为,九寨沟不仅蕴藏了丰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美风景区。

同年,国内著名的林学家吴中伦对九寨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吴中伦身临其境感慨万分地说:“我到过欧美数国,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奇美的自然景观,一定好好的保护起来。”随后,他把保护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建议上书到四川省有关部门。四川省林业厅十分重视,立即通知南坪林业局:九寨沟周围以外才能砍伐,这是林业部门保护九寨沟最早的一个措施。

1977年,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对九寨沟的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后,将结果写入了《四川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1978年12月,九寨沟建立了固定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两个林场从九寨沟迁了出来。1980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游客也越来越多。1982年,九寨沟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表决,一致通过将九寨沟与黄龙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颁发了证书。

199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又被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2001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唯一获得三项世界冠名予以保护的旅游风景区。

2007年5月8日,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九寨沟瀑宽320米的诺日朗瀑布,入选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宽的瀑布,成为中国旅游景点中又一项中国之最。 P19wiXgXzR/Led1cGT8AQBEXHcvQkhROFs9Hz8tYoKY44Lkv+FlsHIfD+3zz4i0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