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名胜景观

在悠悠5000年的我国古代史上,雄关要塞,可谓不计其数,而瞿塘关能在这些要塞中傲然屹立两千多年,自然有它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瞿塘关所在的瞿塘峡为著名的长江三峡之一,这里峰峦朦胧,涛声阵阵,山水一色,滟回澜、铁锁关、赤甲山和白盐山、人工栈道等自然景观都别具特色。

(一)瞿塘关雄姿伟岸

欲过瞿塘峡,先闯瞿塘关。在瞿塘峡口,北岸的赤甲山拔地而起,江南的白盐山从天而落,对峙的两岸为千丈峭壁,相距仅一百多米。“两山夹抱如门阙,一穴大风从中出”“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这就是著名的三峡门户夔门,也称瞿塘关,是出入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

瞿塘关北岸的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因此土石呈红色,如人袒露脊背,因此叫作赤甲山。瞿塘关南岸的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是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在灿烂的阳光下,赤甲山略显红色,白盐山呈灰白色,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

据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记载:

瞿塘峡,乃三峡之门,两岸对峙,中贯一江,望之如门焉。

由于长江水的年平均流量高达每小时一万四千多立方米,相当于十条黄河,洪水期的瞿塘关处甚至会每小时通过四五万立方米,一夜之间的涨落达到一二十米,其势简直排山倒海,变化莫测,惊心动魄。

杜甫描绘瞿塘关的水势,用了“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形象生动地勾勒出瞿塘关的伟岸雄姿。

现在,临江的石壁上,还刻有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行书大字。还有李端浩的篆刻“巍哉夔门”和行书“夔门瞿塘”,均历历在目。

瞿塘关雄中有秀,于粗犷雄伟的景色中蕴含典雅之美。待到秋来月夜,碧空如洗,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峡口冉冉升起,像是赤甲、白盐两峰合捧而出,雄伟的瞿塘关仿佛被它的银辉推开,顿时银辉洒遍峡江,峰峦朦胧,水波粼粼,山水一色,皎月青山倒映江中,如同仙境一般,使人进入了“夔门秋月”的诗情画意之中。这时,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就变得恬静幽美了,别有一番情趣横生的景象。

千载悠悠,今天的瞿塘关大开,天堑已经变通途,真正是“舰机轻轻过”。然而“夔门天下雄”的风貌却依然未变,正如郭沫若的《过瞿塘峡》所述:

滟滪已无堆,瞿塘仍可危。

岸崖双壁立,峡道九肠回。

云彩戴军帽,江声隐雾帷。

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二)瞿塘险过百牢关

瞿塘关以雄伟壮丽著称,但其“雄”“险”却最为人们所称道。在这段最短最狭的峡谷中,有“险由天设古今留”的说法,可见其险要是天造地设的。也有“瞿塘险过百牢关”的说法,可见其险要的程度。

1.滟滪堆前水回澜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道:

见说瞿塘峡,斜横滟滪根,

难于上鸟道,险过上龙门。

诗中说的“滟滪”是一巨礁,长约四十米,宽约五十米,横卧江心,锁住长江航道,这就是瞿塘关险不可不提的地方,即滟滪堆。

唐代诗人杜甫在《滟滪堆》写道:

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这可以说是对滟滪堆的实际描绘。的确,每当冬春枯水季节,滟滪石犹如一只出水猛兽,露出水面达二十余米,横陈江心,紧锁瞿塘关。在夏秋洪汛时期,滟滪石潜隐江底,宛似水中石牛,激起排空巨浪,漩涡千转,回水西流,涛声咆哮,声震峡谷,组成了一幅“滟回澜”的磅礴壮景。

清人王怀曾在《滟滪石》写道:

不到瞿塘峡,焉知滟滪尊。

群龙翻地轴,一象塞天门。

如此巨大的滟滪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曾有种种说法。有的说是大禹治水时,有意留下的锁龙柱。清代王知人在《滟回滪》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神禹推承造化功,故留突兀大江中。”

有的还说滟滪石是由三根粗壮的石柱支起的,下有巨大的龙宫;也有人说是长江上游冲来的大滚石,受阻于夔门,堆积而成,或者是赤甲山、白盐山的岩崩造成的。总之,众说纷纭。

后来经过地质工作者的实地考察,滟滪石既不是崩石,更不是大滚石堆积,而是长江急剧下切,在河床中残留的三叠系石灰岩组成的暗礁。它的下部有三足如鼎状,直插江心,其深莫测。由于滟滪石周身有许多溶蚀凹穴,所以又叫燕窝石。

这样一座巨石横亘江心,也是旧时行船的一大险关,因此杜甫在《滟滪堆》中说这是“天意存倾覆”。因此,东去船只,顺流而下,如箭离弦,船家须看准礁石,及时转舵,绕礁而过,稍差分毫,就有触礁沉船的危险。

早在东汉时期,李膺在《益州记》中说,船民经过这里,不知该顺着哪股水漂过去,总是心中犹豫不决,所以才命名为滟滪堆。

自古以来,滟滪堆旁不知有多少船翻人没,演出过多少悲剧啊!无怪乎连自小生在峡区、晚年居奉节的清人监察御史傅作楫在《滟滪堆》诗中也叹道:

莽莽长江水,谁敢冲其波。

奇哉滟滪堆,乃欲吞江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根治这三峡第一险滩和通航的拦路虎,川江航道工人于1958年冬,奋战七天七夜,随着一声巨响,千万年横卧江心的巨石被炸得粉碎,沉入了江底深渊。从此,这里航道畅通无阻,“滟回澜”也已成为了历史,诗人陆游“不知滟滪在船底,但觉瞿塘如镜平”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2.瞿塘关锁全川水 如果把滟滪堆比作瞿塘关难过的“门槛”,那么,在历史上,瞿塘关还曾被人加上过“门锁”,这就是铁锁关,铁锁关“锁”的就是瞿塘关。

进入瞿塘关口后,过白帝城,侧目北望,草堂河与长江汇合处,白帝山东侧的岩石延伸至江边,这是一倾斜岩层组成的岩,险峻的礁石上,巍然屹立着两根铁柱。这就是古时铁锁雄关的遗迹。

瞿塘关是古时进出四川的水上交通孔道,也是江防要塞。在这里设置拦江铁锁,最初的目的是防御外敌侵入,后来一度成为吮吸民脂民膏的关卡。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五的记载,904年,蜀国守将张武“作铁链,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

十年后,割据荆南的南平王高季昌欲攻取施州,即今湖北恩施,夔州守将徐宗武在南岸凿石穿孔,在北岸立了两个铁柱,柱高2.3米,横拦江上的铁链有七条,链长共计997.2米,用来锁江,阻挡元兵。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江边铁柱,铁柱所在的草堂河,又被人们称作铁柱溪。徐宗武设置的这些锁江铁柱,丞相贾似道还专门为铁锁瞿塘关颁布告示,即刻于铁柱溪的岩壁上。至今石孔、碑刻同铁柱遗迹尚存。

又据史籍记载,早在619年以前,古人就建有瞿塘浮桥,这应当是长江三峡上最早的“长江大桥”了。据宋太宗赵炅时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

三钩镇在夔州东三里。铁锁断江山,横江互张两岸,造舟为梁,施战床于上,以御寇焉。镇居数溪之会,故曰三钩,唐武德二年废。

如果这段记述可信的话,则说明在唐代以前就有人在这“峡东风常急,江流气不平”的瞿塘关口三钩镇铺设了铁索,而且还大胆地修建了一座浮桥。因此,正史所明确记载的唐末张武在瞿塘关设置铁索以锁峡,已是约三百年后的事了。

因此,在这天下至险处,因为有了断江铁索和浮桥,要想从水上飞渡这道“锁峡”,真比登天还难啊!

北宋初年,赵匡胤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指着地图对率军平蜀的大将刘光义、曹彬说:“我军逆流行进到此,切不可以舰到进攻。”

刘光义、曹彬谨记赵匡胤的指示,在离铁索、浮桥还有约二十公里处,便舍舟登陆强攻,直到夺取了浮桥,才重新拦船而上。攻占瞿塘关这一兵家必争之地,为平蜀战役的胜利揭开了序幕。

到了元朝末年,割据川东的夏王明玉珍,为了确保瞿塘关不失,除了有拦江铁索外,还在瞿塘关口,北倚羊角口,南靠南城寨,凿壁牵绳,建筑了一座永久性的悬空飞桥。桥上铺设木板,桥头又安放了大炮。

这一悬空飞桥比从前的浮桥更加进步,不管江中洪流如何汹涌,飞桥丝毫不受影响。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白盐山崖壁上的所谓“孟良梯”的石孔,很可能就是这座飞桥的遗迹。

历史上瞿塘关曾有过多次“断江”“锁江”的记载,所以这里又称为“江关”。一索横江,万舟断航,真可谓“瞿塘峡锁全川水”。

昔时弥漫的战争烈火与硝烟已成为历史,但我们的祖先在天下至险的瞿塘关口安设拦江铁索,修建浮桥、飞桥的业绩,却始终同巍峨雄伟的江关瞿塘关一样,长留人间。

3.赤甲白盐各妖娆 说起瞿塘关天下雄,不可不说夹江而峙、犹如天设的两扇大门,这就是屏障夔州的赤甲、白盐两山。

瞿塘关口的北岸,白帝城的东侧,鬼斧神工的造就了一座石灰岩质、高1400米的赤甲山。山石赭口红,不生树木,如人袒胸披甲屹立,山名由此得来。山形似一只红艳艳的桃子,因此,又有桃子山的称号。

还有人把它叫作火焰山,当晴空日丽、艳阳映照,山峰如红妆艳抹一般。正如古诗所赞叹的:“晴辉相辉映,解甲挂山陬。”“赤甲晴辉”向来是瞿塘关的一大胜景。

白盐山“仿佛盐堆万仞岗”,与赤甲山交相辉映,红白分明,更添异彩。这就是有名的“白盐曙色”,又为瞿塘峡增添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赤甲与白盐两座峰峦,隔江相望,近在百米,一个红装,一个素裹,不但给雄壮的夔门增添了英武的风采,而且还形成了不少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如粉壁墙,圣姥泉、余公洞等,让人们可以大饱眼福。

古人把瞿塘关的山雄水险尽诉笔端。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正是瞿塘关两岸包括赤甲、白盐两山在内的如实写照。陆游在《入蜀记》中也说:

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

从水情上看,“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溯逆将复船”,“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狮吼雷鸣,震耳眩目。正是这雄山险水,才造化出“瞿塘险过百牢关”的现象。

当你进入瞿塘关中,看山踏水,满眼都是山,那山势上悬下削,壁立着,对峙着。昂首仰望,只见一线长天,两旁的群峦,游云缭绕,只剩下一个个利刃似的山尖。

在峡壁的威逼和夹峙下,船儿仿佛在一尺一尺地向下坠落,而怒吼的狂涛,使劲地将船儿往上抬起,恨不得举过峡尖,送上九天银河。此情此景,你好像一扬手就可以摸着天,跺一下脚又会陷进地窟里。

清代诗人何明礼这样描写他的感受:

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

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4.开辟栈道见奇功 瞿塘关是横锁三峡中的第一峡古代三峡的交通,几乎全靠水路。船行峡中,过草堂河口,就可望见北岸的一段古栈道遗迹。

如有心去考察三峡栈道,从白帝城沿岩脚纤夫道东行至大溪口,再转入南岸悬崖峭壁上,便可见到有一条断断续续的人工凿成的古栈道遗迹。这就是古时船夫拉纤以及陆上军事运输、客商行贾的唯一道路。

栈道又称阁道、栈阁、复道,一般是指在山间石壁上凿孔架桥、连接阁亭的山道,多见于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是古代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铺设栈道的一般方法是:先凿出石孔,石孔呈方形,长宽各数厘米,深数五六十厘米不等。每孔间距数米,再楔入横木,铺设木板,即为栈道。栈道途中有较宽阔平坦处,每隔一定里程筑一阁亭,供行人歇息。

我国古代栈道在战国时代已有修筑记录。据《战国策·秦策》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汉书·张良传》记载了张良替刘邦出谋划策,入蜀时烧绝栈道来迷惑和麻痹项羽,以致项羽误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后来韩信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利用栈道作了一篇绝妙的文章。

古代的栈道遍布川、陕、甘、滇等省,现存三峡栈道主要在瞿塘关段。该段从白帝城草堂河口东岸起,至巫山县大溪对岸的状元堆为止,长约十公里,于1888年动工修建,历时四年之久才告完成。从巫山县城对岸的南陵起,到今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的青莲溪为止,长三十余公里,纵贯整个巫峡的栈道,也于光绪十五年动工。

三峡的栈道包括道路、石桥、铁链、石栏,宽二三米,高出江面数十米。据志书记载,在当年的栈道上,纤夫与轿工可以并行,就是夔州府官的八人大轿也能通过。现在,古栈道上已经没有铁链,石栏也残缺不全,走在栈道上,头顶是悬崖欲坠,脚下是汹涌的江涛,奇险可畏,令人怵目惊心。

三峡栈道与川、陕、甘、滇的栈道不同,它大部分是在绝壁上开凿的,路途中间用石桥跨过沟壑,坦坡极少,工程之艰巨非常人所能想象。

据《夔州志》记载:

施工之始,工匠无从凭藉,乃对壁凿孔,旋炸旋凿,使千仞岩壁之腰嵌起五、六尺宽平坦路,纤、轿可并行其中。

修通的栈道上,“肩挑背负,络绎称便”“舟行有纤路,亦少覆溺之患”,百姓、官商人人称道,颂为“千古仅见”的壮举。

为纪念这项巨大工程及其修建者,当年施工时,便在瞿塘关中江北岸的风箱峡岩壁上镂刻了“天梯津隶”“开辟奇功”八个醒目大字。这并不是当时人的自吹,因为这些栈道真正称得上是“天梯津隶”,而它的建设者则的确开辟了绝壁上的奇功。

登上栈道走几步,看到那无数的钻孔,当年石工身依绝壁,下临深谷,一锤一凿的艰险情景定会历历在目,对瞿塘天下险这句诗的含义更会刻骨铭心!

(三)天坑地缝

瞿塘关的古迹名胜还有它附近的天坑地缝。天坑地缝北靠瞿塘关,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

天坑地缝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9.5公里,幅员面积340平方公里,辖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片区。

地缝中已开发的天井峡大桥至回头石段约五千米,有栈道自罗家坪下到地缝,形成环线。其间景点星罗棋布,溶洞竖井多而怪异,萦绕着无数的传说故事。

两岸夹道的岩石千姿百态,岩壁上丛林遮天蔽日,森然欲合。天坑地缝,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丹青长卷,石林、溶洞、洼地、竖井……包容万象,应有尽有。

地缝天井峡一段,上部宽10米至30米,悬崖最深处达300米,是一条世界罕见的“一线天”景观。

同时,崇山峻岭中清澈碧透的涓涓溪流,原始草场和繁茂的森林,又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由于这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又成为了避暑观赏雪景的最好场所。而且这里的山乡风情,更像一首浓郁的土家族情歌,其纯朴的民俗民风让无数中外游人留连忘返。

如果走在我国西南部连绵的群山之中,突然眼前会露出一个巨大的坑洞,坑周围的悬崖峭壁十分陡直,好像斧砍刀削一般,绝壁中间围成的坑洞则犹如像一张大嘴一样对着苍天,横亘在山间。这种奇异的自然景观,民间俗称“天坑”,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神奇造化之谜。

天坑通常有着巨大的容积,由陡峭而岩壁圈起来,深陷成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的地表特征。天坑一般在厚度特别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天坑一般从地面通往地下,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

瞿塘关附近的这个天坑位于重庆奉节县小寨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漏斗”。小寨天坑被洞穴研究专家评为“天下第一坑”,以它的惊险奇绝闻名于世。

小寨天坑的地下岩溶水文系统很完整,在28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存在着一个天坑群,共有硝坑天坑、冲天天坑、猴子石天坑等六个天坑。

小寨天坑不仅巨大,其色彩也极其丰富。绝壁上的岩纹颜色奇特,红、黄、黑相间犹如一幅国画。飞禽在岩缝中飞进飞出、鸣叫、觅食,给这幅巨大的国画平添了几分生机。

站在瞿塘关附近的荆竹乡九盘河右岸山顶上俯瞰,可以看见几座山峰之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四面坑壁异常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一条羊肠小道,在竖直的石壁上盘旋环绕直至地心深处。

坑壁上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两至十米,上有两间古朴的茅草小屋,据说曾有两户人家在这里隐居,在台地上种植魔芋生存。

绝壁上的羊肠小道是他们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上有几处泉水倾泻而下。坑底长满了植物,郁郁葱葱。

(四)瞿塘关博物馆

瞿塘关始于战国交侵时代,为天下至险,兵家必争之地。往日这里烽烟狂澜,“世乱戈如林”,而今“故关兵净”,高峡平湖,三峡骤变。

为记忆历史,传承三峡,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白帝城博物馆名誉馆长魏靖宇先生在政府和专家的支持下,竭尽心力,自筹资金,营造瞿塘关遗址博物馆。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以瞿塘关古烽燧、古炮台为依托,融战争与诗情、历史与自然于一体。被专家誉为三峡第一馆。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位于瞿塘峡口左侧,与白帝城隔水相望。前临大江,后枕赤甲。从建筑到环境、从内容到形式,体现出一种大气魄、大境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题写的瞿塘关门额和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题写的瞿塘关遗址博物馆匾额。

门厅正壁,刊刻有苏轼的《滟滪堆赋》;其旁为魏靖宇先生撰写的《重刻滟滪堆赋碑记》。

参观者步入“瞿塘烽烟”厅。从展厅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向外望去,便是著名的瞿塘关古烽火台。烽火台,专指建于山顶、高岗或易于相互眺望之处,供燃点烽火用以报警的高台建筑。

瞿塘关古烽火台利用天然突兀巨石,四周用规整的砂石垒砌而成。是三峡地区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烽火台。是瞿塘烽烟的实物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瞿塘烽烟”厅展示瞿塘关模拟全景图。左侧为距今一千八百余年的汉砖砌成的仿古城墙。右侧为抢救切割的瞿塘峡黑石滩奇石砌成的石壁。展厅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由瞿塘峡摩崖石刻搬迁前留下的巨幅夔门、瞿塘石刻拓片,以及当地出土的兵器文物。

昔日滟滪砥柱、铁锁雄关、烽烟四起。而今故关兵净,高峡平湖,三峡骤变。游览此厅,将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依山而建的观景长廊,除了又白帝城观音洞搬迁的观音造像以及清光绪年间“云行雨施”碑外,还刊刻了弘一法师“无边境界”等墨迹。

长廊内侧,为三峡水陆画以及三峡女神俑展厅。水陆画是佛教为超度亡魂而举行水陆法会所供奉的宗教人物画。

其内容包括佛教系统的诸佛菩萨、诸天、明王、罗汉、护法神;道教和我国民间神祗,如三清、十二真君、五岳、二十八宿、列曜、六丁六甲、八仙,以及民间信仰的龙王、阎王、六道中的畜生和其它鬼魂等。

拟杜甫“入天尤石色,穿水忽云根”诗意命名的“云根堂”,由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题额。堂内外展示的万年阴沉木和亿万斯年瞿塘奇石,是三峡古生态的实物见证。水令人远,石令人古。一块奇石,便是一段诗魂、一个境界。

先民认为大木是通天达地的天梯,具有神的意志和灵性。云根堂内,木板刻制的冯其庸《瞿塘石歌》、范曾《题靖宇木雕》、陈立夫《天人合一》等墨迹,十分难得。

登上瞿塘关遗址博物馆制高点古炮台遗址,高峡平湖、夔门雄姿、白帝古城,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千古雄关已经不在,但后人所创办的这座瞿塘关遗址博物馆,是人们了解瞿塘关、解读长江三峡的阵地。 /kD4r7rfgNJIq6v8tjAdLGCloCqpYxFj+6Y+QUVMfRI/nenjCwVgDCl/xhii2y8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