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产生及发展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庙会又是伴随着民间的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乃至普及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产生

与其它民俗一样,庙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体现出时代的色彩。

在秦代,庙会的内容仍然单一而稳定,即祭祀祖先与神灵。在西汉时期,道教开始初步形成。庙会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内容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色彩,各种习俗也开始初步形成。

在《西京杂记》中,描述了当时的祠庙祭祀习俗:“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酝,太牢”“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法”。

九酝,即九“股”,分九次将酒饭投入曲液中。《齐民要术》分次殿饭下瓮,初股、二股、三股,最多至十股,直至发酵停止酒熟止。先股的发酵醒对于后股的饭起着酒母的作用。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猪,没有牛。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而京师,则是指长安一地,从中可以管窥中原地区庙会文化的基本内容。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两教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各自均拥有了一定的根基。

到了唐宋时期,道教和佛教都达到了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

水陆道场,也叫水陆法会、水陆大会、水陆斋,是我国佛教最隆重的一种经忏法事,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设斋供奉以超度水陆众鬼的法会。

水陆法会需要七昼夜才能功德圆满。七昼夜之中,讽诵经典如上。水陆法会虽分七个坛场,其实是一堂整体的佛事,每一坛同等重要,缺其一就不能名之际水陆法会。每日分三时,至总回向坛宣读文疏,昭告十方法界,将每日所诵经典功德回向。

因此,水陆是不分内坛、外坛的,斋主们随自己发心,共同成就此一法会,就是最大的功德。诵经功德贵在自己的发心虔诚,发心愈大,虔诚愈深,则功德广大愈是无可限量。

除了一些宗教活动上的竞相比拼,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还在于: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各自的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娱乐的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这样一来,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就是凡夫俗子也多愿意随喜添趣。

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以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

行像是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赞宁的《大宋僧史略》上说:“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亲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这是佛教行像的起源。

赞宁,北宋僧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高。浙江人。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精研三藏。后往灵隐寺,专习南山律。

赞宁与人谈论,辞辩纵横,有“律虎”之称。内学之外,兼善儒、老、百家之言,博闻强记,擅长诗文,声望日增,为吴越王钱俶所敬,署为两浙僧统,赐“明义示文大师”号。

赞宁向以学识广博知名,太平兴国初奉诏旨编修《大宋僧史略》三卷,记载佛教事务及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芏。著作尚有《四分律行事钞音义指归》三卷、《舍利宝塔传》一卷、《护塔灵鳗菩萨传》一卷等。此外还有外学著作多种,大多佚失不存。

4世纪以后,我国佛经翻译渐备,信仰亦次第普及,造像风气大兴,除铜像外,还有木像和夹紵像,行像的仪式也自西域传入了。

夹紵像又叫脱胎像、干漆像或者行像。据文献记载,它是由东晋时著名雕塑家戴逵,在传统髹漆工艺基础上所创制的。他先用泥塑出人物粗坯,然后糊上麻布、反复涂漆,待干后使泥脱空即成为夹紵像。这种雕塑重量轻,易于搬动,适合当时人们抬佛像游于街衢的需要。

5世纪初,法显旅行印度时,在西域和印度都曾亲见行像的仪式。西域行像在佛生日以外也有举行的。7世纪时,玄奘赴印度留学到屈支国,即今库车时,曾见到行像的仪式。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的释迦牟尼诞辰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佛像多时,就有千余尊。

景明寺是宣武皇帝建立的。在洛阳宣阳门外,皇家道路的东边。寺院东西南北,方圆500米,前面可以看见嵩山、少室山,后面靠着皇城,树木垂落绿影,绿水回荡着波纹。地势优越,明朗而干燥,是独一无二的美景。

山上建造庙堂、庙观,光彩富丽,有一千多间,重重叠叠的房屋,屋瓦、屋檐交错、相对,五彩缤纷的楼台亭阁,有空中浮道相通,虽然有四季变化,室内却感觉不到寒暑的更替。

到了佛诞日,佛像出行时,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

汉代以后,庙会向多元化转变。汉代庙会的主体性质因为佛文化的传入而发生了变化。从此,佛文化如滔滔洪水般涌向中州大地。

伴随着佛教教义的传播,佛寺星罗棋布,分布于中原地区的名山、巨邑、小镇。许多著名的寺院,如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登封少林寺,临汝风穴寺,镇平菩提寺、石佛寺及瓦宫寺,信阳灵隐寺,光山净居寺,安阳高阁寺,济源盘谷寺,辉县白云寺,汝南小南海,永城崇法寺,许昌文明寺,项城高丘寺等,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中原,并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于是,崇佛庙会应运而生,林林总总。中原地区广大庙会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二)发展

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逐渐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逐渐衰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

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一来,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而这些宗教活动的逐渐世俗化,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

庙会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地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庙会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兴盛

唐宋时期的庙会,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在全国都已形成规模,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明代,是中原广大地区庙会昌盛的重要转折时期。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在洛阳、黎阳、陈州等规模较大的城镇,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成为可能。明代手工业的繁荣,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庙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繁密。

明代庙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行会或者称为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中原地区出现许多会馆,他们敬祀关羽,立祠建庙,特别是建造戏楼等祭祀场所,使庙会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地扩大化。

我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以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xiQr2Z+wxbBrbUF2IzVCdQpbRJwWlj6eCJBOHlJmuEVeHtOMaPAlRsDOBsQOB8A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