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牛郎星位于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两星隔河相望,使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并创造出许多凄美的爱情传说。

(一)传说形成的土壤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于楚,到了汉代,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其传说更为广泛、具体、生动、形象,成为绘画与雕刻的重要素材。

汉代是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汉代的南阳是全国有名的都市之一,并成为南北文化、科技发展的交汇地,多种文化因素的碰撞使其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据文献记载,南阳在周代已有了养蚕业和丝绸业。西汉年间,南阳郡为全国八大蚕丝产地之一。东汉时,张衡《南都赋》中记载的“帝女之桑”就出自南阳,当时名扬天下。

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民间传说中,描述了织女如何传授养蚕、缫丝、织绸技术,这与很有名望的南阳丝绸有着深厚渊源。

由七夕节衍生出的“乞巧”风俗活动,主要是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女,心灵手巧,便成为历代人间少女所崇拜的形象。

在我国各地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流传得相当广泛,但是其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神话传说自产生到流传过程中形成定型的故事,一般与产生地区的地名风物相关联,这也是神话传说地方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不仅仅与传说中的人物、地点有关,而且能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农耕地区的特点。耕牛是农耕地区不可缺少的“劳动力”,是从事农耕的主要“生产力”,同时,牛也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的主要角色。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大国,中华文明史上的农耕文明辉耀于世。牛郎织女的传说,积淀着中国人民农耕文明的记忆。

据史籍记载,在殷商时代就有了牛耕,汉代的牛耕与铁器的发明相配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妇女的劳动是织布,织布与农耕维持了中华民族的世代生存。所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缩影。这是七夕的传说与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传说不同的地方。

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享誉海内外。南阳牛的历史悠久,自然就产生了许多关于“牛”的故事,如:伏牛山、嫦娥与黑牛、百里奚养牛……牛郎织女的故事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

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舍饲、圈饲阶段。生于南阳、长于南阳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落魄时,于南阳城西麒麟岗牧牛为生。他曾听说周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作为晋见阶梯,并被传为佳话。

在汉代,斗牛成为南阳盛行的一种活动。在举世闻名的南阳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的牛的形象。

如此渊源的“牛”文化,从而产生了南阳城西牛家庄的“牛郎”,也就不足为奇了。

神话的土壤既已具备,那么,美丽的传说也就会随之自然而然地形成。

(二)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终和七夕节相联系,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引起后人无限的向往,并传承着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

1.牛郎织女汉水结缘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很多版本。牛郎织女在汉水结缘,则是其中之一。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安康汉江畔住着一个勤劳忠厚、心地善良的小伙子,大家叫他牛郎。

牛郎父母早亡,他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但是,嫂子对牛郎很刻薄,让牛郎食用稀汤薄水,并且还三天两头地寻碴刁难。

牛郎的哥哥却对此无可奈何,于是就让牛郎分家另过。分家时,牛郎不要房子不要地,只要那头与他朝夕相处的老牛。

这头老牛实在是太老了,有一天不小心跌倒了,摔坏了身子骨儿。牛郎不嫌弃它,每天清晨出去漫山遍野地收集百花露,给老牛洗伤口,一直洗了七七四十九天。晚上,牛郎则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一直陪伴了七七四十九天。在牛郎的精心照顾下,老牛的伤势渐渐好了起来,它对牛郎很是感激,于是就更加努力地帮助牛郎犁田打耙。

牛郎耕田种地,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头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有一天,出了一件稀奇事,老牛突然开口对牛郎说话了。老牛说:“牛郎,今天你一定要去汉江边一趟,那里有七个仙女洗澡呢!你把那件绿色的仙衣藏起来,绿衣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是?”金牛说了实情,牛郎才知道,这条金牛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因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一巴掌打下凡间的。

老牛所说的绿衣仙女,原来是天宫王母娘娘最心疼的孙女,因她有一双巧手,织得美丽云锦,将天空装点得五彩缤纷,大家就称呼她为“织女”。这织女与牛郎本来就有前世未了的姻缘,金牛星一心要报答牛郎的大恩大德,于是就有意撮合他们。

再说天上的仙女们,她们听说在大地的中心有条居中的河流,名叫汉江。一想到汉水蓝湛湛、清幽幽的,她们都恨不得立马跳进汉江里,痛痛快快地游上一阵子。

机会终于等来了!王母娘娘在一年一度的蟠桃宴上喝醉了酒,不省人事。机会难得!于是,众仙女在彼此的耳边一嘀咕,便悄悄地从王母娘娘身边溜走,飘落到人间一游。

牛郎依照金牛的吩咐,悄悄地躲在大石头后面,等候仙女们来汉江洗澡。

大约等了两个时辰,天上果然飘下来七位仙女。只见她们脱了五彩霓裳,跳进汉江玩耍嬉戏,笑语喧喧,好不欢畅!仙女们游了大约两个时辰后,便纷纷上岸穿衣,准备返回天庭。

这个时候,牛郎突然从大石后面跑出来,拿走了那件绿色的仙衣,跑上了半山坡,躲进了一个山洞里。

织女见有人拿了她的衣服,很是焦急。她赶忙追进山洞,见到一陌生的凡间男子,她禁不住羞红了脸,央求牛郎还她仙衣。

无论织女怎么请求,牛郎还是记住了金牛说的话,不仅不还织女的仙衣,反而苦苦哀求织女嫁给他,做他的妻子。织女本已厌倦天庭的寂寞生活,此时,又见牛郎一副憨厚的模样很是可爱,便有些心动了,于是就轻轻地点了点头。

随后,由金牛做媒,织女高高兴兴地嫁给了牛郎,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舒心日子。

织女见汉江两岸桑树遍地,便采集桑叶,养蚕缫丝。原先这地方的人并不懂得兴桑养蚕,织女便教大家,还将蚕种送给大家。那蚕种一变为蚕,再变为茧,三变为蛾,一爬二挂三飞,真是神奇!大家称它为“天虫”。

随后,附近十里八村的百姓们得了织女的指教,都学会了养蚕缫丝的技艺。自此后,家家都变得吃穿不愁。这里也因为丝绸业兴旺发达而富甲一方,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牛郎自从娶了织女为妻后,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添人进口,有了一儿一女。

再说王母娘娘酒醉醒来后,人间已是十数年光阴了。王母娘娘迷迷糊糊地睁眼一看,不见了自己心爱的孙女!没有织女织的彩锦装点,突然觉得天空也不那么美丽了。王母娘娘虽然有些气恼,但她也没派天兵将织女强行捉拿,而是亲自下凡,把织女带回了天庭。

织女被王母娘娘拽着飞上天空,正飞着飞着,忽然后面传来牛郎的呼唤声:“织女——等等我!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一儿一女,披着一张老牛皮急急忙忙地赶了上来。

原来金牛早已算准了这事,知道王母娘娘一觉醒来必定会来寻找织女的。于是在返回天庭前,老牛悄悄地告诉牛郎,在它死后,留下它的皮,遇到急难时可以派上用场。

牛郎最为担心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他急忙遵照老牛的话,披上老牛的皮去追赶织女。追呀追呀,喊呀喊呀,眼看就要追上了。就在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回身一画,霎时间,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由此被隔在天河的两岸,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苦苦地相望。

王母娘娘也并非铁石心肠,见此情此景,也稍稍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于是便同意让牛郎和织女每七日相会一次,并令喜鹊王传达懿旨。可是,这喜鹊王实在是太老了,有些耳聋,将“每七日相会一次”说成“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王母娘娘甚为恼怒,罚喜鹊王率它的徒子徒孙们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名叫“鹊桥渡”。

从那以后,每年的七月七,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牛郎织女从喜鹊头上踩过,踩掉了喜鹊头上的毛,所以一到秋天喜鹊就成了秃头。

鹊桥之上,牛郎织女见面了,积攒了一年的心里话要赶在这一天诉说。传说,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还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以及织女和牛郎的窃窃私语,简直说个不停呢!

从此,在秋天的夜晚,人们看见一道与汉江相对的银河横过天空,银河两边有两颗最亮最亮的星星在闪烁,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跌宕,但是,有情人终能有每年七夕相会的机会,这也表达了人们期待幸福、圆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2.牛郎织女天河结缘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在很早以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老人们都去世了,家里剩下了兄弟俩。后来,老大娶了媳妇,可这媳妇心眼不好,老想独霸老人留下的家业。

有一天,老二领着大黑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着牛背说:“牛啊,牛啊,我想睡会觉,你可千万不要乱跑。”

老黄牛像听懂了人话,低着脑袋“哞哞”地叫了几声,甩着尾巴,在老二身边吃起草来。老二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没想到老二这一睡错过了中午,嫂嫂提着罐子来给小叔子送饭。她见老二正在睡大觉,于是就照他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脚。老二醒了,见是嫂嫂,慌忙爬起来,站在地上傻呆呆的,不知如何是好。

嫂嫂把饭罐子往地上一搁,气呼呼地说:“你倒自在,撒着牛睡大觉,牛丢了我才和你算账哩!”说完,嫂嫂一扭身就走了。

此时,老二的肚子早就饿了,他捧起罐子刚要吃,身边的大黄牛一头把罐子撞翻了,罐子摔了个稀巴烂。此时,饥饿的大黑狗见了地上的饭,张口就吃,不一会儿,就把地上的饭舔了个一干二净。

老二瞅着碎罐碴子,心里害怕极了,觉得回家也没有好,就禁不住长叹一声说:“唉,怎么我就这样命苦啊!”

老二的话刚说完,只见大黑狗扑通一声,就倒在了地上,鼻子、口里流出了血,一会儿就断了气。这时,老二才明白,嫂嫂在饭里下了毒药。

老二真是又伤心又害怕,他心想,看来不能再和这个害人精在一起过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里。在太阳快落西山时,老二忐忑不安地赶着牛回了家。一进院子,老二扭头见哥哥从外边回来,他心里一酸,两眼便止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哥哥见弟弟这样伤心,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忙问道:“你为什么这样难过?”

老二哭着说:“我把嫂嫂送的饭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饭就死了。”

哥哥一听,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可是,斗又斗不过家里的女人,只觉得非常为难。

见哥哥如此情状,老二哭着对他说:“哥,咱们分开过吧。”

哥哥见弟弟说要分家,更作难了,一来弟弟还小,二来他外出做买卖,家里没有帮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块凑合着过吧,又怕弟弟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对不起已逝的父母。

老二见哥哥发愁,就说:“哥,家里什么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头牛。”

弟兄俩在院子里说分家的话,狠毒的嫂嫂听见了,她打心眼里高兴。她手扒着门框,冲着丈夫说:“往后各过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一听这话,哥哥眼里禁不住噙满了泪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天,老二就赶着牛车走了,越走越远。老二心想,老是这么走,走到多时才是个头啊?干脆就住在这吧!想到这里,老二把牛车停下,随后砍了好多树枝,就着山坡搭了一个窝棚。窝棚搭好了,就和老黄牛在这儿落了户。

那头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下凡,跟着老二过了一年多,在一天夜里突然死了。老黄牛死后,一连给老二托了三个梦,梦里对老二说:“到明天午时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个闺女,那天她们到天河里去洗澡。记住,那个穿绿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妇。你千万别让她们看见你,等她们都到了水里,你抱了绿衣仙女的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会走了。”

第二天一早,老二见老黄牛死了,他伤心得不吃也不喝,手摸着老黄牛一直哭。最后,老二听从老黄牛的叮嘱,就把牛皮剥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坟上跪着大哭了一场。

转眼,到了七月七这天,老二披上牛皮,立时两脚离了地,飘飘悠悠来到了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树林里等着。一会儿,只见七个仙女来了,她们一个个脱了五彩霓裳,扑通扑通地跳到了水里玩耍起来。

老二瞅准了那身绿衣裳,过去抓起来就跑。最小的七仙女见有人抱了她的衣裳,水里出来就追,一直追到了老二的家里。

七仙女问老二为什么拿她的衣裳,老二说想让她做自己的媳妇。七仙女说天规不容,老二一再说人间比天上好。七仙女见老二长得朴实厚道,也就动了心,于是就答应了他。

从此,七仙女就留在了人间。她天天在家弹棉花织布,人们就叫她织女,老二天天外出卖布挣钱,小两口过起了幸福舒心的日子。

七仙女和老二过了三五年,给他生了一男一女。一天,老二到地里去干活,天上突然响起了天鼓,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了。

等老二回家一看,只见两个孩子啼哭不止,不知媳妇上哪儿去了,急得他团团转。一问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指了指,老二才想到织女走了。他急忙担起两个孩子,披上牛皮去追织女。

老二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织女时,却惹恼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说:“好你,老二,莫非你要追到灵霄殿上去吗?”于是,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银簪,在老二和织女中间一画,平静的天河立时波涛汹涌。

老二没有办法过河,急得直跺脚,筐里的两个孩子直喊娘。织女和老二都哭了,可是哭也没用。老二想给织女留个纪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织女,织女接在了手里。织女想了想,身上没什么可送的,于是掏出织布梭照着老二扔来,织女手劲小,把织布梭扔歪了。

直到现在,天河一边的织女星怀里还抱着扣套星,另一边的牛郎星旁还有个梭子星。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却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津津乐道,难以忘怀。

3.牛郎织女茶豆架下定情 关于牛郎织女定情,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种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有个牛家庄,庄里有个聪明、忠厚、勤劳的小孩叫灵儿。因父母早亡,灵儿只好跟随哥哥过日子,嫂子马氏为人狠毒,常常虐待。

有一年秋天,刚收割完毕,马氏就逼着灵儿去山上放牛,并对他说:“给你这九头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头牛你才能回来!”灵儿听后,无可奈何,只好赶着牛离开了牛家庄。

村里人闻讯赶来,对灵儿深表同情。有的送来吃的,有的送来穿的,灵儿一一致谢,然后独自一人赶着牛向山里走去。

当灵儿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岭,就停下来歇脚,坐在树下伤心地流泪。他心想,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有十头牛呢?

正在这个时候,有位须发霜白的老人忽然出现在灵儿的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放牛?为什么你这样伤心呢?”

灵儿就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跟老人讲了。老人笑着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别难过,那伏牛山里有头病倒的老牛,你好好地喂养它,等牛病好后,你就可以赶着牛回家了。”说完那老人就不见了。灵儿感到好像是做梦似的,他按照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灵儿走呀走呀,翻过一道道的山,涉过一条条的涧,终于找到了那头病牛,它正在一块大平石上卧着。

灵儿立即趴下去,连连磕了三次头,喊了声“牛大伯”。老牛睁开疲惫不堪的眼睛,一会儿又闭上了。

灵儿看着老牛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心里想,老牛可能是饿了。于是,他就急忙去给老牛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就这样整整喂了三天三夜,老牛终于吃饱了。

这天,老牛抬起头,突然跟他讲起话来:“好孩子,我本来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谷种子撒在人间而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摔坏了,动弹不得。你如能用百花露水给我擦洗一个月,我就会好的。”

小灵儿听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来,饿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泉水,夜里依偎在牛旁。每天清晨灵儿就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牛洗伤。

整整一个月,老牛的伤真的好了,随后,它跟着灵儿一道回了家。

灵儿回到家里,嫂嫂见他真的赶了十头牛回来,根本不相信他,硬说有一头是偷的,还把灵儿痛打了一顿,经乡亲们劝解才算作罢。

此后,灵儿白天放牛,夜里就睡在牛的身边,庄上的人都称他“牛郎”。那只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亲近。

有一次,嫂子把毒药放到菜里,老牛告诉牛郎不要吃。嫂子气起来闹着要跟牛郎分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带着要那头老牛、一辆破车和一只烂箱子就离开了家。

离开家很远后,灵儿走累了,于是就在一棵桑树下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

老牛从嘴里吐出个茶豆,牛郎将茶豆种在草棚门前。茶豆第二天便破土而出,第三天长出了叶子。牛郎忙搭架,没过几天豆子藤就爬满了架子。

老牛说:“孩子,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谁要是连续七夜偷看你,她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时我就用车拉着你上天去,把她接下凡来,与你结成婚配。”

听了老牛的嘱咐,牛郎夜里就钻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见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有一位仙女向下偷看了牛郎一眼。

第二天夜里,只见那仙女独自来到玉池边,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望着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里便向牛郎点点头;第五天夜里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里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里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

牛郎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眉目传情。牛郎盼着织女下凡,织女盼着牛郎快去与自己团聚。

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从天空飞来很多喜鹊,落在老牛头上,“喳喳喳”地叫着:“织女差我来,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

老牛笑着点点头,牛郎套上车,坐上去。老牛四蹄腾空,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玉池。牛郎下车,和织女把织布机抬放到车上,织女挎着蚕篮上了车,牛郎也跳上车同织女坐在一起。老牛随后腾云驾雾,一会儿就到了家。

乡亲们获悉牛郎成了家,纷纷赶来贺喜。织女就把她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还教大家养蚕、缫丝、织绸缎。

于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贤妻,能养蚕,会抽丝,还能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大家都说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

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山南海北的丝绸商人,都争着前来收购南阳绸。这事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他们都送自家的姑娘来这里学织布。

织女心地善良,乐于教人,不到两年,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养蚕、抽丝、织绸缎。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日,织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叫玉妹。牛郎耕田,织女织布,日子过得很是和睦。

几年后,一天牛郎正在犁地,忽听晴空响了一阵雷,老牛望着牛郎直流泪。老牛对牛郎说:“孩子,我把织女拉下凡间,触犯了天规,看来活不成了。我死后,王母娘娘肯定不放过你们,到那时,你吃我的肉可以脱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腾云登上天去。”

说完,老牛应声倒下了。牛郎哭了一阵之后,就依着老牛的吩咐做了。

七月七这一天,牛郎正在锄地,金哥、玉妹两个孩子哭着跑了过来,告诉牛郎说,来了个老婆子,把妈妈从织布机上拉走了。

牛郎急忙赶回家,穿上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着金哥、一手拉住玉妹,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照脚下一画,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出现了,牛郎拉着金哥玉妹站在河边直哭。

哭声震惊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对孩子,觉得怪可怜的,于是就决定让他们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会一次。

此时,人们突然发现牛郎一家人不见了,感到十分蹊跷。于是在夜间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看见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河那边的织女在哭,河这边的牛郎拉着金哥和玉妹也在哭。

人们发现群星闪烁的天空多出一条银带,就叫它为天河。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这颗星就叫织女星;一边多了三颗星,其中一颗叫牛郎星。

人们想念牛郎织女,每到晚上总是钻到茶豆架下仰望天空。

到了七月七日晚上,人们突然看见满天的喜鹊向着天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搭成一座鹊桥。牛郎一手拉着金哥,另一手拉着玉妹上了桥。织女也从桥那边过来了,走到鹊桥中间,一家人相会了。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寄托了古代人们对有情人长相守的一种美好向往和愿望,真是凄楚、浪漫!

(三)传说与节日完美结合

七夕节能够成为我国千古流传的节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自秦汉以来,我国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纺织成为广大妇女的必修课,她们渴望在经济生产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为“乞巧”习俗的萌生和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传说中的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孙女,她心灵手巧,尤其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想获得灵巧的姑娘们,自然把织女当成自己崇敬的榜样,向她乞巧。

此外,人们津津乐道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所表现出的真挚爱情,特别是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特别是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这也是作为一种心理因素,促成了节日与传说的完美结合,世代传承,并获得不断丰富和完善。 yaY679Q1LLVkCbhhd30vrIHtymiexOuKNm9lNZD67Sms2BGWVybshwAVf7IzHQ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