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七夕的演变与起源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是我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壮、侗、苗、畲、朝鲜等少数民族也过七夕节。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还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女子最为重视的日子。在七夕的晚上,女子穿针乞巧,陈列花果、女红,制作的各式家具、用具等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人们在七夕之夜,还举办各种祈祷福禄寿喜的活动,祭拜七仙女中的七姐,祈祷仪式虔诚而又隆重。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双七节、香桥会、巧节会等。七夕节这一天还是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盘古王节,以及耕牛生日等节日,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

总之,七夕节从产生到发展,经过了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七夕的起源

在我国的远古时期,七月初七只是有一些与农事相关的活动,而非后代形成的七夕节。那么,七夕最早起源于什么呢?

1.源于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据历史文献记载,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就有了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

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七夕最早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2.源于时间崇拜 七夕除了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之外,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很强的时间感。

我国古代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在民间,七数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即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在我国的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为“喜寿”。

此外,因“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3.源于数字崇拜 在我国古代民间,把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初二和初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的日子。

在算盘上,“七”又是每列的珠数。“七”,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而“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还别称“星期”。这是因为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很特殊,一年才能相遇一次,因此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王勃的《七夕赋》说“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就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爱情相关的最美好、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因此,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七夕源于人们对自然、星辰、时间、数字等的崇拜,而在其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男女爱情的内容也融入其中,体现出人们追求幸福和美好情感的愿望。

(二)七夕的演变

农历七月七这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人注意到了。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当时在民间,这一天只有些与农事相关的活动。

《诗经·小雅·大东》这首诗描述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当时的统治者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没有体恤百姓的行动,不过徒有其名而已。

诗中对织女、牵牛两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这时人们对两星的认识,虽然很可能与当时农耕信仰中的谷物神(牵牛)和帝女之桑女神(织女)有关,但还只是有关日月星辰简单的神话形象,同对爱情的认识和想象尚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之中,自然它还不能成为传说的前身或胚胎。

然而,这不是说同传说绝无关系。因为,此时的牵牛与织女,已不再是纯粹自然现象的星座而并无其它含义,牛郎织女星作为一种文化的因素,开始进入文学的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素,为这个古老而浪漫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牛郎织女传说主要人物牛郎、织女的原型,是周人的祖先叔均和秦人的先祖女修。周秦文化的交融造就了这一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长时间的孕育。战国时代初具雏形,至汉末形成基本情节,奠定悲剧基调。

到了秦汉以后,对相隔银河的织女星和牵牛星,就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产生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给这节日的风俗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

七夕风俗除继承远古的一些习俗外,在汉代以后,还产生了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文学故事。

在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经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了塑像,面面相对。汉武帝刘彻命人于京都长安开凿昆明池,并于池的两侧摆放牵牛、织女石像。如班固《西都赋》载:“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张衡《西京赋》曰:“乃有昆明灵沼……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

牵牛和织女已经从天上来到了人间。原来被远远地隔离在银河两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渐明显。

牵牛、织女两星已经具备了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因受银河之隔的爱情悲剧。

到了汉代,在司马迁的笔下,织女的家庭出身才有了一些眉目。在《史记·天官书》中说:“织女,天女孙也。”意思是说织女是天帝孙女,亦称天孙,是个仙女。

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就中断了。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而牛郎则未能脱俗,始终是个凡夫俗子。因此七夕相会,也就是仙凡相会。

在《汉书·天文志》中,也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到了南北朝时,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在汉末《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这样的描写: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小雅·大东》中说的更加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饱受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

在东汉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了风俗之中。

在七夕之夜,妇女们不仅争出家门观赏“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鹊桥之会”,而且还要祭拜牛郎织女星,乞愿七巧。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汉代的一些画像中体现出来。据吴曾德著《汉代画像石》一书记载:山东省历城县孝里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有一幅石刻天象图。图中有牵牛星、织女星遥遥相对,在织女星下有一女子正坐在织机上操作,旁边还有一只飞鸟,就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以鹊为桥、七夕相会的表现。

此外,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一幅表现牛郎织女的画像。这幅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做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这显然也是对牛郎、织女传说的一种艺术表现。

在三国时期,更有不少诗文反映了这一内容。如曹植的《九咏注》说: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由此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表现爱恋和思念之苦的一种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至魏晋南北朝时,牛郎织女传说已与七夕紧紧到联系在一起。人们都以牛郎为勤劳能干的代表,织女是心灵手巧的代表,七夕节的所有习俗都与牛郎织女有关。

与此同时,还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如梁简文帝萧纲的《七夕穿针诗》:

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

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刘遵的《七夕穿针诗》: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穿针乞巧的习俗在此时已出现,并被后世之人不断地延续了下来。

明代是牛郎织女传说演变的重要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牛郎织女传说在明代进入了文人和民间艺人的视野,被加以重述。明代产生了以牛女为题材的小说、戏曲,短篇小说有《鉴湖夜泛记》及依据其改编的《灵光阁织女表诬词》,中篇小说有《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杂剧有《渡天河织女会牵牛》,传奇有《相思砚》《鹊桥》。

《鉴湖夜泛记》是明初文学家瞿佑《剪灯新话》中的一篇短篇文言小说,记述元代处士成令言一日忽至天河,遇到织女,织女诉说神界并无牛郎、织女结为夫妇的事。

小说虽继承了民间牛女传说中一些因素,如织女具有高贵的身份,但将织女塑造成一个高贵且与牵牛无关的神仙,从根源上否定民间流传的牛女传说,这是以反封建为主题的民间传说,在理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的必然遭遇。

明末白话小说《灵光阁织女表诬词》,内容由《鉴湖夜泛记》增益而成。由这篇白话小说可以看出,瞿佑的《鉴湖夜泛记》在文人阶层中的影响。作品反映了在理学思想禁锢下文人思想的僵化,及其对古代神话、民间传说的曲解。

明代后期,商业经济迅猛发展,新经济因素萌发,市民阶层形成,民主思想萌芽,涌现出了以罗钦舜、王廷相和李贽为代表的反理学的新思潮。民主思想的萌芽对牛女传说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CvjoTSZ1DKShD8WA+sx+38i5CWwRaE1+je2H1qpeUZYl0H0fG8b70LjPTBNIR+l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