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端午节的起源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起源的多出。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

(一)纪念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是却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言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江、湘江流域。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其诗独具风格,影响极为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因此,于农历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地寻找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逐渐发展成粽子。

此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正是由于纪念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唐末江南僧人文秀写过一首《端阳》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此诗表达了人民对屈原的同情与崇敬,抒发了作者对昏君奸臣的痛恨。

(二)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的《曹娥碑》。

曹娥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五年,为上虞皂湖曹家堡人。曹娥的父亲曹盱为一巫者,善于“抚节安歌,婆娑乐神”。

汉安二年五月初五,舜江上举行迎涛神仪式,曹盱不幸溺水而死,尸体亦被浪涛卷走。

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于是她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到17天时,曹娥脱下外衣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言毕,衣服旋即沉没。曹娥随即于此处投江寻父。5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此事迅速传扬开去,轰动了朝野。

8年以后,汉桓帝元嘉元年,有个原在皇帝身边当郎中的官,派到上虞当县令,名叫度尚。他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对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非常感动,于是上报朝廷封其为孝女。

为避免江水侵蚀,度尚将原葬江东的坟墓迁移到江西南首的官道旁边,并为曹娥立碑建庙,以彰扬她的一片孝心。后来,人们把流经该地的一段江名改称为曹娥江。每逢农历五月十五至二十二,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三)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其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伍子胥。

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中原一带的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对纪念伍子胥之说,除了江浙一带的人们知晓,其它地区的人们则少有人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不听劝诫。吴国太宰受越国的贿赂,向夫差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相信谗言,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伍子胥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把剑自刎而死。

夫差闻言后大怒,令取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两年后,越国攻打吴国。八月十八那天,潮水汹涌,江面上鼓乐大作。老百姓看到伍子胥身披战袍,立在潮头,身边还站着4员大将,眼看着吴国兵败覆灭。一炷香后,随着潮水消失。

老百姓都说这是天帝怜伍子胥竭尽忠心,却冤死,便封他为钱塘江涛神。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便在端午这一天,挑选精壮的男子,划着龙舟,敲锣打鼓迎接涛神。

传说,划到第一的龙舟便能接到涛神,那一方百姓这一年便能太平无事。从此,在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便在这一带流传下来。

伍子胥竭尽忠诚却被冤杀,让人扼腕叹息。在民间百姓的一代代相传中,这位忠贞的贤臣自然也就成了仙,成了神。平湖乍浦山湾渔村有水仙庙,传说伍子胥死后忠魂不散,成了水仙,千年来保佑着这一方的渔民。伍子胥还化身为涛神,海宁的海神庙,便是用以纪念伍子胥的。

除这些传说外,民间还流传有伍子胥做好事,帮助乡邻驱鬼辟邪,杀蛇除妖。并传授偏方,用粽子箬叶灰治腹泻。关于伍子胥,在嘉兴民间还有许多传说。“午时水洗眸,晚来若乌枭。”这是流传在桐乡同福一带的谚语。

相传,当年伍子胥在吴越边界天荒荡一带练兵,在纪目墩牧养战马。立夏后,没下过一滴雨,田地干涸,河道枯竭。

在五月初五端午节一早,伍子胥便亲自带了一队人马,到纪目墩一带寻找水源。在一个土墩子边上,他发现有灵芝,于是便告诉众人:“既有灵芝草,必有水源头!”于是众人在灵芝边挖土至一丈深时,隐隐约约有水渗出来了,可是还没来不及高兴呢,那水竟然又无声无息地隐没了。

见此情状,伍子胥怒发冲冠,他拔出白金剑,纵身跳入深井,用白金剑挖起土来。说来还挺怪,不一会儿,那泉水就汩汩地冒出来了,但是一收回白金剑,泉水便转眼间消失。

无奈之下,伍子胥留下白金剑,纵身一跃,出了水井,一股清泉随即便冒了出来。据说,这口井打上来的水,总是特别的清冽甘甜。传说在端午节的正午,打出的井水泡茶酿酒特别得香醇,而且还有治病的奇效。

所以,当地有了这句谚语,即“午时水洗眸,晚来若乌枭。”也有的说:“午时井水饮一口,胜过补药吃三年。”

传说,在端午节正午时分,还能看到伍子胥那把白金剑的影子。而看到白金剑影的人,这一年就一定无灾无难。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希冀。

(四)古越民族图腾祭

源于古越民族的图腾祭,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节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

闻一多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理由:

一是端午节的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闻一多认为,端午起源至少在四五千年前,和中国人民同样古老。端午本是水乡泽国以龙为图腾的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半民俗的神人共娱节目,投粽于水当然是献给图腾神的祭品,乡民断发文身以显示自己龙之子的身份。

可见,端午起源于上古人类与严酷的大自然的搏斗,以求生存、争自由的途程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百越族的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至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五)先秦的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五毒是指蝎子、蛇、马蜂、蜈蚣、蟾蜍,五种毒物是民间盛传的害虫。

据《礼记》记载,端午节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

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此日生的孩子,将不利其父母。

东晋大将王镇恶在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王镇恶字景略,是东晋时的名将。北海剧人,即今山东昌人。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后随叔父归晋。王镇恶好读兵书,长于谋略,为东晋录尚书事、中军将军刘裕所赏识。曾任振武将军和龙骧将军,随刘裕袭南征北,立下显赫的战功,为击败后秦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号征虏将军。418年,因内部不合,被中兵参军沈田子所杀。

宋徽宗赵佶,也是五月初五生,因此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的现象。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为了避“端五”的忌讳,称之为“端午节”。

(六)勾践操练水军

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而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

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节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并被不断传承至今。 CEx2P5tqKKo4/Pc9nFm1PDvicew95jAX8f/id9qEmTNNfT205/PibHZML/VLWK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