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精选(2)

【阅卷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切入点很小,只选取了生活中可能人人都见过的一个镜头来写,通过一对母子对老奶奶的孝敬之举,来表现生活中随处都有老规矩需要遵守的主题。读来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考生选用了记叙文的写法,完全地将“我”在餐厅里看到的那个感人的场面描写了下来,作者在记作文时,不似有的考生的记叙文,只有叙,没有描写,显得大而化之。此文多用描写,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手法,把人物的品行刻画出来。

作者将“我”写进故事中,不只是故事的见证者,而是在结尾处写自己想到给家里打电话,想到应该回家看看,将故事的主题升华了。

化语为爱

北京考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父母,总觉得儿女出门,就像她手中的风筝,线脱了自己的手,心里总不踏实。于是,在临别时,总要送上一句话“出门处处要当心,自己要照顾好自己”。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它所蕴含的满满的爱,像细水长流一样,滋润着干涸的小溪,不时又像缕缕阳光驱走死角的黑暗。这时,儿女也会回一问给父母:“我不在家的日子里,你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

前面的这一幅告别图,是否在你的生活里也曾出现过?如果没有,请在跨出家门时,记得带上一个微笑,回头对着家人轻轻诉说一句。虽然仅此一句,看上去只是一个规矩,可是,你得理解父母那颗时常为你牵挂着的心,你不在家的日子,他们的心是挂在高空的,无时不让他们因你而担忧。父母,除了生养你以外,就是毫无私心地为你付出一切,包括所有的困苦。如果是因为你,无论多么火热,他们可以顾不上喝一口水;如果是因为你,无论都有多困,他们可以顾不上打一下盹;如果是因为你,无论需要他们付出什么,哪里是皮肉心肝,甚至是生命,他们都在所不惜。当你疲于奔命的时候,是否曾停下来,回头看看父母的头上白发是否又添了许多?看看父母脸上皱纹是否又多了几条?

殊不知,在这个人人都很匆忙、很浮躁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停不下来。关于父母的那份责任,渐渐被忙碌湮没,有多少老人,守在老屋里,一天一天地等待那寂静的电话机能响起,却又一天天地被宁静所代替。

化语为爱吧!他们寂寞的灵魂需要你的抚爱!

你去上学时,父母送你到校门,总会对你说“在学校要乖乖!”你去工作时,父母送你到村头,总要对你说“在外要注意安全!”你结婚时,父母总要对你说“永远幸福快乐!”你呢,是不是对父母说过“别太咆哮!”“老说这些烦不烦?”“我老大了,不用你提醒了!”你真正听到了父母话中之意了吗?懂得什么叫化语为爱吗?

一句很普通,说了上下几千年。可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父母那颗心少一份牵挂,化语为爱吧!

【阅卷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从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告别时经常会说的话切入,看似很平淡,不过为家常用语,但作者能从中挖掘那些看似老套陈旧的话题中所蕴含的亲情之爱。

首先“化语为爱”的标题就非常特别,将“语言”与“关爱”的关系凝练地用四个字表达出来。在文中,作者没有泛泛而谈,而是从一个充满了爱意的温馨镜头入文,从正面展示出“化语为爱”的情感魅力,从而引人入胜。

文章先从正面描写父母子女之间通过话语传达亲情,再指摘现代社会人们以忙碌为借口,忽视亲情。针对性很强。

我叫“老规矩”

北京考生

叫老规矩,我可是一位严谨而又优雅的老人哟,你们这些小孩子可要尊敬老人哈,不然,走到哪里也会被人鄙视的!

耶?我老人家只不过出去转了两圈,你们这些小屁孩子怎么就把我给忘了呢?不行,不行,赶紧地给我回来,我可要对你们说道说道。不然,我这影响了一代代人的传统可就要被你们丢失了呀。

来!来!来!快快坐好。我可马上就要说说我的生平了。你们知道我多少岁了吗?五千多岁,嘿嘿,我五千多岁了!你们看我还精神矍铄吧?都因为我叫“老规矩”。我是怎样一个人,你们了解了,一定会受益匪浅的。今天,我心里可高兴了,因为,我终于又可以在小孩子心中树立我高大优雅的美好形象了,我是怎样一个形象?为人忠厚老实,生活勤俭朴素,现在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全世界的人都要向我看齐,都要向我看齐,哈哈哈!我的美名远播海外呢,流传全世界。可是,现在,我不得不把我的美德一一传给你们,让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强大。

你们问我究竟有怎样的品行?

我可记得,当年我家来了大人物,父母呢,叮嘱我一定要表现好,可不要让人看了笑话去。喔,不能看了笑话去!我记住了父母的话,当大人物来的那天,我恭敬地直站在那里等候,进屋后我正襟危坐,认认真真地听着客人与父母聊天,不插一句嘴。大人物临走时,还小小地夸奖了我一番呢,说我听话、乖巧,懂规矩、有礼貌。得到大人物的夸奖,说我是好孩子,我可高兴坏了。原来,父母曾经给我讲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还真有用呢,不但可以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还可以得到人们的夸奖,难怪,父母当初给我起名叫“老规矩”!

当然呀!我更注重一些生活细节呢,比如吧,夹菜时不满盘子乱挑,不高声谈话,微笑时不露齿,出门回家时都给长辈打声招呼,这可是增进感情的好方式哟,不容易产生代沟!太多太多了。不过,你们这些小孩子也不要觉得烦琐,习惯了就成自然,不用刻意去做作。看来老人家我没白活呀。因为我一直遵守这些规矩,虽然我活了五千多岁,可我越活越快乐,越活越舒畅呀!

啊,只顾说话,天要黑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下次继续给你们讲故事吧!我相信,我的高大形象一定会成为你们的偶像的。就是我自己呀,也还要再接再厉,让全世界都永远记得在中国有位老人家叫“老规矩”,那时,我才真是流传百世呢。想想呀,多让老人家我开心不已!

【阅卷名师点评】

北京作文题以传统规矩为主题的作文,“老规矩”从话题上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从立意上出新不是那么容易,于是,考生在构思上出新招,将“老规矩”拟人化,让她以一位老奶奶的口吻来向小孩子们传授传统的礼仪等美德,读来饶有意味。

本文是一篇很优秀的考场佳作。首先,考生用拟人手法,将“老规矩”想象成一位五千岁的老人,并很逼真地描写出老人亲口给一群小孩子传授中国的古典文明。主题与别的考生一样,但读来就是感到新鲜,有一种别致的感觉。

作者将文章中虚构的老奶奶刻画得生动鲜活,而且,老奶奶向孩子们传授传统美德时还有场景感,从文体与表达方式上都体现出了考生对考试作文出新上的精心构思。

曲终人不散

北京考生

近日,有网友将一些“老规矩”整理后发到网上,触发了人们对于在文化长河中逐渐消逝的一些国粹的回忆,也让我不由得想起儿时所过的《牡丹亭》。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这是《牡丹亭》第一出中的唱词,第一次听是和外婆一起去戏园。当时,外婆出街,并不是去看戏,而是有别的事,而我听到戏园里有“咿咿呀呀”的唱腔传来,又看到戏园门前的海报上舞台人物穿戴着古装,显得非常漂亮。于是,硬要外婆进去看。当时,只见台上戏子水袖翻飞,曲声婉转,后来才知道,唱的是昆曲。回到家,便央求奶奶寻来戏词,一遍又一遍地念给我听,又找来录音,自己默默背下里面的一些唱段,再献宝似地学给家里人听。时光荏苒,儿时的许多记忆早已淡忘,唯独那《牡丹亭》深深地根植在了我的心里,存在于记忆之中。当年痴迷的《牡丹亭》早已阅读过百遍,不精通,但好歹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忆起往事,只是淡淡一笑,便过去了,但那一出出戏却忍不住要去看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成为我的习惯。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同学们会相约去游乐园、去郊游,但我只想去戏园。可是,没有同学陪我去,约过几次,但都被他们骂了一句“一个未老先衰的老古董”。无奈,我只有让外婆陪我。幸好,外婆也是喜欢的。当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时,我很想有人与我谈谈杜丽娘与柳梦梅,谈谈生旦净末丑,谈谈唱舞台上的悲欢离合。

我再不奢求有同学与我一起去看《牡丹亭》,但我希望一如他们希望别人理解他们活在“都教授”的灵魂里一样,理解我活在杜丽娘的情感里,抑或崔莺莺,抑或杜十娘。不知道是我的感觉,还是演员的原因,近来,总觉得台上那缠绵咿呀的唱腔也带了几分敷衍,少了几分真情,少了那绕梁不绝的音效。

曲未终,我便出了戏园,回到家,发现电视中正在放《霸王别姬》,看着程蝶衣在日本军官前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仗于断井颓垣”,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我相信,那些唱入人心的戏词总会流传,一代又一代。纵使时过境迁,戏中事,才子佳人,世俗恩怨,仍伴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曲终人不散。

【阅卷名师点评】

考生俨然是个小戏迷,作文材料中的“老规矩”让她联想到了曾经喜欢看戏以致成了她的习惯的往事。首先,从入题上、从选材上就与众不同。没有对戏曲有了解有感悟的人,是绝写出不这样的文章来的。这样的内容对于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实属难得。

与外婆一起看戏的场景作了详细描写,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从而突出了作者对戏曲的喜爱之情。同时,又将同学们的喜爱与自己的喜爱作对比描写,丰富了内容,突出了主题。

以小戏迷的身份写此文,作者对戏曲的了解,是现代青少年难以企及的,本身就引人唏嘘感叹,再何况本文行文很娴熟,不能不说是一篇从内容选择到写作表达都堪称上乘的佳作。

江苏卷

【考场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权威解读】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大致有“故事类”“言论类”“生活场景类”“文艺类”“图文结合类”几种。江苏卷去年考查“故事类”的“探险者与蝴蝶”,今年则以有关“青春”的两句言论为材料,相比去年,稳中求变、同中见异。

题目材料脱胎于英国散文家威廉·赫兹里特的《论青春不朽之感》——原文中有“青年人都不相信有朝一日会死。这是我兄弟的话,而且是一句良言。青春时代总有一种永恒的感觉,它使我们的一切得到补偿”,“从当前的征兆中,我们预见不到我们将在事物的自然过程中落伍,衰老,进入坟墓。这是头脑简单,可谓青春时代我们的感觉有所寄托,所以(不妨说)把我们和自然等同视之,而且(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激情强烈)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等语句。

材料前一句“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运用舛互修辞,鲜明地亮出了“青春不朽”的观点。后一句以“也有人说”发端,暗示这里的认识不同于前一句,其中的“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是在否定“青春不老”;“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它提供的信息是,“自然”可以“长存不朽”,“青春”却不可能如此,认为“青春不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两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并非简单的对立矛盾关系,其相通的旨归,在于提醒考生务必珍视、珍惜青春,无悔自己的锦绣年华。材料意思不难把握,那么,该如何确定立意、构思成篇呢?主要方向有三:

1针对第一句话,咏叹“青春”之“不朽”。参考立意:①在青年时期锐意进取,多做有意义的事,甚至创造出不朽的功绩,这样的“青春”、这样的人生就是“不朽”的。②青春是一个人定音定调的时期,是一段为人生打上底色的时光。它的热烈、灿烂是永恒的,所以我们可以高声呼喊“青春万岁”,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世上只有“青春不朽”。③青春不代表岁月,“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时光,不是指红润的脸颊、红扑扑的嘴唇和柔软的双膝;它是指一种精神状态,是指不懈的干劲、丰富的想象力和滚烫的情怀,它是生命之源勃勃生机的涌泉”。此种虚指意义上的“青春”自然是“不朽”的(就如塞缪尔·厄尔曼《青春》所言,“青春意味着战胜懦弱的那股大丈夫气概和摒弃安逸的那种冒险精神”“无论是60岁还是20岁,你需要保持永不衰竭的好奇心,永不熄灭的孩提般求知的渴望和追求事业成功的欢乐与热情。在您我的心底,都有一座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您我就永远年轻”)。

2针对第二句话,直面“青春”之“易逝”。参考立意:①人生是一次旅行,青春只是最初的那个驿站。每一个人,当他回顾数千年来无比恢弘的文明史,当他仰观星空、俯察大地的时候,一定会自愧渺小。有些人却因“天真”而自以为青春可以“不朽”,事实是,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而自然却亘古如斯、永恒不灭。②“青春”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连人之一生,置之历史长河都不过转眼一瞬,“青春不朽”又从何谈起?但正因为青春短暂,风华正茂的我们更应奋发有为。③青春本已短促,遗憾、恐惧、缺乏自信,会加快她化为灰烬的速度;理应谨记,青春不需要“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欢迎庸俗鄙陋与悲观厌世,我们绝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

3融合、融通这两句话,评议既“不朽”也“易逝”(能写出“易逝”与“不朽”的转化,文章会显得深刻而透彻)。参考立意:①青春作为一段时光是无法挽留的,但青春的心态、青春的激情、青春的创造却是可以永恒的。②青春里有阳光、有雨露、有憧憬、有梦想、有生长,但也有感伤、烦忧、无奈、叛逆乃至颓废。面对匆匆而过的青春,只有意志坚定,乐观向上,不断追求,才能经营好她;只有依靠“真理、友谊、爱情、书籍”等经得起时间腐蚀的东西,才能让自己获得一段新生,变得心驰神往,出神入定,从而得到永生。

【考场佳作】

跳水

江苏考生

终于又一次站在了这座桥上。

他用皱巴巴的手掌摸着桥上满是缺口和裂痕的栏杆,在心中这么想着。

这座桥很高,离水面至少有十米,长年累月的江风锤炼着这座旧桥,在它的身上刻下了一道道的伤疤。

桥很老,而人更老。比这座已经五十多年的桥还要大上几岁的他再一次来到这座桥上,因为他决定,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再做一次让自己怀念无比的事——跳水。

他慢慢地摸索到了桥边的缺口,步幅缓慢而无力,仿佛一座随时可能倒下的老朽雕像,做着最后的挣扎。

今天的风很大,不由得让他想到了和发小一起跳水的日子。那些日子的风也很大,常常吹得桥上的他们摇摇欲倒,但他们都不以为意。“有风的日子更能划出漂亮的弧线”,这是他们公认的道理。

他继续移动着,然后从栏杆的缺口探出了头,十米的高度让他有些头晕目眩。不知不觉地,他又想起了少年之时,他第一次站在桥上也是这么头晕目眩。十米远的水面让年轻的他不自觉地打战。“跳吧!没关系的。”水中的发小这么喊着。他咬了咬牙,再次盯住了水面,然后跳下。水花溅了一米多高,将他的发小彻底地打湿。“没关系吧?”发小问。“嘿,是啊。”他摸了摸红红的屁股,咬了咬牙答道;然后在发小促狭的笑声中,狠狠地给了他一拳。

“年轻真好。”他回过神来,继续看向了水面,盯着,盯着,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年轻,健康,有活力,和现在的他完全不同。从胸口的口袋中摸出了药和一张照片,他突然笑着将药顺着风扔了出去,药瓶落在了水面上,溅出一朵小小的水花。

药是医生给的,但他觉得自己不需要了。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只要自己的心还年轻,他就无所畏惧。

静静地,风再次起了,他最后看了眼自己当年从水中爬出时的照片,然后猛地跳了出去。

风吹到了最大,将他的身子拉出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在那一刻,他脸上的皱纹彻底绽放,宛如夏花。

“就是这样。”他想道,“人至死都可以是少年!”

【阅卷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紧扣“青春不朽”,写得深沉凝重,动心摇情。

具体说来,其显著的优点主要有三:一是将人物“跳水”的时间点设置为“人生的最后时刻”,这是有意将情境推至极致,到篇末处逼出“人至死都可以是少年”的点睛之笔。读来震撼人心、启人深思。二是让第一次站在桥上“和发小一起跳水”的情景与当下的情景相互叠加,“回忆”与“现实”交融,有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三是环境描写精当而出彩。在作者笔下,从“今天的风很大”到“静静地,风再次起了”又到“风吹到了最大”,“风”的出场,进一步渲染了气氛,深化了题旨,也使“画面”更为逼真。

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

江苏考生

北岛在《波兰来客》中写道:“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悲壮的诗人因青春的逝去而心伤。

只可叹,如今沙丁鱼涌动于潮水中似的我们,也染上了诗人的忧郁,肆意叹老。这其实是一种微妙的心理:误以为年岁才是青春的标签。

我不由得想到一些人,他们心中满是黍离之悲:中国传统五千年历史,到底老了啊!

他们振振有词:“诺奖”的红毯总沐浴欧风美雨,那才是青春文学。

中国文学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吗?中国文化土壤贫血吗?传统精髓缺钙了吗?

不!青春气的渐消怕是我们忘了蜕化,一度沉溺于“退化”之中。蜕化是中国文化找回青春的必要救赎,是一种繁衍崭新与深刻血髓的自救。当莫言一奖惊人时,他说:“我的获奖代表不了社会对文学的重视。”只有社会更多地用一水婉转的眼神给文学更温柔的注视,才能以一点青春气息引领千里快哉风!

永葆青春不是象牙塔的孤高傲世,它必须接地气,必须扎根于现实。当成名作家在久违的舶来文化中狂欢时,那群血气方刚的知青作家正掀起“寻根文学”的一角衣襟。不论是王安忆的《小鲍庄》,还是韩少功的《爸爸爸》,都是本土文化在失落后的还魂青春。

“岁月”号沉没,青春在呻吟。韩国正集体反思“服从”文化,船倾楫摧欲沉时,两百多名少年服从船方指挥,于舱中等待,最终生命褪色;不服从者反而获救。青春之气意味着有理性、有主见的些许“叛逆”。只会温吞吞与外物讲和,至多不过成为“社会填充物”,青春的幻想和梦境在剥蚀老化。“没有人的反抗,城市只是水泥林场”,王小波的话深刻冰凉。

在西南联大教授吴宓眼中,雾中的昆明是曹雪芹笔下的空灵幻境。当他驻足街头,看到“潇湘馆”时,怕是一言难尽。他想到的是黛玉的吟箫于影下,酌梅瓣上雪酿的酒;可当时,一群人喝酒划拳,青春被暮气肢解了。吴宓老人愤然而去。

盲目成熟有时是青年人对外界的“献媚”。在这个媒体时代,神童一度被“神化”。神亵渎了童,还是童亵渎了神?没有青春之气,童也只是人们追捧的老“玩”童而已,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摄足文化血脉,为天才铺壤。

“不长久的,多将以悲剧结束。”戈尔丁的《蝇王》用失去青春后的沉沦给人警示。一点青春气,只在心里,它带来的将是拂颊的千里快哉风!

【阅卷名师点评】

这篇议论文聚焦“中国文化”的“青春”,其视角新奇,并且写出了锐气、写出了气派。文章从“中国文学”拓展到“中国文化”,既匡正谬误(如“误以为年岁才是青春的标签”“他们振振有词:诺奖的红毯总沐浴欧风美雨,那才是青春文学”),又反思教训(如“只会温吞吞与外物讲和,至多不过成为‘社会填充物’,青春的幻想和梦境在剥蚀老化”),同时还针对“盲目成熟”“神童一度被‘神化’”的现状痛下针砭。全文材料丰富,热点事件信手拈来,警句名言联翩而至。

行文一气呵成,且意蕴深沉、振聋发聩。像“中国文学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吗?中国文化土壤贫血吗?传统精髓缺钙了吗”这一连串质问,气韵充沛,淋漓酣畅;“青春之气意味着有理性、有主见的些许‘叛逆’”,则独出新见,言简意赅。又如“只有社会更多地用一水婉转的眼神给文学更温柔的注视,才能以一点青春气息引领千里快哉风”一句,量词“水”、动词“引领”和修饰语“更温柔”的遣用,令人赞叹不已。

活得像凡·高的向日葵

江苏考生

凡·高说:“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

耀眼的黄,浓郁的绿,夺目的蓝,凡·高的向日葵以咄咄逼人的颜色,宣示着青春的热烈、张扬,豪情满怀。

认真无悔地书写青春才能让青春不朽,坦然地接受年华的老去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

青春如正午的太阳,喷射着不可抑制、沸腾灼人的激情。把握青春的律动,方能让青春大放光华。王勃风华正茂时,一挥而就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他的青春是才思火花的迸射;三毛趁年轻旅居撒哈拉,勇敢地追求不寻常的快意人生,她的青春是个性的显扬;陈坤带领青年志愿者十天行走西藏,让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焕发青春的活力,他的青春是正能量的传递。王勃的文思,三毛的个性,陈坤的爱心,是他们对青春独一无二的注解。拥抱青春,迎接生活,青春正当时,不朽的青春由我们创造。

青春,永不告别,铭记青春在于拥有一颗绽放的心灵。奥黛丽·赫本的青春被许多人定格在《罗马假日》中的灿烂微笑。晚年,她欣然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身患重病却依旧远赴索马里看望饥饿儿童。此刻,她娇颜不再,却真正演绎了“天使在人间”的童话。赫本的青春不老,是因为她良善的心从未消逝,她内在的美丽让她的青春永驻。

正如影星凯特·布兰切特所说:“我觉得皱纹是阅历的象征,我非常享受现在的自然老化。”青春的不朽,不在于抓住青春不放手,而是心态的年轻,在时间的沉淀中蓄积澄明如水的温情。“我老了,该回家了。”此语一出,感动非洲。曼德拉在总统任期刚满一届的时候,执意要将南非这个新生儿托付给年轻的一代。然而,在南非人心目中,他们最敬爱的前总统永远不会老去。大家在曼德拉的葬礼上吹起瓦瓦祖拉,歌唱青春。《时代》周刊选用曼德拉仰头憨笑的特写照,作为他留给世界的永恒纪念。

活得像凡·高的向日葵,在阳光中尽情炫耀,不要害怕萎谢。这种美丽,永远年轻。

【阅卷名师点评】

这篇优秀的议论文挥洒自如。作者以凡·高名画《向日葵》为由头,将诸多名人事例熔铸于热烈的色彩、张扬的个性、不老的豪情之中,故而内容丰富而又不显芜杂。

作者不仅文思活跃——围绕着“认真无悔地书写青春才能让青春不朽,坦然地接受年华的老去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分写出“拥抱青春,迎接生活,青春正当时,不朽的青春由我们创造”三个层次,渐次递进,层层深入,而且文笔洒脱——不仅拟题精彩(如果题目定为“活得像凡·高一样”,那就逊色不少),不仅叙例时感情饱满、气韵贯通,而且通篇带有杂文味。

书中自有颜如玉

江苏考生

今晨坐校车经过商厦时,一幅超大的化妆品广告牌引起了我的注意。女明星光洁的脸蛋,真担得上《洛神赋》中那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广告牌上赫然大书“不朽的容颜”,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的青春靓丽似可永驻了。各种化妆品日益塞满了女人的口袋。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

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窃以为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卓文君当垆卖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我私下猜想,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正是这种美质,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劝读时,总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这句话用于女人身上倒是再合适不过了。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风骚、传统文化面色讪讪。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韵常存的吧。

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神话。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莱雅”们,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她们读错了“青春”,不懂得何谓真正的“不朽”。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三毛说过: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的容颜。

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还乡”!

【阅卷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贴近生活、发自肺腑的议论性随笔。作者瞄准一点,先“破”后“立”,从赶考路上引发了自身感慨的“不朽的容颜”之广告切入,进而用“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将论题导向深入,经由李清照、卓文君、王昭君三例从面上论述,杜拉斯、林徽因二例于点上剖析,紧密联系现实,顺理成章地推出了“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结论。

行文表达也有个性,诸如“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有的不朽”“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等,用语精警,颇具哲思。

上海卷

【考场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权威解读】

上海卷作文题的材料改写自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自由意志三点式》。它由两个分句组成,每个分句都明白如话,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句中“沙漠”一词,可以引发考生丰富的联想(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旨,诸如人生的困境、不能不担起的责任、不得不遵守的规范、集体发展或国家崛起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挑战等),相应地,考生可以对“道路”“方式”等词有多种个性化的解释;另外,还要思考在“沙漠”中能够选择的“道路”“方式”与“自由”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句式相同,形成形式上的并列,前一句所具有的思考张力在后一句中同样有体现。此外,前句的“自由”与后句的“不自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文关系,引发考生思考前后分句之间还具有怎样的逻辑内涵。后一分句中的“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着力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生活、社会,乃至生命中种种客观存在的“不自由”,进而思考该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必然而普遍存在的种种限制。只有对这些普遍而客观存在的限制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才能更懂得“自由”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学习、生活、社会中正确处理各种“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才能辩证审视命运的必然性和个体的主动性,才能对人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材料提供了具体图景,同时不乏联想空间,考生应当努力调动自身积累,合理地将其转化为生活实际与自我体验。审读题意时,最好是将“你必须”与“你可以”两个分句的顺序调换一下,再深入进行思辨。以下是入题角度与参考立意:

1根据“你必须穿越沙漠,所以你是不自由的”,可以写:(1)在成长的道路上,必须勇敢地面对挫折——种种挫折就是“必须穿越”的“沙漠”。(2)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自由。譬如水,只有倒在杯子里后,我们才能喝到它;如果没有杯子的话,水就会溅得到处都是,而杯子就是一种约束。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偏执地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3)不自由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君主专制的时代,“民心”也会成为对君主的一种约束。身处当今时代,理应将法律和道德作为做人、处世的底线,否则你不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都无法得到保证(或者说,法律法规等对我们每个人都既是约束又是保护)。

2根据“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可以写:(1)攻克难关的方式方法你可以选择,这是你的自由。(2)除了化解难题的途径(“道路和方式”)可以自选,“心境”“心态”等也是由你自己掌控的,直面苦难、笑对人生,我们太需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了。

3如果兼写“不自由”与“自由”(这种处理方式更为妥当),具体可考虑:(1)每个人都是有自由的空间的,但前提是要遵守社会规则,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不能损害他人利益,为此,每个人又都是不自由的。“我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阿Q式的自由观,只会导致无法无天,导致整个社会乱成一锅粥。(2)约束和自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约束是自由的保障、基础和跳板,自由是约束的延伸和产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听起来非常自由,事实上无论鸟还是鱼,它们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即鸟不能飞到海里去,鱼一旦跳到陆地上便无法生存。因此,很多社会性、国家意志性的规则、法律、义务、责任(包括学校教育中的限制、网络语境下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等),这些强制性的规范公民必须遵守。(3)约束与自由就像皮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的追求,只能是无规则、无方向的随波逐流;对约束中的自由的追求,则是一种对世俗的超越。(4)自由是相对的,甚至追求自由的过程也是受一定准则约束的;只有经历“不自由”的必然选择后,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5)虽然人生必然会遭遇困境,但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化约束(困境)为自由(人生坦途)。(6)自由意味着自律,而且,你有多大的自由,你就有多大的责任(把权力与自由画等号,实际上是仗势欺人)。(7)我们常说带着镣铐跳舞,也可以舞得很精彩,这源于充满个性的“道路”选择,源于处事“方式”的睿智与脱俗。

总的来看,这道材料作文题思辨性很强。它延续了近些年上海卷的命题风格,不给出封闭性的主题,而是为考生设置了一个写作情境,集中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从呈现方式看,题目材料表达清晰,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减少考生阅读试题所需要的时间,避免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的模式,从而更好地落实高考作文的测量目标。

【考场佳作】

我的人生我做主

上海考生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的话,辩证地揭示了自由与不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二者是相对而言的。自由与不自由,关键取决于人们对此的态度与作为,正所谓:我的人生我做主。

每个人应该都希望自身是自由的,要实现从不自由向自由的跨越,让不自由这一“天堑”变为自由的“通途”,就必须有穿越“沙漠”的过程,尽管每个人选择的道路和方式不同,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智慧去修炼好穿越沙漠的这身“硬功夫”。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不但是耻辱,更使他身陷不自由的境地,但勾践采取了卧薪尝胆的方式与道路,决心穿越当时所处的“沙漠”环境,他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要发愤图强,报仇复国。勾践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最终得到了夫差的信任,就放他回国。

正是因为勾践以这种忍辱负重的方式来对待不自由,为他赢得了回国的自由。试想,如果勾践身处限制自由的吴国而不选择“东山再起”的道路,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或是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又怎么可能脱离困境,获得自由?

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俯拾即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年轻创业的时候可谓身处“不自由”的条件之下,他体弱多病、身体矮小、学历不高,面对诸多不利的方面,他没有抱怨,相反,借助这些限制自己的不利因素,绝地反击,凭借自己的大智慧,成功地穿越了创业路上的“沙漠”,迎来了电器行业的大作为,实现了由不自由向自由的华丽转身,让世人刮目相看,敬慕不已。

可见,自由与不自由,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与他们相反的例子同样数不胜数,屡见不鲜。

比如近年来纷纷落马的贪官,像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以及四川刘维、刘汉等恶霸,他们在案发之前,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可以说是无边的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但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的倒行逆施、作恶多端,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完成了由自由到不自由的转变。

他们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沦为人民和国家的罪人,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当的、错误的、危险的方式和道路来穿越沙漠,导致了他们身败名裂、众叛亲离。

让我们选择正确、便捷、科学、有效的方式和道路穿越必须穿越的沙漠,让自由得以延续,让不自由向自由进发,追求和拥抱美好的人生吧!

我的人生我做主!

【阅卷名师点评】

作者选取了古今中外的典型材料入文,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使文章的中心论点得到了充分、有力的证明。同时,所选材料详略分明,特别是时鲜材料的选用,避免了与别人的撞车与雷同,值得提倡和肯定。

以卢梭贴切的名言开篇,引入论题,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同时,文中多处使用成语和短句,增添了文章的语言美和语言的表现力。本文主要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加以论证,纵横捭阖,思路清晰,文脉贯通,一气呵成。

立意深刻,说理透彻。文章从正反对比的角度来凸显主题,辩证说理,鞭辟入里,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显示了深厚的积累和写作功力。

牢记肩负的责任

上海考生

当你穿越沙漠时,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看起来是自由的;然而,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必须对你的生命负责,必须牢记你的责任,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因此说,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而言的,自由的前提则必须是牢记你的责任。

人生本没有绝对的自由,因为我们承担着太多的责任。毕淑敏说,“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来说,“我”是他们不可重复的孤本;对于相濡以沫的伴侣来说,“我”是与他(她)搅拌在一起的颜色;对于我们养育的子女来说,“我”是他们至高至尊的唯一——“我很重要”。

“我”为什么重要?因为无论是作为父母、伴侣还是子女,“我”都有一份难以推卸的责任。因为有了一份责任,所以“我”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所以“我”在享受生命自由的同时便拥有了一份不自由。

行走在自由与不自由间的不仅是个人,集体、地方、民族、国家……也同样如此。一个地方资源丰富,它拥有开采、开发的自由,采用何等方式发展经济,用什么办法让地方富有,让一方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是地方的自由。但同时你必须服从国家这一大局的利益,必须符合整体的利益,不能因为地方的发展而损害了其他地方的利益,不能因为一地的发展而影响了其他地方的发展。还要符合国家、民族的长远的利益,要给子孙留下一点资源,不能破坏生态的发展,要给子孙留下一片蓝天和净土。

所有的能与不能,自由与不自由,都源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造福百姓,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是值得提倡的,每个国家都拥有发展、进步的自由。但前提是必须同时尊重和爱护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自由,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他国的利益,更不能进行侵略与杀戮。

日本为了自己民族或者说少数人的利益而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从而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一场巨大灾难和空前浩劫。但历史必将严惩军国主义,日本也必然因为它无度的自由导致最后的不自由,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

行走在沙漠中,人们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这只是选择的自由;但必须穿越这片沙漠,必须对各自的生命负责,这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无法回避的责任,所以,人不可能毫无限制地获得自由。

可见,无论人们拥有怎样的自由,都必须牢记肩负的责任。

【阅卷名师点评】

文章由个人到集体、到地方、到国家,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因各自所承担的责任而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在穿越沙漠时,不管选择怎样的道路与方式,自由都只是相对的、有限的,否则,就可能会由于个体或局部的自由,影响到他人或群体、国家的自由,这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通过一些排比句、长句和短句,使语言摇曳生姿,显得活泼而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本文脉络清晰,论证有力。开篇点题,论点鲜明,主体部分运用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条分缕析地加以说理论证,水到渠成,让人信服。

由作家毕淑敏的名言“我很重要”引入论题,论述了穿越、沙漠、责任、自由、不自由的相互关系,立意深刻,视角新巧,使本文胜人一筹。

追求规范和能动的自由

上海考生

一位名人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不自由。自由和不自由都是相对的。在个人选择自由的时候,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只有在整个社会制度、社会背景、社会规范、社会道德等的框架内追求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才是允许的、可行的,否则,就会出离自由,走向限制、约束与不自由。

有个寓言如是说:一群野兽因为桀骜不驯,被囚禁在坚如磐石的笼子里,失去了欣赏山川美景品尝美味的自由和机会,就是因为猎人给了它们更多的自由。之前,把它们放出牢笼,给予它们到处游走的自由,但它们却不守规范,所到之处伤害无辜,摧残生灵,搞得自然、人类鸡犬不宁。因而,猎人不得不将它们收归牢笼,剥夺它们的自由。

动物界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人们没有节制地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的时候,多种灾害便接踵而至,诸如地震爆发、洪水泛滥、大气污染、气候干旱、奇寒高温等,让人们真真切切地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尝到了因为所欲为的自由而带来的不自由的苦头,这也是人类咎由自取的必然下场。

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杰出人物,如科学巨匠、文学巨擘、医学翘楚、艺术大师,还有商界英雄等,他们在社会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凭着智慧的大脑,辛勤的付出,大胆的实践,不断的探索,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个性、抱负,在看似不自由、受限制的天地里、领域中,摸爬滚打、矢志不渝,为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人们的敬仰与爱戴。

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他与稻田为伴几十年,他以自己的“不自由”,不断创造着水稻世界的新纪录,他为水稻事业执着的追求与奉献,在成就和破解着国人和世界人民吃饭自由的大问题。

如今,袁隆平以自己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最早将杂种优势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再比如,著名作家史铁生,他以“不自由”的身躯,自由地驰骋在文学的天空与海洋中,创作出《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感人泪下、激励人生的不朽篇章;还有斯蒂芬·威廉·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是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可谓很不自由。但他在宇宙论和黑洞领域独树一帜,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无限的自由;司马迁在遭受腐刑的情况下,也是处在异常不自由的境况之下,但他依然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他的人生、精神和理想赢得了自由。

看来,追求规范和能动的自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坚守的,也是必须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

【阅卷名师点评】

作者先以寓言来佐证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转换。接着,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人类,先从尽人皆知的自然环境和现象说起,再列举袁隆平、史铁生、霍金和司马迁为例,阐释自由必然要在社会规范与能动的条件之下才可以获得的道理,例证具有典型性。

本文行文流畅,结构缜密。作者采取深入浅出的说理方法,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共鸣,给人启悟,让人回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上乘之作。语言朴实,但充满着论证的张力,具有以柔克刚的功效,给读者以“四两拨千斤”之感。

文章开篇即亮出所持的中心论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不自由,立意不同凡响,高屋建瓴,继而从辩证的角度加以说理论证,使人信服。

走出沙漠,走向绿洲

上海考生

当你身处一片干涸荒凉的沙漠,为了活下去,你必须选择穿越,而你穿越的方式有很多。你是自由的,因为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穿越,而你又是不自由的,因为除了穿越你别无选择。

诗仙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乎他选择骑白鹿,访名山。他在仕途官场上是不自由的,他要侍奉那些官位比他显赫的人,点头哈腰,终日不能使自己开心。所以他选择离开,抛弃功名利禄,过着“悠然见南山”的日子,这时候的李白是自由的。

看来,人生遭遇的坎坷道路是不自由的,而选择对抗命运的方式是自由的。

人的出生不能自由选择,但是人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年轻时被命运无情地击垮,上帝使他的双脚无法站立。痛苦、绝望充斥着他的内心,在那段时光中,他也曾有过悲观失望、萎靡不振,甚至有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然而,最终他找到了属于自己活下去的方式,那就是写作。写作不仅给他带来了生的希望,也减轻了他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这便是他选择命运,不屈服于人生的穿越方式。

人被束缚是不自由的,而同时也因为不自由激发了他的潜能,没有人不渴望自由。

沙漠即是人生!

在困难降临之际,你可以选择退缩,也可以选择前进。勇敢的人自会砥砺奋进,他们希望穿越“沙漠”,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绿洲”。那是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只有活下去才能拥有你想要的自由。

有人说自己一出生,上帝就已安排好了命运,人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活着就好。实则不然,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亲手改变和主宰自己的命运,任由你掌控,选择的主动权被自己所操控。

看看周围的同学,每天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奋斗着,最终都是朝着高考这一重要的目的地而进发,这个过程看似不自由,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但这些不自由,其实蕴藏着今后的更大自由。

再比如,我的有些初中同学那时成绩不理想,没能考上好的高中,他们选择了另外一条穿越沙漠的道路,有些人去学了厨师,跟着师傅,已经小有成绩。有些人读了卫校,成了一名“白衣天使”。他们还是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着各自的精彩。

不管怎样,要选择适于自己的道路,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信念。那些已将自己的人生书写得辉煌的成功人士告诉了我们答案——付出和努力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奠基石。跌倒了,不气馁,站起来,继续勇往直前。

总而言之,在命运面前,你是不自由的,但请相信,改变命运就能赢得自由!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出沙漠,走向绿洲!

【阅卷名师点评】

本文的选材可谓丰富多元,既有古今名人,也有身边凡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普遍性,使得文章内容充实、丰满,论证有力、实在。

围绕中心论点,引用和化用、仿拟了李白、陶渊明等名人名言,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这些都为文章锦上添花,增添了可读性。

文章的标题就是对偶与比喻的运用;首尾呼应,做到了明扣与暗扣中心论点的有机结合;文脉贯通,思路明晰。

重庆卷

【考场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待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权威解读】

2014年重庆卷作文不仅贴近生活,并且用意颇深而导向鲜明——命题人着意引导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坚守自身责任、强化自我约束。题目材料耐人寻味,它改编自任万杰2013年11月6日发表于《黄山日报》的《余秋雨在德国打碎了玻璃杯》。此文在微博上引发过热议,《格言》《做人与处事》《洛阳日报》等报刊也曾予以转载。

试题材料的主体是“游客”与“老人”处理玻璃碎片方式有别,其深层含义指向“方式”背后为人处世的不同态度与理念。具体说来,游客是“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而老人是一“进屋”“就问:‘玻璃杯碎片呢?’”然后“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甚至因对方处置碎片不当,而“脸色凝重”地表示“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这样一组对比,显然是材料关键所在,也是考生审题立意时应瞄准的核心。据此,最佳立意当确定为“心中应有他人”“做一个有公德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让原则铭记心中,将关爱化作行动”等(也可深入探讨此种“差距”背后的原因)。事实上,《余秋雨在德国打碎了玻璃杯》一文中原本有一句“老人摇了摇手说:‘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这句点睛之语,正揭示了故事内涵。当然,老人身上这种“利他”精神,还有其他表现,如“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再作决定”,比如“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的安慰等,处处透露出为他人着想以及宽以待人的品德。

试辨析几种立意。

1由老人“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的劝告出发,认为这种提议体现了为他人考虑的人文情怀,也表现出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而阐发成篇。——符合题意。

2由老人“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这一宽慰性的话语出发,认为这样做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展示了自身的善良品性,指出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铭记——符合题意,但不算最佳立意。

3由“待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生发开来,就着“意外”做文章,比如提出“因微小的不经意的错误而引发失败的例子不计其数”“犯下错误后应妥善处理”等——似乎有依据,实则偏离了题目整体意蕴。

4由“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写“细节体现素养(教养)”——符合题意,但对“素养(教养)”不能泛化,具体论述时还应紧密地贴合材料(假如从“游客”出发,写“细节决定成败”,相当勉强;写“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请重视细节的力量”,也不够妥当)。

5写“人应该心怀自然,具有一种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对题意的合理引申(由“心中有他人”引申到“心中有万物生灵”),符合题意且能有机拓展。

事实上,就高考而言,材料作文的审题可谓“重灾区”。考生尤其需注意的是,处理好多角度审题与对材料整体把握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多省市材料作文的命题中,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重庆卷也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这样就对材料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材料可能为写作提供多种角度,可以从材料整体内容出发寻找写作的角度,也可从材料某些细节中寻找有价值的立意点,甚至可以对材料本身的价值意义进行思辨等。但是,这种多角度审题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角度,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要从某个角度出发,统筹整个材料的内容或引发的思考,或是在材料含义、话题的范围内辨析某个角度的价值。总之,多角度审题不能理解为断章取义或者瞎子摸象。

【考场佳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重庆考生

在我们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人需要帮助,所以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为了不让收垃圾的人受到伤害,你在丢弃碎片的时候,在上面贴上“玻璃碎片,危险”,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避免收垃圾的人在工作时总要提心吊胆。

还记得那雨中的天使。当大雨来临时,她不像其他路人那样冷漠,为了不让一个过马路的残疾人被淋湿,她给他撑起了一把小小的伞,但她自己却被淋湿了。然而,路人们却像看电影一般地看着,躲在屋檐下,只是冷冷地观赏着似乎只有电影中才会有的戏剧性的一幕,却没有一个人上去为这位雨中的残疾人和雨中的天使撑开一把伞。那最美丽的母亲,看到别人的孩子从窗台上落下的瞬间,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双臂,稳稳地接住孩子,避免了一个小小生命的夭折。

一把小小的雨伞,为他人撑开了一片晴空;一次偶然的拥抱,却换回了一个可贵的生命。可是,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些无聊而且自私的人存在。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节目,嘉宾正在批判着一个做好事的女人,说她是在炒作自己。听到这句话,我顿时愤怒了,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做好事是牺牲自己为他人谋利的事情,名誉能值几个钱?居然还要受人指责。指责人的所谓嘉宾自责就算了,可是还要上电视录制成节目播放,大有让更多人也来对做好事的人加以指责的意思。这让我的心一阵凄凉,甚至怀疑这世界。

可是,每当我想起那些赠人玫瑰的人时,我却为自责起来,为自己的一次行为而感到悔恨。

那是一个星期六,我一如既往坐车去补课,由于赶时间不得不选择地铁。然而,当我买完票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个中年人对我说,他今天忘了带钱包,问我是否可以帮他买一张票,我的第一反应是骗子,便没有理会他,转身就走了。当我坐在地铁上时,我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给他买一张票,不过就是几块钱吗?他也不至于骗那几块钱吧?假如我自己也忘了带钱,那有多为难。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都会假想他是不是会因为我这个路人,而失去对世界的信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无须刻意,只要心中有他人,在关键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伸出援手,不管这件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哪怕只是一句提示的话:“里面有玻璃碎片请小心!”一定会让他人感到生活的温馨、世界的温馨。

【阅卷名师点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一句熟语,考生从作文材料中感悟出了这个看似平常的道理,并以此为文题,突出这个主题,通过生活中在残疾人面前撑开一把小伞的女子与冷漠做观众的人群对比,又以自己的一次忏悔来论证了这个主题思想。

正反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论证特点。作者有两组对比论证,一是在残疾人面前,为残疾人撑开雨伞的女子为正面,其他在屋檐下冷漠观看者为反面;二是自己在地铁里没有帮助求助者为反面,与帮助残疾人的女子形成对比。

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得以论证,引用了大量的材料。不但如此,这些材料都来自生活,或是自己观察所得,或是自己亲身经历,给人真实而亲切的感觉,并都围绕中心思想作了深刻的分析。

心怀宽容共享蓝天

重庆考生

天刚亮,我在拥挤的校园小路上跑着,一不小心踩到了同学的脚,本以为这下完了,对方肯定不依不饶,会对我大动干戈。为了避免争斗,我连忙转身赔理,可我们的眼光刚碰到了一起,而我还没有开口,他却先说“对不起!对不起!”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花开花落,物是人非,这世界在不停地运转。相对于自然界来说,渺小的人类,是否应该心怀宽容,共享一片蓝天?像海边那位房东老人那样,用一只玻璃杯子为筹码,换得的是打碎杯子的旅客整个心灵得以宽容。

心怀一份宽容,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更融洽。记得那是一年高考,一位考生的证件掉在服装店里,等他发现时,店主已关店走人。考生焦急万分,只好请求消防员将店主的门撬开。等店主得知情况后,店主不但不生气,还很为那位考生着急。当店主赶到现场时,消防人员向她解释情况,她没有为店门受损而责怪,而是自责地说:“都怪我没有细心发现,提醒他带好自己的东西。幸好还不会耽误了孩子考试。”这位店主很平凡,但因她懂得宽容他人而显得格外伟大。人与人之间有了这样的宽容,就如细雨春风滋润田地的麦苗,让田地里更加生机勃勃。心怀宽容,海纳百川,方能让自己走向人生的顶峰。在这人生路上,心怀宽容,为自己,也是为他人创造了一片生活的蓝天。

管仲说过:“闭祸在除怨。”从这句话,我又想起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没有虚怀若谷的品质;刻薄的语言是一把“双刃剑”,伤了他人也会伤了自己;愣头愤青,时常怒发冲冠,血脉贲张,可到头来,让自己伤肝损肺。如此,不如大度些,宽容些,多一分大度,就多一片天空;多一分宽容就多一个朋友。

朝阳初升,散发着万丈光芒,金色的洒满蓝色的海面,泛着点点金光。房东老人的宽容之心像大海一样宽阔,翻转为美丽动听的乐章,在这个处处都有阳光的世间奏响。如果你也有一颗宽容之心,也就可以扬起生命的风帆,与房东老人一起,共享一片美好的蓝天。

【阅卷名师点评】

这位考生没有选用材料的主流立意,即关于“细节”与“关爱”的立意,而是从房东老人对游客的宽容着手,从中提炼出“宽容”的论题。一则材料的立意,角度是多方面的,考生回避大家都可能选用角度,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不足。

作者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出一则小故事入文,一种生活味与亲切感扑面而来。在论证过程中,又是列举事例,又是引用中外名言,使全篇显得材料充足,论据充分,使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

材料的选择,不但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还要看积累的素材的质量。从此文看,材料没有陈旧感,要么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要么引用他人鲜知的新鲜故事,读来没有陈旧感。文也多用比喻,让议论文语言具有生动性。

哪里有后悔药卖?

重庆考生

泪水冲破眼帘,打湿了夜的宁静,肆无忌惮地倾泻着。

白色的急救室里,男子紧握着病床上女子的手。那女子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静静地躺着毫无反应,如游丝一样的气息说明,她正在生死的悬崖边挣扎。男子脸上充满了痛苦,内心充满了悔恨。一滴一滴的泪水滴在洁白的床单上,但是,床上这位美丽的女人,他的可爱的妻子,一切都不知。

一天前,女子还满脸笑容地问男子:“老公你想吃什么?晚上我做给你吃。”正要离家的男人却面无表情,头也没回,不耐烦地说了句:“晚上加班,回不来了,你自己吃!”女子感到很失落,脸上却还带着关爱地说:“注意身体,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没等女子说完话,男子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

一天24小时,女子无时不把手机放在手边,她希望男子能多给她打来几次电话,哪怕是再让她给他送资料。每当看到手机来电显示是“老公”这两个字,女子都会非常幸福。叫她送些资料到他公司,女子就可以与整天忙碌得脚不沾地的老公见一见面了。不过,她还是时常提醒老公,出门前要记得带好需要的资料,免得耽误了工作。但是,他就是没记性。于是,女子每天都把男子第二天需要带的东西写在便签纸上,然后贴在门上,提醒老公。这天早上,男子一如既往地并不在意妻子为他所做的这件小事,还骂她“真是个罗唆的妇女”,便随手撕掉,扔进垃圾桶里。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老婆,你赶快把资料给我送到公司来,我马上签合同需要。快点,越快越好!”平时忽视妻子的存在,可在这时,男子会立即想到妻子。不过,心中还是只有他的合同,只有他的资料。女子在开车时,因只顾赶时间,在一个岔路口没有躲过另一辆车……当男子还在不断地打电话给女子,骂她动作怎么这么慢时,要她快点把文件送过去时,女子已经躺在了血泊之中,那些被男子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文件资料在空中飞舞着。男子得知妻子出了车祸,还是医院给他打去的电话。当时就愣住了,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终于第一次为妻子放下了工作,奔向了医院。

医生说,女子生命垂危,即使能够活回来,恐怕也从此站不起来了。此时,男子的脑子一片空白。这时,他才后悔,如果自己把妻子的叮嘱放在心上,把应带的资料都带好,或者,他不要打电话催妻子快点,也许眼前就不会有这惨状了。

世上哪里有后悔药卖?如果有,他一定不惜一切代价去买来,然后换回健健康康的妻子。可是,除了悔恨的眼泪,一切都不可能改变。

关爱他人,还要学会被人关爱。关爱他人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举动,接受他人关爱,只需要关注他人小小的动作。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对方,爱的温泉就能在彼此的心灵之间流淌。 A3rcJ5Nvs9U5ymhG8uePvfJdcaoJilsRQpBKxkqZ6gIviYkzdp5z1S7//a2fcUc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