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会无限敞亮、无限丰足。静心的时候,心中十分敏锐,性灵独具,胜于往常。但静心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靠日积月累修成的。

如何修习静心呢?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以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在建设香海禅寺时,我也曾走访过许多地方,台湾、日本、泰国,甚至欧洲各国。参观了那里的寺院和其他宗教场所,学习了各地先进文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我没有简单去模仿任何一家,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吸收,思考,找到自己的特色。

企业的发展也是同理。不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只要做出自己的文化和特色,感觉这种模式能够为员工欣赏、为客户尊重,就可以了。

作家在一般人眼里是什么都能写的。但实际上,由于各人的气质和禀赋不同,决定了他天然倾向于某一种文体。德国作家施笃姆热爱自然,写作小说空灵洁净,好像散文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文风犀利简净,从不拖泥带水,善于写作反应现实的题材;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想象奇特,充满童趣,善用温和的语言与故事折射苦痛悲哀的现实。他们的气质和阅历决定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完成了他们自己独到的建树,因而得到了不朽。

同样,无论在生活中或是事业上,不要一味去模仿别人,攀援别人,有些人总是在和别人做比较,把别人当参照物来定位自己。其实,活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生命何其短暂,为什么要在攀援和比较上花掉那么多时间呢?如果真要比较,我们生命的长度甚至不如庭院中的那棵树;勤奋程度,也比不上任何一只日夜吐丝结网的蜘蛛。还有什么值得去计较?一个人最可贵之处就是活得清醒、明白。人往往会被名利冲昏头脑,忘却了本性。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可以使躁动的心沉淀下来。

在德鲁克的管理学著述中,有一个思想很值得敬佩,那就是将每一个企业视作是社会大转盘中的一个小齿轮。这种思想教人消除傲慢和自矜,客观地看待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行业。当一个人生起不可一世之心时,所做的举动往往是浮躁的,不理智的。就像史玉柱发愿要在几年之内修建珠海第一高楼,甚至要修建中国第一高楼。他当时被许多溢美之辞冲昏了头脑,结果终归失败。企业成长得越快,赞美之辞越多,就越应该要有宁静之心,时时反思自己的状态。

在这个人欲横流、物欲滔天的旋转轮盘中,迷失自己太容易了。别人有一套房子你没有,别人住别墅你住筒子楼,别人开跑车你骑自行车……这些都足以使一颗充满名闻利养的心失去宁静,一颗被世俗所迷的心失去平衡。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灵性,失去反观自照的能力。 LqHyTDXo46YNzTFRXkVWFWwNpIOyTWLpy8jh4LPC4AHhfP5JllHz4PP5CwZkN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