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正见

往往拦在我们面前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认知思维。它把我们捆绑在某一个别扭的角落里走不出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也就是要具有“正见”。

如果我们不具正见,邪见、邪思和邪想就会把你带到负面的角落去而不能解脱出来。当你住于负面的境地,那跟这个世界上所有正面向上的东西都是背道的,正面的朋友不会跟你在一起,正面的事业跟你也不会沾边,你会一直处在失败的状态中。所以我们的人生,应该从一开始就切换到正确的方向,引导自己逐渐走向光辉的彼岸。那首先就要树立光明正大的思想。

有人可能认为,佛教的思想跟我们平常看到的、理解的不一致。逆耳忠言才最是真理,我们这个世界往往都是这样的,说真实的话大家不喜欢听。譬如我们说“生必有死,合必有分”,好像不中听,但是你用智慧思索一下,就会明白这才是真理和正见。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最终的结果是死亡,如果你真正明白了生,就能彻悟其结果必然是死。所以我们所看到的人、事、物,都是这样的规律,聚则必散,高则必堕。

有的人家庭幸福、其乐融融,可是哪一天突然间出现了问题,他就不知道如何面对了。刚刚有位朋友给我发来一个信息,说他那么信任对方,怎么为对方付出,全身心地为对方考虑,可是对方一点都不兑现承诺,反而背叛他,他实在不能接受。我跟他讲:当你付出的时候,就不要期待回报,当你觉得付出是一种快乐的时候,你就享受那种快乐的过程,不要再去想别人会不会把相同的付出回报到你身上,否则你永远会有思想落差。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一切事物不断变化、流动、生灭的无常之理。了知无常,会让我们在这个多变的世间随缘自在、活得从容。正因为从生下来我们的生命都在变化之中,所以我们才能成长,不再幼稚。

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当你把鞋脱掉上床的时候,就要做好打算,明天不一定能起来。我们每一天活着,都要好好地珍惜。今天见到一个朋友,要感恩他、理解他;明天分开了,你也要无所挂碍。

两个人走在一起,如果希望缘分稳固,那就要不断地创造能吸引对方的闪光点,你能给予对方的越多,对方就会越离不开你。但是从生生世世来看,这也无法永恒,所以佛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就是空性,空性是从无常之理深化而来的。空不是了无所有,而是要我们从事物暂时存在的表象,认识到它无常的坏灭性以及因缘和合的假相。

所有的一切都在刹那生灭,存在即是坏灭,这种本性叫做空。空是无自性,不是一无所有。比如这个椅子从造起来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刹那刹那变坏。刚开始买的时候很好、很漂亮,但是现在角已经碰掉了。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到时又会怎么样?对于万事万物的这样一种存在,佛教把它叫做“无自性”。如果我们了知万法性空之理,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就能从容洒脱地随缘活在世间。所以八正道修行方法中,首先教导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即正见。

仰望星空,不如行如虚空

智慧,佛经译作般若。般若不是一种特定的智慧,而是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大智慧,是世间最普遍的、最究竟的智慧(佛教的般若不是研究具体的、个别物的知识,它的目标是追溯万物的本源。编者)。故用音译,称“般若”。就是要我们超越世间的高度,去看待万事万物的变化与发展。

昨天有几个人跟我聊天,说自己要成为公司里最优秀的人。我告诉他:欲得其中,必求其上。要成为公司最优秀的人,就要站在行业的高度去看待你这家公司;如果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到最优秀,就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去看待你的行业,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政策以及这个行业在国内的定位;要做到全国第一,就要站在世界的高度;要做到世界第一,要站在宇宙的高度。你一定要了解到比你自己所追求的还要更加高远的领域,你才能有正确的定位和展望。

我们要有超越凡俗的思想境界,才能明白你现在处在哪个位置。这就要解佛教缘起性空的思想,否则我们就不知道存在的规律,就看不清楚事物的发展过程。在佛教看来,一切事物都在“生、住、异、灭”中流变,无一例外。

佛教的思想之所以是人类最终极的智慧,就是因为它所讲的每一件事情都超出了世间的认识,很多人觉得很玄乎,那是因为没有一个适合的梯子跟它的高度连接起来。

人存在于世间,只从自身角度看问题,是看不清楚的,不明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迷失自我。只有站在超越自我的角度,最终或许可能有所小成。如果你所属的行业能推动世界某一部分良性运转的时候,你和你所从事的行业就有意义。有些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名人,是因为他所做的是普泽万物的事业。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和敬仰?因为他所感念的是众生的痛苦与欢乐。

当一个人有知见、贪执、挂碍时,身心就会被各种各样的绳子绑住,没办法放开手脚,不能用更高远的思维去经营人生。

当我们把原本主客对立的“自我”修成“真我”时,就不会把我与他人对立起来,把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对立起来,也就能够达到“心物不二”的境界,做到“无心”、“无念”了。

我所说的“无心”、“无念”绝不是悲观郁悒的,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豁达。心境开阔了,就不会再去计较一些本来很微末的东西,不会再为一己的名利而与人争执。这时候的心是宁静的,因而是广阔的。

“我”与“众生”无二,所以普度众生与自我的修行实际上也就是同一件事情了。许多先哲伟人,具有这样的胸襟,所以他们就会成就一代青史。孔子视富贵如浮云,庄子宁可老死于荒野而不求位于庙堂,他们内心饱满,参透了“真我”的意义。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好人要度,坏人也要度,这就是佛教的慈悲。“为人民服务”的人,心中必有大我。如果自己存在的使命就是为所有人服务的,你想不成功都难;当你把别人的梦想都实现的时候,你自己的梦想也就实现了。

计较自己得到多少,那是小聪明,不是智慧。如果我们做每件事都想着自己得到多少利益,脚步就迈不开,打不开格局,不能用高远的境界去经营自己的人生。所以要学会把心打开,打开一米有一米的宽度,打开一丈就有一丈的高度,给你多大的平台你就能成就多辉煌的人生,这都是由自己的心量决定的。自我设定就等于是自我局限,自己应当反思,在我内心当中还有多少私欲在作祟。当你以一辆名车、一座豪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即使你最终得到了这些东西,内心也不会得到满足。

越是不能安住,越是不安,就越是想要变化,这就是“异”(佛教心法:“生、住、异、灭”);殊不知“异”的下一步必然会“灭”的。不具大胸怀的人,不具安住的能力,他生不知为何而活,死不知何路可归,最后只能沦为外物的奴隶。在寻找小我的同时迷失了大我,这是非常可怕的。

佛教讲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就是“施空”、“受空”、“施物空”。施者不求回报,受者不生妄想,施物视为空无,以此达到清净的境界。今天布施了,就在此刻放下,不要感觉自己做了什么好事。今天帮助了谁,明天就盼望着要回报,这不叫布施。有这种心态的人格局就很小,而格局会决定你的人生。

“打开心量,放下自我,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要把我们的心打开到没有边界,像虚空一样,这样,自我设定的局限就放开了。因为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也不是这个社会,而是自己的我见、我执。

不管什么事,都要学会去面对,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贤宗法师的的正见

1、大事情、大方向要非常清晰,小事情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不管你做什么,担任什么职务,都要有大格局、大方向,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大家要思考我过去做了什么?现在处于什么位置?未来要往哪里走?如果连自己的定位都不知道、不明白的时候,就不知道往哪里走。

2、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佛教里有“四摄法”,指修菩萨行者度人的四种方法。摄即摄受,意思是菩萨想要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归大乘正道。

四摄法中有一摄受是“同事”,指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做出与众生所求相同的样子,给众生想要的东西,使其各沾利益,因此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到真理。

这就像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能面对的就不要让别人去面对,将心比心才会使别人接受。用同事心、同理心,同情心去面对身边的人,我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他为什么做不好?找出那个为什么,然后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不是让他一个人承担,而是你跟他一起来完成,你要给他一个引导,他就能乐意地去做。

3、坚守承诺。答应了就一定要兑现,不能做到就千万不要承诺。诚恳是发自内心的,用心跟别人交换,自然而然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像克林顿与人交谈,从始至终,看着你的眼睛,非常真诚。

4、善于学习,富于创新。奥康集团每年都会举办一个思考周,邀请我做他们的演讲嘉宾。他们人力资源总监跟我讲,他们把我们寺院每天发送的香海飞信编成了一本书,这次的思考周就要学习我们寺院出版的书刊。他们老总说一个寺院都有这么多创新,作为企业高管得到什么启发呢?当那几百个高管在一起听我介绍香海禅寺的经营理念,我当时真正地为这个领导的胸襟所折服。我们的光盘和书寄出去,很多人都不会看,我有时候打电话问他们,却说我不知道啊,我让秘书找找等等。而这个老总不但自己亲自看,还让自己的高管专门去讨论,这是什么样的学习精神呢?他一点都不会怠慢,这么小的事情他能重视,用一切有益的知识去激发员工,我很受感动。

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学无止境,在老师、同事、朋友那里都可以学习,有心学习,时刻都能学习到东西。学习没有难易之分,愿意学,难也会变得容易,反之亦然。

所以学习实际上需要的就是一颗谦和的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我很喜欢读书,买车票要排队,有10分钟时间我都会看书,哪怕看一页也行;在等车的半个小时内我可以看完好几页书。主动学习,自然不容易受到干扰。

学习像海绵挤水,比如我每天晚上坚持读完20页书再休息,给自己布置任务,然后一点点积累起来。时间像水,不挤很快会挥发、消失。

还要注意不要完全沉浸于作者的思想,哪怕他所说再有道理,我们如果只是单纯的认可作者,那就永远没办法超越他。思维被局限,再怎么学也还是在他的思想框架里。

要有创新的思维,超越别人之前先要超越自己。我在普陀山教书的时候认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有十几个学位,现在还在继续攻读。在加拿大,每读一个科目政府都会有一定的津贴,整个国家的人都热爱学习。我有时候就在想,如果我们嘉兴要打造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城市,就应该想办法提升教育,否则文化城市永远只是一句口号罢了。

杭州一些咖啡吧每周都会请各种各样的人来开讲座,讲艺术、家庭、高考等等。把各种各样的讲座嫁接到这样的场所,受众虽然就几十个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和事业圈,只要他受益,他就会通过自己影响力扩散出去。

5、寸阴是金,做一个智慧的时间管理者。我们的时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管理,要把握四个字,就是轻、重、缓、急。最重要、次要的、再次要的,要分的很清楚,然后你就知道怎么去分配时间。还有要根据自己的身心调养以及学习和对家庭的关爱,去把时间做一个划分,有禅修的时间,运动的时间,看书的时间,和孩子的沟通等等。

6、如果你是女性,就要善于利用女性的优势。女性做事细腻,稳妥,比男性更懂得沟通的技巧;女性的耐力要远远强于一般的男性。那么就把女性优秀的一面发挥到淋漓尽致,劣势的一面就要学会如何去避免。

7、微笑是最好的彩妆。微笑,就说明我们的心打开了。当一个人微笑的时候内心就很柔和、善良、宽容;当你内心急躁、充满憎恨的时候,身上负面的能量就会成倍地增加。当你乐观向上的时候,正面的能量就会积累,那些有病的细胞就会被吃掉。

8、用心打扮你自己。别以为自己已经是总裁了,着装就可以很随便,要知道一个人站在别人面前就是一个品牌。甚至要学会色彩的搭配,和一些基本的礼仪。在不同场合,要学会如何打扮。比如今天王会长就告诉大家来寺院不能穿高跟鞋,不能穿领子太低的衣服,还有裤子不能太短。

9、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母亲。一个母亲的责任很大的:长辈因为你的关照,可以得到幸福的晚年;先生因为你的照顾,可以让他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孩子得到你的呵护,可以茁壮成长,富有爱心,性格不偏激,那都是母亲的功劳。所以人家说,娶一个好妻子,会影响一个家族的三代,所以你们身上的任务好重啊! E/sM7hQkyZJoUA1k3DZTfRRmIdi9UBe2unSnu6P+oKrqSnODcqUIJTwhZh/Ymr1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