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

(2007年8月)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宣言书;讲话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用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对于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各大新闻媒体作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人民日报还配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省委专门下发了学习贯彻的通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大家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下面,围绕自己的学习体会讲六个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一、深刻认识我们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用讲话精神

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围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通篇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就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要牢牢把握讲话的主题,围绕主题再进一步把握其它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准确把握讲话主题,首先要深刻认识我们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讲话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时代背景可从长期、中期和近期三个层次来认识。长期背景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期背景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期背景是今年秋天将要召开党的十七大。

社会背景有“两转、四化、两新”,即我们党面临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具体来讲,可概括为三个关键时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在关键时刻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在我们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20多年了。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现期。虽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但影响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各种因素正在发生急剧深刻的变化,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急剧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在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针对性很强的重要讲话,鲜明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若干重大问题。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在关键时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的目标。当前我国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从机遇和有利条件看,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的小康建设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从挑战和不利因素看,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同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显。在这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怎样解决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关键看我们工作做得怎么样。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为我们做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迎接党的十七大处在关键时刻

中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部署,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开好十七大,对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面对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和关键的时期,党中央都十分强调加强全党的学习,强调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尤其在党代会召开之前,党内外思想都很活跃,都要出现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热烈讨论或争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潮和主张,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对于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在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也就有一个澄清认识、统一思想的问题。对于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科学回答,用正确的观点和主张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是每次党代会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在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由党中央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已成为党中央统一全党思想、促进思想解放、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式和基本经验。比如,江泽民同志1992年6月9日、1997年5月29日和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的三次重要讲话,分别为“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确定了主题和基调。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特别是“八九风波”以后,国内出现了一股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争论姓“社”姓“资”、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潮;在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在我们党面对国内和国际双重挤压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初发表了南方谈话,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论”。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阐述了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九个问题,从而统一了全党思想,为召开党的十四大从思想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1997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去世;同时,改革开放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渐显露,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责难,由此导致了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质疑。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一些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疑惑,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5月29日,也就是邓小平同志逝世的第100天,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不会动摇,全党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从而鲜明地提出在世纪之交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特点和时代要求,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来的基本经验,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篇重要讲话,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回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党的十六大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

同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6·9”讲话、“5·29”讲话和“5·31”讲话一样,胡锦涛总书记的“6·25”讲话,是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关键时刻发表的。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统一党内思想,二是确定十七大的主题和基调,三是明确今后的任务,为十七大召开奠定政治、思想、理论基础。

有人说,现在党内思想不是很统一吗?有什么需要统一的呢?首先要看到,现在我们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时空压缩,在发达国家很多年出现的事,现在压缩到比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快速发展,使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和分歧大量存在。这些认识上的分歧不解决,不可能开成团结胜利的大会。还要看到,由于党的代表大会,要为今后五年的工作确定方向和基调,各种政治力量都会在党的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努力申明自己的主张,以影响到十七大党的方针路线的确定。事实上,每次党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不论是十四大、十五大还是十六大,政治思想理论界都非常活跃,各种政治力量都要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都希望对党代表大会的决策产生影响。党内不同意见、不同思想倾向表明自己的观点,本身也是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表现,对党代表大会集思广益、形成正确的决策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对不正确的政治思想倾向,如果不能及时地识别和澄清,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十七大召开前夕,由中央最高领导人出面,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态度、统一思想,就显得极为重要。

那么,在十七大召开前夕,党内在哪些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呢?或者说,党内存在着哪些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呢?概括地说,主要是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在改革开放的问题上,出现了“左”和右两种声音、两种倾向。

首先,在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着“左”和右两种声音、两种倾向。右的观点认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他们主张用民主社会主义替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位理论家写了《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这样一篇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已经放弃了《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理论和主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其成功的实践就是瑞典等北欧国家搞的福利社会。要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正确的选择是抛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欧美的道路,搞民主社会主义。“左”的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和旗号的资本主义,中国要搞真正的社会主义,还得重新回到改革开放以前,搞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套。其实质就是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走老路。

其次,在改革开放的问题上,也存在“左”和右两种声音、两种倾向。到今年我们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9年,现在一些同志认为,党内外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都与我们改革中的错误有关,都是改革改出来的。改革之所以改出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改革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认为党内有一批资本主义改革派,认为改革得不偿失,不应该再改了。这是“左”的观点和声音。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存在的问题,与改革不彻底、不到位有关,搞了“夹生饭”。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再搞“夹生饭”了,必须彻底地改,改到位。怎样才算彻底和到位呢?他们主张向私有化、资本主义化、西方化改,其实质是全盘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这是右的观点和声音。

此外,在如何对待党的指导思想的问题上,在如何对待党的基本路线的问题上,在如何看待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问题上,在如何看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上,也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党没有一个主心骨,不明确根本的政治主张,不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党的代表大会就很难达到思想统一、政治统一和组织统一。总书记的讲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统一全党思想首先是统一党的高级干部思想而发表的。曾庆红同志在主持会议时说,这篇讲话的重要意义在于统一党内高级干部的思想,这表明一些不同观点对高级干部也会有影响。总书记的讲话,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虽然讲话是通过正面阐述某一观点,而不是直接去分析、批判反面的观点,但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显的。如果不了解讲话的背景,不知道反面的观点,就读不出讲话的针对性。总之,在十七大召开之前,总书记讲话对统一党内高级干部的思想,进而统一全党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十七大确定了基调,作了政治、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准备。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这是以实际行动迎接十七大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二、深刻认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总书记讲话深刻阐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付出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这一理论的探索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给我们留下了毛泽东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宝贵的思想遗产。邓小平继承毛泽东的未竞之业,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人民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走过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

第二个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取代原来的单一公有经济制度,并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改造公有制经济;

第三个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面对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分层的新情况,果断承认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第四个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回顾改革开放29年来走过的路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现代化既有普遍规律可循,又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既是“世界历史”进程,又有“中国历史”的特征。现代化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必须适应并推动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的崭新形态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些政治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强大的生命力。

实践充分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就举世公认。这说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唯一选择,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坚定信念,也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无论我们今后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学习“6·25”讲话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三、深刻认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保持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

“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这是讲话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观点鲜明、指向明确。“四个坚定不移”,深刻总结、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关键所在和根本所在。

(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冲破教条主义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不断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生动写照。实践在不断发展,思想的解放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依靠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解决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不成熟到相对完善和逐步成熟的过程。这种变化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通过改革加以推动,需要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加以发展。因此,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讲,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句话很通俗,但分量很重。新时期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然,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而不是朝着资本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要求取消改革开放,或者要求改革开放朝资本主义方向发展,都是错误的主张。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就要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种发展必然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如果说,科学发展主要是把蛋糕做大,那么,社会和谐主要是把蛋糕分好。我们不仅要解决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还要解决把蛋糕分好的问题。资本主义做大蛋糕的本事是不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资本家用二三百年的时间,创造了比以前所有世纪大得多的生产力。但资本家长期分不好蛋糕。其结果,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贫困的积累,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爆发了接二连三的革命运动。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内部进行了改良,从资本家的超额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做二次分配,形成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结构。所以,现在的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不到革命的形势。为什么呢?矛盾缓和了。我们要从资本家的身上汲取教训,不仅要有发展经济的能力,也要有解决社会公平公正的能力,不仅要有做大蛋糕的能力,也要有分好蛋糕的能力。我们要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小康社会”就是实现这个历史任务的阶段性目标。进入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进入小康。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制定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落实到指标上,就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样,我们可以用丰硕成果迎接2021年建党100周年。这个时期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什么叫本世纪中叶?就是2050年左右,其中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这里有两组数字:一组是实现小康人均GDP3000美元,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组是实现现代化,迎接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个坚定不移”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解放思想是思想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全面遵循这些重要原则,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至关重要。

四、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解决“四个坚定不移”的问题,最终离不开一个主心骨。这个主心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期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书记讲的这四个方面,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概括,也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解决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什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我们要走的发展道路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从而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完成新的任务,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打牢物质基础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这个口号,不是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来的,也不是共产党的专利,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管仲最先提出过;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举起以人为本的旗帜反对封建政权和宗教神学。我们党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对以人为本作出了新的解释,使其成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对以人为本这一概念的经典解释。

正像实事求是一样,它是中国的成语,经过毛泽东唯物辩证的解释以后,才成为党的思想路线。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落实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统就是统揽、总揽,筹就是筹划,兼顾是考虑到各个方面,协调好各种关系。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系统安排,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各个社会阶层的良性互动。

(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解放思想也好,改革开放也好,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好,奋斗的目标也好,我们所想的一切问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国情。

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国情出发,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历史、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只有按照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干下去,才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十五年前的谆谆告诫,现在仍然没有过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原来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一个和谐,由“三位一体”变到“四位一体”。与此相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其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在经济建设方面,总书记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总书记提出了“五个要”:第一,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就是做到又好又快,好是质量,快是效益。第二,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个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就提出来了,一直到现在还强调。第三,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第四,要深化财税、金融、计划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第五,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在政治建设方面,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必须、两个要”

“两个必须”:一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既不能走老路,也不搞西方的那一套,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这个政治方向不能变。二是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两个要”: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二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等等。

(三)在文化建设方面,总书记提出了“三个要”

一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其中“第一个要”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来的。什么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李长春专门有个报告讲了四条:

第一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特别是认真地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也就是老祖宗不能丢,同时还要讲新话。

第二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第三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四条,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文化建设,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领导和控制意识形态的能力,即掌握笔杆子的能力。

毛泽东讲,共产党人要掌牢印把子,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没有这“两杆子”,印把子就掌不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在哪里?放弃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笔杆子”出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彻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彻底放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使苏共一盘散沙,几千万人的大党,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现在看来,如何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控制力、感染力、号召力,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领作用。

目前有个别地方,领导和群众讲的是两套“话语体系”,领导讲的话群众不爱听或听不懂,群众讲的话领导不爱听或听不到,对群众的话语权存在领导失控的现象。有些媒体老百姓不爱看,老百姓爱看的媒体有的又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对意识形态的控制、领导和引导,有流于形式的危险。所以,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加强。

(四)在社会建设方面,总书记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社会建设,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六、深刻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始终做到

思想清醒政治坚定作风务实

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改革的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大力改进学风和文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反对奢侈浪费,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能否切实抓好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总书记号召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面对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总书记要求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对总书记向全党提出的“四个一定要”和“三个始终”的政治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铭记在心,身体力行,为广大干部作出表率。

学习贯彻总书记“6·25”讲话,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运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贯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真正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正确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努力在认识上取得新进步,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要紧紧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六个新突破”的战略部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六大任务”,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奋力开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良好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uT6YSfmAuYTMOGmoUUGIIXaVEDjfoAO47QSK3oh9ZIyh1rJVBuI6dnQUmd5Cuv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