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奥妙一 成功,没有魔法,只有基本

无论你多么优秀,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或新的企业,都要从基本的岗位干起,了解情况,积累经验。

成大事者必先成就小事,你要想成为后勤部长,就要先将公司的地扫干净。

一个人有了“精”的理念,便会有“精”的追求、“精”的目标、“精”的行动,就一定会出成果、出精品。

对产品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1.北大MBA毕业生不愿意下基层,而麦当劳老总也要扫厕所

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实习与就业恳谈会上曾这样说道:“这几年,创维招聘MBA一直坚持不开高薪,只说能保证2000元以上的底薪。所以,从1999年至2002年,我一个北大MBA都没招到!”但是,稍作停顿后,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但我今天仍然坚持这个标准——MBA底薪2000元!”

不知道这样的说法能不能在MBA学员中掀起波澜。可能大多数人还是不屑一顾:“笑话,我期望的是一到企业,就能搞策划、搞管理,甚至直接当部门经理,其余的事情和职位一概不考虑,月薪不低于一万元是起码的要求,房子、车子也必须要配套。你的2000元到底要把我摆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创维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仅彰显那些高学历的毕业生对自我价值的拔高,也彰显出现代职场的一个现状:求职者身上更多的是一些傲气和浮躁,而缺少的是一种从底层开始的务实精神和从基层做起的决心。所有职员更多看重的是他们在一个岗位上能得到什么,是高薪资,还是高头衔,却鲜有好好考虑自己能在这个职位上创造什么,能不能负责任地将这份工作做到最好。

被麦当劳录用的很多管理人员,他们一开始就是从打扫卫生做起的。而且,麦当劳的这么一条规定,即便是未来的总裁也不例外!下面就是一则有关麦当劳招聘的事情。

麦当劳总部在中国台湾开分公司时,决定在当地培训一批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选中了一名著名的年轻企业家。但是,几次商谈,他们依然不能确定是否用他。最后一次,总裁要求该企业家面试时带上他的夫人。商谈进入了最后关头,总裁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果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会怎么想?”年轻的企业家陷入了沉思,心想:让我一名堂堂企业家去扫厕所,这也太大材小用了吧!谈判进入了僵局,还好这位企业家的夫人机智,她微笑着说道:“其实不要紧,家里的厕所向来都是他洗的!”就这样他通过了面试。

原以为这只是一个考核的问题,没想到第二天上班他果真被安排去扫厕所了,直至后来他当上高级管理人员为止。这时他才知道,原来麦当劳训练员工就是从洗厕所开始的,就连总裁也不例外!

正因为麦当劳更看重员工的这些品质,招聘来的职员都具备从基层做起、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所以,它才会不断壮大,成为世界餐饮业的霸主。

我们都知道,学数字要从一到百,学单词要从简单的到复杂的,考大学必须先经历小学、初中到高中三个阶段,公司发展要从小到大,个人成长要从无经验到经验丰富……记忆、学历、实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需要先把基础打好,把最基础、最简单的学好,这样才能由平凡往卓越迈进。对于任何初入职场的人来说,他们都是一年级的学生,所要做的就是“A、B、C、D”即把最简单、最基本的事情做好;不要仗着自己聪明,一年级的东西还没有掌握,就想着做五年级的事情,或者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开始就想干一番大事业。所谓的大、强,都是小、弱的累积,要想把大事做好,就得把大事所包含的所有基本可做的小事做好,不管是MBA毕业生还是曾服务过好几家公司的人,只要接触了一个新的职业,接触了一家新的公司,就得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就得从扫厕所这种最基本、最简单事做起,任何的自我拔高都会注定一辈子默默无闻。

其实,并不是说要所有的求职者一开始都去洗厕所,但从基层干起这是必需的,正像创维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说的那样:“年轻人只有沉得下来才能成就大事。无论你多么优秀,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或新的企业,都要从基本的岗位干起,了解情况,积累经验,你只有把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做好了,经验累积得足够了,企业才放心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当你将重要的事情也能做好后,股东们才愿意把公司交给你打理!”

无论你才高八斗,还是学历非凡,在进入一个新的企业后,放下架子,先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并且干得出色,那么,你的八斗高才才有机会尽情施展,要不然,就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

2.刷好你手中的每一个瓶子,青岛啤酒总裁

金志国如是说

很多人有做大事的志向,却没有把小事做好、做精的决心。多数人总在抱怨得不到晋升,却很少反思是否将目前的工作做到了最好。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说,工作就是把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刷好你手中的每一个瓶子。

19岁那年,高中毕业的金志国被分配到青岛啤酒厂刷酒瓶。他的工友大多是小学都没毕业的中老年人。一天到晚都是刷瓶子,金志国觉得这就是一件很没技术含量的工作,深有种大材小用的感觉,加上工友们跟自己年龄差距大,说话总说不到一处,这让他更加觉得这工作无聊到了极点,于是整日散漫以待。这就导致他刷的酒瓶经常被要求返工重刷。他心里有情绪,抱怨质检人员故意和他过不去。

有一次,在被质检人员训斥之后,金志国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怨气,将手中的一个啤酒瓶摔在地上,大声说:“这破瓶子,今后我还不伺候它了!”身旁的一位老师傅急忙把金志国拉开。

来到刷酒瓶的水池前,老师傅拿起一个瓶子给金志国,然后问道:“小金,你爸喝啤酒吗?”“喝。”“那好,你现在就应该把这个瓶子刷好,因为将来这个瓶子装的酒可能被你爸喝。再说刷酒瓶这样简单的工作你都做不好,谁会相信你能做好别的工作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金志国刷瓶子的态度大变,认真、细心地刷好手里的每一个瓶子,自此他刷的瓶子再也没有被退回来过。不仅如此,他还总是琢磨着怎样才能既把酒瓶刷得干净,又能加快刷的速度。几经摸索后,金志国刷瓶子刷出了花样,能杂耍般地把啤酒瓶玩得上下翻飞。刷酒瓶的水池,也常常因为金志国而成为快乐的源泉。同事们称他为“可爱的小金豆”。

一年之后,因为瓶子刷得又快又好,金志国成了质检员。厂里新来的刷瓶工,也由他负责培训。他把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讲给新员工,并把自己娴熟的刷瓶技巧教给他们。在他担任质检员期间,负责装酒的车间没有退回来过一个刷得不干净的酒瓶。

如今,当年刷瓶子的“小金豆”已经是青岛啤酒公司的董事长。当选董事长的那天,金志国讲起33年前自己刷瓶子的经历。他幽默地说:“我这董事长没有什么特长,就是刷瓶,认认真真地刷瓶。从今天起,我要把青岛啤酒这个瓶刷得比别人家的酒瓶都干净、漂亮。当然,这需要大家把自己手里的瓶子也都刷得干净和漂亮。”

想想看,我们对于自己轻易能做到的事情是否像金志国一样做到了最好。比如勤奋,你是一直勤奋,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做某些小事,你是敷衍塞责,还是力求完美?比如对待工作,你是量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比如对于目标,你是想达到,还是一定要达到?这不是跟你玩文字游戏!也许你会嗤之以鼻:“这种事情还用得着搬上台面吗?”其实正是我们这样的认识和看法,妨碍了我们在职场上取得更大成就,让我们忙而无所获,甚至很多时候面临着卷铺盖走人的窘境。

相信很多职场人士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去了一家公司,不委以重任,反而天天让做一些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的活儿。于是,有些人便会想,自己堂堂一名高材生,为何要屈就于这样的工作,拿到高文凭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为社会作贡献,也是为了获得高报酬,做这些事情能有何价值!出于这些想法,很多人不计后果辞去了可能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其实,职场无小事,那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工作,只要你选择了做,就要做好。将小事或者毫不起眼的事情做到极致,一样能让你获益匪浅。就像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金志国一样,瓶子刷好了,才被提拔为质检员,质检员当好了,才有可能当董事长。没有谁连一个瓶子都刷不好,还会被公司提拔为董事长的!

你需要记住这么几句话:成大事者必先成就小事,你想要成为卫生部部长,就先将公司的地扫干净;你要明白,你每做好一件事,便意味着为你美好的职场生涯铺了一块砖;你不是被动地变成我需要这份工作,而是积极地提升自己,让这份工作离不开你;你需要懂得,你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在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想让你的时间、精力价值归零,那你就抱着为别人工作的心态敷衍了事吧,要不然,你就要尽心尽力。

对于企业来说,最先看重的就是员工的责任心,其次才是工作能力。做小事,做好小事不仅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更是责任心的彰显。如果你连公司委派的小事都做不好,那么公司何以有信心委任你大事?

唐骏有句话说得好:工作的前五年是在积累经验,你要不求回报,以后就是积累财富,你要为追到财富而奋斗!你完全可以利用做小事的时间,培养自己追求完美、尽职尽责、敢于放下架子的习惯,其实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3.月薪500元人民币与月薪1.125万美金的今非昔比

故事其实并不是传奇,与从炮兵干起的拿破仑、从跑龙套开始的卓别林、从卖纽扣开始的曾宪梓一样,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成功故事。

他是个穷孩子,但是他想上国外的某所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他要学习英语,便找到了一个人,对他说道,我很想到你们的培训班上课,但我没有钱,可不可以这样,暑假的时候,我到贵公司兼职做教室管理员(打扫教室,查看学生的听课证),完事后,准许我在教室后面听课。这其实听起来是很划得来的交易,所以那个人答应了他。但是,紧接着他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两个月的兼职工作做得很好,能被验收的话,可不可以给他500元的工资买个随身听。那个人告诉他看他的表现再付费。

对于穷孩子来说,兼职是为了获得听课的机会,把兼职工作做到最棒,则是为了得到500元的报酬,得到报酬是为了买一台随身听,随身听则是用来强化自己的英语水平,从而为考上能提供全额奖学金的外国大学作准备。他非常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干活干得一丝不苟,不仅将教室的角角落落打扫得一尘不染,而且在学生离开后,他还要收拾一遍。时间一长,他的眼光就变得格外敏锐,洞察教室里的角角落落,不放过一片纸屑,一点污垢。他那认真劲自然博得了很多人的认可,所有人一致认为:这孩子勤劳、踏实,更重要的是做得很好(当你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得很好时,旁观者就会被打动)。那个人信守了承诺,给了这孩子1000元,每月500元。这是他用勤劳换来的第一笔工资,他迫不及待地买了随身听,一边听一边流泪。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给这孩子机会的那个人就是新东方的CEO俞敏洪。

“他买好后,边听着随身听边流着泪。我知道他被自己的行为感动了,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果不其然,几年后他就被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现在还在美国工作,年薪13.5万美元。”俞敏洪说道。

其实,500元与1.125万美元之间并不是一个惊叹号就能区分开的,这中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区分,那就是他是否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每一件小事。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的成功没有什么传奇,他仅仅是做好了一些小事。

①这个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上外国的一所大学。

②他知道自己没钱报英语学习班,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寻求办法,这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

③他找到俞敏洪表达了自己的诚意,用打扫卫生换得了听课的机会。

④他知道机会得来不易,所以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⑤他将教室的角角落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放过一丝污垢。他对自己几近苛刻,只要不满意就重新打扫。于是,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这孩子能将地扫干净”的良好印象。

⑥因为工作得到认可,他得到了报酬,圆了自己买随身听的梦。

⑦他开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记忆,一点一点提升,看得出他能考上梦想的大学,靠的就是他那股干什么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的劲头。

⑧当然他知道自己来新东方不是打扫卫生的,真正的目的是学好英语。但想在两者间取得平衡不容易,有些人可能会顾此失彼,或者干脆敷衍卫生,听课至上。但穷学生却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情,对卫生一丝不苟,听课更是百般认真,抱着做好的念头,他轻易在两者间取得了平衡。

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之所以看似复杂,或者做不出成效,原因有二:首先我们人为地将它看得很困难,不去尝试,轻易放弃;其次看得太简单,以致不屑去做。万丈高楼还不是靠一砖一瓦的累积?再难的事情,一点一点去啃,一点一点去做,终能解决。再简单的事情,不忽视它,认真、负责地去做,不也能累积出不平凡!?

俞敏洪去某所大学做演讲时,有个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俞老师,我怎么把一个培训机构和你干得一样大?俞敏洪笑着说道:很简单,先到新东方来打扫卫生,如果你卫生打扫得好,我提升你为卫生部长,如果你卫生部长干得好,你就变成新东方后勤主任,等到你变成后勤主任的时候,我就送你到哈佛大学学习,学习完回来我把后勤行政全部交给你,你就变成后勤行政总裁。第几位?第二位。我“一翘辫子”你就是总裁了,对不对?

是的,迈向卓越就这么简单,把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做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如此,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4.假如世界汽车业破产,为什么日资企业会成为唯一幸运儿

唐骏在参观日本丰田汽车的流水装配线时,曾这样感叹:全世界如果只有一家汽车公司存活的话,一定是日本公司,全世界的公路只能跑一种车的话,一定是日本车。

也许你会对这样的说法嗤之以鼻,毕竟丰田问题车召回的事件愈演愈烈,一次次的召回事件,已经大大触动了全球消费者的神经,尤其当丰田汽车引以为傲的雷克萨斯也发生召回事件时,有关丰田汽车质量的神话广遭质疑。

但是,你需要看到丰田召回问题车的主动性。想来丰田公司多次大规模地召回产品,损失自然是个天文数字,但其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一系列的召回措施,也召回了消费者对丰田车的信心和对丰田品牌的信任。

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国家的企业身上,会有这样果断的行动吗?一个字,悬!丰田之所以这么做,跟大多数日本企业一样,精益求精是其长期坚持的文化。而将这一文化坚持执行、贯彻到底的就是日本企业的员工。

去丰田汽车流水装配线参观,你会看到工人们个个目不斜视地干活,对于一旁的参观者熟视无睹,也许你会怀疑,这是他们的领导提前吩咐过的,中国的很多企业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但是,等参观的大队人马走过后,如果你想一窥他们认真的真假,那么就独自折回来吧!但是,亦如刚才一样,工人们依旧埋头干活,认真仔细地操作,动作并不会因为身边有人走过而慢下来,或者抬头好奇地张望。正是这种不受外界影响,一门心思工作,精益求精的行为,使得丰田公司的业绩几乎每年都大幅增长。

如果你觉得这不足以体现职员对待工作的精益求精的话,那么你可以跟着丰田汽车的高级研究员们走一遭。研发一项高质量产品前,他们会到汽车修理厂去调查,哪些零部件容易坏,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此每个月作数据调查,根据结果随时调整新产品的质量标准。还有,为了保证车身下面的钢板很平滑,工作人员在提交产品时,检测人员就会让他们的手快速地从钢板下滑过,手不受伤才算检测通过。

对于很多企业的员工来说,能完成任务已经不错了,能保证质量那是仁至义尽,如果还要精益求精,那就似乎是有些过了。所以,你鲜有看到中国或者其他国家企业的员工在检测一件产品时,会精细到一个小小的几乎看不见的小凸角上。

“精益求精”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一种素养、一种追求。但凡成功者,都源于对“精”的追求,一个人有了“精”的理念,便会有“精”的追求、“精”的目标、“精”的行动,就一定会出成果、出精品,就一定会成为类拔萃的人,赢得成功人生。

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日本饭店业是如何刷盘子的。

刷盘子听起来似乎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洗干净就行。但是,在日本的餐厅里有极其明确的洗碗程序,先用水冲,然后用洗洁精清洗一遍,接着用凉水冲一遍,再用热水冲一遍,最后再拿凉水冲一遍。店中的厨房比一般人家里都干净,碗碟杯盘都用很干净的毛巾擦干,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边。

曾有一名中国留学生,他在日本餐厅刷盘子挣学费时,为了提高效率而打破了餐馆规定,每只餐具只洗三遍。这事被餐馆老板知道后,他因为没能信守承诺,对食客不负责被开除。他的房东知道此事后,为他感到羞耻,于是让他离开。后来他所在的学校也知道了此事,校方觉得这事关乎学校的声誉,不能让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就把他开除了。最后,他不得不回国。

看看日本人对小事的重视,再对照一下国内的餐馆,洗两遍已经是不错的了,三遍那可是高要求,鲜有会洗个四遍或者五遍的。

这里就涉及一个高要求和负责任的问题,不管是洗碗这样的小事,还是生产汽车这样的大事,日本员工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极为重视,并负责任地去完成,且能窥见小问题背后的大隐患,从而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

但是,不是每一个职员都具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对自己说,能过关就行了,不出问题就好了,八分满意最好,量力而为吧,等等;以致我们所经手的每一件事情,只是以一件半成品,甚至不合格产品的形式示人。其实看到这样的成果,我们自己也不舒服,可是改不了这毛病,谁叫我们将“差不多”当成了习惯呢!

5.成功就要把好“工作的基本面”

观察那些优秀的人,他们被提拔、被重用的理由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精品。无论他们做什么,总想着要做漂亮,即便没有人监督要求,他们也会自觉地追求完美。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在他们手里却会变成重要的事情,做到毫无瑕疵就是他们的做事习惯。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对产品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任何产品,只要存在一丝一毫的质量问题,都意味着失败。对于一名职员来说,只要你做的事情被人挑出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毛病,那也是失败。

美国的一家公司想要从中国市场长期订购一批上乘的瓷器,于是派遣员工鲍尔去考察,寻求一家真正靠得住的瓷器工厂进行长期合作。鲍尔来到一家瓷器厂后,被这里精美的瓷器所吸引,经过一番仔细斟酌后,他决定先跟这家工厂签订半年的合作协议。

合同还没有正式签订前,鲍尔又去这家工厂的生产线做了一番考察。走进工厂后,他看到流水线上的员工都目不转睛地工作,专注的样子使人误以为这个世界只剩下他和他手里的活儿了。从生产线一路走去,最后到了验收产品的地方,鲍尔看见一名职员正在认真地检测那些完工的瓷器,时不时拿起一只丢在身边的框里。鲍尔很好奇,于是拿起一只丢进框里的瓷器仔细看起来,没有任何瑕疵和毛病,检测人员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检测者的答复让鲍尔很吃惊:“这些都是不合格产品!”“可是我没有从这些瓷器上看出任何毛病啊!”鲍尔又仔细地看了一遍。“你看这个小气泡,说明这只瓷器烧制的过程中进了空气,所以不合格!”检测者答复。“可是,这不影响使用,而且也不影响美观啊!”鲍尔依然不解。“只要有一点瑕疵,我们都视它为不合格产品,这是规定,不能破坏!”“那么,这样一只有瑕疵的瓷器外售多少钱?”鲍尔接着问道。“一块钱!”检测者回答。

走出工厂后,鲍尔立即给他的老板打电话:“一个完全合乎我们的检验和使用标准,价值50元的瓷器,却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被检测人员用几乎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那看不出瑕疵却被定义为有瑕疵的瓷器只卖一块钱。这样的员工堪称典范,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不可以信任的呢?我建议公司马上与该企业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我也没有必要留在这里了。”

一个原本只计划签订半年的合同,却因员工的精益求精变成了长期合同。可见,一家企业要想博得客户的信赖,就得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而产品质量的把关工作,就得由员工做好。员工对产品的精益求精,不仅是公司赢得客户的关键,也是自己的生存之本。当鲍尔告诉瓷器厂老板,自己是因为参观了他的生产线,看到了检测人员几近苛刻的做事态度后,最终才下定决心与他们长期合作时,老板自然会将该检测人员当成功臣,表彰、奖励、作为楷模自不待言,而且这名员工从此被上司记住并重视,可谓前途无量。可见,把事情往好处做,对自己终归是有好处的。

专业就是你做事达到的水平,比如医生,他的专业就是给人把脉、看病、开药,专业能力越强,医术越高明,被人信赖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身处职场,我们强调的就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是编辑就要能编出出色的稿子来,是编程员就要能编出高级的程序来,是推销员就要能成为最顶尖的推销之神,是策划员就要能策划出独一无二的图书、广告、活动来。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且又一门心思扑在一件工作上的过程。

无论此时你在做什么,你所要告诉自己的是,我就一门心思把我手里的事情做好,将这件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做透、做好、做精,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至于其他的事情,等把这件事情处理好了再去考虑。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有深入其中,不被其他事情打扰,更不三心二意,我们才能做出精品,才会被人重视,才有得到重用的可能。

一只精美的玉龙雕塑,常常因雕刻工在点睛时的不专心而毁掉其百万价值。如果员工因为做事时不求细致,尤其是忽视细节,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前面所有的努力毁于一旦,甚至带来大灾难。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单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胜利返航时,当需要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的速度时,降落伞失灵了,飞船坠毁,最后发现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马蹄上一个铁钉的丢失可能会导致一位将军输掉一场战争,一艘航母会因为一个不值一提的小问题而沉没;可见,精益求精,或者说对小问题的把关,其实就是为了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6.职场精英都曾专修“马桶做事学”

马桶如果不及时刷洗,将会肮脏不堪。不是所有人都有自觉性的,即便是冲马桶这样轻而易举的事情,人们也很不容易做到。每每去公共卫生间时你总是很光火,刚刚离开的那个人,竟然留下“黄金万两”后堂而皇之地离去。于是乎,你捏着鼻子冲了再冲,心里将对方骂了一千遍。为了不让自己也成为那个被你骂过的“他”,你的自觉性空前高涨,冲干净后再离去。其实,事情看似很小,如果你借此长个记性,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做到自觉,终归对你是有好处的。

自觉性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自觉地去做事,能让你得到更多回报;自觉地遵守某种规定,能让你避免很多麻烦;自觉地给人帮助,能换来更多好评;自觉地承担责任,能让你减少很多损失。

很多大企业的老板都明白,就企业的发展来说,员工的工作能力很重要,这一工作能力由责任心、自觉性、做事精细度、专业能力、创造力五点要素构成。其中,前三点是构成我们工作能力的重点。当然,很多时候,员工到底具不具备这三点能力,一开始谁也不知道。企业在招聘人员时,自然也不会将这三点放到以后工作中慢慢考察。因为这其中有风险,如果员工责任心差,做事不细致,自觉性不高,很容易酿成事故,造成损失,带来祸患。所以,大企业主都会产生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先让招聘的员工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更确切地说就是去做打扫卫生、擦洗马桶这些事儿。如果应聘者能接受这样的要求,说明他至少是个务实的人,懂得从基层干起的重要性。当他接受了这份工作后,再通过他擦洗马桶的情况,打扫卫生的情况来判断其做事的自觉性、责任心,以及精细度。在这里,不妨穿插一个故事:

日本内阁中曾有好几位女强人,每一位都能力非凡,相当了不起。这其中有位叫野田圣子的,她超强的能力还是靠洗马桶培养起来的。

野田圣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帝国酒店当白领。但是,让她特别委屈的是,受训期间,她竟然被安排去打扫厕所。作为一名高才生,做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心有不服,所以她一边抱怨一边敷衍了事。

一天,就在她清洗完毕打算离开时,一名老清洁工走了进来,指着马桶上的污垢说道:“真让人羞愧,这就是你的劳动成果吗?”野田圣子很不服气,辩解道:“我已经打扫得很干净了啊!”“那么你敢喝下这马桶里的水吗?”老清洁工人问道。“啊!你……”野田圣子脸涨得通红。对方看了她一眼,什么也没有说,卷起袖子擦洗起来,只一会儿,整个马桶被老清洁工收拾得光洁一新,紧接着她拿起一旁的水杯满满地舀了一杯马桶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野田圣子看呆了,“如果你真觉得自己打扫得很干净,那么就不怕喝下这水!”老清洁工人说完走了出去。

“就算这辈子都打扫厕所,也要当个最出色的洗厕人。”从这件事上深受启发的野田圣子暗暗发誓。从此,她认真地工作。训练结束的那一天,野田圣子在清洗完马桶后,当着考官的面,也满满地盛了一杯马桶水,喝了下去。此后,开始处理酒店事务的她,每天做的还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可她并没有因为事小而随意为之,反而是当成大的、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半年后,公司要在这些新员工中提拔一名业务主管,野田圣子因为处理事情的那股认真劲儿和精细度成功晋级。此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并凭着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步步高升,几年的时间她就进入福田内阁,担任了消费者行政长官。

俞敏洪认为,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位可塑之才,那么就应该先把地打扫干净;麦当劳培养公司精英,首先安排他们去打扫厕所;还有很多很多的企业,训练员工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接受冲洗厕所这份职业,从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态度中,评判他们的责任心、自觉性、精细度,以此来考核是否录用。由此可见,马桶虽是一件不值得谈论的物件,但它确实是一件可以很好的考核员工的器具;刷马桶则是培养员工工作能力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

那些能成长为职场精英的人,他们深谙马桶蕴涵的学问,当他们被录用并被安排去扫厕所时,会毫无怨言,且总是干得一丝不苟。他们总有这样的信念:“即便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当最出色的洗桶工。”当然了,即便他们一开始不是被安排去做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会坚持“做最出色的”这样的信念,选择从基层做起,放下高学历、高才能、高经验的架子,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他们有着虚心请教,认真做事,尽心尽力的态度,从不抱怨自己是否大材小用。

如果你想要成为职场精英,你就应该懂得马桶中包含的一些秘密和学问,练就你的责任心、自觉性、精细度。不管你此时在做什么,都要抱着“做到最好的”心态来完成。这是你成为精英的必经之路。 BitGlkeco9mkkYS0Qq5a8HblTAU5Mu/fIpSll9LwNbKqVy4/mBmE6ymwPKSRgn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