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隐形的翅膀

约翰·伯杰是纽约市曼哈顿上东区一家百货商场的保安,此时他正在商场一层监视往来的顾客。从他身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专注力的活动过程。他身穿普通的黑外套、白衬衣,系着红领带,手握对讲机,不停地走来走去,眼睛死死盯住某个顾客。他就是商场的“千里眼”。

监控不是轻松的任务。约翰负责的楼层,不管什么时候,顾客都不会少于50人。他们在珠宝柜台流连忘返,对华伦天奴丝巾欲罢不能,对普拉达皮包爱不释手。顾客兴致勃勃地浏览着商品,而约翰则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顾客。

约翰在人群中穿梭,仿佛在练习不规则的布朗运动。这一刻,他站在皮包柜台后面,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位顾客;下一刻,他已来到大门旁的有利位置,站在垫高台上警惕地注视着三个可疑分子。

顾客的眼里只有商品,而约翰的火眼金睛里只有顾客。

印度有句谚语:扒手遇见圣人,眼里只有圣人的口袋。约翰身处人群,眼里只有扒手。他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扫来扫去。我们可以想象,约翰的脸似乎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眼球,活像希腊神话里的独眼巨人。可见,约翰表现得十分专注。

他在注意什么呢?约翰表示,他可以通过“眼神或身体动作”识别出扒手的意图,比如围在一起的一群顾客或者偷偷环视四周的人。“做保安时间久了就会深谙这些蛛丝马迹。”

约翰将专注力集中于50名顾客当中的一个,与此同时还要忽略其他49名顾客及其他事物——这需要排除干扰、集中精神的功力。

在关注全局的同时,还要对异常情况时刻保持警惕,这需要运用好几种类型的专注力,比如选择性注意、警觉、导向及管理等。每种专注力都对应着独特的神经网络基础,并且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心理调节作用。

约翰持续监测异常情况,他所表现的专注力类型,是最早得到科学研究的专注力现象之一。“二战”期间,美国军队要求雷达操作员必须连续数小时保持高度警惕。但他们发现,随着专注力的减退,操作员越到当值后期,越容易错失雷达信号。出于安全需要,帮助人们保持警觉的研究得以深入展开。

在“冷战”时期,我采访过一位研究人员,他受五角大楼委托,研究人们在连续3~5天无睡眠情况下的警觉水平。美国军队希望了解到,假设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战壕作战的士兵保持清醒的时间有多长。研究人员欣喜地发现,如果人们的动机足够强烈,即使连续三个晚上或更长时间不睡觉,也可以保持敏锐的专注力(但假如他们根本无所谓,那么很快就会开始打瞌睡)。值得庆幸的是,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最后没有在真实世界里得到检验。

最近几年,专注力研究超出了警觉研究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专注力决定行为表现。专注力有缺陷,人们的表现就差劲;专注力健全,人们的表现就出色。我们对生活是否游刃有余,取决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专注力为我们走向卓越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尽管在多数时候我们看不见这种联系,但实际上专注力的影响无处不在。

专注力贯穿于无数心理过程中,最基本的方面包括理解、记忆、学习、感觉和知觉、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良性互动等。揭开专注力的神秘面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增强专注力的好处和具体做法。

由于意识存在视错觉,大脑通常只会记录下专注力的最终产品。比如,想法是好还是坏、意味深长的眼神、诱人的笑容、清晨咖啡的香气,但我们却没有觉察到意识本身的流淌。

专注力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尽管它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却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心理的调节作用也被低估了。我写本书的目的在于,把捉摸不定、不受重视的专注力从幕后推到舞台中央,让大家认识到专注力对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的促进作用。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专注力的基础,比如约翰表现出来的警觉性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认知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专注力单向集中、选择性注意、意识的开放性,还包括专注力在执行控制作用下的自我监测和调节心理的过程。

我们很多关键的能力都建立在专注力的基础之上。比如自我意识,它可以促进自我管理;还有同理心,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这些都是构成情商的基础要素。我们将会了解到,专注力若有缺陷,则会危害生活和事业;专注力良好,则可以提高效率、促进成功。

此外,我们在认识周围世界时,可以借助系统科学,扩大专注力的广度和深度,对决定和制约世界的复杂系统做出准确回应。外在专注的潜在困难在于,人类要与各个关键的系统和谐共生。但是,人脑结构决定了我们天生缺乏宏观把握能力,所以我们一再犯下“盲人摸象”的错误。有了系统意识,就可以掌握组织、经济体乃至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转原理。

归根到底,专注力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种:内在专注、对他人专注和外在专注。要过上美满的生活,这种专注力缺一不可,而且我们都要熟练运用。神经科学实验室和相关大学给我们带来了专注力的好消息,它们发现了增强专注力的各种方法。专注力与肌肉的原理很相似,使用不当就会退化,使用得当就会增强。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练习,进一步锻炼和增强专注力“肌肉”,甚至对存在注意缺陷障碍的大脑进行修复。

对于追求业绩的领导者,他们需要具备三种专注力:内在专注,可以使他们聆听直觉和价值观的声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对他人专注,使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外在专注,可以让他们在广阔天地任意翱翔。领导者若不关注内心就会随波逐流,不关注他人就会进退失据,不关注所处的大系统就会墨守成规。

在三种专注力之间取得平衡,不光对领导者有好处,每个人都能因此受益。我们都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之中,一边是剑拔弩张、目标相左;另一边,现代生活的诱惑让我们应接不暇。而专注力可以帮助我们在快乐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专注力”(atten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ttendere”,意为向前延伸。专注力能够塑造并决定我们的经验,让我们与世界相连。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波斯纳和玛丽·罗斯柏曾经写道:“专注力机制构成了我们感知世界以及自主调节思想和感受的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家安·特丽斯曼认为,我们对专注力的运用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用《星球大战》中尤达大师的话来说,就是“注意即现实”。

人类面临的危险时刻

在前往度假小岛的渡轮上,一个个头只及妈妈腰部的小女孩,一路上紧紧地抱着妈妈。可是妈妈却对女儿无动于衷,甚至没有留意她,因为这位妈妈正玩平板电脑玩得不亦乐乎。

一天晚上,我和9个外出度周末的女学生同坐一辆汽车。刚上车没多久,我发现在渡轮上看到的一幕重演了。这些女学生刚一落座,就纷纷掏出手机或平板电脑,小小屏幕的亮光穿透了车厢里的黑暗。她们不是在发短信,就是在脸谱网上浏览,偶尔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话,但大部分时间都沉默不语。

冷漠的母亲、沉默的女学生,这都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后遗症,它吸引了我们的专注力,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2006年,美国人创造了“惑怒”(pizzled)这个单词,它是“困惑”(puzzled)与“愤怒”(pissed)的组合,用来形容“我和你在一起,你却掏出手机给别人打电话”的感受。以前,人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感到受伤和愤怒,但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科技对他们的影响最大。21世纪最初的几年,美国青少年每人每月的短信量达到3417条,比前几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他们的通话时间减少了。美国青少年每人每天平均收发短信超过100条,相当于在非睡眠时间平均每小时发10条。我还见过有些小孩边骑车边发短信。

有位朋友告诉我:“最近我到新泽西探望表兄弟,他们的孩子什么电子产品都有,只要是你能说出名字的,他们都有。他们不停地查看手机:谁发了短信、谁更新了脸谱网消息,要不然就只顾着玩电子游戏。他们完全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也不清楚怎么和别人进行哪怕很短暂的交流。”

现在儿童的成长环境跟家长完全不一样,他们与机器打交道比与人打交道更熟练,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种情况令人担忧,是因为:首先,只有每天都与真人接触和交流,儿童大脑内的社交和情绪回路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社会互动塑造了大脑神经回路。与人相处的时间越少,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时间越多,大脑越容易出现问题。

沉迷于电子产品将减少与真人相处和交往的时间,而我们恰恰是通过人际交往学会理解非言语信号的。在数码世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能玩转手机和电脑,可是一旦与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就显得笨拙有余、理解不足。他们尤其体会不到在和别人说话时突然停下来看短信,会让别人感到多么沮丧。

一位大学生认为,在网络空间发微博、更新状态、“晒晚餐”的背后,是一种“空虚寂寞冷”的心态。他认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能力正在丧失,推心置腹的谈话更是越来越少。他说:“无论是在生日会、音乐会上,还是在吃喝玩乐、参加派对时,如果不能及时和虚拟空间的朋友分享此刻的快乐,你顿时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专注力相当于“认知肌肉”,我们要依靠它去理解故事、把握任务、学习或创造。我在下文将会提到,年轻人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获得特定的认知技巧,但与此同时,玩游戏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情绪、社交和认知的核心技能受到损害。

有位教八年级的老师表示,她连续多年要求学生阅读依迪丝·汉密尔顿的《神话》。她的学生一直很喜欢这本书,但情况在5年前发生了变化。“我发现孩子们不怎么喜欢看书了,即使是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够投入。”老师说,“学生都反映这本书太难读了,句子过于复杂,看一页要花很长时间。”

这位老师怀疑,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许受到了信息碎片化的影响。一位学生承认,去年他玩了2000个小时的游戏。老师指出:“标点符号的用法不容易教,你必须与《魔兽世界》竞争。”

特别突出的是,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或地区把青少年的“网瘾”(比如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视为全国性健康危机,并且将有“网瘾”的青少年隔离起来。在美国,8~18岁的游戏玩家当中,大约有8%的人似乎达到了精神病学中成瘾症的诊断标准。相关的大脑研究发现,这些人的神经奖励体系在玩游戏时出现了类似酒精和毒品成瘾者的大脑所发生变化。我们偶尔还会听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例如有些游戏上瘾的人白天睡大觉,通宵玩游戏,连吃饭和洗澡都顾不上;如果家人加以阻拦,他们甚至会暴力相向。

融洽的关系离不开人们共同的专注力,也就是彼此关注点一致。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地希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注意缺陷障碍

成人专注力减退的后果也很严重。墨西哥一家大型广播电视网的广告代理人抱怨说:“几年前在广告公司做提案,我们可以播放5分钟短片,现在必须减少到一分半钟才行。如果不能马上吸引他们,他们就开始看短信了。”

有位教电影的大学教授告诉我,有一次他正在看自己的偶像、法国传奇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传记,但他发现:“我不能连续看超过两页书,我总忍不住上网查邮件。我想我对严肃的内容无法保持专注。”

一方面是忍不住查收邮件或看微博,另一方面是无法专心与人交谈,这就是研究社会互动的大师、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所说的“远离”(away)。远离的姿态是在告诉对方,我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

在2005年举行的第三届All Things Digital(全部数字化)科技研讨会上,大会主办方关闭了主会场的无线网络信号。这是因为,如果观众上网冲浪,就无法专心听演讲。用一位与会者的话来说,由于受到演讲者、现场人员的信息轰炸,再加上用手提电脑处理各种事务,他们处于一种“专注力持续分裂”的状态。为了对付越来越普遍的专注力分散现象,硅谷很多公司在开会期间禁止员工使用手提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

一位出版社的女高管承认自己过一会儿不看手机就会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我会想念短信的声音,我知道和别人讲话时看手机不礼貌,但就是忍不住”。因此她和丈夫达成了君子协定:“下班回家之后,必须把手机锁进抽屉。如果手机在面前,我就会紧张,忍不住要看。现在我和丈夫在一起时不会心不在焉了,可以专心聊天。”

不管是内心的骚动还是外界的干扰,我们的专注力一直要跟分心做斗争。那么,分心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一位财务公司的高管表示:“只要我意识到开会的时候自己走神了,就会反思。”

我认识一位内科医生,他的很多病人为了打起精神工作,自行服用治疗注意缺陷障碍或嗜睡病的药物。其中一位律师说:“我不吃药就看不了合同。”以前这些药都是处方药,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常规的非处方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故意表现出注意缺陷障碍的症状,以获取兴奋剂的处方,用来保持专注。

托尼·施瓦茨是一位训练领导者发挥最佳水准的咨询师。他告诉我:“我们培训学员更加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专注力,这一点一直是他们的弱项。专注力已成为学员重视的首要问题。”

在信息数据的狂轰滥炸之下,我们只好投机取巧,比如根据标题过滤邮件、忽略大部分语音邮件、快速浏览信息和备忘录等。我们的专注力不仅越来越分散,效率越来越低,更重要的是,过量的信息也让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它们的真正意义。

早在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的情形。他当时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提出了警告:“信息消费的是人们的专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们越不专注。” hAXp7eFM1BpZ5WMG01mtOjy6EtUeuE4yJt5ERYft8qDZwtnLrqwF77/usrs5dQ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