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第1章 男女有别,走进女孩的别样天地

女孩是上帝赠予凡间最美丽的礼物,每个女孩都是最可爱的天使。自人类创世纪开始,女孩就从“圣母”夏娃那里传承了不同于男孩的种种特质:迷人的身体、缜密的大脑、温柔的性情、天赋的灵性、超凡的聪慧等等,这些特质的组合让女孩变得独一无二。毋庸置疑,女孩与男孩与生俱来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正为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所选择的教子方式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什么女孩的心思和情感比男孩更加敏感和细腻呢?为什么女孩从小学习出类拔萃,长大了却变笨、变平庸呢?为什么女孩比男孩更渴望被关注和被爱呢?从家中女孩出生的那一刻起,相信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不得不为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细节深思熟虑、谨慎对待。无论是乖巧听话的娇娇女,还是霸气十足的“刁蛮公主”,父母们都会为女孩心存一份记挂,承担一分责任。

女孩和男孩的差别是与生俱来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女性和男性在神经、性情、生理、心理等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在20世纪70年代,即使那些专门从事生理学研究的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与此同时,由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贝蒂·弗里丹等人发起的一场女权主义运动也曾公开宣扬:女人之所以和男人不同,完全是由后天的教育造成的。这种观点认为,女孩和男孩起初在生理结构上仅存在着某些细微的差别,只是在后天的环境中,由于受到了不同家庭、社会教育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点。难道造物主赋予女孩的生理结构只是形同虚设吗?

事实上,与男孩相比,女孩有着更为显著的个性。女孩之所以成为女孩,并不是后天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相反,她们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男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她们的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呼唤:我是女孩,我应该这么做!

这种呼唤来自于本性,这种本性告诉我们:女孩和男孩的差别是与生俱来的。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认为女孩与男孩的不同是自然的,而且也是固有的。甚至对女孩来说,这种差别一直都是神秘而重要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女孩和男孩的各种不同。

大部分女孩都是爱哭鼻子的“小天使”,为了一点小事就会泪眼汪汪;而男孩则不然,他们即使突然栽倒在地上,也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爬起来接着玩。其原因在于女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觉都比男孩敏感。与刚出生的男婴相比,女婴对噪声更容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女孩喜欢的游戏一般都是跳皮筋、过家家等,因为这种游戏的秩序感比较强,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规定,其竞争性也不强。也就是说,她们在乎的只不过是“一起玩”的感觉而已。相比之下,男孩则会偏爱那些充满竞争和战斗色彩的游戏,比如三五个小男孩在一起玩“奥特曼”、大战“怪兽”的游戏,因为这种游戏的输赢是显而易见的。

在学习方面,一般女孩的语文学得都比较不错,因为女孩的语言能力优于男孩。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由女孩来担任班长一职,对一群男孩进行“指挥”。到了中学阶段,这种状态就会逐渐发生转变。

在空间识别能力方面,女孩则明显不如男孩。男孩很容易通过看地图找到要去的地方,女孩则需要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才能找出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在记忆方面,对于毫不相干的人名、地点、数字等,女孩都能记得非常清楚,在背诵时一般能原原本本地从头背到尾。由于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单纯的机械背诵比较多,因而女孩的记忆力就显得比男孩强。然而,女孩记忆时的逻辑思维相对较差,不会注意其中的逻辑关系,而男孩则比女孩要强很多。

在审美方面,女孩一般喜欢粉色或者其他柔美的颜色,她们的衣服也大都是粉色、红色的。女孩天生就喜欢漂亮的衣服,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偷偷穿上妈妈的衣服,拿着妈妈的包包,甚至蹬上妈妈的高跟鞋,尽情地“臭美”。而男孩则更偏爱天空蓝或白色的衣服,对于衣服的款式和质量也不在意。很多时候,在男孩眼里,一件质量上乘的衣服还比不上一件做工粗糙但印有“奥特曼”的衣服。

在人际关系方面,女孩更看重亲密的人际关系,不像男孩那样富有“侵略性”。女孩更喜欢与一两个好朋友来往密切,互诉衷肠。这就是说,对女孩来说,人际关系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她们在这方面显得比男孩更加出色。这样,女孩对他人也有更强的感受性,她们可以更多地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而男孩通常都是成帮结伙,形成较大的团体,大部分都属于“泛泛之交”,具有更强的社会性。

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与其说是周围的社会环境塑造了一个女孩,对女孩的兴趣、情绪、态度、自信心以及人际交往的方式产生了影响,还不如说女孩的社会角色正是由女孩自身的神经生理所决定的。

科学研究还表明,男孩和女孩的差别是因大脑结构、荷尔蒙、染色体的不同而不同的。由于在大脑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女孩的生理与男孩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在4个月大时,对于照片里家庭成员的面孔,女孩就比男孩拥有更好的识别能力,而男孩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差。出生一周左右的女孩,对于其他婴儿的哭声比男孩有更好的辨别力。通过研究发现,在大脑很多区域的发育上,女孩与男孩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男孩大概到了4岁半的时候,才能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讲清楚,而女孩在3岁时就做到这一点了。所以,男孩在娱乐、学习和交流方面更多地借助于他的身体运动。

实际上,尽管男孩和女孩有一些相同的荷尔蒙,但是这些荷尔蒙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可以说,女孩和男孩的差别是与生俱来的。

女孩和男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

种种现象表明,女孩和男孩的很多差别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女孩和男孩的大脑结构的差异究竟都有哪些呢?要了解这些差异,首先要认识一下大脑。大脑是一种物质基础,它既是人类活动的内在原因,也是其外在的表现。通常来讲,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脑干三个部分。大脑皮层位于脑的顶端,共分为四叶,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是最晚进化的;边缘系统,位于脑的中间,在进化时比大脑皮层要早;脑干,位于脑的基部,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是较早进行的。大脑皮层主要与我们的思维、决定、想象和语言创造有关。边缘系统主要通过位于它内部的视丘下部腺体,对体温、睡眠周期和月经周期等进行控制。脑干是我们对选择反抗还是选择逃跑作出反应(我应该逃跑还是还击)的部位,控制呼吸和消化也是它的基本功能。边缘系统的功能就是情感的加工处理和直接控制,就像交通总指挥一样,它对我们的知觉、记忆、压力和其他的刺激进行控制。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几百万年前,人类只有脑干,脑干周围的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是后来才陆续出现的。我们把大脑皮层习惯性地称为“灰色物质”,它大致分为枕叶、顶叶、颞叶和额叶四叶,每叶都是由数十亿个细胞结合在一起的。从生理学上说,大脑皮层的四叶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通过一束神经连接在一起。在这四叶中,还有更小的一叶,叫作“前额叶”,它位于前额的后面,是这四叶中的一部分,它控制着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女孩和男孩大脑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半球、大脑皮层物质、海马趾上。女孩与男孩大脑的发育,始于相同地方——额叶、颞叶、前额叶、边缘系统等,但其各自的发育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女孩在出生以前,她们的大脑就处在发育状态,脑干上慢慢形成边缘系统,在边缘系统上逐渐形成新大脑皮层。当女孩降生的时候,她的大脑已经成为一团有着无数细胞通过神经递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质。其结构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它的结构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当然,和男孩一样,女孩的大脑也是右半球先发育,然后是左半球。然而,女孩的大脑从右向左发育的速度要快于男孩。这样,女孩比男孩更早学会说话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正是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人类的语言中枢。

当女孩学走路的时候,大脑皮层的枕叶就会得到更快的发育,这让女孩能够接受更多的感性材料。例如,女孩可以准确地从很多声音中辨别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因为她们对声音比男孩更敏感。此外,女孩的触觉、听觉、味觉也是如此,她们的内心世界也比男孩更加感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女孩更喜欢抱着洋娃娃了。

与女孩相比,男孩的大脑随着年龄变化而有些差别。男孩大脑的右半球优于女孩,他们具有更强的空间感,但相对缺乏感性。男孩大都不喜欢安静地坐着,他们总爱四处乱跑。他们看到一样东西就想抓着玩,总喜欢打打闹闹。

人的大脑是通过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完成学习和工作的,但是男孩和女孩的神经递质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女孩的大脑会比男孩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serotonin),这种物质可以控制人的冲动情绪,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两三岁的女孩比同龄的男孩子更安静了。

女孩的大脑还可以分泌一种被称为催产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与照顾孩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无论什么年龄的女孩都会对洋娃娃产生一种喜爱之情。一项科学研究还表明,除了人类之外,那些雌性的灵长类动物在接近婴儿、小动物或者其他弱小的对象时,大脑也会分泌出这种物质。

到八九岁的时候,大脑的另一个部分——海马趾变得活跃起来。海马趾位于每一侧脑室的下沿,是形如海马一样的突起,储存记忆是它最大的功能。研究表明,女孩具有比男孩更大的海马趾。更值得注意的是,女孩海马趾中的神经元在数量和传递速度上也超过男孩。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女孩的记忆力比男孩好。比如,同时要求两个同为8岁的女孩和男孩去叠被子、擦桌子、倒垃圾,结果你会发现,女孩不需要你再次提醒就能做完这三件事,而男孩可能干了这样忘了那样。为什么女孩与男孩在海马趾的结构上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进化的结果。在很久以前的未开化时代,女性负责照顾孩子,而男性则外出打猎,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大约一万年前。男女的不同分工造成了大脑结构的差异。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女性大脑的左半球需要更好地发展,以产生语言和声音;海马趾更好地发展,这有助于她们记住那些复杂而琐碎的事情。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们变得更为敏感;为了在遇到危险时保护孩子,她们便不像男人那样冲动,而是三思而后行。

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女孩大脑的很多区域都比男孩活跃。其表现之一,就是女孩更注重事情的细节,并且主观色彩较为强烈。而男孩则更注重逻辑推理,不会更多地考虑各种细节。在这个时期里,当女孩面对压力时,大脑中会出现更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这种化学物质会增加压抑反应,会让女孩变得少言寡语,不爱和人交往。而男孩面对压力时,大脑的反应会表现得更强烈。他们通常会通过暴力或者像抽烟、喝酒之类的行为来宣泄内心的压抑。

当女孩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能够很好地和边缘系统进行协调作用时,她的大脑皮层正在经历脑髓的发育过程。脑髓是大脑里面的一种白色黏稠状的物质,它有助于神经递质和神经突触更快地工作。女孩在20岁左右的时候,脑髓就完成了发育,女孩的大脑几乎完全形成了。然而男孩的脑髓发育的过程则相对较慢,这也使得他们的大脑结构与女孩有了更多的不同。

总之,只有了解了女孩和男孩大脑结构的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针对女孩的特点,对其进行更好的教育。

了解女孩的天赋和弱势

男孩与女孩不仅表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也有着不同的先天优势与弱势。因此,父母要了解女孩普遍的先天优势和弱势,并以此为基础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发扬孩子的优点,设法弥补其不足。只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1.了解女孩的天赋

女性荷尔蒙是女性特质的激活码,女孩从童年时期开始,存在于她们体内的雌性荷尔蒙就让她们更加谨慎细心、稳定从容。女孩的感知能力也更加细腻灵敏,不管是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还是触觉,都比男孩强。因此,女孩的感情会更加丰富和细腻,这使她们更加喜欢交往、注重环境与自己的关系,渴望得到感情上的支持。

研究表明,女孩的语言大脑组织位于半脑前区,而男孩的语言大脑组织则在左半脑的前区和后区都有所分布。女孩大脑左半球神经末梢的发育要比男孩早,所以,女孩生来就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比如女孩很少在说话、阅读等方面出现问题。

细腻的感情使女孩可以体察和感知世界更多的、更加细微的变化,良好的语言天赋和乐于与人交流的倾向使女孩更容易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这种天性也让女孩拥有了较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此外,女孩的发育过程要快于男孩,且更为均衡,平衡能力也强于男孩。一般来讲,学龄前同龄的女孩比男孩的平衡能力更好,女孩能很好地进行单腿跳。

2.了解女孩与生俱来的弱势

存在于女性体内的大量雌激素,不仅让女性表现出女人的特征,还会在不同时期对女性的心理和生理方面产生影响。女孩的理解力、行动力、思考与情绪乃至记忆力,都与雌激素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雌激素变得不稳定,女孩就容易产生孤独、生气、易怒、失望、缺乏自尊、神经过敏等表现。

雌激素往往会使女孩的情绪变化无常,因此,与男孩相比,女孩具有较小的攻击性,较弱的竞争力,更容易受到情感上的伤害,也更易于受到抑郁症的威胁。

此外,女孩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辨力也不及男孩,在抽象概念和理论的运用上的能力不强,所以在数理化的学习上,女孩要比男孩感到吃力一些。

3.发挥女孩的天赋

女孩具有较为细腻的感情,喜欢自由自在地与人相处和交流,她们具有关怀他人的意愿,同时更渴望获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在与人的关系中可以平等地付出、获取,与伙伴之间彼此依存和制约,女孩很享受一种对自己以及周围关系负责的生活方式。

女孩更注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善于从心理和感情上观察周围的世界,不惜付出自己的爱与关怀去帮助他人,所有这些都出自于女孩的天性。如果在友好地对待他人时受到了外界的干扰,那就有可能削减女孩的这种天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对女孩的这些好的天赋加以充分利用,并将有关美好、爱、感恩等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因素灌输给女孩,以加强和完善女孩这些原始的天性,将其培养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

4.尽量弥补女孩的弱势

随着女性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断提高,她们的原始天性已经不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父母要对女孩进行训练,以弥补她们的不足之处,使她们逐步完善,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虽然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辨能力是女孩天生的弱势,但如果在儿童时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锻炼,这种能力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加强的。因此,在女孩的幼儿时期,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多让孩子搭三维立体积木,并做一些诸如此类的游戏,从而使她的思辨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得到加强。

此外,女孩生来就具有较弱的攻击性,这也意味着女孩在冒险精神和竞争能力上有所欠缺。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抗压力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一味地顺从他人的意思、听从他人的指挥,就会很被动并逐渐失去自我。所以,在女孩的早期教育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进取、冒险精神,让她们的竞争能力逐步提高,从而使其在这方面的弱势得到改善。

总之,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女孩的行为,发现她们的喜好和优势,并以此作为挖掘她们内在潜力的基础,充分发挥女孩的优势和天赋,这会对她们的一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养育女孩,不要给她太多的限制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对孩子十分溺爱;另一方面,对孩子又极为专制。对女孩的教育更是如此:一方面,女孩比较娇贵,于是对其“娇生惯养”;另一方面,又怕女孩受欺负,于是对其提出种种束缚性要求。

一位教育专家在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做一个关于青春期的讲座时,向孩子们问道: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自己的性别,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结果,大约有3/4的女生选择了做男生,她们作出这样选择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女孩子受到的束缚太多了。在这里,可以说性别成为一个潜在的标签:男孩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受到更少的限制,而女孩应该更收敛、更谨慎、更乖巧。或者可以说,成人对男孩的限制比对女孩要少很多。这样,这个标签就如同一副无形的枷锁,对女孩自由成长的天性构成一种束缚。

要想让女孩学会爱自己,父母就不能给她们过多的限制。因为,一个充分肯定自己性别的女孩,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才有能力做最好的自己,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一个温柔的母亲。那么具体来说,父母需要怎么做呢?

1.不要用淑女标准给孩子过多的限制

这里并不是反对让女孩子接受淑女教育,但是所谓的淑女教育是一种关于礼仪、气质和精神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小女孩就应该干干净净,千万不要把衣服弄脏了”或者“女孩子不适合去踢球,还是不要去了”之类的教育。

请家长朋友们记住,要积极鼓励女孩去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妆扮成牛仔?可以!如果她还没有进入工作的空间,那么她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形象,不要刻意把她培养成“琼瑶式”的美女——温柔懦弱,哭哭啼啼。

2.不要阻止女儿对世界的探索

孩子是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而成长的。她会在探索中学习、创新并取得进步,如果家长将她探索世界的道路切断,无异于堵住了她学习的大门。相信任何一位家长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如果你不再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传统教育,就请你就不要阻止孩子去探索世界,别让你的孩子日后成为一个懦弱的胆小鬼,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恐惧。

3.不要强行塑造孩子

强行塑造孩子是一种简单而粗暴的方法,是一种硬性灌输的填鸭方法,是一种输血不造血的培养方法。

比如,目前家长都会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学习班——钢琴班、书法班、乒乓球班、游泳班……假如孩子对此丝毫不感兴趣,父母就不要再勉强其去学习,不管在你眼里这件事具有多大的价值,如果孩子不认可,那就没有多大意义。家长应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度,以免使孩子的积极性受到伤害。

对于女孩的家长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应该避免用烦琐而过度的约束使孩子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部不会自己思考的机器。应该尽量给孩子成长的自由,这样才不会让孩子的灵性丧失。

出色的雕塑家不是依据自己心中的模型来进行雕塑的,他们先要看材质如何,按照材质的不同顺其自然地进行雕塑。父母对女孩的教育也应该如此,顺其自然,让女孩自然发展,给她足够的自由和独立性,尊重她的个性,研究她的特性,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对她的思维和行动加以合理的引导。 H+4AseRptlZFsRVaTdaqyi69QC9BWXeTU+8H22xa7PV4tHH2eAYb6MYczIeBJp1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