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做孩子的知音,用倾听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与孩子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

雨琦是个出色的“小明星”,各方面都很优秀,喜欢她的男同学经常送礼物给她。面对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女儿,妈妈坦然地教她自然地看待这样的事,同时教她怎样友善地拒绝男孩子们的礼物。女儿很顺利地处理好了这些事情,没有过早地陷入情感的波动中。美好的青春总伴随着几多烦恼,尤其是对女孩子,母亲的角色在沟通中更能够显示出优势。

当父母的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什么?是沟通。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感叹:“孩子长大了,就不听我们的话了。”其实,这主要是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所致。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其他方式进行相互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沟通,需要相互间的了解和谅解,这样才能更融洽地生活。可以说,沟通是做父母的都应学会的一门艺术。

为什么相当多的中国家庭缺少沟通而不自觉呢?因为在我们的国度里,传统的不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影响太深了。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处在不被尊重的地位,双方之间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许多家长自己就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长大的,没有意识到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至少有三点。

(1)家长与孩子如果不能沟通,实际上会完全丧失教育权力。对于在校园暴力中受侮的学生自杀的事件,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孩子受到欺负不敢向家长述说,非要选择自杀这条路呢?其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亲子间平日缺少沟通,孩子误认为如果告诉家长,家长不会相信,自己反而会挨打。可见,亲子间如果不能有效沟通,孩子远离家长,实际上等于家长完全丧失了教育权力。

(2)如果家长与孩子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肯定会降低教育效果。现在不少家庭所谓的家庭教育也只是在表面进行。这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无的放矢,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了解,只是一厢情愿地向孩子唠叨;二是误解孩子,家长主观地判定孩子的问题,然后进行教育;三是空洞说教,家长对孩子的接受水平不了解,想用成人熟悉的“有分量”的概念去打动、启发孩子。

(3)沟通是减缓压力的良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孩子们一方面有着优厚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又要承受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多来自学业。于是一些孩子开始厌学,一些孩子产生考试恐慌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还进一步地给孩子施压,效果往往并不好,而家长的理解和良好的沟通则能够大大缓解这种压力。郑州的一位同学在小学升初中模拟考试前夕非常紧张。妈妈就对他说,所谓考试就是考考试试,接着拿自己新近岗位竞聘的经历做例子,鼓励儿子只要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就行了。儿子一下子释然了。在母亲的帮助下,他慢慢学会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战胜自我、迎接挑战。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沟通是做父母的都应学会的一门艺术。

1.注意听孩子在说什么

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一边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先说一声,取得孩子谅解。

2.耐心听完孩子的话

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3.用尊重的语气发言

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发言。尊重孩子会使孩子也尊重你,教训孩子常常带来他们的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4.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5.可以试着让孩子“参政”

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父母要平等对待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努力达到与孩子的相互理解,用经验和成熟的思考引导孩子,但不能一味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孩子。

认真倾听,解开孩子的心结

场景一:“妈妈,我没有某某漂亮和优秀,也没有某某讨人喜爱,你是不是很失望?”孩子感到自卑。妈妈看着孩子的眼睛,抚摸着孩子的头告诉孩子:“孩子,你和她一样优秀!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这就是你最大的长处,我喜欢你做我的女儿,也因此感谢老天的恩赐。”

场景二:“我早晨到校晚了,没有做好值日,老师罚我值日一个星期。老师就知道罚,真烦人。”孩子怨气很大。父亲这样安慰孩子:“为了做好班级工作,老师奖罚分明,学生应该理解。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承担一份工作,并把它做好,这是应尽的义务。老师罚你做值日,也不是一件坏事情,可以增强你的责任意识,对你今后的成长很有益。”听了父亲的话,孩子的怨气消去了大半。

场景三:“我们班调皮孩子多,纪律涣散,老师让我当班干部,我才不愿意费力不讨好呢。”孩子对老师安排的工作有抵触情绪。母亲这样开导孩子:“这可是老师对你的信任呀,老师这样信任你,说明你有能力做老师的小帮手,我看你不应该失去这次锻炼机会,更不应该让老师失望,妈妈相信你能挑起这副重担。试试吧,你一定会干得很出色的。”妈妈这样一番话,既告诉孩子要尊重老师,又告诉孩子要有热爱班集体的品质,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在寻求这样的友谊,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使我们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也流露出感情。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通常是这样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爱能使我们表现自己的感情,而不是相反。孩子是很容易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沮丧时会发脾气,害怕时会出汗和发抖,伤心时会大哭。能得到父母倾听的孩子在幼年时会常常哭泣和发脾气,这些都属于消除紧张与困惑情绪的自然过程。孩子的恐惧和悲伤就好比他们身上多余的负担,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能充分地显露并甩掉它们,就能重新恢复他们那有爱心、有信心的与人合作的本性。

允许孩子表露情绪,直到他平静下来,对孩子是很有益的。

但是,通常我们对待孩子的情绪流露的典型反应是“采取措施”助他恢复平静。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成年人非常担心孩子会变得没有理性,会带着偏见地观察事物。事实是,当有人给予他们起码的关心、肯定和尊重时,孩子的情绪流露肯定会改善其观察力和自信心。

孩子开始哭或发脾气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持续和蔼地倾听,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例如,“再多告诉我一些”“我爱你”“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等。假如你在此时说话说得太多,就会在这种“交流”中凌驾于孩子之上,不能倾听孩子的话。如果你能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企图“纠正”他,那么孩子会深深地感受到你的关心。孩子把自己的情绪通过发火或哭喊发泄出来后,会重新注意你和他周围的情况,而且一般说来,他会感到轻松和精神焕发。跟随着孩子的浅笑或哈欠而来的暴风骤雨似的哭泣,常常预示着孩子正在重新调整自己的意识。

当孩子感到紧张或孤独时,他可能“制造”一个情况,以使父母不得不对他的行为给予限制。一旦父母制订出了合理的限制,孩子就会乘机哭闹发脾气,从而消除他感受到的紧张。假如此时父母能给孩子几句使他安心的话并耐心倾听他的诉说,他就能摆脱恶劣的心境,变得情绪放松、明白事理,接受父母制订的限制。不过,如果孩子身上已积累了大量的不安、愤怒或不信任感,那么他就得经过若干场哭闹才能消除掉足够多的情绪积累,从而意识到父母是爱他的。

许多父母发现,倾听孩子哭泣或发脾气而不是要求他“恢复正常”的做法,实际上要比试图控制并转移他的注意力或强迫他举止温顺有礼更容易,也更有益处。孩子在哭泣和发脾气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世界已经崩溃,而此时你向他传递你的爱可达到最佳的效果。当你留在他身边,不提任何要求,他迟早会修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对他的关怀会成为这个世界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

定期地给孩子“专门时间”倾诉,意味着父母开始尊重孩子的判断力,开始倾听他急于摆脱的紧张及其他感受。一开始,“倾听”几乎对于所有的父母都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现在学着要给予孩子们的关怀与“倾听”,他们自己都不曾享受过。在这陌生的领域中,父母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孩子的反应就是他们的向导。每一次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倾诉,每一次充满探索或笑声的“专门时间”,都会说明:父母寻求的与孩子之间的爱和信任正在得到加强。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实践证明,成功的倾听应把握以下几点。

1.要专心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讲话能受到重视,他们有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家长在倾听时需精力集中、态度端正、全神贯注,尽量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不要做看手表、抠耳朵、打哈欠等影响孩子情绪的动作,否则会让孩子觉得你心不在焉。

2.要耐心

不要因孩子话语过长而感到厌烦,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特别是孩子发表见解或有火气的时候,更要耐心倾听,给孩子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3.要诚心

要尊重孩子,在孩子还没有充分把意见表达出来之前,不要随意表态或乱下断语,也不要随便批评。此时倾听者的坦率、真诚尤为重要,否则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影响沟通效果。即使不同意孩子的看法也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如确有必要纠正其不妥的观点,也要等孩子把话讲完后再阐明自己的观点。

如果在孩子情绪最糟时你在倾听、关切他,他会深深地体会到你对他的爱。

家长在倾听中,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孩子的身体语言、情态,弄清话中之话,把握孩子的真实意图,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导向工作,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解开孩子的心结。

关注孩子的心声,不要重才轻思想

在五年级的一节劳动课上,老师在教学生缝制椅子垫儿。正好赶上“三八妇女节”,老师就号召同学们回家后给妈妈缝一个椅子垫儿。

老师说:“妈妈平时关心你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你们也应该关心自己的妈妈。送给妈妈一个自己亲手做的礼物,这是关心妈妈的实际行动。”孩子们听了,积极性很高。

楠楠听了老师的话,回家后顾不上做作业,翻箱倒柜地找出布啊,针线啊,忙了半天,辛辛苦苦地给妈妈缝了个椅子垫儿。长这么大,他还从来没有为妈妈付出过这么多的劳动,他多希望妈妈会因为他变得懂事了而喜出望外啊。他在一针一针缝椅子垫儿的时候,想象着妈妈回家后看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的高兴劲儿。他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就把缝好的椅子垫儿先藏了起来,不让妈妈看见。

妈妈下班回家,开口问道:“写完作业没有?”

楠楠回答说:“还没有呢。”

妈妈一下来了气:“放学这么半天,你干什么了?”

楠楠说:“妈妈,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给您做了个礼物。”说着拿出了藏在门后边的椅子垫儿。

他满以为妈妈会高兴呢,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什么惊喜,反而一手抓过椅子垫儿,说:“你弄这玩意儿干吗?不写作业?”边说边把楠楠忙了半天做的椅子垫儿拆了。

楠楠当时气得直哭,他对妈妈的一片爱心被妈妈粗暴地伤害了。他万万没想到妈妈会这样。他大失所望,不明白妈妈怎么就不懂自己的心。

如果你依然拥有一颗童心,一种孩童的眼光,这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你已经丢失了它,请努力把它找回来。

童心的失而复得是人生的一种新境界。只有在这种境界里,你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物质上的给予比不上一颗真诚的心,用心去和孩子沟通吧。

教育家经常说,教育要“抓住时机”。对上例中的妈妈来说,孩子亲手给自己缝椅子垫儿,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时机!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孩子会干活儿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情感上,在孩子的一针一线中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回报。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母子情感双向交流的机会呀!

专家在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父母进行测试和比较之后,发现中国父母与澳大利亚父母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的父母最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认真、刻苦地学习,是不是遵守纪律等,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孩子的情感和情绪表现。而澳大利亚父母却把孩子的情绪、情感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非常重视孩子平时的情绪状态,如孩子是不是高兴、乐观等。专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文化差异”。

你到医院去,说“我病了”,医生会问:“哪儿不舒服?感冒发烧,还是哪儿不合适?”如果你说:“我心情不好,老是不高兴。”医生会说:“你回家吧,我治不了。”他认为你没病。

但是,如果在西方国家,医生听到你说这句话,他一定会非常重视,会认真地建议你去找一个精神科医生看一看。因为在他们那里,如果一个人情绪、情感上出了问题,会被人们当做大问题。

这种文化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我们要不要适当地转变一些家庭教育观念?比如,你望子成龙,这并没有错,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但是,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写啊,念啊,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就能“成龙”吗?如果他的情绪、情感发展不正常,如果他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如果他的“努力”和“勤奋”都是被强迫的,如果他不诚实守信,如果他冷漠无情,不善于理解别人,他将来会怎样?

教育,不要忽视心理的、思想的教育。重才轻思想,是悲剧的根源之一。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心声呢?

1.最好自己也“长不大”

孩子喜欢活泼幽默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我们做父母的,如果像他们一样爱玩爱闹,孩子就把我们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了。为什么不少孩子喜欢一些外教,就是因为他们从里到外都像“孩子”,孩子能不喜欢“孩子”吗?特别是充满幽默感的“大孩子”。

2.懂得情趣,懂得换花样跟孩子沟通

正面的谈话方式是可以的,但这样的沟通往往被家长演化为“说教”,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你罗唆,觉得你烦。所以,多给他们讲故事、谈看法、论时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想,这很重要。

沟通,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跟孩子共同读一本书,各拿一张纸,把看书的感受和认识写下来,这种互相学习的感觉非常好。有心的母亲最好把这些读书笔记订起来,保留一份最珍贵的亲子沟通记录。

3.尊重自己的孩子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孩子因为某件事对母亲谈着自己的看法,孩子仰视着母亲,一脸的严肃和专注,而母亲却在忙着手里的活计,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孩子正讲到激动处,母亲却一声呵斥:“你懂什么,小孩子家!”孩子立即低下了头,眼里闪着泪花。

这样的画面太多太多了,或许我们就时常扮演着那位母亲的角色。这种时候,孩子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呢?成年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那么作为独立个体的孩子是不是就不需要尊重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分对孩子的理解,少一分对孩子的训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创造出孩子成长的宽松氛围。只有这样,你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

4.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一位母亲经常对孩子说:“你和妈妈是好朋友,你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妈妈的心:你高兴,妈妈就快乐;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妈妈会比你更难过的。无论你遇到什么事情,妈妈都会给你出主意,一同和你商量解决的办法,绝不会因为你的所作所为而痛骂你的。”因此,她的孩子对她很信任,也愿意和她讲真话。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子女做些沟通

小良家买了新房子。这天晚上,爸爸妈妈在商量怎样装修新房的事情。小良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他一直梦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他仔细地听着爸爸妈妈说话,想知道他们如何装修他的房间。

说着说着,爸爸妈妈就自然地提到了小良的房间的装修问题。

“小良的房间怎么装修呢?”妈妈问道。小良一下子就竖起了耳朵。

“还能怎么装修?放张书桌,放一张小床就行了!”爸爸轻描淡写地说道。

“不,我想把我的房间刷成淡淡的蓝色,我想要一个和床一体的书架。还要有个电脑桌……”小良忍不住插嘴道。

“你怎么那么多话?哪里有精力给你弄!你懂什么?小孩子的房间越简单越好,讲究的是实用!”妈妈不耐烦地说道。

“可是,我们班的板报设计一直都是我做的,大家都说好,我就想自己设计自己的房间……”小良小声嘟囔了一句,见爸爸妈妈盯着自己看,连忙低下了头。

“你脑子里整天都在胡思乱想什么,今天你这样想,谁知道明天你又怎样想?房间里弄得花里胡哨的,像什么样子?”爸爸也在旁边呵斥了一句。

小良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这是一个9岁的德国小女孩英格在学校里写的一篇短文,讲的是她参加家庭集体会议的亲身经历:“我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出现问题,可是我们又不愿意实实在在地说出来。部分原因是由于害怕,部分原因是觉得丢脸。家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包括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这些孩子。一直到母亲说:‘我的心理医生对我说,如果大家愿意痛痛快快地说出心里话,那就应该举行一个家庭会议,在会议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我们每人买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下(我弟弟是在上面画上)所有其他人对他做错的事情。我们规定一个时间举行会议,每次会议结束时选出一个新的领导人,由他来办所有的事情。从那以来我们觉得情况好了很多。”

在家庭中沟通是最重要的,是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与学习,这些与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连。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庭中能够同别的成员进行很好地沟通,当他步入社会时,也能很好地与人沟通。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危机,如果说是因为家长忙,那是大人的自我推脱,最主要的原因是做父母的不注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家庭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很普遍,孩子到学校的任务是学习,可回到家里,家长仍然追着孩子的学习不放,孩子自然会很反感。

经常有家长向教育专家咨询:和孩子每天沟通多长的时间比较合适?如果家庭教育规定出时间,那样就太刻板了,家庭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进行。

再忙的父母,每天都该空出一点时间来和子女作些沟通。那么,如何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与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呢?

1.定期举行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和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以保证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使之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

2.安排父母与孩子独处的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指父母每天或每星期抽出一段时间,让孩子决定在这“黄金时间”中的活动。孩子可向父母说出心底的话,而父母一定要用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要立刻下判断。孩子亦可以要求与父母玩各种游戏。父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朋辈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事,若能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便更容易向父母倾诉心中的想法。

3.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

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宜口头探讨的问题,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

4.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微笑着将其保留

国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微笑协商解决冲突”法。其具体步骤为:分析确定冲突是什么;分析判断冲突的实质是什么;找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各种办法;分析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找出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实践并检验、调整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燥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让沟通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沟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父母应该真诚地向孩子敞开心扉

刘先生不苟言笑,严肃古板,是一位典型的威权父亲,他可能从来未曾体会到孩子的感受,也可能从来没能欣赏孩子的笑容。他负责社区的清洁工作,社区的孩子们都知道,刘先生很凶,脾气暴躁,没人敢接近他。

刘先生的孩子们都惧怕父亲,碰到父亲在场,尤其是吃饭的时候,都不敢讲话。孩子先帮他把饭盛好,稍有一些地方不符合父亲的意思,就得挨骂。有时邻居能亲眼看见,他的小孩在做家务时,动作稍微慢一点儿,他就大吼大叫,孩子们都吓得不敢讲话,低着头拼命做事。

孩子们慢慢长大,都离开了家庭。后来,刘先生年老体衰,生病了,没有一位孩子愿意去照顾他,唯独年老的老伴在身旁照顾。病症愈来愈严重,刘先生去世了,而他跟孩子的关系也随风而逝。

刘先生不爱他的孩子吗?他像牛马般地努力工作,难道不是为了家人幸福?只是因为时代与文化环境的局限,让他的观念跟不上时代,变得僵化,不知该如何跟孩子们有效沟通,如何温情相处。他的苦,不是他自己愿意的啊!每当看到许多孤单而受苦的老父亲们,我们的内心难道就没什么感触吗?

传统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既熟悉,又陌生”。有一位接受调查的成员无奈地说出自己对父亲的感觉:“我的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人。从很早以前,我们的沟通就很少、很浅,单独和父亲相处,竟会带给我许多焦虑和不安。并不是因为我畏惧他,而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与一位陌生人相处所带来的情绪和反应。即使到了今日,我明白这样的关系是我心中一个难解的结,但我依旧不知如何与父亲接近。”

这种父亲往往都坚持父亲的权威不容侵犯。若孩子“不听话”“不乖”,等于是漠视他的命令或者是忤逆他。这会使他感觉权威地位的动摇,因而他就会采取非常手段以巩固他一家之主的地位。即使他自己做错事,也不愿向孩子道歉。这种父亲对其他人都可以道歉,唯独对自己的小孩不行。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孩子,会愿意长期忍受父亲如此的教导方式吗?

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向自己敞开心扉是不行的,父母也需要向孩子敞开心扉。只有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当孩子关切地问父母“您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您有什么麻烦,能不能告诉我”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敞开心扉跟孩子谈一谈。如果只是搪塞敷衍地说“没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那就等于是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

父母真诚地向孩子敞开心扉,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为人父母者,若能在孩子面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与父母更亲近,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父母往往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要求孩子能够向父母吐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呢?

1.和孩子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有位哲人说过: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痛苦,痛苦就会减半。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更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父母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分享喜怒哀乐,那么孩子就能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就会更加尊敬父母,向父母敞开心扉。

2.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状况

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量入为出、自私自利,等等,但是父母却从来不会把工作、生活的艰辛告知孩子,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辛勤工作的,所以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做什么工作,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等。现在,许多父母的确都很忙,但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小孩,什么也不懂,很多事情告诉他们也没用。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如果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愿意跟自己分享隐私和秘密,便会更加信任父母,父母也就能更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4.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过高了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伤害。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确立合理的期待。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对他的具体期待是什么,最好能够让孩子理解这种期待,明白这些期待并不过分。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也一定会从父母的期待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一定会努力成为一个不让父母失望的好孩子。

5.寻找合适的机会

父母要多找一些机会和孩子一起活动。比如一起打篮球、一起去郊游,在这些活动中展示自己和孩子沟通交流。如果你以“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开始你们的谈话,那么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交流不会很好地进行下去。而如果家长在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看法,开始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会更加顺利。

6.间接地提出问题

直接提出问题,孩子可能会反感,间接婉转的做法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她的丈夫死后,孩子很伤心,她去安慰儿子,可儿子总是闭口不谈。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问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和孩子一起,提起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孩子一起回忆一家人曾经的快乐时光。这样儿子反倒开口交流了,开始主动分担妈妈的痛苦,自己也不再那么郁闷了。

7.控制自己的反应

向孩子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可能不是那么顺利,有很多令你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发生,你必须很好地控制你的情绪。比如,当你兴高采烈地告诉孩子当年你如何地发奋读书、如何优秀时,孩子却并不对你的努力表示赞赏,你可能会很失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表现出这种情绪。孩子都不喜欢让父母失望,如果你过分表现出失望,就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良的反应,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

总之,父母与孩子沟通一定要讲艺术,只有真诚地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起来。

你应该是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

刘清为即将中考的女儿榛榛制订了一套学习方案,女儿也同意了。按方案的规定,只有在做完作业后,榛榛才能玩一会儿游戏,到时间就要休息。

有一天,刘清出差提前回到家,发现榛榛在房间里聚精会神地玩游戏,而且没有先完成功课。

“榛榛!”刘清大喊一声,死死地盯住女儿。

女儿急忙把游戏关掉,试图做出一个笑脸,然后故作镇静地说:“我做了一个小时的功课,刚刚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榛榛,你真让我伤心,你怎么会这样对待妈妈,你懂不懂这样做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不必解释了,听我说。”看见女儿似乎要申辩,刘清急忙地制止住了她。

“我不想听你任何的解释,你让我失望极了,你知不知道我这样做全是为了你?”

“那你不要管我好了。”榛榛顶了一句。

“什么?”妈妈的眼睛瞪了起来,声音骤然升高。

此时,榛榛的眼睛里开始出现恐惧的样子,她在寻找退路。“不管你?这是我的责任,我当然要管。你回房间去想一想,还有……”刘清忽然想起榛榛这周末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聚会,“还有这周末你不能去参加聚会了。”

“为什么?”榛榛大叫,愤怒和绝望像洪水一样涌出,“我要去,我就要去,你不讲理!”

看着女儿那种狂怒的表情,刘清也有些不安了。她知道女儿是多么盼望能去给最要好的朋友过生日,但她的愤怒阻止她收回这道“命令”。

“是你自己放弃了这次机会。”

“为什么?你是不是太过分了?我就要去,看你怎么办!”女儿暴跳如雷,她此时困兽似的表情和姿态是刘清最不愿意看到的。

“你马上停止,不然我要发火了。”

“你已经发火了,我就这样,怎么样?”

“啪、啪”,刘清狠狠地在女儿背后拍了两下。

“哇!”女儿哭着冲进自己房中,“哐啷”一声将门关上。

随着这两下,刘清的气泄了,却感到十分的内疚,有一种被击败的感觉。

一直在旁注视的保姆说:“刘姐,这几天她都没有贪玩,今天的确是先做了一些作业,才央求我让她玩一会儿的,我觉得她是很看重你的规定的,你应该信任孩子才是。”

用制度强求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就过于鲁莽地、不加思索地采用不正确方式的母亲,即使她内心有多么关心孩子,在我们看来,她也可能是个失职的母亲,因为她既没有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也不够体谅孩子。

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让他们觉得最踏实、最可靠。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

许多普通的、不为老师和家长看好的孩子,他们的潜能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做父母的一定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坚信只要是生命就能绽放灿烂的花朵,并耐心地帮助孩子挖掘出那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潜质,让它成为打开孩子生命潜能的金钥匙。

充分信任孩子,才能感染孩子、激励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对孩子的信任,能够激发出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忧伤。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的目光和言语中,自己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怎样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有所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引导孩子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要有成功的自信心。而有了自信作为基础,才能够做到信任他人。

2.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他们,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指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一生中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特别是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的孩子,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做父母的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

3.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蔑视。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就应支持他们去做。孩子缺乏经验和技术,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父母应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4.对孩子宽严相济

要做孩子的朋友,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随时给孩子引导和指引,又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尊重孩子的一切。还要给孩子确实到位的帮助,让孩子心里踏实,健康成长。

因此,不能只在嘴上对孩子表示信任,还要表现在行动上,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的父母,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任何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有些孩子成绩上不去,屡遭挫折,心理压抑,心情烦躁,他们多么希望父母说几句鼓励的话,以减轻心里的负担。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偏要在孩子身边一遍遍唠叨此事,即使父母的用意是好的,招来的却是孩子对父母的反感,而且因此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自卑、怯懦、缺乏进取的勇气,甚至厌学。

总之,父母应该同孩子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因为,孩子们不仅需要在生活上能抚养自己的父母,也需要阅历广、愿意倾听并能够给予自己忠告和帮助的朋友。

如果父母还没有和孩子建立起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双方不妨现在就坐到一起,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把彼此的想法告诉对方,这样才会更好地消除隔阂、化解代沟。其实,父母慢慢地就能体会到,同孩子做朋友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快乐的事情。

请记住: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

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理解孩子的心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李心洁浑身是汗地骑着自行车在人流、车流中艰难地行进。女儿坐在李心洁的车后座,向她讲着在班里与同学闹别扭的事,劳累疲惫、心里正烦的她毫无反应地听着。

渐渐地,女儿的声音弱了下来。突然,她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一盒橡皮泥。”李心洁不耐烦地说:“早干吗去了,刚才路过文具店为什么不说!”谁知当她极不情愿地带着孩子返回文具店时,女儿竟然气鼓鼓地自己跳下车,恨恨地说:“不买了,回家!”说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家走。

一进家门,李心洁就冲到女儿面前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女儿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小孩子也很可怜!”李心洁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击。女儿的小脸通红,哽咽着:“妈妈,你们父母心烦的时候,可以冲我们发火;我们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我们有时也很难受……”孩子的话使李心洁的内心长时间都无法平静下来。

“我们也很可怜”,这句话使李心洁猛然惊醒,她知道,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亲情沟通、繁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了。许多父母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许多的孩子因此变得不愿和父母说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不会和父母产生代沟,又怎么不会心生隔膜呢?

从这以后,李心洁就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块空间,去容纳孩子的喜怒哀乐。她知道不仅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孩子,更应该悉心地去体味孩子那一颗渴望得到理解的心。

从此,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代沟这堵墙在她们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也曾因为父母拒绝了我们的正当要求而难过,或因为一次误解遭斥责而伤心……这种伤害往往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有时甚至会伴随我们一生。今天,做了父母的我们,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而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全然不顾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承受能力,这是不应该的。

在家庭教育中要善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而许多父母老是在那里自以为是地评价孩子,总是打断孩子的话,使他们根本无法完整地表达一件事。更何况,父母的评价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有些评价对孩子来说也许不太适合。

父母应该做的是:认真听完孩子的话。这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平等做人、平等对待别人、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手段。然而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是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的。作为孩子的父母,只有真正换位思考,对孩子的诉说才能认真听下去,才能在交流中产生互动。否则,没等孩子说两句话,就不耐烦了,那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应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分享孩子的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父母的体贴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环境,也才能赢得与孩子的真诚友谊。

倾听孩子弦外之音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亲密的关系,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性格。

亲子关系品质的加强要依赖于倾听,除了建立亲密关系外,还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素材。孩子在人生旅途中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但父母很难决定孩子这一生会走的方向,影响层面在于父母们提供了什么素材与对待他的方式。所以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有两种目的:一方面让孩子发展健康性格;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发展“人生脚本”。

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父母都想保护孩子,以免他们失望、受挫或与别人发生冲突,但父母不能将他们永远地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父母能够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理解并处理不愉快经历的感受。通过与父母共同分担不愉快的感受,孩子将会减少伤害和压力,同时也逐渐增强了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在面对挑战和日常生活中的失意时,他们将会作出较好的选择。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怎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呢?下面介绍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父母参考。

1.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而只是接受他的感受即可。例如,孩子可能会告诉父母自己对小伙伴有多生气,但父母不能允许孩子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愤怒。

2.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讲话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的关注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和自己愿意分担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开口向父母讲话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他,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同时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用“嗯……”“是的……”等来显示对他的注意。

3.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时地总结、重述或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仅仅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父母还必须用语言对他所说、所想及所感的事情作出反应。但尽量不要逐字地重复孩子的话,应使用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对孩子的感受进行确认

在仔细听取孩子的诉说并观察其面部表情后,对他的感受进行猜测并试着确认。如果第一次的猜测不正确,再试一次。讲话时要尊重孩子,保持冷静,且语速要缓慢。当猜测不正确时,应鼓励孩子帮助父母纠正。

只有在帮助孩子确认其感受之后,父母才能给他提供忠告、建议或教他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情。如果父母先给予这些帮助,那将会妨碍孩子努力去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感受。

总之,只有当父母真正理解孩子的表达时,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说出口的爱才能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

一位上班族妈妈,每天不得不很早地离开家,她的小宝贝们很少能对她说“再见”。为了能让孩子们知道她有多么的爱他们,每天早上离家前,她先悄悄地进入他们的房间,给他们每人脸上一个深深的吻,到孩子们起床时,会从镜子里看见妈妈留下的鲜红的吻,知道妈妈是爱他们的,并向他们说“再见”。

每逢周末,这位妈妈会把准备好的午餐放在一个野餐篮里,带着她的孩子们进行一次美妙的活动。一整天,她和孩子们一起散步、放风筝、玩皮球。她的宝贝们知道,这是一周中最特殊的时间。

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能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能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使其逐渐树立是非观念。更有调查表明,如果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真高兴,你是我的宝贝”等,以及经常拥抱、抚摸和亲吻孩子,会慢慢地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孩子们长大后注定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亲子行为温暖的人更能承受住社会环境的压力,并可能会避免得那些与压力有关的疾病。

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的。

一位美国爸爸如是说:

我会常常用又大又暖的毯子裹着女儿,带她到庭院里,让她坐在我的大腿上,我们一起观赏月亮和星星,这对我们俩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候。

我给我的每一个孩子都保存了一本他们四到九岁的日记。我让他们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他们。没有这些记录,他们的一些重要瞬间、美妙时刻将很容易被遗忘,也靠着这日记,他们成长中的趣事、思想乃至“恶作剧”都能被如实地记录下来。

记得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的父亲常双手握住我的手,目光凝视着我,然后握我的手三次,好像对我说:“我爱你。”现在我也用同样的方式,试着握住我女儿的手,女儿会用双手回握我,我非常激动。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大家都知道,“母爱”是无私的,是一种奉献,但在这儿,“无私奉献”并不是“崇高”的代名词,因为“母爱”只是任何动物都具备的一种本能。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因此,人在爱自己的孩子时头脑一定要清醒,要有原则地、理智地去爱。但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不知道怎样合理地去爱孩子,甚至造成了以下几种不正确的教养态度。

1.溺爱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很爱孩子,但这种爱缺乏理智和分寸,他们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包括无理的要求。久而久之,父母的权威就丧失殆尽,教育便无从谈起。这种教养形态下的孩子自然是任性、自私和懒惰的。在幼儿园中,他们是很难与同伴融洽相处的,对于老师的教育也常常难以接受。

2.放任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都一点也不关心、不责备,让孩子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放任孩子自行发展,对孩子的家教几乎为零,对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明确要求,对他们的奖惩往往是随心所欲的。

3.专横型

与以上两种方式截然相反,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意见和愿望不容易得到表达,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常常受到父母的斥责和禁止,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尊重,缺少参加社会交往的机会,和家长缺少沟通。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易形成畏惧、利己、缺乏安全感、对人不能宽容等缺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也不会用语言去跟别人商量、交流,而多是用一些粗暴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4.不一致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常依自己当时的情况而异,有时非常严厉,有时非常溺爱;或是父母双方或家庭成员之中一方非常严厉,另一方非常溺爱。总之,他们对子女的态度不一致。这种类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但方法多变、配合不好,以致教育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引起各种矛盾,对孩子的成长形成许多不利的因素。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有意识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当孩子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会感受到自我价值。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要求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这种有条件的爱会极大地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在意识深层感觉到的会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需要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被遗弃与遗忘。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有安全感和价值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样,人才能勇敢地冒险,不怕艰难困苦。可以说,无条件的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每天给孩子多一分关注

一天,某中学的校长气冲冲地对该校一位班主任说:“我去上厕所,回到校长室,正好看到这个女孩在翻我的抽屉,手里有两枚一元硬币。”

班主任听后倒抽一口冷气,对这个女孩气急败坏地说:“昨天你私进美术室拿走四罐橡皮泥的事还没有解决呢,今天居然……”班主任像泄气的皮球坐在凳子上,打量面前这个胆大妄为的女生:乱糟糟的头发,脏兮兮的衣服,光从外表看就是一个不惹人喜爱的孩子。

“你去校长室拿了多少钱?”

“就两元。”

“做什么用?”

“买铅笔。”

“为什么不问家长要?”

“他们不给,说我乱花钱,他们只喜欢弟弟。”最后那句话充满委屈。

放学后,班主任去了女孩家做家访。

女孩所谓的“家”只是一个汽车库,闷热、潮湿,屋里乱七八糟地堆满了生活必需品和劳动工具。

在与女孩父母的交谈中,班主任得知:女孩从小在农村长大,祖辈也甚为娇宠,为了上学才来大城市与父母一起生活,家中还有一个弟弟。父母在车站靠帮人拉行李、运东西谋生,每日起早贪黑、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姐弟俩的生活,即使有空闲,也仅对家中的男孩关注多一些。于是,女孩便只能有脏兮兮的衣着、乱糟糟的头发,同学对其疏远也就难免了。女孩小时候也是被祖辈宠爱着长大的,如今在家中、在学校都备受冷落,幼小的心灵就这样迷失了。

女孩缺乏关注,得不到成人世界的肯定和鼓励,孤独的她需要用各种反常的行为来引起成人世界的关注,加之小时候在祖父母身边长大,难免任性,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又没有耐心和时间来关心教育她,她便迷失了方向。

关注是一种爱,至于爱有多深,就看你关注得有多深、多细致了。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孩提时代缺乏父母关注的人往往自私、执拗,不懂得理解别人,也往往不信任自己。

其实,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孤独。家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生活的忙碌和生存的压力上,好像这成了生活本来的意义和目的;老师忙于通过批改作业和加课来提高教学质量,好像这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唯一目标。总之,人们无暇或疏于通过口头或肢体的语言向自己的亲人表达关注的情感。孤独的孩子有的沉默,有的内向,他们的成长尽管不缺乏物质的满足,不缺乏知识的灌溉,却缺乏应有的爱的关注。

孩子中除却少数优秀和少数后进的以外,其余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他们不会有骄人的成绩,也不会有反常过激的行为,每天不需要父母和老师费多少心思。他们“乖乖”地生活和学习,教室里老师甚至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家里父母也只关注学习成绩。可能一学期老师都没有和他们谈过话,可能他们在家里和父母的谈话仅限于“功课做好了吗”“考试成绩怎样了”等。谁来关注他们内心世界的波动和烦恼呢?他们的心理成长几乎是自生自灭的,或者可以说是在孤独中摸爬滚打的。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有人说,21世纪将是心理疾病高发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何其不幸,要面临这样一个压力空前的生存环境。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作出努力,每天给孩子多一分关注,让孩子远离因缺乏关注而造成的孤独情绪,别让他们在孤独中成长。

那么,父母该如何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呢?

(1)经常聆听孩子的倾诉,力争准确地理解并表述出对他的感受,使孩子感到他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2)及时赞许孩子表现出的良好品行,使孩子有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从而引起积极的进取愿望和信心。

(3)在生活中,父母应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阅读或亲子游戏之类的活动,活动中父母可以以“助手”或“顾问”的身份,给予孩子好的建议,引导他们提高活动能力和水平。

(4)适当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并增强为家庭成员服务的责任感。

用沟通构筑和谐民主的家教环境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到好的教育,花了极大的心思。当时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了皱眉头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模仿祭祀、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的礼仪。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得到好的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避免以下七种不良家教。

(1)父母品质不好。父母本身行为不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品行习惯。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

(3)父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多表现为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子女无所适从,容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4)娇惯溺爱型。由于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贪婪、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适应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易受坏人引诱,以至于走上邪路而不能自拔。

(5)放任型。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挣钱,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管教方法不奏效,无计可施而放任自流。

(6)矛盾型。父母间或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护。孩子利用这种护短心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7)心理虐待型。目前打骂虐待孩子的少了,但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心理虐待现象极为严重。一是剥夺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戏、自尊等,一切从大人的想法出发,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或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比,并常以讽刺挖苦孩子为刺激手段;二是负面心理刺激过强,对孩子猜疑,甚至查看孩子日记、跟踪等,在他们眼里孩子总是不够好。孩子好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便会破罐破摔产生逆反心理,成了问题儿童。

天下的父母大多爱护自己的子女,这已经成为人人接受的不容置疑的真理了。然而,实际上许多父母对子女都进行过精神虐待,只是他们自己全然不知罢了。这并非危言耸听。美国的一些精神病学者和儿科医生认为,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对子女进行的精神虐待可归纳为三种。

(1)表面的冷漠:有些父母为了严格要求子女,在他们面前故意喜怒不形于色,还有些父母为了增加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对他们的一切常表现出不闻不问的样子。

殊不知,这些父母往往使他们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孩子们会渐渐疏远他们,不再对他们推心置腹,因为这些其实已经受到精神虐待的孩子害怕遭到冷遇。

(2)夸大的指责:有些父母在批评做错事的孩子时,习惯用“总是”“从来不”之类的字眼,对孩子的过去及其他一切进行不负责任、夸大其词的全盘否定。还有些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爱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一些孩子做的事情,对他们那样的年龄已经堪称“壮举”了,但被他们的父母用成人的眼光一衡量,就变得无足轻重、微乎其微、不值一提了。

这样做给孩子们带来的精神刺激是可想而知的。其后果可能会挫伤孩子们进取向上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养成胆小怕事、自卑无能的性格。

(3)爱的束缚:有些父母出自对子女的爱,常用威胁恐吓的办法来束缚他们,欲使他们免遭灾祸。有这样一个事例,四岁的汤米做了扁桃体切除术,快要康复了,然而这时护士发现他变得异乎寻常的孤独离群,不肯与任何人讲话了。后来,医生了解到,原来汤米的母亲为了能让儿子早日病愈,便吓唬他说,如果他对陌生人讲话就会死的。

做父母的利用子女对自己的信任,让他们置身于恐怖的境地,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这难道不是残酷的精神虐待吗?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给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环境是立体化的、从头到尾的“三维教材”。就像青蛙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改变不同的体色,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个性。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孩子成长需要哪些环境,父母又该如何给孩子建设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呢?

1.人际环境——民主、平等、和睦

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不要娇宠溺爱,也不要冷落他。一家人要做到互相关爱,分工劳动,遇事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家人还要互相赞美良好的行为表现,运用礼貌语言和幽默;一家人可以经常开故事会、朗诵会、运动会,表演各种节目,还可请亲戚、朋友、小伙伴来家里玩,尽情享受亲情和友情。

2.智慧环境——爱阅读、爱提问、爱操作

父母要给孩子准备好小书桌、小书柜、玩具柜、大地图、地球仪等。生活环境要整洁优美,特别是孩子的生活环境要有色彩鲜艳的图案、美丽的风景画、优美的书法作品,“好宝宝表扬栏”更对孩子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当然,别忘记给孩子设立一个锻炼身体的环境,如可以吊上小沙包让孩子打等。

3.意志环境——按时起居、规律生活、自我控制

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制订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洗漱、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3岁以后的孩子看什么电视,父母要事先与孩子商量好,以儿童节目为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多看也不少看。3岁以前的孩子每天以10分钟为宜,3岁以后每天20~30分钟为宜。

我们是否该把“望子成龙”“逼子成龙”改为“让子成龙”呢?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是书呆子,让孩子拥有更多创造的自由,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让孩子自己渴望成龙,这样孩子才能自觉求知,最终真正成龙。

闲暇与假期,让孩子多到邻居、亲戚、朋友的家里去串门做客,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既可开阔他的心胸、启迪他的智慧,又可培养他的胆识,造就他豁达的性格。即使他在与别人交往中发生争执,也可以提高他的思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给孩子的内心灌输阳光正能量

场景一:南京市一位8岁的小学生毛毛(女)没有回家,其父母多方寻找后在一个垃圾房里找到了孩子。出人意料的是,在孩子书包内藏着一把刀,还有一张用作业纸写的“自杀信”:“爸爸妈妈,我天天都不想回这个家。我还想死。”此前,8岁的毛毛挨打后已多次离家出走。

场景二:贵州遵义市一个小学里5位女孩集体服药自杀。5位女孩分着服下其中最大一位女孩王某(13岁)用压岁钱买回的120粒安眠药自杀(后经抢救脱险),原因是感觉“爸妈对我们不好”。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常常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5~34岁的青年自杀已占自杀死亡人数的40%,18~20岁更是青年自杀的高峰年龄段。他们为何在人生的花季选择死亡?仔细分析起来,原因千差万别。下面根据国内学者库少雄先生的研究成果,对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一旦综合作用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

生理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个体的生理因素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物质也许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导致自杀的间接原因。

心理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抑郁的情绪、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不良的自我概念与低自尊、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与应对能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怀疑等。对于青少年来说,其绝望心理特别值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与抑郁、不良的自我概念和低自尊相比,绝望度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自杀行为。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各方面都尚不成熟,他们必须受到家长和学校的约束,受同辈群体的压力,必须寻求社会的接受并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有时,这些努力会遭遇不可克服的困难,让人绝望——一些在成人看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却足以使青少年感到伤心绝望,其中又以繁重的学业(特别是在父母过高的期望下)、情感问题(往往是父母和老师与孩子缺乏沟通)居多。

认知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青少年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处在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若想自杀特别危险,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不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准确地判断儿童与青少年处在哪一个认知发展阶段有助于诊断其自杀的危险性并制订适当的介入策略。

第二个方面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式,也可称之为“自我谈话”。消极的“自我谈话”可以导致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积极的“自我谈话”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自杀者倾向于不断进行消极的“自我谈话”,这会加强已经存在的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加速自杀意念的产生。

第三个方面是消极刻板的认知,包括过度概括、消极归因等。过度概括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常片面地根据某件事情的一方面评估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只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的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己、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环境危险因素是成长环境。例如,否定性的家庭经历有助于产生自杀的意念与行为。在自杀儿童的家庭中,虐待与忽视是经常遇到的,而自杀青少年的家庭中,父母的关系往往是不和与紧张的。因此,不良的家庭环境是生命各阶段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第二类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定性的生活事件。既包括考试失败和高考落榜,也包括亲人与朋友得重病或不幸去世。对那些已经有自杀念头的人来说,这样的损失——特别是当它们接踵而至的时候,就可能彻底摧毁其脆弱的生存勇气而成为自杀的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不一定是青少年最严重、最糟糕的事件,但它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最脆弱之时压在了他们柔弱的肩上。这个时候自杀的青少年可能表现出,也可能不表现出预警信号。常见的预警信号如他们也许会说一些不想活、想自杀之类的似乎是开玩笑的抱怨的话,而最危险的预警信号是以前的自杀行为。许多以前尝试过自杀的青少年最终还是自杀了。其他常见的预警信号还有吃睡不宁、学习成绩下降、社交方面渐渐退缩、与父母或其他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中断交往以及有似乎是不顾一切的、自我伤害的、非常独特的行为,如严重的吸毒、酗酒,不顾一切地乱开车等。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对自己敞开心扉;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分享阳光,分担风雨。那么,面对孩子的自我否定,家长该怎么做呢?

1.保持镇静

不要让孩子的悲伤影响你的判断。孩子需要他人尤其是家长帮助他恢复理智和客观,而不需要一个本身就情绪不稳的人来帮助他。

2.指出孩子自身的优点

谈论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是有益的。例如,孩子的优点是举止文雅、乐于助人、努力工作、待人诚恳、活泼开朗、富有吸引力,等等。想自杀的孩子很可能只看到他自身及其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好的一面。

3.不要与孩子发生争论

避免就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与孩子争论。同时也应避免说一些陈词滥调,例如,“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你的生命才开始”,等等。这种说话方式使孩子觉得你是在泛泛而谈,而非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企图自杀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感情移入的理解和支持。

4.帮助孩子获得客观的态度

一个被各种问题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很可能无法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首先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并帮助孩子尽可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5.抓住想活下去的愿望

想自杀的孩子几乎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死,另一方面还想活下去。发现并紧紧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是非常有帮助的。

6.指出其他的行为选择

由于个人经历、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们常常囿于个人对生活的一己之见——他们也许只看到了目前的危机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平时注意与孩子谈谈其他的可能的选择是有益的。有时想自杀的人处于其情绪的最低点,他们认为人生从来就是如此糟糕而且永远如此糟糕。实际上,人生如潮水,有涨也有落。一个想自杀的人很可能曾经“涨”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再次“涨”起来。作为家长,向孩子指出这种生活涨落的规律是有益的。

7.帮助孩子获得资源

对孩子最有力、最具体的支持就是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想自杀的人一般说来比较孤独,因此,家长要帮助他们获得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和朋友,也许还包括帮助孩子去见一位他想见的老师、电影明星或心理医生。此外,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长期的关心和帮助。 GjpVgZs9aZnpbx73Dz5wt2iXuf/lb59/4JxK6S9Rn5pm8hIGtCq21uzgtnW30/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