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卷农民受益

第29章农民享受政策欢度新年

老母亲眉开眼笑地说:“清晰度又高,色彩又鲜艳,而且又大,这可比原来的那台黑白的好多了,还是国家政策好啊!”

科左中旗商务局负责人说:“到城里买,路又远不方便,尤其是大件家电用品,送上门,还给补贴,真正考虑到了农牧民的需求!”

桐柏县城一处“家电下乡”销售点的负责人说:“‘家电下乡’政策给农民送去实惠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些经销商受益!”

2008年初,成都新津县开始实施“家电下乡”活动,正式将家电进乡镇,进山村,进农户。

“家电抱回家,政府还给补贴”。这着实让新津县的农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生活质量也有了大的提升。

李泽明是新平镇迎仙村9组的村民,家里经济条件差,全家都在外打工。家里除了那台已经坏了两个多月的14英吋的黑白电视机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家用电器了。

在2008年1月25日,新津县正式启动“家电下乡”活动,规定在国家商务部门批准的“家电下乡”销售点购买家电,即可享受13%的政府补贴。

李泽明在一月份赶集时,偶然拿到了“家电下乡”宣传单后,便寻思着买一台新的电视机。

李泽明开始在心里算起账来:

海尔21TA1—T彩电原价629元,现价547.23元,节约81.77元;长虹彩电SF21300(Z)原价668元,现价581.16元,节约86.84元;海信彩电TF21RO8N,原价769元,现价669.03元,节约99.97元。

李泽明在仔细地算了一笔账之后,最终,他相中了长虹SF21300(Z)型号的彩电。

李泽明说:“因为长虹是老牌子,而且款式挺时尚,颜色也不错,最主要的是这个价格我买的起。所以,我就买了这款。”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李泽明的70岁高龄的老母亲眉开眼笑地说:

清晰度又高,色彩又鲜艳,而且又大,这可比原来的那台黑白的好多了,还是国家政策好啊!

不仅是李泽明,在新津县很多乡镇的农民,都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激活农民的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提档升级,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住纯阳安置小区的肖成波,不仅买了台大彩电,而且还买了台新冰箱。一股“抢家电”热,逐渐在农村出现。

现在的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手里拿着时尚的手机,看着又大又亮的电视机,用着冰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为了尽快实施“家电下乡”活动,新津县商务局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及所属的销售网点的申报、备案工作,与“家电下乡”承办企业,签订了《销售服务承诺书》。

同时,通过新津电视台、《今日新津》、新津公众信息网等媒体,对“家电下乡”活动进行宣传,印发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与此同时,政府过关部门还与县农村信用联社协商,为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提供快捷方便的贷款服务。

第30章灵台农家过上现代化生活

2008年的一天,甘肃灵台县北沟村村民郭怀军,忙完了一天的事,又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里的电脑旁,看起了多年前播放的电视剧《渴望》。

郭怀军感慨地说:

改革开放让咱老百姓富了起来,如今的很多事在当年根本无法想象。

就说家里的电器吧,从30年前的一台收音机,到后来的彩电,再到现在的电脑,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郭怀军家的第一件正规家电,是一台宫灯牌收音机。这个已被很多人淘汰在记忆里的小物件,在几十年前,却是个难得的稀罕物。

郭怀军依然清晰地记得买收音机时的艰难过程。

那还是在1978年的冬天,郭怀军去乡上供销社给媳妇买布。供销社里的一个会说话的黑壳子,让他看了又看。供销社售货员告诉郭怀军,那是收音机。

就是在这一天,郭怀军有了买收音机的打算。

为了买收音机,玉米面饼、苜蓿干菜汤,成了郭怀军家经久不变的伙食。

省吃俭用了半年,郭怀军揣着麦子换来的15元钱,兴冲冲地到了供销社,谁知一台收音机却要20多元。

郭怀军心想,等了大半年,总不能白等啊!于是,郭怀军咬咬牙,又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地借了5元钱。

钱是凑齐了,可是收音机还是没买来。

郭怀军说:“那会儿,买啥都得凭票。”郭怀军又到处托关系,才终于把收音机抱了回来。

老郭家买了收音机的事,一时间成了北沟村的新闻。自此,乡亲们一忙完地里的活,扒上几口饭,就跑到郭怀军家听广播,郭怀军也就因此成了北沟村的名人。

在1995年,郭怀军在镇上教书的儿子,找了个城镇户口的对象。

没想到亲家开出一个条件:要一台彩色电视机。

这次,郭怀军揣上家里的存折,开着蹦蹦车,就和儿子直奔县城。

店里的电视机多啊,熊猫、长虹、康佳、黄河,还有个TCL。一问价格,郭怀军乐了,“1200元,也就是家里两三个月的收入嘛。”

这次,郭怀军搬回的是一台21吋的长虹牌彩电。郭怀军回忆说:“亲家看到彩电,一口一个满意。娃娃结婚那天,大家尽围着电视看了。”正是这台彩电,使得老郭家的婚礼风光了不少。

更让郭怀军满意的是,家里买的是遥控天线,只要把天线安置在院子里,站在屋里就可以自动选台,再也不用屋里屋外地喊话调台了。

同样,能看的频道也多了。郭怀军说:“中央台、甘肃台,再加上咱灵台县自己的电视台,有10来个,选择更多了。”

村里连上了有线电视,老郭家的彩电也由21英吋,换成了30英吋的家庭影院。

爱唱两嗓子的郭怀军,还时不时地在家里来一回卡拉0K。

2009年,在村上搞收购的郭怀军,又寻思着买台电脑。经过精心挑选后,一台4000多元的台式电脑,搬进了家。

为了方便浏览供求信息,郭怀军又找电信局的工作人员,接上了宽带网。

一闲下来,郭怀军就学着摆弄电脑。不到3个月,郭怀军就学会了上网、发信息。

郭怀军说:“这电脑就是方便,鼠标一点,想看什么就有什么。以前搞收购,总操心收下的东西没人要。现在,我只要发个信息,就有人打电话上门。”

为了更方便地和外地的收购公司交流,郭怀军还让儿子安上了摄像头和话筒,他的收购生意也就越做越大了。

除了家电,郭怀军家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彩砖砌面的新居,代替了原有的土坯房。电风扇、洗衣机、液化气等现代化设施,在郭怀军家应有尽有。

在灵台,彩色电视机、VCD、洗衣机等家电,已经成了许多农村家庭的必备品,就是电脑也不再是稀罕物了。

村社里的小超市、村子里的大广场、还有农家书屋、村卫生所等,许许多多的新事物纷纷出现。沼气灶也走进了农家庭院,农民群众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化生活。

“家电下乡”,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到了家庭电器化的行列。

第31章农民商家因家电下乡获益

2008年4月10日,仪陇新政镇狮子村七社60多岁的农民陈现棋,起了个大早,直奔“家电下乡”销售点。

在销售点,陈现棋看中了一款1199元的29英吋海尔电视机。

陈现棋说:“过去的那台长虹红太阳一族,都用了10多年了,看起雾得很。家里有六、七个人,换个大点的,清晰点的,好看一些。”

而同县的马鞍镇琳琅村七组的罗桂琼,之前一直和丈夫打工,几乎走遍了粤苏沪。

在奔波劳碌,挣了钱之后,罗桂琼也不再打算出去,而是将家里的土坯房修成砖房。

以前,罗桂琼的家里没有电视机,他们要看电视就去弟弟家。但是,由于大娃娃已长大了。罗桂琼觉得,应该让娃娃们通过电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一些知识。

于是,罗桂琼花了769元,将一台21英吋的海信,高高兴兴地抱回了家。

在四川省简阳市,可以看到村村贴着“家电下乡”公告。再看在镇金镇海尔专卖店里,“家电下乡”试点产品专区,被设在最显眼的位置。

每一个试点产品上,都贴着政府规定价格,并醒目地写着:政府补贴13%。

为了让农民更好地了解政策,专门店人员在产品的上面,左边放宣传册,右边放宣传单。

只见前来咨询的顾客,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农民,要购买“家电下乡”产品。

店主汪良英说,在“家电下乡”试点前的头个月,店里只卖出10多台电冰箱。而在试点工作开始后,在2008年4月的第八天,她就卖出了20多台。

简阳镇金镇赵家村四社的农妇刘碧芬说:“‘家电下乡’产品不但低于市场价格,买后第二天,我就拿到了259.8元的补贴。价格实惠,也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

刘碧芬说,她一年前就想买个冰箱。但是,因为品牌冰箱价格高,对于一些农户来说,还是一道越不过的门槛。

刘碧芬说:“‘家电下乡’政策惠农,冰箱有了,我还想买一个全自动洗衣机。”

“家电下乡”的开展,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一点,简阳镇金镇田铺村七组的李明芳深有体会。

李明芳老人不禁感慨地说:“头一年没买冰箱,香肠被冻得梆硬,用水泡也泡不软。这么大的岁数了,咬也咬不动。”

而现在,可以用冰箱对食品保鲜了。当问李明芳为什么不吃新鲜的时,老人说:“田头菜太多了,吃都吃不赢啊。”

李明芳老人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制冰格,说:“我看到城里头,到了夏天,都是用这个做冰糕。我过段时间,也可以给孙儿做。”在老人的言语中,充满了幸福与满足。

而“家电下乡”,也让大竹县姚市乡建福村六组村民刘朝明,好好地高兴了一番。

刘朝明说:“我在庙坝街道电器门市,花去1890元买了一台荣升牌冰箱,商家免费送货上门不说,今天乡财政所就及时补上了245.7元的购买家电补贴,这等好事,要是过去想都不敢想。”

刘朝明拿着刚领回的家电补贴,一脸喜悦的神情。

在“家电下乡”所卖的同类产品中,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最贵的产品反而卖得最好。

对此,简阳德盛电器彩电经理李鲲说,店中最贵的29英吋长虹数字高清电视,已经断货。而最便宜的659元的21英吋彩电,却很少有人问津。

李鲲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想买好一点的产品,以改变生活方式。

补贴类产品比市场类低得多,再加上补贴金额,花的价格就相当于买个档次低一些的正价商品。如此比较,农民更愿意买贵一些的产品。

然而,这个良好的局势,还得得益于两次政策的及时调整。

绵阳北川县擂鼓镇鲁林家电经理鲁斌说,在调整之前,像他这样势单力薄的商店,面临着双重压力。

一方面,农民想尽快拿到补贴,但由于手续太麻烦,补贴款最长要15天才能兑现。所以,很多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并不积极。

另一方面,家电利润只在3%至5%之间,但除去运输费用,再加上4%的增值税,让他无任何利润可图,甚至亏损。这让他一直处在被动的观望之中。

但是,经过两次政策调整之后,农民申报手续简化了,购买积极性也相应地提高了,现补贴类产品销量每月以两倍的速度增长。

店里生意已能保证收支持平。因此,鲁斌比以前工作更努力了。无论多远,鲁斌都坚持送货上门,最远一次送到10多公里之外的苏保沟,单程花了20多元。

最后,路实在走不通了,鲁斌就帮买主请人,将冰箱背了上去,送到买主家中。

自从“家电下乡”走顺之后,鲁斌的整个店的销售业绩,提升了3倍!作为经销商,他有理由不高兴吗?

第32章高档家电走进农民家庭

2008年6月初,在山东省章丘市绣惠镇河南村,时年81岁的刘云和老人买了一台澳柯玛牌电冰箱,一共花了1635元。

不到半个月,刘云和家就领到了212.5元的家电补贴。

一进门,便看到崭新的冰箱摆在门厅里,里面冷藏着新鲜的鸡蛋和蔬菜,还冷冻着猪肉。

刘云和高兴地说:

农民买家电,国家给发补贴,真是做梦都没想到。正是有了“家电下乡”政策,我和老伴才决定买台冰箱回来,放些饭菜和水果,既保质又保鲜。

现在,家里彩电、冰箱都有了,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村里还掏钱给我和老伴入了“新农合”,大小病就近看,还给报销。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同全村20多户村民一样,刘云和成为众多“家电下乡”政策的受益农民之一。

过去,在很多农民眼里,彩电、冰箱等买不起的家电,现已纷纷走进了寻常农民家。

禹城市房寺镇邢店村农民王成起,在2008年4月,花648元买了一台21英吋长虹牌彩电。

王成起高兴地说:

按照镇里发的“‘家电下乡’明白纸”,我拿着户口本、身份证和发票等凭证,去了一趟镇财政所办完手续。

一个多星期后,就领到80元补贴,很方便。省下的钱还能再买一袋复合肥,农民负担真是减轻了。

禹城市房寺镇财政所所长蔡振田说:

“家电下乡”试点管理程序严谨、合理,操作简便。网点卖出家电后,即时上网登录销售信息,财政部门可随时掌握农户购买情况。

禹城市财政局副局长李光明说,为方便农民就近购买,禹城市选择了7家家电企业,承担“家电下乡”销售业务,39个网点覆盖全市所有乡镇。

农民在任何一个“家电下乡”定点销售网点,都能购买到合适品种的家电。

从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有补贴,到购买洗衣机也有补贴。山亭的老百姓着实尝到了“家电下乡”政策带来的实惠。

2009年1月10日,家住山亭区凫城乡文王峪村的韩建功,领到了前段时间花了1750元买冰箱的补贴款227.5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山东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姜凝说:

由于程序合理,资金申报、审核、兑付环节紧凑,截至目前,全省尚没有发现一例骗取补贴的现象。

第33章农民享受优惠欢乐过年

2009年春节来临之际,在全国农业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但见各大城乡“家电下乡”定点商场,熙熙攘攘,不少外出采购年货的农民,特地赶在春节前,买上件新家电。

1月19日,河南省郑州市正式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欢乐购物过大年‘家电下乡’促销活动”序幕,在家电商场纷纷启动促销活动的同时,10多辆悬挂宣传标语的货车满载下乡家电,进村入户开展宣传。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说:

我们利用春节,商品市场进入销售旺季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家电下乡”产品促销活动,有助于增加农民消费热点,激发潜在需求,扩大农村市场消费规模,让百姓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在焦作市武陟县最大的家电销售网点兴华家电超市,一走进商场就能看到“‘家电下乡’产品专卖区”的横幅。

只见琳琅满目的家电产品上,都清楚标明了销售价格和农民将获得的补贴资金数额。

超市销售员邓凤君说:“随着试点一年来,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增多,前来购买家电的人越来越多。春节临近,不仅传统彩电需求旺盛,最新增加的液晶电视,更是深受欢迎。商场26英吋液晶电视,这几天都卖断货了。”

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杨舟说:

“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农村家电销售,加速了农村家电的普及率。

春节临近,新婚不到一个月的武陟县三阳乡付村村民董虎明,领到了购买“家电下乡”彩电和冰箱的430元补贴。

董虎明高兴地说:“上个月为结婚,我购买了一台1398元的长虹彩电和一台1899元的海尔冰箱,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补贴。这笔钱对我们来说,就等于一个月的生活费,真是雪中送炭。”

三阳乡财税所所长赵体中说:

过去是农民交公粮,现在倒过来,政府给农民发补贴,不仅有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繁育母猪补贴等各种农业补贴。

现在连买家电也有补贴,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好。

进城采购年货的武陟县北郭乡上庄村村民马建中,特地来到城里的家电商场,买了一台29英吋彩电。

马建中说:“过去农民只能购买价格便宜,但质量无保证的杂牌家电。现在看到‘家电下乡’的都是名牌,质量好,价钱还便宜,再加上政府给的13%补贴,为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新郑市李唐庄的李国庆,进城也新买了一台洗衣机,乐呵呵的向家里抬。

同时,李国庆还高兴的对街坊四邻说,他买的洗衣机如何的物美价廉,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让他这种贫困户也能买得起洗衣机了。

为了减轻县级财政负担,河南省政府还明确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地方配套部分,由省级财政全额负担。

此外,为了保障农民及时足额拿到补贴,河南省还逐步完善和简化农民申领补贴手续。

农民购买家电后,只需凭有效证件、产品标识卡、购买家电的发票,就可以到乡镇财政所申报领取“家电下乡”补贴,手续比以前试点阶段简单了很多。

第34章农民充分享受惠民好政策

2009年春节后,在河南省南阳地区,到处可以听到农民发出这样的声音:

种地免皇粮还有补贴,如今买家电又有补贴,这真是爱民惠民的好政策啊!

农民们从内心里,感激这项为他们雪中送炭的好政策。

桐柏县城一处“家电下乡”销售点的负责人说:

“家电下乡”政策给农民送去实惠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些经销商受益!

这位负责人说,这项政策出台前,他们每天的营业额很少,商店冷冷清清。

自从政府实施了这项惠民政策之后,前来咨询、购买家电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了,营业额也因此增长了好几倍。

西峡县建设路家电广场,是“家电下乡”指定销售网点。在店门外,张贴着大幅的“‘家电下乡’产品价格一览表”,店内收银台旁还列出了9款“家电下乡”手机的原价、补贴金额。

2009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在市城区新华路的一家电超市内,镇平县彭营乡农民张玉宁,经过对各种品牌电视机的一番价格、款式的比较之后,最终选中了一款海信电视机。

张玉宁高兴地说:“这款电视机价格为1998元,回家后拿着相关证件,我可以领到259.74元的补贴。我买电视,政府贴钱,这事真好。”

张留柱是桐柏县埠江镇胡楼村人,在2009年春节之前,张留柱一口气买了一台冰箱和一台29英吋的电视机。

张留柱说:“我们村是新农村重点建设村,县里对新农村重点建设村,实行享受国家13%补贴后,再另外补贴13%的优惠政策。买了两台电器省了近千元,这等好事咋能不赶紧办呢?”

买的电器价格比价便宜,张留柱刚开始也担心产品的质量会下降。

但是,张留柱在看到有政府的保证和厂家的承诺,而且选定的都是名牌,即便有问题,商场也保证给检修和换货,他们全家才放了心。

为了方便群众购买家电,各县、市、区在各乡镇,都设有销售网点。

市、县两级商务部门,对销售企业及网点建立工作档案,全面掌握“家电下乡”销售情况、网点建设与维修服务情况、企业履行承诺情况等。

同时,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等行为,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为了使“家电下乡”这一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确确实实的实惠,各县市区都在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路子。

在“家电下乡”补贴的申领来说,常规的做法是:农民在指定网点买完产品后,持相关手续到财政部门领取补贴。

西峡县在国家兑付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县里实际情况,实行现场兑付,也就是说,经销商先给买家电的农民垫付补贴资金,财政部门见到手续后,再把钱补给经销商。

桐柏县委、县政府加大惠农力度,对新农村重点建设村,实行享受国家13%补贴后,再补贴13%的优惠政策。

同时,采取企业垫付资金当场补贴给农户的办法,简化办事程序,减少补贴环节,为“家电下乡”工作开辟了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极大地调动起了农民群众的购买热情。

桐柏县商务局与“家电下乡”实施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增强了各级、各网点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责任感;制定专营店标准和行为规范,加强对各销售网点产品质量、价格、宣传、销售、服务及维修标准、退换货处理、信息系统情况的检查。

“家电下乡”产品,通过产品设计和招标,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同类产品。

此外,财政又补贴13%,农民花钱少,又买到了名牌家电产品。农民因此不但生活质量提高了,而且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国家政策、获取市场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35章家电下乡促消费观念转变

2009年进行的“家电下乡”活动中,把微波炉、空调、热水器等家电产品,也纳入其中。

这些原本在农村看来是城里人用的东西,现在也开始进入了农民的生活。

江城的农民张栋说,他家里已经购置了微波炉,虽然这在农村还不普及,但是由于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越来越被更多的同村农民看好。

听说“家电下乡”产品也有微波炉,同村的农民都盼着家电卖场快点推出相关产品,好让农民尽早享受到好政策。

张栋说,在农村,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农民经常是早上把饭做好,到中午热热就吃。有时太忙太累,来不及点火热饭,只好用热水泡饭吃,甚至直接吃凉饭,不少农民因此得了胃病。

微波炉改变了这一现状,不出几分钟,饭菜就热好了。中午回家,快速吃完饭,还能睡一觉,最实用不过了。

在农村,农民对热水器的期待热度也比较高。农民梁刚说,以往农村洗澡受条件限制,要么半个月甚至几个月洗一次澡。有时到镇里的浴池洗,有时在家里用大盆烧热水洗,夏天甚至直接到河里洗。

有了热水器,虽然会费些电,可洗澡更方便了,也更勤了,“咱就不总是灰头土脸的了”。

梁刚还对电脑产品特别推崇。梁刚说,电视、手机、洗衣机,这几年在农村普及率挺高的,而电脑在农村还很少,再说农村上网也还缺乏条件。

可是,“家电下乡”产品增加了电脑,无疑为电脑进农家预留了空间。

党的惠农政策越推越多,越落越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让农村越来越城市化。到那时,农民用电脑也不是新鲜事了。

电脑让农民的视野更开阔了,农村不再是闭塞、落后的代名词,农村与外界、与世界联系得更紧密了。

伴随着现代家用电器逐步走进农民家中,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农民再也不是热了光膀子、食物存地窖、大口喝凉水的那种生活方式了。

农民的家电消费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民购买家电产品,除了用于孩子结婚外,就是建好了新房,搞配套设施。

就电视来说,有的农民已经从一般的彩电,发展到购买液晶电视、平板大屏幕电视。

而热水器、智能洗衣机、摄像机、电脑等物品,也以最快的速度,在农村增长。

农民的消费观念在升级,消费在提前,“家电下乡”再度催动了农村家电消费的升级和提速,也从深层次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

农民从不敢买、等着买,已经转换到了需要买、提前买的消费观念。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生活也讲究现代化的享受。走进农家,你可以看到电脑、电磁炉、微波炉、榨汁机等新时代的电器,呈现在眼前。

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农民手中有了闲钱,电网改造使农民用电不再受困,各类专卖店开进家门口,农民购买方便,售后无忧……

这些便民、利民的措施,让农民享受到使用高科技家电产品的乐趣。

实施“家电下乡”,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积极探索,是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是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新突破。

第36章家电补贴促家庭规划提前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金钟村村民曹勇,在国鼎家电卖场,购买了一台洗衣机。由于有国家的财政补贴,曹勇省下了100余元的开销。

曹勇说,自己原本没有明确要买的东西,只是抱着走走看的心态,来到了卖场。

到了卖场一看,曹勇发现“家电下乡”的产品,都是一些品牌产品,在质量上有保证,同时价位也十分合理。再加上国家的补贴,能比以往省下100余元,所以自己就买了一台洗衣机。

曹勇说:“别看现在不少农民富起来了,但在消费上普遍还是有些保守,担心的事情不少,因此手头总得留些钱。别小看‘家电下乡’补贴的这点钱,对不少农民绝对是一种消费刺激。”

国美电器的负责人说,通过几个月的宣传,不少农民抓住“家电下乡”的消费时机,大多将采购计划提前了。

这位负责人接着说,部分中等收入的农民家庭,在家电采购规划上,一般要规划一年甚至几年。比如当年收入买彩电,第二年再买冰箱,过几年再买洗衣机等。

但是,“家电下乡”的惠农政策,让他们缩短了购买的时间,有的农民把3年甚至5年的规划,缩短至一年,甚至更短。

钟山区月照乡副乡长舒彩和说:“以前,村民购买家电产品,除了用于孩子结婚外,还有就是建好了新房搞配套设施。但现在,‘家电下乡’吹动了农村家电消费的升级和提速,也从深层次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农民从不敢买、等着买,转换到了需要买、提前买。”

钟山区月照乡马坝村村民陈明慧说,她家里已经购置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陈明慧笑呵呵地说:“有了冰箱方便多了,特别是在夏天,以前吃不完的东西,放到第二天就坏了,只有倒掉,非常可惜。现在好了,可以多放好几天,而且冰箱还可以给娃娃冻冰棒。”

家电下乡,让广大农民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了。

第37章家电下乡农牧民精彩生活

2009年3月13日,当看到从太阳能热水器里放出热水时,内蒙古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场五分场70多岁的老牧民特日根,禁不住高兴地说:

“家电下乡”,赛娜!赛娜!

“赛娜”,蒙古语是“好”的意思。

老牧民特日根,在草原深处生活了一辈子。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出台和实施,特日根一家生活,也逐渐地富起来了,家里接连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

2009年初的一天,特日根在收看电视时,得知国家要送“家电下乡”的消息。

于是,特日根立即行动,到“家电下乡”销售点,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花了3000多块钱,国家还给补了500多块钱!

特日根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他高兴地说:“原来洗个澡,走40多公里。现在方便了,不出家门就能洗上澡!”

说起“家电下乡”,科左中旗商务局负责人也十分地高兴。这位负责人说:

“家电下乡”政策太实用了,生活好了以后,就想痛快地享受享受。

到城里买,路又远不方便,尤其是大件家电用品,送上门,还给补贴,真正考虑到了农牧民的需求!

盛夏时节,在内蒙古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牧民朝鲁家里,一家人正围坐在炕桌旁,一边吃着奶食品,一边欣赏着电视里文艺节目,那真是十分地和谐和愉快。

与以往不同的是,朝鲁家看了10多年的14英吋小电视,换成了液晶大彩电。

朝鲁十分欢喜地说:“国家爱民惠民的好政策就是好啊!拿着身份证和电器店出具的‘家电下乡’卡、购物发票,还可以领取国家给农牧民的13%购买家电补贴款。”

“家电下乡”的大力开展,不但提高了农牧民们生活质量,同时直接拉动了农牧民消费,高达134.74万元。

在实施“家电下乡”工作中,太仆寺旗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专门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为农牧民开展报销服务。

此外,有关部门还专门召开了财政局、商务局、乡镇财税所、“家电下乡”指定经销网点负责人会议,落实国家“家电下乡”相关细则,并简化了补贴发放程序,有效地解决了农牧民申请领取补贴手续繁琐的问题。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牧民的购买热情,促使更多的人家实现了家庭现代化。

第38章利民政策使农民梦想成真

2009年4月初,一级士官范恒休假回到家乡,即河南省永城县高庄乡冀中村。

这时,国家的“家电下乡”惠民政策,让全国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而这一消息传至军营,广大农村籍官兵,无不为之振奋。

阔别家乡4年后,范恒满眼充满了惊喜与新奇。只见乡村公路变成了柏油路,村子里楼房多了,文化设施全了……

更令范恒高兴的是,家里也是一个大变样,只见家里添置了彩电和洗衣机,看上去还真有些家庭现代化的气息。

父亲告诉范恒:“‘家电下乡’好啊,乡亲们都买了中意的家电,生活起来可方便了。”

范恒一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母一年四季,都忙碌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所得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计。要想添置几件像样的家电,还真很困难。

范恒说,在他参军入伍前,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1992年买的那台17英吋的黑白电视机。

入伍之后,范恒凭着自己出色的工作表现,被选改为士官,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开始好转。

近几年,父母靠农作物,每年收入也有1万多元。但父母还是把口袋里的钱捂得很严实,一点儿也舍不得乱花。

2009年初,“家电下乡”的春风吹到了村子里。乡亲们陆续往家抬回了电视机、冰箱等家电,范恒的父母却仍在家“观望”。

后来,家电补贴产品扩大到彩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共四类,金额按照销售价格的13%进行补贴。

范恒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这一政策后,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范恒急忙通过电话,向父母传递这个好消息,动员他们赶紧去购买。二老这才动了心,到镇上一家销售点,花了1000元,买回一台21吋的彩电,得到财政补助130元。

范恒的父母欣喜地看到,商家不仅负责把彩电送到家,而且还帮助安装调试。

家里有实惠的家电,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范恒的父母真是乐得合不拢嘴,见人就说:

党的好政策,圆了俺家17年的梦!

第39章南城农民享受高端商品

2009年,国家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激活了农村的消费市场,只要是农业户籍的居民,持身份证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购买到规定的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并可以享受到13%的资金补贴。

这笔补贴资金,均由当地财政,直接拨付到购买人的“一折通”账户中。

南城已有许多农户享受到了“家电下乡”补贴带来的实惠。液晶彩电、豪华轿车、高档农机……现在,只要你来到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农村,这些“现代高端产品”随处可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城农民购物有了新时尚:从低端日常生活消费品,到高端享受型产品,以及现代化生产器具。这种购买态势的转变,正是南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

在南城农村,以前经常能看到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在河边、水沟边洗衣服,棒槌敲得石板砰砰响;男人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酒,满嘴的牢骚。南城农村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添置了高档电视机、洗衣机。

每天,南城县株良镇路东村村民李国才,都会高高兴兴地驾着私家车,去自家工厂里上班。在南城,农民拥有私家车已不算是新闻了。

放眼望去,只见全县农村,处处都可以看到崭新的小轿车、微型客车、摩托车,在穿梭往来。

南城县不少农民,通过课桌加工、汽车运输或特色种养,走上了致富之路。

农民手中有了钱后,也开始享受发展成果,追求新时尚,私家车拥有量也逐年增多,并且已陆续进入到平民百姓家中。

路东、秋水园、花楼下等国道沿线村子,私家车更是比比皆是。

许多农民乐观地说:

随着国家购车补贴的落实,拥有私家车的农民会越来越多。

南城农民已经走上了家庭现代化的快车道。

第40章家电下乡满足农民需求

2009年的一天,在辽宁省辽中县白楼家电商场,老大房乡农民老侯,在一款29英吋的彩电前,停下了脚步,开始询问价格、性能。

老侯这几年收入不错,除了种田,还建起了大棚。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于是,老侯开始琢磨着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老侯说:“家里21英吋的电视,是10多年前买的,一直惦着换新的。有了‘家电下乡’政策,电视更便宜了,专门赶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在辽中县城郊乡卡南村村民孟庆元的家,一台崭新的海信彩电,摆放在卧室的方桌上,孟庆元的小孙女正在开心地看着少儿节目。

孟庆元说:“这台彩电是不久前买的,29英吋的,才1800多元,政府给补贴了200多元。原来家里看的,是10多年前买的小彩电,有了‘家电下乡’补贴,我们决定要换新彩电了。”

在村民金红家的院落里,晾衣杆上正晾晒衣服、被单等。

金红说:“家里原来的单缸洗衣机,是10多年前买的。这次听说了‘家电下乡’政策,动了想换个好点的洗衣机的念头。最终选中这台8.5公斤的双缸洗衣机,洗完就直接甩干了,这功能特别好。”

“家电下乡”带动了农村的消费热,促进了农民消费结构,由过去简单的日常食品和生产性支出,逐渐向高价值的家电产品消费升级。

“家电下乡”政策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辽中县卡南村,当了7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齐德全,说起“家电下乡”政策来,脸上立即洋溢着一幅十分高兴的表情。

齐德全说:“载着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送货车,一辆辆开进村里,尤其那大红的条幅:‘家电下乡’政府补贴13%,格外引人注目。”

村民们买家电领补贴的消息,不时地传来。

齐德全说:“‘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粗略统计,有20多户买了不同品种的家电,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手机都有。随着一样样家电在农村安了家,村会计手里的‘发票’越来越厚。村民们买了下乡家电,把发票等相关报销凭证交到村里,每月25日统一到乡财政所报销。”

厚厚的“发票”,充分地显示出农民的生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马王庙村的村民于交运,在“家电下乡”是时候,买了一个“澳柯玛”的冰柜。

冰柜放在自己的床头,隔一会儿就能听到制冷声。于交运笑呵呵地说:

早就想添置一件这样的家用电器了,邻居们告诉我,现在买家电既便宜又有补贴,才促成了这次消费,是“家电下乡”,使我又一次交上了好运。

于交运家只有4亩土地,于交运这些年干起了瓦工,收入一直不错。

2009年开春后,于交运常听乡亲们说起,“家电下乡”来了,买东西还有补助。于是,于交运赶紧买回了一台“澳柯玛”,并领到了188元的补贴。

从前小孩吃不上雪糕,现在一买就是10多根。于交运还特意让老伴儿买了一块特好看的花布,盖在了冰柜上。

家电下农村,不仅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便利,还给庄户人带来了更多的感动。

村民李二柱过去只知道种地有补贴,可不曾想,买东西还有补贴,使庄户人充分感受了到政府的温暖。

镇财政所杨所长说:“买完家电,卖场还替你送到家里。带上发票、身份证、‘家电下乡’标识卡、粮食直补专用折,到财政所一备案,不出半个月,补贴就打到了你的‘金牛卡’上。”

杨所长说:

家电补贴是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财政所严格程序,制定花名册。

然后,通过信用社把资金划到农户账上,程序简化到了最大限度,保证了购买者的利益,切实扩大农村消费。

2009年6月12日,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温泉村村民罗天容,拿着手中的存折,来到镇上的农村信用社,领取几天前购买冰箱的290多元家电补贴。

罗天容说:“有了‘家电下乡’的惠民政策,我家买了个冰箱,我们住在郊区,买菜买肉不方便,有了冰箱就好了,我们一家很高兴。”

同村的村民黄达均和罗天容一样,也享受到了“家电下乡”带来的好处。黄达均有一身建筑施工的好技术,他购买了一部手机,现在,接到的施工任务越来越多。

自“家电下乡”活动启动以来,海龙镇温泉村不少村民,购买或者更换了冰箱、电视、货车等家电。

居住在汇川区高桥镇新桥村谢家寨的村民谢明富,以前一直靠发展种植业维持生活,一年下来,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

6月2日,谢明富取出多年的存款,到“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购买了一辆东风小康汽车,专门给罗庄、国美等家电公司运送物资。

一天下来,谢明富就可以挣到将近100元的收入,这比以前的收入高多了。

谢家富说:“汽车下乡政策,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汇川区高桥镇财政所所长王芳说:“从高桥镇经办的‘家电下乡’补贴和汽车下乡补贴来看,国家优惠政策在拉动内需,刺激老百姓消费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一位市人大代表,在了解了中心城区“家电下乡”情况后,说道:

“家电下乡”推动了农村家电消费的升级和提速,也从深层次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

国家的补贴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消费热情,冰箱、洗衣机、手机等进入农村寻常百姓家,农村的家电消费提前升级,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生活方式朝着健康、现代、时尚的方向迈进。

“家电下乡”不仅拉动了内需、扩大了消费、更改善了农民生活。 z7sHpLrThF73lMceRpt/pFhPsy8XD3uKZ4LqOrTdrozvzs/dQNr2a2TJt238S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