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卷百姓受益

第26章农民借上网电话促发展

余振发激动地说:“多亏县科协和科技局,到我们村现场培训名茶采制技术,为我们送来茶叶增收的‘金钥匙’。”

刘云山强调:“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文化下乡活动,架起党和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胡世莲说:“像这样常态化的卫生下乡队伍,医院常年有3支工作在农村基层,卫生下乡带来了‘两头’受益的良好效果。”

2005年以来,河北省邯郸县通过上网电话,使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受到农民们的欢迎。

一天,邯郸县南街村的冀书涛发现自家地里的麦子长势不太好。

到了傍晚,冀书涛匆匆来到了村科技进村服务站,拨通了上网电话,寻求帮助。

冀书涛说:“昨天发现,这地里那麦叶都黄了,一片一片哩,想问问是病害呀还是冻害,有啥补救措施哩,通过这个网上看看、查查。”

冀书涛所用的上网电话,外观就是一个大屏幕电话机,它既能打电话,又可以拨号连接邯郸农业信息网,查询农业技术服务信息、生产资料价格,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

使用这种上网电话,农民不需要有专业电脑知识,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只要连接好电源和电话线,按上网键就能联通互联网。

邯郸县已经有60个村安装了这种简便的上网设备。

邯郸县县委书记董庆民说:

农村要发展,首要的是必须解决好农村信息闭塞问题。

我们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网络下乡工程”,通过上网电话这种农民用的起、用得上的设备,把政策、信息、技术等送到千家万户,有效解决了农业信息技术“进乡不入村,进村不入户”的问题。

邯郸县的这种上网电话,一般安装在各个村的科技进村服务站,工作人员一方面指导农民免费上网查询信息,并通过黑板报、喇叭广播及时发布;另一方面,将农民的所需、所盼,上网传递到县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解答后,再上网反馈给农民。

现在科技进村服务站,在邯郸县的多数村都成了农民最喜欢的地方。

南街村服务站站长王帅坤说:“每天来二、三十人,尤其是一到晚上,农民抽出时间,带着笔,带着本儿,一块过来,从网上查这个信息,摘录对自己有用的农业实用技术、病虫害信息,还有这个致富信息。”

农民在生产中遇到了问题,随时可以通过上网电话,查找相关信息,获得帮助。还可以浏览新闻,了解市场动态,接受科技知识教育,发布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产品信息,进行网上交易,受益农民达到3000多人。

最早安装上网电话的西城子村村民郝红明,在上网浏览时发现,错季杏价格高,在当地种的也不多,就决定种点试试。

于是,郝红明又上网求购了3亩多的杏苗,两年下来就多收入了1000多块钱。

郝红明说:“这个上网电话太方便了,咱一个老农民去哪弄那么多信息哩,只要有这个上网电话,你想查啥,啥时候打药,啥时候施肥,买啥种子,一查就了解了,一查就明白了。”

“网络下乡工程”的实施,及时地解决了农民在种植养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收益,因而受到了农民们的普遍欢迎。

第27章科技让农民收益增加

作为上海市科委科技帮困重点村,在2003年,兴塔镇下坊村,在市科委、区科委等单位的牵头下,与上海农科院缔造共建小康签约。

上海农科院科技人员,直接与种植、养殖户结对子,进行科技帮困。他们不仅从技术培训、新品种引进、市场的预测和分析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而且还经常深入到田间、菇棚进行现场指导,得到了农户的欢迎和好评。

在2003年,由农科院专家指导的9户农户种植的27亩优良品种西红柿,以及4户农户种植的4万平方尺食用菌,均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中西红柿平均亩产达到3500多公斤,产值约5000元。比常规品种产量增1000多公斤,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每亩收益比常规种植高25%左右。

通过科技帮困,使该村广大农户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全村平均每户增加收入5000元,人均收入达到5774元。

而一项适用于高寒山区,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的栽培技术,即“拉绳、打点、定距”插秧法,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受到农民们的热烈欢迎。

贵州省平坝县农民李宗才,使用该方法后,他家的2.1亩田收谷子1605公斤,比以前增产了170公斤。

在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帮扶下,河北省桃城农民大胆调整种养结构,种特色蔬菜,搞特种养殖,走上了富裕之路,5万农民年均纯收入7000多元。

农民要依靠农业致富,转变种养观念是第一步。针对农民种养观念落后,囿于传统的种养观念,不敢大胆调整种养结构的实际,桃城区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引导农民转变种养观念。

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向农民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请种养典型介绍经验等形式,使农民们大开眼界,尽快地跳出了传统的种养模式,大胆调整种养结构。

3年来,有5万多农民压缩了粮棉的种植面积,发展起了大棚蔬菜,搞起了特色养殖,使全区的棚菜面积迅速达到了7.5万亩,特种养殖达到两万多户。

田庄村农民李右军,过去一直种大田作物,效率低,年收入仅能解决一家子的温饱问题。

2003年,李右军在区农业局技术人员赵学刚、王艳霞的帮扶下,建起了两个大棚,种上了奶白菜、樱桃西红柿,当年就收入两万元,走上了富裕之路。

农民要致富,必须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为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农业科技下乡工作人员,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狠抓农民的科技培训。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编写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棚菜种植》《肉牛养殖》等技术资料1万余份,发到农民手中。

科技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在全区建立了8个农业科技大喇叭、开通技术咨询热线、聘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直接使桃城区两万多农户受益,有力地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在抓好科技培训的同时,下乡的农业科技人员还实施信息扶贫。他们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河北农科院、邯郸农科院等大中专院校,建立了长期联系。

同时,利用网站,积极搜集各种农业信息,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再通过下乡指导、培训等形式,发布给农民。

3年来,桃城区共引进旱作农业、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精量播种、节水灌溉、节本增效等新技术100多项,共引进新品种80多个,共传送信息1000多条。

邓庄科技示范园区倪春景说:“正是依靠科技人员提供的信息,俺种的樱桃西红柿,不仅摆上了北京人的餐桌。而且还销到了俄罗斯,俺现在每棚樱桃西红柿的年纯收入就达到了1.3万元。”

科技下乡,让广大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劲儿。

第28章淳安县扶贫工程助致富

2004年的春茶采制刚刚告一段落,浙江省淳安县中庄村村主任余振发就算了算春茶收入,全村居然增长了30%。

余振发禁不住激动地说:“多亏县科协和科技局到我们村现场培训名茶采制技术,为我们送来茶叶增收的‘金钥匙’,不然,我们的茶叶收入哪会增长得那么快。”

中庄村农民说的增收“金钥匙”,就是淳安县实施的“131”科技帮扶培训工程。

为促进农民增收,该县重点对131个经济欠发达村农民,进行科技帮扶培训。

自2002年以来,已有1.4多万淳安农民,接受了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一门乃至数门技术,并在农业增效中发挥效能。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淳安有131个村属欠发达村。这些村或地处大山深处,或在偏远库区,且清一色基本无工业项目,农民增收的唯一途径就是农业增效。

为掌握农民增收所需的第一手情况,科协、科技局的干部跋山涉水,深入大墅、安阳、瑶山、屏门、临岐、光昌、王阜等乡镇的欠发达农村,或走访农户,或与乡村干部座谈,了解农民对提高茶叶、蚕桑、中药材、蔬菜、水产、畜牧、干水果、养蜂效益等方面的信息。

县科技局负责人方武彬说,由于长期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农民所需,培训农民就有了准确的目标和导向。

根据调研结果,县科技局编写了《名茶生产技术》、《板栗生产栽培技术》、《香菇生产栽培技术》、《网箱养鱼技术》、《山核桃生产技术》等实用技术手册,有的放矢对农民实施大规模培训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抓住春季农民打算调整种养结构的时机,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是“131”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举措之一。

在2004年春,横沿乡农民老姚种的5亩早生良种茶投产了,他迫切想掌握名茶的采制技术。

4月初,“131”工程的名茶培训班,办到了老姚的家门口。专家手把手地教技术,使老姚的春茶全部加工成名茶。

仅2004年春天,“131”工程就举办各类免费科技培训班100多期,受训农民达近万人。

同时,科协还放映科普录像和科教电影118场,举行科普文艺演出9场,在淳安山区掀起了“科技兴农”的新高潮。

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的农民,成为“131”工程的最大受益者。

地处千里岗山腹地的大墅镇西园、高山、贯庄、殊塘等村经济欠发达,但海拔较高,且无污染,发展高山蔬菜,条件得天独厚。

可是,当地农民缺乏种菜技术,迫切需要科技帮扶培训。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县科协、科技局以“131”工程为载体,组织蔬菜专家进驻大墅,举办了5期高山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使农民很快掌握了相关技术。

大墅镇的高山蔬菜现已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农民种高山蔬菜,每亩收入达2000元左右,比原来增加了700余元。

里商乡叶岭村戴小平等4户农民,接受“131”工程培训后,掌握了名茶采制技术。

戴小平他们联合承包了100多亩荒岛,依靠科技,发展名茶生产,2004年的春茶收入就达13万余元,成为致富的典范。

第29章杨生源致富不忘乡邻

云南省大理州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送到了田间地头,送到农民的手里,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大理市七里桥镇白族农民杨生源,是村里有名的“茄子大王”。他家种的茄子不仅外观好,品质好,而且种一季能收两茬。后一茬茄子在十一、二月上市,比一般的夏茄子晚上市好几个月,价格自然就高。

凭着种一季收两茬的“绝招”,杨生源盖起了新房,一年光卖茄子,就有近两万元的收入。

提起这件事,杨生源打心眼里特别感激镇农科站的科技人员。

就在几年前,杨生源种的茄子,也是一季只能收一茬。在五六月份,茄子上市后,茄子树就枯萎了,只能拔掉。

爱琢磨事的杨生源,心里觉得有点不甘心。他想,能不能让茄子树来个老树发新芽,重新再长出果实来呢?

杨生源把这个想法,同镇农科站的科技人员说了说。没想到镇里挺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农科员,与杨生源一起搞“攻关”。

他们一起研究茄子的生长习性,一起实验各种肥料的作用。

经过反复的琢磨、试验,最后,他们发现,用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配上农家肥,直接喷施在茄子树的根部,再加强一下管理,老茄子树就能够再次长出新苗来。

尝到科技的甜头后,杨生源义务地当起了村里的农科员。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大多数农民都学会了种一季茄子收两茬的技术。

科技让祖祖辈辈种菜的七里桥镇农民,种出了新花样。

走进七里桥镇,你可以看到山东的大蒜,四川的西红柿,江浙的胡萝卜,泰国的白菜,还有日本的四季豆……

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优质蔬菜品种,在苍山洱海间的这片肥沃土地上,安了家。在这里,农民收获的是科技给他们带来的累累硕果。

大理州广大科技工作者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他们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让68万农民,掌握了两门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农民们自发组织的500多个农业专业技术协会,遍布村村寨寨,把农民和科技、市场,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大理州冻精站的扶持下,太和村白族农民杜八一家的水牛,进行了印度摩拉牛的人工授精改良。改良后的水牛不仅体形高大,而且能产奶。

杜八一的妻子高兴地说,改良后的水牛,每天每头能产奶两三公斤,一公斤能卖4.8元钱,比一般的鲜奶要贵好几倍。

杜八一的妻子还说,水牛奶营养价值高,城里人很喜欢买。

杜八一家靠改良水牛赚了钱,但他没有急着建新房,而是盖了3间卫生牛圈。

在太和村,像杜八一家一样的改良水牛,已经有几十头,每头每年将给农民带来近5000元的收入。

大理州的农民们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已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第30章新型培训保证双丰收

一天,浙江省云和县赤石乡临海垟村的农民刘建英,翻开账簿,开始细算起来。

通过认真的计算,这年,刘建英家的6000多公斤杨梅,居然卖了2.4万多元钱,这让她心里乐开了花。

“这些钱不是我赚来的,是我学来的。”刘建英说。刘建英种杨梅多年了,但是到头来却总是劳而无功。

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刘建英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刘建英参加了新型农民培训后,才恍然大悟。

随即,刘建英调整了种植方法,种植的梅杨树,每株能产300公斤的杨梅。而刘建英也摇身一变,成了“杨梅师傅”。

云和县有上千位农民,通过新型农民培训,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而且还取得了全国通用的《农民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证书》,正式成为“持证上岗”的技术型农民。

云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负责人毛荣理说:“农民培训关键在于保证培训质量,然而前几年,我县的培训还存在时间过短、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环境差等现象,保证不了培训的效果。”

在改善培训环境方面,临海垟村走出了第一步。临海垟村成立了村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专门组织农民学习苗木技术。

该村有200多位农民从事苗木种植,销售收入达60多万元。

云和县创办了20多所村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同时,全县14个乡镇都拥有了新型农民培训实习基地,总面积达2000多亩。

学校创办后,云和县聘请了40多名包括种植、养殖在内的“专业师傅”,到各校授课,确保了培训质量。

同时,30多万字的自编教材同步推出,内容涵盖素质教育、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

毛荣理说,要保证培训质量,仅加大硬件、软件的投入远远不够,还得保证培训时间。

为此,云和县定下了严格的制度,规定每个学员全年累计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否则将不能获取技术等级证书。

在12天的新型农民培训中,素质教育培训则占了20%的时间,这一举措,有效地保证了该县农民真正实现文化、技术的“双丰收”。

第31章文化下乡转变农村风气

1997年新年伊始,各地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活动就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早在1995年底,由中宣部、农业部、文化部等8部委,联合发起的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后,全国仅戏剧下乡就有11万多场,组织电影放映30多万场,向农民赠送书报刊1200余万册,建立农村书库1.4万多个。

文化下乡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在推动农村科技普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农村社会风气好转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村里的图书馆阅读全国各地的书刊,在家门口看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已是许多地区农民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

与此同时,农民艺术节、民间民俗表演、农民运动会、卡拉OK比赛、书画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

各地出现了北京“燕山情”演出团、广州“金穗计划”送书队、西安“欢乐的村庄”送戏慰问团、“希望的田野”主题科技下乡队、太原“金桥工程”致富小组等,一个个“文化科技下乡专业户”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送去了欢笑,送去了致富的本领。

蓬勃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文化下乡活动,不仅给广大农民送去了一台台戏,一本本书,同时也送去了健康、向上、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

福建省广泛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反对迷信、赌博活动,有效地抑制了婚丧事大操大办、请客送礼、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

各县、市、区普遍成立了妇女禁赌协会。广大干部群众反映,文化下乡活动开展以来,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即“读书学技术的多了,求神卜卦、赌博的少了;维护社会治安的多了,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少了;上项目干事业的人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

加入文化下乡队伍中的广大文艺、科技工作者,在丰富农村生活、重建农民精神家园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贵阳市京剧团一名演员说:“在零下二三摄氏度的天气里,看到台下观众一动不动,那眼神,那热情,真令人感动。作为一名演员,这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再冷再累,也要为这些热情的农民观众送上自己最拿手的节目。”

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刘云山说:

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实际上是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刘云山指出,在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中,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耳闻目睹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科技的渴求和热情,亲身体验了边远山区农民的艰辛,普遍认识到,只有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才能为文化艺术找到更广阔的天地。

刘云山还说,另一方面,文化下乡活动又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逐步解决农民迫切需要学习文化,掌握科技,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

刘云山强调: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文化下乡活动,架起党和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第32章宝丰彰显农村文化底蕴

在文化娱乐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河南省宝丰县马街书会,能历经数百年而弦歌不衰,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宝丰人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发组建演出文化团体,走出田野,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实践,成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道独特景观。

事实上,农村是一片大有希望的文化沃土,农民不仅仅是“送文化下乡”的对象,更是农村文化创造的主体。

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的徐光春,这样评价说:

宝丰文化现象告诉我们,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大的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农民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者,更是受益者。

两者互因互应,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作为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他们“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

身为农民,他们最熟悉农民的生活,他们的表演也最为农民所喜闻乐见。

他们既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又是摸爬滚打在农村文化市场第一线的实践者。

他们既是依靠文明演出、创造社会与经济效益、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实干者,又是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播者、弘扬者、发展者和受惠者。

广大农民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33章农民热烈欢迎文化下乡

2005年6月7日,湖北省阳新县文体局60多名干部职工深入排市镇下容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的欢迎。

县文体系统11个单位的500多名干部职工,向下容村捐献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学校教育等各类图书3000册。

下容村位于该县排市镇海拔500多米的山上,有1300多人口,是有名的山区特困村。

这次活动,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农民对文化的渴求,让农民感到欢欣鼓舞,先进性教育给农民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当地老百姓发自肺腑地说:

党的政策好啊!

由于当天雨天路滑,19时30分,所有的工具才搬到位。随后,乡亲们等候已久的演出正式开始。

首先,县文体局领导,对村委会和10个特困户和村委会,进行现场捐赠,并表示今后要多开展这类活动,加大对该村的扶持力度。

随后,县采茶剧团又把最精彩的节目带给老百姓。大家看得如痴如醉,掌声、欢笑声不断。

一位老大爷十分感慨说:“26年了,村里人没看到戏了!你们今晚能不能多演些节目,天黑路滑不好走,我们这里有地方睡!”

到23时,晚会将要结束。乡亲们却没有丝毫的睡意,大家都不愿意离去,纷纷提出加演。

在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下,剧团于是又增加了两个节目。

晚会结束后,乡亲们点着火把,打着电筒,与大伙一起手拉手,送演员下山。

在漆黑的夜里,山风夹着细雨,落在人们的身上。道路有些湿滑,车子只能慢慢地驶出深山。

但是,当大家回头向车后望去,只见那一簇簇的火把,却依然还在山路口闪动……

第34章农村书屋长知识获收益

在“文化下乡”活动开始后,全国各地都积极地行动起来。

在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桃口村的农民书屋,村民刘士萍兴奋地说:“自从我们村建了书屋后,那些养猪、养鱼和种果树的村民,都没少从书中得好处,大家都说这个书屋好。”

北仓镇把农村书屋建设作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壮大农村文化阵地的主要途径来抓,利用各村“五个一”工程阵地,先后在北仓、闫庄、桃口等8个村,建起了书屋。

同时,还为书屋配备了价值16多万元的图书共1.2万余册,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村致富经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农村医疗卫生和生活等多个方面。

与此同时,北仓镇政府还要求各村建立“农家书屋”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的精神家园,促进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文化保障。

养鱼户孙涛兴奋地说:“以前,我们对种养殖方面的知识懂得很少,只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凭直觉操作,没有多大的收获;现在,书屋有很多与农业知识相关的图书,而且,这类科技书又是专为农民朋友编写,内容通俗易懂。例如常见的鱼浮头,我们以往只知道使用增氧机增氧、用漂白粉、生石灰消毒,却不知道当无法增氧时,可向池中投洒黄泥水加食盐水的方法,起到沉淀有机质,吸收有毒物质的浆液的作用,而且同样可以缓解鱼浮头。这些书使我们充了电,又赚了钱,真好啊!”

科技文化下乡,着实为农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农民既长了知识,又获得了经济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第35章专家为农民带来福音

2003年12月25日,对于资阳小院镇医院,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四川省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的3名专家来到该院,进行现场手术指导、专题知识讲座和教学查房。

农民荣科群是这次卫生下乡众多受益人中的一个,家庭贫困的荣科群患重病,却无钱上大医院治疗。

当地卫生院对荣科群的胆囊切除手术,总感心中忐忑,毫无把握。

专家团的到来,使他们总算舒了一口气。在华西医院吕青副教授的现场指导下,小院中心医院的医生,只花了一个多小时,便顺利完成了手术。

荣科群没多花一分钱,便得到了高质量的治疗。

受益于这次卫生下乡的,还有石盘、回澜、小院3镇的5万多农民和众多的村乡镇卫生医护人员。

这次四川省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活动,专家们共开出了6000多份处方,接受咨询5万多人次,送医送药到6户农家,举行了6场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其中包括医护技能培训,发放数千份卫生保健宣传资料。

实施“光明行动”,为15名患者进行了白内障复明手术。

在这次活动中,专家们深入到最贫困的农家。农家的贫困和“缺衣少药”,使专家们有了切身的感触,受到了现实的教育。

他们自发地捐款给几户最贫困的人家,使爱心团的“爱心”意义更丰厚了。

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贫困制约了农村卫生保健的普及,农民长年累月的艰辛劳作,留下了一身疾病,却又得不到基本的治疗和保健。

贫困和疾病的交互作用,以及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影响了他们奔小康的步伐。

正如爱心服务团的一教授所说:“通过卫生下乡,深入到基层,才真正了解了农村的医疗现状,让农民有基本医疗保健是迫切的任务。”

省卫生厅副厅长赵万华,在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活动启动仪式上说: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农民现状的关注及援助是非常必要的。

卫生下乡的目的之一,便是促进社会对农民健康的关注和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支持,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

河南省宁陵县楚庄乡赵庄村民赵天福,不出乡就做了胃切除手术,医药费只花了2000元,仅相当于在县级医院花费的一半。

在宁陵县人民医院下乡专家主持下,楚庄乡中心卫生院3名医生,为他开了刀,这是该院历史上首例胃切除手术。

在2005年6月底,宁陵县启动了“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近百名县直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组成了6个医疗队,分赴5个边沿乡镇卫生院。

此项工程为期3年,医务人员半年一换,每个乡镇卫生院派驻3人。

工程实施后,农民看门诊和住院比例明显增加,一些疑难杂症也得到了有效治疗。

受援乡镇卫生院,一改门庭冷落的萧条状况,门诊病人多了,做手术病人多了,经济收入也相应地增加了。

“卫生下乡”活动的施行,为一些农民解除了痛苦,使他们重新获得了健康和新生,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第36章安徽卫生下乡双方受益

每天上午,在查房的时间,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颍上县医院的病房里,都有几位操着普通话的外地医生,一床一床地嘘寒问暖,并不时地同身边当地的医护人员,交流着病情和治疗对策。他们就是安徽省立医院医疗队的队员们。

在2005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医疗队的到来,让颖上县医院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医护工作规范了,治疗水平提高了,治疗费用下降了。

省立医院党委书记胡世莲说:

像这样常态化的卫生下乡队伍,医院常年有3支工作在农村基层,卫生下乡带来了“两头”受益的良好效果。

安徽省立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日常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工作任务的同时,医院党委把医疗卫生下乡和帮助基层卫生单位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徽省立医院积极引导医护人员,自觉服务农村农民。医院以卫生下乡的具体项目为载体,建立起以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为主体的常态化下乡队伍。

赴颍上县医疗队,是卫生对口扶贫项目。像这样的队伍,医院已经连续3年,在皖北、沿淮和大别山区的县和乡镇开展工作,每期半年时间,帮助受援单位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条件。

第二支是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项目,安徽省立医院建立起近800名医护人员参加的卫生志愿者人才库。从1997年开始,连续派出多批次医护人员,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蓝溪、油坊店和三十铺等乡镇,进行医疗扶贫。

另一支常态化的队伍,是巡回义诊和救灾防病的医疗队,主要应对突发灾害和经常性防治工作。

作为省级防盲技术指导中心,省立医院的医疗队员深入到全省所有的县开展技术培训,开展2.2万多例各类眼科手术。

在服务农村农民的同时,艰苦条件的磨练,也使医护人员的爱心得到了升华,医疗质量和医疗态度,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曾经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的虞德才医生说:

在山区卫生扶贫半年回来以后,对待患者的感情明显不同了,开处方时自觉的为患者精打细算。

在医院对病人出院时进行的“满意度测评”中,病人的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卫生下乡,改变了医疗工作者的态度,同时,也让困难的群众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治疗,得到了农民朋友的认可和欢迎。

第37章群众称赞三下乡服务好

2003年12月25日,由重庆市卫生局率领的“三下乡”服务团,开着“光明医院”流动快车,来到綦江县古南镇,为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送去医疗卫生、生殖保健服务,以及数万元的药品。

与此同时,12名失明多年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经过手术,也重见光明。

这天,正是赶集的日子。只见古南镇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当卫生“三下乡”服务团,在古南镇广场,刚刚把横幅挂出来,村民们就围住了还未来得及穿上白大褂的医生们。

市中医骨科医院的张医生刚一入座,等候多时的一位老婆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要城里的医生给她看看头昏。

见老婆婆性急,张医生立即将她带到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医生处。

在医生做出诊断后,老婆婆得知自己的病是神经性头痛,并需要服用什么药品后,这位老婆婆高兴地说:“我没有花钱,就看了病,‘三下乡’服务好,像这样的活动要多组织些就好了。”

在25日、26日,“三下乡”服务团前往綦江县中峰乡、石壕镇,为当地农民送医送药。

与此同时,市卫生局领导还给当地医生、政府官员,讲解“农村合作医疗”,“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非典防治”,“地方病防治”等知识。

医疗卫生下乡,让广大的群众,亲身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第38章送医送药下乡深得民心

在“卫生下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安徽省望江县领导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县领导率领县卫生局组织县医院、中医头针医院、疾病控制中心、血防站、妇幼保健所等县直医疗单位的30余名骨干医师,分赴鸦滩镇连塘城村和雷池乡三河村开展现场义诊活动。

在义诊现场,有的农民朋友说:“我这里经常痛,肚子发胀,麻烦医生给我看看。”

有的说:“医生,我经常头昏,不晓得是什么病。”

……

医生们被群众们围得水泄不通,只见有的医生在详细询问病情,有的在仔细做检查,有的在开处方,有的免费发药。义诊队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农民查根娥,是这次卫生下乡众多受益人中的一个。查根娥家庭贫困,她多年感觉腹部不适。

义诊队的到来,使查根娥总算可以舒一口气了。她没花一分钱,便被B超医生诊断为胆囊结石。医生建议查根娥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尽快解除病痛。

受益于这次卫生下乡的,还有这两个村及周边行政村的农民。

专家们共开出了120多份处方,接受B超等检查40余人次,接受咨询400多人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3000份,送药品价值5000多元,现场兑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补偿款4万余元。

卫生下乡人员的到来,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连塘城村年近60的何志斌激动地说:“我们村离县城远,道路状况又不好,去医院看病不容易。今天你们来到家门口,省得我跑好几十里路。”

卫生局负责人说,这次卫生下乡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对农民健康的关注和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支持,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今后卫生部门还将以多种形式,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切实缓解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pRkA8swLyxXMf01S71br3cSjglNRAq1ml1I2OBta4ARpVoIdmNxOEHhBUlb+FXS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