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一口自喷井出油
有个专家无奈地对李敬说:“长庆油田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
很多职工感到地说:“傅指挥是我们的好领导,真正的贴心人。”
面对困难,井下工人豪迈地说:“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1971年3月至4月,春天的脚步在陇东大地上,悄然响起,爬上树梢的枝芽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气息。
此时,陇东探区的喜讯也不断传来,部署在陇东探区的庆字号6口油井相继出油,这给参加会战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5月,为了加快找油步伐,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决定亲临战区视察工作。
在视察中,皮定均看望了在一线工作的工人同志,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还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争取找到大油田。
最后,皮定均还向会战指挥部正是提出: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皮定均一行考察离开后,会战指挥部根据皮定均关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指示要求,对工作进行了迅速调整,并明确提出“五集中”:
集中目标。以马岭为主攻战场;集中兵力。在主战场上了22个钻井队;集中领导。加强对主战场的领导,靠前指挥;集中物力设备。机械、材料优先保证重点探区;集中时间。力争在“八一”前后拿下马岭油田。
8月份以后,力争在10月前后,一举突破吴旗、麻黄山—姬原地区。
“五集中”发出后,长庆会战的战场上风云再起,长庆会战的高潮形成了。
当时,会战指挥部第二分部搬至庆阳后,很快马岭围歼战就拉开了。
为了加快勘探进程,二分部首先集中了12台钻机,在马岭地区开钻了12口探井,使围歼的局面一步步形成了。
在会战的紧锣密鼓中,广大职工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一幕又一幕奋战画面在马岭产生。
32303钻井队为了早日开钻,不等天晴,不靠外单位支援,不等吊车到,顶风冒雨把12吨重的钻机用人力拉上两米高的钻台,把几十吨重的泥浆泵、柴油机拉上底座。
3208队在岭2井打“口袋”过程中,发现钻速突然变快,他们立即和地质人员取得联系,密切配合分析研究,从而发现了一个新的油层。
3209队一个刚复员的战士,认真学习钻井业务技术,很快提高了分析能力,在钻探中,他发现了一个油层。
会战中,为了扎扎实实进行调查研究,搞清地质情况,许多地质人员,日夜坚守在各个井场,和钻工们同甘共苦,为顺利勘探提供了顺利条件。
此时,作为二分部钻井负责人的李清芳,也像广大职工一样,自始至终蹲在井场,跑在一线,时时关心掌握着各处钻井的进展情况。
在平时的工作中,李清芳一身工衣不离身,一年到头很少在家里过节,每每下到基层,从来不吃一次特殊饭,常常是两个馒头一盘菜,要么就是一碗干面条,和工人蹲在一起“呼噜”一下吃下完事。
在与工人交往中,李清芳还特别能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一起吃大苦耐大劳,在职工中不摆官架子,不卖老资格,老老实实“甘为孺子牛”,做职工群众的知心朋友,深受工人的爱戴,享有崇高威望。
特别在会战的最艰难的创业时期,李清芳为了在陇东高原上很快竖起钻井这个龙头,他不畏条件艰难,经常带头发扬“人抬肩扛”的精神,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一次,天下着大雨,汽车上不去,李清芳就动员职工,从马岭川贺旗镇把钻杆一根一根抬到半山腰的井场上,这样往返一趟就有10多公里。
在李清芳的带动下,尽管大家累得满头大汗,雨水浇透了浑身的衣服,两条腿变成了泥筒子,也没有一个人言苦。
在当时,在黄土高原上打井,下雨汽车上不去,那是经常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只得用拖拉机给井队送油。有时还要边修路,边往上爬,保证钻机不停。
在那时,井队工人住的是帐篷和活动板房,一遇搬家,就要预先蒸好三两天吃用的馒头,因为搬家在路上遇到麻烦,一耽误可能就是几天,所以必须准备好路上的伙食问题。
有时,旧井场搬了,帐篷拆了,遇到了雨天,有时一个星期还搬不到新的井场,于是李清芳就和大家睡露天,吃冷馒头。夏天还可以将就,冬天拿出来的馒头就冻成了冰疙瘩。
李清芳和广大工人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6月27日,3209队所钻探的岭9井,给陇东探区带来了自上陇东以来最大的一个喜悦。岭9井完井测试喷油,日产原油258立方米。
岭9井的喷油,也宣告了陇东地区会战的第一口自喷井的出现,并创陕甘宁盆地石油勘探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无疑,岭9井的高产喷油,是在陇东千里高原上震响了长庆石油大会战的第一声春雷。
一时间,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党、政、军方面的领导,庆阳地委、专员公署的党政领导,以及大批油田干部职工和当地人民群众纷纷赶到现场,观看了岭9井喷油的壮观场面……
大批参观人员把喜讯带回各地,在各地再次引起了更大的欢呼。特别是随着各参战石油大军的代表回去后,喜讯使整个参加会战的各路石油大军都沸腾了。
参战的石油大军放心了,陇东乃至整个陕甘宁地区是大有希望的!
参战的石油大军流泪了,自己的兄弟单位发现了油井,而且是高产油,他们怎能不激动!
参战的石油大军急了,3209队找到高产油井,自己所在的单位也不能落后啊,要尽快找到大油井、高产油井来回报党和政府,回报人民。
于是,在领9井的带动下,长庆会战的第一高潮到了!
岭9井自喷出油后,会战指挥部根据岭9井喷油情况,在部署上做了调整。指挥部围绕5个搞清:即搞清油层变化、构造形态、单井产能、储油物性、原油性质,组织了“马岭勘探大围歼”。
为了保证进展顺利,会战指挥部还提出个参战单位,要严格贯彻“求质量、抓速度、拿面积、找高产”的方针。
同时,指挥部还决定采取“拿下马岭,控制城壕、华池,发展吴旗,勘探姬原4个步骤,集中兵力围歼马岭”的战略,在近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探油会战。
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主战场马岭地区,初步控制了300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和1.5亿吨的地质储量,发现探明马岭油田。
同时在吴旗、华池、城壕、南梁、山庄、姬原、彭滩等地,又相继打出了保罗系油井,在宁夏地区详探了大水坑、红井子、东红庄油田。
1972年,继第一个高潮,勘探人员又找到了吴旗、城壕、华池、南梁、红井子、东红庄等6个小油田,获具有工业油流16处。
如此之多的胜利,为长庆会战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
第14章 渗透问题获得突破
1972年下半年,会战的第一个高潮过去了,人们的情绪开始降温,甚至一下跌入低谷。
原来,由于在围歼马岭之后,一时还没有找到一个较大的可供继续开展大规模勘探的接替区块。
另外,最让人头疼的是,马岭、华池诸油田经过一番勘探之后,在出油和油田连片,拿储量、定面积这些关键问题上,遇到了大的“拦路虎”。这就是盆地地下地质情况极其复杂,油藏极不理想。盆地的两大含油层系皆是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普遍是低产。
其中,侏罗系延安组油层虽然在一些地方找到了一些高产区块和高产出油点,但普遍受到构造和岩性控制,高产不能稳定和持久。
而三迭系延长统油层岩性更为致密,不仅仅是低渗透是低产,而且是特低渗透。
这一认识,在前期勘探的各个阶段和1971年的勘探实践进一步所证明。
当时,尽管在会战一开始,人们怀着“要在长庆拿下中国第二个大庆”的勇气和决心,但会战以来,自始至终都有大批“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贫油论,以及“三低一无论”即低渗透、低产量、低压力、无天然气等悲观论调。
因此,无论有多么高的政治热情,也代替不了和改变不了经过实践之后的科学事实。“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三低”问题更为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甚至无情地折磨和困扰着人们。
最初能喷能流的油井,可以说是昙花一现,只给人们以短暂的喜悦,喷了那么一阵就不喷了。
同时,一些有可能出油的构造却不出油,能出油的地方却出油甚少,能连片的区块亦不能连片,从而影响到面积和储量的落实。
一时间,会战面临着大的障碍。
面对这个“拦路虎”,人们沉默了,开始了深层的研究与思考……
当然,问题总不会难倒英勇的石油工人,随着李敬、程国策的到来,油田的问题逐步被解决了。
早在1972年4月,燃化部就派李敬从江汉油田到长庆油田,任指挥部副指挥,11月,又担任长庆会战指挥部党委副书记。
李敬到达长庆时,会战正处于展开勘探阶段。通过1970年至1971年的钻探,马岭地区已经有11口探井出油。
同时,在华池、城壕、南梁和吴旗等地的钻探,也相继钻获工业油流。
接着,1972年在盆地南部地区继续钻探,共有109口探井出油,并初步探明了马岭油田的含油面积和储量,并在10多处钻获工业油流……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敬在“围歼马岭”的勘探战役中来到了长庆。
初来乍到的李敬,45岁,精力充沛,气血饱满,平易近人,穿着简朴,一套褪色的深蓝中山装整洁合身而随俗。
李敬到达会战指挥部后,并非像其他领导那样是下车伊始,坐在上边指手划脚,发号施令。不,这不是李敬的作风,他一来就甘当兵头将尾,甘当小学生。
为此,李敬深入探区一线,深入各个基层单位,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熟悉和掌握会战的实际情况。
为了解钻井情况,李敬就经常和刘俊卿一起跑井、看路,定井位,指挥井队搬迁、安装、开钻。
为了掌握油田井下情况,李敬就将分布在陕甘宁地区特,别是陇东地区的大小钻井队、地震队、试油作业队,一个一个几乎全部跑遍了。
在工作中,哪里发现问题,李敬就在哪里现场解决,哪里当天没有完成任务,就是不过夜,也要协助职工去完成。
在视察中,李敬一方面对工作一丝不苟,另一方面对工作,对同志却非常热情。
李敬在平时的工作中,视职工群众为知己,为兄弟朋友,在工人面前从来不摆领导的官架子。
每到一处,李敬就和工人群众吃在一处,住在一处,干在一处,摸爬滚打在一处。
和工人在一起的时候,李敬喜欢谈笑,嘻戏,调侃,讲故事。
每当工人们干累了干乏了,为了活跃气氛,有时李敬索性面对陇东巍巍群山,一板一眼地哼唱起秦腔戏来,以供大伙同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体验,李敬深刻地认识到长庆不同于大庆,陕甘宁不等于松辽。
一是地面情况大不相同,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油田境内地势平缓,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虽气候寒冷,但地面施工运作却无多大障碍。
而长庆油田位于西北黄土高原鄂尔多斯盆地,境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其地形地貌复杂,南部是黄土丘陵山地,塬高坡陡,沟壑纵横。北部系沙漠戈壁地带,奇旱无雨,终年多是凛冽风沙,东西南北交通运输极不方便。因此,长庆油田的施工环境,要比大庆油田困难得多。
二是地下油藏情况非常悬殊。大庆油田的主体层长垣,是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的一个大型背斜构造带,是世界上罕有的非常完美、非常理想、非常集中的大型含油富集区。从世界石油勘探历程来讲,大庆是在“背斜找油阶段”发现的最佳地区之一。大庆的一口井打下去,原油就自动地从地下喷流出来。
而长庆的油藏情况,就不是这样了。长庆的两个主力层是中生界侏罗系延安统和三迭系延长统油层,是非常复杂非常致密的岩性油藏,虽然面积分布较广,但大都是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层。
所以,经过综合分析,李敬认识到,长庆的情况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地面条件的恶劣和地下情况的不尽如人意,构成了长庆油田会战的天然障碍与勘探开发的特殊性。
也就是说,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和复杂的油藏中拿出油来,搞出一个大油田来,非得付出一番超常的艰苦卓绝的拼搏努力不可。
对于这个特点,李敬与长庆会战的同志们很快取得了共识。
由于这里的油藏都具有含油段多,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和压力低的共同特点,会战初,为了改造低渗透油层,提高低渗透油层的生产能力,1971年和1972年,长庆油田对200口井进行了油层压裂,但增产效果均不理想。
为此,李敬和于耀先、周世英等指挥生产的领导同志绞尽脑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通过反反复复的苦心琢磨后,李敬等人认为,像这类低渗、低产油层,要获得好的压裂效果,必须提高压裂强度,对油层多制造裂缝,增强裂缝的延伸长度。
同时,李敬认为还要减少压裂液和支撑剂对油层的伤害,使裂缝保持较高的导流能力。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1973年,李敬等人制定了“大搞压裂措施,改造低渗透油层”的方针。
1973年2月24日至3月12日,指挥部党委扩大会议隆重召开,此次会议重点讨论油井的压裂问题。
经过讨论,会议明确提出:
要猛攻压裂及抢修公路,加强试采,搞好配套等项任务。具体安排打压裂井170口,试油350层、压裂350次。同时还部署了庆阳、吴旗、马岭、葫芦河4个压裂试验,并组和建产能5万吨的马岭油田会战。
1973年5月27日,油田指挥部在庆阳召开计划会议,再次讨论油井压裂问题。
经过与会人员的认真分析,大会最后确定1973年是长庆油田的“压裂年”,解决把油拿出来的问题。
会议结束之后,为了搞好压裂攻关试验,郭究圣、李敬、程国策、于耀先、周世英等指挥部的领导志带领大家大唱“压裂”歌,在这个依靠压裂拿油的低渗透油藏王国,打响了攻坚啃硬的第一战。
李敬是一个撞不倒墙根不回头的人,在此次的压裂攻关中,他积极组织发动科研单位的人员,围绕压裂搞专题攻关。
为了解决一些难题,李敬常常和科研人员打成一片,为他们出谋划策,撑腰打气。
同时,研究所的科研、化验人员,为了试制出减少伤害油层的优质压裂液,他们放弃了春节休息。
在这一年吃年夜饭时,参与会战的广大职工干部,每人为试验攻关剥一碗槐树豆。
原来,这槐树豆是试制优质压裂液的原料,李敬见科研人员剥这个,就动员机关干部职工,一起都来动手剥槐树豆。
这就是在石油战线上广为流传的“压裂年里吃压裂饭”的活动。
在研制压裂液的同时,会战人员还在改装压裂设备,研制高压封隔器,发展“一井多层,分层改造”的井下作业技术,同时还开展了井下爆炸压裂试验,以及对高效射孔弹和“压裂检测手段”的研究攻关。
在做这些研究时,李敬常常深入室内试验现场和野外施工试验现场,与科研人员和试油队的职工一起同甘共苦,以随时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各种非技术类的复杂问题。
李敬经常陪着科研人员一起熬到深夜,有时试验在早晨进行,李敬又很早就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实验场地。
后来,李敬还专门写了一首《猛压裂》的诗。李敬在诗中写道:
压,决心改造低渗透,猛压裂,油层大张口。
压,机泵隆隆地球抖,大排量,吞砂几十吨。
压,革命拼命加科学,开生面,胜利在招手。
在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下,通过研究多种配方,科研人员终于试验成功了水基冻胶压裂液、该压裂液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
于是,很快,一曲“压裂”之歌在陕甘宁盆地奏响了。
第15章 科学攻克压裂的难关
1971年7月,傅潮水带着四川钻井处一批钻井试油队伍奉命跑步上庆阳,参加长庆石油大会战。
来到庆阳后,指挥部把这批钻井队伍编入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第十二团,由傅潮水担任副团长。
谁知会战队伍上来后,发现陕甘宁地下石油地质情况复杂,油田不连片。那些出油井只能是以出油点而存在,不见大面积储油。
有的油井开始自喷,没有多久就不能自喷了。出现了所谓“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局面。
面对这个局面,油田会战指挥部下了决心,开始向低渗透发起了进攻。
首先请来了好多专家,采用华罗庚的“优选法”,希望能指出一条路子。
尽管好多专家都请到了,并做了一番考察和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长庆不出油的问题。
此外,还采取了许多别的方法,如由副政委齐涛推荐,从兰州军区弄来“火箭推进剂”在井底爆炸的方法和“套管切割”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未取得成功。
1973年,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发出了“吃压裂饭、过压裂年、唱压裂歌,攻克低渗透”的号召后,这个时候,指挥部才下决心,把“钻井十二团”改编为“井下技术作业指挥部”,由傅潮水担任了井下指挥部指挥,开始把压裂放在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攻目标上。
改编命令发出后,井下技术作业指挥部的建设工作就开始逐步展开了。
改建井下技术作业指挥部,显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因为业务性质不同了,对地层采取进攻性的措施也是有限的。
同时,就当时的压裂工艺而言,世界上还处在发展阶段。从国内来看,更处在初步试验阶段。再加上当时我国的对外交往的大门还没有真正打开,与国外就更谈不上进行技术交流了。
因此,对于长庆井下技术作业指挥部,可以说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自立炉灶建立起来的。
当时,指挥部共有职工2375人,有两个作业大队及3个直属压裂队。各作业大队有10个作业小队,分别负责马岭及华池地区的试油工作。
在技术设备上,指挥部仅开始用最简单的通井机和压裂车。
面对这种状况,傅潮水和副指挥车肯堂、韩安柱等一班人没有气馁,他们下决心对井下技术作业队伍,从机构编制到各作业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为此,傅潮水等人经过多次协商,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成立一个300人的压裂大队,由肖树年任队长;购买了罗马尼亚400型压裂机组,后来再购买国产的500型压裂机组,把队伍支撑了起来;成立60人的工具准备队,专门为压裂准备配套工具;建立了压裂液配液站,80人的编制,然后请了若干化学专家,从48种原料中优选了压裂液原料,寻找油田的压裂液;成立地质队,由40多个地质技术人员组成,倪宗僖是队长;成立30多人的攻关队,专门搞工艺工具的研究;建了一个压裂沙厂,发动职工家属用钢板炒沙子。
同时,对指挥部机关科室进行了改组,放手使用人才。把一些年轻的党政干部和技术干部,调整安排到各科室的领导岗位上来,如魏光强、倪宗禧、包方钧、杨洪智、周仁荣、戴能尚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付诸实施后,井下指挥部算是基本建立起来了。
在安排队伍的配套编制的同时,傅潮水还一边在做现场压裂试验。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却能知人善任,把大家当知己当朋友。
在工作中,傅潮水对大伙非常亲热,信得过,甩得开,能充分团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各项工作就很快推开了。
当时井下指挥部只有两辆小车,一辆罗马汽车,一辆老北京车,夏不遮雨,冬不挡风。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要下去跑井队,这就是最高的待遇了。
然而,傅潮水跑井队一般不坐小车,而是把小车让给技术干部去坐,他上井都是坐卡车。
在日常工作中,白天傅潮水差不多都去基层,跑井队搞压裂试验;晚上,技术干部们加班搞技术研究,他都每每在场,关心他们,帮助解决问题。很多职工们说:“傅指挥是我们的好领导,真正的贴心人。”
在压裂实验的过程中,石油工人的生活是很艰难的。那时,部分人住的“干打垒”,部分人住老百姓的窑洞,这还算不错,算情况好点的。当时,甚至还有两家人住一顶帐篷。
冬天冰天雪地特别冷,职工取暖烤火,烧落地原油,烟大,到处都是黑灰,人们穿的白衬衣都变成灰的了。
井队做饭也很简单,地下挖一个坑,把锅架上去就行了。生活供应差,无菜,吃杂粮、红芋干、萝卜干和南瓜。
尽管当时生活很艰苦,又没有奖金,人们为油而大干的精神却丝毫不减。
就在这种条件下,傅潮水依然带领职工向低渗透进攻。他们不凭别的,就凭的是那股“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劲头。
开始,搞压裂试验,400型的压裂机上去以后,居然压不开。
一看效果不佳,傅潮水就立即与干部们研究,改变了方式,购买了新型的压裂机组。
通过试验,新型的压裂机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一批井是在马岭试验成功的。在这里,一些不出油的井试出了油,一些油井还试出了高产,大伙额头的一道愁眉绽开了笑容。
油井压裂的胜利,不仅使很多原来认为没有油的油井,产出了油;使产油少的油井,变成了高产油井,还化解了人们对“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担心,从而推动了“五路会战”这一更大规模会战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