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卷 深化改革

第11章 中央深化经济特区改革

邓小平又说出:“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张一弓感慨地说:“厂子改革后,我们都没有下岗,而且单位效益提高了,我和爱人的收入也提高了。”

林兴胜还铿锵有力地说道:“经济特区在建立外向型经济体系中应该起示范作用!”

1984年春节前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的深圳、珠海、厦门3个特区进行视察。

在视察中,邓小平对建设经济特区的政策和3个特区获得的建设成就都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邓小平给经济特区题词: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1984年2月,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就和中央几位领导同志座谈,讨论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问题。

邓小平对大家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

邓小平认为,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大家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还把经济特区的作用概括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还对全国对外开放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他指出:

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邓小平的讲话,进一步统一了全党思想,澄清了当时社会上对办经济特区的某些疑虑,明确了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对坚持实行开放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4年2月底,为了贯彻1984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的题词和讲话精神,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步伐,由谷牧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经济特区工作联合办公会议,专门讨论特区问题。

经过讨论,决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通盘研究。会议提出:

为了便于今后管理广澳湾外商独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以及今后陆续兴建的其他外资企业,广澳湾可考虑划为汕头特区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和汕头特区为引进农业先进技术规划的农业区是否划入特区问题,都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通盘研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提出调整汕头经济特区区域范围的方案,上报国务院审批。

根据这一精神,汕头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并听取了省政府派出的经济特区规划评议组的意见,制定出调整汕头经济特区区域范围的方案。

4月18日,汕头市委、市政府召开汕头市经济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汕头经济建设步伐的一次重要会议。

在此次会上,代表们听取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的传达,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

会上,汕头市委副书记、市长程春耕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珍惜有利时机,充分运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大鼓干劲,急起直追,放开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步伐,千方百计加快我市经济的发展”的要求。

与会代表普遍反映,邓小平同志关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收而是放,对沿海部分城市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指示,是继兴办特区之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又一新的重要步骤,其意义十分深远。

最后,到会代表纷纷表示,要坚决拥护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中央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按市委的步骤,放开胆子,放开步伐,更自觉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建设好汕头经济特区,决不辜负中央的期望。

5月23日,汕头市委向广东省委、省政府上报《关于调整汕头经济特区区域范围的请示报告》。

8月2日,广东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的汕头经济特区规划评议组,对汕头经济特区区域调整方案进行实地勘查和评议。在充分考虑汕头发展的需要和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将方案上报国务院。

11月29日,国务院以[1984]国函字167号文件,正式批准汕头特区对区域范围作适当调整。

调整后的汕头经济特区分为两片,共52.6平方公里。具体包括:

龙湖片22.6平方公里,广澳片30平方公里。把原定给汕头特区的农业(控制)区和港口(预留)区及准备举办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广澳片正式划归特区。

汕头特区区域的扩大,标志着汕头特区从工1.6平方公里的工业加工区模式中解脱出来,开始朝着工、农、商、贸、科研、旅游等各业的综合性经济特区的方向发展。

从此,特区汕头特区的舞台更大了,天地更广阔了。

第12章 汕头外引内联促发展

1984年12月10日至11日,汕头市政府和汕头特区管委联合召开内联工作会议。

此次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充分发挥特区优惠政策的优势,发展特区与市区、潮汕各县(市)的横向经济联合;如何运用“龙头”、“龙尾”政策,将特区的对外开放和优惠政策与内地的资源、资金、技术优势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发展特区与内地的经济。

最后,会议讨论并制定了《汕头经济特区内联企(事)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文件在税收、土地征用费、厂房租金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调动内地到特区办企业的积极性。

1986年1月,汕头特区召开第二次内联工作会议,总结了特区办内联企业的成绩、经验,讨论修改了《汕头经济特区内联企(事)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给予内联企业在税收、收费标准、外汇调剂等均与特区直属国营公司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

同时,会议还提出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着重发展精、小、轻、新的产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争取内联企业产品出口比例在60%以上”的要求。

当年3月,汕头特区管委会以汕特委[1986]34号文公布了《汕头经济特区内联企(事)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在特区内引外联政策的激励下,汕头在引进外资与联合国内企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在引进外资方面,到1990年,汕头共引进外资174项,协议投资额为1.77亿美元,其中有34家“三资”企业,其产值在1000万以上。

在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中,一些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企业已陆续形成,不少企业发展成为特区乃至全国骨干企业。

1985年,由澳门侨商郑士彦、郑士楷兄弟独资兴办的汕头特区首家外商独资陶瓷生产企业,特区华达宝陶瓷制作厂有限公司成立了。

成立之时,公司注册资本就有800万港元,员工176人,厂房面积只有2028平方米。

公司成立后,在汕头外引内联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公司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至1990年,公司厂房扩大至3.4万平方米,增加了15.76倍,职工总数增至2127人,增加了11.1倍。

不久,公司还将注册资本增加到1200万港元,并与建业陶瓷公司协作,兴办了建华陶瓷工业有限公司。

在内引外联政策引导下,汕头有些外资企业还从单一企业,发展为集团性企业。锦荣企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例子。

1989年底,锦荣企业有限公司已先后在汕头特区投资兴办5个企业,逐步形成企业集团。

锦龙织染制衣有限公司,在创办成衣、织染厂的基础上,1990年又办起洗水厂,投资总额超过1亿港元,还投资1.5亿港元,兴办起真丝织造厂、织染厂、洗水厂、制衣厂配套,从而使锦龙织染制衣有限公司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真丝成衣制造基地。

和锦龙公司一样,1987年创立的春源鞋业集团,至1993年已发展成为拥有11家公司,23家生产厂,员工达4000多人的企业。

春源鞋业生产的“托比”等名牌鞋产品和高档雨衣,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众多客户。

集团董事长林显利还眼光独到地开创国内高等学府与外商企业联合办学的先例,办起了华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春源分院,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在逐步积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汕头特区通过修订产业政策和行业结构规划,注意做好外资引进筛选工作,引导外资投向。

在汕头特区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汕头外商投资企业逐步从服装、塑料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向电子、机械、高档食品、化工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涌现出如华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宝丽有机玻璃有限公司、龙程电子有限公司、华享电子陶瓷器件公司、东京电子元件有限公司等一些技术档次较高的企业。

1989年3月,宝丽有机玻璃有限公司成立。

这是一家由汕头特区建设总公司与香港登豪实业有限公司兴办的中外合作企业。

宝丽有机玻璃有限公司安装的第一条有机玻璃线采用铸模生产方式,较之国内普遍使用的压塑方式更科学,且耗能较低,能生产红蓝黄等10多种不同颜色的产品及不同厚度规格的板材,产品大部分销往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1990年,华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台湾忆华电机公司通过香港敏来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大型高科技电子企业。

公司位于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的龙湖区,总占地面积60亩,现代化配套厂房1.56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2250万美元。

公司致力从事于数字家电、个人电脑以及周边设备、通讯器材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出口产品畅销欧、美洲及东南亚各国。

公司以“诚信、负责、创新、务实”为经营理念,积极吸收培养高科技人才,引进最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先进的专业生产技术和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发挥外资企业优势,与台湾、日本等高科技同行进行交流合作,了解世界市场的潮流趋势和消费需求。

从1990年建厂以来,研发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现日产能卫星接收器2200台、个人电脑1000台、小型电子游乐器2000台套,年产值均超亿元人民币。1999年度产值更达3.6亿元人民币,并曾获得“全国500家大型外资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等殊荣。

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公司先后申请并已获挪威船级社国际标准组织DNVISO—9002、中国商检局CCIBISO—9002认证,以及欧共体组织TUV产品安全规格等国认证。

1999年4月,公司引进国标准组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并已初见成效。

华星科技以此种种的自身不断完善、改进、提升,致力于建设成一个世界级的永绩经营企业。

在发展“外引”的同时,内联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在内联方面,汕头特区的具体做法是“借鸡下蛋”,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资金和设备,加快内联企业发展生产的步伐。

1985年8月,汕头内联企业水产养鳗联合发展公司成立后,利用特区政策,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先后利用外资20亿日元,从日本引进烤鳗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兴建烤鳗厂。

烤鳗厂成立后,仅用93天的时间,就建成一条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年产1000吨的全自动烤鳗生产线,生产烤鳗每年出口值1100多万美元,产品填补了广东省食品加工的空白。

与此同时,烤鳗厂还引进年产5000吨鳗鱼饲料的机械设备,兴建鳗鱼饲料厂和在区外投资建立鳗鱼养殖基地,配套完善出口生产体系。

在发展内联企业时,汕头特区还亲自牵头,组织内联企业,将引进国内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与利用外资相结合,开发新产品。

汕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汕头特区发展总公司与国家航空航天部空间技术研究院合资的企业。该企业技术力量较强,在卫星通讯、卫星电视、视听工程等领域有较强的研制设计能力。

1985年11月,汕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安装了广东省第一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可接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的电视节目。当时,这一成果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行列。

通过外引内联,汕头的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一批先进的高科技企业,开始在汕头逐步强大了起来。

第13章 汕头推进老企业改造

1984年,汕头特区深化改革后,对老企业的改造也提上了汕头特区政府工作日程。

面对老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汕头政府充分运用中央关于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的有利政策,加快汕头市老企业的改造步伐。

同时,汕头特区在发展同内地的经济联合时,还十分注重做好市区老企业的改造嫁接工作。

在汕头特区政府的支持下,市区不少国营企业通过利用外资,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开拓了外销渠道,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汕头麻纺织厂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企业,当时,整个厂效益低下,很多工人发不出工资。在汕头改革老企业正常的推动下,汕头麻纺织厂积极按照特区政府的要求,开始寻求突破。

经过多方协商,汕头麻纺织厂利用该厂现有厂房和部分场地,与相关经济实体开办了7家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通过合作,汕头麻纺织厂吸引外资659.4万美元,从此,汕头麻纺织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都获得了很大提高。

改革后,汕头麻纺织厂合作开办的7家企业生产的鞋类、文具用品,金属日用品和洗水服装开始畅销,企业也很快实现扭亏为盈。

汕头肥皂厂也是一家老牌企业,该厂原投资175万元,从国家有关部门购进一条日本产的化妆品生产线,其规模是很大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汕头肥皂厂却长期无法使该生产线充分发挥作用,产品打不开销路。

具有先进生产线和很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却得不到快速发展,这令汕头肥皂厂的领导和员工都非常着急。

汕头特区政府推动老企业改造的政策,唤起了汕头肥皂厂领导层的思路。于是,对企业进行改革变得格外迫切起来。

1990年,汕头肥皂厂与香港南源贸易有限公司、特区进出口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汕头经济特区南源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在新成立的公司里,汕头肥皂厂以设备和厂房作价为股本投入。

南源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公司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管理模式、文化氛围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环境下,公司的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公司成立不久,企业生产的“永芳”系列化妆品开始驰名东南亚,并给公司带来了滚滚利润。

在“永芳”畅销的同时,公司的效益也得到大大提高,仅1991年,该公司产值就达到1200万元,上缴税收210多万元。

在推进老企业进行改造时,汕头特区政府还以“大手笔”推进一系列老企业进行改造。

1985年创办的汕头经济特区美艺发展公司,是汕头特区企业发展公司与汕头市二轻部门的内联企业,专营潮汕工艺美术品。

美艺发展公司是以汕头市众多老企业改造起来的一家公司,它包括美术绣品厂、绣衣厂、木雕厂、金属工艺厂、珠绣工艺厂、手帕工艺厂等。

以众多老企业为依托的美艺发展公司,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对老企业进行改造、扶植、组织生产、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出口等“一条龙”服务,使老企业焕发了青春。

经过改革,众多老企业在新公司的领导下,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获得了提高。仅1988年,汕头美艺发展公司就为国家创外汇1500多万美元。

同时,新公司的成立,还使很多即将下岗的工人获得了继续工作的机会。

一个叫张一弓的员工感慨地说:“没有实行改革前,我和爱人都要下岗了。我们两都是快到50岁的人了,下岗后怎么就业真让人发愁。厂子改革后,我们都没有下岗,而且单位效益提高了,我和爱人的收入都提高了。这真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啊。”

在汕头推进老企业改革中,还有一大批老企业如汕头毛织厂、汕头化纤棉制造厂、粤华织染总厂等实现了改革。到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新批准成立的“三资”企业387家中,属于老企业嫁接改造后的外资企业就有46项,占11.8%。

汕头老企业改造的成功,既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又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它为汕头特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第14章 汕头注重发展创汇农业

1991年10月,金秋的季节使汕头变得格外美丽。就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到汕头视察工作。

在汕头视察时,李鹏专程来到汕头鳗联公司参观访问,并高兴地在该公司挥毫写下“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希望汕头鳗联为国家多创外汇、为地方经济多做贡献”的题词。

一个日理万机的总理前来参观,并为其题词,这是对该公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

当然,汕头鳗联公司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自然离不开汕头“依托潮汕腹地,发展创汇农业”的政策。

1984年,汕头特区区域扩大后,汕头特区在坚持兴办工业为主的同时,努力发挥汕头特区的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为使汕头特区农业真正依托潮汕腹地,以求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得到发展,特区管委会在创汇农业布局上,采取了三个方面的对策:

首先,是特区内外联合,建立两个层次的创汇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两个生产圈。以特区大农业专业公司为核心层,在区内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实业配套的小生产圈。当特区区域扩大后,特区管委会将原农业发展联合公司一分为三,成立了农业、水产、土畜三个直属国营公司,以加强对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的内部格局。

其次,是特区内外联合,形成既能发挥“窗口”作用,又能利用腹地优势的内联农业企业群,使特区内外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联合方式包括合资、合作以及内地企业独资经营三种。三种方式的联合都要求在特区内办有经济实体,不能搞单一的纯贸易。

再次,是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兴办“三资”农业企业。

针对过去传统农业自然经济重产轻销、生产与流通脱节,严重制约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现象,汕头特区在制定创汇农业发展战略时,根据潮汕农村劳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素质较高这些特点,重点扶持若干个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使其形成从种养到加工出口“一条龙”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并逐步形成一批以公司为“龙头”,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贸工农一体化创汇集团企业,并且很快初具规模。

在特区政府这项政策的支持下,很快特区农业发展联合公司、特区养鳗联合公司、特区海洋渔业公司等一大批农业龙头公司成立了。

汕头特区水产养鳗联合发展公司创建于1986年8月,原属汕头市农委在特区的全民所有制内联企业。

养鳗联合发展公司初创之时,只有9个人,而资金也只有9万元。

公司成立后,鳗联遵照汕头市委大力发展农业大商品经济的精神,充分利用潮汕沿海鳗鱼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特区“窗口”作用,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过程。

创业之初,公司明确提出“技术在国外、资金在国外、市场在国外”的经营方针,以补偿贸易方法,开始从日本引进资金、烤鳗生产线、养鳗技术,建设现代化养鳗场和养鳗厂。

技术、资金引进后,公司又采取自营、联营和发外饲养等方式,通过对汕头沿海鳗苗和腹地良好的水质资源、地下温泉等综合开发和利用,在潮汕各地兴办养鳗场,使整个鳗鱼生产过程形成了包括生产、科研、加工储运、销售、信息咨询等较完整的体系,做到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

就这样,一个集约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鳗鱼养殖、加工出口生产体系形成了。

先进的经营方式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至1992年底,鳗联的固定资产总值近1.5亿元,拥有养鳗场34家,烤鳗厂3座,鳗鱼饲料厂1座,纸箱包装厂1座。

同时,养鳗联合发展公司还组建了全国第一家鳗鱼养殖研究所,成立了贸易发展公司、实业发展公司等12家经营、服务机构和揭阳、饶平、惠来等3家分公司。

汕头鳗联公司自成立至1992年,已出口创汇1亿美元,连续3年烤鳗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金龙牌”烤鳗,“鳗联”牌饲料,分别荣获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和铜牌奖。

同时,“金龙牌”烤鳗是当时我国唯一在日本最大的超级商场大荣公司所属几百家超级商场公开挂牌销售,且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

和汕头鳗联相类似,汕头大洋公司也是一个农业创汇公司。

汕头大洋公司,是在原汕头海洋渔业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国营企业。

1992年春,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鼓舞下,在汕头市委的鼓励下,公司决定把扩大速冻果蔬项目的生产规模当作集团的一大项目来抓。

决策作出后,大洋公司一方面在保持原来生产线继续运行的同时,腾出82亩土地进行整体规划,用以发展速冻果蔬、脱水果蔬、果蔬饮料和调整食品等果蔬系列的厂房用。

另一方面,公司又筹集资金近4000万元,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冻结器和制冷压缩机,装备时产3吨的生产线。

1993年底,新的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仅试产10个月,产值就达305万美元,创汇220万美元。

与此同时,公司认真借鉴汕头地区前几年办生产基地的经验,促进生产基地的建设。

在果蔬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在公司引导和促进农村在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走集约经营、规模效益的路子,推动潮汕地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在大洋公司的推动下,1989年,揭东县每年种植竹笋2500至3000吨;1994年,则种植竹笋8000吨至9000吨,其中50%左右被大洋公司用做生产原料,产品畅销欧、美市场。

汕头大洋集团公司还十分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挥集团综合优势,创办粤东地区大型农产品加工基地。

公司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和坚持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先后研究和开发了一批大宗、优质、高值的产品,形成了以蘑菇、竹笋、荷兰豆、混合蔬菜、马蹄、韭菜、毛豆、乌木耳、青刀豆、蒜米等产品为主干的30多个产品构成的体系。

1993年以来,公司先后打通了日本和美国的销售途径,使产品固定销往欧洲、日本、美国市场。

至1994年,公司已达到时产4.5吨速冻果蔬生产能力,初步形成农、工、贸、科技一体化的农业“龙头”企业的雏型,既促进潮汕地区“三高”农业的发展,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同志的肯定。

由于汕头特区采取有效的创汇举措,从而使特区农业得到迅猛发展。

从1984年至1991年,特区农业出口创汇达11.4亿美元,仅1991年农业就达1.9亿美元。

如今,农业出口创汇成为汕头特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它为特区和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第15章 汕头积极加强党的建设

1984年以后,特区的面积扩大了,汕头特区的管理任务也加大了。在特区注重抓经济的过程中,特区党委还积极推动各级党组织建设。

在特区党和政府的推动下,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党支部,这为特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华达宝陶瓷制作厂有限公司,是澳门恒辉陶瓷实业有限公司郑氏兄弟在汕头创办的独资企业。1985年开业以来,公司一直努力探索在特殊环境中开展党的工作的新路子,把党的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从而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在党支部成立之初,党支部人员就认识到,在外商独资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办好企业。这是党支部和外商之间在认识和利益上的共同点,也是党支部工作的出发点。

几年来,党支部把党的建设融合在这一共同点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党支部工作。

公司党支部成立时,仅有3名党员,力量薄弱,不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党员少,也不利于带领群众发展生产。

于是,党支部就利用协助外商招聘员工的机会,在特区和市区四处物色,想方设法把那些在技术上、业务上能适应需要,又是党、团员的人选招聘进公司。

经过努力,6年后,党支部就发展新党员15名,而且这些党员大部分已成为管理和技术骨干。

与此同时,党支部又着手组建公司工会和共青团组织,把工会积极分子和团员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

在发展党员的同时,公司党支部认识到,只有树立党员在工作中的模范形象,才能争取到外商的理解和支持,这对党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

为此,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一定要带头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搞好劳资关系,用努力办好企业的模范行动,争取公司外商对党支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公司组建初期,为按时交货,常常需要半夜装卸货物。面对普通员工不愿半夜工作的情况,党支部及时号召党员行政干部经常带头跟班,以保证及时交货。

1986年5月5日,公司陶瓷仓库发生火灾,党支部组织带领全厂职工奋勇扑灭了大火。

火灾过后,党支部立即号召广大职工恢复生产,力争夺回损失。

就这样,在党、团员的带动下,经过全体职工努力,灾后第三天便恢复了正常生产。

外商闻讯从澳门赶到汕头,当他们了解到是党员带领工人奋勇扑灭烈火,并目睹企业很快恢复生产时,非常受感动。

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作为工人的主心骨,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也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时,外商在企业管理上有一套严格的措施和制度,公司党支部积极帮助外商修改和制订了适合公司具体情况的管理制度,做到既支持外商从严治厂,又注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企业投产初期,由于制度不太完善,有些工人为追求高收入,只顾数量,粗制滥造。

党支部知道情况后,及时协助外商完善了管理制度,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

1989年盛夏季节,党支部动员职工战高温,夺高产,同时,又建议外商改善工作条件,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经过党支部的工作,企业劳资双方关系越来越融洽,公司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刻苦钻研技术,热爱企业的风气逐步形成。

在公司的日常生产中,党支部努力把党的工作任务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支持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企业创办初期,由于缺乏生产管理经验,开业仅3个月便亏损58万元。

面对困境,党支部大力支持外商改革工资分配形式,并采取多种形式在职工中宣传,使新的工资分配形式顺利实行,扭转了企业亏损局面。

企业创办第四年,外商针对企业发展之后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给全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提出:

公司的兴衰存亡既与你息息相关,也依赖你的大公无私、敬业爱业的精神去奋斗!

党支部利用这个机会,结合职工中存在的临时雇佣思想及浪费严重等问题,在职工中开展了“爱我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号召全体员工同舟共济,奋力拼搏,把企业办得更好。

外商对此十分赞赏,投资办厂的信心更足了。

后来,公司成立董事会,有两名党员入选为董事,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

面对中外双方出于各方利益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矛盾,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建立中外双方真诚合作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党的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为此,党支部特别重视向外商和职工宣传建立新型劳资关系,增进与外商的感情。

1989年春夏之交,受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不少在汕头办厂做生意的外商纷纷弃商而走。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外商放心,党支部成立了安全生产监察部,党支部书记亲任部长,两名支委任副部长,负责对全厂安全生产和保卫工作的指挥。

同时,党支部还组成66人的护厂队伍,15名党员全部参加。

这一期间,职工坚守岗位,出勤率达97%以上,生产正常进行,公司秩序井然。

看到党支部卓有成效的工作,外商对此十分激动,他们对党支部的人员一再表示感谢,并明确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大力支持党支部的工作。

第16章 不断完善汕头市场机制

1984年,特区区域扩大后,特区一直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其中完善市场机制,就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完善市场机制的过程中,完善人才市场机制,一直是汕头特区政府的主抓工作。

汕头改革之初,传统的“统分统配”人事制度,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因而大大限制了特区各项事业的开展。

建立特区人才市场,运用市场机制调节人才供求关系,以适应特区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和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是特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此,汕头特区于1988年3月批准成立特区人才智力服务公司,由其组织和管理特区人才市场。

特区人才服务公司成立以后,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采取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建立个人择业、企业选聘、社会化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公司的做法是沟通人才信息渠道,建立“人才储存库”。同时,开展人才“交流调动”服务,实现了人事管辖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在1987年以前,特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聘用在职专业人才,一直沿袭国营企业的调配方式和管理方法,由中方单位接收人事档案和行政关系,享受中方单位福利待遇,保留编制,派入合资、合作企业工作。

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合资、合作双方在人事问题上的扯皮,而且中方单位还长期背上“包袱”,解除合同的人员也难以消化,更助长了专业人员的“铁饭碗”思想,无法体现“三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

建立人才市场之后,凡受聘于特区“三资”企业的在职干部、工人,一律由人才公司交流调动。

人才公司与聘用单位、受聘者三方签订“调动合同”。人才公司主要承担专业人才的社会管理职能,实施人事管理权,包括负责保管人事档案、办理档案工资的调升、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出国政审、签订“聘用合同”、调解雇用双方的关系等。

汕头特区人才智力服务公司成立以来,运用市场机制调节人才供求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当时,汕头英华精密电子工业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资金雄厚,设备先进,但由于缺乏技术人才,产品质量上不去。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人才智力服务公司总经理从特区人才公司,一次就挑选了36名专门人才,安排去英华精密电子工业公司担任该公司工程师、车间主任、技术主管等职务。

随着这36位技术人员的到来,英华精密电子工业公司人才紧缺的问题解决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公司效益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英华精密电子工业公司总经理高兴地说:“人才公司既方便了企业,又避开了人情关系的干扰。这真是太好了。”

此后,英华精密电子工业公司又与人才公司预约建立长期的人才供求关系。

人才市场的建立,不仅使很多企业收益,一些人才也从中享受到了巨大的好处。

张华原是汕头一个小企业的普通工人,通过业余时间的自学,张华学会了一些电脑操作知识。

但是,在张华所在的小企业里,他的电脑知识根本用不上,张华也就只好在单位做一个普通工人。

有知识却没有用武之地,一直是张华比较痛苦的事情,为此,他通过各种关系,希望能调到一家外资企业里从事电脑工作。

然而,在当时的人事制度下,张华的愿望根本就无法实现。

人才公司成立后,张华通过人才公司,终于进入他羡慕已久的那家公司。

每天悠闲的操作着电脑,拿着比原来高出3倍的工资,张华高兴地说:“真是非常感谢人才公司,感谢汕头政府对人才市场的改革。如果没有这些,我真不知道我辛苦学的电脑知识,能否找到适用的地方。”

人才公司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其成立3年中,先后为140多家“三资”企业提供专业人才700名。其中,到“三资”企业担任了总经理、厂长、车间主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职务的有136人。

在完善人才市场的同时,汕头还积极建立技术市场。

为此,汕头特区政府按照《广东省科技市场管理规定》的精神,抓好技术合同的登记、管理和《技术合同法》的学习和宣传,并且做好技术商品经营机构的管理和审批。

汕头特区技术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对于推动特区企业技术进步,发展经济特区,促进特区科技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7章 提出发展外向型经济

1985年2月,在改革开放的另一个前沿阵地深圳,一场关于特区工作的座谈会召开了。

主持这次座谈会的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

在此次会议的总结讲话中,谷牧强调:

在新的形势下,特区应在继续完善投资环境的同时,把重点转向增加工业生产、积极扩大出口创汇方面来。新上的外引内联企业都要按此精神审批,要重点建设一批技术水平较高、能够出口创汇的项目,培养一批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骨干产品,尽快建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农牧渔和旅游业同时发展的外向型的综合性经济特区。

同时谷牧还要求各特区要朝着这一目标,下力量“爬好一个坡,更上一层楼”。

谷牧在这次讲话中,把发展外向型经济当作目标,第一次被更明确地提出来。

对于特区来说,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非是个新课题,特区成立之初,就曾经被称为“出口特区”,特区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是沿着出口型方向走的。

但是,限于主客观条件,特区在初创期间的外向型程度还不高。此时,谷牧明确提出建立外向型经济,对于特区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此次座谈会后,国务院又多次对外向型经济体系进行探讨。

1985年12月25日至1986年1月5日,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界经济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在深圳再次召开经济特区工作会议,讨论外向型经济问题。

会议由国务委员谷牧主持。汕头特区管委会主任刘峰出席了会议。

在此次会上,与会人员着重讨论了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目标和重要的政策性措施。

在发言中,谷牧要求,各特区的工作重点应该从抓基建搭架子,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子上来。

此次会议的《会议纪要》指出:

五年多来,经济特区的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打下较好基础。

今后特区的任务是,在“七五”期间坚决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努力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把更多的先进技术引进来,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更好地发挥“四个窗口”、“两个扇面”的作用,朝着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奋力前进。

1986年2月7日,国务院审定批转这次会议产生的《会议纪要》。

1986年1月8日,在国务院深圳召开的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汕头特区便召开了特区直属行政部门副科长及公司部门副经理以上干部近300人参加的会议。

在会上,管委会主任刘峰传达了深圳会议关于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精神。

9日至11日,汕头特区各公司经理和各行政部门领导,又集中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和有关政策规定。

通过学习,有的与会同志认为,深圳会议明确了“七五”期间特区要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是十分正确的,“爬上一个坡,更上一层楼”,就是要求我们爬抓生产这个坡,上发展外向型经济这层楼。

还有的同志高兴地说:“深圳会议确定实现转向的目标,坚定了特区必须朝着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前进的信心。”

看到与会同志对建立外向型经济的支持,在特区领导的推动下,会议还研究了适应建立外向型经济需要的具体措施,以使汕头特区进一步明确更好地爬好坡,更上一层楼,朝着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奋力前进。

虽然困难很多,任务艰巨,但大家一致认识到,能否实现这一转向,是关系到办特区成败问题。

为此,很多同志表示,只有努力朝着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的目标转向,才能更好地发挥特区的“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辐射的作用,困难再大,也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奋力爬坡。

9月26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汕头市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在会上,汕头市委书记林兴胜代表市委,作题为《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为振兴汕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林兴胜说:

建立外向型经济体系,是汕头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身的迫切要求。综观汕头的整个发展前途,应该实行对外和对内的全方位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引进外资、侨资和先进技术设备,积极发展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

林兴胜还铿锵有力地说道:“经济特区在建立外向型经济体系中应该起示范作用。”为了实现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林兴胜提出:

全市要支持特区,特区要服务全市。特区应当切实加强同市区和广大农村腹地的经济协作,为全市和各县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提供服务,帮助市区和各县市根据国际市场需要安排出口产品的生产,全市各行各业都要支持特区建设,为特区建立外向型经济作出应有的努力。

林兴胜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同志的高度认可,他们纷纷表示支持外向型经济战略。

中共汕头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汕头特区外向型经济战略方针的正式确立。

从此以后,汕头经济特区按照汕头市第五次党代会的要求,开始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18章 汕头大力改善软环境

1986年初,汕头提出要实施外向型战略后,汕头各有关部门开始经济为发展外向型经济,而进行着各种准备。

为了汕头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硬”环境,汕头特区在区域扩大后,采取分片配套的方针,抓紧对龙湖片区和广澳片区进行开发。

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建设者逐步完善了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投产同步,以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特区投资“硬”环境的逐步完善,汕头特区及时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上,以吸收外商投资。

在改善软环境方面,调整办事机构,提高办事效能是特区重点抓的一项工作。

早在1984年汕头特区区域扩大以后,特区的党政群机关部门就重新进行调整,特区党委会和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局一级行政机构则精简为17个。

伴随着管理机构的精简,客商到汕头特区办事手续简化了,程序简单了。

为进一步提高特区管委各机构的办事效率,特区管委改变作风,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方便客商,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的规定。

1986年开始,汕头特区管委会采纳客商锦龙织染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锡谦先生的建议,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对外商询问的问题应在24小时内作出答复。

同时还规定,外商申报项目,从接受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之日起,要在一周内作出答复。

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如资料、证件齐备,在特区权限内的一切手续应在10天内办完。

对多次出入境的外商,汕头特区管委会则为其签办“汕头特区投资证”,使外商由专设通道入关。

1989年,特区管委会针对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特区的引进工作,必须有一个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

于是,特区管委会就成立了汕头特区引进办公室,专门负责外引内联工作的计划、组织、洽谈、审核、协调、服务和落实,并配备相当力量,使引进工作走上有组织、有计划、统一协调的轨道。

这些措施,大大地方便了客商,有力地促进了外商投资工作。

对此,很多外商感慨地说:

特区的变化真快啊,几年前政府机构还是“脸难看,事难办”,如今特区办事容易了,而且时间也大大缩短了。这真是我们外商的一大福音啊,有了这么一个高效的政府,我们投资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在调整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同时,汕头特区还积极修订鼓励修订鼓励外商投资的具体优惠措施,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

根据1986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汕头特区管委会及时制订了《汕头经济特区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补充规定》。

新的规定对劳务管理费、征地管理费,土地开发费和使用费等进一步调低,并将原来的2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为18项。同时,在税收、外汇管理和产品出口等方面,对外资也给以优惠。

面对台商来汕头投资逐渐增多的新趋势,汕头特区管委会又于1988年3月制订了《汕头特区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优惠办法》和《奖励引荐外商投资暂行规定》。

与此同时,汕头特区管委会还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以鼓励台商到台商投资区投资,尤其是对先进技术的企业,特区的优惠政策更加明显。

当时的汕头,一般外资企业在投资建设期至投产后5年内,免纳土地使用费。

但是,对先进技术企业的土地使用费,则从投产后第6个年头算起10年内减半收费。

为便于台商在台商投资区兴办实业,汕头特区龙湖行管局,还为台商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台商在投资区内使用土地年限,由原来工业用地40年延长到50年。

在此种优惠政策的激烈下,很快一批包括电子、医药、机械、食品等的高技术外资企业,开始纷纷落户汕头特区。

在吸收外资过程中,汕头特区还严格执行经济合同,尊重外商的合法权益,保障“三资”企业的自主权。

1988年3月,特区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特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以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由于汕头特区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投资软环境,从而使汕头特区在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出现了外商投资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办得好、有效益”的良好局面。

第19章 外向型经济发展顺利

1987年,春节期间,汕头市政府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迎春联欢节。

这次联欢节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邀请了海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到汕头观光。观光期间,汕头特区借机举行洽谈会,吸引华侨到汕投资。

在以后的多年里,汕头还举办过多次联欢节,来吸引外商前来汕头观光。

同时,汕头特区管委会还分别多次参加或举办投资贸易洽谈会,介绍汕头特区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增强外商到汕投资的信心。

1988年,汕头特区参加了广东省在香港举办的“投资贸易洽谈会”。

洽谈期间,汕头与客商签订意向书、协议合同和合同共50项,总投资额达到1亿多美元,利用外资754万美元。

1989年,汕头特区组织项目洽谈团,赴香港开展投资项目洽谈活动,与外商签订协议书、合同书共45项,投资总额7978万美元,利用外资5582万美元。

1991年,汕头特区又邀请200多名海内外客商在汕头特区举行投资环境介绍会。

会议期间,特区同客商签订引进外资合同和协议74宗,协议投资总额1.2773亿美元。

对这次投资环境介绍会,大陆知名媒体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及香港经济报导、台湾《商情报》等15家新闻机构都作了报道,从而扩大了汕头特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许多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的企业开始迅猛发展起来。

汕头超声印制板公司是汕头超声电子(集团)公司属下的一家,专门生产高密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双面及多层印制板电路板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自1985年3月批准营业以来,不断地跟踪国际上新技术进行革新,从而使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大型工业企业。

借助合资及技术优势,公司产品质量达到美国MIL标准、国际IEC标准和IPC标准,获得美国UL机构认证,并获得中国大型工业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国家优质产品称号等,并被誉为“中国印制板之冠”。

1994年,为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还决定全面实施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

1994年12月,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帮助及公司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英国劳埃德船级社香港办事处评审员评审,公司以全部符合要求的成绩获得了英国、德国、荷兰、澳洲等质量体系互认的ISO9002—1994版4份证书,从而使该公司不仅成为全国印制板行业中唯一获得国家优质奖称号的企业,而且在国际上获得质量保证体系ISO9002认证证书,并被接纳为国际IPC协会会员。

1985年至1995年10年间,该公司生产产量为30.5万平方米,产值8.4亿元,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税利1亿元,并创下人均年产值和人均年税利全国同行的最佳记录。

同时,公司员工也从原来的54人发展到450人,并拥有110名工程技术人员。

1990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该公司时,看到公司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优质的产品,总书记高兴地说,这是他见过的印制板厂中最好的一个,并明确表示:“汕头能办这样的工厂很不简单”。

第二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鹏也来到该公司视察。

在视察该公司后说,李鹏兴致勃勃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厂,高科技值得我们发展”。

接着,李鹏还高兴地挥毫为公司题词:

依靠科学管理,创出一流效益。

汕头特区海洋聚酯切片厂是汕头海洋音像总公司属下的内联企业。1987年,相应特区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号召,公司积极从德国吉玛公司引进具有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品种、间歇式的聚酯切片生产线。

引进新的生产线后,公司产品被用于生产录像、录音、电脑软磁盘、电绝缘薄膜片基的聚酯切片,还利用于接丝织布、制衣仿真丝聚酯片,以及廉子布、降落伞的各种工程塑料的高粘度聚酯切片等等。

该产品填补了我国片基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高粘度聚酯切片、仿真丝聚酯切片生产的空白。

1990年12月,国家化工部支持的全国磁记录材料座谈会在特区汕头隆重召开。

在此次座谈会上,化工部组织了有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磁记录材料厂家的专家学者,对特区海洋聚酯切片厂生产的聚酯切片产品进行全面考核鉴定。

最后,经过专家的鉴定,大家一致认为,汕头特区海洋聚酯切片厂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在1990年北京首届国际包装材料展览会上,汕头特区海洋聚酯切片厂生产的聚酯切片和瓶级切片产品,荣获银牌奖。

汕头特区结合产业倾斜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还认真做好引进外资筛选工作,引导外资投向,使外商企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外向型转变。

在特区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汕头逐步形成华亭电子陶瓷器件有限公司、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德源实行有限公司等一批技术密集型外向型的外资骨干企业。

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是由海外财团正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于1984年3月在汕头特区合资兴办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畜牧综合性企业。

公司成立后,专门生产和经营科学配方的优质饲料,培养世界著名的肉鸡苗和良种猪等。

1989年,该公司进行第二期扩建工程并竣工投入生产。新建后的饲料厂,日产各种畜禽及水产全价饲料近万吨,全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从粉碎到混合,到制粒,再到包装,全套电脑自动化操作,性能优选,精密度高。

同时,公司的所有饲料配方均经专家用电脑计算,原料及制成品也经严格化验,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在注重科技含量的同时,汕头特区管委还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促使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返销国际市场。

1984年,外资企业产品出口仅286万美元,1987年便达到4595.7万美元,约占特区出口的25%。

自此,汕头外向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IMbLOKDLMrpzcungRCdCqn7/ue7EH+6Z5JVRR9y4RjEvOrdeXiZ+PXlGhINqKJ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