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卷 贯彻实施

第9章贵州实施两基教育达标

水城县教育局副局长李跃能说:“在全县‘两基’攻坚及‘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全县教师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

向阳在写给胡锦涛的信中说:“胡爷爷,是政府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定要勤奋学习,用全部的热情热爱中国共产党,将来回报祖国。”

家长们都十分高兴地说:“虽然一年的学杂费并不多,但这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

2005年11月11日10时,贵州省人民政府,对水城县“两基”工作评估验收总结会,在双水宣传文化中心召开。

在这次总结会上,省验收分团秘书长、省人民政府正处级督学谢丽如,通报了评估验收情况。

谢丽如宣布:

评估验收分团经过认真评议后认为:水城全县上下经过多年努力,“两基”工作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的“两基”评估验收标准,认定为基本合格。

此结果将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后,报国家教育部认定。

结果一出,全场便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每个人的眼中都含着喜悦的泪光。

至此,水城县“两基”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全县干部职工、人民群众,数年来付出的艰苦努力,终于迎来了“两基”的丰收。

两个月后,即2006年1月,国家教育部公布全国第十二批“两基”达标县名单,水城县榜上有名。

为了达到“两基”这一目标,水城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负债拼搏,与时俱进,提前一年完成了攻坚任务。

水城县由于地处于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境内的许多地方山高、坡陡、谷深,土地贫瘠,致使水城县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落后帽子。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教育工作基础差,起步晚、历史欠账大。

2005年,水城县委、县政府,以“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教育”的气魄,县乡举债办教育,果敢地向省人政府提出提前一年验收全县“两基”工作。

在“两基”攻坚过程中,水城县筹措资金1.3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3亿元,对于水城县这样的贫困县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水城县副县长陈依良说:

这么大的投入,无疑是县委、县政府在“两基”攻坚中的一大手笔,在水城县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陈依良计算过,2005年投入教育的资金,相当于从建国起到上世纪末,50年来全县对教育投入的总和。

在2005年11月,省人民政府“两基”验收分团,分成11个抽查组,采取各种方法,对所查乡镇的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经费投入、教育质量、扫盲工作等各项指标和执法情况,进行了重点核查。

本着“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评估”的原则,按照“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核实后,充分肯定了水城县“用温饱型的经济办小康教育”的做法,对水城“两基”攻坚作出了“基本合格”认定。

随后,水城县作为全国第十二批实现“两基”目标的县之一,被评为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地区。

随着全省“两基”迎“国检”号角的吹响,水城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两基”迎“国检”征途。

继省“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后,在2006年12月17日,水城县政府及时召开了水城县“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做具体的安排部署,使全县“迎检”工作提前进入状态。

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下设5个工作组,即督查组、校舍基础设施建设组、资金筹措组、宣传组、业务指导组。

各乡镇、有关部门也相应调整了领导小组,充实了“两基”攻坚办公室人员。

县“两基”领导小组,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同时,广泛发动全民参与,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了在全县上下营造群策群力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氛围,水城县分别于2006年12月和2008年3月,召开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县、乡、村三级千人以上干部参加大会,对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进行广泛发动。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通过开办橱窗、宣传栏、制作宣传牌、悬挂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扫盲工作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动员并督促家长限期送子女入学,使“两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县形成了“宣传鼓动、政策带动、依法促动、整体推动”的联动机制。

县委、县政府还发出号召:

该入学的一个都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都不能跑,该补偿的一个都不能缺,该扫盲的一个都不能漏。

县、乡干部、教职员工们,翻山越岭,“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两山喊得应,相会要一天”。

在海拔高度较大的水城,上山、下河,广大干部职工的足迹遍及水城县的每一个村寨、每一个角落,就是为了把一个个辍学的学生动员回来。

为使“两基”迎“国检”工作落到实处,水城县继续采取县四大班子领导,对33个乡镇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分别进行包保的方法;县教育局实行班子领导包片、干部包乡的包保责任制。

实行“双线”目标责任制:党政一条线,由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负责动员学生复学;教育一条线,由县教育局和各乡镇“两基”办签订目标责任书。

由政府包入学率,教育系统包巩固率和毕业率,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包辍学率和完成率;政府负责组织扫盲对象入学,教育系统和农业部门包教包脱盲。

为了指导各乡镇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县教育局专门成立了业务巡回指导组和督查组,分片深入到各片区指导、督查“两基”工作。

督查组和巡回指导组,长期在乡镇工作,经常深入学校查资料、作统计、点人数。很多时候,好几天都不能回家一次。

教育股干部杜永红说:

全县各乡镇几乎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特别是五六月份的时候,长期在乡下,从这个乡到那个乡,又从那个乡到这个乡,有时一天要跑四五个乡。

水城县教育局局长陈雪梅说:

“两基”攻坚成绩的取得,除了全县领导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负债拼搏外,还离不开省、市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县教育局副局长李跃能说:

在全县“两基”攻坚及“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全县教师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一校挂两牌,日校变夜校,一师任两教。

白天,老师们在教室给学生上课。晚上,还要翻山越岭、进村入户,给老百姓上扫盲课。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李明忠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明忠是水城县猴场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老师。在2008年3月1日下午,李明忠在与班主任叶连明的交谈中,得知该班有一名学生至今未来报到注册。

45岁的李明忠,立即对叶连明说:“我有摩托车方便,我现在就去她家再做思想工作,她年纪那么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就这么辍学了!我们班56人,一个也不能少!”

随后,李明忠便骑着摩托车,去了辍学学生家。在路上,李明忠发生了车祸,经抢救无效,于3月3日早上死亡。

当县教育局领导和媒体记者,来到猴场乡打把村八组山腰上的李明忠家里时,他们被李明忠家徒四壁的清贫,深深地震撼了。记者写道:

一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茅草土墙屋,住着李明忠老师年迈的双亲和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一个正在水钢读高三,另一个才5岁。

难以想象,这就是一位有着20余年教书工龄的老师的家!

李跃能把从水城县教育局爱心基金捐赠的1万元和从民政局争取的1万元现金,交给了李明忠正在水钢读高三的女儿,心里头沉重得说不出话。

随后,李明忠的事迹被《贵州教育报》、《贵州商报》、《六盘水日报》、《凉都晚报》、六盘水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各媒体纷纷用“一世清贫、一身正气”评价李明忠。

“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多少像李明忠一样平凡而伟大的水城教育人,为之付出了汗水、心血和生命。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巨大的成果。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4%,其中适龄女童入学率达99.07%,“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达73.94%,初中阶段入学率104.04%。

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8.71%,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83.57%,15至50周岁非文盲率达98.48%。

一幢幢高大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一张张课桌椅崭新如洗,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一应俱全。精神抖擞的中小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

走在水城县乡村,呼吸着云贵高原的新鲜空气,耳旁听到的是校园里传来的琅琅的读书声,迎面走来的是经过现代科学文化洗礼后的纯朴农民。

大山里的孩子们笑了,快乐的笑声响彻山间,传遍山谷……

第10章新疆推进两基教育政策

为深入贯彻国家基础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巩固“两基”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塔城市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进“两基”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两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塔城市把基础教育和“两基”工作,作为“科教兴市”的第一要务,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

市政府与各乡镇、场、办事处和相关部门签订了“两基”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量化目标,落实责任,将教育工作与领导业绩挂钩。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职能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社会各方参与、上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同时,还建立了“两基”迎“国检”市委、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专项督导制度和督察通报制度,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地研究解决。

塔城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塔城市关于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实施办法》,严格落实“校财局管”的经费管理体制。

塔城市还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到“四个优先”:

在制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

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

规划城乡建设和年度建设时,优先考虑学校基本建设;

解决职工住房时,优先考虑教师。

通过“四个优先”,确保了教育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始终处于优先地位。

同时,不断强化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管理,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和乡镇、场的职责,实行教师工资统筹统发、教育经费统管统用、全市教师统配统调等管理制度,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及时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全面落实,为全市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塔城市还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为促进“两基”工作的顺利开展,塔城市委、市政府,将“抓教育工作就是从根本上抓经济工作,给教育投入就是给经济投入”的理念,贯穿到“两基”工作中,克服财政困难,在确保“三个增长”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集中办学步伐,使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塔城市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县级领导定点帮扶学校,以及市直部门对口捐资助学活动。

市委书记李世玉,率先捐助图书500册,有效地带动了帮扶活动的顺利开展。各帮扶单位都拟定了具体的帮扶计划。

此外,塔城市还多措并举,控辍保学,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

为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切实抓好控辍保学专项督查工作,塔城市把“控辍”目标列为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年度教育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巩固入学率列入干部考核内容,并作为对校长和学校目标管理的重点考核内容。

坚持实施义务教育入学通知制度、辍学报告制度,乡政府和村委会,向辍学学生家长公布限期送子女入学通知制度和减免贫困儿童学杂费等制度,明确各乡镇、场、办事处和学校的控辍工作责任。

通过乡镇、场、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流失学生返校,使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稳中有升。

为确保适龄儿童全面接受义务教育,塔城市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助学金保障机制,解决了一大批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而不能按时入学的问题,杜绝了因贫辍学的现象。

同时,落实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学校就读政策。

从2004年起,塔城市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纳入“两基”工作的范畴,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由市教育部门,根据城区学校生源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到城区公办学校就读。

此外,还关注“留守学生”和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难题。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学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为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塔城市组织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教育局、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展开了调查。

同时,通过采取指定监护人,强化家庭与学校联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心理辅导和爱心感化等措施,提高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塔城市还不断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让无人监管的学生在学校寄宿就读,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塔城市高度关注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通过发放困难补助金、免学杂费、爱心帮助等行动,确保大多数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塔城市有关单位鼓励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与贫困生结成对子,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几年来,塔城市领导班子、各单位及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了“献爱心资助贫困生”活动,累计捐资10多万元,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农村贫困中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塔城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扫盲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推动扫盲工作,塔城市稳定扫盲成教工作队伍,努力提高扫盲成教队伍整体素质。

自1996年“两基”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以来,塔城市保持乡镇、场成教专干职数和工作职责不变,并积极组织全市成教专干、教师到外地农业院校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使成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为引导当地农民走科学致富的道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他们适时调整扫盲工作思路,将扫盲工作重心,从大规模扫除文盲,转移到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上来,通过扫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科技致富。

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两基”责任主体作用,配齐工作人员,筹集工作经费,统筹部署,落实责任。

塔城市还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下乡”等活动,积极开展了各类文化技术培训活动。

此外,还利用远程教育的设备和优质资源,积极开展远程培训,降低了培训成本,增强了农牧民学习技术的自主选择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通过积极扎实的开展“两基”工作,塔城市的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11章云南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2006年下半年,云南省正式实施了农村特岗教师计划,每年都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特岗教师,在许多高校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素质偏低,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到2006年底,全省中小学教师尚缺编3.5万人,农村许多地方还是一师一校。

2006年,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委决定,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教师,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农村中小学任教,由中央财政负责工资性支出,其他地方性补贴等费用由地方财政解决。

特岗教师聘期3年,期满后可继续任教,也可另行自主择业。

云南省在实施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工作中,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力求公开、公平、公正。

招聘对象要求政治合格、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综合素质好,主要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

为免除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云南省和招聘特岗教师的各州、市、县,不仅解决了特岗教师的地方性补贴,还将他们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使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梁春林是云南广南县黑支果乡营盘村的小学教师。怀着当教师的梦想,梁春林通过了特岗教师的选拔,来到了被称作“桃花源”的云南广南县。

刚到工作的学校,只见宿舍的床下长着草,教室的窗户空荡荡。这些艰苦的条件,让梁春林的心里着实感到有些凉。

梁春林在上第一堂课上,在短短的40分钟里,破旧的桌椅却倒了几次。

梁春林不懂苗语,很多学生又不会汉语。于是,梁春林只好让听得懂的学生,用苗语讲给听不懂汉语的同学。

在梁春林所在的营盘村小学,只有一到三年级,他包一个班的10门课程,一个星期上不少于30个学时的课。

可是,在一个学期下来后,30几个学生的家,梁春林都去一一拜访过了。

梁春林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这所学校、这些远离了父母的留守孩子们,需要他这个老师。

梁春林说:“习惯了,也呆得住。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懂事了,心里真的很高兴。”

梁春林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可以说是云南广大农村教师的缩影。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才得以筑起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脊梁。

近年来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们,在“农村特岗教师”的岗位上,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他们已经成为云南教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第12章青海特岗教师扎根牧区

在2009年4月9日,青海省人大“两基”工作调研组,踏上了赴青南牧区的行程。

雪域高原,乍暖还寒。一行人驱车驶入了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境内,只见眼前依然白茫茫的一片,飕飕的冷风不时地刮着。

泽库县是青海省尚未“普九”的9个县之一,海拔3500米,气候非常恶劣,条件十分艰苦。

就在这高寒缺氧、外来人都不敢夜宿的地方,而特岗教师李彦芝,却在这里辛勤地工作着。

李彦芝出生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此时,她是泽库县西卜沙中心寄宿制完小的汉语文教师。到2009年9月,李彦芝就在这里当特岗教师3年了。

早在2006年7月,22岁的李彦芝从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毕业。当年,正好赶上国家实施西部农村地区特岗教师计划,李彦芝便瞒着父母,报名参加考试,并如愿成为了青海首批特岗教师。

但是,当父亲得知女儿要去高海拔的牧区学校工作时,他非常地生气。父亲坚决反对女儿去泽库县做特岗教师。可是,倔强的李彦芝,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在2006年9月,李彦芝赶往她从未去过的泽库县报到。尽管事先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来到这里时,李彦芝还是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语言不通、没有一棵树、天天刮大风。

李彦芝说:“刚来的那些日子,我真的很想家,甚至后悔当初自己没听父母的话。”

可是,当李彦芝逐渐融入到学校里,投入到工作中后,她的心渐渐地平复了下来。

由于泽库县财政困难,李彦芝的工资,比起在其他县的特岗教师来说,要少四五百元,但是她却没有怨言。

李彦芝说,这里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困难,有的孩子一双鞋一年四季穿在脚上。这让李彦芝的心不能平静。

在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陌生的环境,李彦芝还要应对在新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宿舍里,李彦芝自己生火、做饭。她所在的泽库县西卜沙中心寄宿制完小,离县城有30多公里路。每星期,李彦芝必须到县城购买一周的生活用品,包括生火用的牛粪。

然而,最难熬的还是晚上和节假日,有时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

但是,李彦芝却说:“这些困难我都不怕,都能克服,让我感到最困难的是语言障碍。”

由于泽库县是一个藏族聚居区,教师必须用“双语”授课。李彦芝不会说藏语,也听不懂藏话。学校就安排她上汉语文课。

但是,开始上课的时候,由于沟通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个别学生还调皮捣乱。

这让李彦芝感到又急又气又委屈,晚上她就躲在宿舍里,独自流眼泪。

然而,倔强的李彦芝及时地调整了心态,积极面对暂时的困难。

泽库县教育局针对特岗教师面临的这一困难,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尽快适应环境,并举办了汉族教师藏语培训班,每学期一期。

各学校也从本校教师中,选拔精通“双语”的优秀藏文教师,利用闲暇时间,对特岗教师们进行藏语的培训。

李彦芝说:“每期培训我都参加,克服一切困难学习藏语。现在,虽说还不能完全听懂,但是简单的交流已经没有问题了。”

西卜沙中心寄宿制完小的学生,都需要住校。于是,李彦芝就和其他的老师一样,除了教书,还要当学生的生活老师。

晚上,李彦芝要去给孩子们盖被子、检查门窗、查看火炉。白天还要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叠被子,打扫房间内的卫生。

时间长了,李彦芝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渐渐地拉近了。学生们对李老师以及她教的汉语文课,也多了一份喜爱。

每当要上会话课了,学生们都要提前到办公室来叫李彦芝,那种感觉特别幸福。

李彦芝说:“我要留下来当一辈子教师。”语气十分地坚定。

泽库县教育局副局长说,县里已征求了2009年9月到期的几位特岗教师的意见,几位教师都愿意继续留下来当教师。县教育局已与有关部门沟通,决定将这些特岗教师们,全部纳入该地区的正式编制。

特岗教师们决心要在条件相对艰苦的青海,继续扎根下去,传递知识和爱。

第13章湖北推行校财局管体制

为了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更好地落到实处,湖北省财政厅,率先在全国推行了“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体制。

其具体做法是:

以农村中小学为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报县级教育局审核汇总后,送同级财政部门批复后执行;

中小学校按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应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教育经费由国库直接支付到劳务、商品和工程最终提供者;

中小学校大宗购买按政府采购要求办理。“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由县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及农村中小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湖北省财政厅将部门预算制度,引入学校财务的管理之中,把预算编制、财务核算,都直接落实到学校。并在中心学校建立财务核算点,统一管理下属分校点的财务。

该省自行开发了义务教育财务管理软件,从技术上支撑了“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体制,使资金直接拨付到校,取消了中间层层拨付的环节,保证了资金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干部不出门,便知财务事。负责这项工作的财政、教育系统的业务干部,坐在办公室里,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对全省1.5万多所中小学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

学校的每一笔收支情况,都可以通过网络,清楚地反映出来。

学校花钱,只见数字不见钱,所有的收支行为都要通过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进行,这也就从技术上避免了财政资金被挪用、被挤占的可能性,使资金始终处于透明的监管之下。

而且,通过统一学校的预算和财务报表,也减轻了省财政和教育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行新机制,农村的中小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湖北省沙洋县长林中学初三(5)班学生向阳,写的一篇作文,也许最能表达千千万万孩子的心声。

向阳在写给胡锦涛的信中说:

胡爷爷,是政府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定要勤奋学习,用全部的热情热爱中国共产党,将来回报祖国。

在向阳所在的班上,老师本来布置作文题目是《感恩父母》的作文题。结果,向阳把作文写成了《给胡锦涛爷爷的一封信》。

原来,向阳的父亲患病去世后,家庭一下失去了经济来源。这时,正赶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沙洋县试点。

学校在了解了向阳的家庭情况后,不仅免除了他的学杂费、书本费,而且还免除了他的作业本费和住宿费,并且每学期还补助向阳110元的生活费。

感恩、感谢,这是全国广大的农民们,所表达的最多的感情。

有一位老人激动地说:“过去最怕孩子们喊开学,一开学就为这个费、那个费发愁。今年听到孩子们喊开学,感到格外高兴和轻松。”

在2006年开学春季开学之际,因为学杂费的全部免除,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困难,因而也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到了惊喜和快乐。

第14章湖南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2006年春季开学,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和益阳市的沅江市的6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免缴杂费,其中包含信息技术教育费。中央和湖南财政,为此提供补助资金7000多万元。

湘西自治州从2006年春季,开始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同时增选张家界市和沅江市进行试点。

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强调:

对于杂费要实行直接全部免除,不得先收后补。各地要对免除杂费的标准进行公示。

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的监督,确保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用于教师工资、津补贴和偿还债务等开支。

另一方面,湘西自治州和各试点县中,非国扶县“一费制”中所包含的班费、科技活动费、体检费、帮困保学费和有关证书工本费,也不再收取,所造成的经费缺口由各地自行解决。

有关市州和县、市、区,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性收费的管理,必须按照自愿的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各地政府和学校不得统一组织收取,否则,视同乱收费处理。

也就是说,免除杂费后,学校只能按“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项目和寄宿学生住宿费,同时严禁收取任何形式的服务费。

同时,湘西自治州和各试点县、市、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提供免费教科书。

在2006年春季开学,湖南省教育、财政部门,对这些试点地区进行专门的检查。

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治本之策,是从制度和源头上治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的根本举措。

新机制试点地区,如果各项经费落实后,再出现乱收费,责任就在教育系统自身了。省教育厅将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实施。

张放平指出,其他没有进行新机制改革的地区,要积极做好新机制改革的准备工作。要继续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形成规范收费的机制,特别要防止教育行政单位向学校收费,而引发学校乱收费。

“两免一补”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课书,免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教育惠民政策,是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在2006年2月下旬,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对新宁、保靖、涟源、龙山、邵阳、永定6个县的12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龙山县兴隆街乡中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师反映说:

由于今年春季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扶持力度大,落实到位,因此学生在开学规定的时间里,入学报名率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高,其中小学达99.9%、中学达90%。

往年经常出现的因家庭贫困,缴不起学费,没有在规定的入学时间里报名读书、需要教师上门做劝学工作的现象,在今年春季几乎不存在了。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惠及了贫困学生家庭,使广大农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深受群众欢迎。

第15章甘肃中小学实施一费制

2007年3月1日,是甘肃兰州市农村中小学开学的日子。

青白石中学位于兰州市北部山区。在开学这一天,只见校园里早已整理得干干净净,已经升起的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标明新学年“一费制”收费情况的小黑板,早已立在了校园最醒目的地方。孩子们正在忙前忙后地,帮着老师往教室里搬运新的课本。

青白石中学校长张茂军,非常欣慰地说: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特别是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对巩固入学率很有效果。

现在,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因缴不起费用而辍学的孩子。

张茂军说,这所学校是个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从初一到初三,共12个教学班,573名学生,教师38人。

张茂军说:

我们学校从2004年的秋季开学,就实行“两免一补”,当时有80%的学生享受到了这一政策。

从2005年开始,全部免除学杂费,一年就免掉了18万元。还免除了40多名“两女户”、单亲家庭子女、父母双亡学生的课本费。对100多名住宿生,给予了生活补助。

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给农村孩子上学带来了福音。

张茂军说,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好,一年有200多人能考上高中。

张茂军接着说,刚开始实行这一政策时,许多学生家长不太了解有关政策的内容,学校就将学生家长请来学校,召开“政策解读会”,逐条逐句地向家长解释、宣传国家关于免除学杂费的有关政策。在开过家长会之后,有4名辍学回家的学生,又重新回到了校园。

该校的张佳同学说:“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太好了!我的爸爸、妈妈不用发愁了。”

张磊、张荣兄弟俩则很腼腆地说:“没有免除学杂费的时候,开学时,爸爸妈妈还要出去为我们借学费,现在不用借了。”

张茂军校长说,下一步,他计划改善一下学校的住宿条件,让更多上学不便的山区孩子们,能住在学校专心学习。

在2007年3月1日,地处燕山东麓的河北省遵化市的多个中小学,教职员工们都在准备着开学事宜。

在铁厂镇中学,老师们正在给新生报名。校长张瑞国说:“国家免除农村小学、初中学生的学杂费的措施,在我们这里可受欢迎了。为了让学生家长尽快了解情况,我们县的学校给所有学生家长都发放了统一印制的公开信,把政策内容介绍给他们。”

一位带孩子到学校办住宿的家长说,他爱人去年生了重病,家里把全部积蓄都花出去了。

正为没钱为孩子上学犯愁时,正好国家出台了这样的好政策,连书本费和住宿费一下省了好几百元,一家人真的感到特别的高兴。

遵化市教育局局长齐福仓说:

遵化市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生7.4万名,为了落实国家免除农村学生学杂费政策,市委、市政府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去年拨出保障资金249.6万元,而今年将达到932.1万元。专款专用,完全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兑现。

河北省当年共有680万农村学生。按照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安排,河北省2007年已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进了公共财政预算。

在2006年12月,省里提前预拨了免杂费资金8000万元,除了确保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外,同时还决定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寄宿生活补助费。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多的经济较为困难的家庭中孩子,如期进入了校园学习。

在一片和谐的天空下,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欢快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第16章辽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

2008年3月3日这一天,是辽宁省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此时,一项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在辽沈大地全面铺开。

这些年来,辽宁省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扩大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项项教育政策鼓舞人心,温暖民心。

教育民生,传递着百姓对生活质量提升的渴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是党的政治宣言,也是人民群众对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追求与期待。

那还是在2006年的春天,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的消息,如一声春雷,带给农村孩子与家长的欣喜、兴奋与激动,难以形容。

在2008年3月3日早晨,伴随着孩子们上学的脚步,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播音喇叭里,传出了令人动人的声音:

新学期,孩子们不用交学杂费了……

这是孩子们新学期走入校园后,听到的第一件喜事。

新学期,辽宁省“两免一补”再度升级,全省110万城市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

与此同时,全省26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科书费,也全部免除。

沈阳市实验学校德育主任石献,高兴地说:

说真的,开始听到这一消息时,还有些不太相信。

城里的孩子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意味着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入学权利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障,家长也不必为学费担忧了。

石献计算过,小学生每年免交170元学杂费,6年下来就是1000多元;初中生每年免交240元学杂费,3年就是720元。

石献说:

免费政策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尤其对困难家庭,是极大的帮助。

灿烂的笑容同样挂在孩子们的脸上,沈阳市实验学校的学生王天放,心中充满了喜悦。

王天放说:“免交学杂费,减轻了爸爸的负担,也能减轻爸爸的劳累。”

王天放和奶奶、爸爸住在一起。爸爸每天很早就到批发市场进水果,然后守在水果摊前,一天挣的钱不过一二十元钱。

爸爸工作的艰辛,小天放看在眼里,他把这份感动化为学习的动力。天放每天都刻苦地学习,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

每学期节省85元,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意义却非同一般。

张庆海同学说:“每年开学前,爸爸妈妈都要把学杂费提前准备出来,对于我这样的家庭,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支出了。”

庆海的爸爸卖水果,妈妈做钟点工,两个人每月的收入仅1000多元。除掉家里花销和孩子的学习费用,每月剩下的钱没多少。

庆海满怀期待地说:

家里没有钱,我一年就买一两本课外书,这回学杂费不用交了,我想多买点书!

在2008年,辽宁省全部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的学杂费。

这样一来,小学生每年可免170元,初中生每年可免240元,所需费用2亿余元由财政承担。

早在2006年,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比国家规定的时限提前了一年,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2007年,全省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也纳入免费范围。

到2008年,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全部免除,城市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这为无数个经济困难家庭,带来了福音。

第17章辽宁实施国家助学政策

实现教育公平,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在整个教育改革中。

辽宁省的教育改革,始终走在前面。

在高中教育阶段,辽宁省从2004年秋季起,在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重点高中,开办“宏志班”,招收农村成绩优秀,且贫困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宏志班”学生,免收学费、课本费、住宿费。省、市、县政府,负责对“宏志班”学生,给予适当地生活补助。

在职业教育的阶段,省政府设立扶困助学专项经费,专项经费资助的对象是经济上特别困难,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城乡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无力支付学习期间全部或部分学费、基本生活费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特困学生。

在高等教育阶段,辽宁省既有国家助学贷款,省政府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也有“绿色通道”、“爱心助学”等资助措施。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高校学生有近一半来自农村及偏远的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普遍偏低。

二是有些学生虽然来自城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致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不能就业,降低了家庭经济收入。

三是有些学生家庭遭遇某些特殊变故,影响了家庭收入。

四是一些学生,来自于负担较重的多子女家庭。

另外,高校实行收费政策后,相应增加了上学费用,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

而各项助学政策的实施,让这些寒门学子,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2008年3月3日,沈阳最低气温零下9度。然而,在沈阳药科大学大二学生习聪的心里,仍然却充满了阵阵暖意。

这暖意,来自于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来自于轻松地享受大学生活的满足。

穿着朴素的习聪,十分快慰地说:“现在,上学的费用不用愁了,大学生活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2006年,习聪考入沈阳药科大学。在听到孩子考上大学的消息后,父母在高兴之余,随即又因孩子的学费问题,而陷入了深深地苦恼之中。

习聪的弟弟患病多年,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花掉了所有的积蓄,仅靠几亩薄地生活的父母,连习聪上学的费用都拿不起了。

习聪入学的费用,是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资助的。在刚迈入了大学的门槛时,习聪的心里十分地忐忑不安,她本以为在大学里的日子会很艰难。

但是,令习聪没有想到的是,学校处处为像她这样的贫困生着想,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进入大学后,经过一段的调整,习聪的信心大增。习聪说:“大一下学期,我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3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学校为我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打扫教室,每月140元;后来我又找了份家教,教一个高中生,每小时25元,一个星期上两堂。”

在上大学的第一年,习聪获得了国家助学金,每年是1500元;此外,习聪还获得两次学校特等奖学金,一学期1500元。

同时,习聪还在学校编印的专门为特困生服务的《勤工助学》报纸,担任了该纸的编辑工作,每月还有一部分收入。

这样一来,不仅上学不用家里供学费了,而且习聪的储蓄卡里,还积攒了一些钱。

习聪充满感激地说:

国家助学政策帮了我,也帮了我们全家。

助学政策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像习聪这样寒门学子的命运,更为成千上万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喜悦与希望。

助学政策,使教育更好地发挥了推进社会公平的调节作用。

第18章全国实施免除学杂费

2008年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湖南省长沙市东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刘洋,只背了个书包,带着水杯,就去学校报到了。

从这一天起,全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长沙市早在前一年就开展了试点,刘洋所在的芙蓉区,2008年还实现了“零收费”。

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是国家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又一项推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这两项政策,惠及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以及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学生。每位城市中小学生,平均可免除190元至350元不等的费用。

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成斌全说:

在国家大力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各地因地制宜,加大对贫困家庭的造血式救助。尤其是对教育的救助,形成了助学金、奖学金、减免救助项目等全方位的救助体系,以及文艺、科普、心灵成长等方面的精神帮扶。

所有的助学措施,就是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让他们都能站在公平的起点上。

2008年8月24日,是甘肃省平凉市许多中小学开学报名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让学生家长们非常高兴的是,继去年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后,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平凉市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也被全部免除,平凉市也形成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普惠制。

在平凉市红旗一校,在8月24日中午放学时分,在学校的门口,一位来接学生的家长说,他的孩子在红旗一校上五年级,今年孩子的学杂费没缴。

在崆峒区西大街小学,在校学生2100多人,学校去年对农村学生免学杂费,一些收入较低的城市家庭的学生,对此很是羡慕。

现在,城乡的学生都免学杂费了,学生们都感到很高兴。在平凉实验小学,学校的校舍已粉刷一新。8月25日,学生开始报名。学校的领导说,学校修缮了教室,重修了操场跑道,开支很大。

但是,学校还是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对全校2539名学生,全免学杂费。同时,还对224名困难学生,免除了书本费。

对此,家长们都十分高兴地说:

虽然一年的学杂费并不多,但这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 Vp1xETJQKsaw+DjLMAKBpzxzAQhPdQEnaBaazb5DhtsEfIbJ5u0LJ+GzNk51iL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