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举国欢腾: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李静轩

第一卷 进行申奥 第1章 新中国首次申奥行动

1999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2000年8月28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在瑞士的洛桑举行,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资格。

评估团的维尔布鲁根说:“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1991年12月4日,中国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

当时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率领申办委员会代表团,4日傍晚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当面呈交了申请书。

萨马兰奇高兴地从张百发手里接过了申请书。他说:“你们从此开始了一个很艰难的历程。你们面临的对手很多。我祝愿你们的申请走好运。”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和平与友谊象征,中国很早就有申办奥运会想法。早在1908年,当时《天津青年》在一篇题为《竞技运动》文章中,首次向国人提出3个问题: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这3个问题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就如同天方夜谈,令人可望而不可及。

之后,1945年,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重庆召开会议,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正式提出《请求第15届世界运动大会(1952)在我国举行案》,并获得与会人员一致通过。

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会要求。但是在当时历史下,这一决议难以实现,而且提出的方式也不符合国际奥委会的申办要求,因而最终只能是一纸空文。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崛起的中国才真正有实力来申办奥运会。

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共有5个城市,除了北京外,还有澳大利亚的悉尼、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柏林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1993年9月23日11时30分,北京申办城市代表团在国际奥委会第一○一次全会上做了陈述报告,就是这最后短短的45分钟陈述报告,赢得了与会委员们的一致好评。

投票开始了,第一轮投票,中国以32票领先,悉尼以30票紧随其后,伊斯坦布尔仅获7票被淘汰。

在第二轮投票中,中国以37票名列榜首,柏林则以9票出局。

第三轮投票的开始,斯威士兰委员因故返国,只剩88位委员参加投票。北京获40票,仍领先于获37票的悉尼,曼彻斯特被淘汰出局。

北京一片“大热”令在场的代表团成员们欢欣鼓舞,人们都以为:2000奥运会的主办权将会落在中国北京。

北京时间1993年9月24日凌晨2时27分,全世界亿万人的目光,都通过电视屏幕集中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圣路易二世体育馆内,他们注视着讲台上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就要公布选票结果了。

然而,此时,萨马兰奇的嘴唇吐出两个字:“悉尼”。

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北京和悉尼的得票数为43票比45票,北京以两票之差落选。

这也就是说,国际奥委会第一零一次会议的89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在今天的秘密无记名投票中,选择悉尼作为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最终,中国期待已久的2000年奥运会梦想,离北京远去了。这样的结果,让在场的悉尼代表们击掌庆贺,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流露出无比的伤心与失望。蒙特卡洛之夜成了人们不愿再提及,却永远铭记于心的不眠之夜……

然而,正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所说,2000年奥运申办失利,并没有动摇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决心和信心,反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新一轮的申办努力。

有记者问李岚清:“如果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不成功,是否要继续申办奥运会?”

李岚清说:

现在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争取申办成功。我们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即胜利了不骄傲,不成功也不气馁。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作贡献。 FtBWg9UBJ2bOLJATVR2vA6SARoDXfoQjeSxC8mKl35bpNE8H++2XI4KGDUyspBD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