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中央决策只生一个孩子

1980年的3月,北京依然处于春寒料峭之中。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里,关乎全中国每一个家庭的会议,正在召开。

在中央看到田雪原等人的人口预测后,中央书记处就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在1980年3月至5月,连续召开了5次人口座谈会。

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田雪原回忆说:

中央在人口问题这个重大决策前多方听取意见,尊重科学、民主的力度是空前的。

田雪原记得,那天参加中南海的第一次会议的人员,有计委、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等相关部委的领导,以及十几位专家学者。

中央领导要求,计划生育要快一点见成效。所以在这次会议上,大家集中讨论的问题是:

只生一个孩子,到底可行不可行。

在会上,与会人员发言十分热烈,很多人用了“失控”一词,评价当时的人口增长势头。

上街、逛商场、坐公交,大家都感觉人太多了,但是只让生一个,又嫌太少,这是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矛盾。

田雪原回忆说:

前后5次会议,具体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三个:第一个就是人口素质,会不会导致下一代中国人的智能水平下降?

因为当时有普遍看法认为,第一个生的孩子比较憨厚,后头的会更聪明。

第二个问题是生育率城市低、农村高的特点,会不会导致城市人口越来越少,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继而影响城市化进程。

第三个问题则是,对“四二一”结构,即指四个老人,一对年轻的夫妇,还有他们的一个孩子的论证。

田雪原说,随后的讨论过程和结论,带着浓重的改革开放后的色彩。

首先,经济学界高度统一的看法认为,纯粹的计划经济搞不下去了,只要发展商品经济,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那么,夫妻生的第一个孩子,并不一定是头一个怀的孩子。

对于城市化的进程,大家也非常乐观,因为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化将不主要依靠城乡人口自然增长的此消彼长,而是靠流动、迁徙。

至于“四二一”结构,田雪原说,当时大家经过分析讨论后认为,对于家庭来说是有可能存在的,对于整个社会却不会形成。

这次会议后来从中南海转到了人民大会堂,专家从十几位减少到两个。

最终,讨论渐渐转为决策过程,“只生一个”就这样定下来了。

田雪原说,这个过程产生了两个文件。其一是当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发表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其中号召: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另外一个文件就是,田雪原接受领导委托,向中央书记处起草的报告,定下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和解决的基本方针。

“就像一个急刹车,已经踩到底了。”田雪原说,那时决策层形成的共识是,“只生一个”既非三五年间的权宜之计,又非永久之计。而是在一定期间,为了达到使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的,围绕“控制一代人”,所制定的政策。 rQ25V3RSp4CEy4bHj3n7GM6P3/H0ONqLACML3wWNmEksZ6c1dMrtAkTAfto8jAQ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