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首次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破冰。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美国的一架运输机就提前来到了中国,降落在了北京首都机场。
这架运输机停稳以后,舱门打开,几个美国人在中国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一个秘密的集装箱从飞机上卸了下来。
然后,美国人迅速地打开了这个集装箱,露出了一个中国人从未见过的玩意儿。据美国人介绍,这是活动型的卫星地面站。美国的这个卫星地面站便安放在了首都机场,其天线直径仅有10米。
几天后,尼克松的访华专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首都机场。舱门打开,尼克松缓步走下飞机舷梯,美国国防部安全军官黑格如影随形般紧紧地跟在尼克松的身后,他手上还拎了一只小巧精致的黑皮箱。
当时,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把这个黑皮箱与美国的卫星联系起来。
当晚,周恩来陪同尼克松一起看当天中美活动的录像。刚看了几个镜头,尼克松便指着录像对周恩来说,现在美国人民也正坐在电视机旁观看我们今天的活动情况。
听尼克松这么说,周恩来心里略为一惊,但随即若无其事的回答说:“是吗?”
尼克松指着身边黑格拎着的黑皮箱笑着说:“从我踏上中国领土的第一步起,我在中国每时每刻的活动情况,便全都由它记录在案,然后再通过我们天上的通信卫星,将这儿的每一个活动细节随时传回美国。”
至到这时,大家才注意到,这个后来被称之为“黑匣子”的黑皮箱,其实它就是美国微型活动卫星地面站的终端。
后来,据在场的有关工作人员回忆,周恩来听后十分震惊,但他表面上依然显得漫不经心。事后,周恩来找来有关人员,对“黑匣子”之事进行了认真询问。有关人员把“黑匣子”和卫星地面站的有关秘密详细地向周恩来作了介绍,最后不无遗憾地补充说:
可惜的是,天上现在还没有我们中国的通信卫星!
听到这里,周恩来一下沉默了,他陷入沉思之中。
自从这天开始,每当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有意无意地看一看尼克松身边的那个“黑匣子”。
一次晚宴中,周恩来又一次谈到了那个神秘的“黑匣子”,尼克松脱口说道:“我们这次带来的卫星地面站,到时就留给你们吧!”
周恩来端起酒杯,笑了笑说:
总统先生,我看还是卖给我们吧!
就这样,尼克松访华结束后,他带来的那个卫星地面站,便被中国买了下来,留在了北京电信管理局。
本来,为了限制中国和苏联在某些领域的发展,西方对中国是封锁的。按照国际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规定,像卫星地面站这样的设备,美国是绝对不应该卖给中国的。但是这时中美关系正处于缓和状态,也许为了对中国表示诚意,也许为了某种政治目的,尼克松同意了中国购买这台卫星地面站。
同年下半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这位首相和尼克松总统访华时一样,也随身带来了“黑匣子”和卫星通信地面站。等田中首相访华结束后,中国把日本带来的卫星地面站也设法买了下来,并留在了邮电部上海邮电科学研究院第一研究所。
这两个卫星地面站的购买,为中国日后卫星地面站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至少,它引起了中央对卫星通信的关注和了解,看到了它的巨大作用。同时,它也为中国的领导人和专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缩短了中国卫星地面站研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