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希望田野:小岗村包产到户与中国改革开放起步
郑明武

第一卷 政策信息 第1章 万里调任安徽省委书记

1977年6月,盛夏的北京绿树成荫,市民或短衣短裤,或一袭长裙,他们的脸上都充满着喜庆,敏感的北京市民已经隐约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就在此时,中共中央政治局解决安徽问题的重要会议隆重召开了。

根据会前邓小平的建议,会议决定改组安徽省委,派万里、顾卓新、赵守一赴任安徽,以万里为第一书记,组成新的省委领导班子,推动安徽的工作。

接到任命后,万里一行便匆匆地赶到了安徽省省会合肥。到达合肥的第二天,万里就召开了省委常委扩大会议。

在会上,万里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安徽领导班子问题》的指示,号召全省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尽快扭转安徽的落后局面,跟上全国的大好形势。

针对安徽的具体情况,万里采取了先稳定局面,再加大力度的办法,果断解决安徽问题。

会后,万里及时改组了安徽省领导班子,解除了很多不称职的各级领导班子的职务,组建了新的省委。

在解决领导班子问题时,他走访了全省大部分地县,拿着前省委组织部印的地市县主要干部花名册,到一个地方就询问这些干部现在在哪里,希望请他们出来工作。

同时,万里采纳了省委副书记顾卓新的意见,大胆放宽政策,吸引人才。他们在全国招贤纳士,首先采取了一系列颇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比如,凡是愿意到安徽来的知识分子,不仅能够解决待遇、户口问题,还可以解决夫妻的两地分居的困难,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经过万里的整顿,安徽很快恢复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大局稳定之后,万里就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农业、农村。万里在战争年代一直生活战斗在农村根据地,对农民是熟悉的,但进城后一直从事工业和城市工作。

这次,解决安徽的农业、农村问题,万里决定轻车简从直接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不做指示,只是看、问、听,争取尽快了解农村的现实情况。

万里是一位最不安于坐办公室的高级领导干部,也是一位最喜欢轻装简从往下边跑的省委书记,他在安徽任职不足三年,跑遍了当时安徽的所有七十四个县市。他的足迹遍及穷乡僻壤,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农户田野间。

于是,万里的“微服私访”开始了。

首先,万里决定到红军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区的金寨县,看望离休老红军,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到金寨后,万里步行爬山,进入深山老区,走进一家家老红军和红军烈士的家中访贫问苦。他亲眼目睹那些为党和国家流过鲜血、牺牲了亲人的红军和烈士家属,如今有的生活非常贫困。这片曾经为国家养育出108位将军的革命根据地,如今穷得令人心寒。

在皖南的芜湖、徽州、池州等三个地区十几个县,万里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这片富饶的土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民连肚子也填不饱。

多次巡察的所见所闻,令这位新上任的省委书记怵目惊心,忧心如焚。

后来,万里曾回忆说: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么能不犯愁啊?

在一次贫困地区县委书记座谈会上,万里恳切地对那些干部说:

必须把生产搞上去,争取今年粮食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你们要求什么样的政策和条件都可以,但保证今后绝不再讨饭!

说着,他蓦地站起来,用手敲打着桌子,激愤地高声说道:

我上次说过,如果今年以后哪个县再发生讨饭的,我就带着他们到你县委书记家去讨!

最后,万里铿锵有力地说:

社会主义决不能让人民挨饿受穷,一定要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万里在告诫那些下属的同时,也在告诫自己:安徽的农业改革刻不容缓了! 3LHeu9JQBfy10xQEw6Ka9Uv5eB5438xK7OjNrSfpJZJTl1E0FMZVIF7+jJzn7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