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团结建国: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三大战役
郑明武

第一卷 中央的决策 第1章 中央初步提出三大改造

1948年9月的一天,在河北西柏坡,秋高气爽,看不出有任何的战争气氛,一切都那么平静。

一间普通平房里,缭绕的烟雾顺着门缝飘散,正如战场上的硝烟一样弥漫开去。

屋内,正在进行着不亚于指挥一场战争的新的战役即新中国的建设问题。

当谈到如何解决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问题时,毛泽东就明确地说:“斗争有两种形式,竟争和没收。竟争现在就要,没收现在还不要。”

此时,刘少奇也表示道:“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政策是要不得的。”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进一步规定:

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一直是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经常思索的问题。

建国伊始,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就提出了继续与资产阶级进行合作的思想。

于是,我们党对过渡时期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地有了新的认识。

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第二次讲话中,谈到何时实现社会主义和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周恩来说:“我们与资产阶级是继续合作下去,还是同它搞翻?今天没有哪一个同志这样说,大家都还是说搞社会主义要15年左右。那么在这期间,总还要跟资产阶级搞团结合作吧!因此不是搞垮它的问题。”

1951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决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设想,要求到1952年底前完成恢复时期的各项工作,开始进入有计划经济建设的新阶段。

10月7日,周恩来在招待应邀参加我国国庆典礼的各国外宾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是要走向工业国有化和农业社会化的。

12月1日,中央在《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中指出:

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必须建立起来。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1952年我国提前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1952年9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一五”计划的问题的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在听取周恩来关于“一五”计划轮廓问题同苏联方面会谈情况的汇报时,毛泽东提出了新的设想:

从现在起逐步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即逐步实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算起15年完成,而不是10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

毛泽东认为,七届二中全会提出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问题,现在这个内容就更丰富了。

当时,党中央还专门就这个问题征求过斯大林的意见。

1952年10月2日,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出席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0月20日写信给斯大林,向他阐述了关于中国怎样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

10月24日,斯大林看了刘少奇的信后,在会见中国代表团时,对中共中央的设想,做了肯定的评价。

斯大林说:

我觉得你们的想法是对的。当我们掌握政权以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应该采取逐步的办法。你们对中国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态度是正确的。

斯大林的表态,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无疑是一种思想理论上的支持。

于是,中央对三大改造问题,逐渐有了一个大致的改造方向和步骤。 Mbqz9jKG9IQD40F/rNnwkHJEWLdZHklmgFlcJSXVb3r2rzdAK3H/OjY8YUzgtO6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