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鞍钢三大工程破土动工

1951年10月,国家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题为《中国工业的目前情况和我们的努力方向》的报告,其中说:

到1953年,我们修建铁路的钢轨,就可以完全由自己解决了,大型钢材、无缝钢管及薄型钢板也能大部分解决了。这些新厂的建设,对于我国的重工业,是会有一定的加强作用。

李富春的报告,实际上是向全国、全世界宣布:

1953年新中国将有新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开工投产。

然而,当时鞍钢的情况是无缝钢管厂和大小轧钢厂这两项工程还仅仅是张蓝图,还没有破土动工,要实现富春同志提出的任务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可见,当时鞍钢建设者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1951年10月12日,苏联专家帮助完成了恢复和改造结钢的总体规划设计,其指导原则是:

扩大鞍钢生产规模,使之大大超过以往达到的最高水平;建设新的强大轧钢厂,保证生产多种产品,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需要。

随着设计的完成,鞍钢三大工程破土动工在即,鞍钢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就变得格外迫切起来。

1951年12月13日,李富春亲笔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报告,请求动员全国有关方面的力量帮助鞍钢建设“三大工程”。

12月17日,毛泽东批示:

完全同意,应大力组织实行。

1952年3用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党组就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方针、速度与地区分布问题,提出集中全国力量,特别是技术人员,首先进行鞍钢的恢复与改建工程建设的方针,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首肯。

于是,在毛泽东批示的鼓舞下,全国各地派遣了大批有经验的干部和工人到鞍钢参与三大工程建设。

负责基建的人员有了,但是,当时这些新来的建设者们大都没有建设经验,经验缺乏成为一个瓶颈。

为了迅速扭转被动局面,鞍钢建设者遵照中央和东北局、东北工业部的指示,根据国家建设鞍钢的方针和总体设计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1952年2月之前,鞍钢领导集体着重引导鞍钢全体干部从思想上加强对基本建设的认识。

接着,从1952年3月开始,鞍钢领导集体采用“割韭菜”的办法,先从生产单位抽调了15名老干部,170名一般干部,180名技术干部以及大批技术工人转到基本建设。

与此同时,中央从全国47个主要城市,70多个单位给鞍钢调来近千名干部和技术工人。

这样,鞍钢就有条件充实机构,扩充队伍,着手建立12个职能处、一个驻国外小组、7个专业工程公司和5个主要工地,同时组建了政治部及政治工作系统。

从1951年7月到1952年7月,基建工人增加3倍多,技术人员增加两倍多,干部增加近一倍。

基建队伍的加强,对扭转1952年上半年基建工程完不成任务的局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大型、无缝工程,1952年8月份以前,每月平均只完成计划6%,9月份完成计划19%。

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后,立见成效,10月份仅用20天便完成了全月计划。

施工力量集结起来,鞍钢领导集体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

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是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

培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短期训练班、到现场实际操作、订师徒合同等。

1952年,共培养了4300名技术工人,1000多名专业干部。

在当时,鞍钢还特别注重发挥知识分子在三大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鞍钢领导集体还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苏联专家讲课。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随着鞍钢生产和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党中央和东北局先后派了近500名地委级老干部来鞍钢,当时称之为“五百罗汉”。

这些同志绝大多数来自老根据地和部队,他们不懂工业和技术,是所谓“白帽子”。

但是,这些同志遵照中央指示,决心变外行为内行,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和技术。

鞍钢领导集体为老干部积极创造学习条件,成立了老干部学校。

在培训学校,学员按不同文化程度编班,每天早7时到9时上课,常年坚持。

1951年,鞍钢还选送55名老干部和技术人员到苏联学习。不少同志很快地掌握了专业技术,在“三大工程”和鞍钢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当时,东北工业部处以上干部都要深入到鞍钢的工厂、矿山。从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到炼钢、轧钢等生产工序,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听,从头到尾,向内行学习,向专家技术人员请教,包括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中的专家以及尚留在鞍钢的几位日本技术人员请教。

在此期间,钢铁建设者们上午实地观摩考察,下午听技术人员讲课。一边学习,一边了解情况,一边研究恢复生产的方案。

通过学习和实践,鞍钢建设者们逐步摸索到基本建设的规律和管理经验。

随着物资、人员到位,鞍钢三大工程的筹备工作顺利结束,三大工程开工已万事具备。

1952年7月14日,无缝钢管厂破土动工。

1952年8月1日,大型轧钢厂破土动工。

1952年8月11日,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1952-1952年苏联对恢复与改建鞍钢所给予技术援助之协定书》,苏方派遣83名专家来鞍钢工作,中国陆续选派了630多名干部、工人去的苏联学习。

1953年春天,七号高炉工程破土动工。

于是,从1952年下半年起,三大工程就开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py+9F++JyE+GWjtx65xRT3glmqcIqXyczybu3RGhQN98CqgxEjJgDM2ZyVYAYt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