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马叙伦决心献身人民教育

1949年11月1日,教育部宣布成立。

为了改造旧的教育,建立崭新的人民教育,党和人民选择卓有成就和威望的老教育家马叙伦担任第一任教育部长。

马叙伦把这个新任务,看作是党和人民对他极大的信任与重托,他感到十分高兴和光荣。马叙伦深情地表示:

由于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中央人民政府业已成立,我们才有可能将人民教育问题提到国家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才有可能来考虑、讨论和处理全国性人民教育问题。

胜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自然是很愉快地接受这一光荣任务。

此时此刻,马叙伦部长百感交集,他在旧中国,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无论是教书或从事教育行政工作,虽然他辛勤工作,并为革新教育、救国图强,提出和力图实践一系列的教育主张。但是,在那时反动的统治下,障碍重重,他的许多理想只能成为泡影,甚至屡遭迫害,难以实现他教育兴国的理想。

马叙伦这位曾经饱经风霜和忧患意识的老教育家,在新中国,他精神焕发,以极其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开始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新征程。

马叙伦衷心拥护《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他特地在他红星楼办公桌的案头,放了一本《共同纲领》。并亲手用毛笔逐字逐句地把《共同纲领》关于教育方面的条文抄写下来,字迹潇洒俊逸,刚健劲拔。其中有: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乎,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第四十二条,提倡爱人民、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

第四十三条,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践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四十七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意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广泛需要。

马叙伦认为,这些条款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国民道德的标准、教育方法以及改革旧教育的步骤和重点等,是创建新中国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因此,他放在身边,经常学习,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马叙伦曾对教育部办公室副主任葛志成意味深长地说:“《共同纲领》是开国大法,我们举了手的,我们有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对有关文教工作的章节,特别要逐条学习。”他还深有感触地说:“你看,新华门内不就竖立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吗!在旧中国,工农及其子弟向来被排斥在学校门外的。今天教育要向工农开门,因为工农兵是人民的大多数,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就要提高工农兵的文化水平。”

教育部成立之初,教育战线是头绪纷繁,百废待兴,面临旧的教育如何改造,新中国的教育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起步等问题,马叙伦和他的同仁们必须要为新中国的教育大业进行奠基。 92MZfbHA305lUKNTsvgEDOPHBPU4lOVavXfE9J1tHKx7nbnz2xc/QbCWprm6Q+4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