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宋词史:全2册
陶尔夫,诸葛忆兵

修订说明

诸葛忆兵

1999年,与刘师敬圻商定,由我来完成《北宋词史》。刚开始,我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主要是出版时间有限定,而我对北宋词史许多方面没有专门研究,大致只能做到人云亦云。刘师敬圻鼓励我说:任何一部文学史,不可能所有的章节都精彩,只要总体具有独特性,其间某些章节比较出彩,就可以在学术界立足。《北宋词史》出版后,我一直对自己所关心的词史重点问题保持浓厚的兴趣,陆续有论文发表。《北宋词史》更换出版社,再度出版,我曾做过两点修订:其一、性爱心理与词体的兴起,试图解释词体兴盛最重要的条件和原因。其二、“采莲”题材,明确宋词中“采莲”话题乃是“采莲”歌舞场景的描写。

这次再版,我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比较大的修订:

首先,以往北宋词史大致是从晏欧时期开始讨论。晏欧之前,北宋有近八十年的历史,总是被简单敷衍过去。南宋初年王灼已经对这段词史的发展过程不能理解,提出疑问。我试图勾勒出这段词史的大致面目,回答王灼等的疑问,并对其做出为什么是这样的说明。其次,“以诗为词”是词史上最为重要的创作现象之一、也是聚讼纷纭的问题。我在前两版《北宋词史》的叙说中,大致是抓枝节而不见纲领。这次重版,我力图阐述诗词之辨实质在于教化与娱乐。诗言志,其功能目的为政治教化;词言情,其功能目的为声色娱乐。性爱心理与词体的兴起,北宋初期词坛概貌,“以诗为词”之辨,三个问题的讨论中,解决问题的学术立场是一致的,贯穿着相同的学术观点。此外,还有诸多的小修订。如对北宋后期被词史基本忽略的重要作家曹组的研究,对苏轼生平经历与性格形成的论述,等等。

《北宋词史》出版之后,个人学术兴趣有了不断地转移,如前几年一直醉心于范仲淹研究,出版了《范仲淹研究》和《范仲淹传》;近几年一直关注宋代科举与文学创作互动关系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此外,也是由于个人学术能力的限制和时而疏懒等原因,北宋词史诸多问题研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推进。我期待《北宋词史》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开放的学术空间,在今后的重版中有持续的修订和不断的提高。

2013年7月于山东威海 kCkHc3RDptlrILCPn2A94KG4sc2FRyr0WNezgnuRx7njA6lDd6Q3UXS+E0ej+L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