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家庭心理学:维护家庭的和谐美满

家庭是每个人躲避风浪、修复心灵、减缓压力的驿站,是不断进取、成就事业的加油站。家庭的和谐美满,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快乐;而维护一个家庭的和谐,则需要了解家庭心理学,掌握心理学上的技巧和方法。

幸福递减定律:别让幸福从你的生活中溜走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在吃第一个面包的时候会感觉香甜无比,吃第二个的时候会感觉很满足,吃第三个的时候就会感觉饱胀,如果这时继续吃第四个、第五个,那就成了负担,最初的快乐荡然无存。人们从获得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感,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的增多而减少,这就是著名的幸福递减定律。

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境界,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生活在尘世,或许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人知足常乐,在浮华世界,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体会知足者常乐的意境。

人都是有贪欲的,想要的东西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千方百计才得到了就会觉得很高兴,但是得到的多了就会变成负担了。当现有的一切都不能满足的时候,就会往更高的需求进发了,否则,就会觉得生活无趣。

世界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知足了,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知足了,就可以给他人少添很多的麻烦。

一个天使送信的时候在人间睡着了。醒来后,她发现自己的翅膀被偷走了。没有翅膀的天使,能力比普通人还要小。又冷又饿的天使得到了一个牧羊人的帮助。用牧羊人家里的羊毛织了一对翅膀飞走了。

几天后,天使前来答谢牧羊人,问他想要什么。

牧羊人说:“让我增加100只羊吧!”

羊群增加了100只,牧羊人比过去更累了。他找到天使,请她把羊变回去,为自己盖一所大房子。牧羊人在大房子里住着,发现到处是灰尘,打扫不过来。于是他又用房子换了一匹马,牧羊人骑在马背上,但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又把马还给了天使。

天使问:“你还想要什么?”

牧羊人回答:“什么也不要了。”

天使说:“人类都有很多愿望,你没有吗?”

牧羊人回答:“愿望实现之后,我才知道,我不需要这些东西,它成了我的累赘。”

天使说:“那么,我送你一样无价之宝吧!就是性格。你想有什么样的性格?”

牧羊人说:“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性格,那就是知足。”

知足是一件无价之宝,可是我们往往不看重这件宝物,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它不屑一顾,结果呢!我们总是被无休止的欲望缠绕在身,搞得身与名俱灭。

学会感受幸福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个标准,一个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徒步孤行、饥饿难耐的人意外地找到一片满是泉眼和挂满果枝的绿洲,对于那个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幸福。而生活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环境中,那“绿洲”之福就显得微弱至极。

幸福递减定律告诉我们,人们如果正处于较差的状态下,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让他们兴奋不已;而当这些人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他们的要求、观念、欲望等都会发生变化,人处的环境越好,需求、欲望就会越高。

其实,幸福之所以打了折扣,并不是幸福真的减少了,而是因为个人内心起了变化。所以,当你感觉不到幸福时,你依然是被幸福包围着的,但要警醒不要让你的感官味蕾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一个国王带领军队去打仗,结果全军覆没,国王侥幸逃了出来,但是他却又在荒郊野外迷路了。整整两天时间粒米未食、滴水未进。就在他走投无路时,碰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用玉米面和干白菜做的菜团子。饥寒交迫的国王三两口就把菜团子吃光了,他感觉自己在王宫的时候都没有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他问老人这种美味的食物叫什么名字。老人告诉他这叫“饥饿”。

后来,国王回到了王宫,突然又回忆起老人给他吃的叫做“饥饿”的美食,于是命宫廷的厨师们给他做来吃,结果,厨师们费尽周折地做了一次又一次,却总也无法满足国王的要求。

不难看出个中缘由。菜团子还是当时的菜团子,只不过现在它已经不能叫“饥饿”了。回到王宫的国王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玉液琼浆,饱食终日的他没有饥肠辘辘的感觉了,那种“饥饿”的美味当然也不复存在了。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礼物,如果你要抱怨食物滋味不足,那就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吧!如果你想抱怨婚姻伴侣不尽如人意,那就想想那些还在为没有结束单身生活而向上帝祷告的人吧!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不公,那就想想那些早已仙逝的人吧!如果你想抱怨孩子太过淘气,那就想想那些渴求骨肉却不能生育的人吧!如果你想因房子没人清洁打扫而发牢骚,那就想想那些露宿街头的人吧!如果你因工作疲惫而厌烦,那就想想那些失业的人、残疾人以及那些梦想着和你有同样工作的人吧!

幸福是需要提醒的,人们常常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真的得到了,幸福感就失去了。要想一直过得幸福,就要学会感受幸福,不要让我们的感官麻痹了,失去对幸福的敏感。经常思索幸福的意义,寻找幸福,记住幸福。

心理驿站

1.幸福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

2.珍惜自己拥有的,知足才能幸福;

3.知足并非不思进取,但需远离欲望的烦恼。

感恩心理:怀着感恩生活

在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在为我们付出,替我们着想。如果不知道学着感恩地生活,那我们就无法得到更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多说一声“谢谢”,常怀一份感激,人们就会更加乐意与你亲近,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人应该懂得感恩,应该懂得珍惜你所得到的一切。与其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不如感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的心和惜福的心正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

让感恩与慷慨之神接近

古罗马的神话传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古罗马众神决定举办一个巨大的欢迎会,会上将会邀请所有的美德神参加。真、善、美、诚以及大小美德神都应邀参加,他们和谐相处,友好地谈论着,玩得很痛快。

但是主神朱庇特却发现,有两位客人互相回避,不肯接近。于是向信使神库瑞讲述了这一情况,要他去看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信使神立刻将这两位客人叫到一起,并给他们介绍起来。

“你们两个好像以前从没有见过面吧?”信使神问道。

“没有,从来没有。”一位客人说,“我叫慷慨。”

“久仰,久仰!”另一位客人说,“我叫感恩。”

正如神话所说,生活中的慷慨行为往往难以得到真诚的感恩。

我们每个人都在依赖着他人的奉献来生活,只是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不知道怀抱感恩地生活,而这种人不管穷富,他的灵魂一定是贫乏的。生活中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坦然地面对人生中的磨难,也才能够顺利地通过生活中一个个的陷阱,直至达到成功的彼岸。

学会感恩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不必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表示你的感谢,某个时候,只要你稍微驻足,看着周围的风景,你就会感谢天地给予了我们阳光、空气、水和粮食,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将无法生存;感谢我们的父母,在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育成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还有我们的老师,他们用心血,换来我们的长大成熟,没有他们,我们早被人生的泥泞困住,还有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爱人……

一位女士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我的儿子一周岁的时候被确诊为“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我最初的反应是得到了安慰——我终于理解了他的行为举止。不过,紧接着,我就陷入了悲伤、恐惧和气恼中。我感到很难过,为儿子,也为我自己。跟其他与我有相同处境的人一样,我不禁也问上帝:“为什么是我?”

上帝的眷顾,使我如今可以把心思放在感恩上。我相信,因为上帝相信我会把我最好的一切给我的儿子,才选择我来抚育他。上帝将教我如何去爱、去理解儿子。我因有我的儿子而感激上帝,感谢他选我做我儿子的母亲。

感恩的心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能帮助我们这些为人母的人呢?对家人所做的事情表示关注和感谢,由此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可想而知。在表达感恩时,你显示了你的爱心和感激。这种感受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每一天。作为母亲,有时会觉得得不到别人的感激——的确,母亲通常都是最后一个被感谢的人。传授感恩的一种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即使某些天当你的孩子或丈夫接连地做错每件事,也要找理由感谢他们。要不惜花费时间去寻找美好事物。想想你的家人所做的值得你表达感谢的事儿。你可以对丈夫说:“谢谢你为我们这个家不辞劳苦地工作。”或者对你的孩子说:“我很欣赏你的幽默——笑一笑感觉不错。”表达你的感激有助于家人理解被感激的心情。若他们仍旧不能理解,就把你未被感激的心情告知他们。你也可以让他们知道,在你得到他们的感激时你的感受。

当你需要协同合作时,感激之情是一股惊人的动力。在得到两岁儿子的帮助时,我常热烈地称赞他。我要让他知道他是我的一个重要助手。他向我表达了感激,我知道是我在教他学会感激。前几天,我带回家一束五颜六色的玫瑰花。连续五天,他几乎每天至少要向我道一两声谢。

讲述这一切的时候,这位女士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她的家庭生活因为懂得感恩而变得有声有色。

我们有时很忙,再加上家庭生活本来就有些烦琐,这使得多数人忘记了感恩。倘若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主动去做他们分内之事,那么家庭成员之间就不至于因家务杂事而产生怨恨与分歧。

有人说:“我们关心的远比我们知道的少,我们知道的远比我们所爱的少,我们所爱的远比我们所能爱的少,就这一点来看我们表现得远比真正的我们少。”生活中的你我不是不懂得感恩,而是我们可能会认为对于自己的家人没有必要去感恩,家人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因此,我们接受得心安理得,但是如果是外人为我们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我们往往会记挂在心。这显然是个误区。感恩的心,不止停留在对帮助过你的人身上,还应施与父母、伴侣、兄弟姐妹、朋友、子女身上。

生活安稳时,表达感激很容易。生活困窘时,表达感激更富于挑战性。经济困难,长期的病痛折磨,亲人离世和夫妻不和都会使你陷入困境,令人心烦。虽然痛苦难以避免,但如何看待痛苦却是可以选择的。正面、感恩地看待痛苦使我们更为坚强、贤明,更加热爱今天。

曾有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研讨会,议题是“人类产生的多级能量”。与会者将能量分为七个不同的级别。第一级能量是依据冷漠的情感和富有牺牲精神的思想而定义的;处于第二级别的人有激愤的情感和斗争的思想。能量等级越高的人,他的情感和思想也就越活跃。在第七个级别中,人可以体验到无条件的爱和无责难的思想。唯有上帝才能在第七级释放能量。人类的平均能量级为2.5。要想获得安宁与喜悦,个人的能量必须提升到5~6级。

那么我们该怎样提升自己的能量级,开启愉悦的心门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感恩的态度。用感恩的眼神看待每个人。倾听爱你之人和你所爱之人的内心。每天说些感谢的话。感谢生命带给你的教训与祝福。

你经历的情感和怀有的感恩越多,你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你收获的珍贵,你将会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你的人生观也将会在生命的进程中不断地完善,你的家庭生活也会其乐融融。

1.我们给予别人的感激,远比我们得到的少;

2.给别人一份感激,自己收获一份幸福;

3.怀着感恩生活,世界才会更美好。

杜利奥定律:拥抱热情,拥有快乐

在心理学上,充满热情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容易培养一种积极的正面情绪。在这种心态下,人们往往充满乐观和朝气,做起事来也更有劲头。美国心理学家、作家杜利奥说道:没有什么比失去热情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如果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这就是杜利奥定律。

拥抱热情,你才会拥有快乐

在人生旅途中,有一些事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热情的心理作用,让自己敞开心扉,找到一片绿洲。

一位将军奉命到沙漠里参加演习,他的妻子为了陪丈夫就跟着他来到沙漠的陆军基地,白天丈夫参加演习,就把妻子一个人留在营地的小铁皮房子里。沙漠里白天的温度很高,天气热得受不了,即便是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最让这位妻子难受的是她没有任何人可以聊天,因为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根本就不会说英语,她本人也不会墨西哥语和印第安语,每天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盼望丈夫早点回来。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她想要抛开一切回家去。

父亲的回信很短,只有简单的两行字:“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父亲的回信短促而有力,让她心头一颤,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于是这位女士开始努力地和当地人交朋友,而当地人也很热情地和她交流,他们的反应让她既惊奇又兴奋。渐渐地,她开始对当地人的生活表示感兴趣,而当地人也很大方地把自己最喜欢但又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物品都送给了她。

她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沙漠动物的知识,有时还和当地人一起看沙漠日落,她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沙漠没有改变,土著人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主人公的生活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个中原因不言而喻,那就是主人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对生活产生了热情。之前她很悲观,因此,她在沙漠只看到了满天黄沙,经过父亲的提示后,她变得乐观积极了,久违的热情被找了回来,于是她看到了美丽的“星星”。

从此,她把原来认为恶劣的环境变为自己一生中有幸经历的最有意义的冒险。兴奋不已的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于是,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问世了。

生活其实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如果你认为它们发生了变化,其实恰恰是你自己的心态变了。

如果你始终热情高涨,那么,即使你身处茫茫无边的沙漠,你也会与漫天黄沙交朋友;而倘若你缺乏热情,那么沙漠中的绿洲也不足以让你欣喜。人生是幸福还是困厄,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无关,而是取决于你对这些事的态度。

叔本华说:“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会变苦一样。”是的,如果你的心中装满了不快乐的想法,则甘醴也不会让你的心变得甜蜜。生活总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你的心态。

快乐如此简单

曾有个大富人,家有良田万顷,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而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人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人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富人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家里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

打铁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铁匠炉子上的活也丢下不干了。

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

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

“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

“藏在炕洞里会被偷去。”

……

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

铁匠夫妻俩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开心,是因为得了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为了这不义之财,他们既怕被人发现怀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条不知如何处置,所以终日寝食难安。

法国杰出的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快乐与否,绝不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

有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当前的境遇,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没了工作不要太在意,但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失去了,那活着如同行尸走肉。快乐是人天性的追求,开心是生命中最顽强、最执著的意念。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以为自己处于某种状态并相应地为之,这种状态就会愈发明显。有些小孩本来不很难过,但一哭起来,却越哭越伤心,就是这个道理。当你认为自己很可怜,让痛苦爬满额际,你的生活就会真的很痛苦,而如果你相信自己很快乐,并且快乐地去生活,那么你的生活也就真的很快乐。快乐的神泉就在你心中,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寻求人生快乐的捷径是:知道自己在生活中会遇到困难、悲伤和恶劣的情形,但深信自己可以克服它们,这种快乐是无价的。

1.幸福源于美好的心态;

2.决定自己是否快乐的人是自己;

3.有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环境与心理: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在一片原始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善于飞腾、跳跃的灵猿。它们在森林里的那些又粗又直的乔木之间轻盈敏捷地攀缘、跳跃,一根藤蔓就可以让它们荡秋千。它们的身体十分灵巧,行踪无定,因此,即使是猎人对它们也奈何不得。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将这群灵猿赶到一片生长着长刺的柘树、满身棘刺的酸枣、味道甚甘苦的枳树的灌木林中,发现这些原本灵活的灵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它们无树可攀,无枝可跳,由于这里荆棘丛生,稍有行动,就会被繁枝利刺扎得疼痛难忍,这使得灵猿们善于腾跃的本领无法施展。因此,它们只能小心谨慎地在林间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战战兢兢地爬行,心情紧张,以致浑身直打哆嗦。

同样的一群灵猿,它们的筋骨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在乔木林和灌木丛中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呢?答案是:环境的改变使它们无法充分施展自身攀缘腾跃的本领。

人类也会如此,当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某种变化,则就可能会使我们感到不适,也会因此影响能力和水平的正常发挥。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高考前学生们会根据高考的时间来提前很长时间调整自己的作息,以避免真正考试的时候不适应环境;运动会时东道主一方的运动员往往相比其他地方的运动员要轻松些,这也是因为东道主运动员身处的比赛环境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他们因此感到舒适而轻松。

所以说,环境影响着人的心情,并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拥挤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科学家对处于拥挤环境中的动物进行尸体解剖发现,过度拥挤对它们造成了明显的生理损害。对处于拥挤情境中的人类所做的观察与调查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果。空间的需要在人类中表现得和动物一样强烈。

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由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不受别人的干扰,不受别人的监督,不用提防别人,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状态当然很放松,而周围的人如果过多,则使我们无法实现这些要求。

在人的高密度区,人们为了保持心灵上的这种空间和自由,只能用冷漠来排斥他人,使他人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小城镇的人更粗野,更缺乏体谅和教养。而且,城市居民还比较孤僻和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次数与种类,要比郊区少得多。他们不愿意向陌生人微笑或说话,在危难时,不太愿意帮助别人。在发生命案时,路人或邻居甚至不会向警察报案。

一项研究表明:

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于男性);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我们自己也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每天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当公共汽车上特别拥挤时,人很容易精神紧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要提防扒手,还要小心被人踩到脚,可能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都让我们很难放松。

另外,人口的密度与人类的异常行为也有关联。犯罪学家的研究证明,犯罪与人口密度往往成正比:城市中心的犯罪率始终比郊外高。同样,在人口高密度的地区,经常发生故意破坏文化艺术的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有一次,旧金山大堵车,堵的时间很长,突然有个人跳下车来,拿出手枪一路打过去,打死了12个无辜的司机。事后警方发现,这个人从前没有任何暴力行为的记录,他只是工作压力过大,而拥挤的道路不仅使他无法压制内心的烦躁,反而加剧了这种烦躁,最终酿成惨剧。

心理疾病与人口密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中,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最高,当转向人口密度较稀薄的郊外,心理疾病发生率逐渐下降。

过度拥挤还与死亡率高度相关。有个研究调查了某个国家的监狱体系和精神病院,证明死亡率随人口的增长而上升,随着人口的减少而下降。

别让噪音害了你

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噪音是指波形量非周期性变化或超过85~95分贝的不规则声音。但在现实中,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欢快的锣鼓声、口号声、大喊大叫、鞭炮声,尽管超过85分贝,甚至有的也无规律,但不会引起参与者与欣赏者的心理烦躁。这是因为参与者和欣赏者当时有一种心理宣泄的需要而喜欢或能够接受这种声音。

反过来,即使低于85分贝的声音,如果不成规律,比如,鸡鸣狗叫,对某些人来说,也形成了噪音。有人爱养蝈蝈,其阵发性的叫声对某些人来说是噪音,对另一些人却像催眠曲。

噪音可以引起人们的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影响休息和造成睡眠障碍等现象,这叫做噪音定律。噪音有时会形成对别人的强烈的情绪干扰,甚至使人方寸大乱。

许多作家之所以喜欢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去写作,就是为了躲避城里密集的噪音。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环境的物理因素可以左右处于某种环境中的人的情绪,而一个人的情绪又会影响到他对置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的评价。良好的物理环境会使人心存善良,引导被试者对观察目标作出善意的评价;而不良的物理环境会使人产生攻击性心态,导致被测试者对观察目标作出恶意的评价。

由此看来,如何合理地设置舒适的生活环境的物理因素是很重要的。比如,空调的温度、墙纸、天花板、地板的颜色、照明、椅子的质地、家具的摆设、窗外的景色、环境音乐等因素,都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给生活空间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让人在经过一天的工作奔波后,能够充分放松、愉悦身心,从而减轻工作奔波的疲劳,摆脱生活琐事的烦恼,享受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1.环境的物理因素可以左右处于某种环境中的人的情绪;

2.无法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3.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空巢心理:把关心真正送到父母的心里

有这么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许多小鸟在无忧无虑地起舞歌唱,离它们不远的地方有一对年老的鸟夫妇趴在窝中,它们感叹说:“孩子们的翅膀硬了,一个个都飞走了,就剩下我们两个老的独守巢中,真是感觉凄凉孤单啊……”

中国人的观念中更看重天伦之乐,在多数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心中,儿孙绕膝才是理想的晚年生活。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大家庭逐渐解体,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核心家庭为基础,再加上工作调动、人口流动、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等原因,使得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家庭观念日益淡薄紧张,从而导致子女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于是,老人晚年的理想落空了,一时间,孤独、空虚、落寞、伤感等各种情怀油然而生,因此导致精神委靡,顾影自怜,甚至经常偷偷哭泣,倘若老人又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这种消极感便会进一步加重。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功能会降低,又会因此导致更多的疾病缠身。

现在的多数老人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因此,他们很少要求子女对他们进行经济供养,但是衣食无忧并非内心无忧,他们更渴盼子女的精神关爱。中国传统思想是“养儿为防老”,因此,人岁数大了以后,就会不觉间对子女有一种依赖,也因此会变得敏感、脆弱,倘若这时再受到子女冷落,内心的痛苦是免不了的。因此,子女要意识到父母在心理和生理上可能遭到的危机,为父母的身心健康做一些实事。心理学家强调,与父母住在同一座城镇的子女,与父母的住处尽量不要太远,就像日本人提倡的“一碗汤”的距离最为合适。所谓“一碗汤”的距离是指子女与父母居住的距离应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衡量标准。而那些与父母异地而居的子女,除了要托人帮忙照顾父母外,还应更加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平时有事没事多打几个电话问候,尽量在节假日的时候回家探望等。

给父母找点儿事儿做

了解父母的想法,要深入到父母的内心世界。父母不说,不等于没有;父母没有做,不等于没有需要。空巢老人不仅孤独寂寞,还会无所寄托。

这是一个做女儿的讲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因为忘了一份文件,我从单位返回家中。推开门,看见父亲独自坐在沙发上对着窗外发呆,我走到父亲身边,他没有察觉,看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后来又有几次类似的情况,每次回到家时都看到父亲呆呆地站在窗前出神。

于是,我开始留意父亲,竟发现他总是一个人发呆很久。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恍然明白,父亲有的是大把的孤独时光:报纸看完了,他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去邻居家串门,他只能在自己的空间里“若有所思”,他的生活看似儿女孝顺、风光无限,其实很苦很难熬。

第二天上班后,我就给父亲打电话:“爸,我今天走得匆忙,碗筷也没收拾,你洗一下吧!盆里还有几件衣服没来得及晾晒……”父亲大声地一一允诺。下班回到家,父亲乐呵呵地对我说:“你交代的‘任务’我都完成了,还把你没来得及拖的地拖了。”

此后,我总是刻意地留一些杂活给父亲,每每下班回来后,我看到的是一个整洁的家和父亲的笑容。

我这一“懒”,父亲便有了“用武之地”,每天显得忙忙碌碌,精神奕奕,还会时不时乐呵呵地告诉我他的“工作计划”。看着父亲充实的生活和灿烂的笑容,我的心中开出了欣慰的花朵。

其实,孝顺有许多种方式,爱也有许多种方式。当你看到父母丰衣足食背后落寂的眼神时……不妨给他们找点儿事儿做,让他们感觉自己依然宝刀未老,依然老有所用。

关心父母的心理需求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且,我们绝大多数人也都能够真切地关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想负起为人子女的这份责任,想让父母知道你是在用心爱着他们、关心他们,每一个成年的子女,在父母年老的时候,都会尽自己所能,为父母创造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让父母吃好、穿好、住好。但却由于自己的繁忙,或者因为自己的大意,而忘记了父母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更需要的是儿女的关心而不仅仅是金钱。

曾有一篇新闻,报道的是哈尔滨市一位71岁的老人,每月有2200元的退休金,有单独的6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住房,家中雇有一个保姆,每月费用450元,由儿女共同承担。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老人却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要求他必须每周探望自己一次,对自己进行精神安抚。老人在材料中写道:“我没有物质上的赡养要求,我有能力养活自己,不要求儿子给予我钱物。但我要求儿子关心、体贴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周末保姆休息时,应来探望我、照顾我,不应留我一个人在家。此外,平时要来电话询问我的有关情况。”

常回家看看老人,不但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还要多观察父母,关心老人仅有的一点精神需求。让老人过得开开心心,健健康康。

正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们年轻时不能懂得父母的心,但是有一天,当我们自己也成为父母的时候,就能够深切体会到那种浓浓的爱子之意。而当我们真正懂得了父母的心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头发开始变灰、变白,他们的腰身日益弯曲,他们的脸上布满皱纹……

中国有句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做子女的可能无法遵循这样的古训而“不远游”,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游必有方”,这个“游必有方”我们应该理解为安顿父母的方法。如果你不在年老的父母身边,请寻求一种妥当的方式来安慰父母孤独落寞的心灵。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巨大的遗憾总会发生在一些人身上,倘若你还幸福地拥有父母之爱,那么,请别忘了,抽出你的百忙时间,常回家看看,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谈谈……

1.你是否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与父母那份真挚的情感;

2.不要为任何理由而推托看望自己的父母;

3.别有“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适当疏远原则:爱人之间也要留有空间

你去开会,会场中有10个依次排列的座位,6号位和10号位已经分别坐上了两个陌生人。这时,你会选择第几个位子坐呢?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走进会场的第三个陌生人通常会选择8号位子,而走进会场的第四个陌生人通常会选择3号或4号位子。

心理学家发现,陌生人之间在自由选择位子时通常遵循这样的法则:一个人既不会紧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也不会坐得离那个陌生人很远。因为,紧挨着陌生人坐下,对方会变得不安,甚至可能会把身子移向另一边,而这个人也很可能会感觉不自在。但是若在离陌生人很远的位子坐下,就有可能伤害到对方,对方可能认为自己因某些不好的地方而被你嫌弃。因此,人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往往会选择既能给人留有一定空间,又不致对人造成无声伤害的位子。这就是心理学上尊重个人空间的“适当疏远原则”。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空间,如居室、床位、座位、办公桌等,这些都不喜欢被别人侵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公共汽车上我们也愿意一个人独占两个人的座位;在影院时,如果空位很多,则我们宁愿去坐较偏的位置,也不愿坐到中间与别人紧挨着。

所以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个人空间。且这个个人空间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容侵犯的,但是这个空间又不是无限大。通常情况下,亲密友好的人距离就近,但是再近的距离也不是“亲密无间”。同样,个人空间不仅仅是体现在空间距离上,还体现在人们的心理距离上,一个人心理上的个人空间更不容侵犯。

著名的电影明星嘉宝曾叹息说:“他们不让我单独待着。”这是一位名人在私人空间被剥夺后的一声无奈的叹息。其实,不只是名人才会有这种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平常人也同样会有私人空间被侵犯时所产生的苦恼。

这种心理上的个人空间,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试想一个在别人眼里是个透明人的人,该多么没有安全感。

长期以来,人们对亲密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比如,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力求达到双方都各自愿“把对方的一切都吸收到自己的生命中去”的地步,其实,如果你和朋友的关系真的走向这一“亲密关系”的路途,则你们的友谊将会滋生太多的隐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两个朋友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可是却在突然翻脸后,变得比仇人还仇人。

同样的道理,爱人之间也应该留有各自的空间。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曾说:“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成长的积极关心。哪里缺少这种关心,哪里就没有爱。”但是,关心不是束缚,如果不顾对方的感受而强加于人,关心过度或者关心错了地方,就变成了控制,反而会令恋人厌烦。

给对方一点空间,给自己留一片天空

有个女孩就要出嫁了。新婚之前,她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妈妈,结婚后我该如何把握爱情?”

母亲笑着说:“爱情怎么能把握呢?”

女孩惊奇地追问道:“爱情为什么不能把握?”

母亲看到女儿满脸疑惑的样子,就从地上捧起一把沙子,放在女儿面前。女儿很奇怪母亲的举动,发现那把沙子在母亲的手里,没有一点流失和撒落。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指缝间泻落下来。母亲松开了手,女儿发现沙子少了许多。她看着母亲手中的沙子,心中若有所思。最后母亲对她说道:“爱情就像手中的沙子一样,不能刻意地去把握,否则,你将会失去爱情。”

爱的权利就是都自愿为对方多做些事情,爱情的权利,不在于对方必须回报爱,爱情的意义也不在于保证你一定可以得到照顾。爱不可以相互交换,付出是自愿,得到是幸运。

为了婚姻的幸福,女人常常勤奋而痴情地吐出情感之丝,将男人网在自己的世界里,像藤缠树那样不肯给他们半点活动的空间。但网来网去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男人尤其是已婚的男人是非常渴望自由的,只要给男人以足够的自由和信任,他们就能很容易和女人相处得亲密无间。

在给对方空间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留一片天空。因为,不管爱情多么真挚,对方都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不要以为找到了真挚的爱就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就应该永远被无微不至地照顾和保护。得到爱人的支持和帮助,当然是幸福;但是别忘了,爱你的人是会变化的,因此,务必要保持你的独立性。

无论是夫妻也好,恋人也好,其物质基础是两个独立成熟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应该使两个人生活得更加独立、更加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来独立的自我消失了。

爱情中的双方本来就是两个交叉的圆,交叉的那部分是彼此分享的领域,可以让双方交流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未交叉的部分是给个体提供成长的空间,让各自保持个性,只有保留自己的个性空间,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有距离的,就像刺猬一样,太近了,就会彼此扎着对方。给自己一片天空,也让对方有一片空间的自由,对彼此都好。

没有哪个人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只是因为爱着对方,所以,就想把自己的全部给予他(她)。其实,那样会让男人和女人都活得很累。

如果你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对方,就给了对方控制你的权利,你就没有权利抱怨了。既然你把照顾自己的权利交给对方,或者全盘接受照顾对方的要求,那你就应该准备接受可能的烦恼与婚姻中的不快。

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恰当距离是若即若离,夫妻之间也不例外。夫妻间长期的耳鬓厮磨,免不了要产生一些疙里疙瘩,对婚姻的保鲜会起副作用,因此需要保持一些“若即若离”的“干燥粉”,才能吸附一些不利的湿气。“若即若离”的功效,在于保持干燥的距离,即结了婚也保持恋爱时双方的相对独立性和自由度,反而会激发相互间的吸引力。

尊重对方的隐私权

隐私,是藏匿于内心不便或者不想让人知道的私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不愿向别人透露。很多时候,人们保留隐私,只是想给自己留一点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你爱你的爱人,就应该尊重对方的隐私,尊重隐私就意味着对对方人格的尊重。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夫妻之间,更应该这样。

恋爱时,齐兵主动要把自己的初恋向女友文文坦白,聪明的文文拒绝了。文文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秘密,我寻找的爱情只有你的现在和将来,我对你的过去不感兴趣。因为你的过去不属于我。”

走进两人世界后,文文依然给齐兵和自己各留一方自由的空间:家里的一张书桌有3只抽屉,文文给齐兵一把钥匙,自己留一把,中间一个放家庭内共有的东西。从邮箱里见到齐兵的信件,文文从来不拆不问,接到电话先问找谁,从不先问对方是谁;每月工资发放后,除各出80%用于家庭开支外,其余的个人支配。

齐兵曾问文文,这是不是AA制。文文说有点像,但不全是,只是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小天地而已。文文的苦心得到了回报,齐兵和文文的爱情更加稳固了。

夫妻是两个合作的个体,而不是共同体。每个个体都应该给自己留一个空间,保证自己最不想让人知道的、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不受伤害,这样的婚姻才能和平持久。

每个人都有或简单或复杂的过去,不想说出的,是心口的痛。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需要对方来疼来爱的,每个人都需要婚姻之外的感情交流,不要千方百计地去问他(她)最不想说的事情,不想说自有他(她)不想说的道理。每个人有保留守护自己私密空间的需要,有交朋友和交流的需要,也有情感的需要。

1.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恰当距离是若即若离,夫妻也是如此;

2.给别人一个空间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一份自由;

3.尊重别人的隐私,是一种文明的修养。

逆反心理:把握子女的成长规律

很多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孩子变得不好调教了,甚至专门和家长“对着干”。这就是孩子正常的“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孩子开始长大的标志,想要独立的思想越来越明显。想要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大人了,但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做是成人,于是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

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说,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地生存在社会上。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影响和损害时,自然地会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我们把这种逆反心理称作“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恶。宙斯给她盒子时告诉她,绝对不要打开。正因为这样,潘多拉更想看看盒子里的东西。她打开了盒子,结果人类所有的罪恶都跑到了人间。逆反的孩子就是调皮的潘多拉,想要知道秘密,越禁止的事情越要干。孩子有逆反心理,对家长来说,也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这是每个孩子正常的生理周期反应。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期的。

一个孩子临近考试决心要努力复习,期末考试打一个翻身仗,就在学校刻苦学习了一整天,晚上回家之后感觉到了疲劳,就决定小小地放纵一下,先看一集电视剧再温习功课。但是,看电视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心里总是不踏实,想着自己还有一些功课没有做完,于是,决心不看电视回到自己房间看书去,就在他快要走进自己房门的刹那,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快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瞬间,已经快要达到顶点的学习热情突然被浇灭,这个孩子撅着嘴小声嘟囔着:“就冲你这句话,今天我不学习了。”

为了感觉自己是有主见的,为了显示自己是独立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话形成抵触和对抗。你让他做的他偏不爱做,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人就是这样,压迫越大,反抗越大。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知道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见的世面越来越广,随之不知道的东西就会增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往往与父母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他们想要强迫自己的父母同意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的孩子,属于“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表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后,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孩子也需要尊重

不管我们采取什么具体的方法教育孩子,首要的一点就是理解孩子的心,满足他们一定的好奇心,但是要有威严不能让他们越轨。合理疏导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能激化出更严重的情绪。学会尊重孩子,孩子也有尊严,也有受人尊重的权利。

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

请孩子做一件事情,可以这样说:“你能帮我把那件衣服拿来吗?”而不要说:“把那件衣服给我拿来。”

如果孩子帮你做了,你还要记得说一声“谢谢”。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心情会很愉快,而且也很愿意听你的话。

鲁迅先生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不利于孩子发展”。曾经有一次,鲁迅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汤圆时,客人都说新鲜可口。只有海婴说:“妈妈,汤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汤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

有一名老师发现他的一个学生在偷偷抽烟,经过教育,自以为他不会再犯。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又接二连三地吸烟。经过深入的调查,老师发现原来吸烟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小帮派,在这个圈子里,谁要因为被老师教育而不再吸烟,其他学生就会讥笑他。出于逞能的心理,他就阳奉阴违。明白了关键所在,老师就找来了所有和他经常一起吸烟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当时吸烟时的想法,当学生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意识到了原来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多么幼稚。问题这么容易就得到解决了。

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孩子的毛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的批评是正确的,也会使孩子感到丢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损害,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们的逆反心理。

心理驿站

1.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有正常的逆反心理;

2.正确理解孩子“心理断乳期”有哪些逆反的表现;

3.弄清楚孩子逆反的原因,合理疏导矛盾。

教育心理:学会如何爱孩子

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为了达到与孩子心灵相通的目的,家长都渴望与孩子交朋友,但事实却非人愿。为何你和孩子成不了朋友?和孩子交朋友有何好办法?这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危机。化解这场危机,责任在父母。

望子成龙不如顺其自然

父母要从孩子的未来考虑,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爱好,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不要干涉过多,顺其发展,并注意观察,发现其天赋,然后因势利导。且不可主观地为孩子设计好一切,强迫孩子去做,这样会压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有个刚刚4岁的小女孩,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学习狂”:1岁时,妈妈就给她报名上了“早教班”,每周一节课。好容易上了幼儿园,父母又同时给她报了4个特长班:舞蹈班、英语班、彩画班和书法班。

“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我的最高目标。”为此,她的妈妈不仅每学期要付出1000多元的学费,而且乐此不疲地陪着女儿打“游击战”,几乎把双休日完全贡献了出来。

但是,孩子却没有妈妈那样的热情,一看到妈妈给她整理小书包就哭,然后就想尽办法拖延时间。

家长们望子成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要把握尺度,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会使孩子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产生心理焦虑,不利于健康成长。

望子成龙,有的时候是家长补偿心理的表现。他们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孩子来实现,把自己曾受的屈辱交给孩子去还回,都喜欢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但是,家长应该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别人的尊重,拥有自己的梦想。

父母应该顺其自然,全面衡量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并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这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当孩子认为自己并不是被强迫地接受某些观点时,父母的意见反而容易被采纳。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应该怎样爱孩子

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上舍得花费时间和金钱,却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自己统统包揽或者全部交给保姆。其实,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干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的能力、自信与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在对孩子教育中,许多父母在“爱”的名义下,剥夺了子女健康生存的能力。

有个女孩看到长大的蝴蝶从茧中向外苦苦挣扎的样子,就用剪刀把茧剪开,茧中的蝴蝶没费多大的力气就钻了出来,但是,这只蝴蝶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

原来,当蝴蝶钻出茧的时候,由于身体受到挤压,体内的液体才能顺利送到蝴蝶翅膀的组织中去。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蝴蝶的翼翅就失去伸展的机会,永远与飞翔绝缘。

一些家长忽视了父母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应有的教导社会规范的职责,在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造成孩子也以自我为中心,后果是长大以后难以适应社会。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孩子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作为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情,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存在着心理误区,为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心理学家给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身教重于言教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却从不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以身作则。这样不仅教育不了孩子,还会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和学习到虚伪的不良品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情多半会孤独、冷淡,学习、生活懒散,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

2.培养责任感

有时候出了事情,家长是不必急于出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比如,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多承担些责任,孩子才会长大。

3.和孩子交朋友

独断专行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抵触心理特别严重,要么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受到伤害。

4.教育意见要一致

教育孩子时的互相拆台,会使教育功效事倍功半。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预先协商,达成一致,绝不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而且,教育孩子时家长的态度不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否则孩子往往不去关注教育的内容,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长的情绪。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起着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应该保持科学、客观的心态,将教育孩子视为一项事业,才能不辜负作为家长的责任。

1.和孩子交朋友,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

2.尊重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3.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5FWsSMEVJMLGV1sV6I3PP8IJhbeUF6ZyaSgrDVozG92nhtEBjuBv9R7ImvWble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