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芙蓉笑开

1、情思起只如初见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世间因为有爱而变得温暖。只是,这爱是让人捉摸不定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会找到一个自己深爱,也同样深爱自己的人。这也就是爱情的可悲之处。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因为这些而放弃去寻找自己的真爱。哪怕有一丝丝的希望,我们也要去努力,只因为不甘心。

可是,这努力终究会换来什么呢?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预测。这就像是一场赌博,堵住就是自己的幸福。有些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自己会输,但却又做着飞蛾扑火的事情。也许,在这场爱情的赌注里,我们的目标也并不是想要赢到些什么。我们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早些遇到那个可以让自己收手的人罢了。

人生一大幸事,不过拥有完美的爱情。

品尝过爱情滋味的人,好运的也许会一脸幸福地陶醉在点点滴滴的快乐中;倘若苦命的,则会落寞低声诉说不再相信爱情。而那些还没有没有尝过爱情的人,也许会憧憬某年某月的时候,自己会与命中的那个他有着一个美丽的邂逅。

属于李清照的这段爱情,与那些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的情节相比,是如此的温婉平和,没有艰难险阻,没有崎岖坎坷,亦没有世俗鄙夷。只是在静好的岁月里,守着光阴,暖暖相爱、相守。

最初,对于爱情,李清照曾期待过,曾迷茫过,也曾畏惧过。爱情不需要过于完美,也不需要过于唯美,那只会让人感觉不真实。

那样的爱情只有童话中才会有的。来得容易的东西,总是不那么容易抓住。

爱情也不必轰轰烈烈,那样的爱情也仅仅只会如昙花一现一样过眼烟云。清照喜欢的是那种平平淡淡的,如小桥流水般恬淡、自然、长远。

对于爱情,她似乎有一种近乎苛刻的偏执,她在期待,期待那种不带瑕疵的纯洁爱情。

爱情不是等来的,苍白的等待终究等不来下一个天亮。寻找爱情的过程,犹如在沙滩上寻找贝壳,不捡最大的,也不捡最漂亮的,只捡最适合自己的。

年少时那青葱岁月总是如此惹人怀念,就像是很久之前心中那只飞远的风筝一般让人惦念与牵挂。而少男少女们心中暗生的情愫,就如同这世界某一个角落里,被泥土掩盖的种子一样,破土而出,他们渴望着爱情的春雨落下,滋润自己那颗懵懂的心。他们也需要爱情的滋润,好让自己在日后可以茁壮成长。

而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心心念念想要拥有的甜蜜爱情,或许就会在不经意间,来到了你的身旁。爱情来了,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一切都是那样的舒适。就像是乌云密布的天空,但唯独只有你的上方有着明媚的阳光;又像是泥泞不堪的小路,但只有你的面前是一条洁净的归途。

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怎么爱情来得这么的让人惊讶,这么的让人措手不及。是的,爱情就是如此,它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它仅仅降临到两个人的甜蜜世界里。

而此时的清照,还是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她不懂爱情,却遭遇了爱情。虽然与同龄的小姐相比,她是自由的,她能泛舟游玩,能饮酒作词。可是即便是如此,在那个年代里,儿女家的感情里、婚事上,自由却是那么的有限,那么的渺小,那么的遥不可及。

转眼间,清照到了花季一般的年龄,已有媒人络绎拜访登门,此刻到了谈及婚嫁的年纪,即便是再爽快豪气的女子,也会掩口浅笑,眉眼含羞。毕竟是如此轻的年纪,在那羞答答的笑容下,还是有着一颗好奇而且不安的心。

只有尝过了爱情的滋味,才会感受到它带给自己大起大落的悲与喜。清照还没有遇到属于她的那份爱情,她还没有感受到爱情带给她的美好与伤怀。这时的她总是淡淡的,淡淡的愁,淡淡的美。越是发自肺腑的感情,表达出来可能就越发平淡无常。

无论什么样的女子,处于怎样的境况,生于怎样的人家,也无论这个女子是独立的,还是依附于别人的,都难逃婚姻的抉择。深闺里未嫁的女儿家,谁又有勇气向自己的爱情招手?

古代少女的爱情,即便是来了,也多半是藏着的,藏得久了,就会变成一坛带有诗意的女儿红,而这一坛女儿红,也只有在自己凤冠霞帔时才能开封,才能品尝到它那醉人的香甜。

某一个柔暖的时光里,她的爱情,终于来了。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阳春三月,清风拂面,温和的阳光淡淡地落在了层层浓密的树叶上,落下了斑斑驳驳的光影。轻嗅那柔和的空气,似乎飘荡着一丝娇羞可人的儿女气息。枝叶繁茂的花藤密密麻麻的缠绕在秋千上,惹得颤簌的小花和繁茂的绿叶随着荡动的秋千而摇曳在空中,扑簌簌的,让那胆小的蝴蝶不停地煽动翅膀,翩翩飞舞。

自古以来,秋千总是能成为词人们咏叹的主题,或许是因为秋千的摇荡,总是能轻易地勾起那些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心弦吧!看,那秋千旁的少女们,天真中带着一丝羞涩,纯情中又透着一点俏皮。她们仿佛是那争奇斗艳的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肆意地煽动着自己五彩斑斓的翅膀,好让人们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上多停留一分。

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这世界的宁静与美好。侍女们跑过来推了一把秋千,就远远地躲开,唯恐被摇荡不定的秋千击中,把自己弄疼。看那秋千上的人儿,她在开怀的欢笑着,那是一种专属于她这样女子的笑声,洒脱却不失高贵,就像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善良、单纯而又美好。华丽的丝绸衣裙随着清风飘舞,宛如仙境中降临凡世的仙女。

这样的美景,让侍女们不由得看痴了。突然,“当啷”一声,头上的金钗被甩落到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丫鬟赶紧跑过去捡起来,一抬头,却发现小姐的发髻已经散荡在空中。如此这般,也许是因为这时恰巧有那青衫白扇的少年书生到家里来,害羞的她地急于回避,头上金钗斜溜,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像午后一个淡微的梦。

或许,她的心底在那一刻还在犹豫:自己是走,还是留?也许潜意识里,清照是不想走的。如果自己就这样的一走了之,那么留下的就只是一个仓促惶然的背影。更重要的是,那个书生的模样自己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呢!于是,胆大的清照手把青梅,倚门回首。那轻轻一嗅,更多了几分妩媚与娇羞。花香掠过鼻尖,沁人心脾。早上温暖和煦的太阳早已经渐渐升高,光芒万丈的阳光让藤蔓上的露珠碎裂成瓣。

露浓花瘦,是春日风物,也正是那少女薄汗晶莹的娇美情态。清澈如水的眸子随着秋千荡动出来的美丽弧线而灵动,柔情的目光也随着秋千上上下下。高升低降的秋千,让对面的红墙在秋千的摇荡中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近,时而远。好奇的清照总是使劲全身力气,把秋千摇荡到最高点,好把她那一颗好奇的心也抛向墙外,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样一番模样。

当秋千轻轻摇荡,那些不着边际的遐想,或许也正随着青衣罗裙一起飞扬吧!那画墙中的小小秋千,似乎已经摇碎了整个夏天的碎片,缤纷散落了一地。

就在那一年,那个清晨,十七岁的李清照芳心萌动,暗生情愫。少女的心事,就好比那清晨露珠上的微光,晶莹剔透,闪烁不定,而又让人难以捉摸。

这个小小的庭院,仿佛是只属于清照一个人的自由的天地,所有的美好都被她轻轻地握在了手中。这样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与忧愁的岁月,实在是让人不忍心去打扰,去破坏。或许,只有那个默默舞动的小蝴蝶,才会偶尔在她心间投下翩跹的影子吧!

寂寞的深闺大院锁住了她的人,却锁不住她的心。她的那颗心,早已飞离了这里,飞向了院外,那颗萌动的心,在期盼和等待中,编织着美好的爱情。

生命绽放,至美无极。

爱情往往就在最细微的一刹那、最不经意的一瞬间发生。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每个人都在自转之中。当一个男人最有魅力的一面转向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最好的一面也转向了这个男人,那就是爱情预兆。即使平平淡淡的一瞬间,爱情就真的挡也挡不住。

然而,情窦初开的清照,也一直没能遇见那个能让自己心跳加速的男子。春深午后,思索的久了,人也就乏了,便不由得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才发觉已是到了黄昏时分,望向那小窗外,帘外绵绵的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让人看不清外面的景象。空气中似乎夹杂了一丝丝的冰冷,走到小炉旁,才见沉香已经烧尽,散发着袅袅残烟。

她轻揉一下昏沉的太阳穴,便起身向庭院外看去,那是凄凉、是孤寂吗?我想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这黄昏中,一份自然的残容震撼着李清照那颗少女的心。孤独秋千在昏黄的疏雨中孤零零地悠荡着,那古朴的木板似乎在倾诉着不朽的诗言。

年少时那奔放、热切的情感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因为它需要绽放,需要显现。文字的力量是伟大也是无穷的,仅仅是一首词,就让我们爱上了词中情窦初开的少女,也爱上了少女李清照。

印象中,李清照似乎永远是那个纤弱消瘦、多情婉约的少女,永远是那个在秋千架上欢笑、衣袂飘扬的佳人,哪怕她隔了近千年的时空,哪怕她美人如花隔云端,她却依然如初般这样美好与娇柔。

细嫩的柳枝被幼芽染绿,在清风中摇曳多姿的舞动着,淡淡的哀伤与浅浅的温暖交织在一起。屋外,俏皮的丫鬟们在笑盈盈的玩着斗草的小游戏。嬉笑声一片,热闹非凡。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却都与清照自己无关。人生啊,就是这样的反复无常,明明早上还欢畅愉悦,可是到了黄昏时分,自己便陷入了深深的寂寞和惆怅之中。那湿漉漉的秋千架究竟在预示着些什么呢?是不是它也向世人隐藏着一段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清照的心中深知,自己能否与意中人相伴相惜,此刻都还是个未知数。因为生活在那个封建的年代,自己的婚姻大事自己是不能做主的。虽然前来提亲说媒的人络绎不绝,可原本属于自己的婚姻选择权,此刻的自己却不能掌控。

在那个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李清照只能等待,等待这场“赌博”的结果,无论结果如何,她只能接受,不能反抗。

初陷爱情却又不能自拔的女子,往往是最温柔的,也是最决绝的,是最痴傻的,也是最勇敢的。她们把自己最温柔最体贴最善良的一面给了自己心里面的那个他,却把一切的果断和锋利朝向了试图扼杀这场爱恋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初恋都有美好的结局,它们更多的,则是甜蜜和悲伤的糅杂。难得清照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纪里,喜悦多过悲伤。

无疑,清照是幸运的。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去与命运抗衡,但对于李清照来说,上天还是眷顾着她的。许是因为她的才华卓越,许是因为她的多愁善感,总之,遇到赵明诚是这个多情女词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仅仅通过媒人或父母的安排,便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却又两情相悦的丈夫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幸运。这种幸运,李清照便拥有了。

摇曳动荡的秋千架,罗衣飞舞的多情少女,此情此景,真是美妙绝伦,而如此之美,只是因为那将至的爱情。

2、梦情郎诗心如花

爱是命运恩赐的缘分,它若来了,就该去笑着迎接,不问是缘是劫。

爱,没有理由,缘于内心悸动;情,没有借口,缘于千次回眸。

对于清照来说,就在与明诚相遇的一刹那间,她感觉到了世间的美好。长发飘飘,裙角飞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你就是那三春的暖阳照耀着我情感世界的空白和荒芜。

相逢是在注定的缘分。其实,赵明诚跟李清照是有过一面之缘的。

那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太学后门的一条街上开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古董店,那些商贩们摆弄着文物古籍和旧书,这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就在那一天,李清照乘轿子路过这条街,好奇的她随手拨开了帘子,却刚好看到正抱着书籍痴痴独立的赵明诚。赵明诚看到了帘子里的李清照,手中的书散落一地,腼腆的清照不禁低眉含笑,娇羞可人。

轻嗅一下,似乎感觉得到,空气中夹杂着浓浓的属于儿女的柔情蜜意,让人陶醉,让人沉迷。这,或许就是期盼已久的爱情吧!

不期而遇,一见钟情。原本毫无瓜葛的两个人,因为那奇妙的爱情,而有了交集。至美花开,淡淡的香气掠过了少女那颗情窦初开的心,美的如痴如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让那相思成灾的花季,更加的娇美柔情,摇曳多姿。

四目相对之时,那个痴痴的书生早已经住进了李清照的心房。

从此,在清照的心底,清晰地印上了赵明诚的身影,难以抹去,无法忘记,那清秀俊朗的模样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如此这般,初陷爱情的李清照因为有了赵明诚这一人而充盈着完满与甜蜜。

说来就来的爱情,就好比那春天盎然的气息,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便悄悄来袭,也许细心之余,你会在某个一个瞬间感觉到它的存在,才恍然大悟:原来,它已经来过了。

于是,便有这样一句“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痴情话语。也许,正是这样悄无声息的爱,颤动了李清照的情愫,就像那平静无痕的湖水,一时间被拨动,惊起层层的波浪,一丝丝的涟漪让湖水不再如最初般宁静;也像那弦上振动的音律,一旦离弦,便再也回不到最初。

所谓相遇和回眸都是缘分,当你爱上了某个背影,贪恋某个眼神,习惯了某种温度,那就意味着你已心系一段情缘,情牵一个恋人。

两心的欢喜,挽一个蝴蝶般的结,化作三生的石,烙在你脸颊,印在我肩头。只是缘深缘浅,任谁都无从把握,因为世事无常,因为聚散无由。

把他们二人牵到一起的,是李清照的词。至于这其中的细节,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赵明诚年少时,父亲赵挺之便有心为其挑选未来妻子的合适人选。然而有一天中午,明诚在午睡小憩,梦里赵明诚梦到自己在诵读一本不知名的书,可醒来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自己梦里诵读的是什么浑然不知,但模模糊糊却只记得书上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明诚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告知了自己的父亲,听闻明诚所言,父亲赵挺之让明诚把那三句诗写于纸上,片刻后说到“咱们家怕是要娶一位曹大家第二了!”明诚不懂,遂问其原因,父亲为其解释道:“言与司合就是‘词’,安上已脱就是‘女’,芝芙草拔则是‘之夫’二字,如此看来,你不就是‘词女之夫’吗?所以你未来的妻子必定是个懂得文词的才女!”

原来那梦里不真实的因缘,解开来的谜底竟然是“词女之夫”。

这不禁让人感叹,清照与明诚的缘分真是上天早已经注定的了,是改变不了的了。

这个“词女之夫”的故事只是一件趣事,感叹之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它的真假,只是事情的缘由我们不得而知,这样巧合的趣事或许是欣赏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后人杜撰出来的,亦或许是赵明诚为了自己能娶到李清照而略施的小聪慧。

总之,无论是什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清照与明诚最后在一起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圆满的,只要圆满就好。

若是爱情总被人们剖析的那样清晰透彻,人亦可见,似乎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神秘与诱惑。偶尔的糊涂,朦朦胧胧,反而更能让人领悟到这其中的滋味与美妙。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似乎是完美的,可是看似的完美无瑕,却还是有着小小的疵点。毕竟,任何事,总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那一年,朝廷大臣赵挺之开始悄悄在肚里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因为他知道,朝廷两派斗争日益复杂化,无论哪一派得势都不容易。怎样才能在两派的斗争中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至于派别失势而从此不得翻身呢?

赵挺之苦思冥想,最后,他把目光投到了自己的政敌李格非身上,因为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赵挺之在自己的庭院里踱着步,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自己该如何拉拢李格非与自己一派。

同朝为官,他深知李格非两袖清风,不为名利金钱所动。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小儿子赵明诚从太学读书回家了。见此情状,赵挺之便心生一计——联姻。因为人们都听说了,李格非有个标致漂亮又多才博学的女儿,名曰清照。

纵然明诚与清照情投意合,伉俪情深,可这目的不纯的联姻却也让日后的清照备受煎熬。只是那个时候,他们都沉浸在那份属于自己的爱情里。

彼时,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任吏部侍郎,李格非是礼部员外郎,纵观来看,赵、李两家可谓是当户对。那个风度翩翩的青衣少年赵明诚在太学念书。

太学,也就是国子监,那是专门为朝廷选拔官员的地方,按说也算得上是宋朝的最高学府。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能入太学念书,想必才华定是不错的。

才子佳人,文学知己,已然是恨难得的事情了,而更难得的是他们两人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这样看来,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还真的是天作之合。

在当时那个不允许自由恋爱,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清照与明诚二人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如果说陆游的《钗头凤》讲述了爱情的悲伤,那么李清照的诗词则相反地抒发了爱情的甜美。虽然爱情甜蜜的李清照早年的词作大多沉溺于胶漆缠绵中,思想性不高,但是细细品来,慢慢回味,却别有一番风情。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与他为连理,她便将自己生成那“不落情缘的一个人”,亦甘愿为他洗手做羹汤。

只因,是如此的佳偶天成,天赐良缘。

我不知道这上下几千年,除了一个李清照,世上还有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女人;如果没有第二个李清照,也就找不到第二个赵明诚这样的男人。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今朝弱冠,我笑我海枯石烂。

3、梦成真情意想和

当一颗天生就怀着浪漫多情的诗意般的心与爱情碰撞时,就连那原本没有实体的幸福感都可以变得触手可及,仿佛一如既往的真实存在。世间的一切都是偶然的,美好的爱情也是偶然的。珍惜这份美好的爱情,并让对方感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于汴京,李清照结束了闺中少女生活,为自己心爱的人,披上了大红的嫁衣,接过了甜蜜的红线,和当时还在太学读书的书生赵明诚结为夫妻。而彼时,清照芳华十八,赵明诚年二十一。

新婚的那天早上,淅淅沥沥下了一阵小雨。雨后的房檐,晶莹的雨滴一下一下地,打在青色的石头上。或许是日积月累的缘故,那些青石上都被雨滴砸出了深浅不一的凹槽。小小的坑洼,让一些蚂蚁死在了里面,有一些尘土落下又被洗净。不一会儿,乌云散开而去,阳关照射了进来,这细细的雨,让空气中多了一丝清爽与纯净。

锣鼓和唢呐喧嚣着,轻盈欢快的音符在李家深深的院落和外面的青色巷道里漂浮着,这样的乐声吹动了整个宋朝的清晨,也吹动了整个宋朝内心最为隐秘的情感。

清照的花轿喜庆的刚刚出了大门,雨水洗过的东边天空就出现了一群巨大的鸟群,它们嗓音婉转,羽毛艳丽,不一会儿,就遮住了半个天空。

这一日,清照终于盼到了自己梦里的情境,她终于和自己心爱的人喜结连理。赵明诚真挚的眼睛,宛如那寒冷冬日里的温暖阳光,将她那冰封已久的心一点一点融化,晶莹剔透、微光闪烁。

她的脸蛋儿像春天盛开的桃花瓣。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她为他戴上了应许的金钗,从此将她沉醉在蜜糖罐里的梦化,入他似海的胸怀。

偌大的繁华帝都一夜之间尽看赵、李二人,新婚燕尔,情深意浓。

这段让人艳羡的爱情,始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又难得的琴瑟和鸣,两情相悦。李家有女初长成,情窦初开的李清照最终把手里的那个绣球抛给了一个叫赵明诚的男人,也把自己的幸福交给了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他。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明诚刚好赶在了清照的眼前,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这,也就是他们冥冥之中注定了的缘分。

如是,他们顺应情缘地结合在一起。一对佳人,在那时的年代里流转飞旋。

清照与明诚婚后的生活,亦是他人不可企及的。

甜蜜的夫妻二人,不仅伉俪情深,而且还兴趣相同。他们将婚后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赵明诚酷好金石,在攻读经史之余,对于彝器、书帖、字画,每每刻意搜求。

转眼之间,婚后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清照对于金石学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帮助丈夫考证、鉴别。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因此而越来越深,夫妻二人常常一同搜求金石字画,研读古书。这样的生活情趣是深被世人所艳羡的。

虽然,也有小别离的时候。

别离后的相思总是如此的苦涩而持久,如同浓茶流过舌尖的滋味,回味持久。然而当等到久别重逢的那一刻,等到所有的思念都已得偿的时候,等到心里所想的那个人就站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心中的那份甜蜜激动,或许已经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了。

其实,这世间所有思念着的人,他们都是如此普通,他们只有单纯的渴望,每一天和爱人共沐晨曦与余晖。

所以,思念总是值得的。而思念的人,有时也是幸福的。

忽然之间就会发现,原来离别也是美好的,如果没有经过离别的折磨,又怎么会尝到欢聚的幸福呢?

那时的明诚,虽然已经为人夫,但还是个太学生。这太学生的身份,求学的理想,让刚刚新婚的赵明诚不能享受蜜月的美好。只能是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才能回家探望。就这样,在清照和明诚的婚姻生活里,多了那些或长或短的相思之情。不过,久别胜新婚,这样的离别对于他们来说,却并非是件坏事。因为正是在这些离别的日子里,二人才更能感觉到相思的苦楚。离开多一份,思念就多一分,牵挂就多一分。那种离别后重聚的兴奋与激动,也让清照与明诚的感情更加深笃。离别生相思,相思生依恋。那时候的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同在一个汴京城中,却仍是觉得如同隔了迢迢云汉般的遥远。

相爱的人们,都知道相思的苦,却又都不肯绕行,只是因为自己贪恋那爱情的温度。经历过爱情的人,大抵都尝过那相思的味道。可如果爱情真的少了那让人煎熬的相思,就算是温馨的话语,浪漫的结局,就算是皆大欢喜,却也因为少了些起承转合,跌宕起伏而容易让人遗忘,因为这样的爱情实在是太平淡了。与清照来说,若无这些相思之苦,她的爱情也许会黯淡许多。

为情所生的我们,常常在遇到了爱情的时候,身不由己,只得饱受离别怨、相思苦,可自己又甘心情愿,甚是矛盾。就像那飞蛾一般,不顾一切的扑向那随时会让自己死去的火苗。

也正是这怕相思,却偏偏又相思,才让李清照与赵明诚每每的重逢,都爱煞了彼此。

话说,有一年的上元佳节。那日,正好是明诚回家探望的日子。归家心切的赵明诚刚刚到书房中坐定,立刻就有丫鬟匆忙来报,说有一位太学来的青年公子求见。话音未落间,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公子翩然走进书房,他头戴绣花儒巾,身着湖蓝色棉袍,足蹬一双粉色底的缎靴,其风度,决然翩翩。

明诚连忙起身,茫然中询问来者的尊姓大名。至于原因,当然是他从未曾有如此风貌的同学,自然心中也是不解。但那公子却并未直接答他的话,只是举止潇洒地还了一揖,说道:“小生和兄台素有同窗之谊。半月不见,吾兄为何如此健忘?”

这时候,明诚才定睛细细察看,醒过神来的他,不觉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风度翩翩的青年正是自己那新婚不久的妻子!于是便一把扯过女扮男装的清照,用抓痒的方式来“惩罚”他那恶作剧的妻子。二人向对方诉说着自己心里的相思之苦,缠绵痴情,直到正午。

吃过午饭,赵明诚带着女扮男装的李清照,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了位于京城中央的大相国寺。这对甜蜜的夫妻高高兴兴的游览了相国寺,便来到了一家外灶内堂的小吃店里。那里的小吃别说吃了,就是见也没见过。悉心的赵明诚专挑那些奇特的美味,让李清照一一品尝。

吃过美食,赵明诚又在流浪艺人的摊子上买了一些小玩物当作礼物,送给清照。虽然并不值钱,但是心意浓浓,这让李清照十分的欣喜与感动。

经过清照如此一番恶作剧之后,明诚便最喜带着女扮男装的清照逛大相国寺了。因为,这样带着貌美如花的妻子省却了许多麻烦。而清照自己,亦觉得十分自在,玩得十分的尽兴。

关于他们甜蜜的婚姻生活,清照曾在《<金石录>后序》中如是记载: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花美,而人更美,“怕郎猜道”,无理中含娇嗔,“徒要叫郎比并看”。

如此,李清照在娇嗔羞涩中将自己初婚时的心绪予以和盘托出。

试想,若不是郎君可意,两情相悦,又怎会心生出此等好情绪呢?

或许,那时的赵明诚与李清照应是,“妾如花绽放,君似雨露滋。两情和缱绻,缠绵自有时”。

不然,新婚燕尔的清照怎会写出这样酥香温情的词句呢?

采桑子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沉浸在蜜意情浓之中的女子,都是那“低至尘埃的花朵”。情绪,感知,一切都是自然到一触即发的。

想,她和他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相遇相知,并喜结连理。时而相伴外出搜寻金石文物,时而相依闺房内斗智赌茶、诗词唱和。如此缱绻旖旎,必定会写出如此缠绵的词句来。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教郎比并看。

这是清照婚后的甜蜜,是清照对丈夫的撒娇,亦是清照对丈夫的温情,点点滴滴,透露出清照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时而的离别,让清照在明诚出门久了之后,开始变得慵懒起来。爱人不在身边,似乎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彼时的清照总是日上三竿之后,才缓缓起床,独自坐在花香充溢的房间,听着门外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轻舒四肢,对着铜镜,反复端详自己的容颜。

午后的太阳在房脊上释放着自己的灼热。这时候的清照,或端坐在窗前,或置于园中凉亭,静看那燕飞燕去,天上云卷云舒,那蓝的让人清爽的天空让李清照沉醉并痴迷。枯萎的草木和团团相簇的花朵被翩翩起舞的蜜蜂蝴蝶围困着。有时候,她也会一个人在落日时分把酒品尝,置身花丛,嗅着一波一波的暗香,静夜缓慢如钟,蛙声在临近的水波中此起彼伏。大地何其安静呀,连绵的城郊千户无声,吹送的清风拂眠如掌。清照额发掩眸,偶叹东风,说人比黄花瘦。

那些花下悉悉率率影子,仿佛还残留着往日的低声细语。玉枕纱厨,却如何能抵挡这晚来的秋凉?星辰璀璨,这样寂静的夜晚,或许有万家灯火的温暖,然而对她来说,今日却并不是个团聚与欢笑的时刻。那把玉枕沁透了的泪水,也只是黯淡了她本应该清澈晶莹的双眸。

暗沉的夜色静谧如水。银光荡漾,不知不觉中,便把那脉脉的相思于哀愁倾洒了整个大地。

离别,总是愁苦的。

重阳佳节,身边却没了那个共插茱萸的人,这让清照的心凉了,寒了。重阳,自古以来就是个装满了思念的日子。对于沉醉在爱情里的李清照来说,对于丈夫的思念更是加深,于是便在重阳节写下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刻骨的相思,浓浓的爱恋,深深的眷恋,她借秋风黄花把细腻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赵明诚叹赏之余,却也起了逞才争胜之意,一心想要写出首好词来胜过清照的这首。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的作词写诗。

赵明城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一共写了五十首词。想要分出胜负,那么就要比一比。赵明诚把李清照所做的词掺杂在自己的五十首词中,请朋友陆德赏析。陆德夫反复品读,最后说道:“只有三句绝佳。”听闻此言,忍耐不住的赵明诚追问到底是哪三句,只见陆德夫答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这三句,恰恰是自己的妻子李清照所作,朋友的如此回到,也让赵明诚在自叹不如之余,更多了一份对妻子的钦佩。

这个故事虽然因有趣而被人们广为传颂,但却不见得是真的。试想,如果赵明诚真的能在三天写出五十首词,那么想必他也是个善文词的人,可是为什么没有半首流传于世呢?这显然不太合情理。至于朋友陆德夫这个名字,在赵明诚的交游中更是从未闻见。

或许,是他们夫妻二人在爱情中的相知相惜、琴瑟和鸣的甜蜜幸福羡煞旁人,或许是诗词中秀丽婉约的句子太过撩人,才让人们如此的喜爱,甚至不惜为他们编造出这样一段美好来衬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的句子,数千年里,也就只有一个李清照写得出来而已。那个婉约秀丽的身影在花雨中慢慢变得模糊,只有一缕馨香,将那如诗如醉的爱情遗留在了这个飘满菊香的秋天。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这段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作为才女,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颗真心无所寄托。或所嫁非偶,或遇人不淑,或一份痴情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中。虽同是才女,但与这样的女子相比,李清照真的受到了上天太多的眷顾了,她得到过爱情,并享受过爱情,投入而彻底,自由而坚定。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怎一个“甜”字了得?这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温情的风韵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云鬓斜簪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倾泻出徒要教郎比并看的骄横和娇柔,是这样被娇宠的可人儿。那时候的清照,还未曾承受来自于世俗生活的琐碎和战争的动乱,那时节是如此的恰到好处,一切刚刚好,一切皆惬意。

细看那白色素雅的梨花瓣上,微微的泛着月光,银光闪耀,像是她那欣喜而哀伤的泪光。

原来,相思竟然也可以这么美。

这是清照的幸运,也是诗词的幸运。

4、爱暖心寒景如春

爱情,让人变得单纯,让人变得痴迷。沉浸在爱情的蜜罐里,会让人忘记了所有的一切不幸与悲伤,只因爱情带给自己的,是美好与甜蜜。

彼时的清照,嫁给赵明诚也不过才两年,可是这短短的两年,却几乎是他们生命中最为甜蜜和美好的时光。纵然是可惜,但无论怎样,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彼此相爱的人总归是幸运的。他们珍视如晨曦般美好的现在,但却远没有看到那晦暗不明的未来。

怨王孙/忆王孙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

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是否有那么一个人,在梦中惊醒,期盼着那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黎明?

静下心来聆听,远处那一声声的更漏,悠扬而缓慢地敲打着这个无眠的夜晚。梦里的一切都如最初般那样的完美,可是梦醒后,所有的美好都消失在了这阴郁沉暗的黑幕之中。宿醉未消,愁绪却如藤蔓一般顽强地生长缠绕,直让那颗沉疴已久的心无法呼吸。

天色渐亮,枕上寒意渐浓,素净的屏风映着清晨淡淡的微光。推窗而看,屋外满是掉落的残花,微风吹起,便随着风的旋律而盘旋飞舞。它们是如此轻盈和优美,可就在这轻盈和优美之中,却又分明透着无法言说的伤感与愁怨。

现时的春光,渺淡如烟。曾经的绚烂色彩,早已消逝得不知所踪。像是那些捉不住的欢笑,转瞬即逝。深深的庭院,像是那望不穿的寂寞,剪不断的思念,也像是那夕阳下拉长的斜斜的影子。

其实,寂寞只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就像这间熟悉的小屋,从这头,到那头;从两个人,到一个人。偶尔也会有风路过,吹起发丝,和那些方才平息的思绪。门前青青柔柔的绿草,是那样的惹人疼惜,就在翠色之中,藏匿的是一颗思怀的心。

那一日,赵明诚准备外出,李清照为他准备好了行囊,送他走过柳荫深深的庭院,此刻的她,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的艰难,每一个表情都显得那么的不舍。

她有太多的话想要去说,有太多的情想要去诉。似乎每一个字都藏着一份惦念,每一句话都含着一丝牵挂,以至于让她一句也不肯舍弃,仿佛这就是一次生离死别一般天涯永不相见,仿佛自己这一次不说出心中的情感,就再也没有了机会。因为太看重他的远足,自己竟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眼看爱人即将离开自己,犹豫之余,清照却选择了沉默。而明诚也同样一言不发,彼此间越是沉默,心里就越是汹涌澎湃。但他们是相爱的,相爱的人,彼此只要一个眼神,竟能胜过千言万语。

这是长久的离别——或许,真正的离别并不长,只是初夏的风把它牵得很长很长。

身处在古时的女子,从她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要承受那不可避免的寂寞凄楚。这让人备受煎熬的孤寂千古以来就从未停息,它像漩涡一般,不知卷走了多少初为人妇的女子因愁苦而落下的泪,这泪,积少成多,便成了相思的海,淹没了分离的人。

李清照是自由的,是无拘无束的,她不在乎“对老人唯命是从”的那些礼节,家就是家,不需要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家是一个可以任由她自由表达情感的地方,一个可以让她无拘无束的地方,一个可以让她不必伪装的地方,一个可以让她释放自己的地方。可她忘了,她嫁给了赵明诚,从此就是赵府的人。这个家已经不再是当初年幼时父亲李格非给她的那个家了,现在的这个家的根是姓赵的,而她的根,是姓李。

夜,永远的是黑暗的,也注定是黑暗的。和黑色交织着,让人分不清彼此。夜幕低垂的晚上,流星划过了。泪,停留在自己寂苦的脸颊,可清照的心,却是完满的,似乎她的爱人明诚一直从未离开过她,一丝暖流融入心底,遂生温暖……

于是,每当夜幕降临,在那个孤独的小楼底下,我们总会看见一个清瘦的身影在虔诚的向明月许愿。她只盼望身处远方的赵明诚能快些回来,为这样无助孤单的她撑一把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夜晚的寂静无声没能让多情的人抚平思绪。那长满青苔的石板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颤抖的站立在柔弱的苔叶上。

长夜漫漫,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也把那颗颗的水珠照射的闪闪烁烁,就像那暗空中的繁星一般,星光点点,光亮无比,晶莹之中,它们却又显得是那样的柔弱。那样的明澈。轻轻踩踏着如泥的青荇,一股难以言表的忧伤与哀愁落在清照的心坎上。她轻声叹了口气,默默地坐在莹泽的露水旁。任那亮透的露水沾湿了自己的衣裙,轻轻地贴在她细腻如丝的肌肤上。这般的娇柔、这般的静美,除了慈爱的夜,还能有谁给予自己呢?

重门深院,掩藏着女儿蜕变的忧愁。古时女子,自从过了“上头”仪式以后,几年以来都要过着宅居的生活。

女子嫁入夫君之后,就如同龛里的金丝雀,渐渐被爱情的甜蜜灌醉、冲晕,娇嫩可爱。等到有一天突然从破碎的罐子中醒来时,自己才恍然发现曾经的欢愉再也回不来了,自己也再无力气振翅飞翔了。

又是一个微风暖暖、杨柳飘荡的季节,这样的季节,是如此的恼人,似乎总有几许拂不去的多情与爱慕。

庭院里,孤单单的秋千在寒食的风中轻轻晃动,如同某种思念的情绪,在静默无声中缓缓扬起,惹人心弦。那无穷无尽的相思之情,就像一幅水墨山水,渲染了那些浓浓淡淡的情愫,越是在那不着点墨的地方,意蕴越是悠长。

白驹过隙,清照依稀还记得刚满十四岁的那年寒食夜,自己荣耀地接受伯母为她“上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沉香袅袅,对镜梳妆:用簪子将长长的头发束起来,从此便开始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身为大家闺秀的清照深知,过了“上头”,自己那些美好时光就不复存在了,那些教条古训就像是那根束发的簪子一样,束缚了自己的心灵,禁锢着自己的灵魂。她还年轻,还是那样的贪玩,那样的好奇。她不想没看尽世间万物就被锁进自己的闺阁,因为那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是墙外的欢声笑语,是景中的自由自在,是街市上稀奇古怪的玩物,是自然界那风光旖旎的美景。那一年,她别出心裁地坐在自己用鲜花和藤蔓装饰的秋千上,明亮的眸子望着湛蓝清澈的天空,裙摆的一角随着秋千的荡漾,宛如欢快的蝴蝶那样翩翩起舞,那时候的她就像是天边的仙女,可小小的心里却装着她豆蔻少女的心事。风中有她骄傲的裙摆,微笑地看着,天边的云儿静静摇曳……

那一年,羞涩的她狼狈地逃下秋千,慌乱中让头上的金钗落了地,可那似青梅的俏脸蛋儿却悄悄藏进了那个书生的心里。

那一年,在夕阳余晖下的秋千旁,她静静地坐在浸润凉意的青石板上,感受到了那一阵一阵从心底袭来的沁人的冷。

他将去远方,在那个让她沉醉的幸福日子里,无法阻拦,也无法挽留。身处在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大宅院里的清照,是孤独的,是悲寂的。在这样的深闺大院里,没有人可以让她依靠,也没有人懂得她的心。明白她的情。孤寂的清照坚守着那份执着,虔诚的等到天亮,她放下了白昼的坚毅与明亮,选择在黑夜里对那温柔娇美的弯月诉说自己的相思苦、心中痛。

博爱的月光静静洒在赵府庭院的每一个角落,皎洁的银光映白了盛开的梨花,显得是那样的纯洁无瑕。而那些在朱门前说不出的千丝万缕情愫,也唯有在此时,才肯把绵绵相思揉进泪珠。

人生岁月,迈着它那有力的步伐,向前行进。每过一刻,生活的历史上就多了一叶回忆。人,是充满回忆与期盼的。如若是没有了回忆,就会活不下去,但是如果只有回忆,也是活不下去的。梦总是有会醒来的时候,不会醒的梦总有一天会变成悲伤。梦就是梦,曾经就是曾经,过去的一切,都已随着时光流逝,不复重来。一颗心一旦被时间冷落了下来,即使控制着,也回不去当初!

那曾经缠缠绵绵的爱就像是一座围城,是一座走不出的迷城,它有着数不尽的阶梯,密密麻麻的全是伤痕。清照的爱,也终究逃不掉这样的宿命。

当时,赵明诚还在府里,公公赵挺之就对李清照的潇洒性格有过斥责,原本就目的不纯的联姻让清照的日子更加的不好过。她有她的豪情、她有她的不羁,她本就不是死听教条的文弱女子,面对公公的不满,理当要为自己辩护。人就是这样的奇怪,如若是一个人打心眼儿里看不惯另一个人,那么他做什么也都是错的!正如此时的清照,她越是为自己辩护,就越让人视为无理。

面对公公的斥责,她自是无可奈何,但幸好赵明诚在母亲面前为李清照说好话,这才让她得以在婆婆那里留住些许的良好印象。可是现在,赵明诚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现在的李清照,只有自己一个人,况且她只是一介女子。那个保护她,帮助她,处处为她着想的人不在身边,日子便更加的难过了。在赵家的庭院里,事前事后都不如自己在明水的家中自在,自己的脚踝总像是被人用枷锁锁住了一般。

繁华落尽,梦过无痕。即便是身处在柔情蜜意中,清照也还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寂寞。心心念念的爱人不在自己的身边,无奈之中,她也只能把对赵明诚的爱意与思念默默的放在心里。

踏遍千山万水,早已是风尘满面;而她却依然微笑着立于桂花树下,尘埃不然。 O6HNr6h3PnJTolkMsNGX7lYn57qgf0Vuw8aDYW34/5lp+nbyBiYlft0E8eyWq3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