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绚烂花事

1.雾里看花望京城

一轮圆月,一杯美酒,一个故事,一段人生,始终很难抹去心中的人生,心中的思索,人生是博大的,思索却是精深的。

随意的人格指向,不能牵引一个历史的进程,但却能翻动文明的思潮。

一段历史就是一段故事,一段故事或许也就是人生的定型,故事或许如河,而河流的平静与波涛都能掀起对人一生的评价。

历史的烟河,繁花似锦,而我,却沉醉在宋时的烟花梦里。那婉约柔美的词,织就了一个个醒不来的至美梦境。

日暮溪亭,藕花深处,沉醉了多少善感的人;缱绻的情思,凝结在双眸,望川山河万里;那美人花泪,化成一阵阵寒秋里的黄昏雨,打湿千古忧愁人的寂寥心……

从此,我深爱上一个幽芳倩影,爱上了那个用灵魂浇灌词的人,爱上那她生命里的万丈迷津。

美人如玉,终会在岁月里老去,而多情才女,是一朵永不凋零的精神之花,在千百年后,依然牵动人的心魂。

李清照,一个无数人挚恋的名字。她是历史的奇迹,咏出山河叹惋,涌出细雨愁思。

她的词,无数次让我们感动,她的才华清丽如水,让我们感怀,而她一生命运多舛,又不禁让我们扼腕叹息。

她在风云变幻的宋代文坛书写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其精于诗词。词作流行于一时,被人广为传抄,以至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如今,笔走宋朝,只为承接一场梦的追寻。南宋是一个极致的时代,一面是山河破碎,战争不断,是历史碎裂的断垣,极尽荒凉。一面又是文化百家齐放,繁华绚烂。赵太祖一句“永不可杀士人”给予了文人最广阔的自由。这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便在这种荒凉与繁华的矛盾裂缝中,舞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李清照,一生命运风云变幻。她的生命与词,紧紧地缠在了一起。从“不如向帘儿低下,听人笑语”般的浪漫,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苦;从“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年年雪里,赢得满衣清泪”,她的词,就是她一生的路。

今时今日,纵然是站在齐鲁大地之上,吟着她的词,却也再也不是当时滋味。只能在历史的文墨卷轴里,寻找她的清姿倩影。

传奇的开始,只是一个平静的故事。摊开历史的卷轴,在平静慢慢追寻。

山东章丘,是一座千古历史名城。历史的沉淀使这里的每一处都弥漫独特的古香韵味。在那里,青砖绿瓦,石街小路,古朴商铺……每一处,都是平静的速写。

文化在时间里陈酿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气息,渗透在这座城的每一个角落。这座古城,在岁月长河里,无声地看着未来,诉着过去。

章丘市明水镇,青山如翠,层峦起伏,河水涓涓流淌。这是一代才女的出生之地。清风明月照佳人,这片自由而广博的土地,孕育了她婉丽的生命。

宋神宗元丰七年,时令交替,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这一年,春来早,柳絮随风而飘,桃花灼灼灿烂,百鸟欢鸣,唤醒春的记忆。

漱玉泉畔,李家庭院。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代婉约词宗李清照便诞生在这美丽的风景里。

新的生命在新艳的春季里到来,给人带来更多的欢欣。李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李家人都记得,那一日,天空碧蓝如洗,微云轻盈地飘舞,一切都平静,美好。

每一个生命之处,都有自己的底色,或欢欣,或凄婉,或平凡,或绮丽……而李清照的底色,泛着墨香,恢弘壮丽。

李姓一族,虽然在当地并不是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但却是齐鲁一带很有名望的书香世家。其实,书墨文化要胜过一切金玉荣华。

李清照在一首长诗里曾写道:“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如雨。”诗文一语,却足以让我们窥见,李清照的“父祖”名望颇高,而又与那齐鲁大地悠久而丰厚的文化相连,自然是来头不小。

书香世家,使她更有了才华横溢的底气,卓越的文墨,更像是一种宿命,她的人生,不得不绚烂,连凋零,也要有美感。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齐鲁学风培育出来的一个典型学者。他是北宋后期一位著名文士。他博学多才,在经学、文学理论、历史学、佛学诸多方面均有突出建树,与廖正一、李禧、董荣等当时号称苏门“后四学士”。

身为官员的李格非,官声也是非常的好,他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里称赞李格非:“文高雅条鬯有义味,在晁秦之上。”

《宋史·李格非传》所载之言更具权威:“格非苦心工于词章,陵轹直前,无难易可否,笔力不少滞。”晁补之则记得更具体:“济南李文叔为太学正,得屋于经衢之西而名其堂曰‘有竹’率午归自太学,则坐堂中,扫地,置笔砚,呻吟策牍。为文章,日数十篇不休。如茧抽绪,如山云蒸,如泉出地流,如春至草木发。须臾盈卷轴。”(《鸡肋集》卷三《有竹堂记》)

李格非的才华,可见一斑,而且著作颇丰,诸多文献可考。《宋史·艺文志》载,李格非有《礼记精义》十六卷、《史传辨志》五卷、《洛阳名园记》一卷、《永洛城记》一卷。又,《遂书堂书目》及《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续集》载《李格非集》四十五卷、《涧泉日记》卷上载有《济北集》、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有《历下水记》。只可惜各书皆佚,现仅有《洛阳名园记》一卷传世。

当文化渗透在生命里,便会得到永恒的延续,李清照传承了父亲的才华。

李清照的母亲同样也是生于书香门,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在家庭良好的文化教育之下,母亲也是知书能文,在《宋史·李格非传》中也有记载。

生命之初,李清照便沉浸在长辈的诗书声中,仿佛成了她生命中的背景音乐。在母亲的关怀和教习下,清照的聪慧便早早地显露了出来。长辈们不胜欢喜,可欢喜之于,又不免叹息。要是个男孩该多好。清照越是聪慧,长辈们便更觉得可惜。千年来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长辈们对清照,早已在心中下好了定义:终归是一个女孩子,再聪明也难有作为。就像她的母亲,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任她文墨再通,也终归是嫁为人妇,相夫教子了。诗书文墨,也只能偶尔和丈夫品阅研读,全然成了一种工具。

李格非去了京城任职,母亲便只好把心思都放在女儿身上。她所有的才华都有了施展之地。

李清照,对文字天生敏感,她认字读书都很快。在习字之余,母亲常讲一些古书上的故事给她听,她总是对那些古文里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小小头脑里装着无数的问号,凡是遇到不懂,总是要刨根问个明白。

父亲远在京城,清照对父亲思念着,也憧憬着。她总觉得,父亲和京城,总是有许多她想不到的绚烂的故事。

清照便缠着母亲,要母亲讲京城里的故事。母亲没去过京城,只能将自己在书上看到的,自己的听闻,还有一些想象,讲给女儿听。母亲告诉她,京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那里车水马龙,繁花似锦,那里住着皇帝,还有那些高官。

母亲的描述,并不足以让清照满足,问过之后,还要继续追问。母亲又教女儿吟诵柳永的词作《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词中繁华盛景让清照瞠目结舌,那样美的图景该是怎样的壮阔。

母亲告诉女儿,这词里写的,是几十年前的钱塘。现在的汴京比起当年的钱塘来,更要繁华。

汴京!汴京!你究竟是什么模样,一种对繁华的憧憬在她幼小的心灵萌生。

2.生墨花闺阁妙笔

名宦之家的出身背景,文化艺术的陶冶熏陶,书香气氛的耳濡目染,都让李清照渐渐展露出文学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她知识渊博,才华出众。

清照对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样样精通。家里来来往往的座上客大多是文人礼士,政治宾朋,这种氛围更是成就了她开阔的眼界和高贵的气质。所以,从小李清照就培养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之下,清照用一颗善感的心和敏锐的洞察力,感知着周围生活的点滴。她将这颗善感的心融入到她的作品中,写景抒情,品头论足。

日月飞度,星移斗转,李清照在母亲的调教下一天天地长大,转眼间,已经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古时女子,十五上头,用簪束发,表述已经成年。那一年李清照十六岁,刚好是成年后的第一个韶华,就做出了惊世杰作。她在游园赏景之际,创作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得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轰动一时,更是广受赞誉。当时文坛名家晁补之便称赞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在当时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李清照可谓是独树一帜。虽然生为女子,却也写的一手好字,吟诵出多篇好诗好词,为人称颂。

“少年情怀自是得”,李清照的词富有一种自然之美,不精雕琢,却是一块璞玉。

一首《如梦令》让我们见到了一个宋代封建王朝里一抹俏丽的色彩。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是一个调皮的女孩。那个傍晚,她和一群女孩去玩,一边唱歌,一边欣赏晚霞,她们尽情享受着自在而美好的光景。所有的快乐凝结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绿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和静静的湖面相互映衬,荷花香气迷人。

水中的沙鸥和白鹭被这群欢快的女孩打扰,忽闪着翅膀飞起,发出扑棱棱的声响,一群水鸟从一望无际的荷叶中飞起,打破了这醉人的宁静。活泼自在的少女带着属于她们特有的喧笑与欢乐,泛舟游玩,却因为饮酒酣醉而迷路,美丽的画面在李清照的寥寥几笔下成了千古流传的词句。

如此清新秀丽、娇羞可人的女子,将自己毫无束缚的置身于美丽的溪亭,低吟浅唱,眉眼含情,这画面是淡的,妙的,静的;待到这群游性退减的少女泛舟至荷花深处时,橹声与嬉笑声混成一片,早已是夕阳渐斜,余晖满地,这色调又是浓的,闹的,俏的。

想到泛舟来游玩,必定要饮酒来助性。美景加上美酒,想必又有几人能抵得住这诱惑,不沉醉于其中呢?贪酒酣醉的结果却着实让清照忘记了来时的路。天色渐晚,暮色掩映,这群争强好胜的晚归少女荡起船桨,可却难辨方向。

这般如此,如若是两鬓斑白的老年人,必定心思沉定,不急不慢的划着扁舟,一边欣赏着如诗如画的风景,一边寻找来时的路;如若是而立之年的中年人,也会紧锁眉头,谨慎地辨别前行的方向,而浑然不觉此时深处于人间佳境。

幸而,当时的清照还只是一个心思简单的少女,她没有老年人的沉稳淡定,也没有中年人的睿智谨慎。面对误入深处的迷茫,她只能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去摇动那双船桨,觉得这样便可以此时摆脱困境。那原本栖息着的水鸟忽然惊起,衬映着少女的焦急。

彼时的清照虽然误入迷途,但她却是自由的,她的心,完全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在那个烟水迷离的宋时王朝里,同清照年龄相仿的女子多囿于思想被禁锢的牢笼里,学做着女红,尝试着厨艺,嘴里念诵着祖辈们恪守的三从四德,心里想着相夫教子。她们时刻谨记着要遵守妇道,为人妻母,要做自己该做的事,不敢逾越半分。

而清照却把这些古训统统的抛在了脑后。拉上三两伙伴,划着船、荡着桨,游玩去了!这还不够尽兴,她竟还喝醉了酒,开朗的、乐观的清照对于那些世俗的眼光并不在意,否则也不会对这次游玩如此印象深刻,以至于“常记”。于是,美好的时光被锁在心头,便成了再也忘不掉的韶华故事。那时的清照,亭亭玉立,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时的她,生活优裕,无忧无虑;那时的她,不解悲欢,只知一味地笑着;那时的她,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幸福。

清照骨子里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她蓬勃的生命力让我们不容忽视;我们也不可否认,如此美好的清照是与她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

古时的女子,必然是要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那些古板的条约禁锢着她们的思想。作为一个大家闺秀,自然是不能同男子一样可以走出家门,去感受外面的世界。虽然清照也是如此,但是相对于那些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儿,清照还是幸运的。毕竟她出身于官宦之家,不像小镇乡村里那般闭塞。这样的清照,可以划船,可以饮酒,可以无拘无束的嬉笑,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藕花深处。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李清照在少女如花的年纪就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才气和文学素养。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不同凡响的素质,所以清照从来就不是一个娇气柔弱、多愁善感、以泪洗面的小家碧玉,而是一个健康开朗、见多识广、活泼可爱的大家闺秀。

清照在小小年纪时,就成为了一时传奇人物:尽管她年纪尚小可是却才华横溢,不但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对于书籍典册更是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灵秀的山峦和清澈的泉水孕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让她在少女时代便名噪一时,初露锋芒。

那一段传奇,从北宋王朝,经过千百年历史烟雨,传承至今,沉淀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才让我们在千百年后的今时,看到一个靓丽的身影。她,始终一道鲜活而靓丽的风景。

在清照的目光中,生活处处充满了斑斓的色彩、勃勃的生机,处处都能让她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美丽。她用自己那颗诗意般的心,去感受着世界的美好,自然界的博爱。

一首《如梦令》在济南城广为流传。

在那样宁静遥远的年代,夜幕笼罩下的城市没有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也没有鳞次栉比的幢幢高楼和一架又一架的桥梁,以及那让人无法自拔与排遣的寂寞与迷茫。济南城的日子就像是一首抒情诗在流淌。

当时济南城里,人人都知道,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不仅知书达理,温婉贤淑,而且博学多才,文词佳作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李家教养出了如此优秀的女儿,这让李格非严谨治学的家教成为了当地的典范,而且还被人们虚实不一地夸大并流传开来。顷刻间,少年多才的李清照成为了王室贵族、平民百姓所羡慕和钦佩的对象。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北宋的读书风气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盛行,因为朝廷对科举选拔人才的大加赞扬,使得科举最重要的公平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以往的考试,很多职位和名次都被豪门或官宦人家给垄断,普通的百姓想要取得一席之地实在是困难重重,但到了北宋,一系列的科考改革制度大大降低了这种几率。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众多的男人们从出生就浸吟在诗词文赋中,他们渴望着金榜题名、渴望着出人头地、渴望着光宗耀祖。

梦想步入仕途的他们就连做梦都盼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支生花妙笔,笔落纸间,便可以唾手可得,写出绝代的文章,写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和一片开阔的人生天地。然而,他们这样梦寐以求的事情对于年纪轻轻的李清照来说,却是信手拈来。

才华如同一朵轻盈的蒲公英,春风拂面,你不知道它会飘往何处,落入谁家。

有时候,才华也像是一个充满神奇的魔咒,一个充满诱惑的魔盒,无穷无尽的欲望与困扰都来自于它,直至被它逼入绝境,忧心忡忡,仰天长啸。可有些时候,才华却又像是一位充满光环的天使,只要手中的魔棒轻轻一挥,那一件件绝美的文词作品便星光闪闪地飘洒在浩瀚无边的银河系,是那样的神秘,那样地绝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十六岁的李清照所展露出的才华纤弱柔美,自然纯情。惊人的才华就这样的附着到了清照身上,命运的转盘也已经开始悄悄地轮转。

谁人不是命运的轨迹里奔波的人。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面对着扑朔迷离的人际关系,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心中被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的恐惧感,我们总是会害怕自己受到伤害。不论是出于名利,还是出于欲望。慢慢地,我们学会了隐藏自己、保护自己,变得越来越小心谨慎,察言观色,我们用虚伪做作的笑容和言不由心的话语将自己伪装的无懈可击,以至于让旁人看不出自己的真实面目。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一种怀旧的情结中,我们怀念过去那一段年少无忧的时光。可遗憾的是,那样的年华岁月,早已经如花般凋零陨落。偶尔,我们也会回想那余温尚存的过去,那在光影流转中肆意奔跑的青春,那让人怀念的温馨与美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怀念,怀念那如青葱的日子。怀想那古时悠然时候,你会觉得那些白纸上冰冷的铅字忽然间就有了跳动的生命力,仿佛当时的那些船桨声与欢笑声就在自己的耳边。

我们清楚地看见,那些落在纸上的欢快的文字,它们是那样的在律动,在轻盈的舞蹈,把酒欢歌,那个时候的李清照是如此的天真美好,亦是如此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当摇曳的船桨建起层层水花的那一刻,当惊起的鸥鹭扑朔着翅膀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就只属于她一个人。

红尘万丈,我们在人群中经历着无数的相遇和别离,我们与一些人相逢,又与一些人相忘。我们忙着揣度每一个相遇者的心思,却很少有人静下来,看一看真正的自己。

我们饮酒,是为了忘掉忧愁,而清照饮酒,却是在寻找自己。也许清照没有酒醉,没有让酒香释放她自己的灵魂,清照还会是平日里那个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

不仅是美酒醉人,清风,夕阳,更让她沉醉其中。在那美丽的暮色间,清照宛如婀娜多姿的仙女,缓缓而来。她多情多魂的诗句,她自然雅致的风情,总是带给人们舒心与欣然,就如同那时花开,就如同那溪亭日暮。

3、陷繁华初迁京华

元符元年(1098年)的腊月,在父亲李格非赴汴京任职后的不久,李清照和母亲也动身了,告别了眷恋的故乡,怀抱着美好的向往,向都城汴京出发。

坐在华丽的马车上,拉开帘子,望着成群的伙伴和姐妹,莫名的忧伤突然间涌上心头。

她悲伤着,感叹着,自己以后的生活再也没有溪亭了,没有伙伴了,那些快乐嬉戏的日子似乎也随着自己的远去而消失不见。

昔日陪伴自己玩耍的秋千还在庭院里,它也会经历风吹雨打,附着泥土灰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陈旧,碎裂,腐烂。

院子里,还有她自己动手栽下的菊花,没有了自己悉心的呵护,不知到了秋天它们还会如往日般娇美地绽放吗?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不得不反复地叮嘱留守在家里的仆人与管家,要他们记得给院子里的花草按时浇水、修剪……

李清照在认真细致都交代着,一字一句,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含着淡淡的哀伤与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情结,对于这里,清照有着太多的不舍与眷恋,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与她有关,因为这里,是她美好的梦境,是她喜爱的乐园,这里有着她太多的欢乐与回忆。

就在那样一个春天的傍晚,余晖掩映,李清照来到了父亲所在的繁华京城。

那是一座繁华的城,承载着一城繁华事。

白玉为墙、黑金铺路的宫殿,伴随着青色的火焰,跳动的光影是显得那样的神秘与庄重;千百年不变的城墙依旧在默默的守护者这里的一切。在万里长空奔波了一天的太阳接近了地平线,又红又大,放射出刺眼的光芒,让人睁不开眼,原本洁净无瑕的天空披上了一层红橙相间的晚霞。仿佛那天上的一切都如从前不变,让人看不清朝代,辨不清年代。

自古以来,帝都汴京就是繁华的缩影。《东京梦华录》中曾经写到,当时的御道上“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

汴京的河流之上虹桥架越,大大小小的船只川流不息。皇城威严磅礴,街道热闹喧嚣。禅宗圣地相国寺更是古色古香,气势辉煌。

不谙世事的李清照,身处在这样的繁华帝都之中,脑海里尽是无限的幻想与渴望,或许她曾以为这样初到京城的美好的日子会一直伴随着她,直到永远。

可是那个时候的她却并不知道,自己眼前所看到的这些繁华与美好会在不久的以后,一切都在一个转身之间烟消云散,留给自己的只有那无尽的回忆与怀念。

彼时的清照,由一个开朗纯真的少女开始学会收敛起自己那欢快的笑容,不轻易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灵魂深处也开始萦绕着些许的淡淡的忧伤代表着什么,也许这就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人都会变得不再如当初那样纯真,洁净,任何一种童真都会有忧伤覆盖,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就如同,任何一个果实的成熟都要以花朵的凋零作为代价。瓜熟蒂落,虽然是顺理成章,却永远抹不去一种枯萎的哀伤。

从玲珑的家乡小镇来到繁华的汴京帝都,踏进京都的大门,意味着人生的开始,意味着新的理想的点燃。

对于年少的李清照来说,她从一个泉水小城进入到了繁华帝都,那些静谧流淌着的泉水转眼之间就被都市的繁华所代替,那些泉水哗啦啦的响声与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也很快被车水马龙所取代。

来到人烟凑集、香山乐海的东京之市,就好像来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感到新鲜,一切都感到好奇,有事都搞不清楚自己是对外面的世界陌生,还是世界对自己太疏远,一种真正走进都市的强烈欲望在清照的心中油然而生。

少年时,每个人都是这偌大世界的勇敢探索者。细腻而聪颖如她,可以去捕捉雁子南去留下的痕迹,可以去感受那落叶凋零的伤感,可以去体会花朵绽放的欢愉,似乎在这人世之间没有什么能够留得住李清照那颗跳跃灵动的心。

李家住在朱雀门外离太学不远的地方,在经衢西面一条不大的小巷之内,没有车马嘈杂人声鼎沸的喧闹,也非街巷地偏的孤独。经过李格非的精心修缮,也算得上是一方高雅安静的闲适住所。

李格非在汴京的家并不如家乡的那般宽敞。毕竟这是京城,是繁华的帝都。像李格非这样两袖清风的官员,是没有充足的银两来买大房子的。

虽然房子并不算大,但是却很舒适温馨,这样的新环境李清照很是喜欢。尤其是庭院里那些葱葱郁郁的竹子。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喜欢竹子,便把竹子亲自置于堂屋台阶之旁,名其堂为“有竹堂”。题词栋间,还郑重其事地于壁上作记。

待全家安顿下来,已是快到春节了。都城的春节热闹而漫长,政治调控下的民俗活动,热闹喜庆而且丰富繁多。心急的人们早在年前,开封府便在宣德楼前搭起了山棚。正月初一,御街两旁长长的东西两廊成了百戏杂耍、奇异术能大显身手的比赛场地。击丸、蹴鞠、踏锁、上竿、倒吃冷陶、吞食铁剑、药发傀儡、吐彩水、炼丹药、虫蚁、猴戏、沙书、乐器、讲史、杂剧,奇巧百端,直叫人眼花缭乱,林林总总共几十里地,乐声嘈杂,每日如此,似乎节日的热闹与喜庆让人们忘记了什么是疲倦与不悦。而从初七开始,灯山就开始布置起来了,一个个的灯笼上面画着各种神仙故事和民俗人物。与此同时,“与民同乐”的金书大牌也高高竖起。

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彩结文殊、普贤,骑着狮子、白象,每个佛的手指上都会有五股细水流出来,并且他们的手在不停地晃动,用轱辘把水绞上灯山的最高处,再用木质的贮水器贮存起来,定时的放出水。于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佛的手指上出现了如瀑布般的景象,令人拍手叫绝。而这一切都是自动完成的,这更是让初见的李清照激动不已。左右门上草把束成的游龙又是一道奇异的风景。两条龙分别横越御街走向宣德楼,足足有百余丈之长,上面插满了数万支灯烛,蜿蜒起伏,横空起舞。双龙的近旁竖起了两根长竿,有几十丈高,都用缯丝结扎着,吊着从天到地一长串百戏人物的灯笼。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楼上的两朵巨型球灯,它们的周长有一丈多,里面的蜡烛叫做缘烛。这四个长杆灯和球灯,算是灯山灯海中最耀眼夺目的了。

此时,皇帝登在宣德楼上,在妃子们的倩笑软语和禁卫军森严的保卫下,观看专门为他自己搭建的乐棚中的各种表演,平明百姓则围着露台与君同乐。当快到元宵时又会推出新的高潮。

皇帝会在五岳观和上德宫等地逐一巡幸,百姓们便陆续到城外的玉津园、玉仙观、一仗佛、奉圣寺、望牛岗、剑客庙、金明池等地寻春。

莺啼绿树,燕舞水榭,嫩嫩的春草染绿了京师的原野,青黛的春容装点起山川河流。粉墙细柳迎风,与二八红装对舞,秋千佳人拭汗,与长空紫燕巧笑,曲水流觞,匆匆蜂蝶总逐归途香轮,倚陌行吟,纷纷柳絮时碰兰陵金樽,真可谓“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

李清照一面亲身感受京都的文化氛围,一面刻苦攻读,不断练笔,力求让自己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返青拔节,步入辉煌。

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无论是才华还是气节追求,在当时都是备受人们赞赏的。因此,李格非在汴京的朋友众多,除去那些登门求教的士子、朝廷照面的同僚,还有风雨同舟的交心好友张耒、晁补之。

一日,接连被贬官的晁补之到李格非家中做客,二人品诗论道,饮茶谈心。无意之间,晁补之看到了李清照所作的词文,婉约清新,很是喜欢。李格非见此情景,便急忙请求与委托,要晁补之做李清照的老师,来指导她读书写作,晁补之欣然答应。

说起这位李清照的老师晁补之,乃是生长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他与李格非一样仰慕苏轼的才华与为人,且为同乡之宜,与张耒、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正像当年苏轼赏识晁补之一样,晁补之现在对李清照也是非常的器重与欣赏,他有一种直觉,觉得这样的小小女子,将来必定在文坛上取得令人震惊的成就。

于是,在晁补之和父亲李格非的指导下,清照的诗文长进很大。数月来的读书让李清照的艺术触觉越发敏锐。

才华横溢的清照甚至还大着胆子说古时的大诗人屈原实在是情思欠奉——因为她看到屈子在《离骚》中可以“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以为佩”,可以“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然而群芳道尽,对这绝香绝美的桂花,却吝啬得不着点墨。

或许是年少气盛,或许是有些小小的骄傲,其实当时的李清照还不知道,屈原并不如他所认为的那样,他也还是有写桂花的。

《离骚》中曾说“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又说“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其实,菌桂就是桂花的一种。但即便是少时的她错了,又有何妨呢?谁又不曾有过年少轻狂、恃才傲物的时候呢?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读罢词文,顿时觉得,李清照那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像极了这词中怒放的桂花,暗红,淡黄,颜色不一,但却同样散发着清新醉人的花香。

那美妙自在的时光,就像那雨后洗过的碧空,清朗而洁净。

有时候不禁在想,词中这一句“自是花中第一流”到底是在说桂花,还是在说她自己呢?或许是后者吧!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单一枯燥的文字,经过了李清照的组合,却成了一首绝美奇妙的文词,而这些让人驻足品读的词句中,隐藏着清照少女心底里那小小的得意与骄傲,毕竟,这些文词诗赋是属于她的王国,属于她的精神世界。

年少轻狂的人都是有些自恋的,即便是这份自恋再怎样的浅薄,再怎样的狂妄,再怎样的不羁,我们也还是会对那段时光怀念不已、终生难忘。因为那时的美好,将会是我们这一生都无法再拥有的至宝。而那些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情愫也会随着时光的逝去而倏尔远逝,不知所踪。

不知道是在一个秘密的季节,还是在一个被人忽略的时间,总之,青春终究是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悄然逝去,不复重来。

春去夏来,草木浓绿,花儿争艳。时光每一处的精雕细琢都逃不过她那颗敏感细腻的心。鸟儿的羽翅在逐渐变得丰满,树木的枝叶也在逐渐变得繁茂。

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清照也逐渐地变得丰盈。每天清晨,当看见那温暖清爽的第一缕阳光,她都能感受得到时光逝去的安然与静谧。

岁月流逝,属于少女的那些美好寄托与情怀就如同那落入溪流中的花瓣,默然无语,随水而去。

4、文墨生香芳名传

转眼之间,就到了四月初八,早已升天的神佛还不能忘怀自己曾经在尘世降生的日子,也为在红尘之中想升入天界的佛徒留下了一个一年一度的盛会。这一天,宋朝规模最大的相国寺迎来了空前的狂欢。李格非也暂时放下了繁忙的公务,带着家人来到相国寺游玩。

这一天,晴空万里,微风轻抚,细柳飘动,石榴初绽。相国寺中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同一路上的旖旎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普天之下的僧尼道士都聚集在了这相国寺之中,京城之中的官宦商旅、男女老少也都空巷涌来,更有方圆百里的信男信女,不辞辛苦的慕名赶来参加这一盛会。

宋朝闻名遐迩的相国寺有着十大镇寺之宝,也叫做十绝,即大殿内的弥勒圣容,也就是曾经显灵的慧云所铸的弥勒佛;太宗皇帝的御书寺额和牌额;王温重装的金粉肉色圣容和善神;吴道子的文殊维摩像;李秀刻的佛殿障日九间;边思顺修造的排云宝阁;石抱玉画的扩过除灾患变相;仿于震的天王像;环师画的功德变;智严画的因果人道位次图。

李清照对这些书法精品、绘画、雕塑都一一过目,心领神会。特别是在吴道子的画和杨惠之的雕塑前,她屏气肃立,细心观摩。

李清照知道,要想留下传世之作,就必须下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功。她默诵着梅尧臣的“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宋贾二公真”,默默地在吴道子画像和杨惠之塑像面前告诫自己:若想人上人,必须苦下功。

自从来到了京师之后,李清照的见识在逐渐的拓宽,思维也逐渐变得活跃,写作的水平也在一天天的提高。正如春日里感受到阵阵春风、场场春雨的春田,显示出步步春生、日日春长的盎然春意,奇异新鲜的思绪就像蓬勃拔尖的春草春禾,在李清照的心中不断生长、发芽。

书香世家的出身,独特的环境氛围,让清照自小就受到了文学艺术的濡养,饱览了家里的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秀外慧中,一颗心也变得诗意起来。

李清照用那颗敏感诗化的心,悄悄地感受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在内心中默默地寻觅着美好与纯真。她写词作诗,见解独特,慢慢地,她的才气和她的诗文流传到了大街小巷。她那优秀作品像春笛一样在文人圈中跳跃回荡,在东京城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惊喜。

“才女”一词对于清照来说可谓是名副其实。在这样如花般的年纪里,她就已经显示出过人的艺术才气与文化功底。而这其中,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词”来说,这是她的魂,是她的情,是她的心。或许从她呱呱坠地的时候开始,“词”就跟她的命运紧紧相连,不可分割。

她的词,用爱来浇灌,她的词,用情来呵护。她的词,无数次让人们感动,也让我感叹。女人似水,诗词如花。李清照的一生,就是一朵花开的时间,而她浇灌的诗词之花,也在千年的时光中慢慢绽开。

亦或许,这就是一种天意吧!她的宿命本应如此,注定和词要结下不解之缘。

早些时候的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已经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那激荡的胸怀,执着地追求,飞动的形象,壮丽的画面,清新的风格和酣畅的节奏,另士大夫们以及文人墨客赞不绝口。

接着又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像清风掠过浩瀚的湖面,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个时候的李清照,远无忧愁,近无烦恼。虽是如此,到哪她那颗敏感的诗词之心,还是能轻易地捕捉到这世间的忧愁与伤感。

看着树下残落满地的繁花,清照的心里觉得空落落的。其实潜藏的流逝细节,也只不过是树枯黄、花落去、燕归来,一点点悲伤的情绪而已。而这情绪,却抵不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最终还是使得倍感哀伤,即便是酣甜一觉过后,留下的也只是淡淡的惆怅与茫然。

就如同李清照写的这首词一样。

明明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再加上醉酒贪睡,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想让人们忘记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哪怕只是暂时的忘却。然而即便如此,酣甜的闺中小姐李清照在迷迷蒙蒙中听到了疾风骤雨肆虐的声音,心中却依然记挂着庭院里开得正旺的海棠花,但那些甘醇的美酒化做微醺的醉意,到了清晨都还没有消尽。

天明后依旧未睁眼,昨晚心中的忐忑便涌了上来。惺忪的唤了一声外间的侍女,小丫头听闻便轻手轻脚的过来为小姐卷帘。

犹豫了一下,清照还是问道:“庭院里的境况可还安好?”

侍女随口回道:“虽然经过了一晚的风吹雨打,可院子里的海棠依然和平常一样。”

轻哼一声,清照说道:“你可知道,那海棠定然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答案不一,也许是她错了,也许是那位帘旁的侍女错了。只是究竟谁对谁错,都已不在重要。因为这一幕绚烂的春之帷幕终究是随着昨夜的风雨去了。

伤春怀春的诗词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很多都是相似的。而李清照的这首词却好似一出峰回路转的戏剧,是那样的独一无二。

若是我们声情并茂的诵读,那景象就会立刻呈现在我们眼前。仅仅三十三个字,年少的清照便为我们勾勒出来一番生动的景象。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缛的修饰,如此的平白浅近就足以让人们回味无穷,可才情却不刻意外露。

后人中,有人评价李清照的这首词:“有人物,有故事,有对白,有情绪。若非有生花妙笔,恐难以驾驭。”那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气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尤其是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更是堪称经典。

小小的清照,只用了寥寥几个字,便将那疾风骤雨之后残花落地的伤感情景写的栩栩如生,通透灵活,让人有着仿佛自己身临其境一般的奇妙感觉。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越是心中在意的事,就越是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在经历了这一夜的风雨摧残之后,清照心知那庭院中的海棠定是残红狼藉。

她不忍心亲眼见到这如此残败的景象,可是心中却又怀着侥幸的期待,正因如此的心境,清照便忐忑的试问着卷帘的侍女。一个“试”字真的是用的如此的动人,这一个小心翼翼、惴惴不安的“试”字直直的戳中了人们的心窝。

那害怕听到海棠凋落的消息,却又不由自主关心花事的曲折心理,描绘的如此贴切深刻,仿佛如我们也亲身经历过一般。

如此爱花的少女心境,是否有人知道,有人了解?

爱花的人,大抵如此。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我们的清照,因为感受到了花的柔弱而饮酒酣醉,又因为残花凋零而让自己踌躇迷茫。又不相信的“试问”,到再次反问,这层层的感情递进,直把那惜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若不是自己因为酒醉而酣睡,或许清照会起床披衣,为那庭院里饱受风雨摧残的海棠寻找一个法子来避风遮雨。年少的李清照,豁达、敏感、豪气。她热爱生活,向往自然。她把自己也融入这大自然之中,大时空里。

在这一时期,初露尖尖角的李清照还有一首作品——《双调忆王孙》:

双调忆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春去秋来,四季轮换,年复一年地循环着,重复着。几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秋天就这么的来了。

匆匆地从荷塘走过,只轻扫一眼便看见满池塘的荷叶不在似从前那样清新妩媚。荷叶渐渐枯去了,荷塘里莲蓬一片,细长的柄托举着一个个小铃鼓似的小脑袋,在荷叶间伸长着脖子,好奇地向四周张望着。那枝干似乎承受不住莲蓬的重量,把身子歪向了一边,显得是那样的慵懒,也算是把秋季诠释得淋漓尽致了。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既没有离情别绪,又不伤时叹世,如此一位纯真无邪的京城官宦小姐,还没有感受到世间的酸甜苦辣、人生的额悲欢离合。

虽说莲荷枯老,再不似往日的风姿卓越,妖娆妩媚,然而蓝天碧水,一望无垠,潋滟湖水,点翠秋岚,清廓的明山秀水,让李清照的心胸开阔的如同浩瀚的万里晴空,爽朗的如同凭虚御风的仙子,也正应了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

纯真可人的清照把自己的愉悦和眷恋融入这水光山色之中,弹出了一首轻松爽朗的心曲,让鸥鹭来传达对悲秋的不满。

就在这宁谧安静的季节,就在这夹杂着忧伤与甜蜜的雨后,温婉纯情的李清照为我们在诗词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华美的一章。 XABm6+n7gk80yUa8OkpqLusjUQuRpl+p/h6lGgOsDP6WbQB1xypA4I5DefRixG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