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唐浩明钦定版(全三册)
唐浩明 |
本书由上海读客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三十年前,我在整理出版近代湖湘历史文献的工作中,被一批来自湖南省图书馆的百年旧藏文稿所震惊:它不是一般的私家档案,也不是一般的历史资料,它是极不寻常、极其罕见、极为难得的文字中的珍品。
它的难得之处在于,这批文稿完整地向人们展现一个在正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下,力图中规中矩做社会精英的中国知识分子全方位的人生过程。
它的难得之处还在于,这批文稿鲜活地向世人召示一个中国士人,于纲纪倾圮、江河倒流的战乱时代,在操守与利益、高尚与卑污、担当与躲避、进取与退舍、个人与群体、一时与千秋等等立身大节上的那种近于典范式的选择与处置。
它的难得之处更在于,这批文稿记载了一个情感丰富、思虑缜密、喜欢并善于剖析自己、分析人事的涉世极深者,将自我心灵深处的苦痛、喜乐、困惑、领悟、弱点甚至丑恶,向外人向后世作了勇敢而真诚的坦露。
我读他在事功辉煌时的家信:“处兹乱世,凡高位大名重权,三者皆在忧危之中。余……寸心惕惕,恒惧罹于大戾。”读他在晋升大学士位极人臣时的家信:“人以极品为荣,吾今实为苦恼之境,然时势所处,万不能置身事外,亦惟有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而已。”读他在家业鼎盛时的家信:“吾则不忘蒋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情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读他即将告别人世时所写的日记:“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业一无所许。”
每当我读到这些文字时,我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忧郁、悲凉甚至恐惧,与无论褒者所说的一代完人千古楷模,还是贬者所说的元凶刽子手,都有着极大的反差。它究竟是此人的独特个性,还是一切成就大事业者共有的心绪?它是中国文化所培养的士人难以消除的万古之愁,还是全人类英才都无法摆脱的生命之苦?不管怎样,我得感谢这批文稿的作者。他以老到娴熟的文字功力,为我们留下这千余万言的翰墨,提供了一个如此丰厚、如此细腻、如此真切的生命个案,给一切有志于探索人生奥妙的后人以一份完备的原始材料。
此人就是曾国藩。
我决定以他为主人公写一部书。他所处的时代是那样的风云激荡,他的历史形象是那样的富有争议,他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复杂,要写好这个人物,非借助文学元素不可;否则,决不可能生动鲜活、血肉丰满,更不可能走进他的精神与心灵之中。于是穷八年之思,有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是为短序。
唐浩明
甲午中秋于长沙静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