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金星的探测发现

金星上的环境

1988年,前苏联宇宙物理学家阿列克塞·普斯卡夫宣布说:“发现于火星上的同样也存在于金星上。”据人类所知,金星的自然环境比起火星来要严酷得多。金星表面极限温度可达至500摄氏度,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90%以上,空中还经常落下毁灭性的硫酸雨,特大热风暴比地球上12级台风还要猛烈数倍。

从1960年至1981年以来,美国和前苏联双方共发射近20个探测器,仍未认清浓厚云层包裹下的金星真面目。

科学家的发现

对于金星秘密的最重要发现,是由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里宾契诃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科学研讨会上披露的。1989年1月,前苏联发射的一枚探测器穿过金星表面浓密的大气层用雷达扫描时,发现金星上原来分布有20000座城市的遗迹。

这20000座城市遗迹完全是由“三角锥”形金字塔状建筑组成的。每座城市实际上只是一座巨型金字塔,全部没有门窗,估计出入口可能开设在地下。20000座巨型金字塔摆成一个很大的车轮形状,其间的辐射状大道连缀着中央的大城市。

起先,科学家们见到这些传回地球的照片,以为上面出现的城墟可能是大气层干扰造成的幻象,或是飞船仪器有问题。但经过深入分析后,他们发觉那的确是一些城市遗迹,是一种绝迹已久的智能生物留下来的。

科学家的再研究

研究者认为,这些金字塔式的城市可昼避高温,夜避严寒,再大的风暴也奈何不了它。

联系到在火星上发现的作为警告标志垂泪的巨型人面建筑即“人面石”,科学家们不得不把金星与火星看成是一对经历过文明毁灭命运的“患难姊妹”。

据推测,800万年前的金星经历过地球现今的演化阶段,应该有智能生物存在。由于金星大气成分的变化,二氧化碳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而发生了强烈的温室效应,造成大量的水蒸发成云气或散失,最终彻底改变了金星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绝迹。

倒塌的金星城市中,究竟会隐藏着怎样的更加难以捉摸的秘密呢?这只有等待人类未来的实地探测了,但愿这一天并不遥远。

金星发现两万座城市

金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至今尚难定论。但地球人遭遇金星人的案例却一再出现。1952年11月20日,美国人亚当斯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中进行科学探索时,看到飞碟飞来和随之出现的一个头披金色长发,脚蹬红色高帮皮鞋的陌生人。他主动与亚当斯用手势交谈,说明他“来自金星”。

1954年6月,美国人李克兰德声称,他在洛杉矶市曾3次遇到两个白脸、黑发、大眼、大脚的陌生人,以英语自我介绍“来自金星”,并在8月31日晚间敲开了他家的门,邀他到金星上参观了工厂、实验室和住所后,送他返回了地球。当然,这都是些无法核实的自述,只能姑妄听之。

从探测所获数据分析,金星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为97%,氧气似乎早已耗尽,但生命存在的条件是多元的,地球上也有不靠氧气而生存的生物,何况外星。

1989年,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里宾契科夫博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一个科学研究讨论会上宣布了一个惊人消息:苏联派出的一艘无人太空飞船于1988年穿过金星大气层时,拍下的一批照片表明:金星上大约有20000个古代城市遗址。

那些城市的布局好像一个向四面八方辐射的车轮,车轮中心是一个大都会,每根射线都通向一个城市,射线就是高速公路。从照片上看,一些城市已经被毁坏,至少从地面上看,那里已经没有生物在活动。

但在远古时代,金星上曾有过生命。

有些学者甚至猜测,古代美洲的玛雅人,其祖先就是来自金星。在远古时代,金星有孕育生命和智慧生物的优越条件,生命延续可能达10多亿年,后来由于金星人文明的发展,加剧了自然环境的破坏,随着太阳温度的升高又加剧了温室效应,海洋和水都消失了。

如今金星人可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建造地下独立生物圈而潜居地下,美国和前苏联的金星探测器均曾发现金星存在着闪电和无线电静电现象,这可能是地下金星人进行生产或开展科技活动所产生的。

文明遗迹探索

迄今为止,人们在月球、火星和金星上都发现了文明活动的遗迹和疑踪,甚至在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的阴面发现过一些断壁残垣。作为金字塔式的建筑则使地球、月球、火星和金星构成了一种互为联系的文明系统。

科学观点认为,太阳系的文明发展史并非起源于地球,它的鼎盛时期出现于地球之前,延续到地球这颗星时,已是太阳系文明的终结史。

不过,这丝毫不妨碍世世代代的地球人类去为创造一个全新的黄金般的文明时代而努力,也许这只是太阳系中独存的文明硕果了。但是,探索文明遗迹仍是天文学家的使命。 2+e4AUHS49lyeO0LBPIZWlSXfrsnGUm0ZHKfW8b66McwKL0sOfLKW2ez79oIjnE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