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元散曲繁

第一节关汉卿辉煌灿烂的成就

从1267年,开始扩建元大都至1321年的50多年间,是元曲发展的黄金时期,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白朴、卢挚、姚燧、王恽、马致远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一时期出现了3位。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始盛期和鼎盛期。始盛期,是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豪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

鼎盛期,元曲的创作中心向江南转移,始盛期的作家大都还在从事创作,而且卢挚、马致远等一批散曲大家进入创作高峰,并且元曲的创作开始出现一定的雅化倾向。

关汉卿约出生于1220年,号已斋、已斋叟。他性格秉直,由金入元,“不屑仕进”。关汉卿擅长杂剧、散曲创作,在曲作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散曲丰富多彩,既有“豪辣灏烂”之作,又多妖娇婉丽之语,对元散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汉卿在元代至元年间、大德初年活跃于大都的杂剧创作圈,是玉京书会里赫赫有名的书会才人。他和杂剧作家杨显之非常交好,与戏曲名家梁进之是“故友”,又与性格“滑稽佻达”的散曲家王和卿来往密切,与艺人歌妓亦有相当亲密的接触。

关汉卿创作了很多曲作,流传下来的散曲有57首,套数13套,内容主要是自述身世、直抒胸臆;描写男女恋情,抒发离愁别恨;描绘世俗物景,抒写闲适之意等。

关汉卿在元代初年严酷的现实下,虽然寄情于戏剧、散曲等文学创作,但内心却是十分苦闷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所表现的,是关汉卿思想的一个侧面: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鞠趵,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世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此曲重彩浓墨,层层晕染,集中而又夸张地塑造了浪子的形象,可谓是作者的一份“浪子”宣言,曲中作者历数自己的多才多艺,却又刻意渲染出放荡游戏和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内里是对当时压抑人才的社会的抗议与挑战,是以他为代表的书会才人的精神写照。

此曲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曲中一系列短促有力的排句,节奏铿锵,具有精神抖擞、斩钉截铁的意味。全曲把衬字运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如首两句,作者在本格七、七句式之外,增加了39个衬字,使之成为散曲中少见的长句。

而这些长句,实际上又以排列有序的一连串三字短句组成,从而给人以长短结合舒卷自如的感觉。这种浪漫不羁的表现形式,恰能表达浪漫不羁的内容,以及风流浪子无所顾忌的品性。

关汉卿经常活动于歌伎舞女之间,与地位低微的伶人惺惺相惜,与当时著名杂剧演员朱帘秀、顺时秀,以及朱帘秀的弟子赛帘秀、燕山秀及侯耍俏、黑驹头等都有亲密的接触,特别是与朱帘秀的交往最为密切。[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寄赠之作:

[一枝花]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

[梁州]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锁春愁不放双飞燕。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凌渡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尾]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此曲表面上是歌咏珠帘的秀美,实际上暗用谐音,礼赞朱帘秀的才情技艺与绰约风姿,更表达自己对这位杂剧名家的倾慕和爱恋。此曲俊语如珠,美艳绝伦。

关汉卿散曲中,男女恋情的题材有很多,且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类曲作写得“深刻细腻”,且“浅而不俗,深而不晦”,雅俗共赏,尤以刻画女子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和生动传情的神态见长,如[正宫·白鹤子]: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曲作犹如一首小诗,轻灵隽永,使人感到似有泪珠儿在女子眼中闪烁。“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化用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意境幽美。再如[双调·大德歌]4首中的一首: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开头就是“俏冤家”这个极其亲昵的称呼,少妇对远方情人的爱恋之切、思念之切、疑虑幽怨之情尽数而出,也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恩爱生活的回味。就全篇来说,可谓点睛之笔。

关汉卿也有描写直露的艳情散曲,写得大胆快意,放情恣肆,如[仙吕·一半儿]《题情》: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用市井口语和泼辣俚语,将男子的急躁与莽撞、女子的爱怨与娇嗔刻画得惟妙惟肖、神形毕现。

关汉卿的有些散曲,反映了他追求适意的人生哲学。这种适意,不是简单的纵情山水、遥寄田园,而是带有经历了时代沧桑巨变后的理性思索。

关汉卿在[南吕·四块玉]《闲适》中对这种适意作出了形象的描绘: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曲作描写了作者同山僧野叟的吟诗唱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脱俗。

关汉卿的散曲成就是多方面的,既有豪放泼辣之作,又多蕴藉婉丽、美艳娇娆之语,表现出蕴藉风流的个性特点,其蕴藏在作品中的风格和风骨对后来的散曲作家们影响巨大。

第二节王恽以诗为曲开雅化先河

王恽,字仲谋,别号秋涧,河南卫州汲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在金代为官。在王恽还年幼的时候,金代就灭亡了。王恽好学不倦,20岁左右就已经以文章名扬一时。1260年,辟为详议官,从此步入仕途。

王恽和大多数贫困潦倒的元代文人不同,他一生官运亨通,生计无忧,身居庙堂而心游江湖。[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是他的代表作:

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这首记游小令,作于1302年以前,虽题名《游金山寺》,其重点却在描绘风浪的险恶和金山的矗立,恰似一幅气势雄浑的金山观涛图。前两句描写地势的雄伟奇壮,三四句则写登上金鳌峰,对江豪饮,豪情喷涌而泄。五六句用典,说蛟龙害怕“燃犀”,于是兴风作浪,因此出现了惊涛拍岸之景。

此曲想象丰富,境界廓大,气象苍劲雄浑,体现出作者开阔的胸襟和乐观进取的情怀。

王恽的散曲,有一些写得轻松明快,如[越调·平湖乐]: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这是作者1272年以承直郎出判平阳路,任上所作。作者以白描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采莲人怀念故乡的情思。前段写他乡之美,但“终非吾土”,点出归意。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

景色写得愈美,愈能反衬思乡之烈,归心之切。用反衬的手法,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金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王恽希冀人们能够有风调雨顺、天下大治的富足生活。他在出判平阳路时,又作有[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此曲写尧庙祭神庆丰收的欢乐场景,抒写作者为民谋福,与民同乐的志向。本曲遣词雅致,善用典故,朴素本真。

王恽的散曲善于化用唐人诗句,如咏史叹世之作[正宫·双鸳鸯]《乐府合欢曲》9首,即是其阅读《开元遗事》和观赏金人任南麓《华清宫图》时“去取唐人诗而为之”,咏写唐玄宗开元遗事,看其中的3首:

驿尘红,荔枝风,吹断繁华一梦空。玉辇不来宫殿闭,青山依旧御墙中。乱横戈,奈君何,扈从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消红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雨霖铃,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记上皇和泪听,月明南内更无人。

此3曲都是化用唐人诗句而成,书卷气很重,诗意醇厚而曲味寡淡。

王恽反对散曲“劝淫为侠”,因此,他的散曲从不涉及艳情。即使涉及到,也绝无元曲的艳丽和妖娇之态,如[正宫·双鸳鸯]《柳圈辞》:

暖烟飘,绿杨桥。旋结柔圈折细条。都把发春闲懊恼,碧波深处一时抛。

野溪边,丽人天,金缕歌声碧玉圈。解祓不祥随水去,尽回春色到樽前。问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飏晓风。欲送春愁何处去?一环清影到湘东。步春溪,喜追陪,相与临流酹一杯。说似碧茵罗袜客,远将愁去莫徘徊。秉兰芳,俯银塘,迎致新祥祓旧殃。不似汉皋空解珮,归时襟袖有余香。醉留连,赏春妍,一曲清歌酒十千。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

这组散曲共6首,6首小令各有特色,均清丽婉约,典雅纯真,诗情画意,带有小词的旖旎婉曲的风味。用语含蓄、委婉,言尽意未穷。

王恽的散曲豪迈爽劲,典丽雅重,是元散曲以诗为曲的典型代表,这与他的曲学观念密切相关。他认为:“昔汉儒家畜声妓,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

王恽的散曲,意境和语言更接近诗词,而少了一些散曲应有的口语特色和活泼气氛,比如[仙吕·后庭花]《晚眺临武棠》的前4句“绿树连远洲,青山压树头。落日高城望,烟霏翠满楼”像绝句;[越调·平湖乐]“安仁双鬓已惊秋,更甚眉头皱。一笑相逢且开口,玉为舟,新词淡似鹅黄酒。醉归扶路,竹西歌吹,人道似扬州。”像词,实际上已经开了后期散曲逐渐雅化的先河。

第三节姚燧自成一家的散曲创作

姚燧,字端甫,号牧庵,祖籍营州柳城,后迁河南洛阳。在3岁时,父母就离世了,由伯父元初名臣、理学家姚枢养大成人,曾拜名儒许衡为师。

姚燧身历世祖、成宗、武宗、仁宗4个朝代,仕途一帆风顺,历任大司农丞、江东廉访使、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太子宾客、太子太傅等职。

姚燧以文著名,明宋濂撰《元史》,称其为“为文宏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春容盛大,有两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

姚燧的散曲存小令29首,套数一套。内容主要有言志抒怀、写景咏物和男女风情3类,内容丰富多姿,曲风以豪放见长,又多格并存。抒发心志之作有踌躇满志时的豪情,有豁达参悟后的感喟,亦有向往隐逸的情思,豪迈洒脱,磅礴大气。

描摹咏叹之作有清风晓月的素雅,有“烟笼浅沙”的淳朴,亦有舟拨涟漪的情趣,古朴清雅,富于机趣。男女风情之作有千里相思的缠绵,有依依惜别的眷恋,亦有似嗔还喜的娇羞,清新雅致,风流蕴藉。其早年作品[中吕·阳春曲]便是抒发个人情怀的代表:

墨磨北海鸟龙角,笔蘸南山紫兔毫,花笺铺展砚台高。诗气豪,凭换紫罗袍。

这首曲借助所用笔墨纸砚的珍奇名贵,表达所作诗文的非同一般,作者对自我才能的高度自信与博取功名的豪情壮志在曲中溢于言表。

[双调·寿阳曲]《咏李白》是展现作者豪放气韵的代表作:

贵妃亲擎砚,力士与脱靴。御调羹就飧不谢。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仙李白本清高孤傲,不侍权贵。作者将贵妃捧砚磨墨、高力士脱靴解袜、唐玄宗御手调羹及太白醉草吓蛮书这四件逸事合写,突出了诗仙豪迈奔放的个性和傲视权贵的气度。

这首小令末句尤奇,明明写的是风月旖旎的内容,却被番使惊为示威的天书,为之折服。姚燧此曲借咏李白来抒发自己的意气风发的豪情,纵横捭阖,充满谐趣。

姚燧的言志感怀之作往往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既有志于功名,也向往宁静闲适,[中吕·满庭芳]就表现了这一矛盾的心理: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这首小令是登高眺望大海之作。全曲写阔大场景,不屑于细小节目,很有气魄,很有境界。但文人气息甚浓,不像散曲,而更像一首豪放派笔下的词。这正是上层文人散曲的特点。

“日远”引用东晋明帝“日近长安远”的典故,喻指向往京师而不能达到,“天高”则用杜甫“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的诗意,表达壮志未酬之慨。

在姚燧的思想中,仕途和归隐的想法都有,但是仕途的思想是占上风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姚燧归隐林泉之念越来越变得强烈了,如[中吕·醉高歌]《感怀》: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全曲对仗工整,以平淡俭省的语言概括了几十年的人生得失,进而引用典故,抒发了归隐之思。此曲苍凉古雅,诗味浓厚,惆怅之隋、迟暮之感,纷至沓来,充分体现了姚燧“一以经史为师,淡丽而不谀,奥雅而雄深”的行文姚燧的一些写景的散曲,清新可爱,比如[双调·拨不断]《四景》4首其二:

芰荷香,露华凉,若耶溪上莲舟放。岸上谁家白面郎,舟中越女红裙唱,逞娇羞模样。楚天秋,好追游,龙山风物全依旧。破帽多情却恋头,白衣有意能携酒,好风流重九。

姚燧散曲在描写男女风情、离愁别绪方面亦极具特色。风流蕴藉,清秀婉丽,在刻画人物心理上堪称一绝,如[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这首小令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闺妇在寒冬到来时给远方征人寄军衣的矛盾心理的刻画,表现了妇人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寄与不寄都渗透了深挚的感情。

姚燧以浅白的口语把少妇思念与体贴丈夫的心情表达得极其委曲与深刻。文字直白,感情丰厚,平中见奇,堪称是大家手笔。

姚燧写与人话别的小令,还注重离别情景的描写,通过截取具有诗情的画面,把刹那间的澎湃相思、愁肠百结等意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如[中吕·醉高歌]《感怀》:

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波漾漾。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

此曲开头两句通过“烟柳”与“寒波”写江边苍茫的景色,衬托与友人难离难舍的悲怆。后两句是写送行人唱曲的心境。小曲写得情景交融,含蓄而有韵味,构思精巧。

姚燧写情的散曲中,有一些非常俚俗,构思也出人意表,如套数[双调·新水令]《冬怨》中的[太平令]和[尾声]:

悔当日东墙窥宋,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想这厮指空、话空、脱空,巧舌头将人搬弄。

[尾声]这冤仇怀恨千钧重,见时节心头气拥。想盼的我肠断眼睛儿穿,直掴的他腮颊脸儿肿!

姚燧在散曲中书写深沉的人生感悟和高雅的志怀,表现出传统士大夫的思想情趣,风格豪迈浑厚,又“不能设一格待之”,反映了他散曲的多样性。

第四节卢挚清新飘逸的散曲风格

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河北省涿县人。他是元代初年仕途比较顺利的少数汉人之一,他在20岁左右,由诸生进身为元世祖忽必烈的侍从之臣,从此步入仕途,历任陕西提刑按察使、河南府路总管,后至翰林承旨。

卢挚诗、词、文、曲皆擅,尤以散曲闻名。卢挚的散曲有“踵金宋余习,率皆粗豪衰恭,涿郡卢公始以清新飘逸为之倡”的评价,可见其散曲风格基本倾向是清丽飘逸的,卢挚也被定为元朝前期清丽派的重要代表曲家。

卢挚足迹遍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南等地,与散曲家白朴、姚燧、马致远、张可久等都有交往,与当时大都著名杂剧女演员朱帘秀往来密切且多有唱和。卢挚散曲有小令120首,残曲一首,卢挚散曲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咏史怀古、乐隐闲居、男女恋情、写景咏物等元代散曲的所有领域,其中尤以咏史怀古的题材数量最多,约占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

经历元初这样一个饱经战乱之苦的特殊时期,卢挚其曲借思古之幽情,悟世态之翻覆,叹人生之虚幻,慨时势之兴替,如[双调·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道南宅岂识楼桑,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

此曲前3句写的是210年刘备来到京口见孙权。周瑜建议孙权扣留刘备,孙权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这段史实,笔触凝练。3句后面是作者抒发因景而生的情怀。

一介书生,面对这波浪壮阔的社会大变革,毫无办法。一个富于进取精神的历史主题,最后却被一种悲痛难诉的凄婉色彩所笼罩,反映了作者在异族统治下,不满现实却又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整个调子是低沉的。

卢挚的这类咏怀历史遗迹的散曲以[双调·蟾宫曲]怀古为题者共17首,抒发了历史更替与世事沧桑之感。又如作品[双调·寿阳曲]《夜忆》: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意思是说:明月当窗,檐马作响,引起深沉的意念。把灯剔明,打算将心事写出来,忽然长叹一声,又将灯吹灭。用细腻的动作含蓄委婉地描写了主人公心事的凄凉、沉重。

此外,卢挚的散曲对张丽华、西施、绿珠、杨贵妃、萧娥、苏小卿、巫娥、商女等古代女子也有咏悼,其命意是借题发挥,或借佳丽悲剧命运感叹帝王因“万劫情缘”而亡国,或借红颜薄命感慨“料想人生,乐事难终”,如[双调·蟾宫曲]《丽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卢挚擅长写男女恋情。他写男女之情的散曲,俗中见雅,清雅之气贯穿始终。他曾作[双调·蟾宫曲]《醉赠乐府朱帘秀》一曲,对女艺人朱帘秀的仪态、才情、技艺给予了高度赞美,写出了朱帘秀超凡脱俗的娴雅风度,表现出对朱帘秀的情感。分手时他又作[双调·寿阳曲]《别朱帘秀》: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朱帘秀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女演员,《青楼集》中说她“杂剧为当今独唱独步”。当时的文人如关汉卿、卢挚、冯子振等人都与她有交往。这首小令语短情长,耐人咀嚼。全曲雅俗相融,读来亲切自然,毫无做作之气,寥寥数句,却情真意切。据说,朱帘秀在读此曲后,也用原曲牌作了《答卢疏斋》,情恨绵绵,感人至深,也留下了一段曲坛佳话。卢挚虽身居高位,但始终向往一种“乐以忘忧”的人生境界,因此他的散曲也多表达乐隐闲居的情志。此类散曲虽赞赏淡泊闲适的生活意趣,但是他向往的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林泉深壑,而是充满生活情趣、淳朴而亲切的田园风情,如[双调·蟾宫曲]《田家》:

沙三伴哥来嗒,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沙三、伴哥是元曲中常见的诨名,形象多为农村的毛头小伙子,粗劣、冒失、缺乏教养。但这支散曲却是表现他们的顽皮可爱。此曲是当时农村质朴生活的剪影,用朴实的口语刻画了3个农村少年的生动形象。

这支小令细腻而亲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此曲明写农村的情趣生活,却隐含着作者对官场钩心斗角竞争的反感及对隐居平和生活的向往。

描景咏物一类的散曲在卢挚散曲中占据很多。他的散曲往往以自然轻松之笔描绘明丽的景物,风格清丽妩媚,如[双调·湘妃怨]《西湖》重头小令四首,分咏西湖四季之美景,其《冬》:

梅梢雪霁月芽儿,点破湖烟雪落时。朝来亭树琼瑶似,笑渔蓑学鹭鸶,照歌台玉镜冰姿。谁俘倦鸱夷子,也新添两鬓丝,是个淡净的西施。

此曲将冬日西湖夜雪初晴、银装素裹的绰约风姿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欲写冬日西湖,便抓住西湖的雪景加以描绘。

作者以比喻、拟人手法咏西湖雪霁,赋予西湖以淡净恬适的性格特征,给人以清丽淡雅、赏心悦目之感,令人心驰神往。再如[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此曲化用李白之诗、王勃之文的句意,以清新自然之笔描绘出一幅秋日潇湘的美丽画图,含蕴着作者陶然忘机的情怀。全曲意象明朗,气韵流动,文辞俊朗清丽,不用虚词、衬字,与诗、词的表现手法更接近,体现了疏斋散曲以清雅为主的基本格调。

卢挚可能也想学学陶渊明那样,去过一种“无是无非”的生活,这在他的[双调·沉醉东风]《闲居》中可以看得出来。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卢挚作为元初第一位大量写作散曲的名公大臣,其散曲是从词到曲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正是由于卢挚等有分量的达官文人的有力推动,散曲才成为一种与诗、词并列的文学体裁进入上层社会,进一步被更多的达官文人所认可和接受。

第五节白朴创作标志元曲成熟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幼时生长于金代的南京,即河南开封,元初久居真定,即河北正定。其父白华在金代官至枢密院判官。

白朴博学多才,诗、词、曲兼擅,尤以杂剧著名。其散曲“俊逸有神,小令尤为清隽”,尤以超脱旷达的叹世隐逸之作为上,是元代散曲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散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白朴幼年亲历家世荣辱和亡国之难,使他对政治和功利深有戒惧和厌倦之感,故多次拒绝元朝的征召,一生未仕。青壮年时开始漫游各地,并开始创作,中年以后曾游历江南和杭州一带,55岁时徙居建康,过着与诗酒往还、纵情山水的风雅名士生活。

白朴有散曲小令37首,套曲4篇,大多是描写隐逸生活、自然风光和男女情爱、笑傲尘世之作,风格曲词清新秀丽而不失疏放旷达之风,兼清丽、沉雄之长,语言质朴自然,有些小令颇有民歌风味。

受身世和经历的影响,白朴“恒郁郁不乐”,终生都无法摆脱“山川满目之叹”,这也使他的很多作品带有抑郁不平的意味,如[喜春来]《知机》:“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在这些作品中,叹世归隐之作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劲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曲中所写在澄明的秋江上和鸥鹭相与忘机的渔父生涯,表明了作者对现实功名的否定和对遁世退隐生活的向往。然而表面潇洒脱略并不能完全掩盖作者心中的悲愤,“不识字”3字即透出其中信息。

强调渔父的不识字可以无忧无虑,可以傲视王侯,所要表现的正是文人对现实生活的压抑之感。像这一类旷达与悲愤交织之作在白朴作品中屡见不鲜。

白朴在咏史叹世的散曲中反复表达着对功名荣辱的人生态度,如[仙吕·寄生草]《劝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这首小令寄托了作者笑傲功名、借酒言志、寄情于曲的人生追求,蕴含着超然于外而哀叹于内、长醉于形而清醒于心的复杂情感,堪称白朴曲中佳品。又如[中吕·阳春曲]《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在这首曲中,白朴用典频繁,表达了内心对现实深沉的郁愤和冷漠,也反映了作者一生寄情诗酒,超然物外的生活追求和人生感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漠然处世和淡然功名的思想倾向。

白朴较多涉笔的题材还有写景咏物和男女恋情,其中写景状物散曲共有20首,几乎是其现存散曲的一半。这类散曲富于文采,有清丽淡雅之美。白朴写景咏物散曲是他寄情山水的生活写照,如[越调·天净沙]《春》、《夏》、《秋》、《冬》: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此曲如同一幅描绘四季景致的画卷,曲辞清丽典雅。尤其是写《秋》一曲,意境放旷俊逸,鲜亮明快。

在作者的笔下,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白朴写景散曲多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套曲[双调·乔木查]《对景》最有代表性。通过描写四季景物的循环更替,抒发了作者对人世沧桑、韶华易逝、功名虚幻的无限感慨。

白朴由于长期沉沦于市井,因此写下了很多描写男女恋情的散曲,内容多写女子失欢、相思的情感,他善于将失恋女子的心理层层铺叙,并以一种含蓄的手法揭示出来,如[中吕·喜春来]《题情》: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是间阻越情欢。

在这首曲中,作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一个要求冲破封建束缚的少女的形象和心态。“越是间阻越情欢”一句,表现了对生活、情感的独特的感受,很有韵味。

曲中塑造了一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情景,大胆泼辣,毫不掩饰地向对方袒露自己的欲望,于浑俗中流淌着可爱可人的本色。语言执著有力,有民歌小调的风味。

白朴一生致力于杂剧、散曲的创作,在散曲方面,他以诗文入曲,于绮丽中含朴质,清新中蕴豪放,代表了元代散曲的最高成就。

第六节马致远丰富多样的创作

马致远,字千里,汉族人,元代大都,即今北京人。晚年号东篱,以示效归隐名士陶渊明之志。马致远早年热衷于功名,但他的仕途却并不如意,所任最高官职是从五品的江浙行省务官。

马致远杂剧、散曲双绝。他长期沦落于市井之中,在大都加入了元贞书会,成为一名致力于元曲创作的才人。

马致远的散曲流传下来的有小令104首,套数17套,保存在辑本《东篱乐府》。马致远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叹世之作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作是豪放派的主将,虽然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融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在马致远愤世嫉俗、抑郁难平的心绪下,创作了表现愤世嫉俗之作,如著名的[双调·夜行船]《秋思》;描写自然景物之作,如[越调·天净沙]《秋思》,都直接或曲折的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怀才不遇、厌弃世事、消极隐居的情绪。

他的套数以[般涉调·耍孩儿]《借马》最有名,作品塑造了一个爱马如命的吝啬者的形象,特别是对这一形象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深刻,富有讽刺意义。

愤世嫉俗、心绪难平之气充溢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如:“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这些话表面上看,是作者抒发英雄末路之悲,壮志未酬之叹,更深层的意蕴则是发泄意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悲愤。

马致远还有一类散曲多慨叹世事、感悟人生、抒写情怀,较为典型者如套曲[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锦堂风月?[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就装呆。[拔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呜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重阳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此曲雅俗兼备,意蕴深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疏放情怀,被誉为元代套曲“万中无一”的压卷之作。这里描绘了两种人生境界:一是奔波名利,一是陶情山水。名利场中的污浊丑陋与田园的高雅旷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将诗酒还有湖山的恬静闲适作为人生的归宿,这表明了作者彻悟之后对现实的否定,同时在表面的放逸潇洒之下仍然激荡着愤世嫉俗的深沉感情。

全套将人与景、雅与俗、情与理融为一体,深切透辟,意蕴悠长,生动感人,成为散套创作史上的一座高峰,标志着文人对套曲的创作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而被誉为元曲散套中的“绝唱”。

马致远散曲的艺术成就一向受到赞许,题材广泛,语言本色,形象性强。除了叹世的作品外,还有许多写景的文章。这是当他认清了官场的功名利禄都不过是“繁华一梦”后,逐渐把田园生活当做自己的归宿后,致力于创作的结果。

集中表现其田园闲适生活的是[南吕·四块玉]《恬退》和[双调·清江引]《野兴》、套曲[般涉调·哨遍]《半世逢场作戏》等。看[双调·清江引]8首中的两首: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曲作高度赞美了田园诗意的生活和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马致远写景之作清俊闲适,虽寥寥数笔,然意境无穷。其笔下的景象多有一种世俗生活的气息,如[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再如[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作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集中在一起,未加描述,已把秋日傍晚的苍凉意境表现无遗,语言是本色的,意境是深远的,此作被称为“秋思之祖”“纯是天籁”“万中无一”“一时绝唱”。

马致远不仅写景之作清新淡雅,描写恋情的作品也充满活泼的生活情趣,如[双调·寿阳曲]《无题》23首是其情词的代表,看下面几首:

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这组小令描写了女主人公对羁旅他乡的情人的深切怀念,文笔生动传神,不落俗套,感情深挚动人。文句浅显易懂,雅俗共赏。

马致远也作有极风趣的谐俗之作,如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借马》,以严肃不拘的笔法,通过生动诙谐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摹,刻画了一位爱马如命的小市民的吝啬形象,曲中虽有嘲戏却无鄙薄轻蔑,其意就是从民间世俗攫取生活情趣。

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很高,有说它“典雅清丽”的,有说它“老健锐锋”的,还有说它“放逸宏丽”的,总之,马致远的散曲题材是多样性的,成就是方面的,是散曲史上的一座高峰。

除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卢挚、姚燧等散曲大家为散曲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外,还有一些名气和成就不如他们的散曲作家,也以他们的创作为散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散曲的繁荣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他们的付出。杨果、刘秉忠、商道、商挺、庾天锡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HI7XAxmROu73afLrv120VQWpOVOT3uRWms9bowbX/W5w/SnDa3TZ51udwoRewH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