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古代园艺

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艺发展

园艺就是园地栽培。在古代,果树、蔬菜和花卉的种植常局限于小范围的园地之内,与大田农业生产有别,故称为园艺。

园艺作物主要有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三大类。因此,我国古代园艺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

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在果树繁殖、蔬菜栽培、名贵花卉的培育和栽培技术,及在园艺事业上与各国的广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对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改造人类生存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秦时期,最初农艺和园艺尚无明显分工,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当时园圃内种植的作物已有蔬菜、瓜果和经济林木等。

秦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一些园艺作物如桃、杏等被传至西方;同时也从外国引进了大蒜、黄瓜、葡萄、石榴、核桃等。

南北朝时在果树的繁殖和栽培技术上有不少创造发明。唐宋以后,园艺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新品种逐渐增多,中外交往更加频繁。

园艺业是农业中较早兴起的产业。在远古年代,人们为了生存而采集野生植物,最早被采集的是野生的蔬菜植物,因为这类植物可食时间长,有的食叶,有的食根或嫩茎。由采集到栽培,首先也是这些植物。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神农氏时期我们的先民已开始引种驯化芸薹属植物白菜、芥菜,栽培桃、李、橘柑等果树以及禾谷类粮食作物。

新石器时期遗址西安半坡原始村落中发现的菜籽,距今7000多年。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掘出7000年前的盆栽陶片,上面有清晰的花卉图案。

考古发掘还证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以前,我国已有了种植蔬菜的石制农具。

长时期以来,人们把蔬菜和果树或与粮食混种在一起,或种在大田疆畔、住宅四旁。到了周代,已经出现了不同于大田的园圃,就是种植果木菜蔬的园地。

周代园圃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从囿中分化出来。囿是我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就是把一定范围的土地圈围起来,保护和繁殖其中的草木鸟兽,这就是囿。在囿中的一定地段,还种植某些蔬菜果树等。其二是从农田中分化出来。如西周有些耕地春夏种菜蔬,秋收后修筑坚实作晒场。

在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多种蔬菜、果树和观赏园艺植物,如葫芦、韭菜、山药、枣、桃、橙、枳、李、梅、猕猴桃、菊、杜鹃、竹、芍药、山茶等。当时的先民已讲究园艺植物播种前的选种、播种的株距和行距,已使役牲畜。

战国时期,园艺业发展很快,已出现大面积的梨、橘、枣、姜、韭菜种植园。说明当时我国已有温室栽培,已有嫁接技术。

秦汉园艺业有很大发展。《汉书》记载了太官在冬天于室内种葱、韭等蔬菜,说明温室培养在我国由来已久。其中的太官葱尤为著名,是太官上供之物。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葱》:“冬葱即慈葱,或名太官葱。”太官葱的茎柔细而香,可以越冬。

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最早当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由“丝绸之路”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我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百合等,大大丰富了那些地区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也给我国带回了葡萄、无花果、苹果、石榴、黄瓜、西瓜、芹菜等,丰富了我国园艺植物的资源。以后海路也打通了交流的渠道。

南北朝时期的园艺,比较突出的是在果树的繁殖和栽培技术有不少创造发明,在嫁接繁殖、果树疏花、修剪,以及防治虫害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齐民要术》就详细论述了果树繁殖、栽植、管理及虫害防治等技术。

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果树采用分株、压条和扦插方法繁殖。这一时期嫁接繁殖技术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称为1400多年前古代农业技术发展上的一大成就。

当时已知嫁接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和提早结果;并知道宜从壮树上选取向阳的枝条充作接穗,用作接穗的枝条部位不同,可影响嫁接苗长成后的树形和结果年龄的早迟。嫁接时间则以枝条萌发时为宜。

对具体操作方法,当时已注意到使嫁接必须密接,接后要封土,保持湿润,以利于成活。后来又进一步认识到嫁接亲和力取决于两树间的亲缘关系。

在果树疏花、修剪、防治虫害等方面,南北朝时也创造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如已注意到果树开花过多与坐果率之间存在矛盾。对枣树采取了“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的措施,认为花繁则果实不成。

此外,还创造了用斧背击伤果树皮,阻碍养分分流下行,以提高坐果率的“嫁枣法”,可以说是后来疏果和环状剥皮技术的起源。

在果树防寒防冻方面,南北朝有冬季葡萄埋蔓,板栗幼苗“裹草”,以及熏烟防霜等方法。

唐宋时期,我国的园艺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许多技术世界领先。观赏园艺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牡丹、芍药、梅和菊花等的名贵品种。

唐宋园艺出现了造诣很深的理论著作。如宋代茶学专家蔡襄的《荔枝谱》,讲述荔枝的用途、栽培方法、贮藏加工方法、品种及特点等,全书内容较为翔实。

北宋刘攽的《芍药谱》所记扬州芍药有31种,评为7等。每品均略叙花之形、色。据自序说,所记诸品,都让画工描画下来,可见原书还有附图。宋代词人王观在《扬州芍药谱》中,主要描写了扬州芍药的种类、栽培与欣赏。

北宋洛阳的花园类型园艺颇为壮观。比如在天王院花园中,既无池也无亭,独有牡丹10万株,牡丹花开时,花园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种专供赏花而建的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还是少见的。

再如归仁园,该园所在地是洛阳城中一个花簇锦绣、植物配置种类繁多,以花木取胜的园子。但它与天王花园不同,天王花园是单一的牡丹园,花过即游园结束,而归仁园则是一年四季花期不断,真可以称为百花园了。

此外,还有李氏仁丰园,是名副其实的花园类型的园林,不仅洛阳的名花在李氏仁丰园中应有尽有,远方移植来的花卉等也种植,总计在千种以上。说明在宋代,已用嫁接的技术来创造新的花木品种了,这在我国园艺史上是了不起的成就。

明清时期的园艺学专著更多,如清代弘皎的《菊谱》,共记百种菊,后附弘皎所编《菊表》,将百种菊列表评次,分二等六品。是诸多艺菊专著之一。

再如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的《花镜》,是我国重要的园艺学古籍。书中讲述了各种花的种栽方法、用途等。《花镜》的问世,奠定了我国传统观赏园艺植物学的基础。

我国享有世界级“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的声誉,因为既有如上所述悠久的历史,也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极丰富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历史上我国许多园艺品种外传就是个证明。例如:宽皮橘在12世纪由我国传至日本,后传遍世界各地。

第二节 我国古代果树园艺

果树是能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实、种子的多年生植物及其砧木的总称。我国是世界果树起源中心之一,原产的果树种类繁多,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距今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我国古代在果树园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建立果园、培育良种、栽培技术、果树管理,以及果实采收等方面,经验丰富,技术成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我国古代果园出现很早,在建园时除对果园进行一些保护措施外,还注意到了各方面的条件。

《诗经》中已有“园有桃”、“园有棘”、“折柳樊圃”、“无逾我园”等诗句。说明周代已有专门栽培果树的“园”和专门栽培蔬菜的“圃”,在圃的周围栽植柳树作藩篱,推测园的周围也可能有藩篱。

《三国志·魏书·郑浑传》中明确记载了果园的四周栽植榆树为绿篱。南北朝时,《齐民要术》中有专篇讨论果园绿篱的培植,其时用作绿篱的树种有酸枣、柳、榆等。

到了明代,用作果园绿篱的树种很多,除以上几种外,据《农政全书》记载,还有五加皮、金樱子、枸杞、花椒、栀子、桑、木槿、野蔷薇、构树、枸橘、杨树、皂荚等。

明代人们已注意到,林木可改变小气候,《农政全书》提出在果园的西、北两侧营造竹林可以遮挡北风,从而有利于减轻园中果树的冻害。

我国古人在建立果园时已注意到自然环境,做到适地适种。早在战国时,人们已对土壤进行观察与分类,《管子》中提出不同的土壤适宜栽培的果树种类各不相同;《周礼·地官》中已注意到,地势不同,所宜栽培的果树种类也各异。

南北朝时,更进一步注意到合理利用土地,《齐民要术》主张,在不宜栽培大田作物的起伏不平的山岗地可用来栽培枣树。宋代《避暑录话》已提到,在山坡栽培果树,应注意坡向,并应修成梯田。

古人在建园之初还考虑灌溉条件,《农政全书》提出可于园中适当地点凿池蓄水,即便于果树灌溉,也可兼营养鱼。凿池所起之土,可堆于园的西、北两边,筑成土阜,营造防护林。

在果树栽植技术方面,我国古代强调果树栽植距离应该因树种而异。例如李树的栽植距离,在汉代《僮约》、南北朝时《齐民要术》、清代《齐民四术》等文献中,都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总起来看是以“枝不相碍”为准。

古人已注意到,果树中有雌雄异株的树种,如银杏等。宋代《琐碎录》指出,这类树种,必须雌雄同种方能结实。

果树移栽的具体操作方法,在《齐民要术》中有较全面的论述,其后历代典籍中也时有述及。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栽植穴要适当挖得深宽一些;二是掘取苗木应尽量多带原土;三是苗木放入栽植穴时,要保持原来的方向;四是苗木植入栽植穴时,要注意使根部舒展;五是覆土应使苗木的根与土壤密接,勿留空隙;六是适当修剪树苗木,以减少蒸发;七是覆土到最上面并保持土壤松软,以减少蒸发;八是栽好后,切勿再摇动树干,最好立支柱扶持,以防风吹摇动树干。

总之,要尽量避免使苗木受伤,则可保证移栽成活。古代有“移树无时,莫教树知”的谚语,是对树木移栽技术的形象概括。

果树移栽的时间,对落叶果树,汉代的《四民月令》说,宜在农历正月的上半月;《齐民要术》则认为,移栽最好的农历正月,二月也可以,三月最差,总的原则是宁早勿晚,并提出可以根据当地的农候,灵活掌握移栽的适期。例如枣树以在叶芽萌发如鸡嘴伏时移栽最适合。而常绿果树,则宜在天气转暖后移栽。

我国古代,在果园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排水等方面,创造了一定的经验。

对于果园土壤管理,《齐民要术》对黄河中下游栽培的多种落叶果树的论述中反映,古代在果树栽植后,一般不耕翻土壤,但对中耕锄草却相当重视。对常绿果树也是这样。例如《避暑录话》便主张柑橘园中要常年耘锄,令树下寸草不生。

元代《农桑衣食撮要》提到,农历正月果树发芽前,在树根旁深掘土,切断主根,勿伤须根,再覆土筑实,则结果肥大,称为“骗树”。

其后的典籍中也常有此记述,只是“骗”或写作“善”。方法有点像后来辽南果农在苹果栽培中应用的“放树窠子”。

对于果树施肥,《齐民要术》提到,桃树施以腐熟的粪肥,可以增进桃果的风味。宋代《橘录》说,橘树在冬、夏施肥,则“叶沃而实繁”。

明清时期的典籍如《竹屿山房杂部》、《花镜》等对果园施肥有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在果树萌芽时不宜施肥,以免损伤新根;开花时不宜施肥,以免引起落花;坐果后宜施肥,以促进果实膨大;果实采收后宜施肥,以恢复树势;冬季应施肥,以供来年树体发育。

古代果园施用的肥料主要为有机质肥料,如大粪、猪粪、河泥、米泔等。

对于果树灌溉排水,古籍中这方面的论述虽不多,内容却比较切实。例如宋代《橘录》中提到,干旱则橘树生长受碍,雨水过多则果实开裂或风味淡薄。所以橘园应开排水沟以防雨涝,遇旱应及时浇灌,并且指出,可结合灌溉进行施肥。明代《群芳谱》则针对无花果的需水特性,提出要“置瓶其侧”,进行滴灌。清代《广东新语》提出要在果树休眠期通灌之,以俟其来春发清代《水蜜桃谱》中指出,桃“喜干恶湿”,在多雨地区栽培,需开排水沟,以利排水。

果树的修剪整枝,虽然早在先秦文献中已有所反映,但如何对果树进行修剪整枝,史籍中却很少述及。

宋代的《橘录》中指出,应剪去过于繁盛而又不能开花结实的枝条以通风透光,以长新枝。

元代《农桑衣食撮要》在农历正月的农事中,虽然专门列有“修诸色果木树”一项,可是,内容仅仅是剪去低小乱枝,以免耗费养分。

明代的《农政全书》中提到,果树宜在距离地面六七尺却截去主干,令其发生侧枝,使树型低矮,以便于采收;《便民图纂》提出葡萄要在夏季结果时修剪,使其“子得承雨露肥大”。

明清时期的文献中概括了几种应予剪去的枝条,即向下生长的“沥水条”,向里生长的“刺身条”,并列生长的“骈枝条”,杂乱生长的“冗杂条”,细长的“风枝”,以及枯朽的枝条。古代修剪多在落叶后的休眠期进行。所用工具视枝之大小而异,小枝用刀剪,大枝用斧。切忌用手折,以免伤皮损干。剪口应斜向下,以免被雨水浸渍而腐烂。

对于果树的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技术,《齐民要术》提出于枣树开花时,有用木棒敲击树枝,以振落“狂花”的做法。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则枣花过于繁盛,以致不能坐果。

其后历代典籍中也时有记载。后来华北地区,在枣树开花时仍有用竹竿击落一部分枣花的做法,群众称为“打狂花”,其实就是古法的延续。

《齐民要术·种枣篇》还说在农历正月初一,用斧背杂乱敲打枣树树干。据说,不如此则枣开花而不结果。以后历代农书中也常提到用斧背敲打树干,可使韧皮部受到一定的损伤,使养分向下输送受阻,从而集中供给果实的生长发育。

对于果树的防冻防霜,古籍中记有多种多样的措施。例如《齐民要术》记载,在黄河中下游栽培石榴,每年农历十月起,需用草缠裹树干,至次年二月除去;栽培板栗,幼龄时也要如此;栽培葡萄,每年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间,采用埋蔓防寒。

宋代的《松漠纪闻》载,有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栽培桃、李等果树,创造了埋土防冻的人工匍匐形栽培法。

史籍中记载的果园防霜的方法主要是熏烟,其次覆盖。熏烟法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其后历代典籍中也有涉及。

在江苏太湖洞庭东西山栽培柑橘,冬季极寒时,也要应用熏烟以防霜雪。荔枝的耐寒性次于柑橘,尤其是幼龄时,根系入土尚不深,更易罹霜害,所以宋代蔡襄在《荔枝谱》中指出,幼龄荔枝在极寒时要覆盖或熏烟以防寒。

杏是一年中开花最早的果树,特别易罹晚霜为害,因此,唐代《四时纂要》、明代《群芳谱》等不少典籍都提到,杏园在花期要注意及时应用熏烟以防霜害。

对于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古籍中也记有多种方法。《齐民要术》指出,冬季可以用火燎杀附着于果树枝干上的虫卵、虫蛹。

唐代《酉阳杂俎》中记有人工钩杀蛀蚀果树枝干的天牛类害虫;《橘录》介绍了用杉木做木钉,用来堵寒虫的方法。

宋及宋以后的典籍中则提出,可用硫磺或中草药,如芫花或百部叶等塞入虫孔中杀虫。有的古籍还提到地衣着生在柑橘树干,会夺去柑橘枝叶上的养分,要及时用铁器刮除。

《南方草木状》和《酉阳杂俎》等文献,记有华南一带的柑橘园中放养黄猄蚁以防治虫害的方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生物防治虫害的最早记载。

到了清代,这种黄猄蚁也被用来防治荔枝的虫害。当时广东省一些地区的果园中在放养黄猄蚁时,还用藤、竹为材料,在树间架设蚁桥,以利蚁群往来活动,消灭害虫,市场上也有整窝的黄猄蚁出卖。

古代果实的采收标准依果树的种类不同而异。例如枣,宜在果皮全部转红时采收。过早采收者,因果肉尚未生长充实,晒制成干枣,皮色黄而皱;果皮全部转红而不收,则果皮变硬。

再如君迁子,按《齐民要术》记载,宜在经霜后,果皮变为赤黑色时采收;过早采收,则味涩,不堪食用。

又如柑橘,据《橘录》记载,在重阳节时,果皮尚青,为求得善价,固然可以采收,但若要味美,应以降轻霜后再采收为宜。

虽然果实的采摘标准因果树的种类而异,不过古人也曾概括了一条总的原则,即:果实应及时采收,过熟不收,则有伤树势,影响来年的结果。

果实的具体采收方法,也是依果树的种类而异。例如枣,用摇落的方法。柑橘,用小剪,苹果剪蒂下果。对树型高大的橄榄,典籍中曾提到可用盐擦树干,或在根部凿洞,纳入食盐,可令其果实自落。

第三节 我国古代蔬菜园艺

蔬菜植物的范围很广,凡是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其多汁产品器官作为副食品的,均可被列为蔬菜植物。有些木本植物、藻类和真菌等,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我国蔬菜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几千年来在蔬菜栽培技术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大田作物的一套传统的精耕细作方法,有不少是首先在蔬菜栽培中创造出来的。

我国古代的蔬菜园艺,在南北朝及其以前,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魏《齐民要术》中有15篇专门记述蔬菜栽培技术,介绍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的30多种蔬菜,从选地到收获、贮藏、加工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在土壤选择与耕作方面,古人在栽培蔬菜时十分注意土壤的选择,一般均选用较肥沃的土壤。如种大头芥要选择“良地”,种香菜宜选用“黑软青沙地”,种大蒜宜选“软地”等。

菜地要求熟耕。如种香菜要3遍熟耕;种姜要多次熟耕,最好纵横耕7遍等。耕菜地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比如当香菜连作时,如果前茬地肥沃而又不板结的话,就可不加耕翻,以节省劳力。

《齐民要术》中强调,分畦种菜可以合理地利用土地,菜的产量也高;便于浇水和田间操作,避免人足践踏菜地。菜畦的大小一般是长2米,宽1米。栽培韭菜的畦一定要做得深,因为韭菜每采收一茬都要加粪。

蔬菜一般生长期较短,需肥量较大,菜地一定要施用基肥。基肥通常用大粪,或先于菜地播种绿豆,至适当的时候进行压青,充作基肥。播种后还常施用盖子粪,即在播种毕,随即用腐熟的大粪对半和土,或纯粹用熟粪覆盖菜籽。

此外,播种前依蔬菜的种类不同进行不同的种子处理。对某些蔬菜的种子,如葵、香菜等,强调在播种前需予以曝晒,否则长出来的菜“疥而不肥”。

早在西汉时,就已知道应用打杈、摘心等方法控制单株结实数,以培养大的果实。到南北朝时,进一步认识到甜瓜是雌雄异花植物,雌花都著生在侧蔓上,栽培中应设法促生侧蔓,以便多结果。

对于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齐民要术》也提到一些。比如甜瓜,适当安排播种期以避免虫害,在地中置放有骨髓的牛羊骨以诱杀害虫等。

蔬菜的采收标准因种类而异。叶菜类一般都是整株采收;或掐头采收,留下根株继续生长。大蒜头应在叶发黄时采收,否则易炸瓣。

西汉的文献中已有窖藏芋的记载,只是未提窖的具体筑法。《齐民要术》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农历九十月间,选择向阳处挖四五尺深的坑,将菜放入坑中,一层菜一层土,放至距离地面一尺处。最上面用谷草厚厚地覆盖,此法相当于现在的埋藏法。

先秦文献中已有各种盐渍蔬菜的记载,到汉代时,《四民月令》中提到酱菜的加工。《齐民要术》总结以前的蔬菜加工方法,记载有盐渍、蜜渍等。

总之,南北朝及其以前时期,蔬菜的栽培技术已十分丰富而细致。南北朝以后,我国的蔬菜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比如育苗移栽技术,元代时栽培瓜类、茄子、芋、莴苣、芥菜等都采用育苗移栽。元代已注意到瓜类和茄子是喜温蔬菜,种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在气温尚低的农历正月,必须设法创造一个温度较高的环境进行催芽,才能使其萌芽。

当时系采用瓦盆或桶盛粪秽,待其发热,将瓜类、茄子的种子插入,经常浇水,白天置于向阳处,夜里置于灶边等种子发芽后,种于肥沃的苗床中。适时用稀薄的粪土浇灌,并搭矮棚遮护。待瓜茄苗长到适当大小时,带土移栽至本田。

这种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冷床育苗,而利用粪秽发热催芽,与现在利用温床育苗的道理是一致的。可见当时已知道粪秽发酵能产生相当高的热量,必须等发酵高峰过去后,才能用来给喜温的蔬菜催芽。

清代后期,已把育苗移栽视为栽培某些蔬菜的必要措施。如:栽培结球甘蓝,就必须进行育苗移栽才能确保包心。这时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专营培养菜苗出售的菜农。

清代文献中出现“苗地”这一名称。当时对早春培育辣椒的苗地有严格的要求:苗地要选择高燥肥沃之地,预先施以基肥,并精细整治。播种之后,苗地上要搭矮棚遮护雨雪,防寒保暖。幼苗出土后,遇天气晴朗,白天应揭去棚顶,使幼苗见日光。

到惊蛰后,将瓜类或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水泡涨后密播于最先挖的堂子中,覆以谷壳,再盖以草荐。草荐是用干枯的谷秆编织成的床垫。发芽后,天气晴朗时,白天揭去草荐,夜晚用草荐盖好。

待子叶展开后,按一定的株距行距每两株相并,移至第二次挖的堂子中。经十余日长出两片真叶后,按1寸左右的株行距移至第三次挖的堂子中。如此经数次移栽,到天气转暖时,定植至本田。其时堂子中的甘薯藤、稻草、牛粪等已腐熟,可用来做肥料。

软化栽培技术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蔬菜园艺。比如韭黄的生产,北宋时已出现,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首次记载了培养韭黄的方法:冬季,将韭根移至地窖中,用马粪壅培,即可使其长1尺多高。并且正确地指出,由于不见风日,所以长出来的叶子黄嫩,因此名之为“韭黄”。

我国农业素有集约栽培的传统。早在西汉时,就有在甜瓜地里间作空心菜和小豆的做法。发展到清代,间套作更加细致,已经将蔬菜与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间套种,达到在一块地两年可以收获13次。

第四节 我国古代花卉园艺

花卉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植物。包括它的花、果、叶、茎、根等。通常以花朵为主要观赏对象。从一般意义上讲,花卉也是代表一切草木之花。

我国古代花卉园艺起源很早,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具有观赏价值的人工园林。我国的花卉资源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引种和国内外交流,积累了很多花卉园艺经验。

我国的独立的花卉园艺是从混合的园囿中分化出来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园”、“圃”、“囿”等字。商周时期的园圃是栽培果蔬的场所,所栽果木如梅、桃等也兼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当时的囿和苑都是人工圈定的园林,有垣称囿,无垣为苑。

汉代,汉武帝利用旧时秦的上林苑,加以增广,“周袤数百里”,南北各方竞献名果异树,移植其中,多达2000余种,有名称记载的约100种,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植物园,在我国花卉栽培史上有较大影响。

汉代已经有了盆栽花技术。考古工作者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墓室内壁有盆栽花的壁画,表明盆栽花至迟在东汉时已流行。

从花卉本身的演变看,许多花卉原先本是食用、药用的植物,人们喜爱其花朵,遂逐渐转变成专供观赏的花卉。或者食用、药用兼顾,如白菊花、芍药、荷花等。但是,更多的是发展成为专门的观赏花卉,如我国独特的牡丹、兰花、菊、腊梅、月季、茶花等,它们是花卉的主流。

自从有了园圃和苑囿,便从农业生产中分化出专门从事栽植观赏植物的劳动者。这些人世代经营,经验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了专业的花卉种植户“花农”和供应花卉的“花市”。

隋唐时期,花卉业大兴。唐王室宫苑赏花之风盛行。长安城郊已有专业的花农,花市上出售花木有牡丹、芍药、樱桃、杜鹃、紫藤等。

长安城春季有“移春槛”活动。即将名花异卉植于槛内,以木板做底,在木板下安装木轮,使人牵之行进,所到之处,鲜花就在眼前,赏心悦目。

还有“斗花”之举。富家豪商不惜千金购名花植于庭院中,以备春来斗花取胜。这些赏花游乐活动,推动了花卉种植,长安几乎成了四季花发的都城。

宋元时期,花卉的观赏从上层人士向民间普及。据北宋文学家欧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遨游。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并张幄峦,笙歌之声相闻……至花落乃罢。

南宋临安以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有赏芙蓉、开菊会等赏花活动。钱塘门外形成花卉种植基地,种艺怪松异桧,四时奇花,每日市于都城。民间纷纷栽种盆花,相互馈赠。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更促进了花卉业的繁荣。清代京师丰台的花卉种植连畦接畛,挑担入市卖花者,日有万余。华南气候比较温暖,更适宜花卉的发展,其花卉品类亦不同于北方,花卉专业和花市盛况绝不亚于北地。除了专业花农,还出来中间商“花客”。

在花卉园艺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栽培、引种、繁殖,以及花卉管理等技术,在我国花卉园艺史上占有重要一页,书写了华美篇章。

我国古代花卉的栽培技术除了部分与大田作物相似外,更富有特殊之处。经过几千年积累,都散见于各种零星文献中,直至清初的《花镜》才有了系统的整理叙述。

《花镜》卷二的“棵花十八法”可说是集花卉栽培之大成。“十八法”的命名也充分反映花卉栽培的特点。计有辨花性情、种植位置、接换神奇、分栽有时、扦插易生、移花转垛、过贴巧合、下种及期、收种贮籽、浇灌得宜、培壅可否、治诸虫蠹、枯树活树、变花催花、种盆取景、养花插瓶、整顿删科及花香耐久等法。

以辨花性情为例,《花镜》认为,在大自然里,花木是有生命力的,每一种花都有不同的习性。

比如:牡丹花喜阳光充足、干燥温凉、夏无高温,冬不甚寒之地;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山茶花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喜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等。

花卉的栽培、品类的变异和增加,是与异地和异域不断引种有关。最早的大规模异地引种就是前述的汉武帝上林苑。以后历代的引种,连绵不断。

晋代植物学家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术状》,记载了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其中的茉莉、素馨等即从波斯引入。

唐代尚书左仆射李德裕曾将南方的山茶、百叶木鞭蓉、紫桂、簇蝶、海石楠、俱那、四时杜鹃等花木引种在他的洛阳别墅平泉庄内,共有各地奇花异草70余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将苏州白莲引种于洛阳、庐山杜鹃引种于四川忠县。

牡丹原盛于洛阳,宋以后随着异地引种栽培,安徽亳州、山东曹州崛起成为牡丹著名产地。菊花原产长江流域和中原一带,从元代起,渐向北方引种,直至边远地方也种菊花。

花卉种植中利用无性繁殖较普遍。宋代词人王观的《扬州菊药谱》指出:“凡花,大约三年或二年中一分。不分则旧根老硬,而侵蚀新芽,故花不成就。”但分株不可过于频繁,“不分与分之太数,皆花之病也”。

《花镜》指出:“一切草木,分各按其时,栽能及其法,则长成捷于核种多矣。”分株的标准要看根上发起小条。对于大的树木移植,须剪除部分枝条,以减少水分蒸腾,并防风摇致死。

扦插的要点是“必遇阴天方可动手,如遇连雨,则有十分生机”。插时须“一半入土中,一半出土外。若扦蔷薇、木香、月季及诸色藤本花条,必在惊蛰前后”。

有关花木的嫁接技术至宋代才有记述,以后逐渐增加。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叙述牡丹的砧木要在春天到山中寻取,先种于畦中,到秋季乃可嫁接。据说洛阳最名贵的品种“姚黄”一个接头可值钱万千,接头是在秋季买下,到春天开花才付钱。

嫁接的技术性很强,并非人人会接。北宋的周师厚在《洛阳花木记》中指出,在接花法中,砧木与接穗皮须相对,使其津脉相通。北宋水利学家沈立《海棠记》提到当时洛阳的接花工以海棠接于梨树可以提前开花。

清代有人以艾蒿为砧木,根接牡丹,使牡丹越接越佳,百种幻化,名冠一时。

对于花卉种子繁殖,宋时已注意到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花木要改用有性的种子繁殖,因为自然杂交所结的种子,后代容易产生变异,再从中选择,便可获得新的品种。南宋诗人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提到当时花户大抵多种花子,以观其变。

对种子繁殖的土壤肥料要求,正如《花镜》所说:“地不厌高,土肥为上。锄不厌数,土松为良。”下种的时间因花卉而异。下种的天气宜晴,雨天下种不易出芽,但晴天下种后三五日内最好有雨,不雨要浇水。果核排种时必以尖朝上,肥土盖之。细子下种,则要盖灰。

宋时苏州一带花农已知道识别梅的果枝和徒长枝,采取整枝、摘心、疏蕾、剪除幼果等方法,使花朵开多开大。

《花镜》认为,对整枝的修剪方法要看花木的长相:枝向下垂者,当剪去之。枝向里去者,当断去之。有骈枝两相交者,当留一去一。枯朽的枝条,最能引蛀,当速去之。冗杂的枝条,最能碍花,当择细弱者去之。粗枝用锯,细枝用剪,截痕向下,才能防雨水沁入木心等。这些修剪方法,俱切实用。

治虫防虫是花卉栽培中必不可缺的环节。防治害虫的措施记载,初见于宋代,至明清而益完备。

《洛阳牡丹记》提到牡丹防虫的方法:“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白蔹末一斤和之。盖牡丹根甜,多引虫食,白蔹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

还指出如果花开得变小了,表明有蠹虫,要找到枝条上的小孔,“以大针点硫磺末针之。虫既死,花复盛”。可见宋时使用的药物治虫有白蔹、硫磺等,种类较少。

到明清时,药物种类大为增加。光是清代《花镜》中提及的植物性药物有大蒜、芫花、百部等,无机药物有焰硝、硫磺、雄黄等。此外,还有采取物理方法如烟熏蛀孔、江蓠粘虫等。 M3PogDhuBE8uKbNduuYx8z275LmLyJEgBU8ed+t1aXLl6NtcL5itodAi2kJcgh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