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手工技术业

第一节各具特色的木瓦石匠

手工技术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加工行业。

我国的手工技术业历史久、行业多、分布广。它最初与农业密切联系,属于个人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手工业者多是民间的艺人,他们巧夺天工的工艺技术水平及其丰富多彩的产品,代表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

木瓦石匠其实是三个不同的行业,分别是木工、瓦工和石匠。木匠也叫“木工”,是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制造木制品的人。瓦匠(工)是用砖、砌块和砂浆砌筑构筑物的人。石匠是采集石料并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的人。

在木匠、瓦匠和石匠三个行业中,木工特色、瓦工风采、石匠艺术,以及他们的祖师爷鲁班,颇值得玩味。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如曲尺、墨斗、锯子、刨子、钻子等,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古代称为“木工”、“匠人”、“梓匠”、“梓人”。木匠是职业也是一门工艺。

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他们伸展绳墨,用笔画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依据尺寸和要求做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

“木工”是最通用的名称,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那时候还仅仅是一个官名,表明其职责范围。《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木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此职业,当时被视为下等的职业,因此上层社会人士并不会学习木工这个手艺。

“梓匠”或“梓人”也是木匠常用的一种代称。但在古代,梓人只是木匠中的一种,专门制造饮酒、弓箭和钟磬的架子。

古人将木匠大致分为3种:大器作、小器作,以及造船和其他杂器件。大器作主要是修盖房子、立木架及制造粗糙的种田用的犁耙等物,大器作的木工未必会做细小精致的器具。反之,小器作也不一定会修盖房屋。小器作主要是制造小巧精致、附有雕饰花纹的木器和佛像等物。

造船和其他杂器件介于大器作和小器作之间。船为古代日常交通工具,要求较高。其他杂器件往往是按特殊要求制作的物件。

瓦工技艺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两面三刀”。其实,这个词语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建筑术语,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两面三刀原意是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古代砌墙没有水泥,墙体粘接材料多用黏性较好的黄泥,考究一点的工程用灰泥,即在黄泥浆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浆,这种灰泥浆制作要求高,黏稠性好。

两面三刀包含了两面和三刀两个内容。

“两面”是指砖的两个黏结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当瓦工左手拿起一块砖时,砖块同时会在手掌上迅速打转、翻身,目的是在观察砖的外形,确定两个合适的黏结面。

“三刀”就是指砌一块砖等建筑材料时,瓦刀从灰泥桶中挖上一点泥浆后,分3次抹上建筑材料的黏结面。也就是说,要在正面抹成黏结的灰埂子,还要在顶面和侧面也抹成黏结的灰埂子。

技术水平高的瓦工师傅,砌出的砖墙平整美观。而技术较差的师傅,不是两个黏结面选得不好,就是瓦刀上挖的灰泥量有多有少,抹灰泥埂子时,不是三刀抹定,而是要四五刀才能抹定。古代对学徒瓦工的培养,也是从两面三刀开始的。

石匠是最古老的行当之一。虽然是个辛苦活,但石匠不仅需要卖力气,还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和高超的技艺。事实上,正是那些石匠艺人,把岁月的痕迹留了下来。虽然时代进步了,但人们的生活仍离不了石匠。

石匠都跟石头打交道,大致分3类:一类是专门打造房屋的石装饰品的,如石屋檐、石墙墩、石条、石地板等;另一类是打造石佛像、石狮、石狗、石鱼的;还有一类是刻壁画、刻石板画、刻碑文的。

石匠干的活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干的活需要粗中有细,来不得半点马虎。古时,由于没有机械设备,开采石头全是靠手工来完成,所以这一工种无疑是最累、最危险的。如需开采大块石料时,石匠还要花费更大的心力才能够完成。

石料几经周折运到工地后,石匠就要按雇主的要求对石料进行设计。师傅设计完成后,那些身强体壮的徒弟就按设计要求打石。徒弟把石艺品的雏形打造出来后,就由师傅开始进行精雕细刻了。再经最后一步打磨刨光,就可以让它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石匠行当中,较为轻松的活就是石刻了。然而,这活是看着轻松,做起来却也相当不易。因为石刻对石匠要求很高,没有一定书画基础的石匠肯定吃不了这碗饭,所以许多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石匠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走的虽是一条艰辛的路,但他们掌握的这一民族工艺对促进人类的文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民间艺人留给后人的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木瓦石匠的祖师是鲁班。鲁班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都有所发明。

公元前450年左右,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打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鲁班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发明。

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

鲁班是个有名的巧木工,在他的经验指导下,在古代我国成为了当时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第二节敲敲打打金银铜铁业

金银匠是开打金铺从事金银饰品制作的人。铜匠是用铜板或黄铜板制造各种器件和修理各种铜器的人。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只凭手中的铁锤,就能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金银铜铁匠在旧日手工匠行当里占有一席。金银匠为别人打造饰品,铜匠和铁匠为人们的生活敲打出各种实用器具。

在我国民间,开打金铺从事金银饰品制作的人俗称“打金师傅”。因为金银匠用的是榔头、锉刀、剪刀和吹筒,这个称呼很适合于他们。

民间打金工艺相传始于春秋,盛于战国。由于黄金具有柔软、易加工的特征,以及自古以来,人们对金银饰品的喜爱,使金银制作得以成为一种职业,金银街、铺也随之兴起。

金银匠是历史悠久的旧行当,与其他的传统行当不一样,金银匠是一门传统的细致的手艺活,这种手艺没有传承,只有学艺。

入行首先要拜师当学徒干各种杂活,比如给金银器铸铅、将金银砖打成薄片、打磨、拉丝、组装;然后师傅会适当交给一些刻花手艺,更多的学习要在一锤一锤的敲打和枯燥繁复的技工中度过,历经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出师。最后,那些悟性比较好的学徒才可以在金银匠的活计上登堂入室。

一年四季,那些店铺里敲打金属的“叮叮当当”声响个不停,那种响声,交织成美妙的乐曲,在时空里流淌。

铜匠,顾名思义,是指用青铜、紫铜、黄铜作为原材料,铸造和修理铜质用品的手工业者。使用的工具有风箱、火炉、钢锉和小钳等。铜匠作业之所以称之为打制或打,是因为铜匠并不炼铜,只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之类的工具敲打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瓢、铜铲、铜锣、铜茶盘、铜锁之类的器皿来,而与冶炼浇注之类的工艺无关。

铜匠按营业方式分,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作坊店铺的铜匠,通常就是挑一副铜匠的挑子,早晨出门,走街串乡。

一般来说,游方铜匠,打制的多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器皿,且以修修补补为主;另一种是有店铺作坊的铜匠,经营就有规模了,打制物件,往往是成批量的,那生意做得好的,还往往有较为固定的客户。

铁匠用来打铁的工具有:小铁锤、大铁锤、铁夹和砧子等。其中的铁夹用来夹烧热了的铁坯,砧子是铁匠打铁的平台。

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有一个大的用手拉的风箱,主要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一般称为掌控火候。

火炉所用的燃料有木炭和煤炭,对木炭和煤炭的要求比较高,100千克煤炭中大约只有十来千克的煤可以用来打铁,能够打铁的炭叫“铁炭”。

一个铁匠一般会带一两个学徒,学徒的主要工作是用一把比自己师傅大出五六倍的大铁锤,帮助师傅把用来制作工具的被炉火烧熟了的铁毛坯打成所需的形状,在工具成形阶段就没有学徒的活了。

金银匠、铁匠、铜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为祖师,每逢农历五月二十都要休假一天,聚会祭祀太上老君。那么,为什么要奉太上老君做铁匠祖师呢?

相传,太上老君有一手打铁的好手艺,他锻打的农具经久耐用,锻打的兵器削铁如泥。

有一天,一个人去向他讨教经验,只见他打铁的方法果然与众不同,他打铁不用铁砧,竟然把烧红的铁块,放在自己膝盖上锻打,他满不在乎,可把前来求教的人吓坏了!急忙问太上老君:“老师傅,您这般打铁,不怕把自己的皮肉烧焦吗?”

太上老君哈哈一笑,答道:“有什么可怕的?烧红的铁块烫去我一层皮,我就打去它一千层皮。”最后,铁器打成了,太上老君的膝盖完好无损,地上却留下了厚厚一层铁皮。从此,铁匠们便把太上老君奉为祖师爷,并在炼铁炉上供奉太上老君的神像。不仅铁匠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那些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民间手艺人,也都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

第三节历史久远的陶瓷行业

陶瓷是以天然黏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各种制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人们把用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称作“陶瓷”。

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分为陶和瓷两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可以说,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科技成就以及对美的感悟与追求。

瓷器是我国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陶瓷业成为一个专门的工种是在商代和周代,当时已经有人专门从事陶器生产。商代的白陶是以用瓷土作为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度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的具有瓷器基本特征,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至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东汉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我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至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发展打下了基础。

唐代的“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元代由于战乱,打击了制瓷业,但制瓷业工艺仍有创新,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代瓷器造型极为丰富,以青花瓷为主。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前期敦厚凝重,中期轻巧俊秀,以碗、盘、瓶、高足杯、僧帽壶为主。

在釉里红瓷器的基础上,明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斗彩瓷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艺。

清代初期制瓷技巧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代初期和中期,从整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了更大进步。

在这一时期,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各行各业的创造,据说都有祖师,世代相传,被当作神仙一样供奉,而陶瓷业的祖师就是著名的“陶朱公”范蠡。

相传春秋时,越国政治家和实业家范蠡帮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弃官同妻子逃到了江苏宜兴丁山一个叫台山的村子隐居下来,并自称“陶朱公”。他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做陶器,就教大家采泥做坯、筑窑烧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范蠡虽然把陶器烧出来了,但烧的不是陶器变形的歪货,就是陶器没有烧透的黄货,而且陶器上有许多裂缝。一时范蠡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有一天,范蠡的妻子淘好米,动手烧饭。范蠡见火苗很旺,窜得很高,心想这不是浪费柴火吗?就把垫在锅底的3块石头拿掉。

妻子说,锅子压在火上,火就烧不旺了。果然,3块石头拿掉后,火苗就暗淡了下去。

范蠡想:假如烧窑时泥坯不着地,垫空烧,是不是容易烧透呢?

范蠡按照此法进行烧制,烧出来后,黄货果然少了。后来,人们称这种垫底的石头叫“脚石”。

又有一天,范蠡做完活回家,妻子正在烧饭,不一会锅里的水开了。西施赶紧把灶里的木柴夹出来,只留几块在里面。

范蠡问:“为什么你要把柴夹出来?”

妻子说:“饭烧滚开后要闷一闷,要还火。如果一直用大火烧,时间短了做成生饭,时间长了就会烧焦。”

等到妻子关了火,开锅盛出饭来,粒粒似珍珠。范蠡吃着吃着,突然想:烧陶器不也和烧饭一样吗?如果一直用猛火,米粒吃不消,就烧焦了;陶器吃不消,就烧裂了。假如烧烧,闷闷,既可烧透,又不裂。

范蠡又照着这个方法做,果然成功了。他把这些方法教给当地百姓,从此丁蜀窑场就兴旺起来了。

范蠡去世后,人们就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了崇福寺,就是现在的宜兴市湖滏镇的磬山寺。因该寺坐落磬山,当地人都称之为“磬山寺”,实际上叫“磬山崇恩寺”。当时的人们还在崇福寺塑了他的像,每年阴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都要隆重纪念他。

第四节衣被天下的纺织行业

我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麻纺织、丝绸纺织、毛纺织、棉纺织,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印染业等。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纺织业中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人,至今被人们所怀念。

我国古代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麻、毛、棉短纤维,此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蚕丝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漂亮的纺织物。

我国纺织工具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已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代以后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原料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现和培育的,纺织工具也是在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

商周时期,由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宫廷王室对于纺织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周王室设立与纺织品有关的官职,掌握纺织品的生产和征收事宜。

商周时期的丝织品品种比较多,有平纹的纨、皱纹的縠、绞经的罗、朱砂涂染的色帛以及双经双纬的回纹绮等。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品更是丰富多彩,湖南省长沙楚墓出土了几何纹锦、对龙对凤锦和填花燕纹锦等,湖北省江陵楚墓出土了大批的锦绣品。毛织品则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拉沟古墓中出土的数量最多,花色品种和纺织技术比哈密五堡遗址出土的更胜一筹。

汉代纺织品以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省江陵秦汉墓出土的丝麻纺织品数量最多,花色品种最为齐全。

有仅重49克的素纱单衣、耳杯形菱纹花罗、对鸟花卉纹绮、隐花孔雀纹锦、凸花锦和绒圈锦等高级提花丝织品。还有第一次发现的印花敷彩纱和泥金银印花纱等珍贵的印花丝织品。

魏晋南北朝,丝织品仍以经锦为主,花纹则以禽兽纹为特色。

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屋于来克城址和高昌国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有夔纹锦、方格兽纹锦、禽兽纹锦、树纹锦,以及“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织成履等。毛、棉织品发现有方格纹毛罽、紫红色毛罽、星点蓝色蜡缬毛织品,以及桃纹蓝色蜡缬棉织品等新的缬染织物。

隋唐时期,纺织品的生产分工明确,唐朝官府专门设立“织染署”,管理纺织染作坊。纹缬染色更有新的发展,有红色、绛色、棕色绞缬绢、罗;蓝色、棕色、绛色、土黄色、黄色、白色、绿色、深绿色等蜡缬纱绢及绛色附缀彩绘绢等,代表印染工艺技术已达到新的水平。

宋朝的丝织品中尤以花罗和绮绫为最多。从宋代的黄升墓出土的各种罗组织的衣物200余件,其螺纹组织结构有两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的素罗,有起平纹、浮纹、斜纹、变化斜纹等组织的各种花卉纹花罗,还有粗细纬相间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罗等。

绮绫的花纹则以牡丹、芍药、月季芙蓉、菊花等为主体纹饰。此外有第一次出土的松竹梅缎。印染品已发展成为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加敷彩相结合的多种印花技术。

元代纺织品以织金锦“纳失失”最负盛名。此外,元代棉纺业在黄道婆的技术推广下有了长足的发展。黄道婆家乡的“乌泥泾被”名扬天下,纺织工具也有了很多革新创造。

明清时期纺织品以江宁、苏州、杭州“江南三织造”生产的贡品技艺最高,其中各种花纹图案的妆花纱、妆花罗、妆花锦、妆花缎等富有特色。

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四大名锦”——蜀锦、宋锦、织金锦和妆花锦,以及“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亚欧各国。

在我国古代纺织业领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为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黄道婆、葛洪就是两个有突出贡献的人,黄道婆被尊为纺织业祖师,葛洪被尊为印染业祖师。

黄道婆被称为“黄婆”或“黄母”,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上海徐汇东湾村人。她曾在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岛,向当地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回到故乡后,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

黄道婆在纺纱工艺上创造了新式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

在黄道婆的大力推广下,纺织技术和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当时的“乌泥泾被”不胫而走,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声誉。当时称“淞江布匹衣被天下”,这伟大的成就当然凝聚了黄道婆的大量心血。

正是因为有了黄道婆把海南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到江南,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棉纺织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才会有蓝印花布印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除了黄道婆外,印染祖师葛洪也贡献不菲。葛洪是江苏句容人,他潜心研究医学和炼丹术,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著名的医学家和炼丹家。

由于葛洪在发展我国早期化工工业上的业绩,历代印染、酿造、颜料等行业均奉之为“宗祖”。所以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 X7DlaxWwJdaOAZFbouVov2JuISGB/Be2L5eIycfDKjVKeRO6oGLOO2cc7N3oAi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