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兰亭序

第一节王羲之兰溪挥毫作序

《兰亭序》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时所撰写的,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尤其以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珍爱《兰亭序》,并命令重臣赵模、冯承素、虞世南与褚遂良4人临摹数个乱真副本,赏赐给最喜爱的大臣。

后来《兰亭序》被李世民当做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被冠以我国书法第一帖的美名,实在无可争议,其文也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在春秋时期,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下有一条小溪,当时的越王勾践,为了麻痹吴王夫差相信他不再企图复国,屈身在这条小溪旁,开垦滩地种植兰花。勾践的兰花种得很不错,兰花一开使得小溪两边花香远飘,人们于是就叫这条小河为兰溪。后来,有人在兰溪边修了一座亭子,并取名叫“兰亭”。在魏晋的时候,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按照当时的习俗,人们都要到水边嬉游,并且雅致地称其为“上巳修禊”。“禊”是一种祭礼,意思是浴,三月初三为上巳日,也称“禊日”。

这一天,人们要聚集水边举行祭祀仪式,用水洗涤污垢灾晦,以求祛除不祥。这个风俗起自汉代,到了晋朝以后逐渐演变成了文人墨客踏青游春、饮酒赋诗的游戏了。

353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在会稽当太守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朝廷官员谢安、谢万、孙绰等人及亲友41人,来到了会稽的兰亭。

王羲之一行在兰溪岸边,尽情地享受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自然风光,大家放眼远望,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大自然是何等的美丽啊!

王羲之一行人乘着雅兴,聚集在兰亭下的兰溪旁,目睹秀水青山,耳闻鸟语轻风,心情是那么怡然舒适。他们围坐在弯弯曲曲的兰溪之畔,将盛有酒的觞置于水中,任其顺水漂流,酒杯漂到谁的面前,谁便要饮酒作诗,作不出诗者罚酒。

这简直是一幅绝佳的图景,一群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列坐茂林修竹掩映的兰溪之侧,流觞饮酒好不快乐!因为这样特别的形式,这样的活动也被大家赋予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那就是叫“曲水流觞”。

酒杯被放入流水之中,第一个在名士恒伟的面前停下了。恒伟看着面前的酒杯,哈哈一笑,开口吟道:

愿与达人游,解结遨濠梁。狂吟任所适,浪流无何乡。

恒伟吟完之后,顺手将酒杯向前一推,酒杯向不远处的名士曹茂之漂去。曹茂之看到酒杯向自己漂来,抬头看看身边的朋友,轻轻抖了抖衣袖吟道:

时来谁不怀,寄散山林间。尚想方外宾,迢迢有余闲。

曹茂之吟完之后,笑着向周围人问道:“可过否?”“可过,可过。”在大家的一片称赞声中,曹茂之将酒杯向水流中央推去。酒杯在水流的推动下,晃晃悠悠漂动着,来到了华茂与曹华两位名士之间。华茂轻轻抖动手中短剑,将酒杯引到自己面前,对着曹华歉意地说道:“曹兄,小弟先来了。”随即吟道:

林荣其郁,浪激其隈。泛泛轻觞,载欣载怀。

说完之后,华茂轻轻将短剑收回,酒杯顺着水流漂到曹华面前,华茂看向曹华,催促道:“曹兄,酒尚温。”曹华哈哈大笑,开口道:“华兄,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听我的!”也开口吟道:

主人虽无怀,应物贵有尚。宣尼遨沂津,萧然心神王。数子各言志,曾生发清唱。今我欣斯游,愠情亦暂畅。

曹华与华茂两人不远处,坐着另外一位才子,名叫孙绰。孙绰不甘落后,对两人说道:“且将觞交予小弟。”酒杯在流水中被曹华轻轻一拨,飘飘荡荡地来到孙绰面前。孙绰不等酒杯临近,笑眯眯地看着王献之,口中吟道: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转瞬之间,酒杯划过孙绰面前,向王献之而去。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此时年仅10岁,他看着忽忽悠悠飘过来的酒杯,心情变得慌乱起来,绞尽脑汁也无法作出诗来。王献之在众人笑声中抬头看着父亲,他发现父亲王羲之脸上也带着微笑与其他人完全一样。

王献之红着脸在众人的笑声中,被满满的罚酒三大杯。王献之喝完之后,游戏重新开始。由王献之重新开局,酒杯再一次进入流水之中,缓缓向下游流去。

王彬之、王丰之、王涣之、王徽之、王凝之、王肃之、王玄之、王蕴之等王家子弟纷纷献诗助兴,引得众人一阵羡慕,赞叹“琅琊王家”真是人才辈出。

酒杯终于漂出了王家子弟的范围,来到了名士魏滂的面前。魏滂看着酒杯刚刚漂过的地方,伸手将身边的酒杯端起,满饮一杯后抬头仰天吟道:

三春陶和气,万物齐一欢。明后欣时丰,驾言映清澜。亹亹德音畅,萧萧遗世难。望岩愧脱屣,临川谢揭竿。

酒杯尚未离开,魏滂身边的郗昙也满饮一杯,开口吟道:

温风起东谷,和气振柔条。端坐兴远想,薄言游近郊。

此时,一位温文儒雅的男子手指两个犯规的同伴,口中嬉笑道:“汝二人,犯规。罚汝等今日不可饮酒。”在众人哈哈大笑中,酒杯流到此人面前。郗昙看向此人,说道:“谢安石可是有绝句。请讲便罢,何必打趣我等二人。”

谢安石就是东晋宰相谢安。谢安听到郗昙的话后开口吟道: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接着,谢万、谢绎、徐丰之、虞说、庾友、庾蕴、袁峤之等名士也纷纷吟诗了,最后,大家把目光同时聚集在王羲之的身上,纷纷说道:“逸少,今日诗赋尚缺一序,不如由你来做,如何?”

王羲之端起身边酒杯,满饮3杯而后站起身来,他在溪水旁边感受着河面上微风的吹拂,感觉到心中一阵激动,于是铺好纸张,挥毫泼墨,提笔疾书,作了一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二节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全帖28行,324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了一个生命的形象,具有筋骨血肉完满的丰躯,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这些字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却群贤毕至,是众相毕现。

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此帖全篇共出现了20个“之”字,加上落款一个“之”字,总共21个“之”。这21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都用了不同的书法书写而成,各具独特的风韵。

重复的字还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

此帖文字灿烂,字字珠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此帖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从总体来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

此帖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的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皆各不相同。

相传王羲之在笔力成熟之后,开始在自然界寻找灵感。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游走于山水之间,在水边岩石上练字。

此帖中的前前后后一共21个“之”字,形态各个不同,就是得益于当初王羲之对流水的细心观察而顿悟所得。流水有百种形式,万种形态。

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流水,都遵守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规律。正是因为王羲之看透了自然界流水的本质,他的笔下才能够出现同一个字的神如一、而形百变的现象。

此帖是王羲之51岁时所作,当时他的书法已经是达到了绝妙地步,因此《兰亭序》是王羲之众多书法艺术的代表作,篆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纵观整帖《兰亭序》,可以发现帖中笔画各有特点:“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他的字每一笔每一画都有各自的风采。

王羲之书法样样皆精。他所书写的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后人称赞道,“每为一字,各像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

王羲之概括他对书法艺术总体的认识,提出了“力筋”之说。他认为:

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正是因为王羲之有“力筋”之说,在我国历史上才出现了“入木三分”这个典故。

王羲之的字写得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结构、间架和气势,而且还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画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画破了。

王羲之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他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可见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兰亭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文人雅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

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

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王羲之当时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在后一部分里,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

王羲之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

王羲之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

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王羲之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他的情绪又趋于平静,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纵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王羲之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兰亭序》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悦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丰富而深刻的启迪与思考。

第三节李世民巧取《兰亭序》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兰亭序》之后,他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酒醒后曾重写了几篇,但都达不到最先前的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因此,王羲之自己十分珍惜《兰亭序》,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在永欣寺出家,酷爱书法,身后自然没有子嗣,死前他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

辨才和尚对书法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序》的价值,于是,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属一流的人物。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摹研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李世民派往民间明察暗访的人回来报告说,《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

李世民闻报心花怒放,马上下诏将辨才请到长安,热情款待,希望辨才能忍痛割爱,献出墨宝。辨才和尚在接旨时,就知道了此事的缘由,他一路上早已打定主意,宁死也不交真品。这样打算不单因为他本人酷爱书法,还因为《兰亭序》是亲如父母的师父临终所托,若是让它不幸流入深宫,恐怕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辨才来到长安,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辨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不知《兰亭序》的下落。李世民盛怒之下,想杀了这个不识趣的和尚,但他知道,杀了辨才,只有解恨而已,并不能得到真品。无奈之下,只好放辨才回去。

辨才和尚回到会稽永欣寺,有一天他坐在回廊上晒着太阳,他见走廊上站着一人,此人穿一身黄色长衫,一副书生打扮,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一个人站在走廊上正观赏着壁画。

辨才上前施礼道:“请问施主您从哪里来,到此地有何贵干?”

那书生还礼道:“小生姓肖名翼,来此赶考,顺便做些茶叶生意。听说贵寺乃越州的一块宝地,特地前来拜访。不想今日得见大法师,实乃有幸。”

辨才见那书生谈吐风雅,仪表不凡,就请入禅房,攀谈起来。那辨才虽说是一个和尚,但自幼受智永大师的教诲,琴棋书画无所不会,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不想那萧翼也受过高人传授,弹唱歌舞无所不精。

两人说话投机,而且愈谈愈热,愈谈愈密。一会儿弹琴,一会儿赋诗,都觉得相见太晚。到了晚间,辨才干脆将萧翼留在永欣寺客房之中,日日与他闲叙,不几天,两个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这样,一直过了十几天。有一天,辨才与萧翼在禅房中下棋。因为天气热,辨才便取来一把折扇。不一会儿,辨才起身去倒茶,忽听身后萧翼惊叫起来。他回头一看见萧翼手里正拿着那把折扇,吃惊地望着自己。

“怎么了?”辨才问。

“敢问大师,这折扇上的题字出自谁的手笔?”辨才看了一眼说道:“这是先师智永手迹。”萧翼惊喜地叫道:“想不到这永欣寺果然是块宝地,竟有如此高人!”“怎么,你认识先师吗?”辨才和尚问道。“噢,不认识。”萧翼又说,“我只是听说那智永和尚乃是晋代大书法家王右军的七世孙,不知道可有此事?”辨才听着,说:“不错,先师智永正是那王右军的后代。”萧翼大喜过望,对辨才说:“先父和我都酷爱书法,尤其是晋代‘二王’的书法。我萧家虽不是豪门贵族,但每次见到‘二王’的真迹,都不惜重金购置。实在买不起的,也尽量借来翻拓。早听说智永法师是‘二王’的后代,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呀!”

辨才一听愈发惊喜:“你说你那里有‘二王’的真迹,现在哪里?”萧翼说道:“小生在来的时候,将它存放在客栈里了。”辨才说:“我生平也最喜欢‘二王’的作品,也是爱不释手呀。你那里既然有‘二王’的真迹,可否拿来让老衲瞻仰一下?”

两人经过商量,晚上萧翼如约来到永欣寺,果然带来几幅“二王”的真迹,辨才看了赞不绝口。看完萧翼的收藏,辨才和尚从内室拿来几轴书帖,一幅幅让萧翼看。

那萧翼果然知识渊博,精通书墨,不但能说出每幅书帖的创作背景,而且能对每个字的优劣进行评判,辨才听得心悦诚服。最后,萧翼打开其中的一幅书贴,不禁惊呼:“这不可能!太不可思议啊!”

辨才一看,正是自己精心收藏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只听那萧翼又说:“没想到我萧翼今生有此眼福。早就知道那王右军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一般。”

萧翼伏在案上看了又看,忽然又是惊叫:“这幅《兰亭序》是赝品!”

“不可能!”辨才以为自己听错了,“智永法师圆寂前亲手交付于我,哪里会是赝品?”

萧翼说:“这幅《兰亭序》临摹得相当逼真,可见临摹者本身也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了。可惜,只要你仔细看看,还是能看出字与字之间的联结出依然有阻塞之感,可以肯定为是赝品。”

但是,无论如何,辨才都不会相信自己精心收藏的《兰亭序》是赝品。萧翼见辨才不相信,便说:“这样吧!我今天先回客栈去,这几幅‘二王’的真迹就留在这里,你今晚好好比较一下便知真伪,我明天早晨再来。”

辨才和尚只好同意。等萧翼走后,辨才又命人点上几盏灯烛,忙了一个通宵进行比对,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第二天一早,萧翼再来的时候,辨才依旧认定自己收藏的《兰亭序》是真迹。正在这时,忽然有人来下请柬,原来是一个叫严迁的施主请辨才和尚去吃斋饭。

那严迁是永欣寺最大的施主,辨才不敢怠慢,连忙同来人一起动身。严迁摆下了斋饭恭候辨才和尚,刚吃了一半,忽然又有越州都督齐善行派人请辨才。

辨才不敢怠慢,连忙告辞了严迁赶到都督府,但辨才心里十分奇怪,今天是怎么了?到了都督府衙,他被请到后堂,见越州都督齐善行坐在一旁,正中一人好生眼熟。

那人见到辨才说:“我乃朝廷监察御史萧翼,奉旨前来讨取《兰亭序》现已经到手特地向你告别。”

辨才这才反应过来,如梦方醒,气得晕倒在地。原来,萧翼先扮书生,获得辨才信任。半个月后,才偶提及书法,之后是欲擒故纵,假意不愿拿出“二王”真迹,让辨才上钩。

待看到《兰亭序》后,萧翼故意说是赝品,使辨才当晚急于弄清真伪,来不及将《兰亭序》收好,趁机赶到当地财主严迁处,出示密旨,叫他第二天上午派人请辨才吃斋饭。

辨才匆匆赴约而不曾将《兰亭序》收好,萧翼趁这个机会带出永欣寺,直奔都督府才真正把《兰亭序》搞到了手。这就是著名《兰亭序》被带入皇宫的故事。

后来,那萧翼求功心切,也未多留,随即改换官服,由都督府派人日夜兼程护送《兰亭序》到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兰亭序》已经到手,心中自然高兴,当即就升任萧翼为宰相,赏赐萧翼锦缎千匹,并晋升为员外郎。又念及辨才年迈,赏赐布匹和米各三千,辨才用其在永欣寺建了宝塔三层,心情才稍许平静一些。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简直爱不释手,每日进行临摹,又派人翻拓10份送给亲近臣子。他命令当时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临写,也让书法家冯承素以双勾填墨法制作摹本,欧、褚的临本多有书法家自己的风格,冯承素摹本忠实原作之轮廓却因为是“填墨”,流失了原作线条流动的美感。

649年,唐太宗生了重病,住在玉华宫含风殿。弥留之际,他把儿子李治传到跟前,对李治说道:“现在,我想跟你要件东西。你要是真的孝敬我,就不要违背我的心愿。”

李治连忙呜咽着说:“父皇在上,孩儿一定从命。”

“我想要的,就是《兰亭序》,你就给我带走吧!”说完,唐太宗便断了气。

高宗李治即位,中书令褚遂良上奏说:“《兰亭序》是先帝最珍爱物品,应该让先帝永远带着它。”于是《兰亭序》就作为殉葬品,密藏到昭陵中了。

可是,后来昭陵被盗,这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从此就下落不明了。

到了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评价《兰亭序》时说:

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兰亭序》可以说受到后来所有书法家的敬仰与追捧,任何一个书法家都会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以感受帖中字迹的结构、间架和气势,结合当时笔者的心态,感悟书法之道。

王羲之继承发扬了古书法,为今草、今行、今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在继承和发扬“二王”书法的基础上,推进了书法的进程。正因为如此,王羲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兰亭序》被后人称为“万法之母”。 tRyroN1xnkZwlVuXNYpXF0Ygpivz+xNsO5Qx2H4ZtV2ZnjPtLQbn/wLhMiHGpnc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