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敦煌莫高窟 第一节 南北朝时首开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的塑像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凿窟造像和不断修绘,形成了南北全长约1.6千米的宏大石窟群。

莫高窟现存洞窟、壁画、彩塑,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有座鸣沙山,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就是闻名世界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南北长约1.6千米,上下排列5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敦煌,曾历经沧桑,曾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历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得敦煌永远辉煌。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敦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生,并逐渐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羌戎族在此地游牧定居。

在战国和秦代时期,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族人。在以后,大月氏逐渐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在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了乌孙人、塞族人,独占了敦煌,直至秦末汉初。

在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大月氏,迫使大月氏人向西迁徙于锡尔河、阿姆河两河流域,整个河西走廊被匈奴占领了。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采取武力防御和主动进攻两者兼用的战略,一边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乌孙夹击匈奴,一边派霍去病率军北征,攻伐匈奴。

公元前121年,西汉政府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采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建设河西。

公元前111年,西汉政府又将酒泉、武威两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即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即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从此,我国的丝绸以及先进技术就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欧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玛瑙、奇禽异兽、农作物等也都长途转运到中原。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往来不绝,都要经过丝路要道敦煌。因此,敦煌成为了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

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6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即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即今哈密市,南连西羌,即今青海柴达木。

东汉初年,匈奴又逐渐强盛,征服了曾是西汉管辖的大部分西域地区,丝绸之路被迫中断。

公元75年,东汉王朝出兵四路进击北匈奴,重新打开通向西域的门户。同时派遣名将班超两度出使西域,杀死匈奴使节,联络西域诸国,重新使他们与东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使断绝65年的丝绸之路重新获得畅通。

自西汉设郡到西晋末期的数百年间,丝绸之路虽几通几绝,但敦煌日渐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也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军政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成为“华戎所交大都会”。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

尤其是自汉魏时期传入我国的佛教,在敦煌达到空前兴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拜倒在佛的脚下,企望解脱苦难,过上安定的生活。因此,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

那时,有一大批佛学高僧在敦煌讲经说法,河西各地的佛门弟子多来此地研经习学。法显、鸠摩罗什等佛学大师们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曾经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366年,一个叫乐尊的和尚杖锡云游到了敦煌三危山下,黄昏到来的时候,乐尊和尚环顾四面,极目远望,想找个住的地方。

当乐尊和尚向三危山望去之时,他非常惊讶地看到:落日的金辉洒落在三危山,三危山放出了万道金光,犹如一个个金佛闪动。

乐尊和尚激动万分,虔诚地匍匐于地礼拜再三,于是决定常住于此,行走化缘,并将三危山下所见广为传播,当地民众百姓听闻之后将他视若神明。

不久,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开工。

又是一年春天,风沙向此地再次袭来,卷起的沙子漫天飘飞,播种不久的种子在风沙过后已颗粒不见。百姓痛苦地望着田地,老人们眼角再次湿润,孩子们站在旁边,呆呆地望着。

人们开始埋怨:上天为什么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这风从何处来?他们想到了“妖魔鬼怪”。

正当人们为此纷纷议论之时,人群中一位老者缓缓站起来说道:“前些日子在我们这儿化缘的那个和尚,听说法力无边,我们大伙去请他来做法,求神灵保佑我们吧!”

于是众人三步一叩,来到三危山下的莫高窟请乐尊和尚。

乐尊欣然答应,率弟子做了49天法事。自此,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百姓万分感激,为了纪念高僧乐尊,在他圆寂之后,把他葬于该地,并建“镇风塔”纪念。此地从此更名为土塔村。

该村的人们还在距此塔约10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庙宇,并请工匠在四周的墙壁画满了壁画,精美绝伦。

继乐尊之后,莫高窟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窟,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

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

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后,占据了河西。在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人就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窟。

这一时期的彩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两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

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

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迦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式。

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和洞窟中的壁画,可以说明外来宗教艺术对于直接描写生活的传统绘画的影响。

第267窟至第271窟中的十六国壁画已被隋代壁画覆盖,这一组洞的建筑形制和第272窟、第275窟两窟的窟形与壁画,以及三者关系都是独具特色的。

第272窟、第275窟中十六国时期的壁画有特殊风格,它是在土红色的背景上布满散花,人物半裸体,有极其夸张的动作。人体用晕染法表现体积感及肌肤的色调,但因年代久,颜料变色,只能看见一些粗黑线条。

而根据某些保存了原来面貌的壁画片段,可知那黑色原来都是鲜丽的肉红色。具有这样风格的第272窟菩萨像和第275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图》,都是代表性作品。

菩萨像的身体重量放在右脚上,姿态从容妩媚,说明这一时期处理佛像形象出现新的方式,是根据现实生活选择被认为美丽的姿势来加以表现的。这一尊菩萨像和其他菩萨一样,都是从生活中进行摄取并进而加以提炼出美的形象。

《尸毗王本生故事图》画面上尸毗王垂了一条腿坐着,有人用刀在他腿上割肉,另外有人手持天平,在天平的一端站着一只安静的鸽子,这样虽然说明了故事内容的一部分,却还不能比较概括地说明全部情节。

比如佛的前身尸毗王为了从鹰的口中救出鸽子的性命,愿意以和鸽子同等重量的一块自己的肉为赎。但割尽两股、两臂、两胁以及全身的肉,都仍然轻于鸽子。

最后他决心站在秤盘上去,结果天地震动,尸毗王得到完全平复,而且超过了以往。

“尸毗王本生”是北魏佛教壁画和一部分浮雕中流行的许多故事之一,这些故事都是说佛的前生如何为救助旁人而牺牲自己的故事,借以宣传佛教教义。

北魏洞窟一般形式是有前室及正室两部分,前室做横长方形,具有向前向后两面坡的屋顶,椽与椽之间有成排的忍冬花纹装饰,又称为“人字坡图案”。

北魏洞窟的正室呈方形,中央有一中心方柱,中心柱上有佛龛及塑像,四壁都有壁画,窟顶装绘着划分为方格的平基图案。如第254窟、第257窟两窟就都是这种形式的。

第254窟和第257窟的壁画比较丰富。其中第254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图》、《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和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图》是有名的北魏代表作。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讲述的是一个劝人舍己救人的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个国王有3个太子到山林中游猎,看见母虎生了7只小虎,方才7天,饥饿不堪。

最小的太子萨埵那是佛的前身,他大发慈悲的心肠,劝走了两个哥哥以后,就脱了衣服跳下山去,打算牺牲自己救助饥饿的老虎。但饿虎已经没有力气去接近他,于是他又攀上山头,用干竹刺自己颈出血,再跳下山去,饿虎舐尽了他的血,然后又吃掉了他的肉。萨埵那的两个哥哥回来看见了,悲痛地收拾了他的骸骨,并且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国王,于是国王为萨埵那修了一座塔。这一题材在莫高窟和库车附近的洞窟壁画和洛阳龙门宾阳洞以及造像碑上的浮雕,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是把主要情节连续地布置在一幅构图之中,因年代久远色调变为暗褐色间以青绿色,倒表现出一种阴暗凄厉的气氛。

《鹿王本生故事图》是用一长条横幅展开了连续的情节,说的是古代有一头美丽的九色鹿王,也有人说它是佛的前身。

九色鹿王在江边游戏的时候,救起了一个将要溺死的人,被救的溺人叩头拜谢,要给鹿王做奴。

鹿王拒绝了,告诉他说:“将来有人要捕捉我的时候,不要说见到过我。”

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善良正直的国王,但是他的王后却很贪心。王后梦见了鹿王,毛有九色,角胜似犀角。她醒后就向国王说,她要用这个鹿的皮为衣,角作为耳环。并说如果得不到,她就因此而死,于是国王悬赏求鹿。

当时那个被救的溺人贪图赏赐的金银和土地,于是前去告密,但他忘恩负义的行为立刻得到了报应,那就是身上生癞,口中恶臭。

国王带人来捉鹿时,鹿王正在熟睡,被它的好友乌鸦所惊醒,鹿王就在国王前诉说了它拯救溺人的经过。

国王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放弃了捕捉鹿王的计划,并且下令全国,可以允许鹿王任意行走,不得捕捉。但王后听说国王放了鹿王,果然心碎而死。

这个故事虽然把公平归功于国王的正直,但故事内容却体现了对于负义与贪心的谴责。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和《鹿王本生故事图》这两幅本生图在风格上,特别是人物形象,具有和第272窟和第275窟壁画同样强烈的独特风格,但也明显地承袭了汉代绘画的传统,如树木、动物、山林、建筑物等。

《鹿王本生故事图》的横卷式构图,以及每一段落的附有文字榜题,都说明传统绘画在新形成的佛教美术中的重要作用。

佛教的本生故事都是以无止境地、不择对象地舍己救人,绝对地以牺牲自己为主题,这些故事都是利用百姓的口头传说加以渲染而成,所以不仅在文学描写上具有充满真实情感的片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的善恶判断和在痛苦生活中产生的幻想与追求。

所以对于萨埵那太子等人强烈同情心的想象,宣传舍己救人的美德,在一方面就是反对任何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自私自利的行为,但夸张到不合情理、敌我不分的地步,最主要的方面还是利用劳动人民的善良心理,发挥麻醉欺骗,忍受剥削和痛苦的作用。

北魏时代洞窟中表现这些本生故事的壁画一般是比较简单的,除了在内容上曲折地反映了深受痛苦的人民生活以外,便是一些传统绘画的形象。

一些新创造的人物在动作体态上具有生活的真实感,而在构图上,充分展开情节的能力不高,但形象之间已经具有了一定内容上的联系,而不是单纯的排列。

第285窟是莫高窟最重要的洞窟之一,它有年代确切的题记,并且表现出传统风格进一步的发展和莫高窟与中原地区石窟造像的联系。第285窟有537年、538年的题记,这个时候北魏已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的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大力提倡佛教和佛教造像,元荣曾组织人抄写佛经,以100卷为一批,传播过数批佛经,他对于莫高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285窟的窟顶中央是一“斗四藻井”,四面坡面上画的是日天、月天、雷神、飞廉、飞天,还有成排在岩穴间的苦修者。苦修者的岩穴外面,有各种动物游憩于林下溪滨,窟顶的这些动物描写真实自然而又富于感情。

第285窟的四壁,大多是成组的一佛与两服侍菩萨,但窟壁最上方,往往有飞天乘风飘荡,最下方有勇猛健壮的力士,南壁中部则是《五百强盗故事图》。

这一部分壁画和北魏末年中原一带流行的佛教美术有共同的风格特点。例如菩萨和供养人清癯瘦削的脸型,厚重多褶纹的汉族长袍,在气流中飘动的衣带、花枝,建筑物的欹斜状态等。

第285窟是可以和同时代其他各地石窟及造像碑作比较的,石窟的后壁的佛像,画风也大有不同,其中有密宗的尊神,无疑是第272窟等窟画法最后的残余。除了这些以外,第285窟的壁画也可以代表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美术的新形式。

莫高窟北朝后期洞窟中还有完全承继汉代画风的,例如第249窟窟顶的狩猎图,它除描绘了活泼奔驰着的动物、人马和山峦树木的骑射图像外,并有青龙、白虎等异兽和非佛教神话中的东王公、西王母等人物形象。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及《须达那太子本生故事图》中都大量地描绘了山林和骑马的景象,更加可以说明民间画师在处理新的故事题材时,尽量利用自己熟悉的、传统的形象与表现形式,作为取得新的形式的基础。

另外,飞天是莫高窟最有特色的标志,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在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和藻井装饰中,以及佛龛上沿与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

其造型和艺术特点主要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绕,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由于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尚不熟悉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处于模仿阶段,运笔豪放,大胆着色,显得粗犷朴拙。

莫高窟存留下来的北凉石窟只有3个。最具有北凉风格特点的飞天,是第二七五窟北壁本微故事画主体人物上方的几个飞天。

他们头有圆光,戴印度五珠宝冠,或头束圆髻,上体半裸,身体呈“U”字形,双脚上翘,或分手,或合手,有凌空飞行的姿势,但这种飞动的姿势显得十分笨拙,有下落之感。“U”字形的身躯也显得直硬,尚不圆润,微还有印度石雕飞天的遗迹。

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不仅画在窟顶平棋、窟顶藻井、故事画、佛龛上面,还画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北魏的飞天形象,有的洞窟大体上还保留着西域式飞天的特点,但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北魏时期的飞天脸形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材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部相当于腰身的两倍。

这时飞天的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

虽然飞天的肉体与飘带已经变色,但衣裙飘带的晕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飞势动态有力,姿势自如优美。

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只是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

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间神的乾闼婆,散花飞天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歌舞神的紧那罗,天宫伎乐,冲出了天空围栏,也飞翔于天空。

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飞天,也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其代表作品是第249窟西壁佛龛内上方的四身伎乐飞天。

中原式飞天,是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在莫高窟里新创的一种飞天。

中原式飞天是我国道教飞仙和印度教飞天相融合的飞天,既将我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也使印度的佛教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

中原式飞天人物形象宣传的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

中原式飞天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82窟南壁上层的10多个飞天,头束双髻,上体裸露,腰系长裙,肩披彩带,身材修长,成大开口横弓字形,逆风飞翔。

分别演奏腰鼓、拍板、长笛、横箫、芦笙、琵琶、阮弦、箜篌等乐。四周天花旋转,云气飘荡,衬托着飞天迎风而飞翔,身轻如燕,互相照应,自由欢乐,漫游太空。

北周是鲜卑族在大西北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虽然统治时期较短,但在莫高窟营建了许多洞窟。

鲜卑族统治者崇信佛教,而且通好西域,因而莫高窟再度出现了西域式飞天。这种新出的飞天具有龟兹、克孜尔等石窟飞天的风格,脸圆、体壮、腿短,头圆光,戴印度宝冠,上体裸露,丰乳圆脐,腰系长裙,肩绕巾带。

北周飞天最突出的是面部和躯体采用凹凸晕染法,后来因为变色,出现了五白,即白棱、白鼻梁、白眼眶、白下巴。身躯短壮,动态朴拙,几乎又回到了莫高窟北凉时期飞天绘画风格特点。但形象却比北凉时期丰富得多,出现了不少伎乐飞天。

最具有北周风格的飞天,是第290窟和第428窟中的飞天。这两个窟中的飞天,体态健壮,脸形丰圆,头有圆光,戴印度宝冠,五官具有五白特点,上体裸露,腰系长裙,肩绕巾带,躯体用浓厚有凹凸晕染,后因变色丰乳圆脐更为突出。

第428窟中的伎乐天飞,造型丰富,或弹琵琶,或弹箜篌,或吹横笛,或击腰鼓,形象生动,姿态优美。尤其是南壁西侧的一身飞天,双手持竖笛,双脚倒踢紫金冠,长带从身下飘飞,四周天花飘落,其飞行姿态,像一只轻捷的燕子俯冲而下。 P5J5DFwezuNcGaQYWDgUJ9srQdAqbvhVyAiA92laQJisCa38tt0i3kgG5pLesKw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