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乐山大佛

第一节 海通发宏愿修造大佛

乐山大佛开凿于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募捐物力修凿的。海通死后,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筑,直至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大佛”。

乐山位于四川省,远在3000多年前的巴蜀时代,曾是蜀王开明部族的故都。公元前4世纪秦灭巴蜀,乐山隶属于蜀郡,因在成都的南面,故定名南安。

汉朝时期,南安隶属于犍为郡。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北周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隋朝时,设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

唐朝时,又恢复嘉州和眉州。乐山大佛就是这时修建的。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

在我国民间,还一直流传着一个海通建佛镇妖龙的故事:早在唐朝的时候,贵州有个和尚,法名海通,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高僧。他云游四海,发愿要为百姓做善事。这年夏天,海通来到四川嘉州,不久他便听说嘉州府城东凌云山下江水汹涌、波浪滔天,常常掀翻船只,危害生灵。一天,海通想亲自去查看一下,便攀着岩壁来到凌云山脚。忽见一个激浪打在岩上,浪头退去后,一个壮年汉子躺在水边,左手拿钻,右手拿锤,一动不动。

海通和尚忙上前,把汉子背到岸上,忙活了好一阵,那个汉子才慢慢苏醒过来。海通和尚询问起事情的缘由。

原来,那汉子名叫石青,是个石匠,他见凌云山下水势凶猛,来往船只常常翻沉,许多船工兄弟白白地送了性命,心里实在不忍,便决心在石壁上凿一路篙眼,好让船工们的竹篙插在篙眼中,撑住木船不碰在石壁上。不料刚打了几下,一个恶浪扑来,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石青的行为感动了海通。第二天,海通和石青相约又登上凌云山察看,他们站在百丈悬崖上,只见下面滩险水恶,江涛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直向峭壁冲来,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

这时,正有一只木船顺江而下。突然,那船就像离弦的箭飞奔而来,眼看靠近岩石,这时,水中猛地出现一个怪物,掀起一股黑浪,把木船吞没了。

海通一迭连声地口念“阿弥陀佛”;石青怒不可遏,苦于没有降妖的法力。海通说道:“不如在这山岩上凿一尊弥勒大佛,一来借佛祖法力收妖镇怪,二来也可减弱水势,保护行船。”石青听了连连点头。于是,石青就在凌云山上打了个石洞,让海通和尚在洞内居住下来。海通和石青一面察看水势,一面测量地形,分头准备雕刻大佛的事。海通和尚翻山越岭,行船过水,到江淮一带募化资金。石青在嘉州城乡物色能工巧匠,打造工具。经过了3年的准备,718年便开始动工了。海通和石青修大佛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了开去,方圆数十里的百姓,出力的出力,出钱的出钱,都纷纷前来相助。

一时间,凌云山上,千人挥臂,万人呐喊,闹腾起来。从山岩上打下的石头,像下雨一样轰隆隆地掉进河里,激起无数浪花。

谁知,滚滚而下的巨石惊动了江底的那条妖龙,它是李冰当年修都江堰时,用铁链锁在江底的一条孽龙,因铁链年久锈坏,孽龙挣脱枷锁,逃到凌云山下,兴风作浪,为害人间。

这孽龙见山上滚下许多石头,堵住了洞口,赶忙施起妖法,掀起狂风恶浪,把海通和尚卷入洞中。

石青见妖龙卷走了海通和尚,急忙带领众石匠,拿着铁钎、钻子、铁锤等工具下去寻找。不一会儿,找到了石洞,石青领头杀了进去,只见孽龙支使一群小妖正要将海通押向油锅。

石青大喊一声道:“哪里来的妖龙,胆敢伤我法师!”随即带领众石匠冲了过去,将孽龙团团围住。孽龙见寡不敌众,只得逃下了江底。

工匠们又继续凿岩刻佛。可是没多久,平地忽然狂风不止,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暴雨倾盆而下。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凌云山上洪水暴发,一股股山洪直冲大佛头顶。海通和尚发愁了,这样大的洪水,即使是铜铸铁造的佛像也会冲坏的。

石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忙安慰海通说道:“师父不要担忧,我自有办法。”他和众石匠商量,决定在大佛头上、身上修凿排水沟排水泄流。

只见石青腰系绳索,冒着生命危险,悬空凿石。狂风和洪水一次又一次地将石青冲得悬空吊在半岩上,他一次又一次攀着绳索爬了上去。石青和众工匠们舍生忘死,坚持不懈,终于凿成了排水沟,消除了洪水的冲蚀。

这时,嘉州新任了一个刺史,爱财如命。他打听到海通和尚募化了许多银子,就带着一群衙役来到凌云山上,气势汹汹地对海通说:“大胆的和尚,你未经官府许可,私自动工兴修大佛,该当何罪?来人,把他给我锁走!”

几个衙役冲过去就要动手,石青冲到海通和尚前面,伸手挡住了衙役们,他说:“修大佛是为了镇妖降魔,减弱水势,解除灾害,有什么罪过?你们要锁锁我吧!”

海通忙对石青说:“工地上没你不行,天大的事我来承担。”

那贪官见大家义愤填膺,便装模作样地说:“和尚听着,本官姑念你是个出家之人,可免你牢狱之苦。不过,你等破坏我嘉州风水,得拿出白银30000两赔偿。”

海通一听这贪官原是来敲竹杠的,顿时胸中升起一股怒火,他说道:“这银子来自千千万万的善男信女,我海通怎敢动用半文,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贪官以为海通是说话来吓人的,就说:“那就把你的眼睛剜出来给本官看看。”

海通听了,淡然一笑,不慌不忙地将双指插入自己的眼睛,两颗眼珠落入了手中的盘子里。海通端着盘子,直向面前的贪官走去,边走边说:“拿去吧!”

贪官和那些狐群狗党见海通和尚竟然毫不动容地剜下了自己的眼睛,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灰溜溜地逃回去了。

海通虽然失掉了两只眼睛,但刻佛的意志毫不动摇,对修建大佛更加关心。他常常拄着拐杖,由小沙弥扶着,来到工地,陪伴石匠们干活。大家见了,感动不已,含着眼泪劝他回去休息。海通执意不肯,说:“我虽不能看着大佛建成,也要听着你们把大佛建成啊!”

然而,海通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愿,不几年,他就圆寂归天了。以后,石青等老石匠也相继去世了。50年以后,西川节度使韦皋继承了海通和石青的事业,组织人力物力继续开凿,直至803年,整整花了90年,才修凿完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海通,就把他当年住过的山洞叫做“海师洞”。直至现在,洞内还有一个盘膝而坐、神情坚毅、手托盛眼珠的玉盘的海通塑像。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乐山大佛的产生,是佛教在这一地区早期出现和长期盛行的结果。

进入唐代,佛教在道佛并重的政策下得到了发展,武后时进入了顶峰。这为乐山大佛的产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武后推行的是:“佛教宜在道法之上,细眼处于黄冠之前”的政策,在全国大兴寺庙。

武后的崇佛、扬佛、兴佛,使佛教在我国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佛教的盛行,直接影响着佛教造像的产生,正是在此之后不久,乐山境内相继产生了与乐山大佛时代相近的夹江千佛崖、五通麻王洞、乐山龙私寺等摩崖石刻造像。

至开元初年,乐山大佛便在佛教文化发展到顶峰、佛教造像异常活跃的大气候中产生了。

第二节 章仇兼琼韦皋完成大佛

在海通大师圆寂之后,乐山大佛修建工程一度中断,大约过了10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了下来。又过了40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再次捐赠自己的俸金,并率人继续修建乐山大佛。韦皋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的碑就在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上,上面载录了开凿大佛的始末。

乐山大佛开凿前后历时90余年,713年始至803年止,中间经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皇帝,换了海通、章仇兼琼、韦皋三届主持人。

三届主持人中除海通为民间僧人外,章仇兼琼与韦皋均是地方行政长官。章仇兼琼为剑南道团练副使和剑南节度使,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南康郡王。因此,其实乐山大佛大部分工程是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完成的。

713年至730年是海通主持修建乐山大佛的18年,其中策划与筹措资金耗时约10年,实际用于开凿的时间仅8年,他便积劳成疾病逝,《大像记》记载其“全身未毕,禅师去世”。

海通只开凿成形了大佛的头部至胸部工程便去世,其余大部工程都是章仇兼琼与韦皋主持完成的,特别是主持收尾工程的韦皋。

章仇兼琼大约用了7年时间主持了大佛胸至膝部的工程,而韦皋却主持了“莲花座上及于膝”工程,大佛“丹彩以章”、“金宝以严”的通体上色工程,“像设以俱”的九曲栈道工程,“万龛灯焰”的佛窟其余小佛及韦驮护法神工程,还有尤为艰巨复杂的大像阁工程等,耗时15年。

也就是说,整个大佛修造工程,除去筹措资金及中途受“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影响的停工时间,实际用于开凿大佛的30余年时间,地方政府便主持开凿了22年,承担了近四分之三的工程量。

在工程资金的筹措形式上,海通仅靠十方檀越支持的民间募资形式,资金筹措量及后劲支持非常小,而后章仇兼琼与韦皋两人虽曾慷慨解囊,章仇兼琼“持俸钱20万以济经费”,韦皋“以俸钱50万佐其经费”。但实质在两人主持大佛工程的过程中,大部分工程款动用的是地方财政的税收资金。这样在修造资金上就有了根本的保证,这恐怕是大佛工程得以胜利完工的主要原因。

整个大佛工程的完工,既凝聚了几代主持人的心血,也凝聚了广大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同时也和当时统治者的倡导及国力、财力的支持分不开的。乐山大佛最早的名称产生于大佛尚未完工的唐贞元十五年之前。清嘉庆《乐山县志·金石》卷十五记载:

唐敕放生碑,县东凌云山足。碑久亡。明人重立石,也多湖。记其存者云:凌云寺灵山大像前敕、断采捕贞元十五年九月回日。

明确指出当时大佛为“凌云寺灵山大像”。凌云寺创自开元年间,至贞元年间,大佛名称中含“凌云寺”之名当属自然。大佛又称“灵山”,应该与凌云山当时称为“灵山”有关。

凌云山又叫做灵山。可能来自于蜀王开明氏鳖灵。《太平震宇记》卷八十六记载:“仙穴山在县东北十里。”《周地图记》称:“灵山峰多杂树,昔蜀王鳖灵帝登此,因名灵山。”

《舆地纪胜》卷一八五记载:“灵山,一名仙穴,在间中之东十余里宋江上,有古丛帝开明氏鳖灵庙存焉。”均证明间中县灵山是因鳖灵得名。

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处于青衣江、岷江交汇处,此处恰好也与鳖灵有密切关系。《水经注·江水》卷三十三记载:南安“县治青衣、江会,襟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故治也”。而“鳖灵即位,号日开明帝”,说明鳖灵在乐山定居过一段时间。现凌云山下街道犹名“篦子街”,篦子即“鳖子”的通假,鳖子即鳖灵。

因此,凌云山极可能与间中的仙穴山一样,因鳖灵登临或建过鳖灵庙的缘故而被称为“灵山”,并一直沿用至唐代。另外,灵山或许因佛家之说而得名。凌云山,因青衣江又名为青衣山。宋代范成大《吴船录》称:

渡江游凌云,在城对岸,山不甚高,绵延有山顶,故又名九顶,旧名青衣山。

但随着开元年间凌云寺的创建,山上僧徒日众,佛教盛况空前,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以佛经中的山名来称呼凌云山,而与佛有关的名山,则是众所周知的“灵招山”,梵名党周崛,简称“灵山”。

《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灵山为释迦牟尼佛居住的说法地。因此,凌云寺僧因凌云山正在开凿大佛,借此与佛有关的山名称凌云山。

此外,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称:“灵查山碑。唐正元中,憎乾光为其师道真令徐宇彝撰碑,而碑刻于长庆中。”

嘉庆《四川通志·金石》卷五十九称“灵招山碑”于嘉定府乐山县下,说明乐山在唐代有山名灵山。

贞元十九年,韦皋撰《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在文中称大佛为“凌云寺大佛石象”。看来,大佛已定名为“凌云寺大佛像”了。

宋代,大佛又称为“凌云大像”。陆游作礼佛诗,题作《谒凌云大像》,说得十分明确。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四六记载:“佛耳泉,在凌云大像耳后。”也使用了这一名称。

明代,大佛又改称为“凌云大佛”,再不用“大像”之称了。明万历《嘉定州志》记载孙征兰一副对联,题作“凌云大佛顶”,是很好的证明。

乐山大佛在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第三节 独树一帜的大佛构造

乐山大佛造型独特,形体构造更是独树一帜,从头发到全身,设计精妙,雕琢精细,富于特色,不管是石块嵌就的发髻,还是木质结构的双耳,那神奇的排水设计,都是隋唐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至巅峰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乐山大佛气势恢宏,工程浩大,在唐朝竟然凭借着原始的劳动工具完成了这项威震古今的旷世工程,其间的艰苦与古代工艺的发达让人为之侧目。

沿大佛左侧的凌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着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见识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砂浆粘接。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的窟窿,里面有许多破碎物,都是腐朽了的木泥。

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

在大佛鼻孔下端,也发现了类似的窟窿,里面露出了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这就说明大佛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头来衬托,外面装饰上锤灰而成。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诗人王士祯在咏乐山大佛的诗中就说“泉从古佛髻中流”。

在大佛头部一共有18层螺髻,其中第四层、第九层、第十八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大佛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

这些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

那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两米宽的浸水带。显然,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

大佛胸部有一个封闭的藏脏洞,发现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的大石竟然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的时候,称为“天宁阁”,后来毁掉了。但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确是千古之谜!

乐山大佛全身比例之所以非常匀称,是因为在建造过程中是严格按佛教《造像度量经》上有关尺寸进行施工的,乐山大佛以全身可划为120分,其头顶肉磐高4分,即螺旋发结中间那块状如积粟覆瓯的部位,名为“无见预相”。

由肉髻之根下至发际也长4分,面长12分。颈长4分。颈下到心窝,与两乳平,为12分,由心窝到脐为12分,由脐至胯为12分。以上为上身量,共60分,当全身之半。胯骨长4分,股长24分,膝骨长4分。大佛下身胫长24分,足踵长4分,也为60分,为下身量、形象宽广的量度,由心窝向上6分处横量至腋为12分,由此下量至肘为20分,由肘向下量至腕为16分,由腕向下量至中指尖为12分,共为60分,当全身之半。左右合计等于全身之量。

乐山大佛的神态并不如一般偶像的冷漠,而具有一种让人一下就能感觉到的亲切。乐山大佛表现了“弥勒净土”信仰的精髓,即从佛的世界走向人的世界,佛与人融合为一体。

海通大师凿石为弥勒佛像,这与当时唐朝普遍信仰弥勒净土的社会背景十分吻合。

各时代佛像雕刻艺术品的鉴别,主要是从其面相、花纹、服饰等方面加以观察,如六朝的佛雕像多较丰圆,后期较为瘦长。唐代则是颊丰颐满。

大佛衣纹最初用汉代传统的阴刻手法,后来兼采用西域的凸线条,更发展成为直平阶梯式的衣纹。服饰一般采用印度的装束,由单纯而逐渐演变为复杂。

乐山大佛的造像手法较为简练,佛身各部分比例匀称,形态端严、镇静,充分体现出唐代造像的典型风格。韦皋在碑记中所言“相好”,旨在证明乐山大佛在其建造过程中是严格按照佛教造像的有关标准来进行的。

另外,一切佛像从其形体、容貌来说,基本相同。要想区别各种不同名称的佛像,只有从其“手印”来辨别。如释迦牟尼就有“说法相”、“降魔相”、“禅定相”等多种。

右手上举,以食指与大指作环形,余三指微伸,是说法相,右手平伸五指,抚右膝上是降魔像等,而乐山大佛不作任何手印,仅双手抚于膝上,这种造型十分少见。

可能初始时并非如此,右手曾毁于兵燹,在历次维修时皆因其手印难度大,而无法复原,故呈后来的双手抚膝状,可从乐山大佛右手腕处有一方台遗迹窥见一斑。

第四节 工程浩大的恢宏杰作

乐山大佛将一座硕大的山峰开凿成一尊佛,而且这尊佛结构和谐、比例均称、形象端庄,成为唐代佛教摩崖造像的精品,这在建筑上和石窟艺术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大佛是依山从上向下逐步凿成的,之前在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已经使用这种方式凿刻佛像了。这种方式需要事先周密设计,并且要用精确的测量,才能保障工程正常实施。

大佛工程的困难,在于它的开凿环境险恶,一边是峭壁千仞,一边是怒涛激流,再加上佛像巨大,需要克服诸多的技术困难。

首先,在易于风化的砂岩中,寻找开凿巨型佛像的地点,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其次,就是难度极高的测量问题了。初期设计,需要测量凌云山高度。开凿中,也需要对每个部位进行精确测定。这里的环境不同于其他地方,只能在相隔近千米的江心沙洲上,进行这些工作。

1200多年前,仅仅靠着目视与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其困难可想而知。不过,海通与当时的工匠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他们有佛教的《造像度量经》,这是一部具有建筑科学内容的佛教著作。

另一方面,也和唐代的科学成就分不开。从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的数学家求出了较精确的圆周率,解决了一些复杂的测量问题。特别是生活在魏晋时期的刘徽,他在《海岛算经》中,论述了计算距离和高度的方法。

这些成果在唐代被编辑成了《十部算经注释》,而且唐代的《缉古算经》解决了大规模土方工程中的三次方程求解问题。此外,在724年,由唐玄宗下诏令,我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测量。从魏晋至唐代的科学家,几乎都受到过佛教文化的影响。大概,这和佛教同时带来了印度的数学与其他科学知识很有关系。开元时期的数学与天文学家一行,正是一位僧人。因此,海通可能和一行一样,也是一位精通科学的僧人。

乐山大佛是经过周密设计,才付诸实施的。南宋诗人陆游曾经作过嘉州监郡,他对大佛也是十分好奇的,有诗写道:

江干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斜阳徒倚空三叹,尝试成功自古无。

并有题记:“能仁院前有石象丈余,盖作大像时样也。”

“尝试成功自古无”,看来陆游对大佛能够开凿成功,极为惊讶,难以置信。另一方面这首诗也表明,工程经过周密设计,事先雕琢了模型,并非草草从事。石象山靠近渡口,估计海通与后来的修建者,都是从这里渡河,去江中沙洲测量,然后回到石象山,再作仔细的设计。

据《嘉定府志》记载,能仁院在乐山城西,位于大渡河畔,石象山旁。后来寺已不在了,诗中所说的石佛模型,更不知去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年海通凿刻大佛,就是依据能仁院中的弥勒石佛小样进行的。

也许,海通先找匠人依照能仁院中的弥勒石佛凿刻成另一尊“丈余高”的小样,然后将小样抬入施工现场,叫匠人将小样按1:13的比例放大开凿。但此说法看似简单,却也存在着许多的疑点:

第一,根据韦皋《大像记》碑文记载:大佛开凿开工时是“万夫竞力,千锤齐奋”。成千上万的工匠同时挥锤上阵,各施工面同时展开,仅依靠一尊丈余小样的依标,口头交代按1:13的比例放大,这显然是不实际的。

第二,大佛开凿工程前后,主持人换了三届,工匠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仅靠一个小样怎能保持前后风格一致呢?

实际上,海通选定能仁院的弥勒石佛作小样,主要是解决所塑佛像的形态问题,仿佛祖释迦牟尼的古佛形象,采取结跏趺坐的倚座姿势,出于“镇江”的要求,其左手凿成扶膝的降魔手印,双目微张,凝神远视,威而不怒,肃穆端庄。

韦皋《大像记》中所提到的“顶围百尺,目广二丈”,“其余相好,一以称之”。说明大佛弥勒的建造是严格按照佛经教义规定的技术指标来进行的,这些技术指标被精确地绘制在施工平面图上,作为匠人施工时的具体依标,这样才能科学地指导造像施工,严格按施工图的数据开凿佛像,才能做到相好统一,神形皆备,比例匀称。

照此推断,海通当时动念造佛,不是一时冲动,仓促行事,而是花了近10年的时间来准备。一方面在八方筹措资金,并尽量求得朝廷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在全国范围内物色能承担此项重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优秀工匠。

待时机成熟后,海通首先叫精于石窟佛像艺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照能仁寺的石佛造型,按佛经教义规定的技术指标做出小样,再将确定的小样绘制在绢、绸、缎等易于保存的载体上,形成施工图,图上标明比例数据供现场施工操作。

工匠照图在现场统一划线标尺,这样才能做到各作业面同时开工,有条不紊,且能保证工程质量。

这项工程到了章仇兼琼和韦皋主持阶段时,其组织形式和操作更为严密。施工方案要报审,对工程技术人员及工匠进行严格挑选,起码要有开凿石窟艺术的经验,能看得懂图纸和现场标线,对工期及质量也有一定要求。

开凿乐山大佛,无论是受海通精神的感召还是后来政府工程的吸引,当时古嘉州聚集了一大批全国优秀的工匠。正是有这些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汗水,才能留下乐山大佛这一唐代摩崖造像的精品,留下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瑰宝。

乐山大佛的身高比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仍要高出8米多,乐山大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佛”。

传说西方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乐山大佛,经过雕琢来到世界,它完全可以同释迦牟尼一样,在佛教艺术史上,它的确是唯我独尊的。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比较体积,大佛约是一般人的10万倍。形象地说,大佛的一个脚指甲,可容4个人端坐。

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大”这一美的形态。大即是美,即是崇高。乐山大佛具有壮阔崇高之美。如果在夏秋洪水季节,乘船沿大渡河驶入岷江,浊浪排空,惊涛拍岸,一叶扁舟随激流奔向大佛。

这时,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一种不可阻遏的气势,从它巨大的身躯,从它智慧的眼神中,鼓舞着搏击在惊涛骇浪之上的人们。

仿佛冥冥之中,它陪伴着你,保护着你。在动人心魄的体验中,你不能不感到,大佛具有一种超越古今、超越宗教的崇高之美。大哉,乐山大佛!巍巍乎,乐山大佛!

佛文化也把雄巍的峨眉,点化成佛经中的“大光明山”,普贤菩萨居住的地方。融入了宏大的佛文化,凌云、峨眉风光就更有了一种独特的、深邃的意境。千百年来就有“天下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的赞誉。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国的儒家文化崇尚山水。佛教文化与儒家思想在山水之中,找到了它们的一个融合点。佛教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山水园林艺术和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海通把大佛置于山水景观中心,岷江横流,“大光明山”飘浮于西方云端,山横紫翠,大渡河水从峨眉滔滔奔来,万象排空,真可谓匠心独运,鬼斧神工。

乐山大佛,这种融博大精神于名山大川之中的恢宏杰作,是不可企及的。作为不再复返的历史时期的艺术,它显示出永恒的魅力。 DCWZ6sVa4wqP0e0jyz026RMX6fTRrn2gZ3P/SMWMPkD7Nhe/MdcnT+FHxpLVMnl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