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大足石刻

第一节 三教合一与石刻艺术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余韵延至明清,历经沧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窟艺术宝库。

在我国,儒、道、佛“三教合一”是各种文化在中华民间的融合过程,而它们所反映在从古自至今的文化活动中,就是流传后世的各种具象作品,而重庆的大足石刻则是其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证。

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儒家思想大部分时间占据主流。这是由于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后来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都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而且,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十三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因此,儒家思想获得了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他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我国的佛教等。

儒道两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但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则是儒墨两家的对立最为尖锐的时期,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之为当时的两大“显学”。

道家学派发展至战国中期的庄子等人时,开始被广泛传播,从而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战国中后期,在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一个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时,一方面是各学派内部的大分化,《庄子·天下篇》谈到当时的道家,有“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三家之别。

魏晋时期的玄学,标志着儒道思想在冲突中的进一步渗透和融合。王弼所谓“圣人体无,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故恒致归于无”,已熔儒道有无之说于一炉。

至于郭象,在《庄子注》中高唱“内圣外王”之道,所谓“圣人虽在庙常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则真可谓将儒道两家主要思想,融会到了无法再分你我的境地。

因此,王弼、郭象的玄学体系,在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以后的宋明理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有其根本的区别,随着佛教传入我国、道教的宗教化以及儒家的神学化,三家的关系在鼎立的基础上开始了相互融合的历史。

佛教至东晋南北朝时开始在社会上,特别在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广泛影响。在姚秦的首都长安,以鸠摩罗什为首的译经场,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教经典的高潮。其时南北高僧居士辈出,终于使佛教成为足以与儒道两家相鼎立的一种理论势力,且透露出压倒儒道的趋势。

佛教发展的迅速,也促使儒家和道教的关系首先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道教也开始从佛教中吸取诸如仪式的完整等方面的优点,士大夫也把佛教作为退隐的依托,同时佛教也开始运用中国化的语言和借用儒道两家的术语来宣传自己的教义。

经过南北朝皇室的崇佛和灭佛运动,佛教却在我国民众的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而隋唐以来佛教不再是上层阶级的精神奢侈品,而成为了广大民众逃避现实的避难所。

五代到宋代这个时期的宗教形式比较复杂,民众对宗教的态度也开始变化。虽然唐代把道教放在国教的地位上,但是它在下层民众中的影响并不如佛教。

五代诸多皇帝如前蜀王建等继续推崇道教,也由于战乱使得许多士大夫隐逸于道教之中,为后来宋代道教的再次繁荣提供了基础。

佛教在唐代是最为繁荣的,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中国式的派系得到繁荣,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佛教,把我国传统的观念纳入佛教之中,并大量著书立说。

同时,伪经的出现也为佛教的中国化创造了经典依据,虽然五代后周世宗灭佛,但并不影响宋代佛教的繁荣。

宋代的佛教已经不像唐代那样诸家并立,此时禅宗独胜,上层士大夫沉迷于谈禅讲道之中,下层民众却多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已经以其独特的优势融入佛教各派之中。

这时的密宗已经呈现民俗化形式,与唐代开元年间的纯密大相径庭,它把显派教义融入其中,形成了后期密教。

随着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封建统治阶级也加强了思想控制,提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从而奠定了三教大融合的格局。其标志有三:一是新儒学即理学的产生;二是佛教禅宗的建立;三是全真道教的出现。

金代王重阳在山东创全真道教,在教义、教制、教规以及内丹修炼方面,都贯彻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教义集中体现在“全真”两字,“个人内修的真功”与“济世利人的真行”,兼备而两全。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融合,所以“世以为非儒非佛,漫以道教目之”,“若必以为道教,也道教中之改革派耳”。

因此,“三教合一”是佛教日益中国化之必然历史趋势,而反映在民间文化活动中,大足石刻则是其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证。道教、儒家与世俗之神占造像的近20%,这是其他地区石窟不能相比的。300多尊20多种观音,占佛经所提出的种种观音名讳的60%还多。

大足石刻的造像题材,充分体现了宗教人间化的进程。题材中有:经变、佛、菩萨、明王,天王、护法神、佛教史迹、瑞相图、道教神系诸神、儒家人物、民间传说诸神、历史人物、供养人、神兽、器物、山水等。

其中观音、地藏、西方净土变、牛王菩萨、七佛、千佛等13种题材是大足石刻从唐至明、清长盛不衰的。92头水牛的造像,更为别处罕见。从这些题材特点可看出宗教神化世界乃是人间世界的幻化,也说明了佛教与当地民俗风情、生产劳动和生活的融合。

大足石刻的这种文化现象作为实物例证,反映出在我国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长期以来既斗争又融合,至宋代时“孔、老、释迦牟尼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三教皆可通行”的“三教合流”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巩固。

第二节 韦君靖首开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在758年建县,以其境内有大足川,即后来濑溪河而得名,蕴含“大丰大足”之意,隶属于昌州。大足处在川东和川西地区的交接地带,居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之间,地理位置凸显重要。永昌军寨所处位置四周陡峭,深谷环绕,山顶呈二至三级的阶梯形,陡坡多为10米至20米高,古时称为台地。

大足石刻中最早的是凿于650年唐初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这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不过20龛。直至885年昌州迁治大足后,摩崖造像方渐渐大兴。

唐朝局势震荡之时,陕西扶风人韦君靖在当地召集义军,并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为朝廷立下显赫战功。892年因战功卓越,韦君靖升任昌州刺史及静南军节度使,掌握昌、普、渝、合四州军权。

但此时的两川之间,“江涛未息,云陈犹横”。韦君靖感到兵马虽精,然而城栅未固,在这样的背景与心态下,韦君靖于是在北山修建永昌寨,以保存实力,静观其变。

韦君靖熟读兵书并擅长布阵,他将永昌军寨间的台地布置成迷魂阵。传说他受诸葛亮的八卦阵启发,在永昌取石布成,使军寨内藏玄机,变化万端。

过去,军寨台地内筑有敌楼100余所置于山峰及城堡之上。永昌寨墙与石磴道南侧的岩壁相对而成30度的夹巷,这样的构造在军事古寨中极其罕见,可利用地形对侵入者用滚石檑木攻击。

史料对永昌寨有记载:峥嵘12峰,周围14千米,建敌楼200余所,筑城堡2000余间,粮贮10年,顿兵数万。从地图上看,军寨形如一头展翅的双头鹰,整个寨子由郭家坡到马脑壳2.7千米,边界周长1.5千米,军寨面积3000多平方米。

正是由于永昌军寨的存在,使昌州经济在唐朝末年至宋代居全川前列,无论从经济从人文风范方面都保证了大足石刻的兴盛。

韦君靖在营建“粮贮十年,兵屯数万”永昌寨的同时,首先招募画师工匠,开始在北山凿刻千手观音。因此在大足人的心里,永昌寨主韦君靖是个英雄。

根据唐朝皇帝崇尚佛教的风气、晚唐的战乱和永昌军寨的建筑水平及规模来判断,韦君靖建军寨,是为了给从长安出逃入蜀的皇帝提供“避难所”。

大足石窟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尊大型雕像,名字叫“毗沙门天王”。他身躯硕壮,怒目圆睁,威武逼人,似有力拔千钧之势。

毗沙门天王是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之一,随着佛教的东传被尊为护国天神,相传他有退敌神功。有趣的是这位来自印度的天神,身上竟披着我国古代武将的盔甲。据说,韦君靖造此像有自我比附为唐之毗沙门王之意。

传说,742年,安西城被番兵围困,有表请救援。但路途遥远,救兵难到,唐明皇即让不空和尚请北方毗沙门天王神兵救援。于是天王金身出现,大放光明,同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和铠甲绳,神兵着金甲,击鼓声震150千米,地动山崩,番兵大败。

唐玄宗闻奏大悦,命令诸道节度,所在州府于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像供养。此后,毗沙门天王像被军旅视为保护神,可得“神力”,故永昌寨韦君靖攥刻此像。而在大足石刻中的韦君靖像旁,当时的静南县令胡密留下了一通重要的史碑,即韦君靖碑。

《韦君靖碑》立于北山石记得园,记载了唐末政治、社会动乱纷争的状况,以及韦君靖为挽救唐室而修建永昌军寨和开创北山石窟等史实。

据《韦君靖碑》记载其“良工削墨,大匠设规”,前后修建3年多时间,才形成如此非凡的规模,而且出于长远战事考虑,军寨内还备有家田设施。永昌军寨如此大规模地屯兵积粮,绝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川东和川西的战乱。

处于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的唐朝,随着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佛教文化及石刻造像艺术登峰造极。当时,全国上下大兴寺庙,广造佛像,遍地香火不断。唐代帝王信佛已久,虽在衰退之际,即便在南逃途。

第三节 赵智凤再掀石刻高潮

在韦君靖开凿北山石刻280多年之后,一位身穿袈裟、头顶斗笠的僧人,经过长途跋涉,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他就是赵智凤。赵智凤,法名智宗,南宋昌州,即今重庆大足人。5岁时在家乡古佛岩落发为僧,16岁时外出云游,曾只身从大足前往四川西部的弥牟镇,进入由四川密宗始祖柳本尊创建的“圣寿本尊院”,学习密宗大法。

1179年,赵智凤作为密宗的“六代祖师”,学成返乡,返乡后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并请工匠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称宝顶。虽说他不是开凿大足石刻的第一人,却是他把大足石刻的造像艺术推向了极致。

大足石刻宝顶山的造像主要为南宋时期开凿,也是大足石刻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与赵智凤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造像有明显整体构造的痕迹,从中可以看到南宋淳熙至淳祐近70年的佛教发展情况。

1174年至1252年的这70余年间,时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创立的佛教密宗教派,于宝顶山传教。

赵智凤发大宏愿,普施法水。按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宝顶山“U”形沟中一次性雕琢了上万躯佛像,极大地弘扬了密宗佛教。

为了向百姓更有效地宣讲佛教义理,赵智凤决定把佛经里的故事、人物按照事先的统一设计,依次刻在宝顶山大佛湾的崖壁上。使义理深奥的佛经,变成一幅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石刻“连环画”。

其间,县境其他处造像基本停滞,四方道俗云集赵智凤座下,石刻高手聚集宝顶山竞技献艺。宝顶山成为我国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宝顶山自古以来便是游客览胜、信众朝山进香、僧侣说法传经的集中地,历来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前后,相传此时为千手观音的生日,游客如云,数以万计。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的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

以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二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宝顶大佛湾处有川东古刹圣寿寺,创建于南宋。庙宇巍峨,雕梁满目,坐落于山势俊秀、环境幽雅的林木之中。寺侧南岩为万岁楼,这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飞檐翘角楼阁。

宝顶山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我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宝顶山大佛湾虽是佛教造像,但一方面讲儒家入世思想“孝养”学说,一方面又讲佛教的业力果报出世求净土。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创建后曾经遭到元、明兵燹的毁坏,到明朝和清朝曾经两度重修。存有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似马蹄形的山湾。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第31号。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犹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

大佛湾雕刻大小造像万余躯。另有记载宝顶山造像由来和佛教密宗史实的碑刻7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题记17则,舍利宝塔两座。

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题材广泛,龛窟衔接,布局雅谨,整体感强,气象壮观。佛像构思新奇,雕刻技艺娴熟,世俗色彩浓郁。内容多属佛经故事。

大佛湾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牟尼涅盘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像和菩萨像,通编为第九号。

宝顶山主要为佛教密宗派造像道场,从开始讲起,印度金刚智、不空和尚相继来华,与善无畏一起传播密教,并称“开元三大士”,先后为三代传人,并传给惠果禅师,惠果禅师也因此成为密宗第四代传人。惠果之后又经过了30年左右,出现柳本尊。此后250多年,发展与坎坷同在,直至赵智凤承袭密宗衣钵,成为密教的传人。

后期密教特点是融合显密,吸纳百宗,重视仪轨,同时体现出对于孝道的重视、对于苦难解脱的重视以及往生净土的重视等。经过70多年的艰苦努力,宝顶山摩崖造像于1252年基本完工。

赵智凤以弘扬佛法为主旨,清苦70余年,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建成了我国佛教密宗史上唯一的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这时的赵智凤,也已经由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变成了年逾九旬的老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把宝顶山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佛教密宗道场。

892年至1252年的360年间,大足先后建成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区34处,造像数量占大足石刻总数的80%左右。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凿于892年外,其余均为1082年至1252年的170年间建成。

南宋晚期,北方蒙古军团南下,大足石刻因战乱导致造像中断。至明代永乐年间,摩崖造像方渐复苏,一直延及晚清。

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大足石刻共有摩崖造像39处,其中虽不乏佳品,但多为小型造像区,造像数量也不足大足石刻造像总数的20%。

13世纪末和17世纪中叶,大足曾两度遭受破坏。五山摩崖造像中,除宝顶山圣寿寺两次焚毁、两度重修外,摩崖造像终于保存了下来。

第四节 大足石刻的精湛艺术

大足石刻是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历史悠久,造像星罗棋布。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因为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就俗称叫卧佛。而在佛经里却没有这种叫法,应该叫释迦牟尼涅盘圣迹图。

释迦牟尼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详,平静。在释迦牟尼面前从地里涌出十八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做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佛像的正中有一香案,上面摆着香花、水果等各种供品。香案上香烟缭绕,上达云端。云端上有女像9人,有说是天女,有说是释迦牟尼眷属。

全国各地都有全身卧佛像,但唯有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他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宝顶大佛湾南岩西边有一个较大的石窟,那就是圆觉洞。洞口有一只做奔突怒吼状的石狮,夹巷崖面上刻有“宝顶山”3个大字,是南宋理学家、诗人魏了翁的手笔。

圆觉洞内正壁刻三身佛,两侧刻12圆觉,左右各6尊。下有基座,6个基座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正面佛坛下,有一张巨大的长方形供案。供案下面跪着一尊菩萨,代表12圆觉,低头合掌,乞请佛祖说法。

圆觉洞是大足石刻代表作之一。洞内石雕,刻画细腻,造型优美。袍袖飘带轻柔宛转,如绢似绸。两壁的12圆觉及其连成一体的基座,它们是从沿内的岩石中剥出来的,整个圆觉洞就是一件镂空的艺术品,它科学地解决了大型石窟的声、光、水处理难题,令人赞叹不已。

聪明的雕塑大师在进口处的窟顶上凿了一个小天窗,日光从天窗斜射下来,正好照在窟内主像上,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巧妙地解决了采光问题。

圆觉洞的排水工程也很巧妙。它的特点是,只听水声响,不见山水流。人们是看不见排水道的。下雨的时候,站在洞内谛听,就能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却看不见水在哪儿流。原来东壁靠里刻了一个托钵僧,他仰着头,左臂高擎,掌中托钵。窟顶的雨水汇集成一股细流,经孔道流进钵内,钵有孔,与暗藏在托钵僧后面的排水道相通,水流经东壁和窟底排水道排出窟外。

这个大窟的支撑手法也是别出心裁的,窟高6米,宽9米,深12米。如此高大的洞窟中间没有支柱而千年不坠,其奥妙在于它巧妙地只开小窟门而不开大窟门,使整个洞窟成为帐篷状,四周落地取得环围整体支撑效果,因而加强了对整个窟顶的支撑力,增大了支撑点。这一手法还给洞窟造成了幽深神秘的气氛,平添了几分妙趣。

宝顶大佛湾牧牛图画面长27米,高5多米,全图随着山岩地形的弯曲,巧妙地结合岩壁上的流水,刻出崎岖的山径,静美的林泉。在这大自然的美景里,刻出10个牧童放10条水牛。

图中牧童或袒胸憩睡、或牧歌高奏、或并肩谈笑、或挥鞭打牛、或牵牛徐行,牛儿或卧、或息、或吃草、或饮水、或昂首舔食、或控勒不可遏制。这些逼真的造像,情景交融,风趣盎然,表现了宋代牧童生活,似史诗般的载入石刻史册。

牧牛图右刻“朝奉郎知润州赐紫金鱼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可知此图系根据宋代大臣杨次公的牧牛颂而作。

牧牛图刻10组造像,每组一则颂词,第一组为牧牛遇虎组雕,共刻3组造像,出口右面刻一猛虎,头朝下,尾向上,做下山姿势,暴眼圆睁,象征邪恶,好似向牛群扑来。

牧牛遇虎组雕第一组,一牛昂头怒吼狂奔,一牧童在牛后而立,双手用力牵拽,作相持状。牛头右侧刻颂词:“突出栏中莫奈何,若无纯绻总由他。力争牵上不回首,只么因循放者多。”

牧牛遇虎组雕第二组,一牧童背上背斗笠,右手举鞭打牛,左手牵牛绳,牛勉强回头。牧牛遇虎组雕第三组,一牛奔跑下山,一牧童头扎发结,身穿对襟衣,左手扬鞭,右手牵牛,立于牛首之侧。上方刻颂词:

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似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

牧牛图第四组为雨中牧牛组雕,刻一牧童头戴斗笠,背上捆一鸟笼,爬山遇着狂风暴雨,一牛随之而来,立于山岩间。

牧牛图第五、第六组为并肩谈笑组雕,刻两牧童并肩相依而坐,他们相互耳语,谈笑自若。右旁一牛站立,偏着头竖着耳,仿佛在倾听主人的话语,左旁一牛卧下吃草饮水。

牧牛图第七组为握绳缚牛组雕,刻一牧童,面带笑容,头扎二个发髻,眼视前方,左手握绳、右手指牛,准备前去缚牛,形象生动。

牧牛图第八、第九组为牧歌高奏组雕,第八组刻一牧童偏头斜睨,笑嘻嘻地拍手与牧歌相和,牛在旁低头伸舌舔足蹄。

牧牛图第九组刻一老牧人将牛赶至危岩耸立的岩壁下,让牛儿痛饮那流淌的山泉,他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倚岩而坐,双手横笛、凝神吹奏牧歌,那悠扬动听的笛声,唤来放牧的同伴及天上的仙鹤。牛后有颂词一首:“全身不观鼻嘹天,放者无拘坐石巅。任是雪山香细草,由疑不食向人前。”

牧牛图第十组为袒胸仰睡组雕,刻一牧童在树荫下,袒胸裸腹仰身憩睡,旁一调皮的小猴却从树上爬来摸着牧童的头,唤他醒来都不知道。他放牧的牛儿,饱餐山中的野草后,也在一旁卧地休息。

最后刻赵智凤像,结跏跌坐,头上有题诗,写道:

无牛人自在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

古代工艺匠师们在封建时代里,而又在为宗教造像,所雕的题材是要严重受到宗教束缚和限制的。牧牛图是属佛教题材,以猛虎威吓,迫使牛儿狂奔怒吼,经过牧人的驯服,最后人和牛睡下安静了,这是以“牧牛比喻修心”的方法。

这幅图由于匠师们生活于民间,对牧童生活有浓厚的感情,故在造像过程中,以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人们看后,不为宗教题材内容所惑,反而觉得是宋代牧童社会生活的一部“史书”。

宝顶经目塔原名本尊塔,又名祖师塔。因塔上刻有《武周刊定众经目录》,遂定名为经目塔。经目塔在宝顶小佛湾,是用石砌成的亭阁型四方形飞檐塔,坐南朝北,高7米,分3层,每层都有飞檐隔开。

第一层塔正面中部有一圆龛,龛中坐一鬈发人。檐口榜书“佛说十二部大藏经”8字。塔的其他三面密密麻麻刻着佛经目录。第二层塔正面龛内刻毗卢佛一尊。东面,龛内刻卢舍那佛,龛外两侧刻偈语:

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西面龛内刻释迦牟尼佛,两侧有偈语。南面,龛内刻一鬈发人,两旁也有偈语。塔身各面的圆龛下方密刻佛经目录。第三层每面都刻坐佛一尊。经目塔上有许多怪字,一般字典辞书难于查找。塔上刻的众多的佛经目录,是珍贵的历史文献。

塔原名祖师塔,或许是塔下埋着古代圣寿寺高僧的遗骸,或许塔内藏有经书。塔上刻的偈语,有的能理解,有的则令人扑朔迷离。

登上宝顶山,圣寿寺山门上悬匾额一方,书“圣寿寺”3字。庭院两侧是四大天王殿。前方大殿上高悬一张匾额,书“圣寿禅院”4字,红底金字,熠熠生辉。

第一重是玉皇殿。殿内塑玉皇大帝像,旁边侍立金童玉女,两侧配祀关圣帝君、文昌君。再往里走是大雄殿,塑大日如来丈六金身。背景塑天龙八部,顶上站立大鹏金翅鸟,显出灵鹫仙境,妙丽庄严。

第三重为三世化殿。佛坛上塑三世佛,两侧塑十六罗汉,姿态各异,顾盼如生。

第四重为燃灯殿,供燃灯佛。

第五重是维摩殿,殿中佛坛上刻石床一张,床上刻作卧疾状的维摩诘居士像。居士上方刻一宝座,文殊菩萨端坐其上。

据《维摩诘经》载,维摩诘居士精通佛理,常伪装患病,当别人前来问疾时,他就大谈佛法。释迦牟尼曾命文殊菩萨前往问疾。文殊多才善辩,俩人谈佛学,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殿内石刻就是展现文殊问疾的场面。

圣寿寺是南宋大足僧人赵智凤所建,因晚唐密教居士柳本尊在广汉所建寺院曾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敕号“圣寿本尊殿”,赵智凤为纪念祖师柳本尊,因此仍以“圣寿”命名。

在宝顶山大佛湾东面500米处的小山头上,矗立着一座转法轮塔,八角形。此塔因上大下小,与通常所见的塔不同,人们把它叫做倒塔。

倒塔八面四级。第一级塔身每面宽一米,每面都镌有一个椭圆形浅龛,龛内立一尊菩萨,头戴宝冠,胸饰璎珞,栩栩如生。

第二级八面各开一椭圆小龛,龛内刻一尊佛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

第三四级与第二级略似。塔顶端稍向外突出,顶上堆有乱石。由此看出,倒塔可能是未竣工的宝塔,可能是原拟建一腰鼓形塔,建至第四级时因故未竣工,致使外形上大下小成了一座倒塔。

北山佛湾宋刻转轮经藏窟,俗称心神车窟。这窟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安排和谐协调,对比强烈,保存完好无损,是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

转轮经藏窟坐东朝西。窟正中凿一巨大八角中心柱。柱础高大,蟠龙缠绕,柱础上有八角露盘。

露盘周边浮雕栏杆,栏杆上有数十嬉戏儿童,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柱上部做八面形高厚顶盖,每面以楼阁宝塔为饰。柱中部镂空环列八柱,支撑于露盘之上,顶盖之下,成八柱亭式法轮形制。

此转轮中空透光,圆满地解决了支撑和采光的矛盾,真是匠心独具。转轮经藏表示法轮常转,佛法无边。窟正壁刻释迦牟尼,左右刻迦叶、观音和阿难、大势至侍立两侧。左右壁两组造像对称,左刻文殊菩萨、玉印和如意观音,右刻普贤菩萨、日月和数珠手观音。三壁有供养人像6身。窟口两侧各立一护法金刚,威武凶猛。左右壁雕像个个性格鲜明,尊尊气质不同,各具风采,精美绝伦。

左壁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座,莲座架在青狮背上,吼狮昂首扬鬣,好似奔驰于理想之地。手握经卷,两目平视远方,嘴唇柔薄上翘,表示他博学广闻,多才善辩,给人以精力充沛和自负的神情。

他眼睛微闭,敛指胸前,似在沉思。他头戴方形宝冠,身着褒衣博带,胸前璎珞精巧细腻,面貌圆润,鼻梁高挺,双眼细长半垂,手臂手指秀美、灵巧,被艺术家誉为“东方美男子”。

右壁普贤菩萨,结跏跌坐于莲座,莲座置于白象背上。宝冠以佩玉、珠链、花草为饰,刻纹婉转流丽。隆鼻、长眼而目光向下,薄唇而嘴角微微后收,泛起一种似笑非笑、欲笑又忍的神情。他脸型清秀、圆润,身材修长,上身向前微倾,凝神深思,端庄透温柔,文静含妩媚。

玉印观音,也叫宝印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宝冠纹样类几何形,或椭圆,或三角,条条线条皆由颗颗珍珠串联而成,整个宝冠玲珑剔透,项下璎珞繁饰,历800多年而无一损毁。

玉印观音胸前丝巾绾结下垂,衣带错落繁复飘然座下,中间一条彩花腰带,环钏、佩玉、花瓣相串甚为别致。面颐丰满,肌肤细嫩。嘴唇由几块方块组成,没有圆润感。

日月观音,又称六臂观音。结跏趺坐金刚座上。宝冠以花草为纹而无璎珞,镂空别致。日月观音胸前璎珞或串珠浑圆,或玉佩绫形,或莲瓣含蕊,或花蕾初绽,繁复对称,雍容华贵。鼻梁高棱,眼帘低垂,神情安详自在,端庄温和。她面庞丰满而有弹性,两只向上举的手臂圆润细嫩,胜似玉笋,肌肉质感特别强,实在让人左壁如意珠观音和右壁数珠手观音,皆立于莲台上。如意珠观音,宝冠由珠环佩玉拥簇而成,冠上有坐佛,冠顶头巾半掩,嘴角似笑如忍,双手捧一如意珠置于腹前。相传如意珠是佛祖前生冒险入海取得的摩尼珠,能使世人富有。

数珠手观音,宝冠纹式团团卷卷,宛转回旋,变化无穷。脸庞椭圆、高额、细眉、隆鼻、长耳、双眼做垂帘之状。嘴角上翘带笑。两手相抚,亭亭玉立。两像装饰味特浓,天衣厚重,全身胸、腹、两袖及天衣下部都是锦花繁缨,珠珞玉佩,似可听至微风吹动的“叮当”妙音。繁缨衬托纤纤玉指的白嫩脸庞,更觉吹弹可破。

文殊、普贤面前的狮奴、象奴,玉印观音、日月观音前面的两对侍者都各具个性,特征突出,栩栩如生。此窟雕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真是集东方美人于一窟,称得上美神荟萃图。

北山佛湾的数珠手观音是一尊脍炙人口的精品。这尊雕像,头戴花冠,发丝垂肩;头向左侧低俯,目光下视,含颦欲笑;右手轻拈一数珠串,左手握抚扼右腕,交叉于腹前,身段窈窕,体态轻盈,显得悠闲自若。她袒胸露臂,衣裙飘拂,颇有静中寓动,“吴带当风”之趣。这尊数珠手观音从雕刻技巧上看,人体比例正确,动态自然,特别是对于面含微笑的处理,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北山佛湾《赵懿简公神道碑》两旁内外窟壁上刻有范祖禹敬书的《古文孝经》,被称为“环宇间仅此一刻”。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道被儒家学说认为是首要的人世伦理道德,主张“百行孝为先”。《孝经》又分《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

据传,秦始皇时,与儒家对立的法家人物掌权,搞了焚书坑儒,烧毁了儒家的全部经典著作,《孝经》也遭焚烧的厄运。

刘汉王朝建立后,当初侥幸跑脱的儒生凭着记忆记录下来的《孝经》,叫《今文孝经》。后来,又在孔子的旧宅,发现了孝经的原文,就称为《古文孝经》。文只有18章,古文有22章。除古文“闺门章”没有外,其他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是分段设章不同而已。

在宗教石窟里面刻佛经是比较多的,刻儒家经典则罕见。这也是北山《古文孝经》的又一价值所在。南宋《舆地纪胜昌州》列《古文孝经》条目,下载司马光语:“始藏之时,去古未远,其书最真。”范祖禹也说:“古文庶得其正。”对《古文孝经》作了高度评价。

多宝塔因其位于大足县城之北的龙岗山巅,故人们称之为北塔;又因观之是白色,人们也谓之白塔。在塔身内外,镶嵌有127龛造像,主要有释迦牟尼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孔雀明王、摩利支天、双林法寂等造像。其造像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进入塔内,拾级迂回而上,临窗四下眺望,大足县城和四周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第五节 大足石刻蕴藏神奇传说

大足石刻除宝顶山道场为主持僧人募化集资开凿外,大多数是信众捐资求神灵保佑而镌造,并刻像入龛。这样挤入神龛之历史人物,供养人在大足石刻中大约1000人。

大足石刻的众多造像有很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如媚态观音、九龙浴太子、鲁班仓的传说等,都各自有它的迷人之处。

在大足石刻北山的数珠手观音石像,被称为“媚态观音”。她身高不过1米,头戴宝冠,脚踏莲花,体态轻盈仿佛随风欲动,眼角嘴角含颦欲笑而又略略带羞,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关于这一尊石刻,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的故事,让后人为之动情。

传说,宋代有位老石匠想在北山雕一尊数珠手观音的女神像。可他设计了许多小样,都感到不满意。一天傍晚,他坐到小溪边洗脚,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瞧您的裤角都湿了。”

老石匠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十三四岁的牧羊小姑娘。她那善良的心地和妩媚的样子,一下子激发了老石匠的灵感。老石匠忘却了劳累,重返山上,披星戴月,鬼斧神工,照小姑娘的神态将这尊人情味极浓的女神石像一气呵成。按佛教经文定名,这一石像应叫数珠手观音,但她一问世,立时名震北山,后人钦羡她的美貌,便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媚态观音”。宝顶大佛湾有一尊石刻。刻太子裸坐于浴盆中,顶上石雕九龙,正中巨龙口吐泉水淋浴太子。这就是九龙浴太子的传说。传说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身怀有孕,出游兰毗尼园中,手攀树枝,太子悉达多从其右腋下降生。

太子降生即能够行走7米,步步生莲,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时有9条神龙飞至太子头顶,口吐香水,为太子洗浴,诸天护俱来守护。石代匠师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形势,疏导岩上堰塘之水,结合佛经故事而创造出这一组石雕,龙口潺潺流水,终年不止,给人以新奇之感。

大足当地还流传着“鲁班仓”的故事:

相传大足宝鼎山上原先有48座庙宇,一座连一座,覆盖了一大片山林。每天傍晚僧人都要骑着马依次关闭各庙的山门。这些庙里的僧人多达上万。他们在这里诵经礼佛,四面的信众常到各庙烧香还愿。

一时间香火鼎盛。

可是这盛况没维持多久,因为寺庙占了种庄稼的田土,就地供应粮食成了大问题。每天都要派年轻力壮的小和尚到山下各乡镇去担粮食,来回好几十里路程,是个苦差事。许多僧人受不了苦就偷偷地出走。有的还俗,有的投奔别的寺庙。那些地处高山的寺庙留下的僧人更少了。

这件事让方丈很苦恼。当时正在宝鼎山主持修建工程的鲁班师傅得知此情况也十分忧虑。鲁班不光技艺超群,更有一副菩萨心肠。有一天,他向方丈表示:“粮食的问题,我来解决。我保证每天供应各寺庙所需口粮,满足各位僧人和礼佛居士的斋饭。以3年为期。在此期间,庙里僧人要学会开荒种地,3年以后,要自给自足。”

方丈满口答应:“不知师傅如何供应粮食?”

鲁班说:“我连夜在宝鼎山大佛湾的南岩建一座大石仓。此仓开有一小洞口,每天天亮以前,从这小洞口流出大米,每天吃多少,流多少。明天凌晨就开始流出大米,只管派人来运米。”

从此,每天半夜,负责伙食的大和尚,带着几个小和尚,挑着10个大箩筐,一字排开,摆在鲁班仓小洞口前接米。到一定时候,停止流出大米。担回去全寺庙刚够吃一天,一粒不多,一粒不少。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四面八方的僧人们又陆续回到宝鼎山。宝鼎山各庙香火又旺起来了。

不知不觉过了3个月不忧口粮的好日子。可是伙房挑米的小和尚有些不耐烦了。他说要是一次多流些米出来,多管几天,也省事,这样每天半夜来挑粮食太束缚人,便把这些想法告诉了管伙食的大和尚。

这大和尚一听却生出来另外的想法。他想,要是把洞口开大,流量增加,一个晚上能多留些大米出来,吃不完的可以存起来,还可以拿到集市上换现钱花,越想越开心。

想罢,立即带上几个身强力壮的小和尚,带上大锤,錾子,来到鲁班仓,把原先流米的小洞口凿成了一个斗大的窟窿。当天深夜,这大和尚派了比平时多一倍的小和尚挑着几十个大箩筐到鲁班仓接米,可是等到大天亮,一粒米也没有流出来。他们慌了神,便搭上竹梯,爬进仓口去摸,哪有什么大米,只有些碎石渣了!他们忙将这事告诉了鲁班,请他再想办法。

鲁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开这个米仓,原来是为了一桩心愿。有一位大财主,家财万贯,粮食堆积如山。可是膝下无子,想做善事积德,希望上天能赐给他们夫妇一个儿子。我这石仓的通道就直接连着那财主家的大粮仓。我精心计算之后,才留下这个小洞口。这样细水长流3年后,功德自然圆满,而各寺庙开荒种地也有了基础。如今成了这种结果,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现在已无计可施,看来这就是天意难违了!

僧人们得知鲁班仓再也不能流出大米,于是,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又陆续离开了寺庙。宝鼎山的香火也就逐渐暗淡下来。最后只剩下圣寿寺一处了。这真是:

鲁班礼佛建米仓,贪心和尚太荒唐。铸就大错后悔迟,留与今人慢思量。

大足佛湾有一处佛窟颇有些特殊:中壁的佛、菩萨已残缺;南、北壁密密麻麻刻满拳头大小的五百罗汉像;窟内当眼的地方,隆起一座坟墓,墓前有碑文,题为“西域禅师坐脱记”。它记载了一个来自西域的和尚游历大足的情况。

明神宗万历元年夏天,一个高鼻深目、碧眼虬髯的西域和尚,万里云游,路过大足,被境内的名山古刹和石刻造像迷住了。最初他想在县内逗留几天,待遍历禅林之后,再继续赶路。

哪知大足寺庙特别多,从夏天游至秋天,竟未游完,甚至还没登上宝顶。直至仲冬季节,西域禅师才得抽身上宝顶。一路上鸣禽引路,猿猴献果。但见农舍依山建,又疑古柏傍云栽。

西域禅师上了宝顶山,进圣寿寺朝拜毕,然后走进了“三千诸佛云中现,百万神仙海上来”的大佛湾,他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唯有频频参拜,以示崇敬。他决定不下山了,就在宝顶挂单。

他爱宝顶山的清幽,常选游人罕至之处,于青草地上结迦趺坐——学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冥思苦索,想在宝顶山悟道成佛。

遗憾得很,这位西域禅师不懂汉语,无法与他人交谈,山中人见他深目高鼻,胡貌梵相,行为诡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免要去打扰他。最初只是一两人远远地打探,后来便三五成群地围观。在山里人心目中,他是个行为古怪的“外国人”。禅师受到干扰,无法修道,于是起身挥手,口中发出“伊呜”之声,示意围观者散开。山里人不懂他的话,报之一笑。这更激恼了他,起而怒斥。人们见他脸色不好,才知他已生气。

有一天,一个带着几分醉意的樵夫碰到在青草地上盘腿打坐的西域禅师,便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禅师照例呵斥,并挥手示意,叫他走开。

樵夫仗着酒兴,偏偏不走。禅师发怒了,气势汹汹要打人。樵夫抓住禅师衣带,禅师往后一退,衣带被樵夫抓在手里。禅师索要,樵夫不肯,竟自扬长而去。

禅师失去衣带以后,十分懊恼,不愿再逗留,于是下山,住在报恩寺内。两月以后,死于大足。

他的死因是什么?按碑文记载,是樵夫掠去衣带引起。衣带中带着一种西域特产的石头,用它泡开水,喝了就不饿;那石头就是他旅途中的口粮。口粮被掠去,他也不想再活了,于是决定圆寂。

实际上,西域禅师是个苦行僧,他看准了大足这个地方,决定在宝顶圆寂,企求得到解脱,跳出所谓“六道轮回”。他穿的僧衣和托着的钵盂,可能是师傅传给他的衣钵,远比生命贵重。

樵夫掠去衣带,致使他成天怏怏不乐。离开宝顶山之后,他有意识地进一步作贱自己的身体,希望早登“极乐世界”。碑中说他“绝火食,有欲设供者,唯受枣、栗、葡萄,或米、面升许”。两月后,终于自我摧残而死。

在他圆寂之前,曾有那么一天,他同报恩寺了智和尚和居士冯德浩一道“登北山,礼浮图、绕佛湾,低回者弥日,步观全邑山川,指天画地做欣喜状,更指岩头废像,愀然不乐,做忏悔状”。

禅师圆寂后,因生前喜欢北山,僧人了智等就把他葬在北山佛湾。西域禅师也成为最早游历大足的外宾。 DrjDUsLQHZYQ+NE5JmmQWnlxEuGghKWMwrk4AwMyD/uT6ru6j54GCD8AXrEOTZ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