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敦煌石窟

第一节 北凉北魏开凿的洞窟

敦煌文化丰富浑厚,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在敦煌众多的艺术形式中,敦煌石窟艺术可以说独树一帜,取得了非常辉煌灿烂的成就。

敦煌石窟众多,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肃北5处,其中以莫高窟的规模最大,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最高。这些石窟艺术品类众多,含壁画、彩塑、石窟建筑、纸本画、墓画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数量极其巨大,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敦煌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断崖处,坐落在鸣沙山和三危山的怀抱中,坐西向东,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5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前秦建元年间的366年,有一个叫乐僔的和尚,杖锡云游到了敦煌三危山下,黄昏到来的时候,乐僔和尚回顾四面,极目远望,想找个住的地方。

当乐僔和尚向三危山上望去之时,他非常惊讶地看到,落日的金辉洒落在三危山,三危山放出了万道金光,犹如一个个金佛闪动。

乐僔和尚激动万分,虔诚地匍匐于地礼拜再三,决定常住于此,行走化缘,开凿佛窟,以示虔诚。

同年,乐僔和尚依靠化缘在敦煌三危山开凿了第一个佛窟。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

乐僔和尚云游三危山时,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

乐僔和尚在敦煌开凿了历史上第一个石窟,开创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他是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开创者,因而被当地人奉为神明。

有一年春天,风沙向敦煌大地袭来,卷起的沙子漫天飘飞,播种不久的种子在风沙过后已颗粒不见。百姓痛苦地望着田地,老人们眼角湿润了,孩子们站在旁边,呆呆地望着。

正当人们陷入苦恼之时,人群中有一位老者缓缓地说道:“前些日子在我们这儿化缘的那个和尚,听说法力无边,我们大伙去请他来做法,求神灵保佑我们吧!”

老者所说的那个化缘的和尚即是乐僔和尚。于是众人三步一叩,来到三危山下乐僔和尚的住处请他做法。乐僔和尚欣然答应,率弟子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自此,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当地百姓万分感激高僧乐僔和尚,为了纪念他,就在他圆寂之后,把他葬于生前他居住的地方,并建“镇风塔”立碑纪念。从此,此地更名为土塔村。后来,法良禅师又开凿了第二个洞窟,并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继乐僔和尚之后,在莫高窟开凿的洞窟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因为建于北凉时期,所以被称为“北凉三窟”。第268窟位于南区崖面中段三层。洞窟形式属毗诃罗窟,又称禅窟,是主要用于坐禅修行的洞窟。

第268窟为一纵长方形平顶主室,西壁开一圆券形小龛,南北壁各开二对称仅容一人方形平顶小禅室。所附4个小禅室,编号分别为第267窟、第269窟、第270窟和第271窟。

西壁龛内塑佛像一身,交脚而坐,内着僧祗支,身着右袒袈裟,左肩以片衣覆之。佛像头部经后代重修,带有明显的希腊化特征,身体部分为原貌,袈裟紧贴躯体,有薄纱透体之感。

龛外绘供养菩萨,龛柱绘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头,龛下壁面绘男女供养人,着汉装和胡汉混合装。主室南北壁绘有飞天、千佛、药叉等。

平顶部分采用浮塑技法,并彩绘莲花、飞天、化生、火焰纹等纹样。壁画以土红色为底色,使用凹凸表现技法,风格朴拙浑厚,手法简练概括。

北凉在421年攻占敦煌之时,敦煌曾遭战火。在此窟正龛中,寄托了当时人期待借助佛教天国安置亡灵的思想。

正龛下部的供养人,似乎借助了佛教特有的升天方式,从莲花中化生到佛的两侧,又继续成为飞天直至在以大莲花为背景的窟顶佛教天国中自由翱翔。

第268窟经隋代重修,主室南北壁有隋绘千佛、飞天等。千佛是佛教壁画中的常见形象,多是绘制大量排列较为规则的小佛像,来表达世界中充满成佛者及众生皆可成佛的思想。

第268窟中隋代所绘的千佛,仍以土红色为底色,与北凉原作的色调一致,而无突兀之感。因天长日久,表面隋代千佛壁画部分剥落,底层又隐约透出北凉时期原来绘制的护法神形象。

主室两侧的4个禅室,内部空间狭小,仅可容一人坐于其中,最初仅以白色粉刷,专用于坐禅,隋代重修时绘制千佛与说法图。

第272窟主室长方形,覆斗顶,西壁中央开龛,龛内塑倚坐佛像一身。主室南北壁画千佛和说法图,西壁龛内外画供养菩萨,姿态各异,扭腰屈腿颇具印度风格。东壁门两侧画千佛。

覆斗顶,又称倒斗顶,此类顶部中心与4个坡面形成的空间,类似于将我国古代盛粮食用的斗倒扣过来,故称覆斗。顶部最中心凹入部分呈方形,被称为藻井,古人迷信,于此处模仿井口,并绘以莲花海藻类水生植物,取以水克火之意。

覆斗顶洞窟内空间宽敞明亮,适于聚众讲经和瞻仰礼拜。因此在石窟修建过程中,从北凉至元代一直被大量采用,是莫高窟中最多见、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石窟空间形式。

第272窟顶藻井浮塑莲花火焰飞天图案,4个坡面绘有千佛和飞天等。千佛以白、青、绿等冷色调绘制,五组交替出现,形成极具装饰性的道道色光,表现了佛教的“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意境。

飞天双腿伸展、衣裙飞扬,极具动感。在四壁和窟顶连接处,绘穹窿宫楼,内有天宫伎乐在演奏横笛、琵琶、腰鼓和海螺等乐器。

西壁佛龛两侧的供养菩萨是这一洞窟最大的看点,其布局为佛龛两侧各画4排小菩萨,每排有5身。供养菩萨的称呼,并不是来源于佛教典籍,凡是在故事画、经变画、说法图之外,所画的呈礼佛和供养之状的而又没有具体名号的菩萨均称之为供养菩萨。

与第272窟相连的是第275窟。甬道接主室,主室纵长方形,盝顶。西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

第275窟南北壁上部各开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龛内分别塑交脚弥勒和思维菩萨,塑像体魄强健,比例适度,神态自然,恬静超俗。西壁围绕塑像绘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画面突出主要人物,构图简洁紧凑,壁下部画男供养人,东壁门两侧画观音变及女供养人,门上画说法图。窟顶四坡为宋画飞天和千佛。北宋年间窟中加一墙,将窟分为前、后两室。

第275窟主尊位于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头部略有重妆,双手残损。此塑像高3.34米,头戴化佛三珠宝冠,发披两肩,右手置膝做与愿印,左手已残。颈饰贴花镶宝的项圈及璎珞,上身袒裸,胸挂璎珞,肩披大巾,腰束翻边羊肠大裙,衣褶贴泥条隆起,加阴刻衣纹线。菩萨面相浑圆而略长,隆鼻直通额际,眉长圆眼,上唇较厚,下唇作半圆状,肩宽胸平,体态健硕,双足相交,身靠三角形靠背,端坐在比较高大的方形双狮座上,神情庄重凝静,威严肃穆,造型概括稳定,比例匀称,色彩明快单纯,手法简朴。其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

南北两壁下部的供养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立北凉政权的沮渠氏,属匈奴后裔,在这些供养人中能看到匈奴人的一些特点。

这些人的服装均着袴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军士百姓都穿此种服装。褶为上衣,款式类似现代的短大衣,圆领或交领,对襟或左衽,窄袖。画中男供养人头戴幅巾,上身穿的就是交领窄袖褶衣。

左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衣服款式,与汉族传统以右衽为习尚不同。所谓“右衽”即衣襟在胸前相交,左襟压右襟,在右腋下挽结。

北方少数民族则相反,是右襟压左襟,在左腋下挽结,故称“左衽”。特别是在队伍最前列的两人,正在吹奏长长的号角,被认为是匈奴族的特征。

北魏灭了北凉并统一了北方后,占据了河西。在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窟。

北魏洞窟一般形式是有前室及正室两部分,前室做横长方形,具有向前向后两面坡的屋顶,椽与椽之间有成排的忍冬花纹装饰,又称为“人字坡图案”。

北魏洞窟的正室呈方形,中央有一中心方柱,中心柱上有佛龛及塑像,四壁都有壁画,窟顶装绘着划分为方格的平基图案。

除了上述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这“北凉三窟”外,还有继此之后建于北魏时期的第251窟、第254窟、第257窟和第259窟。北魏石窟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251窟建于北魏,五代、清代时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形为中心塔柱式洞窟,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顶。中心塔柱东向面开一龛,南西北向三面上、下层各开一龛,东壁门上开一明窗。

第251窟窟形为中心塔柱式洞窟,前部为“人”字披顶,后部为平顶。中心塔柱的东向面各开一龛,南西北向三面上、下层各开一龛,东壁门上开一明窗。

中心塔柱窟,也称中心方柱窟、塔庙窟,是早期洞窟的典型窟型。它源于印度的“支提式”石窟,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许多石窟寺中均有此类洞窟。

中心塔柱窟的特点是在一个纵向矩形空间中轴线偏后部分建造一方形塔柱,绕柱有通道,柱四面开龛不等,塑佛及菩萨数身。柱身四周为平顶,柱前宽敞的前堂顶部是两坡层顶形式,坡面或塑或画出椽子,椽间望板上满绘各种装饰图案。

这种空间形式的作用是宽敞的前堂可供僧侣及信众聚集瞻仰礼拜,后部绕中心柱进行右旋仪式。按其兴衰发展可分4个阶段:北魏至西魏为鼎盛阶段,北周至隋此种形制开始衰落,初、盛唐时更加衰落,数量更少,晚唐时期进入尾声,数量很少。

塔庙窟的宗教意义主要是为了“入塔观像”,随着佛教的世俗化、礼仪的简单化,它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终至衰落消失。

第251窟窟内四壁上部为绕窟一周的天宫伎乐,中部是千佛,下部是金刚力士、夜叉、寓意为天、人、地三界,这是早期洞窟内常见的形式。

第251窟上部的天宫中,汉式屋顶建筑和印度圆形穹庐交错排列,前有平台雕栏,天宫内绘舞蹈乐队和放歌的伎乐天。中部千佛布满整壁,与北朝佛教盛行坐禅、观相思想一致。四壁下部绕窟一周的是浓眉怒目、赤身裸躯的药叉,体形肥硕壮实,强健有力。

窟南壁前部画大型说法图,巧妙地利用人字坡下的山形空间,以对称的格局,画一佛、一弟子和一金刚级成的二胁侍、供养菩萨和四飞天。南壁则以同样方式绘一佛二胁侍菩萨和四供养菩萨、四飞天。

第254窟和第257窟的壁画比较丰富。其中第254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图》、《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和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图》是有名的北魏代表作。

第254窟建于北魏,隋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第254窟窟形长方形,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棋顶。中心塔柱东向面开一圆券龛,内塑交脚菩萨或禅定佛,龛外有胁侍菩萨。

石窟东壁门上开有明窗,在南北壁前部各开一龛,内塑交脚菩萨,后部各开四龛,塑禅定佛或说法佛。

窟南壁前部阙形龛,采用泥塑为主、加以彩绘的手法进行表现,整个建筑塑造的精细立体。龛内的菩萨是敦煌彩塑的代表作之一,菩萨头戴宝冠,发披两肩,头后有披巾。面部饱满,神情温和,双耳垂肩。颈饰璎珞,胸前有两蛇相衔式璎珞,在敦煌石窟极为罕见。

窟南、北壁上的龛外两侧遍绘千佛。所绘的千佛每壁各有五排,造型完全一样,仅敷色略有差异。每一佛像均有头光和身光,取端坐之态,双手交置于足上,面圆耳长。

窟中的千佛,以西壁中轴线划分,一侧为过去千佛,另一侧为未来千佛,加上中心塔柱所代表的现世佛,正好符合三世千佛的意义。

第254窟窟内四壁上部为绕窟一周的天宫伎乐。窟上部的天宫中,绘有舞蹈乐队和放歌的伎乐天。窟内主尊是一尊倚坐佛像,高1.97米,佛头上的肉髻高大,这是早期彩塑佛像的典型特征。

佛双手自然垂下抚膝,身披右袒偏衫式袈裟,袈裟的衣纹疏朗流畅、材质轻薄,通过袈裟透出了佛平静柔和的身体线条。佛的静态与龛内外壁画中菩萨、飞天、童子的动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佛以慈悲为怀的思想境界。中心柱上部残存数尊影塑菩萨,影塑是将泥、细沙、麦秸等原料,用泥制模具翻制,表面经过处理后,进行敷彩。

通常将背面粘贴于墙壁上,正面凸起呈高浮雕状,主要为装饰性的,用来衬托主像圆塑。成群影塑的上色,符合均衡、对比、变化的要求,与周围的背景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第257窟的窟形为印度支提窟与我国汉式建筑相结合的形制,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棋顶,有中心塔柱。柱东向面开一大龛,内塑弥勒倚坐说法像,外存一天王像。

第257窟南北向面均上开阙形龛,塑菩萨像,下南开双树龛,北开圆券龛,均塑禅定佛像。西向面上下开圆券龛,内塑禅定佛像。窟顶人字披椽间绘莲花供养菩萨,后平棋顶有莲花童子,飞天及忍冬图案。窟的主尊为一倚坐佛像,高肉髻,面部略有损毁,双目已失。佛像内着僧祇支,身披右袒袈裟,两腿自然垂下。

第257窟主尊彩塑,具有明显的“曹衣出水”的特点,衣纹以贴泥条的方式制作,使整个袈裟紧紧裹在了佛身上,佛的肉体特别突出。

特别是左臂垂下的袈裟一端,从正面看是两条波浪纹,更增添了湿衣出水之感。乍一看,佛像就像刚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第259窟开凿于北魏早期,宋代重修。窟顶为前部人字坡顶,后部平棋顶。

第259窟西壁表现多宝塔从地涌出,在壁面上凸塑出半塔,上开一龛,内塑释迦牟尼和多宝佛并坐说法像。龛外塑两菩萨像,塔柱南北侧各塑一菩萨。南壁现存上层3个阙形龛,内塑弥勒菩萨像。下层一圆券龛,内塑趺坐佛。

第259窟北壁上层四阙形龛,内塑弥勒菩萨像,下层三圆券龛,内塑禅定佛、说法佛像。龛之间绘千佛和供养菩萨,壁下部绘药叉。此窟塑像以塑造手法概括,底纹线条洗练,神情端庄含蓄,而成为敦煌石窟雕塑的上乘之作。

第二节 隋唐宋元开凿的洞窟

隋唐时期是敦煌的兴盛时期,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隋代在莫高窟开窟竟有90多个,而且规模宏大,具有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隋代石窟形制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中心柱窟,这是继承前代遗制,但也略有变化,其表现是中心柱的正面一般不再开龛,仅置3尊大佛,中心柱后面和两侧仍和以前一样开龛造像。

中心柱前为比较开阔的前厅,上方为“人”字披顶,但没有椽间装饰。前厅里,南北两壁及中心柱正面,共置身高三四米的大立佛像3铺。前室内两侧塑天王和力士,均身高三四米。

这些新出现的巨型佛像已经成为洞窟的主体,而中心柱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第二种是开皇年间出现的另一种中心柱窟。石窟平面为方形,中心柱下部为方坛,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窟顶,塔刹四龙环绕。

窟顶前部有“人”字披,后部有平棋。后来,中心柱上部的倒塔消失了,只剩下佛坛,再后来,佛坛也消失了,仅留下了窟顶前部的人字披。

第三种窟形是最主要的窟形,称为殿堂窟,也叫覆斗顶窟。这种形制北周时期有较大发展,但到隋代已成为基本窟形。隋代的殿堂窟,有的正面开龛,有的三面开龛,有的作为马蹄形佛床,有的依壁造像,布局多种多样。这种窟形为以后的唐代所沿袭。

唐代,敦煌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这一时期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个窟,保存下来的有232个窟,而且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

唐代洞窟的形制,一般地都是新创的如殿堂的样式,窟多作方形,窟顶四面斜上,构成藻井。

窟的后壁有一深入的小龛,所有的佛像都集中排列在龛中,如佛殿的坛座上一样,而是沿着三面墙壁分别塑造。

集中在洞窟后壁龛中的塑像,一般地是7尊,包括1尊佛、2尊比丘、2尊菩萨、2尊力士,以佛为中心向两面展开排列,2尊力士在最外侧,也有加入其他供养菩萨的。

晚唐及五代,开始把天王像分别画在窟顶藻井的四角,不再与佛及菩萨等共置于同一坛座上。

洞窟四壁及入口都有壁画,大幅的经变故事的完整构图多在左右两壁的中部,壁脚多是供养人像。后壁有塑像的龛内也常有经变及佛传故事。

洞顶为华丽的藻井图案,藻井图案和经变周围的长条边饰是敦煌艺术中装饰美术方面的重要成就。

唐代的重要洞窟,例如初唐的第220窟、第332窟、第335窟、第321窟,盛唐的第23窟、第130窟、第103窟、第172窟,中唐第112窟,晚唐第156窟等,其中的壁画及彩塑多为代表性的作品。

第220窟为覆斗顶形窟,主室西开龛,龛内原有唐塑1尊佛2尊弟子。龛顶绘有供养菩萨壁画。主室南壁绘大幅无量寿经变,是敦煌莫高窟出现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

北部绘药师七佛变相,日光、月光菩萨肋协,还有八大菩萨和十二药叉等神将护法。

东壁门两侧画维摩诘经变,以“问疾品”为主体,描绘了《维摩诘所说经》中最生动的情节。

第332窟位于莫高窟南区崖面北部下层,建于初唐698年前后。该窟前部为“人”字披顶,后部平顶,主室有中心方柱,西壁开龛,这种窟形在莫高窟为数不多。

第335窟位于南区崖面北段底层,该窟的特色在于保存有3处明晰的开窟题记。这3窟题记表明该窟成于武周时期,该窟为覆斗形窟,主室西壁开龛,主室窟顶为牡丹团花井心配卷草、垂曼图案。

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塑坐佛和弟子、菩萨像,龛顶及龛壁绘法华经变。主室南壁绘阿弥陀经变,北壁绘维摩诘经变。

第321窟位于南区崖面北段底层,该窟为覆斗形窟,主室西壁开龛。主室西壁龛两侧绘双飞天四身。主室南壁绘十轮经变。

西壁佛龛两侧各画两身双飞天。这两身悄天,飞翔姿态十分优美,尽管飞天的面容、肉体虽已变成绛黑色,但眉目轮廓、肉体姿态、衣裙彩带的线条十分清晰: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空中飞游的燕子,表现出了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第23窟位于南区崖面北段底层,覆斗形顶,西壁开龛。北壁西侧绘《雨中耕作图》,画面充满生活气息: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农人抓紧时间耕作,农妇送茶饭于地头,几名孩童在雨中嬉戏,整幅画看上去非常亲切。

第130窟位于南区崖面南段底层,俗称“南大像”,因位于第96窟北大像之南而得名。该像由敦煌人马思忠和僧人处谚于开元年间的721年创建,耗时30多年。南大像高26米,为石胎泥塑弥勒佛倚坐像,是莫高窟第二大佛。南大像形体圆浑饱满,姿态庄静,气度雍容,充分显示了盛唐艺术风格。

第103窟位于南区崖面南段中层,窟形为覆斗形顶,西壁开龛。主室窟顶藻井为团花图案,4面披绘千佛。西壁平顶敞口龛内有唐塑结跏趺坐佛像1身,菩萨像2身为清修,另有弟子和菩萨像各2身为清塑。

第172窟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是这个洞窟的主要内容。由于画家的高超技艺,相同内容在同一洞窟中不显得重复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佛经变》中以西方净土为主,两侧为对联式的立轴画,分别画《未生怨》和《十六观》。

北壁经变画以佛为中心,宏伟壮观的楼台亭阁,耸立在碧波荡漾的“七宝莲池”中,各种姿态的佛、菩萨,体态优美,面含笑意、神态安然舒适,宝池中莲花盛开,“莲花童子”嬉戏追逐于莲荷之间。舞台上伎乐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体态轻盈的飞天,穿游于楼阁廊宇之间。飘荡在空中的乐器不鼓自鸣,演奏着美妙悠扬的乐曲。画面里一派幻想的极乐世界的美妙景象。南、北两壁经变画中均绘有场面宏大的寺院建筑群,是唐代壁画中表现建筑群的代表作。

第112窟中的唐代舞乐壁画。画面反映的是十多名伎乐菩萨载歌载舞的情景。画面正中的舞伎手持琵琶,边弹边舞。舞伎的反弹琵琶舞姿优美,动作轻盈。两边的乐伎手持横笛、拍板、琵琶、古琴等各种乐器,为中间的舞伎伴奏助兴。整个画面内容丰富,线条清晰精美,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资料。

第156窟是唐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在位期间修建的一座功德窟。前室窟顶西披画3铺经变画:中央画降魔变;北侧画报父母恩重经变;南侧一铺存留部分画面。

这个存留部分原定为法华经变,后经学者考察发现,这是一幅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其中主尊佛座下的主榜题北侧画一三层经幢,顶层有幡垂下,顶置经板;主榜题南侧画一楼房,楼内有一俗装男子在读经,楼顶平台上置经板该经变还有数方榜题,字迹模糊,将来借助技术手段或可释读出若干文字。

隋唐时期可以说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共留下洞窟300多窟。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

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腴,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7尊或者9尊,隋代主要是1尊佛、2尊弟子、2尊菩萨或4尊菩萨,唐代主要是1尊佛、2尊弟子、2尊菩萨和2尊天王,有的还再加上2尊力士。

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比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服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做半跪坐式。

塑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痔,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

在第159窟中,也是服侍菩萨。塑像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

另外一位菩萨全身着衣,内外几层表现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在唐朝兴起的时候,我国西南部的吐蕃王朝日益强盛。“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吐蕃则乘虚进攻河西,攻陷了凉州、甘州、肃州等地,统治河西长达70多年。

吐蕃也信奉佛教,莫高窟的唐代洞窟中也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五代和宋代的时候,敦煌莫高窟存留下来的有100多窟,但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这个时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越到后期,其形式就越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

莫高窟共有西夏和元代的洞窟85窟,其中西夏修窟77窟,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

元代执政者也崇信佛教,使得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但元代洞窟只有8窟,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形制。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其中第465窟位于北区北端二层,是莫高窟仅存和最早的以藏密艺术为题材绘制壁画的洞窟。在北区石窟为数不多的壁画窟中,可谓一枝独秀,有“秘密堂”、“秘密寺”之称。

此窟前室为覆斗顶正方形,各壁面仅绘藏式佛塔几座并简单纹样。主室也为覆斗形,中心设多层圆形佛坛。窟顶藻井及四披,绘大日如来、无量寿佛、不空成就佛等五方佛。

莫高窟主要历经了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时期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其中以隋唐时期兴建最多,艺术水准最高。

第三节 各具风采的彩塑造像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莫高窟现存洞窟总共700多个,存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达492个,其中487窟集中分布在断崖南端的1千米范围内。

在492个洞窟中,包括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总计有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多尊,飞天4000余身,唐宋时期的窟檐木结构建筑5座。

以彩绘泥塑,即彩塑为代表的造像艺术是莫高窟的艺术主体。莫高窟的岩石是一种由砾石、砂石等自然胶结而成的砾岩层,由于硬度、大小、密度不一致,不易雕刻,因而莫高窟的塑像借助了泥塑。把泥塑与彩绘结合起来,形成了莫高窟的彩塑艺术。

石窟中除几尊巨像为石胎泥塑外,大多是用木架结构做骨架,外表用泥塑,干后再彩绘施色。还有的以捏、塑、贴、压、削、刻等泥塑技法,塑出形体,然后通过点、染、刷、涂、描等技法赋彩。

由于开凿年代与审美标准不同,加上民族习俗不同,即使同一题材的塑像显示出的艺术特色也不同,人物千姿百态,各具风采,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莫高窟的第一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

此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气势雄伟壮观。

从彩塑的表现手法上看,莫高窟有圆塑、浮塑、影塑手法。圆塑是完全离开墙面的雕塑,包括主像及其两侧的胁侍像,主像有释迦牟尼、弥勒像等;胁侍像早期为2尊菩萨,晚期增加2尊弟子。

浮塑为突出墙面的雕塑。影塑则为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雕塑,一般包括粘贴于中心塔柱和四壁上方的供养菩萨、飞天、天王、金刚、力士等。

北凉洞窟的塑像都是单身塑像,而且多以弥勒像为主尊。弥勒像一般都在中心柱和南北壁上层阙形龛中,表示弥勒高居“兜率天宫”。第268窟的交脚弥勒像是莫高窟最早的彩塑佛像。它整体造型简洁洗练,身披红色袈裟,两脚相交,垂在座前,面部含笑慈祥,神情庄重。

第275窟,主像和壁龛中均为弥勒菩萨。正面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面颊丰满秀雅,五官线条柔和,鼻梁高隆,直通前庭,眼珠外突,鼻翼单薄,嘴唇微抿,神情庄静,头戴宝冠,袒胸露肩。

整个塑像造型简括,稳定挺拔,给人以体魄雄健的感觉,其头上的阙楼象征着弥勒所居住的兜率天宫。北魏时期的塑像分圆塑和影塑两种,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1尊佛、2尊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2尊弟子。

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

圆塑指的是适宜于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的立体造像,也是洞窟中最为常见的造像。敦煌圆塑多用来塑造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主体形象。

影塑即是用模子制成的塑像,以泥、细沙和麦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翻制,表面经过处理,然后敷彩。通常将其背面粘贴于墙壁,正面做凸起壁面较高的浮雕状,主要用于衬托圆塑主像。影塑以北朝最为常见。

北魏前期人物面相略长,体瘦肩宽,鼻梁高隆直通额际,眉长眼鼓。佛像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塑造手法简练明快,装饰性衣纹密集,纱薄透体。

西魏后彩塑人物形象面貌清瘦,眉目舒朗,眼小唇薄。佛的庄严慈善,菩萨的清秀恬静、金刚力士的威猛粗犷,飞天的飘逸闲畅等特点渐趋明显。

北周时期的塑像出现新的组合方式,窟内的成铺塑像,比前一时期又增加了迦叶和阿难2尊弟子像,从而变成了1佛2菩萨2弟子这种一铺5身塑像的新组合。

阿难均塑为汉族形象,面相丰圆,少年聪慧。迦叶则为胡貌,高鼻深目,大眼宽腮。有的肌肉松弛,老态龙钟,有的满面笑容,但笑中略带苦涩,真实地刻画了迦叶饱经风霜的经历。

隋代彩塑继承并发展了北周时期的群像形式,在一龛之内以佛为主尊,两侧侍立2尊弟子、2尊菩萨或4尊菩萨,形成3身至7身一组的格局。

一些石窟内出现了北朝时所没有的天王像和很少见的力士像,这种有主有从,有坐有立,有文有武的群像,到唐代时发展为定制。

在表现手法上,隋代彩塑也有所发展。在北朝时期那种以圆塑、高浮塑和影塑等多种形式相配合的老手法基础上进入了主体雕塑的发展阶段。塑绘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第427窟三世佛造像,高大厚重,朴实简练,极富力量感与感染力。第407窟为隋代最大的洞窟,共有塑像28身,整体特点为头大、体壮、腿短、身高,颇显威严肃穆,使匍匐于地的朝拜者肃然起敬。

在造型上,隋代彩塑沿袭北周而又有发展,典型的特征是面相方正、鼻梁略低,耳垂加长,头大体壮,上身长而腿短,摆脱了“秀骨清像”,追求的是雍容凝重,开始往唐代丰肌圆润的风格发展。

隋代的彩塑在北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了当时中原佛教艺术的影响,充分利用了在形象上的写实技巧和典雅富丽的色彩,给神的形象赋予了现实中人的面貌和精神,使塑像开始摆脱早期塑像的神秘感。

唐前期的彩塑在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整铺的群像为主,由一铺5身、一铺7身而向一铺9身、11身发展,气势宏大,而且全部塑像已都是圆塑,浮塑很少见。

这一时期,造像以佛像为中心的排列呈这样的关系: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造像系列中主尊正襟危坐,温和慈祥。

在艺术技巧上,唐代彩塑克服了隋代人体比例不协调的缺憾,写实手法大大提高,更加注意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

人物形象丰满略胖颇富人格化。尊像的容貌显得庄严沉静,衣褶深厚挺阔,质感很强,彩绘精致,金碧辉煌。

这一时期,作为主尊的佛像一般为结跏趺坐或善跏坐,手势作说法印或施无畏印。塑像整体已经完全摆脱“秀骨清像”的名士风度,代之以雍容华贵、健康丰满的形态。这些佛像的面相变得温和、慈祥、庄严、镇定。

菩萨雕像优雅美姿,面相丰腴,肌肤光洁,神态慈祥,衣饰华美,表现出女性的美丽和温柔,更接近唐人理想中的女性形象。以浓郁的女性化特征来装饰严肃的佛窟,充分说明唐朝人开放的个性及对艺术美的大胆追求。

相比之下,天王、力士像则表现了男性的刚毅和力量,这些盔甲严整或是裸露上身的塑像,都有力地体现了古代武士的威严、勇猛、正直、坚毅的性格。

晚唐以后,敦煌彩塑总体上保留了传统的艺术神韵,且不乏精品。晚唐第196窟彩塑一铺,富有晚唐艺术精髓。第491窟的西夏供养天女头梳环髻,身着褂衣,颧骨微突,鼻挺唇薄,眼神含蓄,笑色微露,恰似一稚气未脱的乡间少女,十分逗人喜爱。

总体来说,唐代时期,彩塑艺术达到了顶峰,其后的彩塑造像,无论是形体大小,还是艺术手法,都没有超过这一时期。

第四节 雕梁画栋的建筑瑰宝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除了壁画和彩塑外,还有大量的古建筑。莫高窟的石窟建筑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盘窟等,此外还有一些佛塔。

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是第16窟,最小的是第37窟。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

莫高窟内外保存有5座唐宋木构窟檐和一些宋元土木古塔;壁画中绘有大量的各个时代的古建筑形象。从这些窟檐建筑可以推想千百年前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建造的几百座窟檐殿堂檐翼相接,画柱雕梁,十分壮观。

在这个唐末宋初的5座木构窟檐中,晚唐末期建造了第196窟窟檐,其上部残毁,仅存4根檐柱及梁枋构件,而且窟檐与洞窟是同时建造的。

北宋时期建造的窟檐包括:970年建的第427窟窟檐,976年建的第444窟窟檐,980年建的第431窟窟檐。第437窟的窟檐没有明确的建造纪年,但其结构形式与邻近的第427窟、431窟的窟檐相比较,时代是接近的。

这几座石窟的窟檐,虽然在规模尺度上稍有差别,但其结构和形式则基本相似,它们都是三间四柱,深约一间,正中一间开门,左右两间开窗。

所有的梁柱都为八边形,柱上有斗拱,柱下无柱础,柱立于地袱之上,袱下有挑出岩体的悬臂梁,梁间铺设木板即成为洞窟之间的往来栈道。

各窟窟檐的外观形制古朴,斗拱的风格以及八边形柱与中原同期古建筑的风格有着较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敦煌地处边陲,在建筑技术上保存了较多古老传统。如第427窟窟檐的木结构梁柱额、枋、斗拱、椽、檩等构件都保存完整。檐下圆椽一层,飞头一层。檐端平直,两翼不翘飞,与壁画中所画建筑的形象相同。

第96窟外层的九层楼,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由此,人们习惯称九层楼为“大佛殿”。

九层楼前后经历了几次重建,从最初只有两层,后来于1927年至1935年才改建成了九层。上两层是保护33米高的弥勒像头部的顶盖。整个楼身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白壁丹楹,宏伟而秀丽。

九层楼内弥勒菩萨的造像非常丰盈圆润,有典型的唐代风格。据说当年武则天当政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武则天就对民间宣扬自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当时的弥勒佛造像有很多女性化特征。

在莫高窟窟前园林中,有一座可能建于宋初的小巧的亭阁式塔,木檐土身,单檐八角攒尖顶,上有覆钵相轮的塔刹。塔身正面有门,门额上墨书“慈氏之塔”。门内有方形小室,各壁及穹隆顶均有壁画。这座小塔比例适度,小巧精致。此塔原在三危山中,后来,移到莫高窟前。

另外,莫高窟周围和大泉河两岸还建有几十座佛塔和墓塔。幢幢古塔屹立在沙丘之中,塔身残破斑驳,风姿庄重、古朴。

敦煌壁画中绘有大量的建筑物形象,其中有宫殿、阙、佛寺、塔、城垣、住宅,还有监狱、坟墓、高台、草庵、穹庐、帐帷以及桥梁、栈道等,这些建筑形象有许多是以完整的组群形式出现的,可以明确地显示出建筑的群体构图。

敦煌壁画中的这些建筑物形象,涵盖上起十六国,下迄唐宋各个时代,其中尤以唐代的最多,表现最充分。

唐代敦煌地区的佛教净土宗比较流行,莫高窟洞窟内遍布《西方净土变》、《观无量寿经变》、《弥勒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等大幅经变画。这些大幅经变画比较集中地描绘了建筑群的组合和各种类型的单体建筑物形象,内容极其丰富。

佛国天堂的景象借组人间宫室、寺院体现。净土世界中殿阁、楼台、宝池、栏杆等形式多样、结构精巧的建筑,反映了唐代的建筑水平。

殿堂是莫高窟壁画中最多的一种建筑形象。殿下有台基,大都是砖砌素平台基。唐代中期发展为装饰华丽的须弥座台基,正中设台阶,也有设左右双台阶的,台基边沿有栏杆。

台上殿堂面阔三开间或五开间,亦有七开间的。殿身上覆单檐庑殿顶,也有极少数属于歇山顶。

古敦煌民间对修建家宅十分重视,他们有一种牢固的风俗观,认为“宅者,人之本,人者,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盛”。从中可见,对家宅的重视。

当时民间对住宅有着很多考究,要求避免“五虚”,符合“五实”,“宅小六畜多”。这六畜多与人丁兴旺有密切关系,六畜多即意味五谷多,养活的人口多,是家庭兴旺的象征。

在修建房屋时,往往要在梁上、内壁和院墙上雕刻绘画,进行工艺美术的装饰。他们常把中国民间吉祥的象征物龙、凤带入外来的佛寺中,即在堂阁上绘画,在梁上雕龙描凤,雕绘完之后,龙飞腾,凤飞舞,十分壮观。

莫高窟壁画中的塔有楼阁式、亭阁式、窄堵婆式、金刚宝座式等,造型多样,结构奇巧。这些塔多是以我国的重楼为基本要素,上加印度覆钵式塔作为刹部融合而成,这些塔已经完全中国化了。

壁画中还有宫城、州城、县城,其布局大体相同。城一般都做方形,按轴线对称布置,四周有夯土城墙,两面或四面有城门。门上有单层或重层的城楼,城转角处大多有角楼,是防御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建筑。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很多,内容极其丰富。除了殿堂、宅邸、塔以及城楼外,还有楼阁、台榭、阙等等。

总之,莫高窟的建筑体现了人们对天国、人间建筑的理解及要求,客观反映了我国多个朝代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五节 祁连山北麓的艺术石窟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脉北麓,沿祁连山北麓留下了众多的石窟和石窟群,比如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昌马石窟、马蹄寺石窟等,它们同样是我国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千佛洞因其位于莫高窟以西而得名,俗称千佛洞。它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千佛洞洞窟群于北魏时开凿,迄止于元代,现有洞窟16窟。在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盘像。

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少绘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有彩塑34身,壁画约800余平方米。洞窟形制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平顶方形窟以及敞口长方形大龛4种类型。

隋代第9窟窟型类似于游牧民族的圆帐,是敦煌窟型中唯一的。北魏晚期第5窟中心柱正面龛内的佛像很具特色,其纯熟练达的塑作技巧和优美的造形,隽秀和庄严肃穆的神态,是典型的秀骨清像,为北魏时期的佳作。

西千佛洞的壁画内容及风格基本上也与莫高窟同期壁画趋于一致,如第10窟南壁窟门两侧的“劳度叉斗圣变”和“啖子本生”故事画,均以白粉作底,墨线勾勒,赭石和青绿淡染,无论是构图设色或是人物形象,均具有浓郁的中原气息。

第15窟的观无量寿经变、东方药师变、降魔变、观音经变等壁画,其精美程度与莫高窟中唐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不相上下。

东千佛洞位于甘肃瓜州县桥子乡东南35千米的峡谷两岸,现存洞窟23窟,其中有壁画、塑像者8窟。东岩3窟,西岩5窟,多为单室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隧道窟、圆形穹隆顶窟和方形平顶窟。

其中第2窟、第4窟、第5窟、第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存部分佛、菩萨塑像,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

壁画分布四壁,有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像。经变画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文殊变、普贤变、水月观音变等。

密宗图像有坛城图、密宗曼荼罗、十一面观音变、八臂观音变等。尊像画有说法图、释迦行道图、禅定佛像、观音像等。

装饰图案有窟顶装饰、圆光、背光、边饰等,纹样有莲花、忍冬、百花、卷草、火焰、宝珠等。供养人像多为西夏供养人像,并有西夏文题名。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瓜州县,即原安西县城南70千米处。它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作为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窟同莫高窟在洞窟形式、表现内容、艺术风格方面十分相似,可以说一脉相承,互为姊妹窟。

榆林窟开创于隋唐以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榆林窟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有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有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

榆林窟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大像窟等3种。各形均始于唐代,后成定式沿用。东西两崖上层洞窟前面多有较深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这一点与莫高窟有所不同。

榆林窟主室形态主要有3种:一种主室呈长方形,偏后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有前室及长甬道,多为唐初开凿,有的甬道长达8米;一种主室呈方形,覆斗藻井,中心设须弥座;一种主室呈方形,覆斗藻井,中心置圆坛,无甬道,多为密宗窟。

彩塑造像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形式有圆塑、浮塑等。除了第6窟大佛殿宋代塑的高24.35米的善跏坐佛像和第5窟长13米的卧佛像各一身为石胎泥塑外,其余的造像多为清代制作,均为木骨泥塑,艺术水准很是一般。

洞窟开凿在党河水冲刷形成的砂崖上,砂崖高约30米,洞窟悬于半崖,距地约12米到15米。在由南向北长约300米的悬崖峭壁上,洞窟共有19个,唯有中间5窟可以登临,故被称为“五个庙”。

在与“五个庙”石窟相对的党河东岸上,存有4个残窟。从“五个庙”上溯约5千米处,存有1个石窟,俗称为“一个庙”。

“五个庙”4个残窟的石窟绘塑风格与莫高窟同时期艺术一致。第1窟北魏时凿建,西夏重修,中心柱窟形,壁画有炽盛光佛、黄道十二官、二十八宿、水月观音像,以及弥勒变、文殊变、普贤变、坛城图等。其余3个窟为五代、宋时凿建,西夏、元重修,塑像均毁。壁画内容有维摩变、说法图、文殊变、普贤变、水月观音、劳度叉斗圣变、弥勒变、药师变及十六臂、四臂观音等汉密图像。

昌马石窟位于甘肃玉门镇东南90千米处的祁连山北麓,源于祁连山的昌马河经窟崖前北流,故名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群包括大坝千佛洞和下窖两处。洞窟开凿在下窖村西的崖壁上,距地面40米至50米。两处共有窟龛11个,依山势分南、中、北3段。窟形为中心柱。壁画内容有坐佛、菩萨、骑狮文殊、骑象普贤、经变故事、供养天女、飞天、缠枝团花图案等。

马蹄寺石窟位于甘肃肃南临松山中,计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为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计有北寺、千佛洞、金塔寺等处。各处洞窟相距数千米至10余千米不等,绵延近30千米。

每个小窟群,多的达30余窟,少的仅有2窟,总共70多窟。民间传说这里的一块岩石上留下天马的一只蹄印,寺窟由此得名。因其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造像为泥塑。

马蹄寺石窟大量洞窟为北魏至明清历代营建或重修,其中北朝9窟、隋1窟、西夏3窟、元19窟、明2窟、清36窟。

北寺有三十三天洞、药王殿和藏佛殿,计21窟。除底层只有壁画而无塑像外,其他各层都有石胎泥塑观音。一层至三层均开5窟,四层3窟,五层1窟。窟门排列整齐,间距越往下越疏,外观呈宝塔形。每层之间都有隧道相通,隧道凿在岩壁内部,由第一层北边入口,呈“之”字形,迂回而上。

这21个洞窟形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方形,顶做成“人”字披;另一种是平面方形,顶作覆斗式四面坡。窟正中都开一大龛,龛内坐佛均为石胎泥塑,壁画绘有影塑千佛。

药王殿,又称南坐佛殿,凿于元代,有泥塑药师坐佛像一尊。藏佛殿位于三十三天洞北侧,为北寺洞窟中最大的一个,窟形平面呈“凸”字形,总深33.5米,宽26.3米,分前堂拜殿、甬道,形成内外两阵。

千佛洞存余10余窟,北朝窟居多,位居马蹄寺东北约3千米处。第2窟、第8窟中心塔柱式,塔柱四面分4层造像。南寺和上、中、下观音洞各有4窟至6窟不等。

金塔寺位于马蹄寺的东南面,为中心塔柱窟。洞窟坐北朝南,开凿在山谷中高约60米的崖壁上。

金塔寺的东窟中心柱座基上分3层造像,下层开圆券形龛,塑坐佛、胁侍弟子、菩萨,龛楣上方各悬塑飞天6身至8身。中层每面开3个小龛,塑交脚弥勒、坐佛、释迦苦修像、胁侍天王、菩萨立像。

上层北东南三面均塑10尊佛、10尊菩萨,西面为元代补塑的5尊佛。四面壁间以影塑的手法塑有坐佛、供养菩萨,以作为填补。

金塔寺西窟形制与东窟相仿,中心柱四面仅下层各开一个大龛,龛外两侧塑菩萨、天王。中层四面居中分别塑倚坐佛、坐佛、半跏菩萨和交脚弥勒,其两侧除北面塑4尊菩萨4尊弟子外均为8尊菩萨。上层塑5尊佛、供养菩萨等。

金塔寺佛像造像脸型丰圆、鼻高唇薄、肩宽体健、庄重安详,菩萨华丽俊美。悬塑的飞天身躯扭曲,略显古朴稚拙,真切感人。

整窟造像结构严整,统一和谐,富丽堂皇,以圆雕、高浮雕、影塑和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塑造了众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显示出5世纪前后我国早期石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除了这些石窟外,祁连山北麓石窟还有文殊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水峡口下洞子石窟等,各窟不同程度保存了不同时期佛教洞窟形制、塑像造型、壁画手法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GrvASKWjhNTn7Iv4HRe8q2UsQtyZaJb+4vfq8f6YBgB9mcXmeArcNg41tiGVFnR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