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妙笔生花

第一节 秦汉时期文字与碑刻书法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有着明确记载的书法产生时期,在这个时期书法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形成了日后四大书体:篆、隶、真、草之中的篆书与隶书。书法从秦汉时期正式进入艺术殿堂,成为我国文化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瑰宝。

从汉末到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传统儒学受到冲击,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再加上书写材料,如纸的普及等因素,就使得书法转入文人之手,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出现了张芝、钟繇、王羲之父子等一批名传千古的书法大师。

到了秦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后人称为始皇帝的嬴政,为了赞颂自己的前无古人的功绩,在皇宫内召见群臣,商议如何在民众心中树立“君权神授”的信念,让秦国的统治千秋万代。

李斯对秦始皇嬴政说道:“万岁,很早以前在齐鲁之地就有祭祀大山的习俗,尤其是祭祀泰山。传说泰山乃是天下第一高山,在山顶居住着无数的神仙。如果万岁能够到泰山封禅,去祭祀神明,然后昭告天下,万岁乃是天之子,是神明在世间的代言人。万岁手中的权力是天地之间的神所赋予的。这样一来,天下的百姓都会从心中敬畏万岁。”

听到李斯的话,秦始皇频频点头,说道:“不能仅仅是祭祀这么简单,朕还要立碑,用文字记录下来朕所做的一切!永远地告诉世人,朕是天之子,他们必须要敬畏朕。”

李斯等人听秦始皇说完之后,立刻山呼万岁,恭送秦始皇返回后宫。

前往泰山封禅的准备活动终于准备妥当。始皇帝于公元前219年带着手下的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离开了咸阳,前往泰山。

秦始皇的队伍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过去那些诸侯进行封禅时的礼仪,可惜这里的儒生所说的都不相同。

始皇帝对这些儒生的言语非常不满,于是找来自己最信任器重的大臣李斯说道:“李斯,这些儒生所说的礼仪内容千奇百怪,根本不足为凭。既然朕是始皇帝,那么进行封禅仪式的规格一定要超过他们。所以,朕决定不再参考过去那些诸侯封禅时的标准,重新制定一套标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处理。”

李斯连忙说道:“请万岁放心,臣一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于是李斯依据过去诸侯封神时的礼仪,经过了几天整理与扩充,终于完成对秦始皇泰山封禅的布置。

首先李斯整修山道,并且安排秦始皇封禅的队伍从泰山之阳登山。队伍到达岱顶之后进行“封礼”的仪式,并且立石颂德。在封礼完成之后,队伍从泰山之阴下山,行“禅礼”在梁父山进行。

在这一次秦始皇东巡封禅的过程中,秦始皇让李斯书写雕刻了很多碑,其中最有名的包括《泰山刻石》、《琅玡刻石》。

《泰山刻石》字体是小篆,字形工整瘦长,笔划圆健古厚,是秦代小篆书法的经典代表,体现秦代书法艺术风格。

小篆的特点是对称均衡,略为修长,它也容易板滞,但是《泰山石刻》却没有这种毛病,它在对称中蕴含着飘逸秀美,如仙子临风,仪态万方。

《泰山石刻》虽遭磨难毁损但终究留存而光照千古,李斯因此成为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

《琅琊刻石》是秦始皇东巡,群臣请立石刻铭,为李斯书。后来清代光绪中期尚存于山东诸城海神祠中,后沉于海,仅存残石一块。《琅琊刻石》篆书13行,每行8字。字迹多剥蚀模糊,但仍可于此揣摩到秦篆的笔意。

琅琊台刻石字迹规正,但笔致婉转玲珑,不是一味地刻板齐整。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的表现手法与魅力,深深受到后人喜爱。

我国书法真、草、隶、篆四大书体之中隶、篆占其半壁江山,李斯之功,功及千秋。

秦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大一统后的政治格局,“书同文”就是其中之一。为了统一文字,秦命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3篇通称“三苍”。

秦狱吏程邈花费10年工夫改造篆字,创造了隶书,为秦始皇所肯定和推广。程邈所创隶书情况已不可尽知,但从《睡虎地秦简》直至汉武帝以前那种带有若干篆书意味的隶书也就是“古隶”可以想见程隶的大致情况。还是由于这种隶书比大篆和小篆都简便易写,所以后来取代了篆书,成为汉末、三国以前的主要书体。

汉代是碑刻的第一个繁荣时代,但大部分优秀作品都集中在东汉晚期桓帝、灵帝短短的40年中。桓帝以前也有个别很有特色的作品,但与典型的汉隶风格有所不同。

著名的汉碑有《五凤刻石》、《袁安碑》、《祀三公山碑》、《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

汉代早期的刻石,或仍采用篆体,如《袁安碑》、《祀三公山碑》、《少室石阙铭》等;或虽属隶书,但仍带有若干篆书笔意,如《五凤刻石》;或字形比较稚拙,如《莱子侯刻石》等。

真正成熟的汉碑,应从《石门颂》、特别是《乙瑛碑》算起。《乙瑛碑》系汉桓帝永兴元年立。此碑笔画丰腴、结法严谨、波磔分明,标志着汉碑成熟期的到来。

《礼器碑》又称《韩敕碑》,永寿二年立。后来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这是汉代最完美的碑刻之一。笔画之瘦劲、风神之典雅,都达至极高的程度。

第二节 书圣王羲之掀起书法高潮

曹操于205年下令禁止立碑,晋代和南朝重申此令,故从汉末直至南朝陈亡的400年间,碑刻极少,只有少数皇帝特许者例外。

这些碑刻严整有余、灵动不足,已显示出隶书向楷书转变的迹象。另一方面,由于书法本身的艺术性不断加强和相应的物质条件的成熟,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吸引了许多知识分子,使他们醉心于此。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甚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张芝、钟繇、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人。

正是因为这些大书法家文学家们的种种表现,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具有非常明显时代特点的词语,那就是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不仅仅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放眼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应,对于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

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这是在魏晋玄学大背景下出现的,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代表人物是:陶渊明、王羲之、“竹林七贤”以及“兰亭名士”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

王羲之出生在琅琊王家,琅琊王家是东晋时期权倾朝野的大家族。家族底蕴深厚,世家子弟众多,而且有很多的优秀人物。

醉心于书法的王羲之狂放不羁,性格率真,与众多名仕相聚在兰亭,一起谈诗词、饮美酒,简直是快乐极了。

就在这一次的兰亭会上,“书圣”王羲之写出了千古名帖《兰亭序》。《兰亭序》也叫《兰亭集序》,全帖28行,324字,此帖中的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了一个生命的形象,具有筋骨血肉完满的丰躯,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这些字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却群贤毕至,众相毕现。

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此帖全篇共出现了20个“之”字,加上落款一个“之”字,总共21个“之”。这21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后徙居会稽山阴。他曾官秘书郎、征西长史、临川太守、江州刺史、护军将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355年,因与王述不合等原因,誓墓不仕,在郡优游以卒。王羲之是我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被称为“古今之冠冕”,“尽善尽美”。

王羲之书法样样皆精。他所书写的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后人称赞道:

每为一字,各像其形,斯超妙矣,书道毕矣。

第三节 小圣王献之再攀书法高峰

王献之,字子敬,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王羲之第七子。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创造了“一笔书”,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在王献之很小的时候,他的字写得就很不错,有一次王羲之出门游玩,回来的时候看到王献之正在自家的墙壁前手持毛笔书写大字。

王献之写得非常投入,一笔一画都写得有板有眼。王羲之看着自己儿子的字迹,心中非常满意,站在原地暗暗观察并且频频点头。

就这样大约过了10分钟,父亲王羲之在王献之身后轻轻咳嗽一声,想要暗示儿子自己回来了,让儿子献之休息一下。

让王羲之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王羲之的这一声咳嗽,正在写字的献之突然之间在心中明悟了父亲写字时的技巧。在接下来的几笔,他写字技巧有着非常明显的提高。

王献之的表现让王羲之大感意外,而且心中一阵激动。尤其是王献之最后几笔之中那所蕴含的神韵,虽然还有些略显生涩,但是却已经初见雏形。

父亲王羲之在心中感叹王献之在书法上的天赋,决定在日后严格要求王献之,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献之的书法终于臻于大成。王献之站在自己的书房窗前,看着院子之中那一潭原本是清澈的池水,现在已经因为洗毛笔而变成了黑色,变成了墨池;看着院中整整15口大缸水也因为多年来练习写字而已经彻底用完,看着眼前这些记录着自己心血的东西,一时间他的心中感慨万分。

王献之回忆着自己练字的这些年头,虽然已经能够将父亲的字体写得炉火纯青,可是他的心中依然不感到满足,总想着自己能够突破父亲所达到的领域,开创属于自己的东西。

于是王献之在书法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终于在他不断的努力下,他不仅仅继承了家学,而且还创造了完全属于他的书体,那就是“破体书”,改变王献之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所以得至后人的重视和崇拜。

王献之作品传世不如父亲王羲之多,但也有百帖上下。著名的有《廿九日帖》、《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十二月帖》、《中秋帖》等。

《廿九日帖》原载《万岁通天帖》,勾摹精良。字形略扁,有些字和北朝碑刻相近。《洛神赋十三行》小楷。原墨迹早佚,现只存有刻本。此帖艺术性极高,笔画精严挺健,字形或大或小,萧散逸宕,章法亦顾盼有姿。

《中秋帖》,曾被乾隆皇帝列为“三希”之一,视为献之真迹。实际那是米芾的草临本,米味甚重。《中秋帖》的原本是《十二月帖》。该帖曾为米芾所藏,刻入《宝晋斋帖》。比较起来,还是《十二月帖》更能反映王献之书法的本来面貌。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楷书闻名之世,唐宋以下的书法家们,写楷书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王献之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梁代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

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

梁文学家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记载:

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当时几乎成了王献之的天下。直至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

但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也有人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第四节 亚圣王珣再创书法佳绩

在我国的历史上,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3人广受后人传颂,并且尊称为“一门三杰”。不论是曹操还是曹丕与曹植,都是当时非常有名气的文学家。不但善于赋诗,而且都写得一笔好字。

无独有偶,在不久之后东晋大族“琅琊王家”也出现了另外3位被后人推崇的三个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这3个人就是王羲之,王献之与王珣。他们被后人称为“王氏三英”。

王氏三英在文学上不逊于曹氏三杰,而且在书法上更是远远超越了他们。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献之被尊为“小圣”、王珣则是被尊为“亚圣”。一门三圣,这简直就是奇迹。

王珣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是著名书法家王洽之子,是“书圣”王羲之的侄子。因为他与王羲之同出一门,深得王羲之书法的精要。

从小王珣就在王羲之的影响下长大,他耳濡目染当时代表着魏晋文人风骨的王羲之的所作所为,在心中对王羲之充满了崇拜,不论什么事情他都以王羲之为榜样,用尽全部心思效法王羲之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在书法方面用功最深。

王珣不但效仿王羲之在自己的家里建造了墨池,而且还准备了整整18缸专门用来研墨的水。而王羲之要求自己儿子献之练字的时候也仅仅规定了15缸。可见王珣是多么的渴望练就一笔好字。

王珣为了练好字,离开自己的家来到王羲之的家,与王献之做伴,一面倾听王羲之的教诲,一面与王献之在一起认真练字。王珣与王献之两个人都是非常有天赋而且勤奋的孩子,他们在练字的过程中互相比较,看谁写的字更好,写的更接近王羲之的笔迹。有一次王珣看到王献之的字迹,发现在这篇字迹之中有一个“点”写得极有神韵,无论他怎么模仿都无法做到。于是他找到王献之问道:“献之哥哥,你这个字上的一点是怎么写的?我为什么怎么写都写不出来这个味道呢?”

王献之看着王珣所指的那一点,羞红着脸说道:“这篇字迹是我写完之后找父亲炫耀,结果父亲在这个字上写了一点,之后什么话都没讲。后来我拿着字迹又去向母亲郗璇炫耀,母亲看完整篇字迹之后对我说,只有一点像羲之。而这个点就是父亲亲笔写的,也就是你所指的那个点。后来母亲告诉我,要想写好字,有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刻苦的练习,总结规律。然后吸取教训之后再练习,要循序渐进的进步。”

王珣听完王献之的话后,也领悟了话语的意思,于是沉下心来收起轻浮的心态,回到了书房刻苦练习写字。终于到后来,他与王献之一起成为了我国书法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

王珣的《伯远帖》仅次于陆机的《平复帖》,堪称无上至宝,其书体为成熟的行草,运笔自然,各字是分立的,古逸洒脱,确实是晋人特有的风神,堪与二王争辉,后被清代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堂。

王珣的此帖书迹俊逸流畅,劲健灵动,其结字缜密,而又大小参差,疏密有致,尽管信手写来,更显风流之美。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

王珣此帖的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是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 uFBjvSFUuha97DXRqkQyuot5E0z15EihqU0bsbB2ca8ckEE90bxnv8ytdf3rIH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