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xi
西天虽远日子熬。
西瓜黄香梨,多吃坏肚皮。
西瓜当面切,才知红与白。
西瓜同蟹,不识莫买。
西皮二簧,假充内行。
西方不亮东方亮。犀牛望月。蟋蟀无毛难过冬。
蟋蟀叫,查当票。溪中萍,随水流。嘻嘻哈哈活了命,气气恼恼得了病。惜物如惜福。
惜气养神。
惜人者人惜,怨人者人怨。
惜衣得衣,惜食得食。
惜衣得衣新,节食吃的匀。
惜了脸皮,误了肚皮。
惜花花结果,爱柳柳成荫。
第二节xi
习惯成自然。
习惯大于法律。觋公自会吹牛角。媳妇踏着婆鞋印。
媳妇有福,拖带满屋。
媳妇上了床,媒人摔过墙。
媳妇娘家走,婆婆张着口。
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
媳妇做到头,阿婆一凑头。
第三节x
洗锅水,毒人不死,冷人肚肠。
洗澡不出汗,等于白洗涮。
洗头洗脚,强如吃药。
洗心得真诚,洗耳徒买名。喜鹊窝里无老鸦。
喜时之言多失言,怒时之言多失理。
喜酒闷茶无拒的烟。
第四节xi
细工出巧匠。
细火煨粥慢慢烧。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细水长流,精打细算。
细水长流远,挥霍不久长。
细水长流无穷远,大吃大喝不久长。
细水长流,不焦不愁。
细水长流年年有,好吃懒做福不久。
细水长流俭省过,安安稳稳度春荒。
细水长流不断源,闪电虽光转眼消,勤做俭用家富裕,大吃大喝乐一时。
细水长流能穿石。
细洞不补,大了尺五。
细心不会耽误工夫。
细时的藤不扭,大了藤咬手。
细吃猫儿大吃狗。
细雨能打湿衣裳。戏法再变的好也是假的。
戏法人人会变,各人巧妙不同。
戏不观斜,影不视近。
戏台大家搭,戏要大家唱。
戏假情真。
戏没害戏,地没害地。
第五节xia
虾子虽小却能遨游大海。
虾蟆没颈,儿童无腰。瞎猫逮了个死耗子。
瞎话是一股风。
瞎钱用掉千千万,没有买块豆腐烫烫心。
瞎猫碰着死老鼠。
瞎子只说灯不明,瘸子只说路不平。
瞎子见钱眼也开。
瞎子成年不点灯,没见油省几坑。
瞎子靠杖,杖靠瞎子。
瞎子有人牵,跛子有人扶。
瞎子帮忙,越帮越忙。
瞎子精,聋子灵。
第六节xia
夏至难逢端阳日,阿姨勿上姊夫门。
夏不借扇,冬不借火。
夏吃萝卜冬吃姜,饿煞街头卖药方。
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夏天多流汗,冬天少挨冻。
夏虫不知冰。下海方知海水深,上山才晓山难行。
下流不可学。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下棋千着,全看最后的一着。
下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
下不了高粱本,喝不到老烧酒。
下沙河船逐只开。
下山容易上山难。
下力吃饱饭,游闲受饥寒。
下米就吃饭。
下过雨,送蓑衣。
下空三尺,上空到底。
下坡的碌碡,下晌的牛。
下坡力大回家快。
下白雨,娶龙女。
下镬张,上场昏。
下去一米粒,塞上一豆粒。
下岸三朝登大讯。
下有茯苓,上有生丝。
下流鱼花上流鱼。
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是个名,打霜冻死人。
下雨先烂出头椽。
第七节xian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甜后苦,先苦后甜。
先吃的丢筷就走,后吃的刷锅洗碗。
先尽其内,后尽其外。
先敬罗衣后敬人。
先来个老婆嫌又嫌,后来个老婆尿也甜。
先死为尊。
先是人弄纸,后是纸弄人。
先尽人事,后听天命。
先饯后酒,吃了就走。
先入为主。
先进山门为师,后进山门为徒。
先进庙门三日大。
先做人头,后做人脚。
先做学生,后做先生。
先长的眉毛,不如后长的胡子。
先生不过引路人,巧妙全在自用心。
先生儿子不识字,木匠家里没有好板凳。
先生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先来先坐席,后来门角立。
先来的吃肉,后来的喝汤。
先甜后苦误终身,先苦后甜百事兴。
先涝后旱,任啥不见。
先有五百穷人,后才有个财主。
先响后步登,末尾没有声。
先动手为强,后动手遭殃。
先说吃,后说穿。
先留人情,后好相见。
先难后易,由苦得甜。
先胖不为胖,后胖压塌炕。
先尝后买。
先行交易,择日开张。
先当群众的学生,再当群众的老师。
先正自己,后正他人。
先困难,后私仇。
先断后不乱。
先虑败,后虑胜。
先明后不争。
先小人,后君子。
先死容易后死难。鲜姜属老的辣。
鲜鱼要烂,先从肚里。
鲜花嫩草的美丽,牛是不懂的。仙人亦是凡人做,独怕凡人不肯做。
仙人识仙人。
仙人指一指,凡人做到死。
仙人难断桑叶价。
仙丹难治没良心。
第八节xian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闲食喂野狗。
闲手磨指甲。
闲枪莫放,闲马莫骑。
闲冷闲冷,越闲越冷。
闲成懒虫。
闲言杂语生是非。
闲懒闲懒,越闲越懒。
闲人有忙事。
闲话多半句是谎话。
闲话少说没是非,夜饭少吃没病疾。
闲谈莫论人非。
闲言未必真,听言听三分。
闲言闲语,不可尽听。
闲者出气均匀。
闲事要管,免得出乱。
闲时办下忙时用。咸鱼送饭,顶锅刮烂。
咸鱼咸肉,见火就熟。
咸鱼头不送酒,烧猪肉不送饭。贤妻令夫贵。
贤乃国家宝,儒为席上珍。
贤不责愚。
贤不荐医,智不荐药。嫌货正是买货人。
嫌饭的饿煞,贪酒的醉煞。
第九节xian
现上轿,现扎耳朵眼。
现世现报。
现求佛爷现烧香。
现烧火,现砍柴。
现官不如现管。
现买现卖。
现教的曲唱不得。
现在懒,阴雨天翻白眼。
现在喂鸡,春天见高低。
现在既偷针,将来能偷牛。
现钱买加一,亏众不亏一。
现钱不抓不是行家。
现钱买现货,必定省一个。
现钱买得手指肉。县门难进,庙门好进。
县里动动嘴,乡里跑折腿;县里动动笔,乡里跑到黑。线放得长,鱼钓得大。
线穿针来针连线。
第十节xiang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事。
相骂望人劝,相打望人拖。
相情相不得理。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相随心生,相随心灭。
相分吃有剩。
相互协助事好办,各揣私心事难成。
相信眼睛,比相信耳朵强。乡下无泥汉,饿死城里人。
乡下狮子乡下调。
乡下龙灯乡下舞。
乡下风,城里雨。
乡里鼓,乡里擂。
乡风处处异。
乡为乡,邻为邻,穷人为穷人。
乡亲遇乡亲,说话也好听。箱里余,吃得完。香头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香头一把火,终身无结果。
香火赶出和尚。
香椿树中王。
第十一节xiang
想富想贵不想贫,由天由命不由人。
想财四两,折福半斤。
想活九十九,饭后百步走。
想拾横财一世穷。
想着发,穷人头上刮。
想治疮不能怕挖肉。
想得破,带不过。
想到南京买马,又想到北京买官。
想要将来好,田土里头找。
想起叫化子,挨也还过得。
想起刘玄德,比不得;想起叫化子,过得。
想起吃,心里馋;想起干,心里愁。
想吃蛋,粮食换。
想吃白面泥里擂,想吃大米水里见,想吃小米得出汗。
想吃麦,泥里塞。
想吃饼,泥里下种。
想吃甜水自己挑。
想巧必错。
想自己,度他人。响鼓多重敲,呆人多嘱教。
响鼓不要重打,灵人不要多言。
第十二节xiang
巷深狗恶。
巷里娶个好嫂嫂,大姑小姑都学好。向阳的房子先得暖。
向人莫向理。
向理不向人。
向官讨钱,水里捞盐。
向亲向不了理。
向上抛石头,留心自己头。像一母之子齐心,像鹰之翅合作。
像不像,三分样。
像土崖似的坍塌,不如像石岩似的崩裂。象牙筷上找裂缝。
象疯了还得象拿。
象以齿丧身,蚌以珠剖体。相府门前车马多,穷人门前债主多。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相面不留情,留情就不灵。
相马以车,相士以居。
第十三节xiao
销魂蓝,勾魂白。逍遥做买卖,谨慎务庄稼。消灭蚊、虱、蚤,疾病自然少。
消忧莫若酒,救贫莫若勤。削尖脑壳戴斗笠,砍脱拇指穿绣鞋。
削草除虫得丰收。
第十四节xiao
小巫见大巫。
小卒过河,车马得挪。
小卒子过河能吃车马炮。
小风能叫花瓣绽开,大风却把花朵吹落。
小树虽绿未成荫。
小鱼翻不起大浪,小虫能蛀烂大梁。
小溪声喧哗,大海寂无声。
小数怕长算,零数怕整算。
小麦发了黄,秀女也下床。
小病不治成大病,漏眼不塞大堤崩。
小毛驴使不出黄牛劲。
小人言语多,坏人主意多。
小人偏爱吵嘴,无角牛偏爱顶撞。
小人口如蜜,转眼若仇人。
小人自大,小水声大。
小人逐末,君子务本。
小人废话多,坏戏锣鼓多。
小人智短易盈,君子见深难溢。
小人最难防。
小人不可话事。
小人闲居为不善。
小人交友,香三天,臭半年。
小人得志猖狂。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小人乐闻君子过,君子耻闻小人恶。
小石头能打破大缸。
小道抄近路。
小小灯笼肚里明。
小树不理不成材。
小心天下去得,鲁莽寸步难行。
小心百事可做。
小心无大错。
小心天下无难事。
小心不怕多。
小心强于烦恼。
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小心狡猾心肠歹,君子公平托上苍。
小孩无杂病。
小孩手里四两蜜。
小孩不可欺。
小孩子没娘,说来话长。
小孩尿,灵丹药。
小孩能担十分病。
小孩吃寸奶。
小孩嘴里无假话。
小孩要领,小树要修。
小孩上学,野马入栏。
小孩不能惯,一惯定有乱。
小孩哭大不生灾,葫芦吊大瓣不歪。
小儿出痘过一关。
小儿不畏虎。
小儿无诈。
小娃服妈管,豆腐服酸汤。
小娃要经管,小树要修剪。
小娃儿懒,没人管;小娃儿勤,爱死人。
小娃儿口里扎不住话。
小囡吐涎唾,一个还一个。
小囡说大话。
小囡不装病。
小囡三岁看八岁,八岁定终身。
小姑多,舌头多;大姑多,婆婆多;小叔多,鞋脚多;大伯多,礼儿多。
小姑是奶奶,嫂子是买才,恼了买才打奶奶。
小姑嫁彭郎。
小姑子,攒股子。
小姐养到一百岁,究竟别人家中人。
小娘要俏,冻得狗叫。
小叔子气好受,小姑子气难吃。
小舅小叔,相追相逐。
小时享福不为福。
小燕笑着来,大雁哭着走。
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咸鱼做不得猫枕头。
小公鸡出了蛋壳就不认娘。
小白鸡挠草垛,童养媳妇无法过。
小鸟展翅看大鸟。
小鸟翅膀软,总想攀破枝。
小燕乱配,鸿雁守节。
小鸡出世跟娘转,兔子出世满山跑。
小鸡子吃食,还得扒拉扒拉。
小洞不补成大洞。
小鬼跌金刚,小鬼断大绳。
小船赶大船,只要几篙竿。
小水不容大鱼。
小钱去了大钱来。
小老鼠捉光,大老鼠惊慌。
小嘴吃倒泰山。
小事是大事的根。
小钱不去,大钱不来。
小家吃穷,大家分穷。
小戏法,大排场。
小笼子盛不住大鸟。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小腿到何时也别不过大腿。
小庙鬼没见过大猪头。
小屈必有大伸。
小辣椒更辣。
小山羊的犄角高顶天,小骆驼的尾巴长拖地。
第十五节xiao
孝子难免妻不贤。
孝顺还怀孝顺胎,忤逆还生忤逆孩。笑笑说说散散心,不笑没话要成病。
笑面虎咬人不见血。
笑在面上,恨在心里。
笑里藏刀。
笑长命,哭生病。
笑冬不笑夏,光着身子也害怕。
笑多没神气,哭多没眼泪。
笑是哭的根。
笑脏笑破不笑补,笑懒笑馋不笑苦。
笑脏不笑破,笑懒不笑贫。
笑脏不笑烂。
笑一笑,十年少。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笑脸求人。
笑脸官,打死人。
笑面虎,打死人。
笑门开,幸福来。
第十六节xie
歇凉歇树头,千万不要歇崖头。
歇肩莫歇长,走路莫走忙。蝎螫狗咬,当下祸灾。
蝎子尾,马蜂针,最毒不过坏人心。
蝎子的尾巴财主的心。
第十七节xie
鞋上绣花不算能,纺线织布不受穷。
鞋大吃袜,袜大吃鞋。
鞋不差丝,衣不差寸。
鞋子不是一双,样儿多哩。斜理千种,真理一条。邪神见不得正神,好脚连着痛脚。
第十八节xie
卸了磨挨磨棍。
卸磨杀驴。
第十九节xin
辛苦讨得快活吃。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坚不怕路途远。
心不在,手不灵。
心里的肮脏说出来就没有了,衣服的污垢洗过后就没有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病还从心上医。
心病最难医。
心窄多病,心宽少病。
心直有人夸,心歪有人骂。
心善人敬,心邪人恶。
心没窍,眼睛也是墙上的窟窿。
心好不用吃斋。
心急等不得人,性急钓不得鱼。
心急不能看一棋。
心急锅不滚。
心急喝不得豆儿粥。
心急马不快。
心急不能吃煤火饭。
心急吃不上热豆腐。
心急嫌柴湿。
心正笔正。
心正不怕人说,脚大不怕滑擦。
心正不怕雷打。
心正不怕影儿斜。
心正邪难人。
心慌无智。
心慌不在一时。
心慌吃不了热粥,走马看不了“春秋”。
心里的秘密,眼睛里露出来。
心里没病,喝凉水也添膘。
心里亮堂堂,不怕鬼上坑。
心里没病死不了人。
心里有仇恨,手上有力量。
心里脏比身上脏更脏。
心没病,不怕吃冷粘糕。
心为一身之主。
心到神知。
心直口快。
心强命不强。
心用则灵,不用则滞。
心记不如墨记。
心坚石也穿。
心中有病,心神不定。
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
心中有事一身重,心中无事一身轻。
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心口两条道。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心善何用巧机关。
心厚压着肝。
心猿不定,意马难拴。
心平气和,五体安宁。
心软不治事,面软不治家。
心欢返少年。
心越用越灵。
心强命不给作主。
心不正,行不稳。
心不明来点甚灯,意不公平诵甚经。
心不病,脸不黄。
心烦事多,心忙事乱。
心实不怕火来烧。
心明不如口明。
心肠好,穿得暖,吃得饱,一代更比一代好;心肠黑,没出息,做盗贼,一生一世坐监牢。
心静自然凉。
心去人难留。
心要热,头要冷。
心粗性躁,一生不济。
心要慈悲,事要方便;残忍刻薄,惹人怨恨。
心地善良,强似烧香。
心地好,阴地好。
心高命不高。
心惑似狐疑。
心窝膛儿不得满。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
心酸莫向路旁啼,谁是知心知意的。新来人,摸不着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新屋三年响,新妇三年讲。
新讨的婆娘暴作田,一年当得两三年。
新经验加上旧经验,赛过诸葛亮计十万。
新造草屋,好像王殿;过了三年,好开染店;再过三年,一片白地。
新生的孩无六月。
新正开起龙凤笔,一年万事皆大吉。
龙凤呈祥的起源与发展
凤和龙虽然都是祥瑞之物,但两者的形象和内涵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敬畏;凤象征着和美,安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
但当龙和凤在一起时,就成了既威严又和美的象征,因此“龙凤呈祥”不仅在古代的皇家装饰上很受欢迎,也是我国最负盛名的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关于这个吉祥纹饰的说法,是有来历的。
相传在春秋时代,东周秦国的国君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来爱玉,秦穆公便给她起名叫“弄玉”。弄玉生性自由烂漫,喜欢品笛弄笙,秦穆公疼爱她,便命工匠把西域进贡来的玉雕成笙送给她。自从有了玉笙,公主吹笙的技艺更加精湛。
弄玉长到十几岁时,已经是个姿容无双、聪敏绝伦的女孩了,秦穆公想招邻国的王子为婿,但弄玉不从,坚持对秦穆公说:“如果对方不懂音律,不是善奏乐器的高手,我宁可不嫁!”秦穆公疼爱女儿,只好依从公主。
一天夜里,公主倚栏赏月,用玉笙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神往。正吹得起劲,一阵袅袅的洞箫声和着公主笙乐响起。一连几夜,笙乐如龙音,箫声如凤鸣,合奏起来简直就是仙乐一般动听,整个秦宫都听得见,以至方圆百里。
秦穆公很好奇,向弄玉打听,公主说也不知道是谁在附和,只知道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秦穆公马上派出大将孟明寻找吹箫人。孟明一路走一路打听,一直找到华山脚下。
当地有一位樵夫告诉孟明说:“我听说华山中峰的明星崖隐居着一位少年,名叫箫史,他很会吹箫,箫声不仅动听,还能传到数百里之远呢。”孟明连忙到明星崖找到箫史,将他带回了秦宫。
当时正值中秋,秦穆公见箫史的箫也为美玉所制,非常高兴,便请来公主,两人一见钟情,便合乐起来。一曲不曾奏完,殿内画着的金龙、彩凤却都好像翩翩起舞起来,众人听得入痴,齐赞说:“真是仙乐啊!”不久,弄玉和箫史就成婚了。
成婚之后,夫妻俩每日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箫史教弄玉用箫吹凤鸣,弄玉教箫史用笙吹龙音,学了十几年,真的把天上的凤引下来了,停在了他们的屋顶上。不久,一条龙也来到了他们的庭院里欣赏音乐。
这时,箫史感叹说:“宫中的生活虽然富足,可我更怀念在华山幽静的生活啊!”弄玉笑着回答说:“如果你已经厌弃了荣华富贵,我愿与你同去享山野清净!”说完,夫妻二人又合奏起来。
片刻之后,龙飞凤舞,天上祥云翻腾。弄玉乘上彩凤,箫史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龙凤呈祥而去!
后来,人们为纪念弄玉和箫史的动人故事,就用“龙凤呈祥”来形容夫妻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百年好合的忠贞爱情。
龙凤呈祥也是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描绘了龙与凤相对飞舞的画面。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都是祥瑞之物。龙凤相配便呈吉祥,习称“龙凤呈祥纹”。同时,龙纹和凤纹分别作为吉祥图案发展了很长时间:
最早的龙纹见于红山文化中的玉器,并有多处发现,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该玉龙长26厘米,身体卷屈,长吻前伸,有兑成对称的鼻孔,所以有人认为龙头是由猪形演变来的,从而与原始农业生活有密切关联。
最早的凤纹还是鸟纹,多见于牙骨器的雕刻上。有一件鸟形匕,用象牙制成的,条形的牙匕上,刻小身大尾的鸟,柄端成鸟首,鸟身和翅膀刻出羽毛状,背面有小孔,可以穿绳悬挂。
还有个被称为双凤朝阳的牙雕碟形器,表现一对相向的双鸟,勾喙,圆眼,抬首向往;中间饰以五环同心圆,上有火焰状纹饰,如太阳光芒。也有人认为不是太阳而是鸟卵,或称为双凤朝卵,寓意生育崇拜的含义。
原始时代的凤纹文物还有个双鸟纹骨匕,用兽肋骨刻成。柄部有两组鸟首纹样,每组以一圆居中,分别可出两个反向的鸟首勾喙大眼,头颈外伸,有仪有爪,形成连体,因又称连体双鸟纹。
到了夏商,龙已经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工艺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史迹。在商周以及战国青铜器的纹样中,有不少交叠缠绕的小龙,以这些特征命名的为蟠螭纹、蟠虬纹等。
大体上在宋代以前,龙多与虎结合作为龙纹,有威武之意。宋代以后多表示天子、权力;在民间,则表示吉祥、喜庆、勇猛、神威等。在商代青铜器纹样中,龙纹并不十分显要,但有多种变化,如卷龙纹、双龙纹作为主要传承纹样。
凤纹是在商代后期出现的,比鸟纹更加华美,头上有冠,有的是长冠,垂直于颈部甚至是背部;有的是花冠,成花朵状;有的是多齿冠;呈羽毛状。卷曲的羽尾有的显出孔雀翎羽,有的已和体干分开。作为主要传承纹样。
到了西周时期,凤纹已经是当时的流行纹样之一了。周代凤纹动态作回首卷尾状。西周穆王时的凤纹,头上冠羽飘动,身后羽尾飞舞,颈上,头上冠羽飘动,身后羽尾飞舞,颈上有垂鳞状羽片,腹前有涡旋状的翼纹,十分优美,应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凤纹作为青铜器的装饰,在周代极为盛行。周代的纹样,也大量采用凤纹。这主要是因为商代尚迷信,以祭祀天和神为主要目的,而兽面纹能充分体现祭祀活动的威仪。
作为祥瑞的凤鸟,自然占据兽纹的主要地位。周代倡导礼治,宣扬社会的秩序和美好,作为“见天下大安宁”的凤鸟,更能充分表现这种社会观念。所以,周代昭、穆时期凤纹大量流行,以致有学者将那段时期称为“凤纹时代”。
在传统纹样中,除了保守的北方燕国地区将饕餮纹作为主要纹饰之外,其余各国都在应用龙纹。此时的龙纹多做交缠穿插状,仍为蛇形长体,有交龙纹、多头龙纹等,有鸣叫状、飞舞状。
当时的饕餮纹简化,向汉代的俯首纹过渡,而龙纹和凤纹,已是汉代四神纹中青龙和朱雀的雏形,向定型化转变。
汉代的龙纹多为单体,四肢劲健,体为游龙形,作行走状。头扬,有的身有翼。常作为四神之一,与白虎、朱雀、玄武配位系列图案。
汉代的凤纹也是单体,或竚立,头有高冠,孔雀尾;或做飞舞状,展翅扬足,称为舞凤。一般为四神之一,称为朱雀,凤鸟口中多衔珠。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凤纹大体仍传承汉代纹样的特点,变化较少。龙纹和凤纹多是作为四神系列图案单独应用,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受外来文化影响,当时的凤纹的羽尾夸大如鳞片状。又受佛教影响,凤常常立于莲花之上。这一时期的工艺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龙纹至隋唐时代已完全成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于墓室石刻、碑石之上,其身份以通天神兽为主;另一类广泛出现于实用器皿、建筑构件之上,其身份以吉祥瑞兽为主。
龙纹这两种基本含义本来就是紧密关联、难以截然分开的,但至隋唐以来,龙纹含义的重心明显偏向于后者。唐代的墓室壁画十分发达,但其主要内容均以墓主人生前生活为题材,龙纹多以龙虎相辅、四灵、十二生肖俑及天象的组成部分出现,像墓主人乘龙升天的传统画面则不再盛行。
与此相反,在隋唐的实用器皿上,龙纹出现极为普遍,并多与蔓草、花卉及各种动物组合出现。这说明龙纹在当时基本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隋代龙纹可以河北赵县安济桥栏板上的石雕龙纹为代表。著名的赵州石拱桥建于隋大业年间,由当时的名匠李春设计建造,也是我国第一座石构坦弧敝肩拱桥。
赵州桥的望柱、仰天石、栏板上皆有雕刻,其中以龙纹最为精美,共有奔龙、对龙、交颈龙、穿石龙等多种形式,其中奔龙为单龙飞驰图案,龙巨首吐舌,体躯舒展,姿态奔放雄健,颇具六朝遗风。
对曲身飞腾的双龙,分持火珠与宝相花抬爪相对,图案具有佛教艺术色彩与吉祥含义;交颈龙为一对行龙两颈相交,皆口吐莲花,十分精美;而最有特色是其中的穿石龙图案,图中双龙巨首硕角,躯体若兽,龙的首、尾两端从石中探出,龙身中断隐没石中。
龙纹的工匠既表现了龙穿岩引水、变化莫测的神通,又弥补了栏板短小无法表现龙之长躯的缺憾,处理手法轻灵巧妙,具有强烈的审美情趣,而这正是隋唐龙纹所具有的时代风格。
隋代日用器皿上的龙纹以龙柄瓷壶最具特色。以龙为造型的器鋬早在东周时代就已经出现,而六朝匠人巧妙地将这个传统的艺术手法运用于陶瓷艺术,到了隋代,以龙为柄的陶瓷工艺日趋成熟。
1957年陕西的李静训墓出土曾出土一个白瓷双龙双联瓶,瓶为双体,似浑圆的龙躯;双柄自瓶体伸出而为龙颈,龙颈直竖突出表现了龙的渴态;双柄上端为一对龙首,探入瓶口,吸引瓶中之水。双龙造型质朴洗练、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
凤首、龙柄是隋代瓷壶的常见造型,如与上壶同出一墓的白瓷龙柄凤首壶,壶高27.4厘米,一侧为形态若鸡的凤首,另一侧为首入瓶口的龙形柄。最为精美的隋代龙凤纹壶当数河南汲县出土的青瓷凤头龙柄壶。
这个文物的壶盖是戴冠凤首造型,器柄为一完整的四足之龙,龙下足立于瓶底,一对上足支撑于瓶身,龙首探入瓶口,造型极其生动。壶身布满中亚风格的图案纹饰,与我国传统的龙凤纹相映成趣。
龙凤合璧都是我国传统中具有阴阳相辅含义的吉祥纹像,隋代则迅速向世俗化、审美化发展,充满了清新活泼的生机。
唐代时,龙凤纹的种类又多出了云龙纹、鱼龙纹。云龙纹的龙,龙体中间仍很粗大,头小尾细,四肢突出,多位三爪尾从后肢穿出。一般作圆形适合纹样,并以朵云纹填饰作为陪衬。唐代云纹多运用于陶瓷、玉雕和铜镜上,以铜镜上的云龙最为精彩。
鱼龙纹则是指龙首鱼身的一种变形纹样,因为它基本仍属鱼形,因此以龙鱼称之。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和鱼常有相连的关系,鱼化龙或鲤鱼跳龙门就是这类传闻的记述。
唐代的凤纹,多为展翅舞蹈状,因此称为舞凤纹。在此之前直到唐代,凤纹大多是表现朱雀或站立或展翅,头顶花羽,昂首挺胸,动态各异,长长的花冠,卷曲的鱼尾形态十分优美,常与龙陪衬使用。
宋代的龙纹,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即由汉唐以来的走兽形,粗体细尾,四足如兽状,转而恢复到汉以前的蟒蛇形,身体修长,四足粗短,可以盘足起状。
宋代绘画中的云龙图,定窑、磁州窑的龙纹以及缂丝百花攒龙纹,大体都呈蛇蟒状。龙纹多单独应用,或与云水相结合。
宋代的凤纹已作飞翔状,不似汉唐时期的伫立姿态。双翅伸展,鱼尾飘动,或作羽毛状,或作卷草状,但已不若当代的华丽。此时的凤纹多于鸾相配,雄凤雌鸾;或为凤凰,雄凤雌凰。
元代的龙纹基本和宋代相似,龙足的肘弯处一般饰有三条带纹,以加强其动感,并用以填饰装饰面的空间。有行龙,如元瓷上所饰的龙纹,动态优美,生动劲健;有团龙。
在龙纹组合上,除宋代所见的云纹和水纹外,龙与凤的结合是此时期的特点。自原始至唐宋,装饰上的纹样,多于虎纹相结合。自元代起龙与凤开始成对,寓意帝室,在建筑彩画石雕上多以龙凤相配,作为宫殿的装饰纹样。
元代的凤纹应用很广,陶瓷、银器、铜镜、石刻等均常见,而以陶瓷的凤纹最为突出。形式多样或单只或成双,作飞翔状,双翅伸展,羽尾飘动,显示其矫健生动的艺术特色。
龙纹发展到明代,其艺术形象已经定型化,即“行中弓,坐如升,降如闪电,升腼脑”。
明代的龙纹嘴较长,多为闭合状头上的毛向前飘伸,显示其力量。明代时也出现了正面龙,一般表现为坐龙、团龙,龙的爪呈轮状,组成圆形,称为轮爪,这是宫廷器物服饰所用的龙。
明代的民间也流行用龙,但其含义和皇家不同,往往是表示威武、力量和作为求雨的工具。在装饰上,也多用龙纹,反映在刺绣、印染、木雕、漆器等工艺上,只是形象简朴,而且不能用五爪龙。
明代的凤纹多作飞翔状,头大,细颈,展翅,羽尾飘动,形式优美。在工艺美术中,凤纹多用于陶瓷、染织、金银器、石刻、木器、漆器中。此外,也作成凤冠、凤钗等器物,为妇女的高贵饰品。
清代的龙凤纹,基本上继承了明代的格式,但应用极广泛,在陶瓷、染织、刺绣、漆器。金工、雕刻、彩画、剪纸等各类装饰中,均大量采用。有龙凤合用,也有龙凤单独用。凤有如意高冠、三尾羽、五尾羽或多羽。
清代的龙纹已完全程式化,并赋予了吉祥意义。龙的装饰形式有多种多样,有行龙、坐龙、升龙、团龙、蟠龙等;有对龙和子孙龙,有草龙,有拐子龙。龙自古被人视为神物,隐喻祥瑞。
清代的凤纹,其形象大体与明代相似,只是装饰更为华美,并组合为吉祥意义。凤纹与牡丹组合,称为凤穿牡丹,寓意幸福美好;凤纹与百鸟组合,称为百鸟朝凤,是广绣中常见的装饰题材。
明清以来的龙纹和凤纹,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含义。封建统治阶级以龙代表皇帝,以凤表示皇帝,作为身份的象征等。在民间,龙凤则另有意义。人们以龙象征威武力量,以凤代表美好。
龙纹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形象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河南濮阳蚌饰龙开始,到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多于水器铜盘相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龙,多作蟠绕状;
第二阶段的龙纹汉魏六朝时期,龙作走兽状,与白虎、朱雀、玄武相结合,成为系列图案,代表方位其含义与阴阳五行结合;
第三阶段,隋唐两宋时期,龙从走兽形象过渡到蟠行形象;
第四阶段的龙纹是在元明清时期,身躯渐长,脱离兽身成为蛇体的龙,多于凤相配用,代表阴阳,或为统治者所用,代表帝王和皇后,以体现王权。
新开剃头店,碰着满面胡。
新衫旧裤,失礼舅父;新裤旧衫,先礼先生。
新缸不及旧缸光。
新账不清还旧账。
新阿大,旧阿二,补阿三,破阿四。
新打锣鼓另开戏。
新书不厌百回读。
新蒜解麦毒。
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姜出芽旧姜老。
新池无大鱼,新材无长木。
新故忘人,脚板端灵。
新春发笔,万事大吉。
新砖旧瓦,不怕雨打。
新添马桶三日香。
新年还是旧年人。
新来慢到,不知水缸锅灶。
新来人儿,摸不着门儿。
新娘子进了房,媒人丢过墙。
第二十节xin
信情不如信理。
信步行将去,随天吩咐来。
信神如神在,不信神不在。
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出贵气。
信则有,不信则无。
信医不信巫。
第二十一节xing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跟着月亮走,彩云绕着太阳行。兴一利,除一害。
兴来时扁担开花,倒霉时生姜不辣。惺惺惜惺惺。腥锅里熬不出素豆腐。
第二十二节xing
行船走马三分险。
行船靠舵手。
行船不怕顶头浪,走路不怕路不平。
行船看风道。
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
行不履险,立不临危。
行医有十年大运。
行要好伴,居要好邻。
行年三十,始知廿九年非。
行得好心有好报。
行得心头直,何用烧香拜北斗。
行得正,做得正。
行得正,坐得稳。
行好事不求人见,存良心只有天知。
行船走马三分命,同床合被两条心。
行船走马三分险。
行善不望报,望报非行善。
行医不自医。
行好得好。
行了乌云遮了星。
行满天下无怨恶。
行运医生医病尾。
行善自有天加护,作恶自有天不容。
第二十三节xing
幸福从劳动中来。
幸灾乐祸人人有,替人分忧半半无。
幸灾乐祸
“幸灾乐祸”是指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别人发生了灾祸,不但不援救,还将它当做是一件高兴的事。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
春秋时,晋国内乱,晋公子夷吾逃奔秦国,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又护送夷吾回国做君王,就是晋惠公。惠公在离开秦国之前曾许诺回国后送给秦国五座城作酬劳,但等到进入晋国国境,他立刻改变主意,不肯交割城池给秦国的使者,秦穆公想到他们的姻亲关系,没有派兵去强夺。后来,晋国又发生两次灾荒,秦国都及时救济。
第二年冬天,秦国也闹灾荒,就派使者到晋国请求买粮,然而晋惠公却不肯答应,还想趁此机会攻打秦国。晋国有个大夫庆郑说:“忘记人家的恩惠是无亲;人家有灾难却幸灾乐祸,是不仁;舍不得把东西给人,是不祥;激怒临国,是不义。四种美德都失掉了,又怎么能保住国家。”而惠公始终不听劝告,还以很不礼貌的态度对待秦国的使者。秦国上下群臣哗然。秦穆公便亲自率大军攻打晋国,晋国大败,惠公也被俘虏。
性勤能补拙,简俭可成廉。
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姓敢的遇上姓猛的,合一块敢上天戳窟窿。
第二十四节xiong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胸中燃烧炽烈的火焰,也别使鼻孔冒出浓烟。
胸中有群众,不怕担子重。
胸有成竹
成竹:完整的竹子。比喻做事已有相当大的把握。出自元·脱脱等《宋史·文同传》。
北宋仁宗时,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四川人。他的诗、文、书法都写得很好。他喜爱画花鸟虫鱼写生画,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清秀逼真,很受人们的赞扬,故有“墨竹大师”之称。
文与可学画认真,一丝不苟。他在房前、屋后种满了竹子,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打,或烈日当空,他每天都仔细观察竹子的枝叶。在晴天或雨后,在茂盛或落叶等不同时期的状态和生长情况下,了解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里的形态变化。
文与可通过长期种植竹子的实践和细心的观察、揣摩,不仅对竹子的特性了如指掌,而且在胸中形成、积累了各种各样竹子的形象。正因为这样,在他动笔作画之前,怎样构图、着墨,在他的心中早就有了轮廓,不必费尽心思、反复琢磨,因而就能一挥而就,挥洒自如,画出各式各样的竹子。
苏轼被贬以后,也很喜欢画墨竹画,文与可画竹的经验使苏轼受到很多启示,所以他说画竹子,要预先详细观察竹子,在胸中形成竹子的形态,认清想要画的东西,一经发现,便振笔急书,心手合一,以画表现出自己所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如果不立刻捕捉住,稍一疏忽,就会很快消失。
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兄弟二人一条心,田里泥土变黄金。
兄弟分家硬似铁,一根灯芯灭九截。
兄弟亲,账莫混。
兄弟和顺家必昌。
兄弟和好土变金,妯娌和好家不分。
兄弟虽亲,财有各别。
兄弟不和旁人欺。
兄宽弟忍,夫唱妇随。
兄弟相打硬如铁。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兄弟相害,不如发生。
兄弟二人心不齐,手里黄金要变泥。凶星退处,吉星照临。
凶狼难敌众犬,好手难打双拳。
第二十五节xiong
雄鹰不怕大山高,海燕不怕暴风雨。
雄猫不发雌猫发。熊罴眼直,恶人横目。
第二十六节xiu
修房补漏趁天晴,读书学习趁年轻。
修边垒岸,里砌外垫。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修得庙来,神都老了。
修桥补路头一功。
修仙修身难修性。
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
修书不如面达。休争闲气,日有平西。
休妻贬子头场罪。
休说眼前地位限,退后一步自然宽。
休将我语同他语,未必他心似我心。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不少。
休言我能胜人,胜过我者不少。羞刀懒入鞘。
第二十七节xiu
绣花针对铁梁,大小各自有用场。
绣花枕头一肚草。袖里来,袖里去,何凭何据。
袖头打领,腋下剜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秀才不到田里来,见了麦子当韭菜。
秀才提笔忘记字。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秀才娘子,摅细肠子。
秀才能中状元,还有什么不肯?
秀才念经,笑死老僧。
秀才怕过考。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秀才不怕蓝衫破,只怕肚里没得货。
秀才人情纸半张。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死不卖剑。
秀才落魄,下乡教学。
秀才学医,泥里托甓。
秀才怕考四等。
秀才秀才,错字布袋。
秀气不在头顶上。
第二十八节xu
虚言折尽平生福。
虚心的人学十算一,自满的人学一算十。
虚心人万事做成,自满人十事九空。
虚痨鼓症疴,阎王会自接。
虚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虚心竹有低头叶。
虚伪的朋友,遇事常点头哈腰。
虚打实不过。
虚夸像纱衣,好看不遮体。须打活锤,莫掏死钱。
须看眼色行事。
须向根头寻活计,莫从体面做功夫。
第二十九节xu
许是人情,不许是本分。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许愿不还愿,说话不兑现。
许死人,想死人。
第三十节xu
絮被上面跌死人。蓄得一粒青,掉了十粒黄。
第三十一节xue
靴里磨袜子。
靴筒里无袜自得知。
第三十二节xue
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当燕雀恋子巢。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学必好问。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学海无涯勤是渡,云程有路志是梯。
学得规矩出方圆,学得六律出五音。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日有余。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少,也别忽略。
学戏先学声,学木匠先凿空,学铁匠先打钉,学和尚先念经。
学艺于前人,传艺于后人。
学问就是路。
学得麻利忘得快。
学然后知不足。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表示专心学习,不知疲倦,不知满足。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在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常常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他一走入学生们中间,学生们总是提出各种问题来请教他,而孔子总是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一天上课之余,一个学生问孔子道:“老师,你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希望我们将来有所出息,根据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你觉得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哪些事情是你最忧虑的呢?”孔子和善地看了看这个学生,然后说:“品德没有很好地培养,学问没有很好地巩固,听到说要做好事,却不身体力行,自己有了缺点,却不马上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接着另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呢?”孔子回答说:“‘学而时习之’才能把学得的知识巩固下来,才会越学越有兴趣。”孔子给学生解答问题诚恳又耐心,释去了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大家很受感动,情不自禁发出了感叹:老师真好啊!老师不但在学习上不知疲倦,而在教导我们上又这样耐心,真是难能可贵啊!孔子听了学生们对他的称赞,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学习努力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人家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
学人样,学不像。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问要靠自己学,老师不过领路人。
学好学三年,学坏只三天。
学善如爬壁,学恶一下成。
学坏容易学好难。
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
学会麻衣相,敢把人来量。
学会百艺不压人。
学会羊角疯,也能吓人。
学生打赤脚,先生卖膏药。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学习自己要用心,先生不过引路。人。
学习学习,要学要习。
学习自用心,师父领进门。
学习要口勤,勿装明白人。
学习要虚心,自满是敌人。
学习多了如明灯,不学习的如盲人。
学习多了心自明。
学剃头就遇到沿边胡。
学医不明,暗刀杀人。
学生落榜笑是哭。
第三十三节xue
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怕的是铺张。
雪里埋不住死尸。
雪里包不住火,火里藏不住人。
雪水烹茶无上味。
雪中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是小人。
雪中埋人怕雪消。
第三十四节xue
血汗钱,辈辈传。
血气之怒不可有,礼义之怒不可无。
第三十五节xun
寻师不如访友。
寻快活,看冷清。
寻干道,穿新鞋。
寻起媳妇管起饭。
寻死不如闯祸。
寻死的乌鸦找鹰斗。
第三十六节xun
训子婴孩,教妇初来。徇情多烦恼,刻薄永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