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烂饭砌个楼,三年薄粥买条牛。
三年保正毒死蛇。
三年学个大大夫,十年学个小大夫。
三年不食井中水,也没井水过井沿。
三年一滚,五年一翻,夹根棒儿去讨饭。
三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秀才。
三年不挖,茶树摘花。
三年不请匠,屋子走了样。
三年哺乳长怀抱,长大成人各自开。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三年等出个闰月。
三年满,四年圆。
三年寒窗,一日成名。
三年新,三年旧,三年补补凑凑。
三年天旱,饿不死厨管。
三年水流东,四年水流西。
三年不离火和烟,除了大粪算灶砖。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年媳妇两年客,堂前灶下不晓得。
三年长斋,一箸虾鲜破戒。
三年天大旱,还有人不愿意下雨。
三年官,二年满。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三日六夜,三句现话。
三日不读书,言语也无味。
三日勿见,髭须满面。
三日胳膊两日腿。
三日官府,百年父母。
三日肩头,四日脚板。
三日吃九餐。
三日来一转,黄狗眼眉善。
三日孩娘惯的,三日媳妇婆惯的。
三日勿吃还魂食,四脚壁立直。
三日不吃咸菜汤,脚骨有点瘦汪汪。
三天一扯,五天一闹,何愁家务不倒灶。
三天不做不顺手,三天不读不顺口。
三天风,四天雨,文章不能煮。
三天不下网,鱼在河里长。
三天不赶场,买卖不归行。
三天不提笔,秀才手也生。
三天没生意:伙计吃伙计。
三天不是夸媳日,五月不是看禾时。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接连晒网,饿得饥荒。
三天不吃好说,三天不喝难熬。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三天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三个和尚来两个,且令一个先念着。
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指头向里拉,两个指头往外推。
三个蛮人抬不过一个理字。
三个狠汉抬不过一个理字。
三个钱的,不给两个钱的说话。
三个钱买,二个钱卖,不赚钱只图快。
三个人唱六个喏,各自有来去。
三个女人没好言。
三个钱拈个字筒筒,只有先生说的。
三个钱衫,两个钱裤。
三个厨子两个客,忙死厨子饿死客。
三个婆姨一面锣。
三个妇人家,抵上一船鸭。
三个愚人,当个明人;三个明人,当个知县。
三个篱笆要一个桩,一个好汉要三个帮。
三个院主家,值得一个破风车。
三个土人,一个主人。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会想出好办法。出自我国的一句民间谚语。
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先做刘备的谋士。刘备采用他的计策,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了荆、益二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后他当了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为了争夺中原,他曾五次伐魏。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对峙,病死于五丈原军中。相传诸葛亮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了“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得到进一步夸张,以至于他成了智慧的化身和神话般的人物。
三个小木匠,胜过诸葛亮。
三个红花女,顶不上个牛屎汉。
三个阴阳,盖不成个鸡窝。
三个媒人,争不过一个横人。
三个围腰抵条裤,合作力量大无敌。
三个秀才讲书,三个屠夫讲猪,三个婆娘讲丈夫。
三个人里头有韩信。
三个团鱼一塘,三个姑娘一房。
三个鼻孔多透气。
三个矮子进京,皇帝老子都要耽心。
三十里荞面四十里糕,十里豆面饿断腰。
三十寿饭勿嫌早,三十岁定亲勿嫌晚。
三十未过,还是孩童。
三十个人有三十个计策,三十头牛有六十个长角。
三十年寡妇碧波清,河泥船摇过一时浑。
三十年的山沟冲成河,三十年的媳妇熬成婆。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十岁没娶妻,讲话还是带乳气。
三十老明经,五十小进士。
三十无子平平过,四十无子急过河。
三十不立子,巴结到老死。
三十无儿半辈绝。
三十以后,才知天高地厚。
三十保不住脚气,六十保不住眼瞎。
三十不沾痨,四十不沾火。
三十斤重的毛狗,五十斤重的尾巴。
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六十走死路。
三十五六,方知天高地厚。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儿来助。
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
三十夜打爷,初一日拜爷。
三十夜晚不见,正月初一请拜年。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打不过就走,这是上策。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记七》。
王敬则是南北朝南朝齐国的一位大功臣。他曾为齐高帝萧道成登上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很受朝廷上下的敬重。萧道成死后,皇室发生内讧。萧鸾靠阴谋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明帝。他猜疑兄弟和后辈中有人企图推翻他的帝位,便残忍地杀掉了萧道成的二三十个儿孙。一些老臣旧将也被他除掉。王敬则也是被猜忌的对象。当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离朝廷很远,萧鸾极不放心,他表面上对王敬则非常敬重,但暗地却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领兵秘密防备王敬则。王敬则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气愤,领叛兵向京都建康进发。王敬则率1万兵马,渡过钱塘江,一鼓作气冲散张瑰的3000名守兵。跟随王敬则的百姓有十几万人,直逼京口。
这时萧鸾正生病卧床,听说王敬则起兵反叛,十分惊骇,满朝文武大臣也无不失魂落魄。萧鸾的儿子萧宝卷,叫人爬上房顶了望,只见征虏亭上火光冲天,以为叛军已到,吓得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就要逃跑。王敬则听说此事后,他得意地说:“嘿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料他萧鸾父子惟有逃跑这条路啦(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父子唯走身)……”
三人行,有我师。
三人欺两弱,一正压千邪。
三人当家,七扯八拉。
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
三人四姓,要拜谁的祖宗。
三人生意实难做,一头衣衫一头裤。
三人进店,口味不同。
三人同行,小的受苦。
三人合养一条牛,不如个人养只狗。
三人为众,火管变成铳。
三人一面官。
三人同心,黄土变成金。
三人同心夺天下。
三人共条牛,剩下光骨头。
三人斟议,好过问神。
三人成众。
三辈难修好街坊。
三辈子忘不了老娘家亲。
三辈子为宦,自己不会穿衣吃饭。
三辈子不念书,赛如老牛。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咂咂。
三升皇粮,七合到京。
三躺六坐八爬叉,九个月上会踏踏。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
三代积累,一代倾空。
三代做官,不可轻师慢匠。
三代不出舅家风。
三条人命四把火。
三条路,当中走。
三条路不能全占。
三条腿的蟾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好找。
三步留一步,免得徒弟打师傅。
三思有益,一忍为高。
三一群,两一伙。
三家六老鼠。
三家四靠,倒了锅灶。
三朋四友朝朝有,急难之中无一人。
三朋四友,碗酒筷肉。
三毁两不成。
三官避酒客。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辈不读书是愚人。
三九的兔子撵不出窝。
三才没一才,就有一个窝囊材。
三斗芝麻没一粒入耳。
三月的桃花红不久。
三子难求:儿子,银子,胡子。
三思而后行。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三请不跟一去。
三请诸葛亮,四请八大王。
三请不如一撞。
三月蔗,毒过乌肉蛇。
三山六水一分田,天下凡人种不全。
三三哪比六六来。
三千与我好,八百与我交。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三寸鸟,七尺嘴。
三寸舌害了六尺身。
三寸喉咙深似海。
三分人事七分天。
三分银子请土地,七分银子装了金。
三分天资七分学。
三分吃药,七分在养。
三分癞头七分扮,癞头扮起做花旦。
三分颜色七分妆。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三分天才七分学。
三分娘子七分装。
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
三品官难判家务事。
三五一十五,山羊离了母。
三百斤的猪,总要过屠夫的手。
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行。
三百六十行,赶脚最忙。
三百六十行,只有供坯忙。
三百斤的野猪,靠着那个嘴巴。
三斤猪头,落锅为净。
三斤甘草,凉不到心。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学,不如一岁择师。
三岁小孩子害人,八十岁老人家碍人。
三岁小孩得人爱,八十公公人人敬。
三岁带来老来相。
三岁孩儿定八十。
三岁定八十,八岁定终身。
三岁无爷,照契管业。
三岁到老,百岁不改。
三岁死了娘,说也话头长。
三岁定终身。
三长补一短,三勤夹一懒。
三国尽归马司懿。
三块板,两条缝。
三推儿子六推爷。
三勤一懒,想懒不得懒;三懒一勤,想勤也不得勤。
三把镰刀总有一把利。
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变黄金;三兄四弟各条心,家中黄金变灰尘。
三生不抵一熟。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三尖掉肚,神仙难估。
三尖瓦碴绊倒人。
三层单,不如一层棉。
三把狐狸四把狼,五把六把打大王(虎)。
三虎一豹,三子一根。
三虎出一豹,一马三分龙。
三大九龙壁的神奇传说
九龙壁不仅象征九州,而且象征生命的绵延与顽强。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和山西大同九龙壁,它们并不是一个艺术品,而是有其龙文化含义在内。
北京故宫的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是我国的三座九龙壁中最著名的一座。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是乾隆皇帝于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的。
九龙壁上面的9条龙,形体有正龙、升龙、降龙之分,每条龙都翻腾自如,神态各异。为了突出龙的形象,工匠们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
九龙壁的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
九龙壁的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厘米,形成很强的立体感。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9条蟠龙分隔于5个空间。
九龙壁上,黄色的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的两条龙龙首相向;右侧的两条龙背道而驰,4条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
外侧的双龙一黄一紫,左端黄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两条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右端黄龙弓身弩背,张弛有度,腾挪跳跃之体态刻画生动;紫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
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为天子之尊的重要体现。北京故宫九龙壁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壁顶正脊也饰9条龙,中央1条坐龙的两侧各4条行龙。
九龙壁的两端戗脊异于其他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此外,九龙壁的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
北京故宫九龙壁的壁面上,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腹部是用木料雕成型后钉上去的,其中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传说当年在烧制这座九龙壁的时候,由于工艺要求极高,烧制难度极大,工匠们忙得头昏眼花,一不小心把烧制这条白龙龙腹部分的琉璃砖摔坏了。由于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再烧制琉璃砖了,大家都十分着急。
这时,一位木匠总管冒着欺君之罪的危险,连夜用金丝楠木雕刻成那块龙腹,钉补上去,刷上白色油漆,使之同原来的白龙腹颜色相同,终于瞒过了前来检查的官员和皇帝,并使工匠们免去了一场灾难。
即使已经瞒天过海,工匠们说起这件事仍然是一身冷汗。他们以此为鉴,时时不忘嘱咐小学徒们说:“做活一定要认真仔细啊!千万不可马虎急躁!”
由于北京是多个朝代的王朝古都,堪称“真龙天子”的所在地,因此蕴含的龙文化自然也是首屈一指的。
北京的北海也有一座九龙壁,是我国的九龙壁中最有特色的一座。它建于1756年,高5米,厚1.2米,长27米,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
北海九龙壁为五脊四坡顶,正脊上两面各有9条龙,垂脊两侧各1条,正脊两吻身上前后各1条。吞脊兽下,东西各有一块盖筒瓦,上面各有龙1条,5条脊共有龙32条。
北海九龙壁的252块简瓦、251块陇陲、斗拱下面的82块龙砖上也都各有1条龙。如此算来,共计有龙635条。
这就让人感到奇怪了,既然被称作九龙壁,为什么北海的这座九龙壁中的龙却大大超过“9”这个数字呢?这个怪事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下令修建这座北海九龙壁的是乾隆皇帝。相传有一天,乾隆皇帝正在北海附近散步,突然,天空阴云密布,好像就要下大雨了,于是乾隆皇帝快步走到北海边上的一座亭子里面躲雨。
就在乾隆皇帝刚刚走到亭子里面的时候,天空便电闪雷鸣,地上狂风大作,瞬间,倾盆大雨下来了。这时,乾隆的随从惊呼:“皇上,您看天边,有人驾着彩龙过来了!”
乾隆顺着随从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远方的闪电划过灰暗的天空,留下了一道道瞬间即逝的金色线条,远远看去就像一条正在翻腾的金龙。由于灰云浓厚,闪电又来得又快又急,像是有人在驾驭这些金龙一样。
乾隆皇帝想到这,并没有像随从们那样惊喜,他一反常态,勃然大怒说:“何人如此大胆,竟然驾龙,这不是要骑在我的身上吗!”随从们一听这话,面面相觑,吓得大气不敢出。
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候,也是乾隆的随从生死攸关之时,刑部尚书刘统勋来了。他是乾隆前期最为重要的内阁学士。当刘统勋知道乾隆皇帝发怒的原因之后,就跪在乾隆的面前说:“恭喜皇上,这是喜兆头!”
乾隆面带怒气又疑惑地看着刘统勋说:“你这话有什么凭据吗?”
刘统勋急忙回答道:“当然有了,自古说龙生九子,可皇上治理的天下昌盛,以至于感动上苍,这才降下无数龙子,可见,皇上不仅能够统辖人间,现在连上天都在您的控制中了,这难道不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吗!”
乾隆一听,想到自己能统辖人间和天上的龙,心里马上轻松了不少,也不生气了。
第二天,乾隆对负责修建北海九龙壁的,前来汇报的主管说:“上天都归我管了,所刻龙的数量就不要有什么拘束了。可如果把已经刻好的龙拆毁再重新建,那就太耗费民财和民力了。你就尽可能多地在已经建好的地方刻上龙吧!”
负责修建九龙壁的官吏听后,就让工匠在他认为能刻龙的地方都刻上,最后便有了九龙壁的635条龙了。
虽然九龙壁上刻了很多的龙,但是其正面只有9条腾云驾雾的大龙,因此,被称做九龙壁也就不为过了。
由于矗立在北海边上,因此自从北海九龙壁建好之后,就有人说九龙壁因水而动,时常变换自己的姿势,颇有些灵气了。由此以后,北海九龙壁的龙会动的这个传说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山西大同有一座九龙壁,是我国建造最早的九龙壁。这座九龙壁并不是最高等级的龙,它的主人也不是“真龙”,其规格等级都要远远低于北京后来建造的两座九龙壁。不过这座九龙壁是当时的皇帝朱元璋赐给自己的第十三个儿子的。由于是建造给王爷的,因此这座九龙壁上的龙只有3个爪子,寓意比五爪真龙低等的地位。
朱元璋的这第十三个儿子名叫朱桂,因为没有杰出才能,几经沉浮被封为了代王。这个代王有一次看见九龙腾飞纹样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之后,十分心仪,一回到山西就开始张罗人手,修建自己的九龙壁。
朱桂把山西琉璃派中的怀仁吴家窑琉璃匠的吴氏父子三人召来后,由于爱好排场,这位代王要求他们为自己烧制的九龙壁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龙壁长两尺、高两尺、厚两寸。工匠们无奈,只好应允。
半年以后,代王要求的这块九龙壁建成了,壁长45.5米,高8米,厚2.2米。端礼门外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代王朱桂、老将军徐达及其女儿王妃徐氏登上城楼凭栏观赏,果然高大雄伟,辉煌夺目。
阳光下,九龙壁壁顶的琉璃瓦光彩耀眼,正脊上的2条金色卧龙,栩栩如生。壁面上9条琉璃彩龙,或盘曲回绕,搏浪嬉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巨大的须弥座,上面中腰雕刻着狮、虎、象、鹿、狗、麒麟、飞马,有的奔腾如飞,有的翘尾回首,还有的款步而行,形象十分生动。
代王高兴得酒性大发,狂饮一番,大声叫好。一会儿,浓云密集,天空阴沉,下起雨来。代王命人秉灯点烛,不一会红烛高烧、宫灯齐亮,透过雨帘,彩壁上九龙浴水,扑朔迷离,别有一番情趣。所以有雨中戏龙一说。
代王又叫了一声好,忽然空中电闪雷鸣,接连三声霹雳震耳。朱桂一惊,酒杯失手落地。他仿佛看见从天上下来一黑一黄两条飞龙,在壁前吐水如泉。
原来,这是因为天上的真龙听说有人想以不够资格的四爪龙挑衅,企图顶替打压故宫中的九龙壁,因此前来警示代王。龙的威严不可侵犯,九龙壁更不是凡人可以建造的。
在两条龙的翻滚之中,几道闪电劈了下来。代王十分惊恐,爬到桌子底下躲避。不一会儿,两条龙消失了,只剩下天边烧得通红的晚霞。
代王忙命人前去打探龙壁有无伤痕。回来的人禀报,龙壁之后的金泊仓三步之内被霹雷砸出了两眼井,井水一甜一苦。九龙壁前也被炸雷轰了一个坑,里面集满了一汪碧水。
代王心里又惊又怕,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家的九龙壁遭了天谴被人笑话,就在壁前让人砌了一个水池。从此,那9条龙倒映在水中,风吹水动,像游龙戏水,水池映衬着它们的4个爪子。
以上这些,就是我国的“三大九龙壁”。我国的龙壁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古代被建造在皇帝、王后以及亲王的宫殿正门的地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九龙壁的图案不再是皇帝、王爷的专属物,成了百姓住宅中影壁的一种,在寺院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九龙壁。
九龙壁主要使用琉璃、彩绘、砖雕等材质制作完成,整体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这几种里面尤其数琉璃制作的九龙壁最为有气势,色彩也更加艳丽,是我国影壁、照壁建筑艺术的一大发展。
三虎出一豹,九狗呈一獒。
三拳难敌四手。
三公后,出死狗。
三爷当家,七扯八拉。
三声好听:书声、纺声、小娃声。
三真六草,为天下宝。
三星对门,门口有人。
三黄两黄,把人饿的脸黄。
三揽不如一推。
三茶五酒十八袋烟,不怕主人喊皇天。
三脚撑,两头攀。
伞破骨格在。
伞把背行囊,处处是家乡。散酒席当不了正筵,水萝卜当不了秋梨。
散言碎语,鸡声鹅腔。
散堆破垛,根底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