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卧底东京的“红谍” 第一章 加入苏共变身国际情报人员

1895年10月,理查德·佐尔格出生在高加索地区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是一位德国工程师,他的母亲是俄国人。当佐尔格3岁时,全家迁往德国,定居在柏林郊区利奇特费尔德。

佐尔格的高中时代是在利奇特费尔德度过的。他特别感兴趣的课程是历史和文学。还在上高中期间,他就自愿报名参了军,被分配到第三野战炮兵团学生旅,先是在西线同法军作战,后是在东线同俄国人作战。

在一次战役中,佐尔格被弹片击伤右腿,被送往柏林陆军医院。身体恢复以后,他又返回原来的部队。可是3周后,他又负伤,这次两条腿都被弹片打折,留下终身残疾。由于他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军士,并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

佐尔格受伤后被送到哥尼斯堡大学医院。在那儿,年轻的佐尔格在思想上和性格上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

像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佐尔格接受过战火的洗礼,曾两次在战壕中作战,但却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佐尔格说:“我们虽然在战场上拼命,但我和我的士兵朋友们没有一个了解战争的真正目的,更谈不上它的深远意义了。”

佐尔格的思想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他开始阅读德国和俄国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经典著作,逐渐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之中。

1916年10月,佐尔格就读于柏林大学经济系,他的计划是“除了学习外还要参加有组织的革命运动”。

1918年元月,佐尔格正式退伍而就读于基尔大学,攻读国家法和社会博士。在基尔大学,佐尔格结识了科尔特·格拉契教授,俩人经常在一起讨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佐尔格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了。

不久以后,佐尔格便加入了新成立的德国共产党。与此同时,他从基尔搬到汉堡,继续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的最后部分。

同时,他又积极地参与建立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培训党的地方组织干部、筹建党的地下支部等工作。他的公开职务则是大学助教、煤矿工人、报纸编辑和记者等。

他还作为地区代表出席德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同克里斯蒂阿尼结了婚。

1923年下半年,莫斯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来到德国,佐尔格在柏林和法兰克福两次与他见面,从此开始接触苏联共产党。

1924年4月,德共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法兰克福召开,苏联派了一个由6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其中有苏联军事情报局(即红军四局)的成员。

佐尔格再次与苏联共产党接触,这次见面是佐尔格人生旅途上的重要转折点。红军四局的特工人员早已注意到佐尔格的表现和他的经历了,认为佐尔格是一位理想的特工人员。

经过几次谈话之后,红军四局的人说:“你若有兴趣加入四局的话,就到莫斯科来吧。”

佐尔格欣然接受。

佐尔格到了莫斯科,不久便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被安排在红军四局共产国际情报处工作,负责收集有关各国工人运动、政治经济问题方面的资料,处理和联系各国共产党的党务问题。

接下来的几年,佐尔格便频频穿梭于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斯堪的纳维亚、伦敦和莫斯科之间。他的工作干得很出色。他与红军四局局长别尔津将军成了知心朋友。

德国共产党组织的武装暴动失败后,苏联领导人决定把情报、谍报和宣传机构的工作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洲。为此,1929年11月,佐尔格被派到中国上海。

到达上海的最初几个月里,佐尔格一面广交朋友,寻找情报的来源;一面潜心研究中国的事务。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他爱上了这片土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佐尔格结识了《法兰克福日报》驻远东记者、著名美国左翼人士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通过她,佐尔格物色到不少中国“助手”。也正是通过她,佐尔格结识了日本大阪《朝日新闻》驻华记者、精通中国事务的日本专家大崎保积(即尾山崎秀实)。

大崎曾是东京帝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成员,对中国共产党持同情态度。他与佐尔格对世界大事的看法比较一致,之后,成为佐尔格的主要搭档和最佳合作者。 vzCGqtofrcNVNpXArumS1DOvcpScyZSG+ittzJKvNi+4vf5V5bu/WpqhPVCWLY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