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爱经商的少年

第一节 少年就参与经商

要多发现机会,机会有时就藏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之中。——巴菲特

奥马哈犹如镶嵌在美国密苏里河西岸的一块宝石,这里到处充满着创业、能力、奋进等各种积极元素。

1930年8月30日,一个男婴在奥马哈的一个家庭里出生了,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一代股神的沃伦·巴菲特。很巧妙的是,巴菲特从出生起就和股票有了一定的联系。他出生的年代,正是美国和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都在经历大萧条的时代。

那时候,巴菲特的爸爸霍华德·巴菲特,正在联合州立银行干着一份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当地很多银行破产,人们开始保有现金,没人想要股票。作为一个经纪人,霍华德·巴菲特不敢给任何一位客户打电话,因为所有人的所有股票都跌得很惨。

当然,此时的巴菲特还很小,他还不知道股票对自己及家人的影响。在霍华德·巴菲特家中的3个孩子中,巴菲特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儿子。这无疑使他获得了爸爸和妈妈更多的疼爱。

从最初开始,巴菲特就超乎年龄地谨慎。他学走路时总是弯着膝盖,仿佛这样可以保证他不会摔得太惨。

当妈妈带着巴菲特和他的姐姐多丽丝去教堂时,多丽丝会到处乱跑以至于走丢了,而巴菲特则会乖乖地坐在妈妈旁边。因此,小巴菲特常常被邻居们称为“一个很少带来麻烦的小孩”。

一晃两年过去了,巴菲特依然是那样的安静。当妈妈带着巴菲特去教堂参加定期聚会时,他很乐意静静地待在妈妈的旁边,一言不发。

有时候,妈妈临时给他一个玩具,比如一把牙刷,就能让他很高兴。他很安静地盯着牙刷,一盯就是两个小时。

两岁的巴菲特是个结结实实、皮肤白皙的小家伙。他常常穿着系白鞋带的小靴和白色短袜。他的头发开始是金黄色,后来变成了赭色,但他的性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从不在不熟悉的地方乱逛,也不惹是生非或寻衅滋事。

巴菲特的安静也曾令他的妈妈担心。妈妈就曾对人说:“巴菲特太安静谨慎了,像他这样的男孩子,如果太老实可能会吃亏的。”

妈妈的担心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妈妈和周围的邻居发现,看似腼腆的巴菲特,实际上是一位很精明的小商人呢!

巴菲特小时候的那几年,也正是家里最困难的几年。当时爸爸霍华德是联合州立银行的证券销售商,而那时美国正处于萧条时期。

1931年8月13日那天,也就是离巴菲特的周岁生日不到两周时,他的爸爸下班回家,带来了他的工作泡汤了、储蓄也落空了的噩耗。

巴菲特一家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日子更加艰难了。也许正是这种艰难,激发了巴菲特做生意的欲望。

巴菲特长着一双蓝色的眼睛,他最喜欢的玩具是一个绑在手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他总是带着它四处走动,并且兑换零钱,儿时的巴菲特把兑换零钱当作是最有趣的游戏,并且百玩不厌。

当然他还喜欢做数学题,特别是涉及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他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而且是十分有趣的娱乐方式,接着他就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经营之旅。

4岁那年的圣诞节,巴菲特收到了一份礼物,一个很漂亮的钱包。从那时起,巴菲特就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自己的钱包填满呢?

在巴菲特5岁那年的一个春天,巴菲特开始去赚钱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赚钱,是靠推销整包的口香糖。

那时候,巴菲特有一个绿色的小托盘,这是伊迪姑妈送给他的。小托盘上面分成5个不同的部分,它能装5种不同牌子的口香糖:黄箭、白箭、绿箭等。

巴菲特首先从祖父那里买来整包的口香糖,然后在附近地区挨家挨户地推销。5岁的巴菲特还注意选择推销的时机,他通常在傍晚干这个事,这样推销成功的机会会多一些。

巴菲特做生意还很坚持原则。

一次,一个名叫弗吉尼亚·麦考伯利的女士对巴菲特说:“给我来一片黄箭。”

巴菲特答道:“我们是不拆开卖的。”

巴菲特自有他的打算,一包5片,每包是5美分,而这位女士想给他1美分买一片。做成一笔生意对他颇具诱惑力,但尚不足以让他改变主意。如果他卖给麦考伯利太太一片口香糖,就剩下了4片口香糖要卖给别人,相对于由这带来的麻烦和风险,这么做不值得。

一般情况下,卖出每一包口香糖,巴菲特能赚到两美分。这令他非常高兴,他会把这些沉甸甸的硬币攥在手中,然后再小心地把它放到自己的钱包里。

当然,具有经商意识的巴菲特,并不是一切商品都不愿意拆开卖,他愿意拆开卖的是可口可乐。

在夏天的晚上,巴菲特会挨家挨户地兜售可口可乐。他还坚持在家庭度假期间推销可口可乐,目标是艾奥瓦州奥科博吉湖湖畔晒日光浴的游客。

卖汽水比口香糖更赚钱,小巴菲特卖出6瓶汽水能挣到5美分。每卖完一瓶,他就把这些硬币骄傲地塞进挂在腰带上的荷包里。

北艾奥瓦的奥科博吉湖是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湖面波光云影,白帆点点;湖边群山连绵,郁郁葱葱。巴菲特6岁时,全家来到这里度假,租了一间小屋,准备过个快乐的假期。

一天,家里给了巴菲特一美元,让他到附近的杂货店去买些饮料和杂物。巴菲特人小鬼大,和杂货店老板很熟练地砍起了价。

“我在你这里买了很多东西,你应该给我一些折扣才对。这6听可乐就少算一些,给你每听5分钱吧,先生。”

老板很惊讶也很好笑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答应了他的要求:“好吧,便宜一些卖给你。不过,你以后要常来啊!”

当天晚上,巴菲特就抱着6听可乐敲开了附近出租木屋的门,彬彬有礼地说:“太太,我是旁边那户人家的孩子。我这里有6听可乐,每听6美分,和杂货店里的价格一样,而且质量也一样好,你要不要买啊?这样就不必再特意去店里买了。”

开门的那位年轻太太惊奇得不得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这么小就做买卖,我怎么能相信你呢?”

巴菲特赶快向上挺了挺胸脯:“你知道我住在哪里,不相信我也应该信任我的父母。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先买两听试试看。”

那位太太真的很喜欢这位可爱的小推销商,微笑着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发:“我已经买了许多饮料了。不过,嗯,我愿意再买两听可乐。”

就这样,巴菲特很快就以每听6分钱的价格卖出了这6听饮料,赚了足足有5分钱的利润。

晚上,巴菲特蹑手蹑脚地拉开自己家的门,突然“啪”的一声,灯光大亮,妈妈利拉和父亲霍华德都站在客厅里,生气地看着这个偷偷失踪的儿子。

“巴菲特,你干什么去了?”霍华德很严厉地问。

“哎,爸爸,我刚刚赚到了5美分呢!”巴菲特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向父母讲述起自己的壮举。

“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很为你担心?”霍华德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一点儿也没见缓和。

巴菲特偷眼看看爸爸的脸色,低下了头。

“好了,他已经知道错了。让他去睡觉吧!”利拉心疼地为儿子擦去满头的大汗,向丈夫求情。巴菲特马上机灵地上前搂住父母的脖子,亲热地道了“晚安”,“咚咚”地跑进了自己的卧室。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5美分硬币装进钱包,轻轻摇了摇,美滋滋地藏在了枕头下面。这是他的第一笔“大生意”。巴菲特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着刚才推销可乐的情景,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心满意足地慢慢沉入了梦乡。

巴菲特的这个荷包是一个镀镍的荷包。这个荷包让他觉得自己很专业,常常做其他生意时,也带着这个荷包。

巴菲特赚钱的方法可多了。

到了夏天,他们几个小伙伴还到马场去捡别人丢弃的作废马票,即使上面沾满了泥巴,甚至有吐的痰,也照样捡起来,收集一大堆带回家。

他们等赛马结束,人流退尽后,团团围住看门人,要求进去开开眼界。作为回报的条件,他们可以帮忙打扫场地和看台。面对着那一张张写满恳求、布满笑意的小脸,没有一个看门人会拒绝孩子们的请求,只能目送他们像一群健壮的小马驹一样撒欢儿地奔进马场。

可这些管理员也许会感到奇怪,这群孩子并不像他们表现的那样对赛马场充满兴趣与向往,反倒对他们允诺承担的苦差任务热情高涨。他们毫不犹豫地跪趴在满是锯末儿的地面上,全神贯注地捡起一张张票根,把那些被撕破丢弃的存根翻过来,认真地与本场马赛的中奖号码核对着,希望有所发现。

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所在,而其中那个戴大眼镜的男孩子是这一行动的精心谋划者与直接组织者。

“沃伦,我们真的能这样找到中奖的马票吗?”斯图尔特有些半信半疑地看着自己手中那一大堆捡起的废票根。

“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细心的,他们或者是可能看漏了,或者是不小心丢掉了自己已经中奖的马票,那就是我们赚钱的机会!”巴菲特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再次阐述着这次行动的根据。

他环视一下几个跟随者,决定再给他们打打气,鼓鼓干劲:“兄弟们,即使这样的机会是千分之一,想想,一场赛马会有几万人参加,最起码应该有几十张这样的马票在等着我们!”

他的鼓动果然有效,在这样的美好前景推动下,小家伙们的翻捡速度明显大大提高。不久,拜伦第一个应验了巴菲特的话,他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挥动着手中那张残破的票根,大声嚷道:“找到了,找到了,看我找到了一张末等奖,我发财了!”

赛马场迎来了最后一批兑奖者。他们一个个精疲力竭,脏兮兮的小脸蛋上挂满得意之色。为首的那个戴眼镜男孩的手中紧紧摇着数张马票。

他们从此成了赛马场的常客,经常上演这辉煌的兑奖一幕。尽管他们从未真正捡到头奖马票,发一笔梦想的大财,但每次都能捡到的几张末等奖已经足够让他们兴奋的了。

慢慢地,人们都知道巴菲特是成功的小商人了,巴菲特的妈妈再也不用为儿子的老实担心了。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巴菲特,他看到自己钱包里的硬币一天天多起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巴菲特的母亲头脑清楚、心计精明,父亲虽不热衷金钱,但仍在商业上获利颇丰。他不仅有公司的佣金收入,还拥有一家小型饲养公司,将自己的资产做了合理的投资分配,充分保障了全家人的经济利益。

最重要的是,霍华德决不愿像别人那样贬损自己的儿子,他一直表现出对巴菲特充满信心,对巴菲特所做的任何事都持一种支持的态度。

所有这一切都对巴菲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经历了那些艰辛的岁月后,他开始怀有一种异常执着的愿望,想要变得非常非常富有。他在5岁前就有了这个愿望,而且从来没有放弃过。

巴菲特和邻居家的孩子拉塞尔是好朋友。傍晚时分,在宁静的暮色中,他们经常坐在拉塞尔家前廊的滑车上摇来晃去。巴菲特常常会心醉神迷地注视着往来穿梭的车流,聆听着过往电车的“叮当”声,时不时地摇摇头,叹口气。

有一次,拉塞尔的母亲偶然看到巴菲特那些复杂多变的表情,觉得很有趣,忍不住问道:“沃伦,你在想什么呀?”

“太可惜了,拉塞尔夫人,”巴菲特摊开小小的手掌,显得无比地遗憾,“这些车子,您不赚这些来往路人的钱真是太可惜了。”

“哈哈哈……”拉塞尔夫人笑得直不起腰,“难道说,沃伦,我们家可以有权随便在街上设一个收费站吗?”

但是夫人的心底却被巴菲特的这种强烈意识吓了一跳。这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孩子,拉塞尔夫人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之一。

第二节 对数字非常敏感

1936年,巴菲特开始读一年级了。学校为巴菲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他还很快交了两个朋友:鲍勃·拉塞尔和斯图亚特·埃里克森。

那时候,巴菲特和拉塞尔一起步行去学校。在路上,他们两个经常会记路上的车牌照号码。放学以后,巴菲特也会和拉塞尔、埃里克森一起数汽车牌照号码。

黄昏的时候,一个清脆的童声在巴菲特家不远的马路上响起:“125,126,127……”这是巴菲特在数着自己记的车牌照数呢!他们常常会数到150个才肯罢休。

这是他和拉塞尔在拉塞尔家前廊上消磨掉的又一个下午。3个小家伙经常整个下午就这样俯瞰门前车水马龙的繁忙街道,在纸上记录下来来往往的车辆的牌照号码,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那种单纯的乐趣。

在小伙伴中,巴菲特对数字尤其表现得如饥似渴。那由一个个数字构成的世界对别人也许难于登天,对他则是如鱼得水。他对数字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热情,往往能够毫不费力地记住一连串复杂、枯燥的数据,全然不顾它们根本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小伙伴们对于巴菲特迷恋数字的特质,有人妒忌,有人却不以为然。

这种对数字的渴望和非凡的理解力与记忆力贯穿了巴菲特的一生,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所喜爱的日常游戏就已经与众不同了。

除了数车牌照数外,有时候巴菲特他们还会记下车牌照的号码。每当那时候,巴菲特就会在门廊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他们在笔记本上不厌其烦地、一栏一栏地记下穿梭车辆的车牌号。

家里人觉得这个癖好很奇怪,但认为这只是男孩子对数字的喜爱。他们知道巴菲特喜欢计算车牌号上的数字和字母出现的频率。当然,巴菲特对数字的敏感不仅是数汽车牌照那么简单。他平时还喜欢收集和计算以及记忆与数字有关的所有事情。

有时候,巴菲特还会和拉塞尔及埃里克森一起,计算字母在报纸和《圣经》里出现的频率。

巴菲特有一手让所有小伙伴都钦佩不已,甚至连大人们都为之叹服的绝技——他拥有照相机一般的记忆力,任何数字只要映入他的眼帘,就能牢牢扎根在他的记忆里。

一天,拉塞尔抱着一本厚厚的大硬皮书,兴冲冲地来找巴菲特,一进门就得意地大喊:“哈哈,沃伦,这回你准不行了!”

“什么不行了?”巴菲特不紧不慢地从书本上抬起头,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尽管年纪小,但一学会阅读,他就成了同龄孩子中有名的“小书虫”。

“你看,我从爸爸那儿弄到的美国年鉴!”拉塞尔卖弄地向巴菲特展示着那本厚皮书,“你不是记忆力一向很好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一个数字游戏!”

“怎么做?”一听到数字,巴菲特就来了劲头儿。

“我从年鉴上选10页给你看,每看完一页,我会读出其中的一个城市,然后你就报出这个城市的人口数,如果你能做对一半,我就服了你!”拉塞尔向朋友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好!”巴菲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游戏开始了。巴菲特全神贯注地背着拉塞尔指定的页张,嘴唇轻轻嚅动着。拉塞尔则在一边开心地观看着。

“艾奥瓦的达文波特?”

“15.676万人。”

第一个城市答对了,拉塞尔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又挑出了年鉴中的另一页。

“堪萨斯的托皮卡?”

“95700人。”

拉塞尔读出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名字,而巴菲特则逐个正确无误地报出它们的人口数量。拉塞尔的表情逐渐变得沮丧起来,而巴菲特却始终是那么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俄亥俄的阿克伦?”这是最后一个城市了,拉塞尔紧张地注视着巴菲特。

“74500人。”巴菲特仍是镇定地报出了一口数。

“这,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拉塞尔难以置信地看看年鉴又看看巴菲特,突然扔掉年鉴,冲上去一把抱住好朋友,兴奋地大叫:“嗨,沃伦!你是个数字天才!”

这场游戏经过小拉塞尔眉飞色舞的讲述,成了街区上的传奇故事,巴菲特也成了一个传奇人物。走在街上,常常会有某个人突然拦住他,考问他某场棒球比赛的得分,甚至某场赛马的输赢机会,这个小男孩很少让考问他的人失望。

巴菲特的这个本领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天赋,但也是他乐于、勤于做这方面头脑练习的结果——每个数字都是他那早熟的记忆所渴求的。

最为有趣的是,巴菲特还做过收集瓶盖的活动。

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旧瓶盖没有什么价值,回收利用率较低,到处都是,无人问津。没有人想要这些东西,巴菲特却对它感起了兴趣,只要看到,就会收集起来。

每天放学后没事的空闲时间,他常常到各处收集许多瓶盖。晚饭过后,他在客厅地板上到处都铺上报纸,然后把收集的瓶盖摊放在上面,开始分类和计数,再分类和再计数。

那时候他和拉塞尔在倒卖饮料,不过由于资金有限,他没办法扩大规模、品种多样地进货,于是他和小伙伴在加油站的门口数着苏打水机器里出来的瓶盖数,并把它们运走,储存在巴菲特家里的地下室里。

他们这样做,为的是通过这次市场调查,得出哪种饮料的销售量最大的结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也许有人会说巴菲特不过是个孩子,要调查应该去人多的百货商场,但这正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

在选择调查地之前,他曾做过一番细致的分析。尽管百货商场喝饮料的人最多,可是这些地方不易于巴菲特的行动,因为大人们总是把他看成顽童,视他的行为为无意义的捣乱。

那么除此之外的最佳地点莫过于加油站了,因为这里有自动售货机,过往的人加油时经常购买饮料。于是,这里就成了巴菲特调研的最佳场所。

妈妈看到巴菲特如此奇怪的行为,就忍不住问:“沃伦,你在干嘛?不嫌瓶盖脏吗?”

巴菲特说:“妈妈,我能通过这些瓶盖数,了解到很多信息呢!”

妈妈奇怪地问:“瓶盖也能了解到信息?”

“当然了”,巴菲特兴奋地说,“我把这些瓶盖进行分区统计,并计算出各个区的品种,我就能知道哪种饮料在哪一片地方好销售了。以后我去那里推销饮料,就专挑那些人们最喜爱的品牌。”

就这样,妈妈默许了巴菲特收集瓶盖的习惯。不过,在某一天晚上,可怕的肚子痛令巴菲特无法玩瓶盖了。后来,医生上门进行了诊治,然后就回家了。

但是,医生对这次的上门诊断不放心,又回头把巴菲特送到了医院。就在那晚,巴菲特进行了阑尾手术。也许是手术太晚的原因,手术过后,巴菲特一直身体虚弱。他在教会医院躺了几周,一直萎靡不振。

不过,在医院护士的精心照顾下,巴菲特很快就发现医院是一个舒服的避难所。当摆脱病痛折磨,身体开始恢复的时候,他的摆弄数字的乐趣也随之而来。

在巴菲特的要求下,《世界年鉴》被带过来供他学习。没事的时候,巴菲特常常一个人去记忆年鉴的数据。

一天,身体还很虚弱的巴菲特对护士珍妮说:“能给我一支笔和一张纸吗?”

“当然可以了,你要这些干什么呀?”珍妮看着虚弱的巴菲特充满怜爱地说。

笔和纸拿来了,巴菲特开始在纸上写满了数据。那一串串长长的数字更让珍妮感到奇怪了。

“沃伦,你写的这是什么呀?”珍妮忍不住问。

巴菲特兴高采烈地说:“这是我未来的财产,我长大后要挣这么多钱!”

就这样,巴菲特伴着年鉴和报纸里的数字,终于摆脱了病魔,一天天地恢复了健康。

有一次,调皮好动的姐姐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到巴菲特的身边,偷偷地问弟弟:“沃伦,你怎么能坐这么长时间?傻乎乎地到底在想什么呢?”

巴菲特小心地看看周围,确定父母都没有注意他们,才轻声地回答姐姐:“我在计算那些宗教作曲家的年龄呢!看看他们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的,蛮有意思的。还有……”他得意地笑一笑:“我在数钱呢,我将来赚的那些钱。”

这就是他自己营造出来的,充满了无限想象与乐趣的数字世界。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数字不停地在巴菲特的脑海中浮现,即使是在到教堂时,他也会计算诗歌作曲人活了多久,看看他们的宗教有没有让他们变得长寿,而他的结论是没有。

巴菲特曾说过:“我是一个不可知论者,就是别人说的无神论者,感谢上帝。”而这种数字推演也许就是巴菲特选择做一个不可知论者的原因。

其结果就是巴菲特越发自主,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从而也越发渴求成为一个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富人,这应该就是他年轻时代一直追逐商业活动的原因吧!

第三节 善于总结问题

作为一个股票经纪人的儿子,巴菲特有非常便利的条件去接触股票方面的知识。从8岁开始,巴菲特就开始翻阅爸爸保存在家里的那些有关股票和证券方面的书籍。

除了看书以外,看报纸也是巴菲特的一个喜好。平时,爸爸外出回来,总会带回一些有关股票方面的报纸和杂志,这也吸引了巴菲特的兴趣。有了对书籍和报纸的阅读,再加上听到爸爸平日和朋友的谈论,巴菲特对股票更了解了,兴趣也就更大了。

在巴菲特10岁的时候,美国的经济已经从危机中恢复了。此时,爸爸开始逐个带着巴菲特和他的姐妹去纽约。

轮到巴菲特去纽约的时候,巴菲特非常兴奋。他手里拿着他“最好的朋友”,也就是他的大集邮册——巴菲特视为最宝贵的东西,就跟着父亲匆匆坐上了去纽约的车。

在巴菲特去纽约的那段时间中,他的日程安排包括看一场棒球赛,参观一个集邮展览,还去一个有“莱昂内尔玩具火车的地方”玩耍。

然而,最令巴菲特感兴趣的不是那些游乐场所,而是股票交易所。在华尔街的时候,爸爸带着巴菲特去了趟股票交易所。像其他孩子迷上新型飞机一样,巴菲特被股票深深吸引住了。没事的时候,他常常跑到股票交易所去观看。

在爸爸的办公室里,巴菲特常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收藏在印着烫金字专柜里的股票和债券单据。在巴菲特的眼里,它们具有某种神奇的诱惑。

在这一时期,给予他极大鼓励和支持的莫过于父亲,尽管父亲也为如此小的孩子对于股票的热衷感到纳闷,但他还是尽可能地支持儿子,不仅为他介绍和指导阅读与股票相关的书籍,还带着他参观纽约的股票交易所,并给儿子讲解关于股票的基础知识,让巴菲特在自己就职的交易所里登记股价。

此时的巴菲特贪婪地阅读炒股和投资指南,甚至像成年人一样,努力学习掌握股票涨跌规律。

由于生意日益兴隆,霍华德的交易所已经扩展到法纳姆那幢有大理石柱子的奥马哈国民银行大厦的门楼。巴菲特常常跑到父亲的办公室去,霍华德忙碌自己的工作事务,他就安静地待在一旁。

一次,霍华德从卷宗中抬起头,发现儿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印着烫金字的财务专柜,脸上的神情又专注、又敬畏、又欣喜。他悄悄起身走过去,站在巴菲特身后许久,轻声地问:“你在看什么,沃伦?”

“它们。”巴菲特没有回头,只是用手指了指那些收藏在柜子里的股票和债券单据。在巴菲特眼里,它们具有某种神奇的诱惑,它们甚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巴菲特也常下楼到哈里斯·厄珀姆证券所去。这里是股票报价的源地,奥马哈金融界的人士在此频繁出入,因此比霍华德的股票交易所更具刺激性。往来穿梭的人群中,谁都没注意到一个长着一双大耳朵的小男孩在吸取着成长的养分。

那时还没有电子行情机,所有股价与交易情况都由人工手写在黑板上。杰西·利佛莫尔是西海岸一个默默无闻的投机商。每次他到城里来,都要光顾证券所,在一张纸上写好订单交给经纪商,看着他们将其写上黑板后,便一言不发地离开。

可是这一天,利佛莫尔先生却一反常态。他没将订单交给经纪商,却用眼睛示意逡巡在一边的那个小男孩过来,帮他把订单写在黑板上。他已经注意观察这个孩子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忍不住被男孩流露出的那种单纯热情而深深感动。

巴菲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他用无比渴望的眼神恳求着紧张地走过来的经纪商。经纪商知道他是霍华德的儿子,平常和他逗趣、聊天时,也常常惊叹这孩子的金融知识,现在既然是客户自己提出的要求,便也默许了。

巴菲特兴奋地爬上扶梯,仔仔细细地将订单上的数据填在了相应位置上。大厅里有人在为他鼓掌,巴菲特自豪地俯瞰其下,仿佛从此掌握了开启一个新世界的钥匙。

从此,巴菲特真正成了证券所中的一员。他的客户量不断扩大,交易商们半是好奇半是欣赏地纷纷将订单交给这个小男孩;而经纪商们也逐渐地不再核对,放心地让他把股价写在黑板上。而巴菲特在工作中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巴菲特从未出过一次错误。

有时不去交易所时,巴菲特也时常下楼来到一家证券所。这家证券所就在他住的那幢大楼里,而且又是股票报价的源地,因此金融界人士在此出入十分频繁。

从证券所回到家里,巴菲特便开始自己动手画股价图,观察它们的涨跌态势,由此引发了他想解释股价变化这些态势的念头。他的直觉告诉他,分析股票将成为热门行业。

巴菲特在11岁这一年,成为一位有自觉意识并完全实行自我实际操作的小股票交易商。

巴菲特是在饭桌上宣布这一消息的。全家人正围坐在餐厅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利拉烹制的晚餐,巴菲特清了清嗓子。霍华德抬起头期待地看着儿子,知道他肯定又有什么重要信息发表。巴菲特又清了清嗓门,显得郑重其事。

“我今天买了3股股票,城市设施优先股。”巴菲特说得很简单,全然没提他这一果断举动在证券所引起的轰动。

“哦?”霍华德惊异地挑起了眉毛,他虽然知道儿子经济头脑超群,但还是没料到他出手能这么早。

“什么价位买进的?”做父亲的决定要像男人对男人那样来和儿子讨论金融问题了。

“每股38美元。”巴菲特心中喜悦,却仍力图控制情绪,他的行为要配得上父亲对他表示出的尊重。

“多丽丝,”他转头注视着姐姐,很有绅士风度地说,“我也顺便为你买了3股。”

“天哪,沃伦,你真是太棒了!”多丽丝跳起来,欣喜若狂地吻了一下弟弟,巴菲特微笑着很矜持地接受了。

“天哪,沃伦……”这是母亲利拉的反应,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还不知道整日摆弄着那些瓶盖和高尔夫球的儿子什么时候攒了这么一大笔钱。

这顿饭吃得真是波澜起伏,但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对巴菲特的能力持完全信任态度,这孩子简直生活在数字之中,他很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

这是后来成为一代股神的巴菲特第一次真正购买股票。然而开局好像并不是非常顺利,那年6月份,市场向下击出低点。

巴菲特所持有的城市设施的优先股股价从每股38美元,很快跳水到每股27美元。看到自己辛苦地以卖可乐等方式积攒的钱在一点点减少,巴菲特和他的姐姐都有点儿难过。

在上学的路上,姐姐多丽丝每天都提醒巴菲特,咱们的股票正在下跌。

当然,后来的结局无疑是好的。因为过不了多久,城市设施股的股价又回升到了40美元。此时,巴菲特果断地抛出了他所持有的股票。

抛出股票之后,扣除佣金,11岁的巴菲特,第一次在股市上出手就获得纯利,这更加激发了巴菲特对股票的兴趣。通过这次炒股,巴菲特还及时总结了两个教训,并把这段时期作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第一个教训是,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因为股价只要能够上涨,就会有盈利。

第二个教训是,不要不动大脑地急于抓住蝇头小利,耐心非常重要。原来,就在他的股票出手不久,城市设施股的股价又升到了200美元。因此,如果他能更耐心一点,他就能赚到更多的美元。

这两点教训对巴菲特影响非常大,在他以后的投资生涯中,他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并由此吸取了上述两个教训,从中受益匪浅。

巴菲特第一次炒股还有第三个教训,那就是关于投资他人资金的教训。因为在股票下跌时,他的姐姐老是每天提醒他,这使他认识到,如果他出现投资失误,那可能会有人因他而烦恼和不安。因此,他不想对其他任何人的资金负责,除非他非常确信自己会成功。

也许正是因为小时候的炒股经验,锻造出了巴菲特决定长线投资的心态。这也是巴菲特的经营宝典之一,他在选择投资标的物时,从来不会把自己当作市场分析师去预测,而是把自己视为企业经营者。

巴菲特一直非常反对短线交易,认为那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已,而且会影响到操作绩效。

巴菲特曾说:

我从来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任何一档股票,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够持有10年的话,那就连10分钟都不必考虑持有。

做炒股这样生意的人,只有具备清醒的头脑、商海历练的经验、国内国际经济运行的趋势以及理性对待一切事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巴菲特正是这样的人,他从不为其他人的观点所左右,也不会为股市的一点波动而改变初衷。巴菲特总是以独特的观点、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方式把握自己的生意。

巴菲特的成功不是秘密,他所具有的经验素质每个人都能够具备;而巴菲特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是他能够看到股市运行的规律、预期股市的未来。

第四节 不断发掘商机

1942年,内布拉斯加第二选区的共和党人找不出很多候选人来参加战时国会议员的竞选活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共和党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一位公开反对罗斯福新政的人士:霍华德·巴菲特,也就是巴菲特的爸爸。

身为孤立主义者的霍华德获胜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在游历各地的政治演说中,他抨击的对象并非希特勒或是墨索里尼,而是把矛头对准了罗斯福。

在选举当日,霍华德准备好了一份妥协演讲,并在9时就退场了。

第二天,他发现自己获胜了,他称此为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惊喜”。

因为爸爸的当选,一家人也跟着都离开了奥马哈。

有了初涉股海的经历后,巴菲特更加认真地思索,学习股票的规律,他也朦胧地意识到自己对于股票的预测似乎优于他人。此时,巴菲特结识了日后的商业合作伙伴查理·芒格,从而更进一步地明确了自己的致富目标。

也是在这一年夏天,12岁的巴菲特到爸爸的合伙人福尔克先生家里吃午饭,他突然说:“我要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成不了,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不过,当别人知道他的这一誓言时,都付之一笑,认为这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但是,巴菲特却是认真的,并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福尔克太太赶紧说:“你这个小孩子,千万不要再这么胡说了。”接着,福尔克太太问:“巴菲特,你想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巴菲特答道:“我并不是说想要很多很多钱,我只是觉得赚到钱,并看着赚的钱越来越多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众所周知,他真的做到了,因为他从未停止在股市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加上父母的指点,不久后就小获成果。初中刚毕业,他就用炒股赚的钱在拉斯维加斯州购置了一块40英亩的农场,成为一个“小地主”。

也许此时巴菲特对赚钱的目的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但是此时巴菲特确实开始赚钱了。

一天,霍华德路过巴菲特的房间,偶然透过半掩的房门,发现巴菲特正伏案填写什么东西。想到白天政务繁忙,自己已经很久没和儿子交流过了,他心里不禁有些愧疚。

“沃伦,在填什么?”霍华德走进房间,关心地询问道。

“嗯……”巴菲特迟疑了一下,眼睛抬起又垂下,半晌才轻声回答:“是《纳税申报表》,爸爸。我已经向政府登记了我的收入,按规定,我该交纳税款。”

“哎呀,没想到我的小沃伦居然已经成了供养我们这些议员的纳税人了!”霍华德真是大吃一惊,这个刚13岁的儿子经常让他出乎意外。他忍不住开了句玩笑,巴菲特只是象征性地咧咧嘴。

“那么,纳税人先生,您有什么要求吗?”霍华德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问,“也许,我可以帮您缴纳这第一笔税款。”

“不,请您别这样,爸爸!”巴菲特的反应却不可思议地激烈,“我有收入!我能纳税!这是我自己的事情!”

“最起码,你能够接受我作为一位父亲和一位国会议员,对儿子和初次纳税人的祝贺吧?”霍华德敏感地觉察到自己和儿子之间出现了一层看不见的隔膜,避实就虚地转移了方向。

“谢谢,父亲!”巴菲特这回倒是彬彬有礼地接受了致意。

巴菲特在华盛顿的新生活是以他在《华盛顿邮报》的那份工作为中心的。他开始替《邮报》送报纸,而且由于他的苦心经营,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报童”。

卖报纸就是少年巴菲特积累财富的重要一步。

当时,在巴菲特生活的小镇上,每天都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种报纸,一个就是巴菲特。不用说,两个人都明白,他们是竞争对手,小镇就这么大,读报的居民就这么多,如果一个报童卖得多,那么自然另一个就会卖得少。

在竞争的压力下,另一个报童很勤奋,他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很响亮,可每天卖的报纸并不很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巴菲特却不同了,除了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第一时间去一些固定的公共场合,如镇上的餐厅和酒吧,去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儿再来收钱。

地方越跑越熟,卖出去的报纸也越来越多,当然也会有些损耗,但很小。渐渐地,小镇上的居民基本都成了他的固定客户,都买他的报。不用说,另一个报童当然不得不另谋生路。

巴菲特卖报的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并随着家的搬迁,而到各地卖报。

在巴菲特十三四岁的时候,他开始在威彻斯特送《华盛顿邮报》。当巴菲特在威彻斯特送报的时候,他就不得不放弃早上的其他送报路线。这使巴菲特感到非常可惜。

由于工作认真,客户反映好,又增加为3条路线,在送报过程中他发现《华盛顿邮报》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代先驱》,他的路线所覆盖的区域与《华盛顿邮报》完全一样,为什么不能一个人同时为两家报纸送报呢?事半功倍的事何乐而不为?

他不仅在头脑中反复考虑这个问题,而且真的跑到《时代先驱报》发行处又申请了一份送报工作。

这两家斗争激烈的大报当然无暇顾及一个小报童的所作所为了,一个订阅者如果取消了一种报纸,往往会订阅另一种报纸。小报童巴菲特任何时候都可以无忧无虑、容光焕发地为订户们服务了。

不久巴菲特就拥有了5条送报路线,每天早上大约要送500份报纸。利拉早上起床给巴菲特准备早餐,5时20分以前巴菲特就要走出家门,赶公共汽车去马萨诸塞大街的总发行点取报纸,然后开始他的派发工作。

这是一项很辛苦、很需要毅力的工作,开始巴菲特还要妈妈叫上数次才睡眼惺忪地爬起床,逐渐就能自己主动地去上班了。

利拉从来不走近他挣来的钱半步,巴菲特在房间里特设了一个装钱的抽屉,他辛辛苦苦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安安全全地被存放在那里。他的积攒是他的一切,这并不是说巴菲特是如何的吝啬,而是这每一分钱都是他未来放飞理想的通天阶梯。

最后,巴菲特还是选择了一个好的线路,那就是为上流阶层送报,他选择的这条路线上有6位美国参议员,还有上校和高级法院的法官。还有奥维塔·卡尔普·霍比以及物价管理局办公室的负责人里奥·汉德森。

到这个时候,巴菲特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熟练的送报工了,不过他还要应对一个复杂的逻辑挑战。因为他所选择的线路包括了5幢建筑。5幢建筑中有4幢相邻,有一幢独立成户。送报区域包括了两栋以上公寓楼,要穿过教堂大街,还有马林大街和沃里克大街。

为了尽快把报纸送到,每天清晨,巴菲特睡眼惺忪地坐上华盛顿运输公司的公车,连早饭也来不及吃就出发了。他搭上首班公交车,前往威彻斯特的教学大街3900号。

不仅坐车早,巴菲特在装束等其他方面,也追求效益最大化。巴菲特送报时都穿上网球鞋,坐车用公交车通票,这样他每天只要花3美分就行了。

巴菲特的公车通票号码经常是001号,这是因为每周他总是第一个买通票的人。每天下了公交车以后,巴菲特就跑过几个街区,赶到目的地,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报纸送到客户手中。

就这样,巴菲特靠着精明和勤奋,获得了很多客户的认同。巴菲特也因此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巴菲特自然不会满足于送报纸的利润的。具有极强经商意识的巴菲特,在送报纸的同时,还向订报客户推销台历,并将其发展成为另一项副业。

巴菲特在送报纸的同时,推销杂志则更能体现出他的精明之处。

一天,巴菲特去送报纸时,一个客户正把一些旧杂志扔掉。

巴菲特就亲切地说:“先生,你能把这些旧杂志送给我吗?”

“当然可以了。”客户高兴地把旧杂志送给了巴菲特。

从此以后,巴菲特就经常向所有的客户要没有用的旧杂志。巴菲特要这些旧杂志也是有目的的。

原来,巴菲特收集到旧杂志后带回家。然后,他再检查杂志上的标签,并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到每一份杂志的订阅时间。然后,巴菲特把订户资料整理成卡片。在哪位客户的杂志订阅期临近时,巴菲特就会上门拜访,向他们销售新的杂志。

通过卖报纸、台历和杂志等业务,10多岁的巴菲特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1944年年底,巴菲特填报了他的第一笔所得税,金额是7美元。虽然金额并不大,但像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有自己收入的情况,无疑是非常少见的。

考虑到可以增加产品种类来提高收益,巴菲特同时也在公寓里兜售杂志。其中的秘诀在于能在恰当的时机征询订阅。巴菲特总能在某个订户的某种杂志期满时,彬彬有礼地敲开他的房门,微笑着问:“先生,您想继续订阅某种杂志吗?我也许能帮您这个忙。”结果当然是双方都很满意。

其他的报童对巴菲特的这项本事真是嫉妒得要死,但他们缺乏的其实只是巴菲特的那种观察力和头脑。巴菲特并没有什么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他发现订户们总是把杂志放在楼梯口,你只要撕下通知他们订阅期满的地址标签,就可以对每个人的订阅期限了如指掌。

巴菲特是个很受欢迎的小报童。

“嗨,你好啊!我们的小男孩!”每天早上,电梯间的女孩们都会这样甜甜地和他打招呼。

“你们好,漂亮的小姐!”巴菲特也会给她们一个大大的笑脸,顺手递过一份送给她们的免费报纸。

“知道吗,沃伦?7楼的斯蒂夫夫妇就要搬家了。”

“是吗?那我得拜访他们一下,这个月的报费他们还没交呢!”这就是巴菲特和女孩们的互利联盟。

战时的华盛顿人们频繁地搬进搬出,有时就会忘了付钱给他。如果每个月都碰上这么几个倒霉事,那巴菲特的损失就大了。和电梯间的女孩搞好关系后,他可就再也不用为对不上账发愁了。

总而言之,巴菲特把他的送报工作做成了一桩大生意,他每个月可以挣到175美元,这是许多全天工作的年轻人才能赚到的数目。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挣到的每一分钱都积蓄起来。

这段时间对巴菲特的影响很大,不仅培养了他重视市场调查,以客观事实为决策依据的习惯,而且他从实战中磨砺出了非常敏锐的洞察力,无疑对于一个投资家来说,这是必备的精准眼光。毋庸置疑,这种能力为他后来在投资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少年巴菲特一直受一本书的影响,这本书就是《赚1000美元的1000招》。

有一天巴菲特在图书馆,他看到书架上有一本银色的封面的书,非常耀眼。他取下一看,书名就是《赚1000美元的1000招》。

这本书用“以自制的软糖起家”、“杜格尔夫人变38美元为百万财富”等故事,来鼓励人们如何成为富翁。巴菲特立刻被吸引了,他想如果这1000招都用上,不就能赚到1000万美元了吗?

巴菲特马上打开书,看见封面内页有一张照片,一大堆钱币,像山一样高,旁边站着个男人,显得像个小矮人。书的第一页上写道:

机会在敲门。对于那些只有小小一笔资本想要独立开创事业的人来说,现在正是美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机。

对于一心想赚大钱的巴菲特来说,书中文字的吸引力非常大,他赶紧往下读。

给巴菲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书中的警告。警告的内容是:

除非你开始行动,否则不可能成功。开始赚钱的方法就是马上开始行动。美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想要赚大钱,却根本没有赚到大钱,因为他们总是想等这个和那个条件具备了才开始行动。

这些充满鼓动性的话,激起了巴菲特渴望获得财富的雄心。在少年巴菲特的脑海里,经常回荡着:“行动,立即行动,不论你有什么梦想,千万不要等待。”

在赚钱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巴菲特更加喜欢经商了。那时,他经商的方式很多,包括卖报纸、杂志和可乐,赚取了许多钱。

1945年暑假过后,巴菲特年满15周岁,进入威尔逊中学,开始上十年级,类似于中国的高中一年级,从初中生变成了高中生。别看他人小,但已经是老板了。

但他依然坚持经商,主要包括送报等。那时候,巴菲特每天早晚送两次报纸,一天只工作两小时左右,一个月就能赚175美元。

175美元,这个收入在当时比他的中学老师月工资还要高。巴菲特已经属于高收入阶层了,这使10多岁的巴菲特感到非常自豪。

尽管每个月挣的钱比老师还多,存的钱比大学毕业生工作了几年还多,但只有15岁的巴菲特,花起钱来却比谁都少。

高中时的一天,班主任老师给全班同学开了个会,大家轮流自我介绍一下。轮到巴菲特了。他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面对着全班同学说:“我是来自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巴菲特,在奥马哈附近拥有一家农场。”

顿时全班一片哗然,各种质疑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是骗人的吧?”

“都是父母赠送的吧?”

也难怪,同学都感到,巴菲特人瘦得跟猴儿一样,脖子细得跟麻秆一样,运动鞋破得跟要饭的一样,见了人害羞得跟小姑娘一样,他怎么可能是农场主呢!

然而,这确实是一个事实。原来14岁的时候,巴菲特送了3年报,已经攒了2000多美元。巴菲特取出其中的1200美元,将它投资到了内布拉斯加的一块40英亩的农场上。就这样,巴菲特拥有自己的农场了。 2heGJ+LH3OVhrqM/SwpeU8FF4J0HHWL3I5TD+5YlFIr6CA18SlggMeN4N9mOPX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